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facai369 2024-10-06 赛事报道 5 次浏览 0个评论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关注语文阅刊”并设为星标每天都收到我们的文章

‍‍‍2021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专辑8月出炉,买买买!

高考第一品牌语文月刊代码46-88每月一本定价12元。其中每年8月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专辑、12月最新高考分类练习专辑、4月最高高考冲刺AB卷二套题等为高考必备!咨询微信160170248,手机13602424805

 语文月刊2021年8月高考作文专刊目录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海量免费试题,请点击:
1.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38道2022年2月1日-6月6日
2.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38道2021年10月1日-2022年1月31日
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696道2021年6月7日-9月30日
4.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只有深刻地认识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人们才能做到全情投入。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文题解析】:

本题为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是否只有认识到自己所做之事的意义,才能全情投入?对于材料中给出问题,可以辩证地分析看待。所谓意义,即是人对自然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做事之前,若能先认识到这件事在社会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作用和价值,能让人树立起信心,理解前行的方向,明白自己在这一事件中扮演的角色和位置,能让人对抗恐惧、对抗无聊和便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意义象征着目标,人如果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就会迸发出无限的勇气和信念,即使面对艰难困苦和个人牺牲也会在所不惜。因此,人们能事先认识所做之事的意义,有助于全情投入、促进最佳表现。

反之,没有认识到所做之事的意义,其实也不妨碍全情投入、努力耕耘。能否全力而为,并不在于是否事先知晓意义所在,而取决于做事的态度。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在每次做事之前都先去深入解读这件事的意义之后才展开行动,有些事的意义也并非一时半刻就能思考清楚,因此,事必躬亲、重视细节、追求成功、全力以赴的态度才是致胜的关键。只要认真负责、敢于担当、不畏艰难、孜孜以求,就能全情投入,就能获得满意的成绩,而这与是否能认识到这件事的意义是无甚关联的。即使能认识到事情的意义,但若缺少了踏实勤勉的负责态度,也不能全情投入、迎接成功。

因此,可以在以上两种看法中任选一种,行文过程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使用合宜的论据来进行支撑。

立意:

1.态度决定高度。

2.认识意义,确定目标。

3.多行多为,脚踏实地。

4.知行合一,迎接辉煌。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第一个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勇士,第一个发现石墨烯的科研大牛,第一个自驾横跨中国的女司机,第一个在一分钟内吃完十个汉堡的壮汉……在生活中,人们总是对这样的“第一人”津津乐道;但也有人对这样的关注不以为然。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列举了探险界(首登珠峰第一人、自驾横跨中国第一女司机)、科学界(第一个发现石墨烯)、生活界(第一个在一分钟内吃完十个汉堡)等领域的一系列“第一人”。并对此展开讨论:是否有必要关注第一人?第二或其他是不是也值得我们关注。所以,本次作文题关键词是“第一(或首创)”,写作中可围绕着关键词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来谈,也可以多角度展开。

所以,写作时可以对“高度赞扬第一”或“充分最终第二”这两方面展开思考。写作中应当指出,那些在正道上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人,永远值得我们去尊敬(违法犯罪或有害社会健康的第一人当然不算)。但是只关注第一,而忽略第二或那些在第一背后默默奉献的人的做法,是不应当被提倡的。所以,写作时要注意,即使要肯定第一,也不能孤立、片面为之,否则会偏题;至少要兼顾第二,行文中要同时提及第二,表明对“第二”的立场与态度。第二重要,为什么;第二为什么不该忽略;对这两个问题的解答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立意的正确性。

立意:

1.敢为人先,勇争第一。

2.第一背后的无名英雄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3.是第二成就了第一的辉煌。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有人说: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对此你怎么看?

