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米×2蛇形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速度与灵敏度练习。30米×2蛇形跑能增强包括臀部肌群、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等肌肉在内的下肢肌群力量。
★30米×2蛇形跑的练习场地要求如下:
在标准田径跑道或平整场地上,划两条间隔30米的平行线作为起终点线和折返线,在两条间隔2.5米的跑道分道线上,直线相距5米处设置1根立杆,共设7根立杆,立杆高度不低于1.8米。
受训者双脚站立在第一标志杆左侧的起点线后,听到“预备”信号后,做好站立式起跑动作,听到“起跑”信号后,快速跑向第二标志杆,并从外侧绕过标志杆,依次从立杆外侧绕过至最后一根标志杆折返,按原路返回至终点线,最后5米为直线冲刺。
日前,《军事体育训练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发布全军施行。记者就《大纲》中官兵普遍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军事体育专家。
问:新年伊始,发布《大纲》有何意涵和现实意义?
答:今年的开训动员上,习主席号召全军官兵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全面提高打赢能力。军事体育训练作为军事训练的组成部分,在实现强军目标中起着固本强基的重要作用。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新年开训动员之后,即发布《大纲》,目的在于夯实战斗力根基、打牢军事训练基础,也意味着我军军事体育训练有了基本依据。此前,我军军事体育训练主要依据2006年原总参谋部颁发的《军人体能标准》开展,此标准已颁发10余年,与新时代新要求已不相适应。《大纲》的制定发布,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重要举措,二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军事体育的必然要求,三是解决现实矛盾问题的迫切需要。
问:《大纲》编修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一是坚持实战牵引。依据打仗需要和岗位能力设置训练内容与标准,使训练更加贴近实战。二是遵循科学规律。组织军体训练,须把握运动人体规律,注重合理负荷、循序渐进、分类施训、均衡发展,全面提升官兵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身心素质。三是注重继承创新。弘扬体育练兵传统、吸纳前沿发展成果,积极创新军事体育训练内容、方法、管理、保障,增强训练的生机活力。四是突出简便适用。统筹兼顾不同军兵种、不同岗位、不同地域环境的训练对象,通用内容统一规范,专项内容分类设置,选训内容丰富多彩。
问:通过前期试训,《大纲》呈现出哪些特点?
答:综合部队试训反映和各级机关反馈意见,《大纲》具有“新、全、严”三大特点。
新。一是理念新。《大纲》充分体现了“强军须强体、强体为打赢”和“体育强则国家强,军体强则军队强”的新理念。二是结构新。《大纲》在实战牵引下,重组人员类别、重构训练内容、重塑训练模式。三是内容新。不仅新增了适应不同军兵种的专项训练课目,还引进了一些新课目,通过试训论证大数据分析,制定了各类人员的通用训练、专项训练和高原训练考核新标准。
全。一是人员全。《大纲》对全军60岁以下所有人员的训练标准进行了规范,实现了人员全覆盖。二是要素全。《大纲》集组织管理、方法程序、训练保障、奖惩激励等制度规定于一体,已从训练规章上升为训练法规。三是课目全。《大纲》构建了全新的军体训练内容体系,包括基本知识、基础体能、实用技能、岗位技能、综合应用和体育活动。
严。一是要求严。《大纲》明确作战主体的一、二类人员不仅要进行通用课目训练与考核,还须进行军兵种专项课目训练与考核。二是标准严。总体上讲,较之原体能标准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三是领导严。从严治训,先严领导。《大纲》将单位成绩评定与单位军政主官个人成绩捆绑在一起,这对部队带兵人来说是一个挑战。
问:《大纲》与原《军人体能标准》相比,主要有哪些变化?
答:一是拓展了职能定位。按照综合集成、系统配套要求,规范了军体训练领导管理、组织运行、人才培养、奖惩激励、训练保障等内容,全面提升了《大纲》的法规效力。
二是规范了人员分类。依据岗位特点和遂行任务需要,规范了三个类别人员区分,为实现分类施训提供了依据。
三是丰富了训练内容。将训练课目划分为全军通用训练、军兵种专项训练和选训三大类。通用训练,着眼打牢身体素质基础,突出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训练;专项训练,着眼强化实战运动技能,突出攀爬、跳跃、抗荷等训练;选训内容,突出寓训于乐的群众练兵活动,由团以上单位选择训练。
四是改进了考核评价。着眼充分发挥考评的激励导向作用,明确不同类别人员的考核课目、计分标准,把实战标准转化为军事体育训练具体指标。除考核体型外,一类、二类人员按照“4+1”模式考核,“4”为通用课目,“1”为抽考的专项课目,其他人员考核通用课目。个人成绩采用七级制评定,鼓励冒尖,单位成绩评定采用四级制。
五是细化了保障标准。不仅在《大纲》总则中提出要求,同时附有《全军旅团级作战部队军事体育训练场(馆)保障标准》《全军作战部队连(营)分队和舰艇部队军事体育训练器材保障标准》,为配套完善训练条件提供了法规依据。
问:当前部队体育训练内容丰富多彩,遴选确定《大纲》的训练课目有什么考虑?为什么恢复一些传统课目训练?
