课程是实现教育理想的载体,在注重加强课程管理、倡导“开好国家课程、落实地方课程、丰富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北京市平谷区各校坚持打造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为师生和学校特色发展注入活力。目前,一批具有特色、高质量的精品校本课程开始凸现,颇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已经成为了学校、幼儿园的靓丽名片。
2020年第10期“现教论坛”在平谷区教委举办。论坛特别邀请了平谷区教委主任路宝银、区教委副主任张子连,以及平谷区10所学校、幼儿园的校长、园长,共同围绕“聚焦郊区特色课程建设 提升教育质量”这一主题展开交流、分享。
智慧分享
建设绿色、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路宝银(平谷区教委主任):课程是什么?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
在首都教育推进深综改的过程中,课程改革也不断推进,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一个突出变化是用课程标准代替了教学大纲。如果再用原有课程的概念、用现在的进程去理解就会产生偏差。
在我个人看来,一是课程的理解。我们要对课程进行广义的认知与实施,现在常说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体验课程等,这些课程大多已发展得较为成熟,更有些课程已经成为校本课程的内容。但是还有好多是隐性课程,体现不出来,例如心理、家庭、学生之间、老师之间,这类课程种类还有很多,但是育人效果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各个学校要把课程建设与育人目标相结合、与育人途径相结合,与校园周边资源环境相结合、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结合,从而推动课程能够更好地育人。
二是课程的开发。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作为课程实施者的教师,都要有更高的站位和更为广阔的胸襟,以实现孩子全面发展为核心、为基础,来考虑课程建设。这样的课程一定是绿色的、健康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我们有学科拓展课程,也有劳动课程、实践课程,也有与社会密切结合的综合课程。这么多课程并没有影响学生学业成绩提高、综合素养的提升,反而起到了一个促进作用,提高了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课程的实施主要依靠教师。现代信息化对于校长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学校教师研发、开设一门课程,由教师主讲这门课程,或者通过活动创建课程,由于很多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去学习,可能了解比教师还多,视野面可能比教师还要广。这对校长、教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挑战,也对我们的教师、管理者的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给教师教育教学带来机遇和挑战。特别是还要面对紧随其后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和完善等,都要基于整体对课程进行理解和开发。学校要结合校情、学情不断地磨合探索,让我们的课程更适合于学生、适合于时代发展,从而真正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历史使命,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打破界限 形成大课程观
蔡雷(北京市平谷中学校长):北京市平谷中学着力进行课程改革,打破校内外,初、高中学段及三级课程界限,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学科内单元及章节界限,通过走班教学及校外研学等方式,使课程结构更具连贯性,课程内容更富有综合性,课程实施方式更体现多元性,形成大课程观。课程整体构建以提升核心素养为核心,分为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生活与健康四大领域的学校课程供给体系。
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学校的航天科学特色课程。2018年4月,学校航天科学特色实验班启动,加入了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随后在初三年级开设航天科学特色课程。2019年9月,学校实现初高中航天科学特色课程贯通开设。从航天科学特色课程建设与实施中,我们认识到:
学校的课程供给服务,要以大课程观为指导,要从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从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出发,充分体现综合性、多元性及开放性。
学校供给服务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在学校众多供给服务中,课程供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际获得感、幸福感及成就感,学生发展的需要是课程供给改革的原动力。
课程供给是提升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但并不是唯一路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都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课程供给既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更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要真正体现选择性及普惠性。
打造精品特色课程 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杜云朋(平谷区第五中学校长):平谷区第五中学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地开设校本课程,以基础性、丰富性、发展性和特色性课程等开发为主,努力构建一个既有知识传递又具有能力培养,更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学生个性发展等多功能的课程结构。
自2012年9月,学校先后开设了上百门校本课程,包括:科学素养类、艺术素养类、体育健康类、学科拓展类。经过多年的探索,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中华魂、道德心、创新力为目标,逐渐形成了文理兼容、丰富多元、纵横开合的课程体系。
随着在宽度上的拓展和深度上的挖掘,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怎样形成特色课程。学校依托美术老师张艳霞的北京教育科研课题“建构民族特色的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体系的研究”,确定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内核,学习、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特色打造目标。