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选自唯意志主义创始人叔本华曾说过的话,“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就不爱自由,因为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自由的。”但他强调愉快独处的前提是一个人得有丰富的精神思想,“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在独处的时候,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但对一个精神思想能力比较弱的人,接连不断地聚会、看戏、出游消遣都无法驱走那折磨人的无聊。”

由此,写作的思路也就很明显了。一个人在独处时才能成为他自己,是因为一个人独处时,他可以充分地自由思考,而不必被他人所裹挟。这是写作时应该对材料进行的阐释。但在此之外,还可以更进一层,指出,真正的思想自由并不在于是否独处,而是应该时时刻刻积累自身,让自己有丰富而正确的知识,让自己有准确判别信息准确性、正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此外,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并不能真正融入自身。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只有将这两者充分结合,我们才能做到不管身处何时,都能保有自由而独立的思想,都能自由而畅快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从而成为真正的我们自己。

参考立意:

1.不放弃任何一道思想的闪光,不放弃任何一个自己。

2.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不论何时都是我自己。

3.失去自我的源头是独立思考的空白。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2月4日精彩绝伦的开幕式,到2月20日圆满闭幕,北京冬奥会在中国人民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期间,给世界留下了太多难忘的记忆和美妙的瞬间。
其中贯穿冬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一朵雪花”的故事,向世界传递了来自双奥之城的感动与温暖:在冰雪五环的映衬下,一朵朵“小雪花”,凝聚而成一朵晶莹璀璨的“大雪花”,共同守护着奥运火种。
这一幕,让人们感到,奥运会承载的意义远超体育层面的含义: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是相同的,然而每一朵雪花都有其独特的光华,在鸟巢,不同的雪花守护着同一个火种,一起向未来……
假如新浪微博作者橙子辅导发起了征文活动,请你以“一起向未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携手走向美好的未来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
困难不可怕,携手共摧之
携手奔赴,未来可期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中国传统社会注重秩序优先于个性。秩序优先重规矩、重伦理,而个性优先重自我、重自由。随着社会的变迁,我们如何认识“秩序与个性”的关系?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这道题给了“秩序”和“个性”两个界定:“秩序”,重规矩、重伦理,而“个性”,重自我、重自由。这样的必要界定,就可以让我们理出一个思路:传统社会——(已然)注重秩序——重规矩、重伦理;现代社会——(或然)追求个性——重自我、重自由。这样的思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秩序”与“个性”的关系时,不会脱离他们的前提——“社会背景”,也不会脱离他们的“内涵”。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系列追问:1.传统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特征是什么?2.为什么传统社会注重秩序,即重规矩、重伦理?3.社会的变迁,让我们的社会从“传统”变为“现代”的变化有何特征?4.现代社会,是否会发生二者的权重的转换?5.如果现代社会,崇尚追求个性,是否是有条件的?

因此,本题虽然是围绕“秩序与个性”的关系展开思考,但是绝对不能丢掉“中国传统社会”和“社会的变迁”这两个重要因素。题目的任务是思考“随着社会的变迁,如何认识‘秩序’与‘个性’的关系”,那么中心论点就应该首先回应这个问题。而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追问与回答,可以确立一个明确的观点。这个观点可以作为行文的中心论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民主制度的完善,我们的社会与原本的社会结构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乡土中国”的基础已然崩塌,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完善。所以原有的一套“秩序”也必然受到冲击,符合新型社会模型的秩序“重流动”和“重分工”的新秩序将会重新在社会获得地位。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当下社会就将原有的“规矩”与“伦理”全部打破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特色,不会轻易地被外部因素影响。我们本质的传统观念、伦理与思想,可能千年未变,融进我们儒家思想的传统,一直根植于我们的方方面面,不是这么轻易就能斩断这种文化联系。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传统”与“个性”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在逐步变迁的中国社会,“秩序”与“个性”的关系不应该是孰重孰轻的简单的地位转换,而应该是彼此更加紧密融合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现代社会,应该是在我们中国传统秩序上,追求个性的自由,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当然这个秩序所包含的“伦理与规矩”并不是传统的封建礼教,而是新的社会下的新的观念。这种观念是随着社会变革的革新,而不是对传统的完全颠覆。

参考立意:

1.追求个性亦要遵守秩序。

2.规则秩序有时代性,应尽量能满足人的需要而调整、完善。

3.在权衡利弊的前提下兼顾秩序与个性。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意大利报》的发行人朗根尼西说:“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

材料二:

汉代王符的《潜夫论;明暗》中说道:“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意思是:君主耳聪目明的原因是广泛听取意见,闭聪塞听的原因是只片面听取某种意见。

