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舞蹈范文(形势与政策(2024年春)超星尔雅)

形体舞蹈范文(形势与政策(2024年春)超星尔雅)

facai369 2024-10-15 热点聚焦 5 次浏览 0个评论

    戏曲源于百戏,它的特征就是歌舞演故事。歌就是戏曲的唱。舞便是戏曲的形体动作。戏曲历来是载歌载舞演绎各种故事,因此而受到大众的青睐,经久不衰。随着戏曲声腔的不断衍变,特别是戏曲唱词之格“放流"即“滚唱”的形式出现,使戏曲的唱与舞的结合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变。过去那种唱时必舞的形式由于有了“滚唱”这种大段的叙事性强的唱词的插入而增强了唱词的叙述性,而抒情的咏叹性相对地有了很大的削弱。因此,咏叹时常伴以的形体舞蹈动作逐渐地被简单明了的手示或动作幅度不大的身段所替代。这样一来,演唱与舞蹈被逐渐分离开来,并被广大的观众所认同和接受。

    但是,作为戏曲表演艺术手段重要组成部分的舞蹈并没有被人们丢弃或遗忘,相反,它作为戏曲表演手段之一,经过与唱腔音乐的分裂后得到了更加自由的发展,且使之更趋完美。戏曲的形体经变化发展,它逐渐地更加独立,更加完善。例如戏曲中的“趟马”、“走边”、“起霸”及至后来的诸如“扇组合”、“水袖组合”等等,都是在戏曲形体动作这一基础上依据所表现的具体内容而变得更加细化,肢体语言个性更加强烈,也更具舞蹈的艺术性了。所以说,由于舞蹈与唱的分离,使戏曲艺术中的舞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表现力更强了,手段更加完善了。

    然而,世间事物是有着双重性的,戏曲形体动作的日趋完善标志着戏曲艺术的日趋成熟,但从某个角度而言,它也为戏曲造成了一种客观上的羁绊。当然,这个问题也在于人们如何去认识,或怎样去对待了。此间提出这一问题并非空穴来风,下面可以一些现象来说明。由于戏曲形体动作的超独立,并以其鲜明的风格个性而自成一系,并被人们接受认可,而恰巧这种认可,这种对于艺术风格的定位,便成为了人们衡量其是否为戏曲的标准。并且成了唯一的标准。正因为这种唯一,人们就认为戏曲中若使用舞蹈就只有这么一个风格标准,采用其它任何元素都被视为旁门左道,所以说在客观上就成为了一种向前发展的羁绊。众所周知,随着戏曲艺术对生活的更加贴近,它所要表现的内容就更需要去表现近代、现代,要表现我们身边的人和事。这样一来,单靠过去的“趟马”、“走边”,是远远不够了。人们便会从现实生活中去提炼,去创造新的形体动作、新的舞蹈样式,甚至会将一些现代人所熟悉的舞蹈语汇搬到我们的戏曲中,用来表现我们熟知的现代生活。按理说这是合情合理的,应该是容易被人们理解的。可惜在过去一段时日中,凡戏曲舞蹈上某个戏中出现了以舞蹈为表演主体的章节或片段时,就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其原因无非就是说戏不是舞,舞不要抢戏等等。且不说戏不是舞这个幼稚的说法怎么不对,至少要问上一句戏为何不能舞呢?中国的戏曲就是以歌舞演故事而闻名于世的,这种硬性地将舞蹈与戏曲分开的说法实在是一种无知。舞蹈与戏曲本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又何必将其人为地对立起来呢?

    当然,要将现时的各种舞蹈搬入戏曲之中也并非一种易事。戏曲虽以歌舞演故事,但这种歌舞已经有了早被人们认可的风格和衡量的标准。经过歌唱与舞蹈的分离,戏曲的舞蹈有了自己的风格和个性,这种风格和个性成为了戏曲的一种标志。当我们在一个戏中运用舞蹈这一手段时,必然在风格上首先考虑到它与整个戏在风格上的融合性,在整体创意上更要注意到它与整个戏在表现手法上的一致性。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去创作、去使用舞蹈则不会形成舞抢了戏或者舞不是戏的局面。我认为,当使用的舞蹈在风格上与戏相左,或整体上游离于戏外,当然是不会被人们认同的。

众所周知:“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旋律是音乐的灵魂”。

音乐被称作是“声音的美妙组合”,也是我们能够容易理解的表述,然而在舞蹈中能够“驾驭音乐而不成为音乐的奴隶”,这是多么的令人向往啊。那么如何来理解音乐就成为打开我们“音乐瓶颈”的唯一方法,因为只有舞蹈动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才能彰显摩登舞之魅力,否则只能是鹦鹉学舌般的滑稽之舞了。

谈起音乐,首先不能不讨论什么是“音”?音既是声音的总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产生振动,并向四周传播,形成了一系列的波,这些波引起我们耳膜的震动,使我们才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

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声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声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是一系列有固定频率或固定音高的音,这一系列的音称为音列,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发展中形成的。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

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四种性质。音的高低是由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率)决定的。振动次数多音就高,振动次数少音就低。一般人耳能够听到的音频范围约为30-17000赫兹。音的长短是由于振动的延续时间决定的,振动延续时间长音就长,振动延续时间短音就短。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即物体振动范围的幅度大小决定的。振幅大音就强,振幅小音就弱。“音色”是由发音物体所产生的“谐波”决定的,发音物体的性质、形状不同,所产生的“谐波”也不同,因而音色也不同。

旋律是什么?简单地说,不同的音高和不同时值的“单音”的连续进行就构成“旋律”,严格地说,“旋律”是用“调式关系”和“节奏、节拍关系”组合起来的,具有独立性的许多音的单声部进行。旋律将所有的音乐基本要素(这里指的是调式、音高、节奏节拍、强弱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不要分的统一体。

旋律是连续不断地引导听者,自始至终听完一首乐曲的一根线索,作为舞者在听音乐时必须紧紧捉住这根线索,特别是舞曲音乐的前奏部分,更是我们要加以关注的。然而大多数舞蹈音乐的旋律,或多或少都包含了一些精心设计的次要素材用以烘托意境,不要让音乐的旋律被伴随它的次要素材所淹没,要在头脑中把旋律从环绕的一切素材中分出来,必须能够听到旋律。

什么是形体训练? 在实际的训练中形体舞蹈是形体修塑和舞蹈的结合,所谓形体修塑就是伴随音乐 ( 一般以舒缓优美,但有时也用一些节奏感强、起伏较大的音乐) 做一些针对上肢、头部、颈部、胸部、肩部、臀部、大腿、小腿、足等的修塑动作,使肌肉有弹性,线条更美,动作要求舒展 . 幅度适当,同时也锻炼动作的协调性,肢体的动作美感,培养外在和内在的气质,使学生具备现代人的健美外形和优雅的举止风范。这一点最重要,也是我们形体训练的培养目标。

1. 大学生一般不具有专业的舞蹈意识和基本能力 ( 如软开度、力度、垂直感、弹跳能力) ,因此应首先通过基训使学生身体自然素质与舞蹈专业素质间的距离尽快、最大限制的缩小,使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力量、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几方面得到开发和提高,同时,掌握舞蹈所需要的基本动态、体态、方位以及基本训练的一些知识。

2. 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相结合,音乐与舞蹈结合、姿势相关、动静结合、神富于形、以形表情、神形并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技术训练与舞蹈成品学习相结合、提高列编能力。舞蹈组合练习是形体训练的更高形式,是学生在得到美的形体的同时,运用身体语言,配合音乐表达内心情绪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舞蹈组合训练,可培养起较强的音乐节奏感和优美的舞蹈感受,使形体美得到更高层次的表现,也可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信心。实践证明,形体舞蹈训练的独特作用是其他运动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它能增强学生的体魄,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稳定性、节奏感和力量等形体素质。

而要真正使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有机结合,使训练有素的形体把内在的心理品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让学生拥有形体的姿态美、气质美。在每周只有 2 课时又拥有那么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教学的实施是非常具有难度的。

所以,在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中,发现要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表现有机结合的综合人才的培养,不应是单纯的模仿训练到外部形态的形成,如果没有对舞蹈文化的深刻认识,没有对舞蹈作品的直观感受,没有点燃触动心灵的舞动,学生就不会有探索欲,也不能把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的有机结合,那我们的教学培养也是不成功的。作为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目标就是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它不是某项专业的技工,而是拥有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职业人才。我们的教学要伴随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制定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

“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

在的美学观点强调,人类的美兼容身体健美,精神丰富和道德的纯洁。其中健美的身体是美的表现的主要载体。  

人的身体是有生命和情感的活体,健美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发展,意味着无穷无尽的美好追求与创造,是推动社会的动力。在现代社会中,热爱美、追求美,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更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一大特点。所以在舞蹈训练课中除 “外塑形”的形体训练还应结合 “内塑雅”的舞蹈鉴赏课教育。  

这不是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融理于情,对人的品格产生直接的塑造作用。直接从欣赏舞蹈作品入手,使学生直接地、直观地感受舞蹈,把舞蹈与文化、历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将审美媒介作为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开拓自己的精神动力,进而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因此,舞蹈课教学不单是承担着外形条件的训练,他更多的是训练学生身心健美,强化审美意识; 是全面掌握形体训练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个性和能力;是进行艺术美育教育,陶冶情操的综合型课程。

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需要学生多重欣赏能力,富有除技术工作以外的文艺表演能力、欣赏能力、多元民族的了解等等。作为高职院校的形体训练或舞蹈欣赏课程不单只为艺术专业的学生服务,而应广泛传播。在学校形成校园文化的传承使命,让学生从中不断的提升自我修养及审美能力。

深化舞蹈教育的对策

1.注重实际、实用、实践。“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全面的舞蹈理论基础和专业的舞蹈技能技巧,不仅要求我们要有扎实基本功,还要通晓各种与舞蹈类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首先以教研室为单位严密制订符合学校发展的高职舞蹈教育的教学大纲。秉承着这一培养目标,舞蹈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所教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系统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构成舞蹈教学活动的诸要素进行综合,对整体进行规划安排。

作为选手,当我们步入舞池或进入赛场,能够让我们的心境平和下来的关键是理解音乐,倘若您对华尔兹音乐没有很好的理解,对其不同意境的乐曲没有把握的心境下,您的心态必然会随之紧张或波动,严重的情况下甚至都会影响到技术的发挥。因此理解音乐、把握音乐、诠释音乐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工作,也是在平时的训练中需要刻意的加以训练的内容。学习英文需要练习听力,学习舞蹈也是如此,若不能很好的理解舞蹈的音乐,就不可能很好的把握音乐,更谈不上诠释音乐了。

   我们知道了舞蹈音乐是由“节拍”、“节奏”、“旋律”组成的,其“旋律”决定了音乐的主题思想,也是舞者需要用心的去理解和诠释的主题,更是舞者与音乐能否完美融合的关键所在,“节奏”决定了舞曲的“品格”与“快、慢”,“节拍”告诉了我们此音乐的“轻重缓急”。以上种种都是围绕着一个目标,那就是听懂音乐、理解音乐、把握音乐、诠释音乐,只有这样的选手才会在舞蹈中得以达到艺术的升华,而不会成为“音乐的奴隶”,更不会在音乐节拍的引领下“慌慌张张”、“匆匆忙忙”。

纵观世界大师的比赛以及表演,不难看出其对音乐的把握,以及在技法的处理上都有着鲜明的特点,由此诠释出的舞蹈意境各有特色,这就是舞者的风格。是舞者对音乐的理解与感知的意境不同,造就出了许许多多的经典,让人赞叹不已真可谓“顶礼膜拜”,这不但是来自音乐的魅力,更是舞者的身心与音乐完美融合的结果。

【关键词】:体育舞蹈;形体;练习;形象

现如今青少年的生活压力学习压力越来越大,许多父母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的身体,长期以往形成驼背、O型腿等不良的身体形态,对此我选择体育舞蹈进行研究。体育舞蹈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它是在音乐的伴奏下,通过人体各种肌肉关节有节奏的变化而塑造形体,表现出各自情感与技艺,可以愉悦身心增强体质培养良好体形的一项体育运动,体育舞蹈不仅能帮助青少年培养出蓬勃向上的气质而且能在参与中建立友谊,陶冶情操。体育舞蹈由恰恰、牛仔、斗牛、华尔兹等十种舞步组成,练习这几种舞蹈可以使青少年具有运动员风度、气质,又可以具有舞蹈者的神、形、情,原丽英学者在《浅谈体育舞蹈的锻炼价值》一文中描述道,体育舞蹈它不是叙事舞蹈却让人领略到浪漫飘逸的气息,它不是健美操、自由体操、艺术体操,让人在惊险难中感受到运动的美,而是让运动随着肢体的舒展,腰、髋部有节律的摆动中去体验一种特殊的美感,由此可见体育舞蹈对形体的影响深远。

体育舞蹈是一项将体育运动和艺术融为一体的高雅的运动项目。体育舞蹈将强身健体和身形塑造有机结合,同时完美地融合了舞蹈、音乐、服饰、风度,深受大家的喜爱。参与体育舞蹈的过程是一种美的气氛的营造过程,许多研究者不断对体育舞蹈进行深入地研究,尝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剖析和审视体育舞蹈与形体美的塑造的具体作用.体育舞蹈基本描述:华尔兹,其舞姿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动作如行云流水;探戈,洒脱,奔放,动作刚柔相济,快速有序,左顾右盼,前后闪头的头部动作使舞蹈更显有棱有角;狐步舞大方,悠闲,步法严谨而轻松,步态优雅而流畅;快步舞轻快、活泼,舞态飘逸稳定;伦巴缠绵委婉,柔美抒情,舞蹈情感的表达非常细腻。由于每首舞曲音乐主题基调不同,所以情感的抒发也不同,有的欢悦而旖旎,有的深沉而纯情;恰恰恰欢快风趣,诙谐花俏,极富节奏的打击乐使舞蹈动作形成一种滞动有节的“脆”劲,给人俏皮利落感;桑巴狂热,极富弹性的舞步注重音乐切分;牛仔粗犷,斗牛勇敢、激奋。

一、体育舞蹈对青少年形体影响的分析

体型是指对人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的总体描述和评定。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尚未完全定型,柔韧性适中,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练习体育舞蹈时需要练习者挺胸收腹可以使青少年的勾胸驼背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使得脖子看上去更长、挺拔;坚持一段时间的压肩和手臂伸展的动作练习,可以矫正青少年耸肩,看上去更有气质;长期的绷脚尖、腿部肌肉收紧、膝盖向里收的动作可以使腿部线条的动作更加优美;跳舞时八字脚站位的要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0”型腿。不论跳探戈、伦巴、华尔兹何种形式,都必须挺胸收腹,头、颈、背、臂、腰、胯、腿、脚各部位联合协调运动,使动作挺而不僵,柔而不懈,实而不松,从而达到美的统一。

体格包括人体生长发育的水平,身体的整体指数与比例。在观赏者看来很流畅很轻盈的动作,其实每一个都需要表演者挤压肌肉全身用力,看起来轻松时则需要表演者既要有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又要有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力量素质:青少年在做不同的动作时,为了保持平衡、更好发挥,需要不断改变动作,这些都需要各个肌群相互作用来实现,所以力量素质可以得到加强;耐力素质:体育舞蹈持续时间比较长、运动量比较大,节奏动作变换明显,人易感疲劳,因此对青少年的有氧耐力有一定要求;柔韧素质:柔韧素质得到发展才能使动作更加舒展,每节课前都会进行压腿、压肩等练习,有利于柔韧素质的提升;灵敏素质:体育舞蹈节奏变化快,需要各器官协调配合完成,青少年练习者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对灵敏素质有提高作用。体育舞蹈通过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改善身体机能,从而达到一定的体格提升目的。

二、体育舞蹈对青少年姿态的影响

姿态包含站姿、坐姿、走姿。青少年期间养成良好的姿态效果尤为显著,坚持联席会受益终身,练习要求练习者挺胸收腹、两腿用力绷直、两肩向下沉,长此以往练习者的站姿、坐姿会有很大改善。体育舞蹈中的每个动作都是由不同的步伐组成,如倫巴走步,华尔兹步等,这些优美的步伐会对走姿产生积极影响,走姿变得轻盈,是青少年看上去更有活力、蓬勃有朝气。

体育舞蹈对青少年整体形象的影响,它是一项集娱乐、健身、艺术于一体的体育性质的舞蹈,它既不像竞技体育运动那样的激烈,又不像舞蹈那么的柔和。长期坚持体育舞蹈对练习者的体型、体格、姿态三者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使练习者形体更加均匀协调,不良的身体姿势得到纠正,男生看上去更加玉树临风,女生更加亭亭玉立。故在每节体育舞蹈课开始都是形体训练,而这些训练对青少年正确身体姿态的形成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一系列的训练对青少年的不良姿态有显著效果,它们大致分为三种:基本姿态训练、柔韧训练、组合套路训练。

三、小结

体育舞蹈是一种中强度的有氧运动项目,人体在有氧供能条件下完成的中低强度,持续时间长的有氧练习,能够提高呼吸系统的换氧供能、增加肺的容量和通气量,提高肺的功能。体育舞蹈能缓解和排除更年期妇女的身心困扰,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更年期妇女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容易引起情绪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症状,如:失眠、心烦、容易激动等,另外,内分泌失调,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各种心血管疾病。妇女更年期生理和心理师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要排除和缓解妇女更年期的各种症状,先要使其身心平衡。科学证明,运动负荷适度的体育舞蹈锻炼能使人体释放体重多肽物质-咖啡呐,它能使人产生欣快和镇静,从而促进心理平衡。

在跳舞过程中,需要上下肢及躯干的协调配合,全身肌肉的协调用力,所以肌肉感觉也特别敏感,引发舒服的生理感觉,有了生理感觉,再加上积极愉快,稳定的情绪,以及良好的情绪体验。

参考文献: 

[1]何跃春.1994—2013年我国对体育舞蹈科研论文的统计[J].2014,(14). 

[2]赵军.论形体训练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2009,30(10):104-105. 

