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9日讯 今天下午,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第十五届青岛国际帆船周·青岛国际海洋节将于8月11日至20日在奥帆中心举办。
立足十五年发展的新台阶、新形势、新阶段,本届帆船周·海洋节致力打造帆船人口增长、帆船赛事提升、帆船产业融合的新平台,加速释放亚洲最大帆船节会魅力和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潜能,探索以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推进“帆船之都”城市品牌发展新路径。今年帆船周·海洋节紧扣“传承奥运、扬帆青岛,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主题,推出帆船赛事、海洋休闲旅游、文化活动仪式、奥林匹克帆船文化交流、帆船与海洋产业、帆船普及六大板块“九赛一营”30余项赛事、交流、文体、商贸、会展、普及活动,以时尚帆船运动点燃夏日青岛激情。
赛事升级亮点纷呈,打造多元扬帆场景
传统赛事全面升级。三大传统赛事驶入“升级”赛道。青岛国际帆船赛首次被纳入亚帆联赛事体系,升级为2023“亚帆联杯”青岛国际帆船赛,吸引18支船队百余名国际国内高水平运动员参赛。“市长杯”国际帆船赛变单一场地赛为“海岸赛+场地赛”。时隔三年,青岛国际OP帆船营暨帆船赛将再次迎来世界各国的帆船小营员们,届时,他们将与国内小选手同吃同住同训练,扬帆逐浪浮山湾。作为中帆协小水手积分系统的一员,2023青岛国际青少年帆船赛(ILCA4级)将首次举办,为国内外青少年帆船选手提供更多培训体验和参赛选择。
“国”字号赛事接续加盟。由中帆协重点打造的中国帆船城市超级联赛将第三次在青岛举办,吸引了衢州、海口、上海、广州、深圳、青岛、扬州、汕头、秦皇岛、中山、常州、鞍山、锦州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等14支城市代表队参赛,“青岛帆船之都队”将代表我市挂旗出征。由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倾心打造的中国桨板俱乐部联赛暨全国U系列赛将首次助力帆船周·海洋节,为浮山湾奉献冲浪、竞速“桨板活力”。
社会化赛事多姿多彩。中帆协银牌赛事——2023国际中学生精英帆船赛吸引全国200名小水手参赛,彰显全国规模最大中学生群体帆船赛号召力。“上山下海”第七届中国(青岛)企业帆船联赛继续为企业、企业家搭建参赛交流平台。每周末持续举办的WOB“欢迎来航海”周末帆船赛等多项自主品牌赛事,展现多元赛事风采。帆船周·海洋节期间浮山湾水域将赛事不停、帆影频现、精彩不断。
迈向全球专业赛道,彰显青岛国际范
搭建帆船文化交融新平台。为提升节庆活动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水平,继首届奥帆城市市长暨国际帆船运动高峰论坛、青岛奥帆赛成功举办十周年高端对话之后,今年将举办“国际帆船运动发展青岛圆桌对话”,国际航海学校协会、克利伯环球帆船赛英方组委会、南非西开普省文体厅、韩国木浦市政府等国际嘉宾以及国内沿海城市代表将围绕全球帆船运动发展格局、国际帆船产业发展、现代帆船运动城市案例、帆船运动与海洋文化、帆船赛事IP与城市品牌打造、帆船运动与青少年成长、帆船码头设施建设等话题交流分享,共同探讨“活力海洋之都”的机遇与挑战。此外,纪念2008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十五周年座谈会还将继续围绕“传承奥运扬帆青岛”主题展开讨论。
巩固拓展青岛国际“朋友圈”。以帆为媒,加强奥帆国际交流。本届帆船周·海洋节抓住全面恢复线下国际交流契机,广泛发出青岛邀请,国际嘉宾、各国际队伍将来青交流、参赛,增进友谊,促进合作。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国际航海学校协会、亚帆联、中美洲和加勒比帆船联合会等国际组织,南非西开普省、韩国木浦市等帆船友好合作省(市),智利帆协、新加坡武装部队帆船俱乐部等帆船协会、俱乐部以及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组委会等20余位国际嘉宾确认来青出席活动。活动期间,将签署相关帆船交流合作协议。活动还将邀请国外驻青使领馆代表参加。参赛方面,截至目前,各国际赛事已收到来自澳大利亚、泰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南非、巴基斯坦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帆船运动员报名参赛。
夯实群众参与基础,全民共享体育盛事
推出一站式服务。以赛会节庆热度激发帆船运动热情,着力满足帆船普及体验需求。青少年帆船培训将持续在奥帆中心、唐岛湾、高新区祥茂河、胶州如意湖、蓝谷人才公园等9个下水点全面开展。联合帆船企业、俱乐部开展“欢迎来航海”全民帆船体验活动,面向市民定期释放公益体验名额。推动帆船运动向全民属性延展,不断夯实“帆船之都”群众基础。
主打沉浸式体验。10天里,奥帆中心将集中上演帆船海上竞逐、“海洋+文化+旅游”陆上特色游等海陆联动。同时,东展、西拓、北进,实现市北区、崂山区、西海岸新区、上合示范区跨区联动,合力奉献海洋休闲体育文化盛宴。线上、线下活动相融合,切实增强市民体验感、参与感,带动城市“帆船游”“观赛潮”“旅游热”。举办“夜游浮山湾、魅力灯光秀”赏璀璨城市夜景;“帆船之都”海上巡游嘉年华,泛海畅游、览岛城沿海一线风光。活力海洋体育大展演,近距离感受水上飞人、摩托艇、滑翔伞等运动项目精彩魅力。科技馆帆船模型讲座与制作活动,探究帆船逆风航行的奥秘。“运动青岛——2023青岛首届体育原创音乐演唱会”,用音符和律动唱响“帆船之都”“体育名城”最美乐章。“崂山白花蛇草水杯”帆船周·海洋节摄影大赛、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作品征集等线上活动,让更多市民、游客主动了解参与帆船运动,热爱“帆船之都”青岛,推动帆船运动深入城市文化生活。
构筑嵌入式场景。本届帆船周·海洋节用心联动,呈现“体育+”“海洋+”新场景。第三届青岛国际青年时尚文体季将通过皮划艇(桨板)公开赛等水上赛事活动,拓展青年群体文化体育平台。融海洋元素、传统文化与手工艺术于一体的青岛手造大展蓝色海洋季邀请上百位青岛手艺人,创新用色、材料、技艺等,向大众呈现青岛手造的传统与时尚,沉稳与活力。作品中,以蓝色为基调的《星辰大海》,融入青岛海洋特色,表达星辰大海、梦想成真的美好寓意。“扬帆必胜”夏日航海主题推广季,推出公益品牌项目,开设“扬帆必胜”主题餐厅、网红地图、主题套餐,多维度、立体式传播时尚航海文化,打造“美食+体育+社交”生活方式的新样板。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羽)
第十五章 教育
第一节 木耳教育办公室
木耳镇教育办公室是区级教委和镇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教育管理机构,属事业单位。
1984年前称谓为木耳区文教组,设立在木耳区公所内,有文教干事和会计各1人,负责全区6个乡的教育管理工作。1984年秋季,经江北县教育局行文改名为江北县木耳教育管理办公室,设教办主任、会计各1人,中、小、幼、成教教研员负责辖区6个乡教育系统人事财务等行政管理和教学业务管理工作。1993年底因撤区建镇,区教办随之撤销,建镇办公室,专职中小幼教研员也随之削减。后又因乡镇调整合并,石鞋教办室也合并归木耳镇教办室管理,后又因体制变化改为木耳镇教育管理中心,有正主任、副主任编制,并从木耳搬迁到石鞋中学内至今。
先后经历80年代的群众集资办学,发动群众村村办起了学校,全区共有近70所中小学和村小学,老师也由500多人逐年减少,中小学生2000多人。木耳区发动群众办教育成了全县的一面红旗。
80年代后期的“普六”和90年代的“普九”工作(普及六年教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均走在全县前面。最先发动白云乡干部群众多方筹资,于1992年率先在全县完成“普六”,并于1993年率先完成“普九”任务,为江北县的“普九”工作打响第一炮,受到县委政府表彰。
教研改革工作走在全县前面,成教、电教等工作成绩突出,均为全县样板。
教学成绩突出,每年中学升学率均居全县前茅,1996年培养出了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一理科状元李晓锋,成为木耳地区第一位考上清华大学的高材生。
教办室从1992年起连续12年被区县办学评价一等奖,连续13年获教育管理工作一等奖,每年还获其他集体和单项奖20多项。
1991年木耳乡教办室是全县教办室中第一筹集资金新建教育办公室综合楼的,1993年是全县教办室中率先购置小车。
期间担任教办室主任时间最长的郑庆湘同志,于1992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优秀教育工作者,1993年获重庆市教委先进财务工作者、渝北区人民政府优秀教育工作者等30多项区县以上表彰;担任过多届县党代表,人代会代表和政协委员; 2001年被选入《中华优秀人物大典》;2004年《渝北年鉴》登载事绩;2003年9月6日《国家公务员报》报道了郑庆湘的优秀事迹,题为《一颗心铸灵魂》;先后为渝北区培养了5位教办室主任,培养了很多位中小学校长和教育行政管理干部。
第二节 私塾教育
私塾,民间俗称旧学,民国23年(1934年,木耳公立小学成立)以前,镇境内没有一所公立学校,其办学形式均为私塾,在这期间,比较有名的私塾学校有:观音殿私塾、庙堡私塾、凤凰场吕家坝私塾、青银山私塾、唐家沟私塾、苏家沟私塾、田家坝私塾、打磨子私塾、丁家梁子私塾等十几所著名私塾学校。较有名气的私塾先生有:颜斯孔、苏治河、王野仁、唐运红、苏包确、李伍本、田元清、尹子清等名先生。
镇内私塾形式大约有三种:一种是由富裕人家聘请先生到家教书,主要教自己的子女或部分亲友的子女,这种形式木耳镇为数很少,一般多见于有钱人家;二是由家族用族产、族房,聘请先生教学,主要是本家族子女;三是先生在自己家中或允许教书的公房办学,招收儿童入学,这种形式木耳镇境内较多。教书先生的报酬没有固定的标准,收费也比较灵活,一般情况为:家里是种田的,一个学生一年交一斗米,是种地的,一年交一斗包谷或麦子作为学费。那时的学生和家长,对先生十分尊敬,每到过年过节、栽秧打谷时一般都要为先生送粮送物,请吃请喝,民间盛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
私塾学生的学习起初主要以点读、认字为主,之外还教《三字经》、《百家姓》、《女儿经》、《千字文》、《传家宝》、《传家训》、《千家诗》、《增广贤文》等。时间安排主要是早晚读书背书,中午写字、温习功课。学过这些内容的学生,又要从《秋水轩尺牍》学起,进而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易》、《诗》、《书》、《礼》、《春秋》)以及《左传》、《四书集注》等,这些内容一般都教不完。先生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识字,背课文,讲解课文,教学生作诗作文。到了解放前夕,课本逐渐更新,有的加入《国文》、《算术》等先进内容,读过私塾的学生还可以直接报考初级中学。
木耳镇辖区内私塾教育调查表
私塾先生的教学方法与其他乡镇的先生基本相似,那就是古板呆滞,对学生主要以惩为主。学生表现好的,先生往往是口头表扬。学生认字、写字(毛笔)、习文多为死记硬背,教法简单、教育方式粗暴,对调皮或者没有按照先生要求做的学生,处罚很严厉,有的面壁思过或罚跪思过;有的用戒尺、竹板或黄金棍(教鞭)打手板或屁股;有的留校饿饭;还有的就是罚背书、抄写字等多种惩罚形式。流传至今的“黄金棍儿出好人”相传就出自于私塾先生的教法。
到了1949年,特别是1950年以前,镇内私塾就被学堂取代,基本结束了私塾教育的历史。
第三节 木耳中心校
(一)概况
幼儿教育的历史相对较短。1958年以前,镇内没有一所幼儿园,1958年后,在“大跃进”形式下,各地为了全面贯彻教育部50年代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积极响应“勤俭办园、群众办园”的号召,木耳公社相继成立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共计13所,其中公办幼儿园一所,幼师14名,14个幼儿班,学生400余人。
(二)公办幼儿园
1958年,木耳公办幼儿园设在木耳老街(现万寿街,原木耳税务所办公处),只有2个班、2个教师、学生50多人,抓幼儿教育的老师叫鄢开琴,幼师王世碧、戴魁英。
1960年至1962年,先后有段雅琴、谷力芳、王世玉在此任教。
1963年至1994年,先后有瞿朝芳、周兴碧、秦云兰、田正会等幼师任教。
1995年,公办幼儿园搬迁至洗布塘龙家院子,一直沿袭2个班、2个教师,学生逐年增加,规模保持在100多人。
1999年,正式设立幼儿园园长,首任园长熊利平。
2002年,公办幼儿园搬迁至三脚石,办学规模发展到3个班,6个教师,学生120多人。
2006年至2006年,第二任园长彭海军,办学规模保持3个班,6个教师,学生120多人。
1995年至2006年,先后有陈小玲、朱玲、曹代君、胡开智等教师任教。
(三)民办幼儿园
1958年,各大队相继成立民办幼儿园,幼师由各大队聘请,1960年至1962年由于严重自然灾害,国民经济困难,幼儿教育事业受到严重影响,境内12所民办幼儿园相继停办。
196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境内相继恢复幼教事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民办幼儿园基本停办。
1981年,教育部颁发《幼儿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民办幼儿园相继恢复,境内新合、复坪、白房率先开办。
1982年,为了进一步贯彻《纲要》,木耳乡由成人教育专职干部罗世光组织培训26名优秀女青年,通过考试招录了13名幼师,随后乡内大规模开办民办幼儿园,除花滩村外其余各村全部开办。从1982年2001年这段时间,是境内幼教事业发展的顶峰时期。