以上材料有一定启示意义。《中国青年报》的“青年之路”栏目邀请身为高三学子的你为他们写一篇文章。请你面向青年读者,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则材料意思是要敢于犯错,不能只接受别人的意见,即使犯了错,在实践中的错误教训也可以让自己成长。第二则材料引导学生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可偏听偏信。由此可知,材料的核心就是“意见”,一则是不需要意见,一则是需要意见。“请你面向青年读者,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给出了写作营构的情境,写作者的身份,也给出了写作面向的对象。这里引导考生结合高三学子的身份,表达“青年之路”上的经验和思考。面向包括众多青年在内的广大读者,需要辩证地谈论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如何看待成长和意见的关系。综上所述,本次作文的立意是要关照关键词“意见”与“青年成长之路”

写作时可以从某一角度切入,联系实际,表明成长也需要意见;也可以联系实际,表明生活中行为和现象。切记不能过于绝对化,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意见,因为听不听意见,一看发出意向,二看意见的具体内容,三看意见的时机等等。重点需要分析,哪些情况之下哪些意见需要听,哪些不必听等。行文构思上,考生可以展开论述“怎么做”,即青年怎么听取意见,如“不听”“偏听”“兼听”的情况论述以及听到意见时的具体做法;也可以解读“为什么”,即为什么“听”和为什么“不听”。自然,也可以综合来谈。角度选择得当,层次设计合理,说理清晰透彻自是佳作。

参考立意:

1.盛德而卑,虚己受人。

2.从善如流,助我成长。

3.忠言逆耳,我自斟酌。


本文系转载,原作者:告知帮您署

更多资源请加入 语文精品资源共享QQ群:257017198 14648143③1130949986群若满员可加不必重复加)

本文由语文阅刊(yuwenyuekan) 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致原创作者: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马上删除!谢谢!


投稿:120156131@qq.com,注明“原创”  商务合作 QQ120156131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初中试题库大(stkuda)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小学试题作文(shitizuowen )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满满都是干货!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源来之高中语文”

分享更多干货资源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1
(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海明威)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孟子)
谦虚谨慎自矜其智非智也,谦让之智斯为大智;自矜其勇非勇也,谦让之勇斯为大勇。
(《弟子箴言·崇礼让》)
在学习了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三单元后,有的同学认为新时代的青年需要硬汉精神,不惧困难,不怕失败;有的同学则认为新时代青年应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谦让精神。关于“硬汉精神”和“谦让精神”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综合理解上述三条名言,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不惧风雨,铸造顶天立地的自己。
2.谦逊礼让,保持纯正的中国风。
3.硬汉亦有柔情。
【参考范文】
硬汉亦有柔情
《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凭其硬汉精神成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的一个经典形象。中国传统的谦恭礼让的谦让精神,历经几千年依然长盛不衰,鲜活如初。面对这两种来自不同民族的精神力量,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选择呢?有人还在二选一中徘徊,我却不敢苟同。两种精神,各有侧重,并不矛盾,我们完全可以兼而有之,做到硬汉也有柔情。
硬汉精神,倡导的是,遇到有形或无形的敌人或因难时,不屈不挠,坚持到底。这正是我们青年在成长的道路上必备的精神。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放眼滔滔历史长河,中华民族从来不缺铁骨铮铮的硬汉:
苏武,被扣胡地,心存社稷,历经难中难,心如铁石坚;文天祥,毁家纾难,兵败被俘,面对威逼利诱,至死不屈;谭嗣同,锐意革新,一心图存,面对存亡抉择,慷慨赴死……他们,都是丹心照汗青的铁血硬汉,宁折不弯,迎难而上,为我们打造了一把战胜敌人、搬开障碍的开山之斧,是值得我们永远仰视、膜拜和效仿的楷模。
我辈青年,生在盛世,肩负重托,在个人和民族前进的征途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有形无形的对手和磨难,是半途而废、畏葸不前、佛系躺平、懦弱逃避,还是坚持到底、一往无前、抗争拼搏、顽强面对?其实,已经成为中流砥柱的80、90后,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的祖国母亲,早就给出了答案!
而谦让精神,强调的是,行走世间,要以一颗谦逊礼让之心待人,以不矜不伐、沉稳低调之意待己。这也是我们青年为人处世必需的素养。孟子曰:“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老子亦云:“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纵目古今中外,四海八荒何处没有谦恭礼让:
孔融,小小年纪,便懂得谦让兄长,让那一枚梨几千年来都闪着光;“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时秦始皇”,张英一封家书,睦邻礼让,让六尺巷的故事传为佳话;牛顿,科学巨人,成就伟大,却在面对赞誉时说“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缘故”;苏格拉底,才华横溢,著作等身,可当人们称赞他时却说“我唯一明白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他们,或心有他人,恭敬礼让;或身有才华,谦逊稳重,自成一股清流,暖人心,受人敬!
我辈青年,生在礼仪之邦,承继中国文化,谦逊辞让之心早已融入骨髓。如今,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道路上,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我们更应谦虚谦逊,低调礼让,用礼仪之邦的胸襟,用东方大国的气度,与芸芸众生和睦相处。
世界是五彩的,人品是多面的,不必非此即彼。肩负使命的我们,完全可以集诸多精神于一身,如鲁迅先生般,或“横眉冷对千夫指”,或“俯首甘为孺子牛”,既有铁骨,又有柔肠,方是一个进退有度、有血有肉的人!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2