答:遴选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与作战的行动相近、功能作用综合、岗位任务需要、便于训练考核,注重体现实战性、创新性、适用性、融合性和趣味性。
《大纲》恢复了单双杠和木马等器械体操训练,主要考虑:一是器械体操是我军传统练兵项目,二是器械体操能够对力量素质、身体协调性特别是核心力量进行综合训练。此外,格斗、刺杀等具有凝聚官兵士气、锤炼血性胆气、培育战斗精神作用的传统课目列入选训内容。
问:如何推进《大纲》落地见效?
答: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大纲》发布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贯彻落实。
一是要总体规划。推进《大纲》贯彻落实、将训练改革成果转化为战斗力,要下大力气抓,围绕“2018年人人练起来,2019年人人强起来,2020年人人优起来”三年三步走谋篇布局。
二是要提高自觉。军事体育训练的本质属性是身体训练,身体素质要提高,体质水平要增强,须通过训练才能获得。军事体育训练有“三个不一样”:练与不练不一样,练多练少不一样,科学练与不科学练不一样。
三是要抓好开局。2018年是《大纲》全面施行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事关重大,要围绕“一个重心”,抓住“两个基本点”,开展“三项工作”。
“一个重心”:军事体育训练以推进《大纲》落地见效为重心,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叫响“新大纲,我能行,人人练起来”的口号,组织专家下部队宣讲辅导,深化官兵对《大纲》的认识和理解。
“两个基本点”:以群众性和科学性为基本点,既要下力气让全军官兵都要按纲施训动起来,也要科学组训、讲科学地练起来。
“三项工作”:一是人才培养,应组织管理层面的人员和基层军体教员、军体参谋培训,培养贯彻落实《大纲》的明白人;二是教材建设,要完成与《大纲》配套的教材编修,为全军的军体训练按纲施训、按教程组训提供支撑;三是以点促面、以赛促训,在全军和武警部队广泛开展以《大纲》课目为主体的练兵比武活动,营造训练氛围,激发训练热情。
(接受采访的军事体育专家有林建棣、包瀛春、张锦贤、汪雄等)
日前,四总部联合颁发了《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为帮助广大官兵全面理解掌握《纲要》基本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在新的起点上提高我军军事体育训练水平,进一步开创强军兴军的新局面,记者就《纲要》中官兵普遍关心的一些问题采访了我军的军事体育专家。
确保军事体育训练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问:强军必强体。如何看待军事体育训练对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作用?
答:一场关于战斗力标准的大讨论,让人们从关注军队武器装备、技术手段、后勤保障、作战样式等战斗力形成的物质要素进一步向关注战斗力形成的人的要素——“军人”聚焦。军人的身心能力始终是部队战斗力形成的基本要素与核心要素,尤其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世界新军事革命蓬勃发展,战争基本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演变,战争发生的突然性、作战节奏的快速性、作战空间的广域性、作战环境的严酷性,对军人身体素质和战斗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军事体育训练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官兵体质,培养勇敢坚韧的战斗精神,提高部队战斗力,为能打仗打胜仗服务。为顺应这种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军事体育训练,抓紧建立健全军事体育训练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军事体育训练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确保军事体育训练的效果落到实处。
问:《纲要》是军事体育训练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请谈谈其涉及的一些内容。
答:长期以来我们在军事体育训练中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实现新时期强军目标相适应的军事体育训练的相关制度还没完全建立健全起来;二是现有的军事体育训练的相关制度没有得到很好落实。因此,大力推进军事体育训练的规范化、制度化,成为当前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的当务之急。《纲要》涉及的一些有关制度建设的内容值得关注:
加强军事体育训练内容体系建设。通过规范军事体育训练的计划、组织、考核和评估,尽快形成按纲施训、按计划教学、按标准考核的局面。
完善军事体育训练信息管理制度。掌握各级训练单位、官兵个人和管理组训人员的军事体育训练相关信息,实现数据采集、汇总统计、分析评估和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建立军事体育训练人才培训制度。以提高管理组训能力为核心,尽快建设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的军事体育训练专职人才队伍,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推行任职资格认证,深入探索军事体育训练专职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完善军事体育训练奖惩机制。实现训练考评标准化,严格军事体育训练奖惩措施,确保军事体育训练的有效落实,激发广大官兵训练热情。
建立军事体育训练器材设施保障基本标准。构建分层次、多渠道的训练条件保障体系,大幅改善全军特别是基层部队军事体育训练条件。
提高军事体育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问:作为军事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军事体育训练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在实战化训练热火朝天的今天,军事体育训练的重要性在部队已逐渐深入人心,从连队到机关,从新兵到干部,很多单位和个人都在跑长跑、练体能。但考察其训练目的、训练内容,很多组训者和受训者还没有很好解决“军事体育是什么、军事体育练什么”的问题。