[3]陈芳.体育舞蹈对大学生形体美的塑造的作用分析[J].2014,(10):337. 

[4]贾琳.芭蕾基础训练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J].2010,07(043):109-110. 

[5]杜艳伟.体育舞蹈队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身体自尊的影响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年12月 

[6]葛聪颖,杨泽鸿.体育舞蹈损伤的运动生物力学分析[J].体育论坛,2014(04),65-68. 

摘 要:形体舞蹈课程是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必修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站姿、坐姿和走资。通过形体舞蹈训练不仅可以将外在的肢体活动与内在的审美结合起来,达到训练的目的,而且更能培养学生们的自信心和人格魅力及对美的感受力。

关键词:高师院校;形体舞蹈;教学

高师院校音乐专业的学生作为我国师资力量的储备军,她们不仅要能够上好音乐课,更应该胜任各种活动,这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形体,给人呈现出美感。经过科学的形体舞蹈训练可以塑造优美的体态,培养出优雅的气质,还能将生活中错误的习惯和不良的姿态一一改变,是我们音乐专业同学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

一、形体舞蹈训练的主要内容

形体舞蹈主要涉及三种要素,即体态、体形和体态语。体形主要指人的身体的基本形体特点和体格类型,是人天生和自然的一种体格形态。体态主要指人在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形体姿态,如站立、行走、坐立等动作表现出的基本状态。体态语主要是指认得肢体语言,即人们利用自己的体态、体形已经动作、表情等所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一种语言。体态语是人类不断进化和个人在长期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的一种独特能力,对于我们日常的有声语言是一种很有益的强化、补充和丰富。事实上,形体舞蹈不仅非常有利于人民大众和普通舞蹈爱好者的身心健康,即使在专业舞蹈教育中,形体舞蹈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舞蹈形体训练的方式不断培养和加强舞蹈专业学员的舞蹈形体美和对舞蹈艺术的理解,如此才能在舞台上释放舞蹈的魅力,跳出完美的舞蹈。

在形体舞蹈教学中融入了许多芭蕾基训在其中,芭蕾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和应用,不仅在于舞蹈本身的独特魅力,更在于它满足了大众的审美需要,这种审美被全世界人们所认同。因此,在形体舞蹈中运用芭蕾训练是十分利于学员对四肢的开合度以及柔韧度的训练,进而提高训练者的气质和形体美。

形体舞蹈教学是对学习者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首先要对受训者进行兴趣培养和美的感受能力的培养,其次,通过训练达到形体美、形象美、造型美等特征,从而使学习者感受到美,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感情等诸多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形体舞蹈教学现状

首先,高师院校音乐类专业的学生,有相当一大部分同学在进到学校前是没有进行过形体舞蹈学习的,有一少部分虽有接触过,但也不够科学和系统,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在进校时没有良好的形体姿态,弯腰驼背,松垮外八字等这样的形体常常能看到。其次,在一些高师院校中,音乐专业的学生对待形体舞蹈课程不够重视,很多学生都认为这并不是自己的专业课程,加上各个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开设形体舞蹈课程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学校是开设半学年,有的是开设一学年,使得有的学生对形体舞蹈课程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态度,造成形体舞蹈课程教学的被动现象。再次,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对形体舞蹈课程没有一个科学系统的教学大纲,基本上教学内容都有老师自己制定,缺乏一定的科学性,有的学校形体舞蹈课内容繁杂,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经常变化,使学生刚刚掌握一点基本的知识就进入到另外的内容里学习了,这也是学生对形体舞蹈课程不够重视的原因,缺乏教材,没有计划,内容不够清晰,训练目的不够明确等都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形体舞蹈课程教学的现状。

三、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形体舞蹈训练的改进方法

1、加强基本功柔韧性训练

在任何体能训练中,柔软性的训练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习形体舞蹈的基本入门,拥有好的柔韧性不仅会使你的动作更为协调、优美、灵活与轻松自如,还能防止在训练过程中肌肉与韧带的拉伤,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热身与放松运动,柔韧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上肢柔韧、腰部柔韧、下肢柔韧和全身柔韧。如压腿,开胯,拉腰等训练。

2、注重把杆辅助训练

把杆训练是形体训练的基础,可为以后完成各种徒手动作及组合做好良好的准备。扶把杆练习主要内容包括有:首先是5个脚位上的站位、其次是脚的基本组合练习,如擦地、半蹲、小踢腿、小弹退、大弹退、压腿、控制等。再次是基本舞姿与重心练习。如、移重心、平衡与控制等练习。在训练当中主要借助把杆,稳固重心,有效地开发身体各部位的韧性、力量和平衡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加强了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因此把杆练习是芭蕾形体训练的基础练习,只有掌握了这些训练的技术方法,才能准确的科学的达到训练的目的。

3、强调基本形态控制训练

基本形态控制练习是对练习者身体形态进行系统训练的专门练习,是提高和改善人体形态控制能力的重要内容。基本形态控制训练通过徒手、扶把、双人姿态等大量动作的训练,进一步改变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逐步形成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系统动作的灵活度。

4、形体舞蹈组合训练

形体组合训练是指对训练者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的训练内容。如:基本手位组合、基本步法组合、基本舞姿组合、三拍子舞步组合等的练习,可以使肢体各个方面在力量、速度、耐力等方面受到锻炼,这些训练能够有效的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提升了训练者们的内在气质又帮助她们纠正了自身形体的不足,如驼背、含胸等不良的姿态。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艺术教育 舞蹈形体 舞蹈鉴赏

形体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一个新兴项目,由于集体育、音乐、舞蹈于一体,不仅是一项具有运动功能和竞技性的项目,而且具有文化娱乐、社会交际、艺术观赏等特性的。因此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同时也充实和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拓宽了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推动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高职院校形体训练课的现状

什么是形体训练? 在实际的训练中形体舞蹈是形体修塑和舞蹈的结合,所谓形体修塑就是伴随音乐 ( 一般以舒缓优美,但有时也用一些节奏感强、起伏较大的音乐) 做一些针对上肢、头部、颈部、胸部、肩部、臀部、大腿、小腿、足等的修塑动作,使肌肉有弹性,线条更美,动作要求舒展 . 幅度适当,同时也锻炼动作的协调性,肢体的动作美感,培养外在和内在的气质,使学生具备现代人的健美外形和优雅的举止风范。这一点最重要,也是我们形体训练的培养目标。

1. 大学生一般不具有专业的舞蹈意识和基本能力

( 如软开度、力度、垂直感、弹跳能力) ,因此应首先通过基训使学生身体自然素质与舞蹈专业素质间的距离尽快、最大限制的缩小,使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力量、柔韧性和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几方面得到开发和提高,同时,掌握舞蹈所需要的基本动态、体态、方位以及基本训练的一些知识。

2. 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相结合,音乐与舞蹈结合、姿势相关、动静结合、神富于形、以形表情、神形并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技术训练与舞蹈成品学习相结合、提高列编能力。舞蹈组合练习是形体训练的更高形式,是学生在得到美的形体的同时,运用身体语言,配合音乐表达内心情绪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各种形式的舞蹈组合训练,可培养起较强的音乐节奏感和优美的舞蹈感受,使形体美得到更高层次的表现,也可进一步增强学生自信心。实践证明,形体舞蹈训练的独特作用是其他运动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它能增强学生的体魄,增强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稳定性、节奏感和力量等形体素质。而要真正使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有机结合,使训练有素的形体把内在的心理品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让学生拥有形体的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作品审75谈舞蹈欣赏与形体训练的有机结合美及鉴赏力。在每周只有 2 课时又拥有那么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教学的实施是非常具有难度的。

所以在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改革中,发现要培养一个真正意义上具有姿态美、气质美和对艺术表现有机结合的综合人才的培养,不应是单纯的模仿训练到外部形态的形成,如果没有对舞蹈文化的深刻认识,没有对舞蹈作品的直观感受,没有点燃触动心灵的舞动,学生就不会有探索欲,也不能把基本功训练和艺术表现的有机结合,那我们的教学培养也是不成功的。作为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目标就是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它不是某项专业的技工,而是拥有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世纪职业人才。我们的教学要伴随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制定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大纲。

同时我们不应再是应试培养的教学模式,而是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使身心健美,强化审美意识的进行艺术美育教育,陶冶情操观念上的更新,从而达到 “外塑形,内塑雅”这一线路展开教学改革。

“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

在的美学观点强调,人类的美兼容身体健美,精神丰富和道德的纯洁。其中健美的身体是美的表现的主要载体。 [1]

人的身体是有生命和情感的活体,健美意味着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发展,意味着无穷无尽的美好追求与创造,是推动社会的动力。在现代社会中,热爱美、追求美,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更是现代人们生活的一大特点。所以在舞蹈训练课中除 “外塑形”的形体训练还应结合 “内塑雅”的舞蹈鉴赏课教育。 [2]

这不是提供某种行为规范,而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融理于情,对人的品格产生直接的塑造作用。

直接从欣赏舞蹈作品入手,使学生直接地、直观地感受舞蹈,把舞蹈与文化、历史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将审美媒介作为认识自己、教育自己、开拓自己的精神动力,进而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从而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因此,舞蹈课教学不单是承担着外形条件的训练,他更多的是训练学生身心健美,强化审美意识; 是全面掌握形体训练的知识与技能,培养个性和能力;是进行艺术美育教育,陶冶情操的综合型课程。

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需要学生多重欣赏能力,富有除技术工作以外的文艺表演能力、欣赏能力、多元民族的了解等等。作为高职院校的形体训练或舞蹈欣赏课程不单只为艺术专业的学生服务,而应广泛传播。在学校形成校园文化的传承使命,让学生从中不断的提升自我修养及审美能力。

深化舞蹈教育的对策

1. 注重实际、实用、实践。 “外塑形,内塑雅”的教育观念从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全面的舞蹈理论基础和专业的舞蹈技能技巧,不仅要求我们要有扎实基本功,还要通晓各种与舞蹈类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表演技能,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首先以教研室为单位严密制订符合学校发展的高职舞蹈教育的教学大纲。秉承着这一培养目标,舞蹈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对所教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系统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构成舞蹈教学活动的诸要素进行综合,对整体进行规划安排。

2. 运用现代化设备,联系生活,丰富舞蹈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声图并茂、直观形象、感染力强、表现手段多样的优势,具有打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给学生以直观感性认识,启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把握舞蹈风格特征,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并通过模仿、创编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鼓励,让青年学生丰富的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使他们通过对生活、季节、情绪、事件、食物、动物、音乐等等的感受,通过各种动作的表现,充分激发自身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对舞蹈学以致用的能力。

76谈舞蹈欣赏与形体训练的有机结合3. 创设校园文化、激发学习兴趣。舞蹈基训是非常单调、乏味、枯燥的工作。不断重复着肢体的软度训练、能力训练、甚至单一的舞蹈动作训练都会重复上百次、上千次来训练达到健美的体形及舞蹈感受力。舞蹈形体教育课程中不仅是单一的训练,也要注意兴趣教学的实施。如在每学期中都会出现形体的完整性组合练习及集体舞等,可以通过学校的早操、午间活动、校园的主题活动等扩展为学校群体艺术活动展演,给校园增添文化的气息,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借以激发广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舞蹈训练中,形体的训练是更好的使学生具有健美的外形,舞蹈欣赏是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及修养的提炼,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因为只有带动心灵的舞动,学生的感触才会越深,才能更好更生动的理解作品将内在的心里品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也能更好的诠释舞蹈作品。

这门课程也必将进一步走向成熟与完善,也有力促进高校学生在这运动美中开拓舞蹈艺术创作思维、陶冶性情、和谐身心、完善人格、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向智星主编 . 形体训练[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朱珂苇 . 谈舞蹈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 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刊) ,2009( 3) .

[3]于占东 . 舞蹈鉴赏在舞蹈教育中的重要地位[J]. 民族艺术研究,2000( 4) .

关键词:体育舞蹈;青少年;体态形状美

【中图分类号】G633.951一、形体美是人的身体所展现出的形体结构

体育舞蹈的美的展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就是舞者的动作的美和舞者形态的美,动作和形态的完美结合这才是体育舞蹈美之所在。体态形状美包括人的身体美和姿态美两个方面。人的身体美主要是指人的身体外部展现出来的线条、比例、色彩的美,如美的身材、外貌,是一种静态的美;姿态美是指人的身体各部分在空间活动所构成的各种姿态和行为举止的美,是一种造型的动态的美。二、对青少年进行形体美塑造的必要性及特点

人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造成形体的不正,当然也不排除一些遗传因素的作用。如耸肩、含胸、背部弯曲等。但是经过一定的校正还是能够改变过来的。

体育舞蹈是一种伴随着音乐舞动四肢的大众娱乐项目,它需要舞者有着较强的动作展现。活动时人的身体上面肢体,下面肢体,腰部,头颈的肌肉,关节,骨骼,韧带都参与了活动,对提高人的身体协调,灵活性,有着显著的作用。参加体育舞蹈锻炼时优美动听的音乐,开朗欢快的气氛。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发展的黄金阶段,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心理、肢体、智力等方面的发展都会影响到其将来的发展。这段期间的人多为青少年,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在这一阶段身体发育已基本完成,接近成人水平,神经系统发育特别是脑皮层的结构与机能的发育已基本完成兴奋进程和抑制进程趋于平衡和稳定,动作更加协调。所以通过青少年在这个时期的发展情况采取针对的形体练习,那么就能够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体育舞蹈对青少年体态形状美塑造的作用

一般体育舞蹈的初学者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先学习一些基本的姿势,这样才能够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形体姿势。通过课堂教学,让青少年感受到纠正不良形态的重要性及掌握使自己的形体更加完美的方法,如男同学抬头挺胸显得挺拔又有男人的气质,女同学显得更加具有魅力。进行体育舞蹈训练,可以对一些不好的形态进行改正,如"一"位脚的站立训练可以纠正圆圈退;长时间坚持挺胸收腹的贴墙训练可以纠正含胸、弯腰等不良站姿;压腿、踢腿、绷脚尖可以改善腿部的线条;压肩、扩胸可以纠正耸肩含胸;姿态控制练习可增强身体的平衡感和控制力,使身体造型更加优美。综上所述,通过体育舞蹈课的学习和训练,不仅可以使青少年学到了新的动作技能,锻炼其协调性和灵敏性。同时体育舞蹈的训练还能够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形体姿势,从而有利于其整体气质的培养。四、体育舞蹈对青少年体态形状美塑造的途径

4.1 一些基本姿态的训练

体态形状美的塑造关键在于一些基本姿态的训练,并且通过一些简单的姿态训练能够让青少年受益终身。为了突出其训练结果及趣味性,和体育舞蹈结合会很好地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可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引入以下几个方面的形体训练内容。人的形体除了受遗传影响,还主要受后天的营养、生活习惯以及体育锻炼、形体改善等影响,如现在很多刚出生的孩子早期发现有圆圈退、扁平足等症状,都可以通过按摩进行改善。现在青少年由于缺乏形体练习导致他们中有些人存在不好的形体特点,如耸肩、含胸、背部弯曲、两个肩膀不平、头颈歪斜、X形腿、圆圈退、斜跨八字步、脚尖内扣等。即使有些青少年已经形成了上面的一些形体特点,但是经过一定的校正还是能够改变过来的

4.2 加强青少年对音乐节奏的领悟

体育舞蹈美的展现离不开体育舞蹈,音乐既能够将舞者迅速的进入到体育舞蹈情境中,还能够帮助其进行美的展现。音乐不仅助于习舞者体会和感受动作节奏、风格、速度及强度等变化,还能使习舞者合理调节活动时的强度变化,培养其乐感和节奏感,并有助于激发练习者的体态形状美的意识,提高练习兴趣性,发展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展现力。作为健与美结合的体育舞蹈,要求男女以精湛的体育舞蹈技艺、默契的配合、精心的编排去展现体育舞蹈的华贵艺术,需要音乐。

4.3 注意理论和动作的结合教学,培养青少年审美意识

【关键词】形体训练;公共体育舞蹈课;艺术修养

一、前言

形体训练作为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公共体育舞蹈教学效果,满足舞蹈学生的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形体训练与公共体育舞蹈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从不同方面对形体训练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能够为日后提升形体训练在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的应用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研究意义。

二、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主要是指人们通过采取适当的手段和措施,展开对自身身体的锻炼,以实现对体形的维持和保持。形体训练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加以阐述。广义的形体训练主要是指,只要包含形体在内的动作,各种样式的动作均可以称为形体训练,例如服务行业中的送菜、迎宾等动作,都属于广义形体训练中的一种方式。狭义的形体训练主要是指形体美的训练,通过不同的形体动作,实现对身体形态美的保持训练。社会对于形体训练的理解,一般采用狭义的形体美训练,该狭义的形体训练主旨更能够符合多数训练者的意愿。多数的训练者都是以能够实现对身体形态美的塑造为主。

三、形体与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关系

(一)形体训练是公共体育舞蹈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体训练在发展进程中,与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形体训练是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体育舞蹈是近年来在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新兴的一种健身方式。公共体育舞蹈开展过程中,将舞蹈、音乐以及形体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属于一种人体运动艺术,将艺术、教育以及体育三者结为一体。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在开展过程中,致力于将肢体语言和人体的舞姿充分展现出来,凸显出特有的艺术风格,此为公共体育舞蹈课程教学下的美特征。

通常情况下,在高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过程中,无论是舞蹈教师、舞蹈设备还是学生,都具备了相应的舞蹈课开设的基础条件,但是受理论教材内容匮乏的影响,公共体育舞蹈课的开展仍存在相应的问题,理论教材内容中有关形体训练部分的知识相对较少。通过对形体训练相关内容的增设,并以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为指导,能够充分实现对学生形体与姿态的塑造,为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公共舞蹈课是开展形体训练的重要依据

形体训练与公共舞蹈课程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形体训练是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体现在其是开展形体训练的重要依据。形体训练通过对训练者姿态、形体的演示和训练,能够使训练者的气质与形体逐渐形成完美的统一,使其在训练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形体魅力,从而促进训练者形体的发展。形体训练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也并非具有专业的舞蹈训练课程,而是在公共舞蹈课程开展基础上,容纳于公共舞蹈课程之内的一项锻炼内容。