在本校教师承担的传统文化类校本课程剪纸、扎染、雕刻等基础上,加大外聘教师力度,弥补师资不足,又开设了武术、京剧、相声等优秀传统文化类课程,还在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中,以班级为单位开设了民族特色课程《竹竿舞》。课本剧、英语舞台剧、合唱、诵读等,也在内容上精选传统文化类剧目、曲目,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为了让学生们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还开设《吉他》《非洲鼓》等课程。
特色课程的打造,助推了师生全面发展,孕育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聚焦特色课程建设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杨建华(平谷第四中学校长):平谷第四中学充分挖掘现有资源,对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的创造性改编和再开发,真正做到每个课堂都是一个课程实验室,每位教师都是一个课程实验者,努力做到国家课程中学科课程综合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科学兼顾统筹,与地方课程整合统筹。为更好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学校从三个层面落实:一是领导引领。学校成立校长领导下的教科研处,统一管理、专项负责新课程专题研究及教师培训;强化制度管理,严格集体备课制,完善学科评价体系。二是名师引领。学校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对有潜质的教师给位置、给任务、给政策、给机会,促进其成长。三是专家引领。学校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既组织教师参加名师培训活动,也聘请专家来校指导。
在构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实践中,学校管理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坚持做到精细化的过程管理,通过成立专门课程团队,外请专家指导、学校骨干带头的方式推进校本课程建设,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根据学生需求、教师资源、社会资源,设立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这些教育课程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特长,培养了创新精神,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拓了艺术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
落实课程促发展 科学育人创特色
张学立(刘家河中学校长):刘家河中学根据教委“关于开展特色学校创建的工作部署”,着眼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秉承“文化育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遵循“依法治校、以德立校、质量兴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创建了“快乐读写”的学校特色课程。具体内容为:
第一,每天确保两个10分钟、一个20分钟来培养读写习惯,营造特色氛围。即每天早晨上课前的10分钟,创设了“快乐练字”板块。在这10分钟里,我们利用理论讲座及教学指导等形式,对学生的坐姿、握笔和写字技巧进行了系统的训练与培养。
每天中午课前10分钟,我们开设了“快乐读书”版块,师生们一起听朗读录音、读经典名著,既锻炼了普通话,又使师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化底蕴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随后,校园广播利用中午用餐时间,播放20分钟的中英文美文欣赏,以营造读书氛围,创设阅读环境。
第二,在学校各项活动中,突显读写特色。一是在每周一国旗下讲话,每周的教师论坛,每学期的师生运动会等活动中为学生搭建演讲舞台;二是每个月都围绕特色主题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开展不同形式的朗读比赛,不断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和水平,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内写作比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围绕读写特色,开发了以“快乐阅读”“快乐写字”为课题的校本课程。
创设特色课程 茁壮成长翅膀
沈军明(黄松峪中学校长):几年来,黄松峪中学致力于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开设课程,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已探索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特色课程三十几门。目前,我校积极与学校周边旅游资源单位合作,将石林峡确定为科技教育基地;金海湖的舍生崖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夏各庄镇嗨谷汽车营地确定为天文观测基地;马昌营坨坨公社确定为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对面的草莓大棚确定为科技、劳动实践基地。此外,周边丰富景区资源,加上平谷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学生科技体验中心和周边广袤的农田,都为学校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校外资源。学习之余,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这些社会实践基地,让孩子们在体力与脑力、理论与实践、自然和人文、艺术和科学、现实与过去的碰撞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并进一步了解家乡、认识家乡,从而树立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我们还充分利用校内26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依托北京教育学院开展了初中劳动实践活动的研究,把温室大棚内外的土地分到各个班级,由学生自主决定种植作物,在科技教师和劳技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作物管理,收获由各班分享。
结合天文教学实际,学校在北京天文馆专家的指导下,完成《基础天文》校本教材的编写和更新,由此激发了学生学习天文的热情。我校还聘请机器人专家和果树栽培专家指导我校教师编写了《机器人教程》《走路的果树》两本校本教材,并投入使用。三十几门特色课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玩转小足球 成就大梦想
