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宣布,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现场谈判工作顺利完成,总体结果符合预期。从10月27日到30日中午,国家医保局组织了来自全国各个省份的25名谈判专家与相关药品企业进行了现场谈判和竞价,涉及127家企业、162种药品,其中医保目录外药品117种,医保目录内谈判续约药品45种。新版医保药品目录预计于11月底对外发布,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随着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已经进入动态化、常态化、规范化轨道。今年目录谈判呈现几个特点:首先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人民健康福祉的关切。通过将临床必需、安全有效的新药及时纳入医保目录,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自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目录调整周期缩短至一年,每年参与谈判的品种数大幅增加,新药准入速度加快。
其次,医保谈判展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大国风范。无论内外资、企业规模或所有制属性,所有符合条件的药品均可自主申报。今年参与谈判的企业包括诺华、赛诺菲等外资企业,以及恒瑞、信达等内资企业,还有罗氏、强生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康方、云顶新耀等新兴生物医药企业,华润等国有企业,以及齐鲁、扬子江等民营企业。
此外,医保谈判彰显了医保部门系统集成的治理优势。六年来,新增药品协议期内销售近5000亿元,医保基金支出超3400亿元,主要在原有支出结构中进行优化调整,未大幅增加群众缴费负担。初步建立了谈判药品全周期价格调整机制,通过简易续约、重新谈判等方式引导协议期品种价格更加合理。通过集采推动高质量仿制药替代,腾挪出支持创新药品的空间。近年来国家推行的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为新药耗新技术的准入以及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创造了近5000亿元的医保基金空间。加强支付管理,通过强化监管、支付方式改革等措施,提高药品费用支出的必要性、规范性和合理性。
最后,医保谈判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确保纳入目录的药品符合基本保障需求,价格与临床价值相匹配。各地医保部门推动医疗机构及时召开药事会,合理配备药品,普遍建立“双通道”供药机制,让暂时进不了医院的药品先进药店,医保也可以报销。
国家医保局还特别强调了加强谈判药品使用管理的问题,指出医保目录谈判成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珍惜。近期查处了哈尔滨四家药店和无锡虹桥医院的欺诈骗保案件,性质恶劣,呼吁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并协助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保护有限的医保基金发挥最大保障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