2002年至2006年,为了充分统和有效地教育资源,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学校逐渐撤并,再加之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境内的有力实施,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幼儿大量进城,生源严重不足,各村民办幼儿园相继停办,其中新乡幼儿园和白房幼儿园保留了下来。
随着境内幼儿园的办园硬件逐年改善,幼师的素质逐年提高,办学规模相对集中,逐渐走上了正规化。
(一)概况
1、木耳中心校
创建于民国23年(1934年),创始人教育委员唐仲海,校址设在木耳禹王庙(现和安苑),办学规模1个班、1个教师,学生30多人。本校办学已有74年历史,学校校址先后经过6次搬迁,历任校长16人。目前学校设在木耳镇木兰路1号(三角石),全校占地9011平方米,辖点校2所,教师常年保持在60人左右,教学班20多个,小学生600多名。学校各类用房及教育教学设备设施齐全,拥有完整的天网、地网以及校园网。已经成为规模较大的城郊合格中心小学。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拥有一个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开拓进取的领导集体,一支治学严谨、乐于奉献、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培育和沉淀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创立了“制度管理+人文关怀+评价导向”的现代科学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活而不散,散而不乱”的和谐校园管理特点,以“方向正,管理巧,校风好,质量高”而闻名,人人铭记“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不断加强科学管理,形成了“尊师爱生,文明守纪”的校风,“严谨博学,乐于奉献”的教风和“认真刻苦,求实争优”的学风。
学校先后被命名为校本教研基地、全国远程教育项目学校、渝北区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第一个农村少年交警学校、重庆市交通安全文明学校等称号。质量目标“八率”达标:学校连续15年获得政府督导办学水平评价一等奖、单项奖114个(课题、教研活动、德育、教研组、艺术、科技等),教职工获国家级奖26人次、市区级奖135人次、学生获全国、市、区奖861人次。
学校已走出了一条具有“基础扎实,科学发展”的创新之路,正朝着“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目标前进。
历届学校校长、校址名录(1934-2006年)
辖区内相继创办了第三保保民学校(白房1942年)、第四保保民学校(四花1942年)、第十保保民学校(莲花1938年)等3所保民校。1949年,新中国成立,保民校改为第三村小学、第四村小学、第十村小学。1953年村小学改为黄角小学、四花小学、莲花小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相继又改为战斗小学、前进小学、东方红小学。“文化大革命”结束到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村名的更正,分别改为白房小学、四花小学、莲花小学。1999年四花小学停办。2004年,莲花小学停办,白房小学开办至今。
(2)1942年至2006年学校简介
新合小学 建于1973年,以前与工农小学联办,校名为“工农跃进小学”。1973年之后,学生逐渐增多,乡政府要求,学校下放到各村。于是工农跃进小学分为两校。当时该校有两个班,学生60余人。1984年全乡掀起集资办学热潮,全村集资4400元,投工投劳1150个。新建宿舍4间,办公室1间,厨房2间,维修教室5间。新添置木质桌凳108套。集资办学后,学校有了较好的教学条件和较完整的设备设施。自建校到撤校,学校负责人晏远桂。任教的老师有:何成素、付思碧、晏远忠、陈安琴、王定建、汪前英、杨道荣、杨莉莉、徐云、王春生等,1993年停办。
白房小学 原名“三保保民校”。校址在田家寺,创建于1942年,教室、寝室各1间,教师1人,学生27人。解放后1951年,迁往小屋基。以后学校规模逐渐扩大,1976年增办初中班1班,全校7个班,学生296人,教师8人。学校负责人先后有李中凡、付世新。1984年集资办学,全村集资5200元,改建教室4间,教师宿舍5套,厕所1间,共449平方米,并安上了电灯、电铃,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面貌。2000年,由政府投资新建砖混结构房屋一栋(教室及办公室六间),旧教舍已成危房全部撤出。目前有教学班2个,幼儿班1个,学生50余人。
新庙小学 建于1965年,1个班,教师1人(刘兴珍),学生30余人。学校规模逐年扩大,到1984年学生增加到210人,教师6人。1984年集资办学,全村集资3225元,投工投劳200个。维修教室5间,办公室1间,宿舍1间,新修围墙90米。先后在学校任教的老师有:刘兴珍、周长发、刘仁、刘成体、李自强、李邦澄、李忠容、彭红美、李世福、冯燕、熊玲等,2001年停办。
四花小学 创建于1942年,原名为第四保国民学校。教师黄克福、倪温端,有学生40余人。解放后,改名为第四村小学,2个班,40余人。1976年设有初中班1个,全校学生达250余人,6个班。1984年集资办学,全村集资2300元,粉刷墙壁2500平方米,打三合土250平米,围墙30米新做桌凳18套。先后任教的教师有四十余人,1999年四花小学停办。
复坪小学 建于1952年,地点在老屋院子,2个班,学生60余人。1972年学校搬迁,新建教室7间,小学6班,初中1班,学生250余人。1984年全村集资3700元,投工投劳300个。新建教室300平米,办公室30平米、教师宿舍50平米、厨房15平米、厕所15平米,添置木桌凳50套。集资办学后,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2001年停办。
大堡小学 建于1957年,1960年停办。1970年再次开办,到1975年发展到5个班。1984年集资办学,全村共集资3120元,投工100个,新建教室1间,添置木质课桌凳172单人套,集资办学后,全校教师5人,学生180余人。先后任教的老师有:黄国良、罗成章、曹世琼、黄小英、张华玉、石桂会、黄正友等,2001年停办。
新福小学 建于1965年,借用民房2间,2个教学班。1968年由政府拨款,大队投工,新建教室3间,以后逐年扩建至8间屋。1984年集资办学全村共集资4500元,投工200个,新建教室2间,厕所2间,添置木质课桌凳200单人套。由2个班发展到5个班,学生200多名。先后任教的老师有:石大全、罗永静、万代竹、李全香、罗世光、王淑华、李真芳、颜云、王宗荣、周碧玲、马远兰等,2001年停办。
新乡小学 建于咸丰十年,校址在马家寺。解放初期,曾办夜校,识字班,其后办为小学。学校规模逐年扩大,曾办有初中班1个,小学一至六年级及幼儿班,高峰时,有学生300余人,教师10余人。1984年集资办学全村集资2700元。维修教室6间,办公室1间,宿舍5间,厕所2间,共470平米。添置木质课桌凳25套。2000年由木耳镇政府投资将学校全部重建,修建砖混结构房屋2栋,教室、办公室焕然一新。2006年重庆市财政局周天海不忘母校之恩,拨专款1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使学校硬件设施成为渝北区村小一流学校。但目前生源严重不足,学校只有三个教学班(一至三年级),一个幼儿班,有学生不足100人。
佛寺小学 建于1949年,校址在佛慈寺。教师2人,学生三十余人。1972年学校搬迁到佛寺村九组大屋基,教学班6个,学生200余人,教师7人。1976年5个班,学生100多名,教师5人。1984年集资办学,全村共集资4600元,维修教室5间,办公室1间,宿舍2间,厨房1间,厕所2间,其他用房2间,添置木质课桌凳210单人套,修围墙240米,扩建操场800平米。先后在学校任教的老师有:段月常、杨中英、张智灵、刘仁、段前芳等,2001年停办。
磨滩小学 原名火炬小学,建于1958年,原校址在祠堂。1965年迁往庙堡。70年代有学生90余人,教师3人,教学班3个。1984年集资办学,全村集资2410元,维修教室5间,办公室1间,宿舍3间,添置木质课桌凳100单人套。在学校先后任教的有:颜泽金、彭云久、刘光碧等,2001年停办。
莲花小学 创建于1938年,校址在观音殿,校名叫木耳乡第十堡国民小学。1949年改名为木耳乡莲花小学;1966年改名为木耳公社东方红大队小学。1972年搬迁至莲花山,1982年又恢复校名“江北县木耳乡莲花村小学”。解放初期,该校只有2个班学生不足50人;1954年发展为3个班,学生70余人;1964年4个班,学生190人;1972年增加6个班,学生300余人,由于原校址不适应教育的发展,全村投工5000多个,将学校迁往莲花山。1978年达到7个班,学生350多人。1984年集资办学,全村集资4813.4元,投工200个,新建教室1间,宿舍1间,厕所2间,维修教室4间,宿舍2间,添置木质课桌凳84套,修围墙70米,扩操场800平米。先后任教的教师有:段俊良、段玉良、黄白奎、刘文修、蒋兴志、陈联君、李胜芬、罗永静、李中学、幸雪翼、段成静、周虹、陈泽云等,2004年停办。
学堂小学 建于1964年,开始办耕读班,校址,洗布塘。教师杨淑君。1970年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和新合小学联办,有11个班,教师:王忠义、蒋素英、何租琴、万代竹、鄢开琴、王德佩。1973年与新合分校后,再与乡中联办。1975年下期迁往学堂村老屋院子。1984年集资办学,集资6260元,维修教室5间,寝室3间,办公室、厨房、厕所各一间,2001年停办。
花滩小学 建于1963年春,校址在名叫白云寺的旧庙。有教学班1个,教师1人(陈德慧)。1970年至1978年发展到3个班。先后在此校任教的教师有:熊素华、杨志芳、王玲、陈勇、刘邦华、唐敏等,1997年停办。、
木耳乡境内各村小在1984年全乡号召集资办学之前绝大部分是石板课桌,集资办学后,全乡才彻底将石头桌凳,教学条件等进行了改善。由于镇政府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导致学生生源严重不足。因此,各村学校从1993年至2004年先后撤出,目前只保留白房、新乡两所村校。
木耳中心校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统计表(1981~2006)
1、学制
中国新学制产生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即“壬寅学制”,民国11年(1923年)根据“学制系统案”改变旧学制,规定高小两年毕业,初小四年毕业,称为“四二”分段学制,镇内小学一直沿袭到1968年。1968年至1983年施行五年一贯制,1983年秋至1985年春,一、二、三年级全部改为六年制,四花、白房、莲花、新乡和完小四年级五年级改为六年制,余下的为五年制,1985年至2006年完成试行六年一贯制。
2、课程计划
课程的设置、教材的使用以及课时的安排,从公立小学成立起,就是以县或县以上教育行政机关规定确立,任何地方公立小学无权擅自修改,民国时期也是如此。“文化大革命”(1966~1976)时期,课程计划遭到严重破坏,课时和课程内容形同虚设,政治干扰极大,甚至没有教材,用“老三篇、语录”等充当教材。1977年江北县颁布小学课程计划,从而走上正轨。1985年,通过修正,中心校及完全小学执行农村全日制小学计划,村小执行简易小学计划。1998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颁发渝教普【1998】35号文件,印发了《重庆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对课程设置作了明确规定,即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两部分,地方课程的颁布,从此给了学校设置课程及选用教材的权力,如计算机、外语、环境课、法制课、以及自己编写的校本课程。
3、民国14年(1925年)至2006年小学课程计划演变情况:
小学教学科目设置和教学时间安排,都是随着时间变迁,学制改革而不断修改、完善的。民国14年(1925年)教育部在《修正小学规程》中正式颁布了小学教学科目及教学时间。民国31年(1942年)教育部又作了修改,直到1949年。江北县政府按照上述规定转令各乡、镇中心国民学校遵照执行。民国32年并指示中心国民学校负责辅导保国民学校,以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
关于升、留级和跳级的规定:学年各科成绩及格者升级,不及格学科下期开学时补考,补考仍有三科以上或语、数两科不及格者留级,但留级生数控制在学生人数的百分之五以内,毕业班不留级,对不及格学科,经补考及格后发给结业证书,最低也要达到“三会”要求(会认2005个常用汉字;会查字典;会整数四则运算)。对成绩特别优秀者,经家长申请,学校考试合格,准予跳级。对学习差,品行极坏的学生学校有对学生开除的处罚权。学生学年成绩,计入学籍卡片,由教导处管理存查。
1984年,教育局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正式制定了《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成绩考核办法(试行草案)》,是学籍管理和成绩考查进入制度化。
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对学生不能留级,不能开除,更不能体罚学生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1998年根据《渝教普98》35号文件之规定:
(1)小学教育阶段的学期、学年、和毕业的总结性考试、考查是对学生学科和活动课学习和合格水平的考核。考核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特长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检验教学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每学期只进行一次考试,考察着重在平时进行。学期末的考试科目为语文和数学,其他学科通过平时考察评定成绩。小学毕业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其余学科进行考察。毕业考试和期末考试由学校命题(农村由镇中心小学命题),教研部门给予指导。