通常情况下,掌握公共体育舞蹈技术和技巧的重要手段,便能展开对形体的基本训练。通过形体训练,充分改善自身的身体形态,使训练者的身体更加具有柔软性和控制性,从而为体育舞蹈技巧的训练和展现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形体训练是公共舞蹈课程开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而公共舞蹈课程则是开展形体训练的重要依据。

四、形体训练在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的作用研究

(一)形体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的控制力

形体训练在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的应用,具有较为显著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其能够充分提升学生身体的控制力。通常情况下,体育舞蹈课程在开展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舞蹈动作的步伐、肢体动作的准确性与和谐性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公共舞蹈课程在训练过程中,要求训练者要具备一定的身体控制能力。姿态的控制能力极大程度上决定训练者的动作是否优美。因此训练者要从不同方面提升其自身对身体和姿态的控制能力。比如,在华尔兹公共体育舞蹈练习中,若一人在舞蹈中出现耸肩膀的现象,而另一人在舞蹈中则以沉肩的形式出现,二者给人不同的感觉,后者的优势明显更强些。由此能够看出,对于姿态优美与否的评判,主要表现为其对身体的控制能力。而对训练者展开形体训练,能够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实现对其自身身体的控制。比如在形体训练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实现身体及躯干的平衡,加强对学生腿部的控制能力,并依据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指导学生对舞蹈姿态进行规范,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的控制力。

(二)形体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形体训练在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的应用,体现为其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一般而言,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实际上就是将体育向舞蹈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音乐和舞蹈修养是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艺术化的具体表现。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不仅是要从公共体育舞蹈角度上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主要是由于形体训练能够不同程度地提升学生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并使其形体保持一定的美感,从侧面突出学生形体的气质,凸显出其文艺性的艺术修养。

音乐在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中,不仅是公共体育舞蹈的灵魂,同时也是形体训练的灵魂。音乐传达出的思想感情能够使学生在开展形体训练时,将其情感融入训练中,并以形体舞蹈的形式再现出来,具有一定的表现性艺术气质。与此同时,通过形体训练,学生能够实现对情感的深刻表达,提升鉴赏能力,为其艺术修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形体训练能够锻炼学生的柔韧性

柔韧性是公共体育舞蹈课学生练习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只有身体具有足够的柔韧性,才能够在舞蹈训练过程中,随心所欲地通过舞蹈抒发自己的情感。公共体育舞蹈开展过程中,要求舞蹈的动作幅度要相对较大,给人以舒展和大方的感觉,而舞蹈动作幅度的大小与学生身体的柔韧性具有极大的关系。

柔韧性不仅是提高学生舞体姿态的基础,同时也是在舞蹈中增加其他幅度动作的前提。对学生开展形体训练,能够从不同程度上提升学生身体的柔韧性。比如在对学生开展形体训练时,根据学生当前的身体柔韧程度,适当对学生的劈叉动作、压肩动作以及拉肩动作等进行指导。按时定期开展形体训练,能够通过长期性的形体训练,使学生的形体逐渐活动,充分提高学生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在增强学生肌肉力量的同时,能够有效增大动作的幅度性和稳定性。此外,长期的形体练习也能够提升学生肌肉的协调能力,使其舞蹈动作更加规范,柔韧性更好。

(四)形体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表现力

从某种角度而言,公共体育舞蹈是一项具有观赏性的项目,其在艺术表现中主要是针对公共体育舞者的个人表现能力的体现。因此,公共体育舞蹈要求学生在训练时要具有比较强烈的表现欲望和表现力,才能够充分带动整个形体训练的运动过程。

公共w育舞蹈的表现力,主要是依据舞者舞蹈动作完成的优美性程度,因此应在公共体育舞蹈训练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形体训练。对学生开展定期的形体训练,能够使学生的身体具有一定的平衡控制能力,提升学生的身体柔韧性,使学生能够在舞蹈过程中发挥出多姿多样的舞蹈姿态,将内在的美丽和外在的气质充分结合到一起。教师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舞蹈艺术氛围中,有效培养自身的优雅气质,从而为其表现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公共体育舞蹈训练中加入相应的形体训练,能够使学生发挥优雅气质的同时,充分将体育舞蹈的表现力和艺术性凸显出来,从而促进公共体育舞蹈的发展。由此可见,形体训练在公共体育舞蹈中的作用也体现为能够提升学生的表现力。

五、结语

就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而言,形体训练在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的发展,对提升舞者的身体控制能力和艺术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进程日益加快,但受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问题,导致诸多的民众对于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的形体训练认知能力较低,限制了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形体训练和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之间的关系展开了深入的分析,然后从身体控制力、艺术修养、身体柔韧性以及表现力等方面展开对形体训练重要性的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日后提升形体训练在公共体育舞蹈课程中的应用能力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形体与舞蹈教学;学生;身心发展

《形体与舞蹈》课程是一门新型基础学科,从1995年起各中等专业学校已进行了该课程的实验,至2003年各中等专业学校和高职院校已得到普遍的推广。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各种身体练习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塑造体形、训练仪态、陶冶情操的一门塑造人体美的科学,深受社会的公认和人们的喜爱。它把音乐、舞蹈、体育融为一体,不但能塑造形体,还能陶冶情操,同时又能进行艺术创造;既健身又健心的综合训练,最终达到美的效果。因此,在学校开设《形体与舞蹈》课程对学生身心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一、改善身体结构,提高身体机能

形体与舞蹈的教学,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与和谐发展,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体态和健美的形体。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进行形体与舞蹈的练习可使肌纤维变粗而且坚韧有力,使其中所含蛋白质及糖元等储量增加,血管变丰富,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变,使骨外层的密质增厚,骨质更加坚固,从而提高骨骼系统抗折断、弯曲、压拉、扭转的能力,加强了关节的韧性,提高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使身体变得强壮有力,改变心脏本身的循环,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改善肾脏的血液供应,增加皮肤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从而加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形体与舞蹈教学中的姿态、礼仪、柔韧、形体操、矫正操等都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培养健康的体魄、健美的体形、良好的姿态、高雅的气质和风度,使他们动作优美、体态矫健,使畸形不良和不正确姿态得以纠正,塑造自己理想的健美形体。

二、改善神经系统和大脑功能

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脑与脊髓组成,而周围神经系统则是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纤维组成。形体与舞蹈教学是外环境对肌体的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具有连续、协调、速度、力量的特点,使肌体处于一种运动状态。这种状态下中枢神经将随时动员各器官及系统使之协调、配合肌体的工作。经常练习,就能使神经活动得到相应的提高。此外,形体训练还要求动作要迅速、准确;而迅速、准确的动作又要在大脑的指挥下来完成。脑是中枢神经的高级部位。形体训练时,脑和脊髓及周围神经要建立迅速而准确的应答式反应,而脑又要随时纠正错误动作,储存精细动作的信息。经过经常、反复不断的刺激,提高人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使大脑更加聪明。所以说,经常参加形体训练,可以加强肌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大脑的工作能力,使之更加健康和聪明。

三、增强健康心理,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也是人类健康的最终标准。根据我国目前学生就业的实际状况,学生走向社会后将面临着种种压力,这就需要学校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和谐的个性。而形体与舞蹈教学中的“歌表演”、“集体舞”、“健美操”等可以通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结合生活、情感的体验,用自己的肢体作为语言来抒感,宣泄情绪。这些教学活动给青少年提供了在学习、生活中充满限制、紧张等情绪得到宣泄的一个时机,减缓压抑情绪,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特效剂”。有实践证明当肌体处于音乐情绪状态时,生理唤醒水平会逐渐下降,肌体的紧张状态能得到缓解。当人们听到平稳、柔美的音乐时它能调节人的心律和呼吸,使人消除精神紧张,起到松弛和催眠的作用。所以,情绪平衡就是心理的平衡,情绪的健全能形成完美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

四、引导正确交往,树立协作意识

青少年时期是交友的高峰期,是一生中参与群体的全盛期。这时期他们与群体的联系还较成人为多,接触方式也极为丰富。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形体与舞蹈教学中的形体训练、礼仪练习、集体舞的学习等这其中有大部分练习是由男女组合完成,在教师积极的引导下,通过舞蹈、音乐等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倡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通过课堂教学的交际活动和倡导从审美角度以多样化形式促进同学间友谊,帮助学生友谊中的相互接纳,彼此意识的沟通,感情的交流,使他们有一个良好交往环境,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愉快。在交往中每个人的个性总是为对方所接触,所了解,相互了解的不仅是对方,自身也在考虑对方怎样理解自己,也常把理解对方的内容投射到自己身上,从对方得到有关自己的反馈,包括自己的长处短处、优点缺点,加深对自己和对方的理解。

五、加强审美认识,提高文化修养

青少年正处在成长过程中,审美活动是促进青少年各种审美要素发展的根本途径。它对于个体审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在于审美经验的积累和提升。要使青少年吸收审美文化的营养,从而内化为个体自身的人格素质,必须通过他们身心投入其中的审美经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青少年的情感表现成为可能,而且使他们在具体的审美感受中,接受全人类优秀的审美成果。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积淀过程,它是通过不断积累审美经验,从而促使心理结构和人格素质逐渐变化发展而实现的。

形体与舞蹈的教学是审美活动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形体训练、舞蹈表演、欣赏活动。其中,形体训练和舞蹈表演是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手和身体以及整个心灵去观察世界,美化生活,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用肢体语言表现、体现学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体现大自然的风、雨、日、月,学生喜、怒、哀、乐。也有根据主题内容,通过认识、理解选择适应时代的特征,进行自己组织编排歌舞表演,激发学生审美的创造兴趣和热情。在欣赏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组织用中外著名的音乐、舞蹈、文化历史知识进行赏析活动,帮助他们理解作品内涵,满足学生渴望追求美的欲望,表现内心情感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崔秀珍.舞蹈与形体训练[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2]范晓清.大众健美操与舞蹈健身[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

[3]黄宽柔.形体健美与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 小学 舞蹈形体课 建议 经验

小学是人们接受最初级阶段正规教育的启蒙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形体教育对少年儿童的成长不可或缺。

一、小学开展舞蹈形体课的重要意义

首先,舞蹈形体课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各种动作的转换,队形的编排,成员的合作等,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切身实践,挖掘自己的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其次,舞蹈形体课具有提高身体素质的价值。国内外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测验资料都表明,一般情况下,正常儿童的灵巧、敏捷素质,并不完全取决于先天的遗传,而主要是在后天的日常生活中培养的,并受本人运动爱好的影响。经常进行舞蹈练习可以促进改善和提高儿童的灵巧、敏捷和协调性等素质。第三,舞蹈形体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舞蹈是结合音乐的艺术,不呆板,灵活,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舞蹈课,可以促进学生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最后小学形体课旨在发展少年儿童的健康体魄,培养健美匀称的形体。在落实素质教育、发展个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同时,还要学习和掌握健身方法,培养较高的综合素质,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二、小学开展舞蹈形体课的经验

首先,注重音乐性。音乐和舞蹈是分不开的姊妹艺术,教学工作中应该将两者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一方面,要注意舞蹈伴奏,舞蹈训练中的伴奏是学生音乐素养和舞蹈技术的催发剂,并且通过视觉、听觉和动觉的连觉感受以及内心体验开发学生心灵的力量,挖掘学生的舞蹈能量,激发他们表现的欲望,增强艺术表现力。因而,小学形体舞蹈教师需要重视伴奏音乐,尽快转变教学理念。其次,重视试听资源。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舞蹈文化的日益繁荣,为舞蹈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视频资源,例如VCD、DVD、电视以及网络视频资料,教师应利用DV拍摄和记录课堂考试、教学、表演以及创作的作品,发挥电子设备的示范带动作用。

其次,注重实践型,小学教师舞蹈与形体教学的直接目的就是重视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舞蹈与形体教学除了以课堂教学为,应该将艺术实践融入到教学中来,两者有机结合,实现舞蹈教学的过程也是艺术实践的过程。艺术实践不仅仅局限于舞台表演,更多的是表现在学生的组织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

三、小学开展舞蹈形体课的建议

(一)把舞蹈形体课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结合起来。

形体舞蹈课的开设在少儿时期是极其关键的,低年级的孩子的个性、创造性、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处于有待开发的状态,就像一颗刚播下的种子,等着丰富的营养来滋润它的成长,如果缺乏营养或护理不当都有可能造成畸形发展。那么在小学开设舞蹈形体课程设置的总体思路上,应立足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及综合素质。例如在形体课堂中,教师应从两个重点进行教学:一方面是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拘泥于某方面的专业学习,而是从整体上强调专业的综合应用,发展创新,鼓励他们求新求异,敢于冲破常规的思想意识,这将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另一方面是教师运用启发式的才艺教学法,注重上课的过程,启发式的学习,将儿童即兴表演与启发过程结合在一起。

(二)把舞蹈形体课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结合起来。

低年级的孩子大多天性好动,喜欢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望参与表演。初学舞蹈时,孩子只知一味的模仿,几周一过就会感到枯燥无味。我们就要从多方面启发、开导,从新生第一天走进舞蹈室时,就要让学生知道这不仅是练功房,更是舞蹈宫殿。要在形体美上培养幼儿的自我审美能力,如芭蕾手位的延伸就是一种美,这就要求学生带有一种希望追求的情感在做,感觉自己的眼前多么宽阔,耳朵里听着动人的音符,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审美意识素质,使学生自身体现出一种对舞蹈的热爱,从而愉快的进行形体训练,唤起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三)把舞蹈形体课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结合起来。

教师在开展小学舞蹈形体课时要将少儿舞蹈形象化,通过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将形体课和启发教育相联系,使形体课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从两方面进行教学。一是传统学习方式,即模仿式,在儿童6至7岁的时候,理解能力还不是很强,尤其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听音乐、作动作、思考问题,这对他们来讲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教师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一个节拍、一个动作及要领的详细讲解和示范,增强他们对动作的感性认识,从而引发儿童跟教师学、跟我跳,在一定时间内听节奏、想动作,促进小脑和大脑的同时启动,使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等方面都有个新的飞跃;二是儿童即兴动作的培养,当今的孩子们的确需要多发挥、多创造,来平衡智能与身心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上要逐步引导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杨静.形体与健美.[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一、形体舞蹈训练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

形体舞蹈的训练包括学生的集体舞蹈训练、形体的塑身为一体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不同于传统思想教育模式。它通过合理的训练方式,增加优美的音乐,最终可以增强学生的形体美和气质美,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量艺术修养。通过形体舞蹈的训练可以缓解压抑、焦虑。形体舞蹈这种轻松愉悦的训练模式,可以明显降低学生的焦虑现状,增强彼此间的沟通,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二、形体舞蹈训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第一、形体舞蹈训练可以对大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形体舞蹈训练对于学生而言,不同于专业的理论知识课程,是一种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育方式。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形体舞蹈训练,形体训练可以塑造优美体型,同时还可以对情绪和精神进行很好的宣泄和享受。学生对于应试教育的束缚,导致了对情感的发展的不完善,而在进入学校后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它们则需要一个释放品,并为他们宣泄的情感打开合理的出口,使失落的情感得以释放。形体舞蹈训练满足了大学生的此种情感需要。使得学生适应外界的环境还可以调控学生的负面情绪,让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大学生的心理得到满足。

第二、形体舞蹈训练可以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形体舞蹈训练运用多种灵活的教育方法,有效地缓解了大学生的情绪得以很好的宣泄。首先,形体舞蹈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体舞蹈训练包含了优雅的音乐、怡人的教学训练环境、协调的舞蹈动作,它与平时枯燥无味的学习生活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训练热情。学生可以由开始的不自信,表现为:动作的僵硬,胆怯在别人面前做动作训练,到可以逐步放松,直到敢于富有表现能力用肢体语言展现自己的动作美和形体美。形体舞蹈训练的实践表明,坚持运用形体舞蹈训练,可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力和心理承受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其次,形体舞蹈训练能够缓解压力。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们之间通过互相观查和互相帮助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间尊重、信任的品德作风,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形成团结间的合作意识,为今后打下基础。

三、从心理健康角度对形体舞蹈训练进行探索

第一、从大学生心理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形体舞蹈训练。形体舞蹈的教师可以从大学生的心理出发,依以人为本的精神,真正的去了解学生的需要,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训练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柔韧性训练中,下叉、抱后腿等,看似简单的舞蹈动作但是对于那些没有经过专业基础训练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大问题,在学校中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如果没有柔韧性对于跳舞蹈是有一定影响的,让给学生无法塑造优美体型。对于大部分大学生选择形体舞蹈训练课,学生看重的是其自身的体形态气质训练,学生们希望通过训练和学习,得到自身形体和气质的变化。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并且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觉到自身体形的变化,这样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形体舞蹈训练的兴趣,并且达到好的效果。

第二、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努力培养学生的形态美,为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在集体练习中,可以将学生中动作好与动作稍差的混合在一起,避免了少数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自由组合练习,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运用艺术去交流,体验舞蹈形体课的快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激发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锻炼了学生舞蹈方面的训练。高校中舞蹈教学训练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并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也比较明显。通过舞蹈教学训练的实践可以使大学生个体身心得到培养,同时课堂的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有效促进大学生体能、智能发展。

 注意选项自己去对应,绿色字体你可以眼熟下方便考试,因为选项不会丢

1【单选题】关于2023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C、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

D、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


2【单选题】2023年,()的经济增长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前列,仍是全球经济增长。

B、美国

C、印度

D、日本


3【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的是()。

B、社会预期偏弱

C、部分产业产能过剩

D、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我的答案:A


4【多选题】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在2023年向纵深推进,其具体表现有()。

D、持续推动市场准入

 

5.[判断题]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所面临的是前进中的问发展中的烦恼。


1【单选题】关于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形体舞蹈范文(形势与政策(2024年春)超星尔雅)

C、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D、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

 

2【单选题】2023年,()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辆,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900万辆,连续九年全球第一。

A、美国

C、德国

D、日本

3【单选题】关于我国汽车工业取得的实质性成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抓住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机遇