(贵州省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10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学者认为,《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成长史,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孙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但随着这种“自在”发展到极致,他被压在了五指山下。戴上金箍后的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然而却促使他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
“自在”和“收敛”,是成长中的青年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他们一方面渴望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积极的规则适时的收敛需要我们遵守。
2.要勇于打破消极的规则。
3.收敛与创新同行,现实与梦想齐飞。
4.坚守规则懂得收敛才能享有自在。
【参考范文】
自由与收敛
当下成长中的青年人一方面渴望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因此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在”和“收敛”的话题尤为重要。只有自身收敛,严守规则,才能享有人生的自由和自在。
收敛是前提,自由是需要。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自由,才是收敛和自由之间的最本质的关系和联系。
“自由”是什么?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自由,却仍有一个“不逾矩”的限制。所以,庄子眼中的“自由”意味着不依赖于任何内在或外在的条件、不受一切内在或外在因素的限制;而孔子的这种自由却是有“限制”、有“束缚”的,他眼中的“自由”是一种秩序伦理下的自由,即只有收敛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约束才是真正符合内心要求的,才是真正自由的。
可是,很多人提起自由就喜不自胜,提起规则想到收敛、束缚便觉苦不堪言。其实不然,事实上,收敛即自由。
自律,是我们个人意志上对规则的“成人”。比如早睡早起就是自律的一个方面,一个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物钟,自然也就在精力上达到了和谐。学习与工作也会更加富有激情,也有精力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由。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心流”状态,这也是自律的充分体现,意思是在学习时,达到了百分之百的专注,从而心无杂念甚至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在这种状态下,你仿佛找到了与知识的一个连接点,带着内心对知识的向往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从而能够享受精神方面的自由。
一个有序的社会,始于规则,终于收敛。林肯说:“规则是显露的道德。”收敛本身,旨在引导美德回归。你看,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礼让、先来后到要排队……一切井然有序。在遵守规则懂得收敛的同时,在害怕处罚、曝光的戒惧心理下,人们知耻明理,学会谦让,尊重生命,敬畏公平与正义……公序的背后,其实是人民良俗、善念、美德的外化。而这,也让我们每一个公民由一个普通的人成长为一个高尚的人。
人生是一场修行,经历了“山重水疑无路”
痛苦,才会有“还来就菊花”的欢喜。人生的美丽风景并不是那些快乐玩耍的时光,而是那些富有意义的瞬间。而遵守规则,收敛言行,可以帮助我们走出消沉与自我怀疑的阴影、种下一丛丛美丽的花草,蓦然回首,那段时光,自己才感受到了真正从心的自由。
每个人生来便是一颗自由的灵魂。束缚我们的,从来不是规则,而是自己那不应起的欲念。尼采曾说过:“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当你真正做到言行上的收敛,遵守社会规则,甚至能因此形成无意识的自律时,你就达到了更高的一层境界——自由,在这层境界中,你几乎能看清自己内心真正渴望什么,真正控制自己,与内心那份纯粹走向统一,做到自我实现,这才是最大的自由,你也就得到了人生真正的大自在。
3


(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
②文学和科学之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莫言
③有人把幸福解读为“有”,有车、有房、有钱、有权:有人把幸福解读为“无”,无忧、无虑、无病、无灾。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实际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处,文体不限,立意自定。