(3)考试考查可采取闭卷、开卷的书面方式,也可以采取口试、操作等方式。成绩评定提倡等级制(优、良、中、差)。
升学
建国初期,小学升初中实行严格的升学制度,一般都能顺利升学。
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废除升学考试制度,以学校推荐的方法让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
1977年-1997年恢复升学考试制度。
1998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取消升学考试,只有毕业考试。
1、教材
解放后,1950年初,江北县人民政府决定取消“公民”、“童子军”等科目,增设时事政治。1951年开始使用《人民出版社》的全国统一新教材。1952年,使用五年一贯制教材,一年后又暂停推行。1958年,结合江北县情况增加乡土教材,增设生产劳动课。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并停用语文、常识等科教材,由学校选用《毛主席语录》、《老三篇》和报刊杂志的有关文章为语文教材。改体育课为军体科,改音乐、美术为革命文艺科。以学军活动、革命样板戏、毛主席语录等为教学内容。1970年使用四川省编教材。1978年,使用新的全国统编教材。1998年以后,除全国统编教材外,允许使用地方教材,开设地方课(如:计算机、英语、健康、环保、法制等课程)。
2、教学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教学方法处于不断改革探索中。
1952年,江北县文教科向全县小学教师提出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写教案成立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组织观摩教学。接着组织教师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普希金教授法等教育理论,指导教学改革。其内容:①试行五年一贯制。②推行五级记分法。③贯彻直观性、量力性、巩固性、系统性、自觉性五大教学原则。④课堂环节采用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知识、布置作业的五步教学法。
1953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教学工作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的社论,学校负责人深入教学实践,县文教科抽调力量组成教研组,定期开展全县、区性的语文、算术等课的观摩教学。每学年还组织部分学校负责人与文教科干部组成视导组,深入各完小视察工作,与老师一起备课、听课、总结教学经验,帮助学校改进教学工作。1956江北县人委通知,在全县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推广普通话教学。
1958年,党中央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师生走出学校,走出课堂,突出“三秋”,大办钢铁,学校开办小工厂、小农场、因劳动太多,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降低了教学质量。1959年秋把生产劳动列入教学计划,克服了任意停课劳动的现象,重新建立了正常教学秩序,教师工作出现了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的风气,注重“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注意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上提出精讲多练的原则。
始于1958年的全国“大跃进”的政治形势影响到教育内部,1960年,全县掀起实质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三高一大”的浪潮。采取了许多违背教育规律的错误做法。如突出抓“龙头”毕业班,抓统考科目,实际上放松了其他年级和非统考科目,影响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965年,贯彻毛主席的“七·三”指示和学习《人民日报》的《教学工作要少而精》等文章,批判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加重学生负担的错误倾向,在教学方法上普遍注意到讲得少些、精些、启发诱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教育秩序混乱,教学领域无政府主义盛行,教研活动停顿,大批新进入的公办、民办教师、代课教师部分教法落后,教学质量低劣。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战线上拨乱反正,澄清了是非,教学工作重新转入了正规。恢复了学科中心教研组,年级教研组,县、区、乡三级教研网相继建成,并以名校为教学现场,组织公开课、示范课进行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
1980年根据川东片教研会议精神,在加强“双基”的同时着重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开展以改进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求课堂教学应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攻破难点揭示规律、落实双基、提高质量。1980年1-10月,开展以大练基本功(教态、板书、语言)和改进教法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大练兵活动。
1981年后,全乡教师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六年制统编教材,在探索语文、数学、体育科的各类课型特色和改进课堂教学上进行了深入研究。
1982年以后开始重视思想品德、自然、音乐等科的教学研究。1985年秋至1987年春,全县普遍开展了为时两年的小学各科评课活动,这是对10年教学研究的总结,是对小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检验。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各级学校试行质量目标管理方案。同年10月县教育局制定《质量目标管理试行意见》。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后,国家教委根据《决定》精神,在总结了几年来各地开设课程实践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大纲(试行草案)》,以下简称《86大纲》)。这个《86大纲》的结构分为前言;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教学要的(分低、中、高三年年段安排);教学的基本原则;大纲实施及部分。除了结构上与《大纲(试行草案)》有所不同外,在各部分的内容与表述上也有不少变化,在大纲实施部分对编好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提出了具体要求等。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贯彻义务教育法的需要,国家教委着手制定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教学)计划,于1988年9月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相应的各门学科教学大纲。《86大纲》颁布后,根据此大纲共编了六套半通用教材(其中有一套在三年级以后分成五年制与六年制两种版本),分别满足城市、农村、沿海、内地等不同地区五年制、六年制不同学制对教材的需要。《92大纲》颁布后,各地又进行了新一轮教材编写工作。国家执行“一纲多本”的教材方针,鼓励各地开展教材建设。与教材编写的同时,各地教学研究部门配备了小学教研员,开展了广泛的教学研究活动;师范学校和教师进修学校纷纷开设小学教材教法课。
2001年7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是一个“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①基础教育目标决定了教师的角色变化。《课改纲要》明确了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标下的课堂三维目标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价值观其目的是推动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学习转变。对学生适当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
②强调更新观念,推进素质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③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提出“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对小学生应多采用活动方式进行教学”。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课程标准》颁布后,由教育部及一些教材专家组成教材编写委员会,在全国聘请作者参加教材编写,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了一套示范教材。总的来说,这一轮新教材的设计,注意了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创造了条件。新的教材成为教学改革的“领头雁”,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各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这以后在课堂教学方面则倡导了“感情-导行”模式,其结构是:动机产生→感悟归纳→演绎深化→操作延伸。开始从教师教的角度转向由学生学的角度来研究教学,整个进行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的改革精神。新课标实施以后,出现了以下转变:即由教师传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转向强调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学生主体参与、主动发展。
④在教学研究上进行校本教研,主要是对教师的教学法,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探讨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解放后,1949年至1956年,我校小学教师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民国时期留下来的公办教师;二是从社会人员中招录新教师;三是从师范院校分配出来的中师、中专生。这段时间即1950年教师工资为每月155~185斤大米,1951年~1956年期间,先是工资分,再按照工资分折合人民币。1956年10月,进行了公办教师第一次工资改革,按照行政级别高低获取报酬。
教师队伍第一次整顿:1950年,在教师队伍中开展暑期“整训”,对民国留下来的教师实行“团结、教育、改造、使用”的方针,明显的敌特分子清除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第二次整顿 :1957年开始的“集中肃反,内部审干”整顿,木耳中心校段美高、李帮澄等被清除,一直到1979年平反冤假错案才以恢复。
1956年至1965年这期间,教师来源在过去公办教师的基础上,初次出现了民办教师,其民师待遇完全由学生交钱交粮。1965年后,开始招录耕读老师,待遇是评工分,一年兑现一次。1966年后一直到1981年民师整顿,先前的民师、耕读老师全部更名为耕读老师,待遇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大队评工分,二是每月由财政按照3元、5元、10元补贴。1981年后,不准再招民师或耕读老师,期间民师报酬每月由乡统筹每月发放工资,一直到1997年民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为止,教师的来源及其待遇除了以上集中渠道外,从1965年起,部分学校缺少教师,分民办代课和公办代课两种性质,民办代课报酬仍以评工分,没有政府补贴,公办代课每月领取代课工资。
教师队伍第三次大规模整顿(民师整顿):1981年,对民师整顿实行“考试与考核”相结合,二者有一项不合格者被辞退,违背计划生育政策者一律清退,考试考核不合格的有:胡方辉、马顺吉、唐耀秀、胡桂方、王淑华、罗成章、苏清文、苏世碧、张安玉、黄正友、何顺英、张召兰、刘纪珍、邓礼芬、周育君等10多人被辞退;其中违背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李四荣、晏远辉、王德秀被辞退。
1988年,公办、民办教师评定职务职称,实行初级中级等级制,其中,中级两个等级,初级(小教一级、小教二级、小教三级),中级为小教高级,初级内等级晋升任职年限为3年一评定,初级晋升高级为5年一评定(有名额限制)。
教师待遇调整:
1994年实行职称与工资挂钩,教师工资大规模提高。
2006年,教师工资实行新的工资标准(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补贴)。
2004年,教师试行医保制度,个人每月交工资的2%,其余由国家补贴,一人一卡。