B、在海外的品牌形象和溢价能力不断提升

D、更大规模的开放市场加速形成

 

4【多选题】关于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A、加快形成需求、分配创造消费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我的答案:BCD

 

5.[判断题]把实施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是积极应对国内外化、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长久之策。


1【单选题】当前,中国经济已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美元。

A、5000

B、8000

D、18000


2【单选题】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设立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

C、设立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

D、合理优化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要求

我的答案:B


3【多选题】关于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D、促进房地产市场高速度发展

我的答案:ABC

 

4【判断题】世界各国只要进行改革开放,会带来繁荣昌盛。

 

5.[判断题]我们要巩固夯实,牢牢守住不发生风险的底线。


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稳中求进的具体要求的是()。

A、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B、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D、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

 

2【单选题】关于正确处理“稳”与“进”的辩证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稳”是大局,也是“进”的基础

C、“以进促稳”意味着没有“进”就不会真正实现“稳”

D、“进”是目标,也是“稳”的动能

 

3【单选题】关于正确处理“立”和“破”的辩证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

B、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

D、要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有序推进

4【多选题】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在()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我的答案:ABCD

 

5、2023年中央经济会议将:“、放在稳预期、稳增长之前

我的答案:

1【单选题】关于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新一轮国企改革凸显“功能性”

C、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

D、加大支持民企政策落地力度

我的答案:B (你想zf支出怎么能行)

 

2【单选题】关于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

C、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D、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

我的答案:B

 

3【多选题】我们要突出重点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其具体任务包括()。

我的答案:ABCD (搜三农)

 

4【判断题】我们要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5.[判断题]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就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1【单选题】我国出口有望在2024年延续回升转正的态势,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原因的是()。

A、主要发达国家降息启动后,利率敏感型行业将企稳反弹

B、美国库存周期2024年有望波动回升,带动我国出口边际改善

C、大宗商品价格易涨难跌,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有望继续回升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2024年预计高校毕业生人数将上升至()万人。

A、909

B、1076

C、1158

 

3【多选题】推动产业上游行业价格在2024年上升的因素包括()。

D价格下降

我的答案:ABC

 

4【判断题】全面贯彻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就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5.[判断题]随着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强化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我国就业形势持续好转、居民收入稳步提升。


1【单选题】产业体系可按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和生活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部类。

B、物质生产中加工对象差异

C、生产要素密集程度

D、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我的答案:A  (

 

2【单选题】关于产业体系演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产业体系的演进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B、产业体系内在的技术经济联系会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C、产业体系高度的变化会引起产业间技术经济联系的调整

D、产业体系演进的最直观表现形式是持续侧重高加工度工业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关于产业体系现代化与大国兴衰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是美国能打赢二战的重要保障

 

B、西方发达国家新自由主义导致产业空心化,引发一系列危机

C、无法在人力成本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的国家往往会陷入经济增长的停滞期

D、为了留住制造业以稳住就业基本盘,中国必须放缓产业升级

我的答案:D

 

4【多选题】产业空心化给美国造成的危机包括()。

A、阶层对立日益恶化

B、对外贸易连年逆差

C、政府财政赤字膨胀

D、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我的答案:ABC

 

5.[判断题]我国要寻求经济质量的提高。。。“中等收入陷阱”。

我的答案:错

 

 

 

2.2把握世界发展大势 认清产业体系建设现状

 

1【单选题】关于当前的产业技术革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涉及技术领域多,是全方位的创新

 

B、对人类的影响具有系统性、整体性

 

C、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造影响具有全面渗透、跨界应用的特点

 

D、颠覆性技术革命上的引领者和追随者之间的时间差变大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关于《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美国通过此法案的行为处于正常法律、商业范畴内

B、此法案禁止美国政府部门使用抖音软件

C、此法案针对与孔子学院合作的美国高校建立新的透明管理制度

D、此法案提出了一整套高度细化的对华竞争战略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关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出现的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全要素生产率过高

B、产业数字化相对滞后

C、“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依然存在

D、工业碳排放占我国碳排放量的比重仍很高

我的答案:A

 

 

 

4【多选题】当前的产业技术革命以()、虚拟现实等为代表,实现生产生活系统的全面智能化,使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出现重大变革。

A、基因技术

B、量子信息技术

C、新材料技术

D、新能源技术

我的答案:ABCD

 

5.[判断题]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虚拟上。

我的答案:错

 

 

 

2.3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1【单选题】关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前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工智能产业将发挥赋能与推动产业体系创新的功能

B、与绿色环保相关的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C、行业边界将越来越清晰,前沿科技跨领域交叉融合趋势将越来越明显

D、数字经济正打通供应链上下游、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与服务链的各个节点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关于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基本要求,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保持并增强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

B、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自主拓展产业新赛道

C、主要以市场效益来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D、实现重要产业链自主可控,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意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能有效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B、能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实现协同发展

C、能加快实现产业空心化

D、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我的答案:C

 

4【多选题】产业体系的绿色化是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等与绿色环保相关的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A、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B、工业与交通智能化改造

C、农业绿色低碳转型

D、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我的答案:ABCD

 

 

 

5.[判断题]我们应当忽略技术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更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通过制定标准。。。完善链条的未来制造业发展格局。

 

我的答案:错

 

 

 

2.4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打造中国智造新名片

1【单选题】我国生产的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等清洁能源装备关键零部件占全球市场份额的()。

 

A、10%

B、30%

C、50%

D、70%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关于我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到2030年的目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农业规模经济全面取代小农经济

 

B、区域布局更加合理

 

C、科技装备条件显著改善

 

D、稳产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

 

我的答案:A

 

 

 

3【多选题】我国将深入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支持企业做强做优,打造一批()的世界一流企业。

A、产品卓越

B、品牌卓著

C、创新领先

D、治理现代

 

我的答案:ABCD

 

 

 

4【判断题】产业体系的融合化是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的必然要求。

我的答案:对

 

5【判断题】发展优势产业是提高我国成业整体水平的关键,有利于确保我国产业稳守价值链中低端,提升国际竞争力。

我的答案:错

 

 

 

2.5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单选题】关于新质生产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谓“新”,是指在最近十几年才刚刚出现

B、所谓“质”,是强调把创新驱动作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

C、新质生产力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

D、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未来产业的是()。

A、类脑智能

B、量子信息

C、基因技术

D、汽车制造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是()。

A、高端装备

B、新能源汽车

C、生物技术

D、服装加工

我的答案:D

 

4【多选题】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等特点,是各国经济发展竞争的关键点,更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力量。

 

A、高技术含量

B、高附加值

C、高成长性

D、产业辐射面广

我的答案:ABCD

 

5【判断题】我国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重大历史机遇。

 

我的答案:对

 

2.6办好链博会 建设高效畅通的流通体系

 

1【单选题】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首届()在北京成功举办。

 

A、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

B、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C、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D、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关于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的作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

 

B、缩小交易范围

 

C、推动分工深化

 

D、提高生产效率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我国流通体系现代化程度仍然不高,还存在不少堵点亟待打通,关于这一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要素自由流动存在隐性壁垒

 

B、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C、实体商店等传统商贸面临巨大转型压力

 

D、市场诚信不足降低了交易成本

 

我的答案:D

 

 

 

4【多选题】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就要统筹()各环节,形成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良性循环。

A、生产

B、分配

C、流通

D、消费

 

我的答案:ABCD

 

5.[判断题]我国要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城乡融合的基础交通网络。

我的答案:对

 

 

 

3.1把握时代课题 攥紧信息化发展重大历史机遇

 

1【单选题】()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

A、纸质出版物

 

B、互联网

C、广播电视

D、节庆活动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总量居世界第()。

 

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网信工作肩负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使命,其具体工作不包括()。

 

A、推进数据资源共享

B、基于大数据和算法实行差异性交易价格

C、净化网络空间

D、把“互联网+”深度融入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

 

我的答案:B

 

 

 

4【多选题】我们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就是为了共同推动构建和平、()的网络空间,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造福人类。

A、安全

B、开放

C、合作

D、有序

 

我的答案:ABCD

 

5.[判断题]发展好、运用好、治理好互联网,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

我的答案:对

 

 

 

3.2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

 

1【单选题】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以“互联网+”模式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扩大光纤网、宽带网在农村的有效覆盖

B、全面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

C、提高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好的信息服务

D、不断提高通过互联网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符合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十个坚持”重要原则的是()。

 

A、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

B、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

C、坚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网信工作队伍

D、坚持政府履行网络信息内容管理第一责任人职责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关于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坚持产业数字化转型方向

B、推进城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C、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

D、打造互联网技术壁垒以维持国际领先地位

 

我的答案:D

 

 

 

4【多选题】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回答了事关网络强国建设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其具体包括()。

 

A、网信事业如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B、怎样建设网络良好生态

C、如何破解核心技术难题

D、未来如何统筹互联网安全与发展

我的答案:ABCD

 

 

 

5.[判断题]党对网信工作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治网之道的基本特征。。。。是网络强国建设的最根本保证。

 

我的答案:对

 

3.3加快核心技术自立自强 引领万物智能互联时代

 

1【单选题】从国家算力指数排名看,中国计算力水平位居全球第(),处于领跑者国家行列。

 

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对数据处理、模型训练的需求不断提升,占整体算力50%的份额,是算力需求最大的行业。

A、电信行业

B、互联网行业

C、金融行业

D、教育行业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的移动通信发展经历了从1G到5G的不同阶段,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网络和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

 

A、美国

B、中国

C、法国

D、印度

 

我的答案:B

 

4【多选题】网络信息技术是()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

A、研发投入最集中

B、创新最活跃

C、应用最广泛

D、辐射带动作用最大

 

我的答案:ABCD

 

5.[判断题]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

 

我的答案:对

 

 

 

3.4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 驾驭信息革命浪潮

 

1【单选题】关于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到2025年的战略目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

 

B、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体系初步建立

 

C、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

 

D、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关于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

 

B、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

 

C、为了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而减少就业岗位

 

D、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关于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到2030年的战略目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形成较为成熟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体系

 

B、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C、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

 

D、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

 

我的答案:D

 

 

 

4【多选题】我们要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各产业变革,在()、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A、中高端消费

B、创新引领

C、绿色低碳

D、共享经济

我的答案:ABCD

 

5.[判断题]我们要推动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形成适应智能经济、智能社会需要的基础设施体系

我的答案:对

 

 

3.5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1【单选题】我们需要准确衡量平台经济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推动其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打造协同高效的常态化监管体系

B、科研攻关交由各平台企业独立完成

C、支持全社会依托平台经济创新创业

D、支持平台企业多元化布局海外市场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我国数字平台总价值2.02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22.5%,列第()位。

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平台经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大有可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积极意义的是()。

 

A、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B、推动技术和产业变革

C、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D、促进宏观经济治理去中心化

我的答案:D

 

4【多选题】我们要支持平台企业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依托市场、数据优势,重点投资()、处理器等领域,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A、大数据

B、云计算

C、区块链

D、操作系统

我的答案:ABCD

 

 

5.[判断题]新就业形势劳动者应当自行购买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和医疗保险。

我的答案:错

 

 

 

1【单选题】()是全国预警劝阻专线,当您接到这一电话时,意味着您或您的家人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A、96110

 

B、12348

 

C、12368

 

D、12345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我国的涉诈预警劝阻短信号码是()。

 

A、12381

 

B、10086

 

C、12315

 

D、12388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于2022年12月1日起实施,为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法治保障。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B、《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我的答案:B

 

 

 

4【多选题】我们需要谨防的诈骗行为包括()。

 

A、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的兼职刷单

B、宣称“内幕消息、专家指导、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

C、宣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广告

D、要求提供验证码或先交会员费、保证金、解冻费或者转账刷流水

 

我的答案:ABCD

 

5.[判断题]对于电信网络诈骗,打防管控宣各个环节都不可或缺。。。。无计可施。

我的答案:对

1【单选题】()的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超过20.5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

A、美国

B、印度

C、中国

D、巴西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的是()。

A、高速泛在

B、天地一体

C、云网分离

D、智能敏捷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的网民数量、电子商务总量、电子支付总额居全球第一。

A、中国

B、德国

C、法国

D、日本

我的答案:A

 

4【多选题】“互联网+”深度融入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具体表现包括()。

A、“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取得积极成效

B、网络扶贫和数字乡村建设接续推进

C、分享经济、智慧出行、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新产品新业态竞相涌现

D、“掌上办”“指尖办”成为政务服务标配

 

我的答案:ABCD

 

5.[判断题]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重大问题。

 

我的答案:对

 

1【单选题】三国时期沈莹所著的()对台湾的基本情况作出了详尽的记载,成为世界上最早记录台湾的文献之一。

 

A、《诫子书》

 

B、《典论》

 

C、《临海水土志》

 

D、《仇国论》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北京条约》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正式签署(),其中明确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A、《波茨坦公告》

B、《开罗宣言》

C、《德黑兰宣言》

D、《大西洋宪章》

我的答案:B

 

4【判断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我的答案:对

5.[判断题]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一国两制”的实践规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一国两制”伟大实践,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我的答案:对

 

 

1【单选题】在许乃昌的《黎明期的台湾》一文发表后,()以“记者附注”的方式进行回应,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第一次就台湾问题公开发表见解。

 

A、瞿秋白

B、张太雷

C、王尽美

D、邓中夏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郑重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A、《告台湾同胞书》

B、《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

C、《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

D、《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过表决,在没有反对票的情况下通过了(),并于当天颁布实施。

 

A、《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B、《反分裂国家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我的答案:B

 

 

 

4【判断题】“九二共识”的达成,奠定了两会商谈的政治基础,并为1993年“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

我的答案:对

 

5.[判断题]“汪辜会谈”推动了两岸协商谈判进程,也带动了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

我的答案:对

 

 

 

1【单选题】我们推动实现()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直接对话沟通,将两岸交流互动提升到新高度,成为两岸关系发展道路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A、1927

B、1937

C、1946

D、1949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2018年,大陆有关方面出台(),被亲切地称为“惠台31条措施”。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我的答案:B

 

 

 

3【单选题】2018年8月5日,()向金门供水工程正式通水,“两岸一家亲、共饮一江水”从愿景变为现实。

 

A、广东

B、福建

C、江苏

D、浙江

 

我的答案:B

 

4【多选题】新时代十年来,我们践行“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以两岸同胞福祉为依归,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的()提供同等待遇。

 

A、学习

B、创业

C、就业

D、生活

我的答案:ABCD

 

5【判断题】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上,两岸双方应该胸怀民族整体利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的答案:对

 

6【判断题】新时代十年来对台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要论述基础上取得的。

我的答案:对

 

 

 

 

1【判断题】我们要深刻领会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我的答案:对

 

 

2【判断题】我们坚持对台大政方针不动摇,采取了一系列有力应对措施,进行了坚决斗争,打击了“台独”势力的嚣张气焰。

 

我的答案:对

 

 

 

 

1【单选题】()首次提出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

 

A、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我的答案:D

 

 

 

2【多选题】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备,深刻回答了新征程推进祖国统一的()、政治基础、实践途径、根本动力、必然要求、外部条件、战略支撑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A、根本保证

 

B、历史方位

 

C、战略思路

 

D、大政方针

 

我的答案:ABCD

 

 

 

3【判断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符合两岸中国人的共同利益要求,海峡两岸命运共同体建设已经初见成效。

我的答案:对

 

4【判断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

我的答案:对

 

5【判断题】我们要妥善运筹大局大势,着力防范化解台海重大风险隐患,坚定推进解决台湾问题,为实现民族复兴营造有利台海环境。

 

我的答案:对

 

6.[判断题]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我的答案:对

 

 

1【单选题】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工程,要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支持()率先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A、上海

B、福建

C、广东

D、广西

 

我的答案:B

 

 

 

2【多选题】我们要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落实到对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这就要()。

 

A、把握历史主动,坚定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B、增进人民福祉,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

 

C、发扬斗争精神,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图谋

 

D、促进团结奋斗,携手共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历史伟业

 

我的答案:ABCD

 

 

 

3【判断题】台湾同胞与大陆百姓共享福祉,是台胞作为中国公民的应有之义。

 

我的答案:对

 

 

 

4【判断题】台湾同胞是中华民族的成员,是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岛内爱国统一力量更是其中的中坚力量。

 

我的答案:对

 

 

 

5【判断题】祖国完全统一是同台独分裂势力和外来干涉势力不断斗争直至最终胜利的过程。

 

我的答案:对

 

1【单选题】当地时间2023年9月9日到10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八次峰会在()举行,主题为“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家园,同一个未来”。

 

A、意大利罗马

 

B、印度新德里

 

C、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D、巴西里约热内卢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第八届东方经济论坛2023年9月10日在()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为“走向合作、和平与繁荣”。

 

A、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

 

B、中国哈尔滨市

 

C、日本仙台市

 

D、韩国釜山市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是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美国著名地缘战略理论家,以极端反苏著称,著有《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A、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B、亨利·基辛格

 

C、杰克·沙利文

 

D、罗伯特·奥布莱恩

 

我的答案:A

 

 

 

4.[判断题]中国从来不寻求改变现有国际秩序不干涉美国内政,无意挑战和取代美国。

 

我的答案:对

 

 

1【单选题】2023年4月4日,()正式加入北约,成为该组织第31个成员国。

 

A、乌克兰

 

B、芬兰

 

C、瑞典

 

D、土耳其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2023年7月11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的()上,所谓“中国威胁”再次被强化渲染,以贩卖安全焦虑。

 

A、北约峰会

 

B、二十国集团峰会

 

C、七国集团峰会

 

D、欧盟峰会

 

我的答案:A

 

 

 

3【单选题】()曾于2019年发表“北约脑死亡”言论。

 

A、英国首相苏纳克

 

B、德国总理朔尔茨

 

C、法国总统马克龙

 

D、意大利总理梅洛尼

 

我的答案:C

 

 

 

4【多选题】下列各国中,已加入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的有()。

 

A、日本

 

B、新加坡

 

C、菲律宾

 

D、韩国

 

我的答案:AD

 

 

 

5.[判断题]以守为攻往往是海洋霸权面对陆权国家“系统性挑战”时的常规自救反应。

 