刘建欣(平谷区第八小学校长):2014年9月,学校开发实施了校园足球校本课程。校园足球课程遵循“普及+竞技”的成长理念和“拼搏+规则”的育人理念。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坚持普及课程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普及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参与的课程,其目的是利用体育课的时间教会每个学生基本足球知识和基本足球技巧与规则,对学生进行足球精神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一二年级每周两节体育课教学足球,三至六年级每周一节体育课教学足球。
竞技课程是指在普及课程中表现优秀且有潜质的学生组成的梯队足球队,在普及课程的基础上,对他们单独上课,学习竞技技巧和比赛规则,并组织学生赛中训练。竞技课程利用校本课、二外活动课及每天早晚各1小时的时间进行系统竞技训练,周六日上午进行实战比赛,以赛代练。
学校还开设了足球文化课程,将其与班队会相结合,并充分与语文、美术、劳动、音乐等国家课程有机融合,还与学校环境建设、观赛活动相结合,展示足球文化,拓宽学生眼界,传递足球精神。
学校依据足球课程设置,编写了足球课程一至六年级课程纲要及一至四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一年级64课时,二年级64课时,三年级32课时,四年级32课时。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内容详实、数量足的教学设计为教师们上好每一节足球课奠定了基础。
“三寻”课程挖掘“传统节日”价值
贾全旺(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平谷分校执行校长):传统节日庆典是传统文化彰显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挖掘“传统节日”价值,学校设立中秋之旅多彩创意、清明话语踏青寻春、端午粽香快乐安康三大主题,积极构建寻“源”、寻“元”、寻“缘”为核心的“三寻”主题实践活动课程,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能激发起儿童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
学校为每个主题实践活动课程安排6课时,活动分为两个时段历时两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们以资料的收集、整理为基点实施阅读式学习,以实践活动、竞技比赛、创意展示为支柱实施活动式学习,以绘本画、研究报告手册、科技模型制作为成果实施展评式学习。
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围绕三大主题,学校低年级开展探秘寻“源”、传承饮食文化活动,围绕“饮食文化”探秘“来历起源”,以动手制作节日传统特色食品展开学习实践活动。中年级则开展探索寻“元”、传承活动文化活动,围绕“活动文化”探索“活动元素”,以组织开展传统节日特色活动展开学习实践活动。高年级则开展探究寻“缘”、传承科学文化活动,围绕“科学文化”探究“科学缘由”,以展评项目研究活动成果作品展开学习实践活动。
三寻课程的实施,深化了儿童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了综合素养。同时,课程也彰显了文化教育功能,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此外,课程还凸显了快乐教育理念,提升了学校影响力。
幼儿园有了故事表演游戏课程
刘秀银(平谷区第二幼儿园园长):在传承与探索、求实与创新的过程中,平谷区第二幼儿园践行着“以美健心,以美启智,以美养成”的办园理念,探索美育与故事表演游戏主题课程的渗透与融合。
借助“十三五”课题的申报,在2016年,幼儿园对园本课程重新定位——在传承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向内涵发展,重点进行了“幼儿园故事表演游戏主题活动课程的研究”,开设了幼儿故事表演游戏课程。
幼儿故事表演游戏课程注重幼儿活动的主体性,对故事的理解和表现、角色的选择、剧本的创造以及表现的方式方法,保证幼儿拥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的权利,给幼儿自主游戏、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幼儿大胆地探索和讨论,尊重他们的创作和表现。课程涉及语言、艺术、社会、科学、数学等多个领域,也促进幼儿自主的创作和发展;此外,故事表演游戏也贯穿在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中,为幼儿创设多角度自主感知、表现的机会,培养幼儿全面发展。
课程的实施,更新了教师观念,创新了教学方式,教师们更加注意故事表演游戏的“游戏性”“自主性”,认识自己的多重身份。
我们注重日常的积累总结,诞生了班级常态小剧场——儿童童话剧表演,形成了经验性的材料——我们的童话、故事表演游戏、绽放、园报“筑梦”,汇编了《幼儿园故事表演游戏主题活动课程》等。
开心小农场 做出德育大文章
孙红军(平谷区第一小学副校长):开学伊始,学校送给各班一份神秘的礼物——开心农场。学生面对这个“小农场”的时候,脸上更多的是疑惑与欣喜,期望与开心。学校德育处牵头,组织每班选拔小小农场主,带领班级学生共同管理自己的“小农场”。
一个课程的开创,不能信马由缰,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开心农场”课程很好地解决了学校学生缺乏劳动意识与劳动技能操作的问题;课程的开设不仅仅只有课堂上的教育,也有课外拓展的教育。各个年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学习。
开设“开心农场”这一课程后,得到师生家长的积极响应,有些班级聘请家长来校指导学生学习农业技能,孩子们兴趣极高。每班都有种植培训记录单、成果展示板,在蔬菜成熟时候,孩子们高兴地拿着蔬菜回家和家长做成饺子、馅饼等食品,带到学校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
通过孩子们的小手把一块块“小田地做出了大文章”。尽管开心农场只是一个一平方米的小菜园,但却成了大德育的良好载体。
《配画》课为学生打开多彩发展之门
胡长青(夏各庄中心小学副校长):在学校开发的精品校本课程中,有一门艺术类课程叫《配画》,作为校本必修课,《配画》主要是让学生在精读精美诗文的基础上给诗文配画,通过这种形式去深入理解精美诗文内容,创设诗文的意境,实现吟其声、感其韵、赏其美。
学校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以刮画、简笔画、水彩、各种材料粘画(小石头粘画、布粘画等)、石画等多种形式的配画作为表现手段,让学生在为诗文配画的过程中感受绘画创作中的乐趣,体验成功。
《配画》课程分年级段设置不同的课程:低年级——刮画、简笔画;中年级——水彩、各种材料粘画;高年级——石画、各种材料粘画。教学方式则采用赏析临摹、简单演变、鉴赏创作、想象创作等。学生在反复吟咏中发现美,在展示评价、同伴互助中获得成长。
学校把配画课程的优秀作品选出来放在楼道、橱窗和班内进行展示。每学期学校都举行一届文化节,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学生、教师与家长同台展示,不断扩大校本课程的影响力。
文字:祝愿 李继君
编辑:现教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