2006年,教师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教师个人每月交工资的7%,国家补贴7%,存入教师个人专有户头。
教师培训:
1956年,从社会人员招录的部分教师派出到师范院校进行短期培训。
1957年,江北县小学新课程计划及教材法培训。
1961年,教师参加江北县进修校的中师语文、中师数学、初师数学3个单科学习。
1965年,新的农村小学课程计划以及五年制教学计划教材教法培训。
1977年、1981年、1985年新课程计划教材教法培训。
1981年,多数教师参加进修校组织的初师函授,1984年的电视专科、中师幼师函授。
从1979年至2006年,进修校配备小学教研员开始,每年都要举行大规模的单科教研学研究活动,学校同时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安排开展学校教研。
最大规模的学校全员培训是公示1998年新课程计划颁布后,对教师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课标以及教育思想的转变培训。
从1985年至2003年的18年时间里,学校教师通过函授、自学考试、离职进修等多种形式提高学历层次,截止2006年止,全校55名专任教师,其中本科学历13名、大专学历24名、中师学历8名(都是45岁以上的老教师)。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学校从1995年至2006年,年年制定培训计划,规定培训内容,人人完成或超额完成规定学时。“九五”期间通过三新课题研究,教师论文写作有长足进步;特别是“十五”激发教师积极性课题研究更是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课堂教学骨干,获得全国或是以上奖励的教师多达20余人次。
私塾教育时期没有体育课,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施行国民基础教育,学校每周设置2节体育课,一直沿袭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体育课改为“军体课”,1977年恢复体育课名称,到了1998年,体育课1~2年级仍为每周2节,3~6年级每周增加一节为3节。总之,从办学到现在由于体育师资、经费严重不足,体育运动场所狭小、设备简陋,除了中心校设立专门的体育专职教师外,其余学校从来都没有配备专职体育教师。
中心校辖区内所有学校,从建校起到解放初期,校校都有木质篮球架和木篮板,较为规范的土地篮球场,篮球运动开展长盛不衰,再就是校校都有石头做的乒乓台,是师生运动的主要方式,60年代后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集中住到一些大队,给部分学校配置了钢架篮板,80年代中期,中心校有个木质乒乓台,村小的石头乒乓台变成了石头墩子水泥台面,2000年前后除白房村小外,校校都有了水泥硬化的篮球场。
卫生教育在90年代以前都没有专门的卫生课,只是每天上午和下午利用课间时间做60年代颁布的眼保健操,这套眼保健操从60年代颁布一直做到现在,1998年,随着课程计划的修订,明确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从此有了一节专门的地方健康课正式列入课程表。90年代后期一直到现在,每年都由区教委组织医生对每位学生进行2次体质健康检查,班班都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改革开放后,学校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学校每年一届学生运动会一直沿袭到现在。学生广播体操从1951年第一套开始几经演变,课间操活动从未间断,我国广播体操颁布情况为:1951年第一套,1954年第二套,1957年第三套,1963年第四套,1971年第五套,1981年第六套,1990年第七套,1997年第八套,2002年第九套,2005年实行课间活动改革,学生除了做广播体操外,还要跳体育舞,时间也由原来的10分钟变为30分钟。
第四节 石鞋中心校(小学)
石鞋小学原坐落石鞋场下场口300米处,原名为明朗寺学堂,由一所名为明朗寺的寺庙改建而成。寺庙内分为上下两厅,两侧为生活用房,整个寺庙建筑面积5000㎡,寺庙由史明朗住持捐款建造,距今约三百年左右,是石鞋地区最大的寺庙之一。据查在1920年时,政府在寺庙开办了学校,办学初期只有一个班级,学生30余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扩大为有四个班级,学生80余人,教师5-7人的规模。校长几乎期期更换。寺庙内长期保持着学校师生和行道僧人共存的现象。
1983-1985年由第六任校长杨卿主持学校工作,由于学校内设初中、小学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上级指示,初中单独设乡初级中学,将原公社学校改为乡级中心小学校,即石鞋乡中心小学校。为发展教育事业,又于1984年将原旧寺庙全部撤除,新建教学大楼一幢,教室12间及附属用房共1080㎡,九个班级共学生500余人,幼儿班一个,40人。
2000年至今由第十一任校长杨本体主持学校工作,在2003年利用中央危改资金和区政府补助共计70余万元新修综教楼一幢,总面积1233㎡;
2006年,石鞋中心校有教职工56人,退休教师30人,教学班20个,学生690人,下设石坪、良桥两所村校及1所幼儿园。为原石鞋镇所属范围一万六千多人口提供教育教学服务。学校校园美丽,环境优雅。是一所底蕴深厚富有文化气息的农村学校。我校全体教职工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胡总书记“八荣八耻”。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恪尽职守,严谨协作,努力实践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学校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师德行风建设,大力塑造石鞋中心校新形象。学校秉承12345发展战略,即“坚持一个宗旨”(为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建设两支队伍”(学校管理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三大工程”(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科研兴校),“突出四条主线”(以“八荣八耻”教育为核心的德育机制,以“校本教研”为依托的教学改革,以“人文教育”为抓手的学校特色,以“人文治校”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实现五会育人目标”(会做人、会求知、会健体、会审美、会创新)。坚持“服务树形象、质量求生存、特色打品牌、创新显活力”的工作方向。经过多年的艰辛创业,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办学水平多次获区一等奖,学校自主申报的《班主任专业化培训模式研究》课题参与国家“十五”期间重点课题渝北区一级子课题《区域性推进校本教研策略研究》,经三年的实验研究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予以结题;同时申报的渝北区“十一五”期间规划课题《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研究》也已批准立项和开题。近几年来,学校代表市、区多次迎接了国家级、市级检查,为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组及重庆日报记者提供采访现场。
学校发展简况一览表
(二)校舍设施
历年来,上级配发,自身购置教学仪器、挂图、教具一千余件,其中电视机10台,收录机5台,投影仪9部。各年级各科教学幻灯片齐全。录音磁带120盒,光盘200张。音乐方面,有风琴5架,电子琴1台,大小军鼓20面,大小钹子20副,队号30管,手铃鼓20面。图书室藏书4000余册。学校为适应21世纪教育信息化发展大趋势,建成了微机室。共安装计算机40台。建起多媒体教室,购置了数码视频展台、DVD机、调音台、均衡器、主副音箱、主副功放、胸麦、有线无线话筒等教学硬件。还建成了校园广播系统,添置了激光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机、光盘刻录机等硬件,建立了校园网,完善了远程教育教室的硬件投入,语数教师办公室配备了电脑、彩电、视频转换卡等等
(三)幼儿园发展简况
解放前无幼儿教育,建国后到1996年一直由小学附设幼儿园或学前班,每个村校附设一班,中心校附设两个班左右,无固定教学场所,无专业教师,全由学校抽调及聘用代课教师来维持正常工作。教室简陋,设施不齐全,更谈不上负荷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随着国家形势的发展,对基础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幼儿教育管理等级评定,先后出台了《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工作条例》,这对当时开办幼儿园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指导,也是开展工作的依据。因此政府及学校对基础教育也日趋重视,首先由财政拨款,于1996年新修占地面积800㎡,园舍建筑面积335㎡的幼儿园一所,成立了由中心校托管的独立幼儿园,即渝北区石鞋乡中心幼儿园,办园等级为二级,幼儿由原来的几十人,增加到一百多人,按年龄分为大中小班;其次增加专业师资人员,1996年彭海军同志于1996年由重庆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石鞋幼儿园工作并任园长;第三,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制作教学用具,培养幼儿教师,购进专业用书,宣传讲解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这些措施的施行对石鞋幼儿园的规范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1年因行政建制调整,更名为渝北区石鞋镇中心幼儿园;2004年彭海军同志调离该园,由刘光会同志接任园长工作;2004年因行政建制调整,更名为渝北区石鞋幼儿园。2007年9月,重庆市政府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将8000名代课教师通过考核转为公办教师,分配到石鞋幼儿园5名教师,极大地充实和改善了幼儿园的师资水平
2006年,石鞋幼儿园园内设施齐全,幼儿教育教学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准,全面整合幼儿园五领域教育教学,分别开设课程有:语言、健康、科学、社会、美术、音乐活动等。学校始终坚持办园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对三周岁以上的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学会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解除后顾之忧。
(一)学制
1920年(民国九年),学校始按“壬戌学制”施行,高小改为二年,初小四年(即俗称“四二制”或“四二分段制”)。学校同年增设了四年制初级部。初级部为启蒙教育,入学年龄、区域均不限制。每年春、秋开学后由家长带领蒙童来校报名。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改春秋始业为秋季始业。初级提倡六岁入学但并不严加苛求,高级招收初级毕业生,通过考试(国语、算术)录取入学,年龄、区域均无限制。
1949年建国后,按规定,学校沿用传统的“四二分段制”。
1960年,按照县文教局指示,学校在一年级试行九年一贯制试验(即小学五年、中学四年),其他年级仍执行“四二分段制”。此改制试验时间不长,因超越客观实际,中途停止。
1964年开始试验实施五年一贯制学制。
1984年又从一年级开始实行六年制,逐步过渡,到1990年过渡完毕,学校全部成为六年制。
1980年起,入学新生必须足七周岁,严格按学区招生。1986年按照国家《义务教育法》入学儿童年龄规定为六周岁。之后,学龄儿童从七周岁到六周岁逐年过度。每学年末,对学区内学龄儿童进行登记和户口核查,合格者发给录取通知书。开学后凭通知书报名入学。转学入本校者,户口在本学区内,仍要进行考试,及格者随原级上课,不及格则降级入学。
(二)办学形式与培养目标
民国时期,教育宗旨为“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发展国民生计,扶植社会生存,延续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大同”。以四维(礼、义、廉、耻),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及青年守则十二条为道德标准,培养学生成为智、德、体、美、劳五育不可偏,明礼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的中华民国国民。
1949年建国后,学校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培养教育学生。
1957年,根据“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教育培养学生。
1978年后,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四个现代化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近年来,着重抓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兼顾普及小学义务教育和为初级中学培养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