我的答案:错

 

 

 

 

1【单选题】在2023年7月4日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正式获准加入上合组织。

 

A、朝鲜

 

B、沙特

 

C、伊朗

 

D、土耳其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是()。

 

A、哈萨克斯坦

 

B、吉尔吉斯斯坦

 

C、土库曼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上,北约国家土耳其也获得了邀请,其总统()第一次出席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A、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

 

B、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

 

C、阿卜杜勒·拉蒂夫·拉希德

 

D、卡西姆若马尔特·克梅列维奇·托卡耶夫

 

我的答案:A

 

 

 

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上海合作组织观察员国的有()。

 

A、阿富汗

 

B、卡塔尔

 

C、蒙古

 

D、巴基斯坦

 

我的答案:AC

 

5[判断题]美国纪念9.11事件二十周年,不仅标志着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正式结束,也宣告了美国于小布什时代开启的“大中东计划”寿终正寝,甚或预示“后冷战时代”的终结。

 

我的答案:对

 

 

 

1【单选题】美国试图以()连通大西洋-欧洲板块和印度洋-太平洋板块,同时隔绝中非,切割亚非欧“大世界岛”,进一步缩小对中国的包围圈。

 

A、“斯皮克曼线”

 

B、“麦克马洪线”

 

C、“三链一圈”

 

D、“约翰逊线”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没有参与“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项目的是()。

 

A、印度

 

B、以色列

 

C、意大利

 

D、巴基斯坦

 

我的答案:D

 

 

 

3【多选题】中国不可低估美西方国家炮制出的所谓“基建”倡议在()层面对“一带一路”建设所构成的现实威胁。

 

A、政治

B、外交

C、舆论

D、安全

 

我的答案:ABCD

 

 

 

4【判断题】美西方“全球基建”倡议的本质是落实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

 

我的答案:错

 

 

 

5【判断题】在斯皮克曼线的边缘地带理论中,地带比边缘地带更重要。

 

我的答案:错

 

 

 

5.5“全球南方”谱写团结自强新篇章

 

1【单选题】当地时间2023年8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金砖与非洲: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彼此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包容性多边主义”。

A、南非约翰内斯堡

B、埃及开罗

C、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

D、塞内加尔达喀尔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成员国的是()。

 

A、沙特阿拉伯

B、伊朗

C、阿联酋

D、印度尼西亚

 

我的答案:D

 

 

 

3【判断题】不论中国发展到什么程度,都将永远是发展中国家大家庭的一员,永远是全球南方国家的一员。

 

我的答案:对

 

4【判断题】美西方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发展同广大南方国家的外交关系。

我的答案:错

 

1【单选题】()是目前美西方极力打压的首要战术目标。

 

A、俄罗斯

 

B、中国

 

C、伊朗

 

D、巴西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七国集团的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荷兰

 

我的答案:D

 

 

 

3【多选题】()等国不仅是各自所属地区的重要强国,而且在美国对华全球博弈的背景下也是各方都在着力争取、笼络的重要“中间地带”。

 

A、沙特

B、土耳其

C、巴西

D、澳大利亚

 

我的答案:ABC

 

 

4【判断题】拜登政府偏好“极限施压”,收缩其他方向力量,集中全部资源打压中国,奉行孤立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想。

我的答案:错

 

5【判断题】推动美国和印度的战略接近的最大源自美印各自的对华战略需求。

我的答案:对

 

 

 

 

1【单选题】2022年4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着眼应对全球共同挑战、促进世界安危与共,旗帜鲜明提出了()。

 

A、“全球文明倡议”

 

B、“全球安全倡议”

 

C、“全球发展倡议”

 

D、“全球绿色倡议”

 

我的答案:B

 

 

 

2【单选题】关于推进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与亚太各国在治理传统上的互通优势,积极开展亚太地区文明互鉴

 

B、听任拜登政府拉拢盟友、构建反华同盟意识形态

 

C、过度反应、过度反击,陷入意识形态斗争的泥淖

 

D、对拜登政府型塑反华、排华共识视而不见,选择逃避、不争论

 

我的答案:A

 

 

 

3【判断题】积极推进落实三大全球倡议,不仅是当下中国外交“破局”之道,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

 

我的答案:对

 

4【判断题】只有形成规则有利于我、结构与我互补的亚太经济新体系,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才能真正助力于中国崛起。

 

我的答案:对

 

 

 

1【单选题】共建“一带一路”在“硬联通”方面的标志性项目不包括()。

 

A、中老铁路

 

B、雅万高铁

 

C、匈塞铁路

 

D、坦赞铁路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的是()。

 

A、文莱

 

B、澳大利亚

 

C、蒙古

 

D、老挝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辐射着亚欧大陆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充满经济活力的东亚经济圈与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联系在一起。

 

A、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B、中巴经济走廊

 

C、孟中印缅经济合作走廊

 

D、中蒙俄经济走廊

 

我的答案:A

 

 

 

4【多选题】共建“一带一路”10多年来取得的成果包括()。

 

A、贸易合作量增质升

B、双向投资成果丰硕

C、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D、亚洲规则重塑国际政治生态

 

我的答案:ABC

 

4【判断题】我国外贸2023年整体年均增速高于同期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的增速。

我的答案:错

 

 

1【单选题】“印太经济框架”是美国“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重要补充,是美国主导“全球供应链重组”的重要着力点,下列选项中,对其行为描述最准确的是()。

 

A、“黄蜂寄卵,因粮于敌”

B、“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C、“并敌一向,千里杀将”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TPP是()的简称。

 

A、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

B、非洲自由贸易协定

C、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D、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TTIP是()的简称。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C、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

D、欧美贸易协定

我的答案:C

 

4【多选题】下列各项全球基建倡议中,由七国集团首倡的有()。

 

A、“全球门户倡议”

B、“重建更好世界”

C、“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

D、“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

我的答案:BC

 

5【判断题】美西方国家为“对冲”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而炮制出的众多“平替产品”在技术、融资等实操层面极具可行性和威胁性。

我的答案:错

 

 

6.3以落实三大全球倡议为战略引领 推动“两个大局”良性互动

 

1【单选题】不包括()。

 

A、投资自身

B、团结盟友

C、对华竞争

D、极限施压

我的答案:D

 

 

 

2【单选题】“低政治”是指日常生活的事务,不至于危及主权存在的经济社会文化事务,其典型代表不包括()。

 

A、教育

 

B、医疗

 

C、文化

 

D、外交

 

我的答案:D

 

 

 

3【单选题】我们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利用硬件优势撬动规则、制度建设等软件开发,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的硬件优势的是()。

 

A、资金

 

B、产能

 

C、工程建设

 

D、核心技术

 

我的答案:D

 

 

 

4【多选题】我国要引导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中低端产业链向()地区有序转移。

 

A、东部

 

B、中部

 

C、西部

 

D、东北

 

我的答案:BC

 

 

 

6.4灵活调整政策策略 深耕细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

 

1【单选题】()实行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成功对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稳步推动两国产能和投资合作,加强信息沟通和政策协调,推动更多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项目落地起到了积极作用。

 

A、哈萨克斯坦

B、土库曼斯坦

 

C、吉尔吉斯斯坦

 

D、乌兹别克斯坦

 

我的答案:A

 

 

 

2【单选题】一系列经济社会效益好的“小而美”项目正成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造福“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小而美”项目的是()。

 

A、多哥阿尼耶制糖联合企业

 

B、坦桑尼亚姆万扎卫星城供水项目

 

C、中非“万村通”项目

 

D、中老昆万铁路

 

我的答案:D

 

 

 

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不结盟运动的宗旨的有()。

 

A、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B、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

 

C、呼吁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

 

D、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我的答案:ABCD

 

 

 

4【判断题】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家正在中美之间积极选边站队,以进行“一边倒”。

 

我的答案:错

 

 

 

5【判断题】美国联邦政府有权中断美国城市与中国城市缔结的友好城市关系。

 

我的答案:错

 

 

 

6.5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点亮蓬勃十年生动实践

 

1【单选题】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A、泰国

B、马来西亚

C、印度尼西亚

D、新加坡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由中国三峡集团为主投资方建设的卡洛特水电站,是“一带一路”首个水电大型投资建设项目,也是()的首个水电投资项目。

 

A、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B、孟中印缅经济合作走廊

C、中巴经济走廊

D、中蒙俄经济走廊

我的答案:C

 

3【单选题】()以小商品经济和中小企业为抓手,形成独特的发展经验,可为南苏丹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小企业发展道路提供借鉴。

A、三明

B、抚顺

C、义乌

D、淄博

我的答案:C

 

4【多选题】中国政府资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秀学生到中国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为各合作国成批次地培养专业人才,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一带一路”,其具体项目包括()。

 

A、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

B、中国政府奖学金计划

C、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奖学金计划

 

D、罗伯逊学者领导力计划

 

我的答案:ABC

 

 

 

4【判断题】”一带一路“倡议之所以取得基建成果。。。。沿线国家发展合作的现实需求。

我的答案:对

 

 

 

 

1【单选题】()作为中俄在北极圈合作的首个全产业链合作项目,将成为“冰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不仅将带动俄罗斯能源产业和边疆地区发展,还能够丰富我国清洁能源供应,加快推进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

 

A、雅万高铁项目

 

B、瓜达尔港项目

 

C、亚马尔项目

 

D、卢赛尔体育场项目

 

我的答案:C

 

 

 

2【单选题】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继承并发扬了古老的“丝路精神”

 

B、践行着真正的多边主义原则

 

C、打造出更具包容性的新型全球化

 

D、囿于种族、宗教、政治、意识形态上的偏见

 

我的答案:D

 

 

 

3【多选题】“一带一路”建设脚踏实地地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从而为它们的可持续经济增长赋能,为当地人民的脱贫致富找到出路,为地区的持久和平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支持。

A、解决融资难题

B、创造就业机会

C、缓解治理赤字

D、促进技术革新

我的答案:ABCD

 

4【判断题】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的中国式现代化,将不仅仅在物质、经济层面树立南北合作的典范,更有潜力为人类文明创造新形态。

我的答案:错

 

 

 

5【判断题】“一带一路”建设在充分尊重各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促进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合作交融。

我的答案:对

 

 


一、会议主题

继续教育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工程;继续教育与建设小康社会;继续教育与什业人力资源开发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中国科协继续教育学院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人民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续工程教育中国教席

承办单位:

中国科协继续教育中心

三、会议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会议时间:2004年11月25-30日

会议地点:海南省海口市;会议规模:200人以内

四、参加人员

1、各全国性学会、协会、研究会的有关负责人;

2、地方科协科技进修院校的领导

3、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领导;

4、军队院校主管继续教育工作的领导;

5、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部门的负责人。

五、会议形式

邀请知名专家做主题报告,介绍国内外继续教育发展形势和政策;邀请国内外著名企业介绍继续教育工作情况和经验;请部分优秀论文作者在大会宣读论文。

六、会议费用

每位代表交纳会议费1400元(含资料、会务、考察费);往返交通及食宿费自理。

七、其他事项

请参会代表务必于2004年10月31日之前将会议“回执”寄到大会会务组。大会会务组将于2004年11月初发出会议报么通知。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福生 梁彬 李富清

电话及传真:010-82110585 62190225

论文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地方性本科院校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于从事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从业人员来说,除了要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1)掌握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务学、管理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3)熟悉WTO规则、国际经济法与国际惯例、国际贸易发展的动态。应具备的实践技能知识包括:(1)能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实际工作需要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2)能通过计算机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3)能在外贸企业独立完成国际贸易中实际的业务。这就决定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是适应国际贸易和我国经贸事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知识并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企业外贸业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将实践教学贯穿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才能不断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主要要求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直接从事相关外贸业务,因此,实践能力对从事外贸的人员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在高校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是课堂理论教学应用和巩固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很多高校,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中都加入了实践教学的环节,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往往照搬重点或一类本科院校的模式,比如: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能应对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服务的具有全球眼光,能与时俱进,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应用性或实用型对外经贸人才。这样的目标定位没有从高校自身的办学资源、师资力量、生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也没有考虑特定市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定得过高、过泛,缺乏可操作性,最终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定位,高校无法实现培养目标。所以,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而言,应因地制宜突出办学特色,可以立足于地方经济,主要为地方中小型外贸企业培养相关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

(二)模拟教学实验室相对匮乏

与重点院校相比教育论文,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由于经费所限,国际贸易实验室建设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实验室的设施设备投入不足,不仅数量少且陈旧落后,甚至有些院校根本没有配套的实验室。比如,从电脑数量看,实验室不能满足每人一台电脑的需要,甚至两人或三人一台都无法满足,以致实训上课难以开展,以实现对学生上机操作模拟教学。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足

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多与校外的相关外贸企业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建立实训基地,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和学习外贸流程,完成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地方性本科院校面临着缺少外贸企业作为实训基地的问题,虽然也建有少数实训基地,但往往是在搞签约和挂牌议式的时候轰轰烈烈、兴高采烈,雷声大雨点小,过后企业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少真正承担实训基地的培养责任,实训过程流于形式,学生不能真正学到东西。

(四)见习和实习形式化

见习是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见习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但由于或校外实训基础建设少,或理论课安排太多,或教学培养方案根本就没有安排,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见习的机会非常少,即使也多停留在让学生到某企业参观参观的程度上,不能真正触及操作流程,学生真正能掌握实践知识的机会很少。毕业实习实践教学的必要环节,大多学生安排在大四下学期,学生的主要精力在于写毕业论文和找工作,对于实习,学生自身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性不高,以完成任务得到学分为目的,或由于被安排到同一单位实习的学生人数太多,实习单位难以管理便放手不管,任其自由学习,学校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学生也难学到相应的实践知识。另者,有部分学生在自主实习时间,根本没有真正深入企业实习,而是找单位盖章写评语以应付学校毕业材料的上交。

(五)毕业论文要求过低

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学习情况的汇报和对大学综全素质的总结,是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大学生毕业的要求条件之一。但地方性本科院校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全,缺乏科学的管理评价体系,往往教师和学生都持敷衍态度。比如:由于专业教师资源匮乏,一名教师同时指导10多个学生,很容易顾此失彼,指导效果欠佳;学生本身重视不够,认为是否认真撰写都能够及格,能够毕业,缺乏认真撰写态度,这样就不会投入太大的精力去完成论文,不能将实习见习阶段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互融合,往往在网上复制、抄袭、拼凑应付完成;学生选题范围过大、不切实际、闭门造车,没有经过实地调研,论文提出的观点空洞,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等。

三、地方性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技能和能力,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自主地完成外经贸业务活动。对地方性本科院校而言,在明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定位,突出办学特色的基础上,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外贸人才,需要构建集实验室模拟教学、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社会实践、专业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于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验室模拟教学

国际贸易实验室模拟教学,是将国际贸易业务引进实验室教育论文,在实验室内利用计算机和教学软件,完成国际贸易业务的全部流程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实验室模拟教学教师讲授完理论基础知识后,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拥有更大的主动性的模拟操作教学过程。教师只是起指导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充分练习和了解在国际贸易实际中商品进出易的全过程。学生可以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银行、保险公司等),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面临的具体工作环境和需要处理的各种问题,了解国际贸易合同履行的基本步骤,学会各种外贸单证的制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业务操作技能,培养和锻炼学生在模拟流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应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多与当地或周边的广大企业联系,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各种社会关系,在一些有条件的企业、银行、科研院所等单位,本着互利合作的原则,积极与各企事业单位联系, 签订实践基地的合作协议,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为学生搭建见习、实习等实践平台。比如:以当地工业园区为实训基地,向其周围地区的企业拓展,建立区域的实习片区,片区内每一企业都作为实习联系点。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调查是提高应用型人才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撰写调查报告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地方性本科院校应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实际效果,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内容,分配一定的学分,作为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可以在放假期间让学生针对新农村建设问题,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农村医疗保险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进行实地调研,并撰写调查报告;可以针对某一项目,如地方的特色产品出口,特色产业发展,地方旅游业发展等问题进行调研;也可以要求学生选择实践基地企业的某一职能部门展开调研,例如销售部、储运部、生产部、财务部,采购部的基本情况,针对某方面的问题写不少于3000字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让社会实践活动贴近生活、服务大众、关注民生,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弥补不足,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专业见习

专业见习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余,由学校组织,教师带队,带领学生到外贸企业或是有外贸业务的生产企业,进行观摩学习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和外贸从业人员近距离接触的机会,通过交流和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产品外贸形势,了解外贸企业发展历程及其业务,熟悉产品进出口的运作流程,了解正确使用各种外贸单证,了解外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了解所学专业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行业地位,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增强实践认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的实践教学,专业见习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从大一到大三,每个学期至少应组织一次学生到不同的企业见习。

(五)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所有理论课程之后,到实习单位进行实地的实习活动课程,是所有专业学生毕业前的必经阶段。通过毕业实习,学生应学会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分析和解决外贸业务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形式,毕业实习的效果要真正落到实处。由于实际的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从开始到完成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实习时间不能过短,可以通过与企业签订合约的形式,本着双赢互利的原则,延长实习的时间,采取就业实习形式,既有利于增加学生收入,减少学生实习成本教育论文,提高学生工作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企业降低劳动成本。就业实习时间可以从大四寒假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的论文答辩前,大约从1月开始至第二年的6月结束,共个6月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学习和掌握全面完整的外贸业务流程。毕业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1)了解实习单位的组织机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行业国际国内发展趋势等。(2)参与实习单位的业务处理过程,制作各类单证。(3)参与实习单位的经营活动,分析其经营活动的特点,存在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六)毕业论文设计

大学生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论文写作历经选题、开题、查阅资料、实地调研、撰写初稿、修改、定稿、答辩等环节,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性训练。对毕业论文的指导,要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一名教师指导的论文最多不应超过6篇,强化过程管理,把好论文关,从选题到最后答辩各个环节都要从严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和实际调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理论,结合当前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选定论文题目,去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最后提交的论文,经审阅通过,方可获得参加答辩的资格。建立严格的评分标准,各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必须严格执行评分标准,根据学生的态度、实践能力、论文质量等要求全面衡量,客观评分,要克服和避免走过场及弄虚作假等问题,对不合要求者可按规定执行重新答辩或直接给予毕业论文不合格处理。

综上所述,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不仅需要院校本身投入更多财力进行硬件设施的建设,更需要建立完整的教学计划,并强化执行力度,并利用好广大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实际可行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邹忠全.CAFTA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东南亚纵横,2007,10

[2]赵立华、陈海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煤碳高等教育,2008,3

[3]刘杨、李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整合的必要性[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9

[4]曾欣.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高教论坛,2010,6.