在近几年全军施行《军人体能标准》的过程中,部队感觉对于军事体育训练有了新的抓手,各级机关对体能达标训练的热情大大提高,但客观上也助长了“练为考”的风气,有些单位的训练管理者甚至混淆了“军事体育”的概念,把俯卧撑、长跑这类基础体能训练方式当作军事体育训练的全部,练得官兵少了主动性和积极性,伤病率偏高。
问:眼下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如何从军事体育训练内容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答:军事体育训练内容设置应本着实战化和科学化两个最根本的原则,从军事需求出发、从我军现状和官兵特点出发,充分挖掘传统、借鉴外军经验,并站在当今体育科研和实践的前沿。目前从操作层面来看,改革完善训练内容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设置基本知识课目,让官兵在训练前就知晓训练的科学理论,并在训练中予以自觉贯彻。
二是设置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课目,有效减少军事体育训练中伤病的发生,通过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也能有效降低其他军事训练课目的伤病率。
三是设置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基础体能训练课目,打好官兵身体素质的底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军兵种岗位专业特点优先发展某些类别的素质,防止偏训和漏训。
四是设置越野(跑或走、轻装或负重等)、游泳(泅渡、救生等)、攀登、体操等实用技能训练课目,根据作战需要予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五是满足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区分舰艇、空勤等军兵种专业和海洋、高原等特殊环境,设置热环境适应、高原环境适应和防晕船适应等针对不同军兵种专业和任务环境需求的适应训练课目,更好地满足现代战争对于官兵身体的多样化需求。
六是设置基础体能与军事技能融合的综合应用训练课目,使体能、技能、智能训练融为一体。
七是设置球类运动、趣味运动等体育锻炼课目,发挥体育的娱乐功能,增强体育的育人作用,使官兵形成终身体育的理念和习惯。
问:改进军事体育训练方法、提高军事体育训练科学化水平,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答:实现科学化训练并不简单。现实中,有些单位外请专家授课,有些单位改扩建训练场地,有些单位购买先进训练器材,这些都是军事体育科学化训练的有益举措。从军事体育的专业角度来看,还需注意训练内容的对立统一问题、训练量与强度的对立统一问题、训练与恢复的对立统一问题、训练与考核的对立统一问题。从组训者改进军事体育训练方法角度看,使训练更科学、更贴近实战、更符合部队官兵实际,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是转变各级官兵的思想,把军事体育训练确实当作一门科学来看待。
二是各级组训者要主动学习。目前我军军事体育训练管理、组训人员许多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素养,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将全部人员培训、考核、认证一遍,因此要鼓励其主动学习。
三是各级训练管理组织人员要积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及时与受训者沟通,改善训练方法。
四是加大培训、认证和交流、演示的力度,相关业务单位积极为部队送学送教送训,不同单位之间建立常态化的互动交流。
军事体育训练必须有刚性约束力
问:《纲要》对军人进行军事体育训练有哪些刚性约束,这种约束的目的何在?
答:《纲要》中明确指出,推行军事体育训练与人事管理挂钩的相关政策,“士兵考学、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和优秀大学毕业生士兵提干,现役军官晋职晋级晋衔和调动,军队院校学员毕(结)业及授予学位、军队院校预备军官学员和地方高校国防生毕业入伍,义务兵选取士官、初中级士官晋级等,必须明确军事体育训练成绩标准。”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极大地加强军事体育训练的刚性约束力。
具有刚性约束力的新政策符合军事变革的现实需求,是世界军事强国的惯常做法。通过军事体育训练的刚性约束,必然会在军队人员的吸收录用、招聘、调配、使用、培训、交流、任免、升降等人事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激发官兵参与训练、努力提高训练水平的热情和动力。刚性约束政策作为一种激励机制,也是激发军人战斗精神的重要举措。
问:《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使“官兵体质水平全面提高。体重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基本消除体重超标现象”,请谈谈这一规定的重要性。
答:的确,《纲要》要求借鉴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军事体育训练有益经验,着眼提高官兵体能素质和战斗技能,降低体重超标带来的健康风险,维护军人良好形象,在全军逐步推行军人体重控制计划,实行体重强制达标制度,把军人体重达标与晋职晋级晋衔挂钩。
这个举措充分考虑到体重不达标对军人形象、军人健康以及单兵战斗力生成的不良影响。没有好的体型不可能展现我军威武之师的形象,没有健康的身体不可能完成高强度工作,没有良好的单兵战斗力做支撑很难完成作战任务。可以说,军人体重强制达标,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官兵的责任。
问:请介绍一下衡量体型是否合格的指标。
答:在2006年颁布的《军人体能标准》中,衡量体型是否合格的指标是根据年龄和性别,用身高分别减少不同的数值来计算体重,从而确定体型是否达到标准。即将推出的《军事体育训练与考核大纲》中采用了反映体型指标的BMI指数,能更为准确地反映体型是否符合标准,这是国际通用指标,也是我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采用的指标。这就使我军体型评价方式与国际和国内学校评价方式接轨,便于把我军官兵的体型状况与外军的体型状况和国内学生的体型状况做横向比较研究。通过对这些动态数据的分析,为我军今后修订体型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军事体育训练人才队伍和硬件设施建设
问:加强军事体育训练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我军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这方面《纲要》有何规定?