1997年后,学校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和目标教学,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主线,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招生与编班
1929年(民国十八年),增设初级部后,兼招收蒙童入学,才有了高、初级之分。初级生入学,没有任何限制,报名即可就读。清末民初,无级别和班次记载。当时因学生人数不多,多在24~42人之间,只在一班上课。1925年(民国十四年)后,学生增至百余人,采用自然编班,即同年级按高低个儿排队,一至二报数,同一数为一班;或根据报名册顺序标出一二、同一号即为一个班。1929年(民国十八年)后,以毕业年序记年级,如民国二十二年毕业者,即为二二级。每级按学生人数多少,分为甲、乙、丙……班授课。此办法直沿用至建国后。1978年以来,取消“甲、乙、丙……”编班法,采用自然序数“一、二、三……”编班。而年级亦不以年份,而以一、二、三、四、五、六数序分之。如:三年级四班,五年级二班……
建国后,尤其是1978年以来,对入学新生及初级升入高级学生的编班甚为重视。一年级新生按目测、口试、智力发育情况、性别、年龄、是否受学前教育状况为依据,合理搭配进行分班。升入高年级学生除按成绩外,侧重平时表现,优差分布,班队干部的配搭等编班。90年代以后,初级升入高级,不在进行升学考试和重新分班。
(四)课程课时
1、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
办学初期,学校开设的课程有:语文、数学、音乐、美术、自然、历史、地理等。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后课程有所调整,科目为:语文、数学、写字、体育、音乐、美术、历史、地理、自然、劳作、等科目。解放后,至1954年,课程设置为中低年级为语文、算术、音乐、体育、美术;高年级为语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体育、音乐、美工;四、五、六年级增设一节珠算。1955年每年级每周增设一节手工劳动课,1957年高年级每周增设农业常识课一节。1960年后,五六年级每周增设政治课一节。1980年后改称思想品德课一至六年级每周均为一节。
2、教材
民国时期,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定之教材授课。共和国成立后,使用全日制小学通用课本。1968年始使用“五年一贯制”小学课本。从1984年9月实行六年制,同时使用全日六年制小学课本。
1998年开始开设1—2年级健康教育课;3—6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间周一节。2005年,将以前每班每周一节的劳动课改为综合实践课。课本,2004年前均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后由于教学改革和实验,故版本种类较多,渝北区采用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材。
(五)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运用
民国时期一直沿袭旧的注入式教学法。五十年代后期学习苏联先进经验,采取五环教学法,五级分制。
1976年低年级进行了基本式试验第一轮“说话写话·提前读写”。
八十年代后各科教学都以“双基训练”和“双力”培养为主导,根据“少”、“精”、“活”的原则,采用启发式教学,并着力于教法的改革和提高。
语文课:从阅读教学的改革入手,三类课文采取不同教法;单元备课、单元教学、认识观察理解思考的三步一统式教学;进行读议法课堂结构改革,从而进入语文课的整体教学改革。1997年后以素质教育为主。
低年级着重听、说、读、写的培养;高年级重点为写作能力的提高。
数学课:加强口算、笔算和概念教学、应用题教学,采用“扶、放”等教学方法,开发智力,培养“发散思维”、“系统思维”和“创造思维”。
品德课:试行小学生思想品德导向标,重视“明理、激情、导行”方法的运用,并采取参观、访问、看图片、听录音、讲故事、座谈等方法替代空洞说教。
自然课:进行参观、实验、操作,使其手脑并用,观察与实践相结合。
音乐课:着重在于培养试唱能力和对韵律的感受能力。
体育课:采取四段分组轮换教学法,加强身体基本素质的训练和浅显体育知识的提高,开展达标活动和传统项目训练。
美术课:引导观察、诱导对色彩、线条萌发美的感受,陶冶美的心灵和情操,进而提高绘画、制作的技巧。
各科教学都采用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以幻灯、录音、投影、电影配合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1990年后,教学方法有了更进一步地改进。教学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教师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全体教师均采用目标教学法、快乐教学法。
学校在语文教学方法中常用的有:单元识字法、讲授法、五步教学法、参观访问法、读书指导法、研究法、讨论法、读议讲练法、反馈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知识结构单元教学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法、四步读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数学方面重点常用:观察发现法、演示法、实验法、复习法、练习法、引导发现法、分组教学法……
2、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根据相关的规定,每天给学生留作业做到精选、难易适度,具有原则性、典型性、代表性、启发性。一、二年级一般不留课外作业,三、四年级不超过30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不罚学生做作业。根据教育局规定,各任课教师不得给学生乱补课、乱征订辅导资料。
3、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1984年后,学校设有第二课堂活动领导小组,建立校班两级课外活动小组,每周二下午活动。学校组织有写作、数学、田径、绘画、音乐、书法、鼓号等活动小组,每组有教师专门辅导。期初有活动计划,期末总结评比。2002年后,增加了信息技术课外活动小组,从3—6年级热爱信息技术课的学生中选定。学校对第二课堂活动辅导中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班级兴趣小组由班主任具体辅导,定期检查,在班内表扬奖励,突出经验报学校,以便推广。
4、重视教学实践
各科教学均按其学科特点,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方法,巩固已得知识,收到了最佳效果。语文课,让学生练习扩写、缩写、看图写、听故事按意境写、改写,并经常举办日记、作文竞赛、编、演课本剧等方式,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明显收效。数学课,让学生到操场丈量面积,对全校学生男女、年龄等进行统计,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编数学应用题。自然课,带学生到郊外,观察季节变化和采集动植物标本。信息技术课,重视上机实践操作,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绘图、编程、文字编辑和制作网页等。《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让学生联系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进行走访、调查,亲身体验、感受。
(六)教学改革与试验
学校于2004年9月至2006年6月开展《班主任专业化培训模式》实验研究。在研究中课题组根据时代需要,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紧扣班主任专业化的标准,针对班主任队伍的现状,结合学校实际,以实施班主任专业化分层培训为突破口,以班主任工作发展性评价为导向,积极深入探索“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的基本模式,总结出了“学习型、实践型、研究型、反思型” 培训模式。“学习型”的校本培训模式提炼出了“三为主”、“三优化”的思路和方法;“实践型”的校本培训模式倡导从实践中归纳、概括、升华、构建具有时代精神的生动活泼的班集体建设理念和策略;“研究型”的校本培训模式融“学习、实践、研究、反思”为一体;“反思型”的校本培训模式将“学会管理引导”与“学会自主学习”统一起来,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几种模式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2006年12月学校开展了关于《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研究——把心留给农村教育事业》的课题研究。
在研究课题中,根据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大量流失的现象,主体通常是年龄在45岁以下,正规师范院校本科毕业或通过自考、进修等途径取得本科学历,并在优质课等教学评比中获奖的教师;也有担任过校长,副校长等职务而富有管理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流失的途径一般是参加经济发达地区学校、高一级学校、民办学校公开招聘,或参加公务员考试,或报考研究生,或通过组织人事调动而“跳槽改行”等。教师流失还有另一种形式,可以称之为隐性教师流失,是指在岗教师将目光投向课后、校外,在工作上“出工不出力”,对本职工作马马虎虎,投入精力较少,却干私活,在校外兼职、兼课,搞有偿家教,办兴趣班等,大搞“堤内损失堤外补”。在实施新课改中,中小学教师专业性不强,知识结构不合理,教育实践能力差,创新意识不强等已是基础教育不争的事实,而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的大量流失更是雪上加霜,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稳定和发展,更不利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因此,课题组密切联系学校行政、党支部切实加强和重视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使教师真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义利观,增强自觉抵制外部各种诱惑的能力。让教师们端正工作态度,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做到为人师表,忠于职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弘扬正气,鼓励教师发扬奉献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教育贡献力量的的远大理想。运用反面典型案例对教师进行警示教育,从中吸取教训。增强教师法制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奉献、遵章守纪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努力培养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先义后利的优秀品质。 通过一系列的扎根农村教育演讲、思德论文评比、师德标兵创建等活动,在教师中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树立发扬“蜡烛”、“人梯”精神,下定终身从教的决心。加大制度建设,强化监督机制。这是防微杜渐的重要措施。按照区教研室的总体要求,明确学校的研究内容,并将其细化、具体化、目标化后落实到每一个研究人员上,分工协作,实践到位。在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实验的进行过程中,学校严格按照师德规范去要求教师,尊重人性化管理,形成以规则为基础追求人文精神的宽松和谐平等尊重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使教师能主动按师德规范要求自己。充分发挥教师的师表作用,要求教师用自己的良好行为规范去影响学生,从而达到榜样育人的目的。
通过教师职业道德培养和构建教师正常流动机制,使教师职业道德更加高尚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使教师流动合理化、科学化,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整体道德素质,努力实现对现实自我的超越。在充分认识教师自身劳动的神圣性和责任感的基础上,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修练职业精神,以体现“师之范”的职业精神核心,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兵,树立终身为农村教育事业服务的决心和信心。
(一)待遇
解放前尚无考证;50—60年代,人民币23—50元;70年代38—72元;80年代46—131元;90年代300—900元;2001年后600—1300元;2006年后,634—1510元。
从1993年工改后,工资与职称挂钩,小学高高级月工资131元;小学高级月工资105元以上;小学一级月工资84元以上;小学二级月工资64元以上。可享受教龄津贴,5年以上3元,10年以上5元,15年以上7元,20年以上10元;另有班主任津贴每月3元。2006年工改,实行岗位薪级工资加绩效工资政策。小学高级月岗位工资604元,薪级工资285元,10%工资60元。小学一级月岗位工资476元,薪级工资224元,10%工资47元。绩效工资因国家指导政策未出台而未实施。