【参考立意】
1.“无用”之用,也有大用。
2.要学会欣赏和享用“无用”之用。
3.要如何平衡“有用”和“无用”。
【优秀范文】
有无相生,人生精彩
庄子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有用”“无用”这一辩证话题被无限放大。有的人近乎功利地认为只有完全服务于眼下工作的才是有用的,如一些民众对于数学的质疑、对英语的否定;也有人认为凡是热爱便有价值,选择去做,就有用处。
我认为所谓“有用”“无用”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应正确看待并妥善协调它们,在“有用”中培养自我,游刃于眼下工作;在“无用”中充盈自我,享受富足的精神生活。
“有用”之事主导生活必不可少。它是立身处世之基础,可定义为阶段性的主要任务。身为学生、老师、律师或医生等等,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承担一份本职工作。只有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才能提升竞争力,更好地在残酷的社会中立足,生存下去。“有用”之用,是大国工匠、科研人员日复一日、一刻不歇地守在岗位上,精益求精地工作,从而支撑了社会发展;是平凡的人群中,正午烈日下,哨兵纹丝不动的坚毅与身前不远处卖瓜大爷眉目紧锁的辛酸;也是深夜一角,加班的人匆匆回家的憔悴,与家中妻子强忍睡意哄孩子的坚强……“有”支撑起个人的社会价值,把个人和社会联系起来,生生不息。当其“有用”,我们为之拼搏、煞费苦心,这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用”之事让生活充满色彩、丰富人生。对于学生来说,花费太多时间打篮球,读闲书会被视为做“无用”之事,但打篮球有强健体魄,扩大社交圈,培养自信等多种“用处”;读“闲书”能开眼界,培养思维习惯、开拓格局……不仅是学生,每一个社会人都有一些心爱的“无用”之事,我们大可不必为自己没有把更多时间花在“有用”而焦虑。因为我们都有血有肉地活着,只做“有用”之事是机器人的工作,而不是人的生活。正如周国平所说的无用之诗、无用之酒、无用之书与无用之情,吟诗、喝酒、读书、钟情都不能给我们带来物质利益,但却能慰藉心灵,给予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我们能活得有滋有味。苏格拉底也说过,“你只注意尽力获取金钱,以及名声和荣誉,而不注意思考真理、理智和灵魂的完善,难道你不感到羞耻吗?”放下功利心,无用之用定有大用。
有无相生,各应有限。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适当的体育艺术等业余爱好有益身心,但若不节制,则耗尽精力,耽误学习;努力上进、刻苦读书,能提高成绩,使自己名列前茅,但死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抛弃一切“无用”的事情,也绝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反而容易事倍功半。
有无相生,妥善平衡“有用”和“无用”,既能收获个人价值,也可洗涤心灵,漫步精彩人生。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4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年轻人学会了闭嘴和说话,懂得了礼尚往来就是成熟;也有人说,年轻人能够冷静、忍让和低调,且不轻言放弃就是成熟;还有人说,年轻人只有懂得为他人着想、接受不公平,明白吃亏是福就是成熟……
那么,你怎么看待成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搏击人生,造就成熟人格。
2.认识自我,走向成熟。
3.学会与世界讲和也是成熟。
【参考范文】
品味成熟
时间的脚步永远是那样的轻快,转眼间它又引领着我,走向如花一般的青春时代。
物有春华秋实,人也有花样年华,稳重老成。无忧无虑的童年,我们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幻想。一瞬间,我们告别了多姿多彩的童年时代,走进了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应该学会成熟,学会品味成熟。
成熟,那些流芳自世的历史人物亦能诠释。甘忍胯下之辱的韩信,试问,你能说他不成熟吗?正因为他的睿智,他的深知大夫,能屈能伸的道理,最后,凭借自己的刚毅果智铸就了辉煌的一世。当然成熟,并不是成人的专属,成熟也不是成人的专利。成熟是每个人内心世界强大的重要标志。自古以来,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这些人人皆晓得典故,不正是成熟的完美体现吗?
粗略观尽史书事,浅言历史人物之非。未尝没有一些逞匹夫之勇的人物。周瑜,一代江南才俊,文武双全却心胸狭窄。他嫉妒诸葛贤才过人,抱着“既生亮,何生瑜”的满腔怨气而“英年早逝”。楚霸王项羽,因生咸阳城,自愧无颜面对江东乡老,而于乌江自刎。倘若他能三思而后行,再卷土重来,恐怕历史将会为他而改写。唉,敢问上之几人成熟否?