答:由于军事体育训练的基本特征是身体练习,决定了军事体育训练必须遵循人体运动科学规律;此外,军事体育既包含了基础体能训练,也包括了实用技能训练;既涉及岗位适应训练,也设置了基础体能、实用技能与军事技能相融合的综合应用训练;同时,军事体育训练服从和服务于军事训练,需要与战斗力生成周期相适应,需要与军事训练实战化相适应……以上种种,决定了加强军事体育训练人才队伍建设在推进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现实要求。
加强人才建设,一是要按照热爱军事体育事业、训练成绩优异、管理组训能力突出的标准,选准配强军体参谋和军体士官;二是要充分利用地方高校优质教学质量,培养补充体育训练专业人才;三是要优化军事体育专业教学科研资源配置,依托军队院校和训练机构强化军事体育训练管理组训人员培训;四是要建立军事体育训练管理组训岗位任职资格制度,逐步推行军体教员、军体参谋和军体士官任职资格认证。加强军事体育训练人才队伍建设,要从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来源、培训途径和制度政策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和构造。
问: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和部队建设的全面发展,我军军事体育训练条件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下一步,《纲要》还提出哪些新的要求?
答:军事体育训练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应健全军事体育训练保障机制,明确各级保障任务和责任;另一方面抓军事体育训练场馆等硬件建设,建立军事体育训练器材设施保障基本标准等。
目前,我军军事体育训练条件与打赢信息化战争、推进军事训练实战化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如作战部队旅(团)级单位基本没有能保障连队成建制训练的室内场馆,贴近特殊作战环境的体能模拟训练场馆不足。军事体育训练条件建设的滞后,缺乏保障标准,投入力度不足,基本训练器材、训练场地和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军军事体育训练的开展。
考虑到训练条件是组织实施军事体育训练的物质基础,《纲要》针对我军军事体育训练条件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革举措,建立了军事体育训练器材设施保障基本标准,通过训练条件标准化建设,使官兵的体能训练质量能得到保障,以确保全军的正规化建设水平。同时,重视整体规划推进,结合部队后勤基础设施整体建设计划,统筹军事体育训练场馆建设。
大力推进军事体育训练管理体系和激励机制创新
问:《纲要》对军事体育训练管理机构建设有何规定?
答:军事体育训练管理体系是军事体育管理机构设置、领导关系、权限划分和管理制度等所组成的体系的总称,是军事体育训练的依托、保障与承载。
我军军事体育训练管理体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当前军事体育训练管理体系不够健全,尤其部队没有编配负责体能组训的干部和士官,影响了我军军事体育训练的质量效益。目前,我军除空勤和航天人员外,各部队组织实施体能训练没有专职岗位、没有编制员额,不仅团级单位没有军事体育训练的专职参谋,营、连分队也没有专门的军事体育组训士官。军事体育训练专职管理与组训人员的缺失,制约军事体育训练高效、有序地开展。要结合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总部和军兵种军事体育训练管理机构建设,部队训练部门配备军体参谋负责军事体育训练计划管理,营连分队配备军体军士长负责军事体育训练组织实施,逐步构建职责明确、关系顺畅、运行高效的军事体育训练管理体系。
问:如何加强军事体育训练荣誉体系建设,使军事体育训练充满生机和活力?
答:我军军事体育训练荣誉体系建设,是在充分继承我军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针对我军军事体育训练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建立和完善军事体育训练的激励机制。包括以下内容:
建立军事体育训练运动等级制度,科学衡量军事体育训练水平的高低,激励广大官兵开展有目的性的体育训练。
举办军事体育运动会,检验官兵体能、技能、心理素质和战术素养,考量各参赛单位的组织能力、团队意识和战斗精神。
开展军事体育创纪录活动,激发广大官兵拼搏进取、争创一流的竞争活力。
(接受采访的专家有徐守华、陈勇、林建棣、周明先、刘卫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