(二)师资配备
1950年以后,尤其八九十年代以来,学校领导班子能力较强,教学力量雄厚。教师虽然年龄结构偏大,但教学经验丰富,事业心强,吃苦耐劳。各科教学人员均按需要配备,相当大一部分教师是从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知识面广。全校百分之八十的教师受过专门师范学校的教育。
1989年后,随着退休教师的增加,充实了一批年轻教师。学校加强了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一批新生骨干逐步形成。学校重视德育教育工作,思想品德课由校长、教导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等政治素质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的选择既重德才,又重言、行、举止,又能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者担任。文化课课程的分配,是按教师的执教经历、特长,及教学实践所证明代某一科能充分施展其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而委任。专业技术课由受过专门体、音、美教育、训练有素的教师担任,使得学以致用,能激发其内在潜力,发挥最佳能力。
(三)学习与提高
解放前,教师的培训提高无人过问,但出于本身的责任感和尊严感及社会舆论的压力,群众的反响迫使教师们自身自觉地学习,不断地自修。共和国成立后,学校教师参加每年寒、暑假县上主办的政治、业务学习。1950年,学习批判教育清高论和封建买办奴化教育思想。1952年参加“三反”运动。1953年暑期参加文化业务学习。1954年参加整风运动。1955年学习《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开展批判,吸取教训,提高认识。1956年,开展“肃反运动”及学哲学活动。1957年寒假参加“反右派斗争”。1958年参加“向党交心”运动及“肃反”运动。1960年后以学习毛泽东著作和毛主席语录为主。1965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培训工作陷于停顿。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学习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
1984年以来多采取以学校为单位的学习,不办大型学习会。学校安排每周星期一、三办公时间为政治学习,学习领袖文选、报刊杂志、时事、政治理论、法制条文。采取集体学习、重点辅导、个别精读、记写笔记、小组讨论、写出心得等方式。
每年假期,均选派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学校的学习和培训。1992年以来,学校有近300人次参加了区内外“骨干教师培训”、“快乐教学”、“快速作文”、“素质教育论坛”、“现代教育技术”等学习、研讨交流活动和培训。2003年,全校教师参加了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各科教师分别参加了新教材和骨干教师培训。2005年—2006年全体教师参加了专技人员全员培训。
(一)体育
体育课:学堂时期,无体育课之设。共和国成立后,学校体育课得到重视和加强,教学内容也不断改进和完善。1951年,上级印发苏联体育教学大纲,学校依此进行教学。1956年,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1962年后,使用全国统编《小学体育教材》进行教学。1965年,学校依据县上关于加强体育教学的要求,开展了早操、课间操和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活动。“文化大革命”中,体育教学停顿。1978年后,体育教学恢复,日益加强。学校按照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十年制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此后,国家教育部又专门印发了《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即:增进学生健康,增强体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学校体育课的教学重点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初步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配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些重点是通过课堂和课外活动来体现的。
1980年学校有专职体育教师二人,均受过体育专门训练和教育,其中二人为江北师范毕业生。各年级各班周课时均为2节。课堂为统一传授知识、标准示范,分组练习,教师矫正,开展活动,教师辅导。并注意培养文体干事,作教师的助手。因学校大,班级多,而场地有限,只有采取相互调节,合理使用的办法以弥补。各年级授课内容除体操、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步伐训练外,低年级侧重游戏,中高年级则侧重器械体操,田径、武术、球类、游泳等。
(二)体育活动与锻炼
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活动以游戏为主。共和国建立初期,仍以游戏为主,多在下午进行。1958年9月,学校按照省体委、教育厅、团省委通知,在五、六年级13岁以上少年儿童中开展了少年级“劳卫制”锻练,符合条件的少年儿童全部参加锻炼,有60%少年达到锻炼标准。1961年困难时期,此项活动停止,学校开展了跳绳、踢毽子、体操等活动量较小的课外活动。1970年,课外体育活动恢复。1978年,学校根据国家体委《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开展了体育锻炼“达标”活动。1986年,学校少年体育锻炼“达标”合格率为80%以上。1980年以来,学校体育活动与锻炼的主要形式有:
1、课间操。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全校在大操场集中配放录音,做少年广播体操,班主任、科任教师随班辅导。
2、课外活动。下午第三节,除科技、文娱活动外,均为体育活动。由体育组统一安排活动内容,配发器材,班主任指导管理。
3、比赛活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体育组具体安排,组织各年级、各班举行队列、体操、跳绳、武术、拔河等比赛。
4、达标测验。根据小学生体育锻炼达标规定,经常分期训练,定期测验。三、四、五、六年级达标率历年均在80%以上。
5、大型运动会,每学年一次,春季或冬季全校田径运动会,运动员历年均在200名以上。设置项目低年级为:垒球掷远、60米、100米、60米对面接力、跳绳等游戏比赛。中高年级为:垒球掷远、铅球、跳高、跳远、跳绳、6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4×50米接力等项目。优胜班级和个人均给予奖励。通过运动会,促进了学校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
6、传统项目训练。1990年后,渝北区被定为武术之乡,学校加强了武术训练,从此成为学校的传统项目。
7、运动会简介:自迁校以来,先后共举行了10届大型学生运动会,整个运动会项目设置较齐,且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以及家长的认同。
(二)卫生保健
民国时期,学校设备简陋,环境布设、清洁卫生尚可。共和国建立后,卫生部门来校接种牛痘,免费防治天花。1954年,学校开始设有保健箱,并有教师兼管保健工作,保健员均受到县卫生局集中培训。1956年开展除“四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讲卫生运动,普查普治学生患沙眼、疟疾等。1978年以来,学校卫生工作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逐步得到改善和加强。2003年学校设立卫生室。有兼职卫生员一名,“非典型性肺炎”流行期间,在各班进行了是否往返于疫区接触的调查,对个别发热学生实施了保护性隔离。每日对学生进行体温监测。对出现的病人及时予以“排非”检查和诊治。每天就检查结果及时汇总上报区卫生局“防非办”。每日为教室、办公室进行乳酸喷洒消毒,督促配戴口罩。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向师生进行“防非卫生宣传”,解除恐惶情绪,认真对待。
学校成立有“传染病防治小组”,由校长杨本体任组长,2005年3月又制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和“防治突发食物中毒预案”并拟定和严格执行了“传染病报告制度”、“班级晨间检查制度”,有力地捍卫了师生健康防线。2005年校医在晨检中发现了个别学生患有“水痘”、“麻疹”病症,立即报告校“传染病防治小组”,正式起动“传染病防治工作预案”,对患者进行了家庭隔离,对易感学生紧急接种灭毒疫苗,遏制了疫情蔓延,保护了千余名孩子免受侵袭。随着季节变化向师生作防治提示,根据年龄特征向师生进行生理卫生知识宣传,印发“小药方”、“小处方”、“食疗信息”作保健辅助。环境卫生管理、小病治疗、学校卫生室发挥了积极作用。
1、卫生保健室,1954年,学校设兼职保健员1人,由教师兼任,配发保健箱,内装常用内服及外敷药数种,以备急用。成立卫生保健室。1990年开设健康教育课。学校制定了《卫生人员职责》,作为衡量校医工作和执行岗位责任制的准则。
2、体检,在县防疫站的支持和配合下,从1979年开始,每年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建立学生健康卡,记录检查情况,校汇总。对全校学生身体状况进行分析,针对结果提出具体措施,拟定实施方案。发现学生有畸形发育或病变,及时联系家长相互配合予以矫正或治疗。
3、按照时令或疫情,注射乙肝、流脑等疫苗、防疫针,服用预防感冒中药、驱肠寄生虫药物等,贯彻了“预防为主”的医疗方针。历年学生健康状况良好,出勤率高。
4、视力保健。学生每天下午必须做一次眼保健操。在教室由学生干部呼号领做。新生入学首先教会。学校体卫组经常深入各班督促、指导、矫正姿势部位。利用周会向学生进行保护视力的教育。发现眼疾,即购买药物供学生使用。各班学生的座位每隔两周调换一次,以保证儿童视力正常。
5、卫生教育和习惯培养。每学期专门安排1—2次卫生常识报告,或出此专栏由校卫生人员讲解卫生知识。结合自然常识和语文课向学生进行卫生常识教育,使其明白“预防为主”和“病从口入”的道理。每天早晨早读前各班检查个人卫生,差的限期改正。随时纠正学生坐、立、走的不良姿势,促其正常发育。每天清扫教室和操场。各班设废纸篓和痰盂,废纸入篓,吐痰入盂。值周中队经常检查。星期五下午进行大扫除,卫生室、大队部、校爱卫会联合检查,并公布检查结果。卫生室自办小报,摘抄卫生常识,分发各班阅读学习。各班制定“卫生公约”,约束不良行为,促进卫生习惯的养成。
6、配合社会开展“五、四、三”活动,清扫街巷公共场所。发挥小学生卫生监督岗的作用,制止不卫生的习惯。地、县检查卫生,学校屡受表扬。并获 “文明单位”称号。
7、计划生育工作。首先让全体教职工明瞭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大意义而后自觉执行,并形成习惯。多年来全校育龄妇女按规定采取措施,执行制度,无超生现象。学校计生工作多次受到教育局和街道办事处的表彰。
(一)总务人员
学校创建初期只有1个班,未设事务人员,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扩大事务主任,包揽整个总务工作。1951年后设事务人员1人,负责学校事务工作,1979年设会计倪志明1人总管后勤;1986年设会计刘成斌,出纳孟文建,按照学校制定的会计、出纳分工职责规定,实行岗位责任制;1992年开始会计由唐万秀担任,出纳由周忠明担任,后勤服务人员曾祥碧;2002年开始出纳由淳安容担任;2006年开始出纳由颜泽宇担任;2001年后勤服务人员曾祥碧退休后一直未设,2006年杜殿国任后勤服务人员。
(二)经费
1、经费来源:建国前经费没有保证。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经费统一由国家拨款。二十世纪50—60年代向学生收取少量学杂费,其后只收杂费,不收学费。同时,非本学区学生入学,按规定收取借读费。数额每学期上级均有明文规定。2006年春,上级明令借读费、杂费一律废止,实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所需经费由政府全额拨款。
为“普九”于1994年责令向学生家长“普九借款”,规定每生每期50元,共借款249400元;教师集资105000元,教师60人向普九捐款6000元,后于2001年9月和11月分两次向学生家长还清。
2、开支:学校始建及其前期,属民国后期,经费甚少,学校开支捉襟见肘,教师的生活更是朝不保夕。共和国成立后,收支均有计划,经济趋于稳定状态。
(三)福利
民国时期,教师薪水不能保证,更无福利可言。建国后始有职工福利举措,体现了政府对职工的关心和爱护。职工福利事项由行政和工会共同承担。学校办了幼儿班,为教职工学龄前子女提供入学方便,解除了后顾之忧。烤火、取暖、清炊费均按国家规定及时发给。师生日用水电保证供应,为杜绝浪费,制定有“用水用电制度”予以制约。1977年和1995年分别修建两栋教职工家属住宅楼,解决了职工住房难的问题。学校每年三·八节、教师节、春节等均向全体教师赠福利品、慰问品,并对退休教师进行慰问,使他们感受组织的关怀、学校的温暖。
第五节 白云中心校