论文主题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做出了比较深层次的论述,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证,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与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新情况,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要大力改善。

由于市场经济的完善,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素质教育的责任大任务重,尤其是面对社会的竞争复杂性,要教育大学生在学校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为此,我们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应当明确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教育大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二是教育大学生增强顽强意识和风险意识;三是教育大学生增强协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往往总是注重思想素质的教育,忽略甚至严重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因而形成在大学生群体中有不少人在心理素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其主要表现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学校不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的配备和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的投入;二是学生普遍认为心理素质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并不十分关注;三是学校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存在诸多不切实际的方式方法。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其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我们在寻求当代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时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做出不懈的努力:

第一、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年来,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变的工作一直在抓,上级也在三令五申地强调,在高校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得到相应的重视。但是,由于就业压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综合素质的提高相对来讲其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抓大学生综合素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实际上偏重于智育或考试,对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未能全面地给予关注和重视;有的学校在抓大学生综合素质时,不善于合理地发挥大学生本身的优势,未能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开展各项有益于综合素质提高文体活动。依据高校的现状,应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新形势的需要和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专业知识、行为规范、健康体质等等。高校在对学生教育中不仅要抓好思想政治、公民道德、行为美德、政策形势的灌输与教育,而且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各种有益的文艺体育等娱乐与健身等方面的活动。

第二、切实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的自主能力实际上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生进入大学阶段,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大学生不但要有高度的自觉性,还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交往等能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心胸宽广,思路敏捷,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他们具备了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关心帮助同学,与同学和谐相处共同进步。高等学校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自主能力中,一方面要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同学们自己去组织去作主,以得到更多机会的锻炼提高。另一方面,校、系和班级在配备学生干部时一定要定期轮换,要让更多的学生在学生各个层次的干部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炼,对缺乏组织协调能力或胆量不大的学生必须要推举到学生干部岗位上学习提高得以锻炼,这对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

第三、全面普及学生的心理保健。心理保健的普及主要是使大学生们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心理保健的要决,这些要决不外乎这样几种:一是要自立自强。大学生们凡事都不要去依赖别人,要养成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解决困难和完成任务的习惯。否则,就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二是要宽厚善友。大学生们要宽厚待人广交益友,对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更要放宽责备的心态,遇到对方有过失时,应尽量避免发怒,善于与新老朋友同学保持联系,增进团结与友谊,在经常帮助和关心别人的同时,也会取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些都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要知足常乐。一方面对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条件不要去发牢骚和斤斤计较,要善于在较差的环境条件下做出好样子,干出好成绩。另一方面,在同学之间不要去比生活条件,要比学习进步,要勇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立足把小事和身边的事情做好,经常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心态。四是要培养兴趣。大学生们在学校的紧张繁忙的学习中,要善于经常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就要及时动手去做,以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增强生活情趣,从而满足不断追求的快乐感。五是要量力而行。首先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地制订出学习和生活的计划,按部就班地按计划去做,这既可以减少忙乱感和压力感等心理负担,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加强身心适应能力。再是,凡事都要留有余地,订计划不要太紧,要适度,对人对事不能苛刻、绝对,要学会多角度去看待问题,要善于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事情,这样就有利于自己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就能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的健康心态。参考文献:

[1]周留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7.

[2]林键宏.科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高中英语论文2000字(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摘要:当前为了提高高中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对培养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是为了应对当前教育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举措。读后续写作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非常重要的途径之一,同样是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的重要教学方法。因此,本文首先针对当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讨论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开展读后续写教学方法,以期能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核心素养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语言,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一直都是英语教学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当前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成为英语教师研究教学任务的重点方向,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对教学方法积极进行探索。“读后续写”作为当前高中考试的一种新的题型,重点考察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与写作的综合训练。但是当前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我们首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现状

1.续写文章逻辑和思维混乱

通过对当前高中学生读后续写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完成英语阅读后,对阅读材料的内容的整体把握度不够,同时在理解文章主旨和内涵方面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这就导致在读后续写阶段的写作内容与原文产生一定的隔阂,出现文章前后内容不一致的现象,而且在行文逻辑和写作思路方面较为混乱。出现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就是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不够,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知识基础作为支撑,因此造成在写作过程中不能按照原文的思路和逻辑继续续写。

2.续写文章词汇和语法运用不当

英语作为我国的第二语言,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但是由于我们本身长期处于汉语的语言环境当中,因此对英语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相对比较薄弱,这就导致学生在读后续写阶段对词汇和语法的运用出现错误。一方面学生对英语词汇量的掌握程度较欠缺,在写作阶段就不能将最为恰当的词语运用其中,而且由于本身词汇基础较差,在阅读原文的时候就会首先造成理解误差,导致后面的写作内容出现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在续写阶段常常出现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影响整篇文章的写作质量。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分析

1.加强对阅读文本理解能力的训练

对原文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后面的写作质量,因此,要打好阅读这个基础,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指导,以便让学生在写作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阅历和知识进行相应的扩充。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首先要对文章内容进行细读,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和脉络进行合理把握;然后要对作者的写作思路和主旨进行归纳和总结。例如,在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3Lesson4SeaStories一文的讲解中,教师可以以本节课中的文章作为读后续写的阅读文本,要求学生在对本文故事行文思路和写作逻辑基础上,根据文章的某一个片段按照自己的想象重新续写,并结合文段中的一些关键词如:cloud、wave、whirlpool、fishingboat等展开续写,从而保证写作的内容与原文逻辑保持一致。

2.加强对学生词汇和语法的训练

词汇和语法作为英语写作的基础,也是写作质量的重要保证。高质量的写作内容不仅需要注重对写作情感和文章逻辑的连贯性,更要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英语词汇和语法,为文章内容增光添彩。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不能降低對学生英语词汇积累的要求,可以在平时的拓展阅读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的训练;同时要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英语交流提高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在读后续写中正确理解文章含义,把握文章写作思路。

3.提高写作技能,锻炼思维品质

英语读后续写能力的提高除了要在英语词汇和语法上加强训练,还要强调对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这是当前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要求。英语思维品质的能力其中重要的一点便体现在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方面,这就要求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在以原文背景为基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保证用词准确和语言逻辑符合原文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三、结语

英语作为高中教育阶段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文字训练的关键时期。在新时期英语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后续写能力,是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思维品质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因此,需要英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在长期的训练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促进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英语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基于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策论文

摘要:当前新高考改革政策已经基本普及,其中高中英语改革尤为突出的就是对高中英语写作的要求更加多元,对此,高中英语教师要顺应新高考形势,打破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积极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能力来应对高考写作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本文首先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有针对性提出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英语;英语写作;写作教学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

教学偏重于英语语法及阅读

当前,大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语法讲解和阅读训练为主,其核心是围绕英语考试,对实际的英语写作方面并没有过多涉及。另外,英语写作教学重点在于平时的语言积累,而在考试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却依靠作文模板进行写作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应对英语考试,但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作用不明显,这就需要高中英语教师不断深入调整教学方法,科学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反馈不足

高中英语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使反馈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教师在反馈过程中多采用否定反馈,认为这样可以有效督促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而忽视了否定反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消极影响。另外,教师查阅学生作文时,常侧重于单词、语法、句式的批改,对学生作文的整体结构和内容不能给予及时准确的讲解,使学生缺少完整的写作认知[1]。

(三)学生缺少学习积极性

当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缺少自主性、积极性,仅有少数学生是因为兴趣去主动学习英语,而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客观原因。因此学生普遍不能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认为英语学习枯燥无味、难于理解,导致学习兴趣不高,难以获得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对策

(一)通过良好的阅读积累提高写作能力

我们要鼓励学生会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学习作者表现方式及写作手法,能够有效的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从而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英语必修一第三单元《Traveljournal》时,可以积累好词好句作为写作素材;在reading部分我们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快速总结文章主题、基本框架和结构、表达内容等等,有效学习文章主题的表现形式及写作手法,拓宽学生写作思路、降低写作难度。这样学生面对新高考作文时,可以保持清晰的思路,那就是通过思维导图剖析命题材料主体框架,突出重点内容,然后梳理概要及续写的写作思路;可以有词可用,那就是运用自己日常积累的好词好句。

(二)有效利用反馈及激励性原则

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高中英语教师要做到及时高效的反馈。例如在面对学生写作内容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总结分析,将其中比较集中突出的问题及作文结构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以减少类似写作错误再次发生,使学生对文章结构内容有更清楚的认识。而对于其他错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自评或者互评,鼓励营造英语语言交流环境,带动课堂活跃性的同时,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加以应用,在学生思考探讨的过程中,更能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在学生自评互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答疑,给予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讲解。最后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作出总结分析,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良好的掌握激励性原则,表扬学生作文比较好的地方、表扬学生发现问题的准确性、表扬学生的进步,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在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丰富教学方式及内容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切实落实教育改革政策,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此,教师要丰富教学方式,例如讲解英语时态的课程时,可以采用微课教学形式,将各種时态的特点、概念以及使用方法、典型词语等内容加以展示。微课就是提供给学生一些微课程,教师也可以提前将授课内容系统整理,然后精炼并自己录制微课视频。微课教学,可以有效突出课程主题,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有效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教师要丰富写作内容,鼓励学生将听到的内容、读到的知识都融入到写作中。例如在必修三《Festivalsaroundtheworld》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写作时,可以很好的引入当前比较热门的电商节日以及相关话题,将教材内容引入到生活当中,将生活融入到写作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2]。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文献计量学;评价体系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首次提出“事业心和开拓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的概念,后被译为“创业教育”。1995年,该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全面阐述了完整的创业教育概念,即创业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求职和创造新岗位。1998年又进一步指出了“高等教育应主要关心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在我国,提出创业教育的理念开始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其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由团中央牵头组织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笔者基于清华同方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对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进展与趋势进行了描述与分析,从中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拟据此提出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对策。

论文统计分析

发文的数量分布2006年12月5日,利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大学生”和“创业教育”为检索词进行篇名路径检索,从得到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2001~2006年期间,收录了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论文共计144篇(剔除一稿多投、文摘,由于系统的时效性,2006年的论文统计可能不够全面),论文数量的年代分布呈现出递增趋势和阶段特征:(1)2001年为研究的初始阶段,国内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初露端倪,发文仅3篇,占2.08%,说明虽然国内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但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2)2000~2003年为快速增长阶段,此阶段研究论文以年均7.5篇的速度增长,说明国内开始重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3)激增阶段(2004~2006年),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激增,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12篇,2005和2006年分别比2003年增加了18篇、28篇。三年的论文数量占总发文数的77.77%,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开始逐渐向高层次发展。

发文的主要内容分布以篇名为路径检索到的144篇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论文中,有42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内容的,占总数的29.17%;有24篇是探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模式的,占总数的16.67%;有24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占总数的16.67%;另有18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的关系的,17篇是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的,分别占总数的12.50%、11.81%。其他研究涉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内涵、评价体系等内容。

发文的期刊种类与期刊分布以篇名途径检索到的144篇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论文,主要发表在7类期刊上,其中64篇发表于大学学报,占44.44%,位列第一;38篇发表于教育学期刊,占26.39%,位列第二;16篇发表于科技类期刊,占11.11%,位列第三。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文期刊分布较分散,其中发文最多的期刊为《科技创业月刊》,共发文8篇;《中国高教研究》和《中国大学生就业》各发表6篇,并列第二;《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苏高教》、《当代教育论坛》各发文3篇,名列第三;发文2篇及其以上的期刊共18种,具体见下表。

发文作者机构分布通过对144篇论文作者机构类型的统计分析,发现论文作者大部分集中在高校,其中在高校教学部门的作者共97位,占全部作者的67.36%,位列第一;在高校管理部门的作者共39位,占全部作者的27.08%,位列第二;其他作者共5位,占全部作者的3.47%,位列第三。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概况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具体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创业能力、创业意识、利用时机能力、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等方面。

参考文献[1]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具体思路与现实意义,提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素质、专业职业能力、经营能力、综合能力、创业知识结构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2]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时机能力的培养,提出时机能力培养是关键,并概括出大学生创业教育利用时机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即时机意识、认识时机能力、抓住时机能力与寻找制造时机能力四个组成要素,并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利用时机的能力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强化时机意识;二是认识时机意识,具体包括认识时机的本质、激发学生成功欲、把握时代特点能力等三方面;三是抓住时机能力;四是寻找与制造时机能力的培养,主要应培养大学生主动开放的心态、冒险与进取的精神。

参考文献[3]研究了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情况,剖析了当前经济全球化和知识资本化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指出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教育思想改革,应把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作为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二是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设置改革,应设置理想理念教育、劳动教育、挫折教育等课程;三是教学过程、环节、方式、组织、手段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与环节上,应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动手,既有模拟也有实战;在方式上,应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4]剖析了心理素质教育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指出心理素质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主观因素,也是制约大学生创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提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从心理健康教育与培养心理调适能力两方面着手,具体地说:一是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认知能力、愉悦乐观的情绪和情感、坚定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果断、勇敢、敏捷的行动等几个方面;二是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包括多种能力、敏捷的气质、乐观的性格的培养、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理想、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强烈的成就动机与高雅的兴趣爱好培养等方面,最后还指出了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途径。

参考文献[5]概括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并借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经验,提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应开设专门的学科课程,如“创造学”、“科技发明学”等课程,应编写涵盖创业风险、创业心理、创业技巧、创业能力、创业理论、创业指导、创业法制常识等不同内容的教材,并应以创业需要为切入点,结合创业教育介绍一些相关且必须掌握的市场经营与生产管理方面的知识、政策与法律法规。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与模式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途径与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体系构建、实现途径、教育模式等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6]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内涵与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并分析了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从提出到实践是一个不断探索、逐渐完善的过程。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还要营造积极的氛围,建立适应当代大学的培养管理机制,全方位、多角度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具体内容包括:(1)转变与时代要求不适应的、不适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传统观念,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2)打造具有浓厚的创新意识,适于开展创业教育的校园环境;(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4)创新有利于大学生自身潜能挖掘的大学生管理体制;(5)创造创业实践的有效环境,给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

参考文献[7]分析了知识经济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促进就业的重要性,通过探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三种主要模式: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以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为重点的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完善学生综合素质”,将课内教学与模拟实践相结合开展创业教育;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侧重点的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商业化运作,设置专门机构,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大学生创业园,教给学生如何创业,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与咨询服务;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式创业教育”,其特点是将创新教育作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创业(创办公司)所需资金和必要的技术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8]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出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定位局限于创业实务层面、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明确的教育目标与学科内容、实施规程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健全,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最后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提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一要树立全面的创业教育观念,将创业教育纳入到整体育人体系中;二要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三要推进教育方式与方法的创新,将创业精神融入到学生的人格中去;四要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演习场所;五要建立科学的创业教育认证制度,完善学生自主创业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六要定期举办创业计划与设计大赛,积极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本身对创业的认识、高校的认识、师资缺乏、课程设置体系、支持系统等几个方面。

参考文献[9]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得出我国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活动尚处在较低水平和初级阶段,总结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1)认识方面的问题,高校师生存在认识不统一、不到位的现象;(2)师资方面的问题,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具有一定创业实践经验的师资缺乏;(3)课程方面的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教材,尚无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创业教育课程同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创业教育课程内部的逻辑关系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教育模式方面的问题,创业教育模式封闭,内容陈旧,方法、途径单一,缺乏创业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教育。

参考文献[10]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热”与“冷”(火爆的创业报告与冷清的创业教学,热闹的创业竞赛与尴尬的创业实践)两个方面的对比,指出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起步晚、缺乏利益、教师没有动力、缺乏资金支持与实践场地等问题。

参考文献[11]从高校教育主体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高等教育中创业教育的学科基础薄弱,高校缺乏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2)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够,创业教育意识淡薄;(3)缺乏创业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教育。

参考文献[12]通过对零陵学院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历程、现状、取得的成果进行介绍分析,指出零陵学院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创业教育意识淡薄、创业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单一、创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要求相差较远、措施不配套、发展不平衡、特色不突出、教育模式改革滞后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对零陵学院深入开展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建议。

(四)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关系

参考文献[13]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压力和困难,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导向作用:一是有利于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创业教育可使大学生转变“就业靠国家、靠父母、靠关系”的旧观念,树立就业靠自己、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主创业、为社会多做贡献的创业观念;二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三是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途径。

参考文献[14]分析了当前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高校、学生自身方面的因素,指出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型大学生人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

(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涵

参考文献[15]分析了创业教育的历史背景,主要从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界定创业教育的内涵,指出“创业教育”是一个统称,涉及多种课程,可以界定为:进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险精神、冒险精神等精神与心理素质的教育。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就是以开发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与心理素质。

(六)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16]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应通过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加以检验,应主要从评价方式的选择、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操作系统的设计等几个方面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17]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评价方法,设计了质量控制系统结构,主要由模糊多级综合评判方法、评价指标体系与质量控制系统组成。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特点

集中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发文作者机构分布的集中,94.44%的作者来自高校的教学与管理部门;二是发文期刊类别的集中,97.22%的文章发表在大学学报、教育与科技类期刊上;三是发文的年代集中,77.77%的文章发表于2004~2006年;四是发文的内容集中,75.01%的论文内容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实现途径、模式与存在的问题等四个方面。

广泛性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内容分布不仅包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实现途径、教育模式、影响因素、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体系,而且还涉及政府、高校、大学生自身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专业性主要体现在各类学者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角度与侧重点不完全相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论文作者注重从创业教育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研究创业教育,并探析了创业教育的内容、方式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高校教学部门的论文作者注重从创业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体系等角度着手研究;统计学领域的论文作者则主要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质量评价。虽然各类学者的研究各有侧重点,但也存在交叉,体现出各自的部门职责与专业特色。

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论文作者们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主要有系统分析、综合、比较、推理、调查实证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

发展性主要体现在论文作者们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紧贴时代,目前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已经不局限于一般的理论探讨与定性分析,而是更注重采用实证与定量的分析方法,结合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当前的时代背景等具体情况进行研究。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内容较窄目前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内容、课程设置、实现途径等方面的研究,而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服务系统、支持系统、政策、成本收益等问题则很少有人研究。

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过于笼统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教育模式的构建上,而对运行机制、实现方式等方面的研究较少。

大学生创业教育成本收益的研究很少目前还很少有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成本投入与预期收益问题进行研究。

(二)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的深入。

一是必须拓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领域。应对社会上关于创业研究的最新成果加以借鉴,重点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心理素质、投资收益、资金获取、服务系统以及对就业的促进等方面的研究。

二是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实现途径的研究。尤其要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具体方式与保障机制予以关注,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具体方式与保障机制是培养创新创业型大学生的关键。

三是必须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筹集方式、融资渠道的研究。应积极探讨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资金筹集模式,并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探索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筹集方式、融资渠道,探索为我国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资金保障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高庆.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4,(2).