成熟的感念有很多种。有甘愿牺牲自己,奉献他人,关爱他人,执着于理想的成熟;有理智慎重作出抉择,为他人着想的成熟;有醇厚朴实,稳重老成的成熟。生活中,成熟无处不在,成熟就在你身边。生活需要成熟,需要理智,需要稳重。当然,也需要个性张扬,敢打敢拼,需要梦想。
学生时代的我们正品味着那苦涩的青果,我们渴望成熟。在人生最值得的青春时代,让我们品味成熟,并不断提升生命的价值。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5
(山西省长治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希腊对门窗的作用,一般重其通风、采光或围闭效果,而中国古代建筑还重视屋内屋外空间的交流和景物的借换,往往是实用与审美兼而有之,比如园林建筑中的漏花窗,便是为了充分显示环境之美而设计的。中国饮食烹饪也讲究滋味之外的艺术,注重食名优美、食器精美、环境雅致,将物质享用与精神追求统一起来。
以上材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文质相济,内外相兼。
2.实用之效成于外,尚美之用盈于中。
3.物质与精神兼具
【参考范文】
要面包,更要水仙花
勒内•托姆曾与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古人为何要保存火种。两位古人类学家说是为了取暖御寒,获得鲜美的肉食。勒内却给出了另外一种答案:为了欣赏灿烂的火光。
同一个问题却有两种不同境界的回答。古人类学家研究古人类多年,脑中充斥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他们严谨科学,得到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人类的答案;而勒内却与这两位常年浸泡在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忘记了“美”的古人类学家不同,他身为著名数学家,拥有一颗理性之心的同时,却同时拥有一颗诗意的灵魂,拥有发现美的眼睛。
两种回答两种心态,背后折射出的却是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差别。实用主义注重人的物质生活,注重使生活要素有机组合以便利人民生活;浪漫主义注重人的精神生活,注重以美的要素充实人们的心灵。实用与浪漫,物质与精神,两对矛盾,鲜明对立。
究竟哪一种更好更优呢?实用主义可以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没有实用主义,哪有生产工具的进步,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开展?哪有如今便利的交通,发达的互联网,先进的航空航天?人类哪能从原始状态发展成为今天这般模样?而浪漫主义可以充实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没有浪漫主义,我们哪能阅读那么多精奇梦幻的故事,哪能看见那么多神奇美妙的绘画,听见那么多震人魂魄的音乐?由此可见,二者虽是对立,但我们不能缺失其中任何一方。二者在这方面是统一的,共同改变了人类,发展的人类。
然而现实往往是,人们更多注重物质富足,却轻视了精神陶冶。有些家长认为厚重的文学书籍无用浪漫,浪费时间,不如买教辅;有些房主在布置房间时以为花草盆栽、绘画摆设无用,不如多买几张桌椅,几个电器;有些城市认为绿地森林无用,不如多建几栋工厂,发展经济、从个人生活到社会生态,实用主义似乎独占鳌头。
非也,我们不能这样生活。我们要财富,要便利,要富足,我们也应该要鲜花,要鸟鸣,要美好心灵。我们也许能够这般生活:放下课本习题,走进经典名著中人物的悲欢生活;停下忙碌脚步,去浏览世界各地,探访江河湖海。我们的城市可以有高楼大厦,也要有鸟语鸣唱,绿意葱茏。我们要有创造富足生活的理想,更要记得诗和远方。
有哲人曾言:“我宁愿不要赖以生存的面包,也要一株芳香馥郁的水仙。”我认为,面包是生活所需,当然要;而那娇丽的水仙,我更当要。要面包,更应要水仙。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迈开脚步,头顶星光,永恒美好前程和未来。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重原创,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出于同行交流与学生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若因第三方原因,无意中侵犯了您原创版权,请联系处理,谢谢!发布文章只是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转载请注明来自艾欧小麦体育,本文标题:《2023高考备考:名校模拟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26-30(2023高考备考:最新各地模拟作文及范文五篇)》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