重庆市渝北区白云完全小学校(以下简称白云完小),现居地址渝北区木耳镇垭口村二社,创立于1966年,当时名叫垭口小学校,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有小学4个班,高小4个班,有教职员工共13人,当时教革组长兼主任教师是徐培志,负责建校搞基建,建有校舍600多平方米,随后是杨进春,再后来要求是下中农管理学校,于是由垭口村的周长厚负责。70年代经申请改为白云完小,总务工作从建校到70年代末一直是徐培志负责,先后任校长(或主任教师)的有:徐培志、杨进春、周长厚、徐洪友、唐红利、熊华分、张林,后来学校建立党支部,先后任党支部书记的有周长厚、徐洪友、熊华分,张林。
白云完小坚持既定的办学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较强自身发展能力和地方特色,在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农村小学。校园环境优美,布局合理。目前全校共有教学班7个,其中小学部分6个班共76人,学前部分1个班共26人,教师12人,其中取得本科学历8人,大专2 人,中师1人,学历合格率100%,校长岗位培训1人,合格率100%。学校占地面积6188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11平方米,生均面积25平方米。 学校教学环境幽雅、朴实,师生学习氛围浓厚。 学校配置有电教室、仪器室、图书室、体育室、少先队室、劳技室、卫生室等功能教室.图书室共有藏书1000余本,生均14册,为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各种教学仪器和体育器材配备基本上达到国家Ⅲ标准,这些都使我校的办学条件得以改善、并在工作中很好地发挥了作用,为巩固“两基”成果和课改的实施插上腾飞的翅膀,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享受到教育资源。
白云完小有一个团结、实干、民主、高效的领导班子,他们以身作则,走在教学教研的第一线,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铺路架桥。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教师队伍,他们认真搞好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学校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村支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随着教育不断深化改革,正以“建一流师资、创一流业绩”为目标,狠抓学校内部管理,狠抓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全体教师人人讲敬业、人人讲奉献,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依法治教,构建了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为提高学校教育水平和创建特色学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新课改的潮流中,白云完小有理由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白云完小成就未来。
(二)创立和沿革
重庆解放后至1964年,江北县木耳区白云乡由垭口村,方山村,桥头村,白磨村,桃子村,天花村和新坝村这7个村组成,每个村由村民自己投工投牢修建了一所以村命名的小学。
1964年春,遵照上级的指示,垭口村小学从垭口村半坡搬迁到现在的渝北区木耳镇垭口村二社学校由徐柏梓负责修建。学校由原来的江北县木耳乡中心校管理。1964年秋搬入新学校—垭口村小学
1966年9月,垭口村小学招收了一个中学班,垭口村小学改名为白云农业中学和白云农业小学。其他六所村小学归白云乡中心校管理,白云乡中心校也从原来的江北县木耳乡中心校分离出来,成为一所独立的学校了。
1972年秋,教育事业大发展,白云乡中心校招收高中班,这个高中班取名为“577”高中班,学校仍然沿用了原有的名字。白云乡中心校的高中班共办了两届因故停办。
1982年教师的工资实行工分制。从这以后就由教育附加费支付教师的工资。白云乡中心校改名为木耳区白云乡初级中学校和木耳区白云乡初级小学校,学校由白云乡政府管理。
1986年9月,方山村小学和新坝村小学因为校舍是危房合并到白云乡中心校。
1989年11月,天花村小学因为校舍是危房合并到白云乡中心校。
1992年8月,白云乡中心校在原有校舍得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教学楼和教师宿舍楼。
1994年由于撤乡并镇的原因白云乡中心校改名白云完小。
1995年,桃子村小学在原来的地址建了一所一楼一底的教学楼
1999年9月白磨村小学和 桥头村小学因为校舍是危房合并到白云完小。
2002年9月,木耳镇政府召开了教育工作现场办公会,决定初中和小学剥离,初中部全部迁入木耳镇渝汉中学。白云完小更名为重庆市渝北区白云完全小学校。
2004年9月,由于教师和学生人数的减少,桃子村小学合并到白云完小。
白云完小校长名录
杨进春,1964年—1969年任主任教师。
徐洪友,1969年—1975年担任校长。
周长厚,1975年9月—1993年8月担任校长。
唐仁利,男,1955年1月3日出生于木耳镇白云山村。1993年9月—1998年8月担任校长。
曹建锋,男,1967年10月25日出生于木耳镇白云山。1987年毕业于重庆市江北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白云完小任教。1994年9月担任白云完小教导主任,1998年9月—2001年8月担任白云完小的校长,在任职期间,大力倡导勤工俭学。
熊华芬,女,1951年8月7日出生于木耳镇白房村。2001年9月—2004年8月担任代理校长 ,1993年至2004年担任书记。
张林,男,1975年9月12日出生于渝北区木耳镇,于1996年7月毕业于重庆市教育管理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永庆小学教书。2002年调入木耳镇新乡村小学教书并担任主任教师。2004年9月调入木耳镇白云完小担任校长兼白云完小党支部书记至今。在任职期间,根据白云山区的具体特点,大力提倡和实行小班教学,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5年在中央的政策下为改善教师的住宿环境装修了教师宿舍楼。2006年白云完小被渝北区教育委员会评为德育先进集体。
二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一)课程与课时
学校按教学计划开齐了课时,课程和课时的设置安排因年级不同而有所区别。实行六年制教学,实行每周5天工作日。
(二)教学改革
2002年以前,学校并存初中班,以开展“因材施教,狠抓双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促进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1998年,学校开展了“文体”活动性教学的教改实验;1999年起,学校启动了“探索式教学”的课改实验,并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素质教育
学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培养了一批批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学校重视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成功举办了多届文艺汇演、亲子活动、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活动、卡拉OK大赛,社会反响好,深受领导的高度评价。
(四)教研教改
学校建立了学科教研组,在校长领导下,由教导处具体负责教学研究工作。教研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每年教师每人交两篇优秀论文,并有数篇论文在各级征文中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
(五)信息技术教育
1997年以前,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学仪器装备,设备建设方面,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研,仅限于语文和自然等学科,1998年,学校购置了微机24台,并每周各班开设2课时信息技术课。
(六)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纳入班会课内容,同时利用晨会、班队会、校会进行安全教育;1998年,结合普及义务教育,安全教育作为重要标准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内容,安全教育工作得到加强;2002年,针对学校安全工作出现的问题,学校加大了安全工作的力度,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负责对学校的危房、食品卫生、交通安全的检查管理,安全教育工作有记载,有检查。“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口号,深入人心,确保了师生的安全。
(七)教学质量
全体教师在学校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勤奋努力,务实进取,开拓创新,科学育人,巩固四率,教学成绩突出。1992-1995年间,学校初中的升学率在原江北县木耳区中名列前茅。
(八)办学特色
全体教师在各个时期办学宗旨的指引下,团结一心,众志成诚,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逐步壮大,逐渐形成了学校的特色。抓住班级规模小的特点,下大力气搞小班教学,教学方式可以不拘一格,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
三 体育卫生
(一)体育工作
学校一直比较重视体育工作,早年间,由于没有活动场地,没有专职体育教师,体育方面一直是弱势;1992年,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学校硬件设施逐渐完善,有了专门的篮球场和田径场地,学校设了专职体育教师,加强了体育竟技训练。
(二)卫生工作
学校对卫生工作一直很重视,专门开设了健康教育课,每天组织学生,教师对学生进行晨检,主要检查个人卫生;每天值周领导、教师对各班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并与流动红旗评比挂钩,将检查结果量化评分,评出名次。通过此项工作,培养了学生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第六节 石鞋初级中学
(一)创立与沿革
重庆市渝北区石鞋初级中学校创办于1964年下半年。在石鞋公社蹲点搞“四清”运动的四川省委书记廖志高同志的关怀下,在石鞋公社金刚大队普陀庵院子创办了石鞋地区第一所农村中学—石鞋耕读民中。目的是培养农村有文化的人才,实行农闲读书,农忙种地的办学模式,学制两年。一个班级,学生人数不详,学校有刘德全、徐精周、刘成云、王祥远等数名教师。学校由石鞋公社直接领导,由石鞋完小校长杨卿代管。1966年下半年,耕读学校下放到大队。石鞋公社设立金刚、石马大队两个教学点。两个教学点共有为数不多的几名教师:刘德全、徐精周、刘成云、王祥远(女),艰难地支撑两个教学点的教学工作。一直到1968年,因“文革”串联、动乱停办。
1969年9月石鞋耕读民中在石鞋场镇明朗寺复课,隶属于石鞋完小管理,有四个班(当时称“排”),有200多名学生,学制两年。四间土墙瓦房,课桌是用石头搭建,板凳是在石墩上搁置长条木板让学生上课。学制两年,开设有语文、数学、农基(相当于物理化学)音乐、体育等课程。开初只有少量教材,大多数学生没有教科书。当时有教师徐精周(一排班主任)、刘德全、刘成云、王祥远(二排班主任)、李亚平(三排班主任)胡坤厚(四排班主任)、龙舜、郑盛锡(后来任渝北区副区长,分管教育)周亚明、杨占梅等教师。第一届学生在石鞋中小学任教的有彭建华、汪永长、刘中碧、张朝明、肖志英等。
1976年开始在各个大队办初中班,先后在金刚、高家、天福、石坪、石马、良桥等大队办有初中班。聘请大量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任教。其中石坪大队初中教学点一直到1984年才合并到石鞋公社学校。在石坪教学点任教时间较长的教师有刘祥录、马顺容、万天福等。
1982年石鞋公社学校分为石鞋中学和石鞋小学。中学名称是“江北县石鞋公社中学校”。第一任中学领导班子:校长:蒋永国,教导主任:蒋甑陶,会计出纳:何钦,工会主席:徐元芬。负责石鞋中学本部6个班,石坪大队中学点,良桥大队中学点的管理,中学老师有辜靖周,段辉祥,曾祥红,李小簇,付光吉,周天簇,蒋平,王光荣,民办有王祥远,陈胜兰,刘建华等。石坪大队中学点有李健,万天福,民师有刘祥禄,马顺容。良桥中学点有民师石明亮,曹祥华。
1984年7月—1990年7月:石鞋中学第二任领导班子中小学党支部书记:蒋永国,中学校长:付光吉,教导主任:郭方久,会计:何钦,出纳:王光云,中小学联合工会主席万天福,兼中学团支部书记,教师有:徐元芬,周天簇,王利君,曹祥华,裴祥枢,陈德荣,曾祥红,李小簇等,1987年7月,石鞋中学首次有师范院校专科生到乡镇学校的教师:黄福兵,曾毅。民师有:王祥远,陈胜兰,刘建华,马顺容等,代课教师有:倪小菊,彭佳明,魏正伦,陈善菊,李明霞,王祖会等。
1990年8月—1995年8月,初中共有9个班,郭方久任书记,付光吉任校长,万天福任教导主任,兼中学工会主席,何钦任会计,王光云任出纳,教师有:周天簇,裴祥枢,马顺容,李永然,刘建华,卢文革,陈德荣,任茂玲,李世瑜,彭建华,周席会,黄福兵,曾毅,周朝容,李仁雪,倪小菊,李明霞,覃选勇,王祖会,刘国民等。
1996年下期石鞋中心校迁入新校区,原中心校教学楼交中学使用,底层交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使用,内设小学幼儿园。