[2]于源溟,明辉.试论创业教育中大学生利用时机能力的培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3]黄挚雄,罗安,杨勇.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3,(1).

[4]陈灿军.略论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心理索质教育[J].求索,2004,(1).

[5]杨爱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现途径探讨[J].科技创业,2006,(1).

[6]刘彩生,李国峰.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探析[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7]戴育滨,张光辉,张日新.浅论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J].科技创业,2006,(6).

[8]罗美萍.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2).

[9]王贤国.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

[10]袁先海.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透视[J].大众科技,2005,(10).

[11]陈丽影.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12]古月明.零陵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零陵学院学报,2003,(5).

[13]施菊华.大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就业教育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5,(7月上).

[14]袁美学.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5,(9月下).

[15]韩力争.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3).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Hu proposed three hopes, the advancement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Shanxi university instructors worked still had many flaws. In “do 35” the plan and the construction, how reform these questions to become the important work duty.

关键词:辅导员 学生工作 改进

Key word: Instructor Student work Improves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总书记提出了三点希望,强调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对其母校的希望,也是对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希望,警示每一位高校辅导员转变思想,推进学生工作改革,对国家、人民负责。

2010年陕西普通高校录取人数达227817人 ,未来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将不断增加教育支出,将教育大省转变为教育强省,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日益大增,责任意识不断强化。不断创新高校学生工作方法,努力提升学生工作水平,真正做到:学生的榜样,与学生为友――成为陕西省“十二五”工作的中心工作。

一、现阶段高校学生工作的不足

建设一流大学,更加需要调整与加强学生工作方法。然而,当前一段时期甚至更长时期内,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挑战性日益增多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日益普及,高校人数不断增加,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逐步加大。辅导员一方面行政工作,一方面深入学生当中完善教学工作。辅导员的责任有增无减,心理压力较大。

进一步地讲,新形势下要求高校教师年轻化,鼓励年轻教师到最基层的学生工作中区锻炼,但是,理论丰富、实际经验欠缺的青年教师,不利于与学生进行耐心交流与沟通。

(二)高年级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

高校教育中,围绕的核心是学生。然而,高校学生中(尤其是研究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使得很多本科阶段的活动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的需要,使得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不利于辅导员开展工作。

(三)师生互动环节堪忧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中存在着“教”“育”分离的现象――教师主管“教”,辅导员“育”。这样,从体制上将学生与老师分离,不利于师生互动。进一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学生在师生互动状况方面堪忧,很多学生没有得到教师有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之间联系很少,与大学“兼容并蓄”的出发点相违背,加剧了辅导员的工作量。

(四)学生能力与品质有待提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学习、科研的同时,不断提升其自身素质。学生应当培养多种能力与品质,这些是学生步入社会所急需的方面。

二、如何改进高校研究生学生工作

践于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华诞之际的三点希望,提升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高校每一位工作者息息相关。

(一)夯实高校建设的基石――高校学生工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推动高校改革,提升高校质量,最基础最核心的是学生工作。

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培养学生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书育人”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教书”最重要的是“育人”。如何“育人”,怎么“育人”,朝着什么方向“育人”是陕西高校实现转变的关键点。

充分利用高校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参与度。举办不同专业的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之间互动,加强联系,进而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生。比如,鼓励统计学与经济学的学生加强联系。

(二)西部大开发不竭的动力――高校学生素质

有志者事竟成。做好国家政策的宣传者、引导者与鼓励者,是每一个高校辅导员的基本任务。鼓励学生扎根西部,建设西部,服务西部。深入了解,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向,转变就业思想,积极投身到西部建设中区,积极参加“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活动,为推动陕西等西部省份“十二五”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

做好学生心理工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其自觉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国家、地区的命运联系起来。将学生的个性与社会实践的需要结合,实现陕西高校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科学转变:投身到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的方面。

(三)创新学生工作方法――学生培养的长效机制

如何应对日益增大的学生工作量,已经逐步提上学生工作日程。建议运用科学方式,加强与学生沟通工作。例如,运用手机飞信、QQ的方式,实现一对一指导工作。

充分发挥学生能动作用,健全高校学生工作机构。这样,不仅可以形成鼓励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建成模拟社会机构,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四)提高高校辅导员素质――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美好的大学生活中,辅导员是时刻陪伴学生的最基层的学生领导力量,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提升。

建议高校举办多种形式的辅导员学习与培养班,深入开展全国优秀高校辅导员选拔工作、师德竞争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励辅导员们力争上游,提升自我,进而丰富学生生活,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红,高校学生参与度及其成长的影响机制――十年首都大学生发展数据分析[J].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31卷第6期2010年12月.

[2]李江涛等,高校师生热议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OL].新华网,2011年04月24日.

[3]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与可能[C].国家教委高教司.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6):7页.

[关键词] 体育舞蹈 一体两翼 培养模式

一、前言

体育舞蹈自上世纪传入我国以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现阶段由于高等师范院校体育舞蹈专业的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导致我们同其他先进国家的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健身逐渐成为众所瞩目的休闲方式,但同时体育舞蹈教师的缺乏也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满足社会对体育舞蹈教师的需求,加速河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培养体育舞蹈的专业教师已成为目前我省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要任务,但当务之急是如何构建体育舞蹈专业的培养模式,培养出高质量的具有较强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高层次复合型体育舞蹈人才。

二、对《体育舞蹈》专业“一体两翼”培养模式的分析

(一)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三个部分组成:必修课、选修课和限选课三部分。主干学科为舞蹈学,专业核心课程为:舞蹈艺术概论、舞蹈编导、教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和专项理论与实践。

1、必修课设置

必修课分为五大平台:通识教育平台、专业理论教育平台、专业技术教育平台、教师教育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

通识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阅读与写作1至4、大学英语听力与口语1至4、大学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大学语文、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共12门课程,累计758学时,共36学分。

专业理论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专业导引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舞蹈艺术概论、舞蹈编导、体育科研方法、体育统计学和体育心理学等共9门课程,累计366学时,共21学分。

专业技术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国标舞专项训练、艺术体操专项训练及健美操专项训练等共3门课程,累计492学时,共28学分。

教师教育平台课程又由3部分构成,分别为教育理论基础、学科教育基础和教师职业技能。教育理论基础部分开设有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论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概述;学科教育基础部分开设有体育教学论和中学体育教材分析与课程设计(含学科课程标准解读);教师职业技能部分开设有课堂教学技能(含微格教学)、教师语言艺术(含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及应用和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该平台必修课程共开设10门,累计306学时,共14.5学分。

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军事理论及训练、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学技能训练、教师资格证、裁判证、毕业论文(设计)、课程论文、专业技能竞赛、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共计37学分。

2、选修课设置

选修课也分为三大平台:专业理论教育平台、专业技术教育平台和教师教育平台。

专业理论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中外舞蹈史、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运动生物力学、音乐赏析、美学原理、休闲体育学、体育营销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绘图、体育法学、体育管理学、中医针灸学、体育测量评价、运动选材、体育概论和体育史等共18门课程,累计144学时,共计8学分。

专业技术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视唱练耳、田径、体操、武术、乒乓球、篮球、现代舞、羽毛球、网球、排球、太极拳、传统体育养生、民族舞、足球、跆拳道、街舞、轮滑和健美运动等共18门课程,累计252学时,共计14学分

教师教育平台开设课程包括: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师礼仪、教育政策法规、书写技能、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教育管理学、教师心理专题、教育教学典型案例分析和教师职业道德等共11门课程,累计90学时,共19.5学分。

3、限选课设置

根据我省各师范类院校制定的《通识教育限选课安排》进行实施,本专业学生必须从每一个系列中至少选修2个学分的课程。同时至少在社会科学系列选修3个学分课程。选修的非本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数不低于10学分。安排在第3至第7学期开设。

4、学分学时比例及要求

通识教育课占总学分26.5%,占总学时36.3%;专业理论教育课占总学分16.7%,占总学时19.7%;专业技术教育课占总学分24.2%,占总学时28.7%;教师教育课占总学分11.3%,占总学时15.3%;实践教学平台占总学分21.3%。

(二)培养模式特色分析:

1、广泛性

体育舞蹈通过舞蹈艺术的创造和传播,来表现他们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发展,促进高校和谐平稳的发展。为培养优秀的体育舞蹈人才,满足社会对体育舞蹈专业人员的需求。

2、师范性

体育舞蹈专业课知识比较广泛,促进教学的培养,学习和教学相关的课程,毕业时颁发相关的教师资格证,对广大师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生源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今,体育舞蹈在中国已经非常流行,加上国家的重视,中国参加体育舞蹈英国黑池舞蹈节比赛的选手已经非常多,水平也已经非常高,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对于生活、物质、文化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体育舞蹈也逐步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大学里开设这门学科已是势在必行的选择,学校也在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进,不断变化着,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新起的课程是社会的必然产物,同样也是人们对于高等学府提出的更高一层的要求。

3、全面性

学习的内容要全面。体育舞蹈学习不仅针对摩登和拉丁舞进行重点学习,而且还要对健美操、艺术体操、街舞等内容的系统学习,从而达到形成激励向上的氛围,把“陶冶情操”与“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同步进行,有机结合,努力发挥每个人的学习潜能,使体育舞蹈学习真正放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面。

4、创新性

培养模式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注重实践与探索有所创新,而且还在创新素质教育方面的不断推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与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有重要作用

三、结束语

体育舞蹈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它在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增强人民体质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方面,已显示出重要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体育舞蹈是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一项新兴起的体育项目。它集娱乐、运动、艺术于一体,是文明社会里的一种高雅活动。体育舞蹈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及人才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内容之一。体育舞蹈教学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改善大学生的形体条件,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及审美观,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及精神生活。在当今科技信息社会里,体育舞蹈以其独特的运动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受到大学生们的喜欢。所以,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体育舞蹈课程势在必行,同时对实现我国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洛阳师范学院. 洛阳师范学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业培养方案[Z].2010.

[2]于桃红.河南省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系开设体育舞蹈专业本科教育的实践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5):84-85.

[3]张清时.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3-14.

[4]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艺术系表演专业本科教学计划[Z].2005.

[5]洪伟,翟廷立,赵健,等.我院设置表演本科(体育舞蹈方向)的论证报告[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84-87.

[6]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表演专业本科教学计划[Z].2005.

作者简介:

周明华 (1963-) , 男, 重庆人, 洛阳师范学院, 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一、大众化教育下的就业现状

1973年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他根据一个国家的高等学校能够容纳适龄人口的比例,把高等教育发展划为英才教育、大众化憝育、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普及教育三个阶段。姑且不论特罗的理论是否真的适合中国教育的发展实际,但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和社会面临的大问题。

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新思路,到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达到33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接近l5%,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中国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就业。因为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加起来所有的就业岗位是4.3亿个。中国现在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是7.4亿个。很快就要达到7.5亿个。等于说,中国用7.5亿个就业岗位提供的是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0%都不到。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仅用4.3亿个岗位就可以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60%,甚至70%。从这个反差中看出:我国现在要么是充分就业。但是平均从业人员的收入肯定不会太多,而且有可能出现高学历向下积压;要么不就业,不就业使收入差距过大。”

我国这几年教育的大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大大增加,使得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稀缺程度在下降,产生了岗位和人才学历的不对等,用人单位呈现出人才“高消费”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教育大众化下的人才浪费,从整体上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处于“买方市场”。

二、就业市场化的选择

有的学者提出“教育市场观”的观点。认为教育市场观是调节教育内部分配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有用的观点,是一种激发教育活动效率的有效思路,它包括教育在市场中、教育成为市场、教育遵循市场规律。

就业是学生从入学到完成学业的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在学生从学校生活进入社会劳动生活,开始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化的过程中.无论是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还是毕业生的就业标准,亦或是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其市场化趋势愈发明显。

(一)毕业生就业由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由过去的政府行为过渡为市场行为。市场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市场的主导作用。收入期望在调节毕业生就业流向、就业观念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之就业专题调查(2002—2003)》指出,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是经济收入。“大学生期望最低月收入平均约3200元。与2000年的调查相比,提高了700元。’’“很多大学生宁愿到收入高但随时可能下岗的单位(占84.9%)。”西南师范大学团委专门成立了大学生就业问题调研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经济收人的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其对收入的要求与社会实际情况相比,期望值偏高,大学生群体对于最低收入的期望差别较大。

二是双向选择成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最主要的方式。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就业市场化即大学毕业生全部进人人才“市场”.企业和大学生的双向选择是必经之路。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要应对市场的变化而择业,而不要盲目追求高工资、大单位,拥挤在大城市、大企业里。

三是部分高校学生一毕业即待业成为可能。部分同学成为就业大军的“校漂族”,部分人无业可就,部分人则有业不就。这也是市场调节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杠杆。面对市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经受严峻的考验。校方也在为就业率的高低而努力,因为这关系到学校的社会效益,关系到学校下一年的生源。这就是市场规则.这就是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主导高校毕业生就业.主导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是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直接进人个人创业阶段。

(二)就业市场化过程中要注意处理的几个矛盾

(1)就业市场化与人事制度改革之间的矛盾。现行的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尚不能与毕业生市场化的择业机制相协调,毕业生落户、档案划转等方面还约束着毕业生就业.社会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最低生活保障费等社会保障措施尚不完善.这些都制约了毕业生的流动。

(2)就业市场化与大学专业设置之间的矛盾。当前,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实现了就业市场化,但大学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缺乏前瞻性,没有与就业市场化实现互动。专业设置上必须适应市场的需要,但是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还没有准确把握,盲目设置专业,一拥而上脱离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

(3)就业市场化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之间的矛盾。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社会、高校及学生在很多方面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形势,主要是就业观念落后。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和学生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仍然存在着“等、靠、要”的思维模式,缺乏就业主动性。

(4)就业市场化与人才信息不畅之间的矛盾。就业市场化需要良好的就业信息流通.但就业市场总体上还存在着信息不畅,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社会用人制度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用人单位不知何处觅人才,毕业生不知哪里找工作”。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以区域就业为主,还是围绕着接收大学教育的区域打转。

三、市场化就业的对策思考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对就业环境的变化,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市场化的就业环境中各种就业因素的影响,多次就业,自谋职业,更为重要的是毕业生应转变就业心态,积极就业、谋业,以我为主,并努力完成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一)正确认识市场化,增强就业意识是前提

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压力突增的各种因素.而这些因素的解决是我国社会发展长期面临的大问题。(1)国际就业形势与中国“人世”的影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同时,“人世”对中国的劳动力市场造成短期冲击。

(2)我国就业压力的影响。首先,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城市劳动力就业:其次。企业下岗人员再就业、机构改革分流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找工作.使得城市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就业形势日趋严峻。(3)高校连续扩招,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一是地域不平衡性。这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显出一定的地区差异。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买方市场形成,长短线的矛盾一时难以根本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

(二)多样化就业、就业重心下移是方向

教育的“大众化”使很多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从“精英化”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也使“精英化”就业转为“大众化”就业。这就需要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用大众化的观念来对待就业。要逐步让人们认识到接受高等教育只是提高其素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然和所谓的“高尚职业”联系在一起的。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毕业生平晾长仍然希望到传统受尊重的岗位就业,如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等。而现实的状况是这些传统的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随着改革的深入其接收能力在不断减弱;传统观念中所谓的“好工作”、“好岗位”越来越少,也正是这样的观念使他们白白丧失了许多就业机会。但是。当我们用一种新的视角看待这个社会时就会发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及加入WTO后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许多新的职业甚至新的行业在不断涌现出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甚至创业的可能。

(三)积极谋业、甚至多次就业是选择

大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树立就业意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高等教育长期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从招生到就业,国家“统、包、管”一条龙服务;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就业实行择优录用、双向选择,因此要认清形势,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有意培养自己的就业意识。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机会多接触社会,主动了解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增强对社会、市场的适应性。特别是要培养主动推销自己的意识,“寻找适合自己、最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打破“一次择业,终生就业”的观念束缚.增强创业信心与能力。毕业生要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树立自信心,客观地认识、评价自我,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主动适应市场的变化及社会的选择。

(四)从择业、就业到创业的转变是趋势

现在的教育模式将从职业培养人才转向创业培养人才。传统的高等教育只强调按照现有的职业岗位需要进行培养,而没有看到社会发展对职业变化的需要。在未来,创业教育将成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创业教育的凸现,成为高等教育的新任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未来人才就业的主导方式将不再延续传统的就业模式,即不再是先由社会出现一个职业位置的空缺,然后个体去应聘.而是转变为人才自己预见到社会发展需求.然后组织成一种适应未来需要的知识模式和能力模式,并由此形成一种新的工作模式,从而创造出一种职业模式来。这种对社会发展的预见能力和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高超的组织能力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就是一种创造能力。未来的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进行这种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也将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超级秘书网

(五)培养目标的再确认、反思大学教育是延续

论文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队伍;整体建设

前言:

随着在我国在自身实力上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整体现状已在逐渐与外国发达国家不断减小。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层群众对于国家整体上的建设有着重大的贡献。这样的贡献表现在了基层群众自身各个方面素质上的提升。国家政府等相关部门是应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前提下存在的,所以政府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福利与生活保障是其自身最为主要的任务。这样的任务不能单单只体现在物质层面上,在文化的需求上要给与群众最大程度的满足。所以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对于基层文化队伍,我国相关人员及部门必须要充分了解并予以保护,维护好整个社会文化大环境的氛围。

一、群众文化队伍的具体结构

(一)队伍主要力量

作为基层文化队伍,其内部的主要中间力量当属基层百姓。整个队伍有明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其目的是更好带动我国总体文化发展。文化建设工作主要面对的是群众,所以整个队伍以基层群众为主。但也不能仅仅只存在基层力量,起领导作用的应该是具有实际权利的政府或是相关部门。队伍中的基层群众知识成员,在发展文化活动上的经验明显不足。在这一点上,就需要正确的领导与指正,避免建设工作和发展方向出现偏差[1]。

(二)文化队伍的特点

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也需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基层群众依靠其自身发展文化建设容易出现不当的情况,所以文化队伍将直接引导基层群众在此方面的整体走向。究其文化队伍的特点,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能有效传递对于精神建设领域上的主要思想标准,实现理念上的正确传达。在一点就是队伍整体化、统一化,在建设上有着统一目标,有强大的群众凝聚力,可以系统的保证整个基层群众文化环境的统一。

二、当前基层文化队伍所需注意的事项

(一)基层文化设施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上来看,基层群众的文化素质与思想需要被提高。提高的手段需要被注意。最为有效又简单的方式就是增加基层文化设施。这种类似的公益性设施和场地在城市的各个地区都可以看到,是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小学教育论文范文某些角度上,设施的建设与实用程度也证明了我国社会的和谐程度。虽然不是唯一的考量指标,但却对基层群众工作之余有着巨大的意义,对于总体生活水平与自身精神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日常工作生产中对文化的传导

社会是由各种分工不同的团体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在文化上的建设应予以投入到各个层面,不能仅局限在业余时间。在各个领域中,将文化这一概念具体化,作为一种实际理论向各行各业传达,将会对文化概念的普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对日常工作生产的队伍管理与队伍建设,是保障我国在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上的必要手段,也将会整体拉动我国整体文化方面的进步,在传播教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与影响[2]。

三、未来我国基层文化队伍的整体走势

(一)文化队伍实力的提高

为满足我国均衡发展需求,基层文化队伍的自身素质将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目前的文化体制处于良好稳定状态,但远远不够。国家需要进一步健全文化发展的体系,需要依据自身发展前景制定相关的社会文化政策,不留余力的投入到整个实际操作中去。对于文化队伍的建设就更应该格外关注,在整个队伍中加强各方面的培养,将其内部成员的自身文化底蕴提高。对于领导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班子来说,要格外严加把控,保证思想传达上的准确无误,确保相应手段能够将整个队伍引领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二)基层文化建设对我国发展的意义

我国相较于外国发达国家,需要学习并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基层文化对于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意义重大,关乎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趋势,代表着整个国家的形势。所以在未来,大力建设基层文化队伍并不断强化是必然趋势[3]。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基层群众的生活水平是国家的首要任务。生活水平上就包括了物质水平与精神水平。在物质层面,我国已经能够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精神需求也就是文化需求,大力建设好文化队伍能有效将目前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拉上一个新高度,对于我国的发展意义也影响重大。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在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建设工作上仍需投入更多精力。基层群众文化队伍的强大与否,将深深影响着我国的全面发展,对于群众的生活水平有着深远的影响。建设文化队伍的发展,也就是在保证和谐社会的稳定,对我国我来发展的整体走势有着深远的影响与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叶艳瑜.加强基层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J].大众文艺,2014,07:23.

[论文关键词]整体意识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构建合力

在高校,有两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一支是从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干部;另一支是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专职教师。虽然这两支队伍都在努力工作,可教育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收获甚微。这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究其根源,在于这两支队伍在思想认识、心态和情绪上存在问题,而学校则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问题,由此便导致了这两支队伍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现象。长期以来,这一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力量的整合。因此,本文将试图探讨如何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问题。

一、用整体意识统领思想政治教育全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队伍,之所以会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现象,与这两支队伍缺乏整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密切相关。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知识分子的特点来看,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本不应该出现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现象。归根结底,其根源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没有形成整体意识,缺乏全局观念。从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只有工作意识,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只有教学意识,他们都不能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出发,来看待自己的职责,不能在认识上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统一起来。

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统一的。二者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教育的内容和价值导向等方面都是一致的,都是运用的理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教育的形式不同。也就是说,不能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理论课教学视为两种不同的教育。它们是一种教育的两种形式,是一种教育下的不同分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教育,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则主要是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两者是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意识统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是解决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具体来说,要求从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人员,都应该站在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高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诸如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处理突发事件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实践操作性更强,但也应该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高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使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意识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对大学生进行实践形式上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者则是对大学生进行课程形式或理论形式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二、用良好的心态和态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在诸如思想政治教育论坛的公开场合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队伍都强调要团结合作,联合作战,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优势。但在事实上却存在着不愿意合作、隐形对立的情绪。这是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队伍无法形成合力的心理因素。要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就必须要用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彼此。

一是要树立相互肯定的意识。即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要相互肯定,克服仅仅强调自己工作重要性,而忽视另一方工作重要性的不良习惯。长期以来,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都存在着轻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认为日常教育的随意性较大,缺乏科学性和理论性。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存在着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情绪,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纸上谈兵,不能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并质疑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目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确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也确实有以“管理”替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是改变思维定式,克服互相抵触的心理,学会发现对方的长处和优势,取长补短,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转贴于  二是要沟通和团结协作。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两支队伍,以不同的方式在做同一件事,这就需要双方勤沟通、多交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应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并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适时地给予配合。从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也应及时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在对学生的管理及其他活动中给予支持。两支队伍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协同作战,把合作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三是要联合攻关,开展合作研究。高校的两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各具优势,而长期的不完全合作无法将其优势发挥出来。他们在面对相同的教育对象时,能从不同角度深刻剖析学生的情况。基于此,若在申报科研课题时能做到相互沟通,以形成合力,必然能够显著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一步说,各高校若能成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机构,吸引两支队伍的人才参与,必定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三、用健全的管理体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由党委领导的,当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是由一位党委副书记分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缺乏整体观念和全局意识,有些高校主管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委领导只负责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则由教学副院长主管,这种管理体制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为此,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就必须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分管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委书记要提倡思想政治教育“一盘棋”的理念,树立全局意识。院系领导层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贯彻思想政治教育“一盘棋”的工作思路。要使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参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日常的班级管理理念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主动参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以检验理论教学的实践效果。

四、用新型人才观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人才

高校的两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输送了两类人才,一类是从事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干部;另一类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专职教师。前者经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养成了在日常管理和各种活动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习惯;而后者则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养成了偏重于在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观念。这一特定的工作习惯和思想观念给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形成制造了障碍。要消除这一障碍,就必须培养新型的思想教育人才。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媒介呈现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57-02

一、研究背景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举步维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2009年9月美国匹兹堡G20峰会结束标志着世界经济出现积极变化,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也逐渐走出低谷。但金融危机仍难言结束,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大众媒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呈现样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理解和关注程度。本文以《中国青年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道为例,探讨媒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是如何呈现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的。

二、研究对象与样本采集

本文选择《中国青年报》作为研究对象。《中国青年报》是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日报。时间上本文选择2010年1月1日至6月30日这半年的报纸为分析对象,通过阅读2010年上半年的报纸找到关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文章共计425篇。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对“大学生”的界定包括高职、大中专院校的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对就业的限定包括了毕业生创业、当村官、考公务员、入伍以及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等途径。另外本文拟与《中国青年报》在正常年份的就业报道进行对比,选取刊登在《新闻界》2009年第5期上的论文《框架理论下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以大学生就业报道为例》为范本,把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与研究正常年份大学生就业报道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对比,以充分展示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报道的特点。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将《中国青年报》2010年上半年大学生就业报道分为四个类别:报道的版面位置、报道的体裁、报道的主要内容以及报道的地域。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整理如下: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报道是媒体极为重要的议题

表1《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版面分布情况(共425篇)

版面位置 篇数 所占比例

要闻 47 11.1%

青年话题 7 1.6%

综合新闻 53 12.5%

教育科学 19 4.5%

思想者 1 0.2%

共青视点 12 2.8%

大学生村官 72 16.9%

创业周刊 60 14.1%

职业教育 42 9.9%

青年调查 133.1%

青春校园 9 2.1%

两会特刊(三月) 11 2.6%

KAB创业教育特刊(三月末) 15 3.5%

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商务应用大赛特刊(五月末、六月初) 26 6.1%

其他 38 9.0%

在2010年仅半年的时间里,《中国青年报》对于大学生就业议题的报道数量就已经达到425篇,超过了2007年全年290篇的报道数量。由此可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介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话题。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中国青年报》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村官、创业周刊、综合新闻和头版上。2009年4月24日起,《中国青年报》开辟每周一期半个版的“大学生村官”专版,全面展示大学生村官的精神风貌,激励更多的有为青年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创业周刊”则是《中国青年报》关注大学生创业的固定版面。另外2010年3月“KAB创业教育年会暨第二届大学生创业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青年报》特别开辟了特刊对这次论坛进行全面报道。由此可以看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或者媒体首先提倡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去就业以及自主创业。《中国青年报》在2010年5月底和6月初开辟了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商务应用大赛特刊,报道这次大赛决赛各方面情况,包括参赛团队的风采、参赛选手的感受、专家的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这说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青年报》力图通过报道就业活动给大学生以信心。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更全面地呈现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问题

表2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体裁分布情况(共425篇)

体裁 篇数所占比例

消息 199 46.8%

通讯 92 21.6%

深度报道 45 10.6%

图片报道 25 5.9%

评论 22 5.2%

其他 42 9.9%

从表2可以看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青年报》在对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体裁上多采用消息和通讯这两种形式,而直接代表媒体立场和态度的评论体裁较少,仅有22篇。这与金融危机前的正常年份相比变化不大,但消息的比重由2007年的51.72%降至46.8%,同时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呈现时选用了更多的报道体裁,图片报道被加入其中,并选用专访、自述等体裁来对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呈现。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多采用以树立典型的方式进行报道

表3《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内容分布情况(共425篇)

内容 篇数 所占比例

就业政策 45 10.6%

就业现象 68 16.0%

求职创业案例 96 22.6%

就业对策报道 74 17.4%

求职创业指南 27 6.4%

就业创业活动 65 15.3%

其他 50 11.7%

从表3可以看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内容选择上,更注重求职创业案例以及就业对策的报道。而金融危机前,“《中青报》在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内容选择上,更注重对国家相关就业政策及法律的解读和就业对策的报道”[1]。这说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媒体希望通过以积极典型的案例引导大学生就业。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对于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就业关注不均

由表4可以看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对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地区呈现并不平衡,这与金融危机之前《中国青年报》“多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而较少关注安徽、湖南、云南、新疆、甘肃等经济欠发达地区”[1]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表4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地区分布情况(共242篇)

地区 篇数 所占

比例 地区 篇数 所占

比例

北京 41 16.9% 山西8 3.3%

上海 7 2.9% 河南 14 5.8%

天津 6 2.5% 内蒙古5 2.1%

辽宁 9 3.7% 安徽 62.5%

河北 2 0.8% 江西 93.7%

山东 8 3.3% 湖北 93.7%

江苏 32 13.2% 湖南4 1.7%

浙江 26 10.7% 陕西6 2.5%

福建 10 4.1% 甘肃 4 1.7%

广东 15 6.2% 四川 5 2.1%

海南 1 0.4% 重庆 41.7%

吉林 3 1.2% 贵州 10.4%

黑龙江 2 0.8% 云南 4 1.7%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综观《中国青年报》2010年上半年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道,笔者认为,《中国青年报》基本做到了全面客观的呈现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状况。同时,《中国青年报》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仍有不足之处,如在“创业周刊”中报道创业成功的案例较多,忽视了创业过程中困难的报道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的就业报道切忌片面化

同样的报道内容,如果有了辩证的报道艺术就能起到不同的报道效果。比如报道大学生就业招聘会如果只渲染应聘之艰难,就会给受众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如果媒体同时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形势的分析,那么这样的组合报道就更具有服务性。再如《中国青年报》开辟了专门的创业周刊,宣传成功的创业典型。但实际上,大学生创业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劣势,比如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还很低,创业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等。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要搭建起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信息桥梁

对于大学生就业报道,媒体要客观准确的反映就业市场的状况。信息的缺失和不对称,也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媒体应尽可能全面的提供与就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过后,面对仍然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更需要全面的就业信息。在大学生就业报道过程中,媒体可以搭建毕业生与社会的桥梁,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支持以及就业指导。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社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122-02

长期以来,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一直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真正适应大学生的特殊性,只限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还远远不够,必须向实践环节找出路,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才能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理论的理解和接受。

一、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是由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是的重要特征,而实践性更是其生命力之所在。突出的实践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其教育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以及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来进行。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加强基本理论、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深切感受的时代气息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从而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的基本理论,坚定对的信仰信念。

开展社会实践教学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空泛讲授和一味灌输的倾向,使很多学生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生硬枯燥,有些学生对这种强行灌输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形成一定的认知屏障。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取得学分的工具性价值外,很难发挥其育人功能。引入社会实践环节,能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创新思维,深化教学改革,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从学校课堂走向社会课堂,从而强化其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和接受,增强信心,增长见识,锻炼能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载体。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外部社会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客体的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客体因素的影响是通过社会实践与主体相联系,达到主客体的相互协调与平衡,主体获得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认识经过转化,然后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变为实际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坚持下去,成为习惯。大学生大多从学校到学校,接触社会的面相对狭小,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通过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亲身经历受到潜移默化式的教育,自觉树立起符合社会需要的良好道德品质。

二、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些年来,有关学者对北京、上海、广东三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情况进行了典型调查,同时对浙江省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进行了普查。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且参与上缺乏广泛性。目前在许多高校中,都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但是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他们认为与专业课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可有可无。许多高校把主要精力投放在院(系)社会实践小分队或某一类实践活动上,而对学生个体的实践活动则缺乏具体有效的措施,表现为点上轰轰烈烈,面上鸦雀无声。

二是财力上,缺乏充足的经费保障。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有经费的投入做保障。许多高校把社会实践看成是一件费力花钱不讨好的事,“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舍不得投入,敷衍了事。这样不仅影响到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也降低了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性。

三是实施上,流于形式,缺少实效性。从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开展的情况来看,一些学校或教师往往并没有把社会实践教学认真落实,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社会实践的形式而无实际的内容,有活动的开展而无实际效果。大多数学校让学生自找门路做一次社会调查,不提出具体要求,特别是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只要有组织证明(公章)即可,随意性很大;即使有组织的参观访问,也未能从结合专业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有的学生甚至把社会实践等同于旅游观光等。

四是方式比较单一,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意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主要局限于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少数几项常规性的活动。根据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和探索适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的工作有待深入。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统一组织与安排的痕迹太重,学生往往缺乏自主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许多实践活动的开展被框在固定的模式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受到抑制,不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五是评价方法不规范,缺乏激励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评价方式是与其本质特征和功能相适应的,应当突出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特点。然而,有些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评价的定位存在着明显的偏颇:即评价偏重于结果,把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例如学生撰写的调查报告、社会实践材料等作为评价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忽略了对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认识水平、认识方法等的评价。更缺乏对学生在实践中所表现的理想、信念、智慧、能力等作出的综合评价。

三、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

1.将社会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根据新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方案和教学内容,学校教务部门要将社会实践教学作像对待专业实习一样纳人学校的课程体系,统一部署,有规定的学时学分要求,有完整的阶段和课表安排。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党建和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作为对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

2.建立各具特色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精心选择实践教学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很多、范围很广,整个社会都是实践基地,这就要求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根据大学生和实践教学实际需要,以学校名义与有关地区有关单位正式签约,建成相对固定的各具特色实践教学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道德与法制实践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基地、企业改革实践基地等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强调动手、动脑和亲身体验。根据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和探索适应各高校和各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如组织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倡导学生参加志愿社会服务等公益活动;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革命纪念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访问;以及充分利用和参与形势政策报告会、重大纪念日活动、有关部门组织的演讲、辩论、知识竞赛和座谈讨论以及校园媒体开展社会实践等。在实践活动中可以依据学生不同的学科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

3.集中实践教学与分散实践教学相结合。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往往会遇到经费不足和缺少相对固定的实践场所,以及学生人数较多等问题。在安排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集中是指统一联系实践单位,以学生自然班为单位进行集中参观或考察,并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而分散的做法有两种:一是让学生以个人或分成若干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调查结束后写出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并组织大家交流;二是利用寒暑假,让学生根据调查题目自行完成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4.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教学考核与评价体系。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知行脱节的传统考核办法,加大对知识运用能力和行为表现考核的力度。调查报告或论文是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评定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成绩的主要依据。但更应体现过程性原则,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品德修养、团队精神、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等,评价方式应注重多样性。形成一个个体―学校―社会的综合评价体系,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技能。有些学生实践成果获得全国、省、市等有关部门的奖励,或受到有关方面的表扬,或在国内外有关杂志上,也可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5.建立社会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实践教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各省教育主管部门都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社会实践活动的经费有数额的规定,而条件好的学校,应加大对这项经费的投入。学生处、团委可专门拨出部分学生活动经费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专项活动费。各院(系)也可适当支付学生实践费用。有了经费保障,才能资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及社会考察活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及社会实践提供生动、丰富的专题资料和典型实例。同时也才能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基地建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另外,要将大学生的寒暑假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结合起来,科学整合高校人、财、物等资源,促进社会实践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金洲,戴金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李立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3.侯曙光.“两课”教育教学社会实践运行模式探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转载请注明来自艾欧小麦体育,本文标题:《形体舞蹈范文(形势与政策(2024年春)超星尔雅)》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