这一期间学生主要是考取中专中师,跳出“农门”为出路。进入中师学习的学生有1984年:杨本体,曹祥友;1985年:颜格;1986年:李祥伦,马元全,文世全; 1988年:刘联春,倪国素;1990年:何世洪;1991年:王远伦、何伟;1992年:,邓成涛,石道文;1993年:汪年春,李强劲;其中1992年毕业的学生付耀先,考入重庆一中学习,毕业后考入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就职于上海航天研究所,现留学于澳大利亚。
1994年石鞋镇设立教育办公室,付光吉任石鞋教育办公室主任和石鞋中学校长。1995年7月专任石鞋教育办公室主任,领导全镇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主持修建了石鞋中学教师宿舍楼,集资修建了楼上住旅社,楼下做学生食堂的一栋房屋,改善了石鞋中学师生的生活条件。
。设立中小学联合支部,由周国平任书记。
1995年9月,桂模平调任石鞋初级中学任校长。这是石鞋中学第三任校长。组建石鞋中学第三届学校领导班子:校长桂模平,教导主任彭建华、李世渝,会计刘建华,出纳王光云。李世渝后来调渝汉中学任校长,黄福兵任副主任。中小学设立联合党支部,后来中学党员发展多了,单独设立支部,由桂模平任书记,彭建华任委员。教师发展到37人。从秋季开始,9个教学班,450名学生。学校开始实行分类教学,学生从初三年级分设实验班,挑选最优秀的学生50名左右,培养中专中师人才。苏建明等学生进入中专中师学校学习,石建均等学生考入中专学习。1997年重庆市开始实行市区重点中学联合招生。学生初中毕业后可以选择中专中师和进入联招学校。
2004年8月,石鞋中学副校长、工会主席陈后林继任石鞋中学任校长,这是石鞋中学第四任校长。期间,组建石鞋中学第四届学校领导班子:书记、校长陈后林,副校长胡明建(兼任支部委员),教导主任彭建华(兼任支部委员)、王智勇、黄亚为副主任,黄福兵调德育处主任,卢文革、余镜为德育处副主任。张小刚为团支部书记。会计刘建华,出纳李祥伦。在学校管理上提出了新的石鞋中学办学理念—“矫正习惯的乐园,成就人生的起点”;在教学管理上提出“提高竞争对手就等于提高自己”的新的竞争观,在教育教学质量上狠下功夫,对原有的制度进行了较大的修订和完善,加大了教学竞争的力度,使教学质量稳步上升。2006年教育办公室撤销,建立木耳镇教育管理中心,中心学校设在石鞋中学,陈后林任教育管理中心主任。
(一) 校舍建设
石鞋中学校舍是20世纪80年代修建,桌凳陈旧破败,数量奇缺,木质桌凳是四根柱子支撑桌面,学生用竹蔑或者绳子在桌子柱子缠绕放置书包。办公设备严重不足,不能保证教师每人一张办公桌,操场狭小且坑洼不平。1995年石鞋镇开始实施普九工作。1996石鞋小学搬迁新校区,政府将小学旧教学楼交中学使用,为迎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何鲁丽义务教育执法检查,1997年由政府出资将中小学操场合并整平,形成较平整的泥土操场。1999年石鞋中学开始用教师集资办法建立计算机室,购买20台计算机,因无计算机教师,学校派出彭建华和周红英到重庆蓝星计算机学校培训30天,回校担任计算机教师。随后计算机教学由汪年春担任。2002年原石鞋中学1989级毕业的学生石元在两路开设公司,回校捐资助学,设立“石元奖学金”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2002年5月举行了颁奖仪式,2002级、2003级2004级的优秀学生受到奖励。由石元捐资2000元,石鞋信用社捐资1000元,学校教师每人捐资50元,硬化了石鞋中学篮球场,这是石鞋中学第一块硬化地块。2003年在石鞋地区国防光缆施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帮助下,炸危岩,扩操场,为石鞋中学操场舞台的建设打下了基础。
2003年,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石鞋并入木耳镇。木耳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教育管理体制调整,乡镇中小学由教委直接管辖,石鞋中学的办学条件有了极大的改观。修建了漂亮的校门;硬化了校内所有操场;装修了一号教学楼和学校舞台;购置了住校生铁床300个。建设了石鞋中学网站、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系统;更换了学生的全部课桌凳及教师办公桌椅,各办公室配备了一台电脑;增设了远程教育资源系统,争取学生公寓的立项修建。
(二)管理制度建设
先后建立了《石鞋中学教学质量考核方案》《石鞋中学劳动纪律》《石鞋中学职称考评方案》《石鞋中学控制流失学生办法》《石鞋中学教学六认真评价办法》《石鞋中学班级管理办法》等常规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有章可循,初步做到依法治校,以制度管人用人,学校教学质量逐年上升。学校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从1995年开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档案资料,配备了专门的档案柜,使学校各种资料随时可以查找。
1995年,教师发展到37人。从年秋季开始,9个教学班,450名学生。学校开始实行分类教学,学生从初三年级分设实验班,挑选最优秀的学生50名左右,培养中专中师人才。苏建明等学生进入中专中师学校学习,石建均等学生考入中专学习。1997年重庆市开始实行市区重点中学联合招生。学生初中毕业后可以选择中专中师和进入联招学校。本届学生有10名学生参加联招考试,有9名学生达到联招录取线。该年级首次上联招线20人。
2004-2005年度:全校共有教师35名其中本科学历22人,专科13人;全校12个教学班,学生456人。2005-2006年度:全校共有教师38名,其中本科学历20人,专科18人;全校12个教学班,学生520人。2004年黄福兵、刘国民评为渝北区骨干教师。2005年陈后林评为骨干教师,2006年陈后林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2005年141名学生毕业,有40名学生上联招线。2006年148名学生毕业,有63名学生上联招线。
第七节 木耳区中学校(现渝汉中学校)
渝汉中学始建于1958年8月,全名叫“江北县木耳初级中学校”,当时没有校长,只有刘世平主任一人主持学校工作。校址在原江北县木耳乡学堂8组洗布塘(原木耳乡中心校址),校园在木耳街道西南方约500公尺左右的地方。校舍是利用一座33间旧式瓦房住宅,作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用房,继后由县拨款征地,新建3幢9间土墙青瓦房,作为中学教室。规模不大,开办时招收三年制初一新生2个班,学生108人,教职工10人,年年招生,1960年招收新生4个班,全校共8个班,共有学生400人,教职工共30人。1960年前后,国内出现了较大的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需要调整,因此在1961年上半年,木耳中学停办,学生回农村,学校留有少数老师护校,其余教职工调往他校或其他单位。
1962年,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国民经济有所好转,经县文教科批准,9月借用木耳初级中学校址办起了“木耳乡农业中学校”。1970年体制改革,每乡设立乡中,木耳乡中就在木耳街上王家祠堂(原木耳乡小学校址)。木耳乡农业中学随即又并入“木耳乡中学”。
1973年,经县委、县政府决定,恢复区办中学,9月正式恢复“江北县木耳初级中学校”,校址设在王家祠堂(原木耳乡中学校址),用早先木耳乡小学修建的4幢土墙青瓦房12间教室,作为教学用房和住校师生生活用房。随后,为了适应中学教育事业的发展,由县拨款征地,又几次拨款建房,迅速改善了办学条件。
1973年区中恢复时,曾祥模任校长,学制两年,招收初一新生4个班,学生200人,有教职工20人,1974年下期学校“戴帽”,招收高中新生2个班,学生100人。1982年秋季高中停止招生,学校办为单纯的初级中学。1983年秋,曾祥模校长调离,副校长周建伦主持学校工作。
1984年秋,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潘光荣、伍成礼任副校长,卢志碧任党支部副书记。学校发展到10个班,学生564人,其中住校生359人,教职工47人。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县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逐年发展,办学正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历年已为国家输送了9批初中毕业生,人数达1500人;高中毕业生8批,人数1100人,自从国家恢复招生考试制度以来,木耳中学初中毕业生考进中专的有14名:79级周德文考入江师;81级方延洪、陈耀明、左建考入江师;田永贵、段云华考入德阳机械校,王建考入成都邮电校,李祥泉考入江西九江机制校,晏雪梅考入重庆九院护士校;82级郑贵芳考入重庆五院护士校;83级蒋建、王方贵考入江师,马顺英考入重庆财贸校;84级曹建锋考入江师。高中毕业生考进大学的有6名:78级曾三红考入浙江大学,79级曾庆云考入西安冶金建筑工程学院,80级刘毅考入重庆医学校,李余才考入涪陵师专,袁代建考入绵阳师专,80级刘万元考入渝州大学;除此,考进中专的有22名:77级郭方久、刘朝贵考入江师,周利考入重庆财贸校,鲁毅考入重庆石油校,李楠力考入重庆工业校,陈世权考入重庆一机校,郑文林考入重庆二机校;80级张义考入重庆农业校,幸治强考入重庆工业校;81级陈勇、郑敏考入江师,段云明考入重庆工业校;82级罗英国考入重庆建筑校,段仁祥考入沈阳工业管理校。1983年办最后一届高中班,有2个班,学生96人。作为面向原江北县木耳区招生的区中学,学校常年保持在10个班的规模。
1986年学校在校学生532人,教职工45人。潘光荣同志调离,卢志碧、郑庆湘先后主持学校工作。
1987年学校在校学生586人,教职工43人。学校领导班子调整,苏广友同志担任学校支部书记、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
1988年学校在校学生571人,教职工43人。
1989年学校在校学生555人,教职工38人。
1990年学校在校学生527人,教职工45人。
1991年学校在校学生476人,教职工43人
学校先后被江北县教育局评为国有资产清理集体三等奖,被四川省教育委员会评为义务教育教材实验工作先进集体。
1992年学校在校学生330人,教职工50人。学校荣获江北县第二届中小学队列通讯赛中学组三等奖。
1993年学校在校学生301人,教职工54人。学校升入中专、中师20人。学校修建面积650平方米教学楼一幢,含6间教室。
1994年学校在校学生332人,教职工34人。王琴等4人被中专、中师录取。
1995年学校更名为“渝北区渝汉初级中学校”,在校学生297人,教职工58人。学校升入中专、中师达23人。当年由于各种原因,学校没有招收初一新生,苏广友同志退休,张正文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
1996年学校在校学生156人,教职工66人。学校升入中专、中师达15人。
1997年学校在校学生86人,教职工53人。学校升入中专、中师达25人。11月学校被渝北区委、区政府授予“两基”“普实”合格学校的荣誉称号。
1998年学校在校学生264人,教职工53人。学校本学年无初中毕业生。学校获得区办学水平评价二等奖。学校领导班子调整,张正文调离,李世瑜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学校荣获首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先进集体。个人获国家级三等奖1名。
1999年学校在校学生403人,教职工49人。学校被区教委评为“渝北区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在生源极差的情况下,联招(重点高中)上线2人。
2000年学校在校学生382人,教职工35人。李世瑜校长参加“公选”担任沙坪镇镇长助理,游贤全任学校副校长、副书记并主持学校工作。联招上线5人。学生获得全国竞赛三等奖2人次。获得区办学水平评价二等奖、渝北区科技工作先进集体。
2001年学校在校学生486人,教职工36人。联招上线13人。学校获得区办学水平评价二等奖、党建工作二等奖、继续教育工作二等奖。
2002年学校在校学生928人,教职工65人。联招上线12人。获得区办学水平评价二等奖。学校新修的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2002年8月根据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木耳镇中学并入渝汉中学校,学校进一步发展壮大。
2003年学校在校学生756人,教职工65人。全校师生经历了“非典”的考验,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当年联招上线22人。学校获得区办学水平评价一等奖、党建工作一等奖。被评为渝北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师生获得国家级奖3人次。学校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2004年学校在校学生704人,教职工76人。联招上线39人。学校新修的面积近2000平方米能容纳320名学生住宿的学生公寓建成投入使用。学校获得区办学水平评价一等奖、渝北区体卫工作先进集体。
2005年学校在校学生729人,教职工88人。联招上线62人。学校获得区办学水平评价一等奖。被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评为重庆市电化教育、信息技术、远程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2006年学校在校学生697人,教职工79人。联招上线69人。区教委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游贤全任学校校长、副书记,杨晓锋任学校支部书记。学校被列为“重庆市远程教育项目试点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