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篮球传球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75
无论在平时的常态教学中,还是在一定规模的教学比赛中,笔者总感觉篮球行进间传接球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我们经常看到学生会出现“走步”违例、球传不到位、接不到球、传球时机把握不准等现象,造成练习不能连续进行,达不到既定目标。为探讨行进间双手传接球教学的有效性,解决学生中易犯的错误,笔者在备课组开设了一节普通的教学研讨课。
1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正确的传接球动作技术与步伐的协调配合(跨步接球、迈步传球)。
教学难点:根据同伴的位置,选择跑动的速度、方向、传球时机、传球落点。
2 过程描述
2.1 身心预热
①无球跑动中,学生根据步伐配合1~2呼数,体现脚步节奏。
②球性练习,提高对球的感觉和控制力。
③复习原地传接球,巩固传接球技术。
2.2 教学组织
2.2.1 组织
将学生分成2组,一组持球站立(准备传球),一组徒手站立(准备接球),2列横队散开(左右间距5~7米)相向(迎面垂直间距6~8米)错位站立。
2.2.2 练习方法
①一人跑动中传接球,多人原地传接球,形成一人与多人配合传接球。如图:
②减少两侧固定传球人,要求中间同学加快跑动速度进行练习。
③视学生掌握情况,增加行进间上篮练习,提高练习兴趣。
④尝试全场跑动中传接球(接上篮)。
2.2.3 练习要求
中间练习者在向前直线跑动过程中,不间断地向一侧稍转身跨步接球后再持球迈步稍转向另一侧进行传球;两侧原地练习者,持球一侧同学根据跑动同学的跑速,看准时机进行传球,另一侧同学则随时做好接球准备。
3 教学设想
双手胸前传接球是篮球运动较为复杂也较难掌握的一项技术,是篮球教学中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虽然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是基础,易于掌握,但在运动中处理好传接球并非易事。因为在人体在运动中,力度、方向、落点、时机以及人的位置关系等,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我们总不能动作机械化,不去接球或者造成传接球的失误,这就需要传接球双方要有及时调整的能力。显然,大多数学生还不具备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步达到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的目的。
之所以行进间传接球练习的难度远远超过原地练习,正是因为“跑动”之缘故。为此,减少跑动因素给学习带来的困难,将跑动变为相对跑动,由2人同时跑动改为1人跑动,选择1人跑动中同时与多名原地站立同学进行传接球的配合,不仅大大降低练习难度,同时也会达到保持技术动作完整性的目的。
4 案例分析
第一,复杂技术简单化。
为降低相互联系的两位同学在同时跑动时给对方在传接球上造成传球时机及控制传球落点上的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传接球技术的熟练情况,自主选择跑动的速度。即便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也不会影响练习的连续性。对于练习双方而言,传球时机的把握显得相对从容,准确的传球落点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即便调整也显得轻松得多。不仅避免了2人同时跑动容易带来“走步”违例、接球脱手情况,也降低了同时跑动带来配合上的难度,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2人或多人跑动中练习,使得行进间传接球易于理解和掌握。
第二,个体的交流,群体的合作。
纵观整节课的安排,可以看作是形式和内容对立的统一,完整与分解的融合。练习中,每一次的传球和接球,都建立了不同对象间的联系。每一对合作者都希望自己的行为给对方带去便利,也希望对方给予自己方便,这种情感的交流就会带来有效的合作。虽然是单人跑动,非但没有破坏原有动作结构,反而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形成规范的技术,培养学生自我调整的能力。
第三,优选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
本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方法得当,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热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核心作用,就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达成教学任务。任何教学目标和任务都是要通过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妥当地选择或者运用教学方法。知识点的明确性、具体性、有效性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呈现。优选合理的教学方法,就能够使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从而形成具有良好合作习惯的团队。
Basketball Teaching Case Analysis in Vocationa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SHI Weifeng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 Changzhou Railway Branch, Changzhou, Jiangsu 213011)
Abstract Basketball teaching is the bridge to connect vocational school "school sports" and "social sport", is one of the foundations laid "lifetime sports". So to carry out teaching basketball career is not only the need to enhance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but also the prevention needs of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decline, more students need to face employment and social life. Through a five-year vocational basketball Church teaching cases to explore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school PE curriculum.
Key words basketball; occupational physical; lifelong sports; innovation
1 篮球教学案例的背景
篮球运动不仅是社会、企业最普及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学生最热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篮球教学是职业学校连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是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之一。所以开展篮球教学不仅是增强学生的职业体能素质的需要,也是预防学生体能素质下滑的需要,更是学生面对就业和社会生活的需要。
本案例考虑到职业学校体育承担的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认真落实了新的职业体育课程教学标准,转变传统体育教育观念。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学、自练”的激情。采取合作练习的手段,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协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2 篮球教学案例的呈现
2.1 片段一:调动情绪、娱乐热身阶段
为更好地在安全的前提下达成教学目标,本模块采用了“慢跑”和“球操”两个活动来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得到预热。在慢跑之前,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有人知道索契冬奥会奥运五环的故事吗?”学生立刻沸腾起来。七嘴八舌地讨论过后,大家突然一头雾水。见状我就简单介绍了一下索契冬奥五环的故事,然后跟同学们说:“今天我们慢跑的方式不变,但是跑步的形式我们要变变,今天我们要进行“索契冬奥五环跑”,我们要以慢跑热身的方式来重温一下索契冬奥会那缺憾的一环,全班排成一列队形,我在排头领跑,体委在尾,大家注意保存距离、跟上节奏,先围绕篮球场慢跑一圈,然后顺时针绕圆的方式慢跑,渐渐地全班收束成一个类似于“未打开的一环”,再逆时针绕圆的方式,重演失误四环,让完美五环终绽放。”听完之后同学们异常兴奋,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同学们跑得非常认真,个个富有激情,收束时全班犹如一个整体,团结积极向上;绽放时同学们个个犹如花儿一样洋溢着青春和美丽。随后我根据学生绽放的圆形,原地进行了球操的准备活动,整个练习创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着热身。
2.2 片段二:合作探究,运动参与阶段
利用CBA和NBA球星,以及“洛杉矶凌晨4点的故事”导入本节课堂。一开始学生先自由传球练习再师生一起总结技术要领,然后由老师讲解师范,同学们看完之后蠢蠢欲动,跃跃欲试。随后我就组织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学习,根据预先布置的标志物进行站位,先是一对一地进行传接球球练习,然后通过队列队形的转换,变成三角形传接球……当队形变换成四角形传接球时,同学们略显机械的传球动作使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虽然积极性很高,但是一味地简单通过队形变化的传接球练习还是略显单调,这时我脑子里浮现出我带三年级足球时所做的“足球传围抢”的游戏。于是我中断练习,并在传球队形中加入一个“断球者”进行干扰和抢断球。瞬间,那个“断球者”犹如一颗催化剂,使得简单的传接球练习变得更具有乐趣、激情和挑战性。教师一边巡回指导帮助同学,一边强调动作的技术要领,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但不时也有同学把球传丢了,追着球跑,同学们练得非常开心。
2.3 片段三:创新拓展、培养兴趣阶段
本阶段结合刚刚学习的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的特点,通过分组团体协作共同体验合作成功乐趣。我将全班分成均势的两组按照要求进行传接球接力比赛,比赛前我问:“机制专业实习的时候感觉身体什么部位最累?”“手臂和手”“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这样看来上肢力量对你们来说是必须具备的,我决定比赛输的组加练40次俯卧撑,赢的组加练20次俯卧撑,来发展发展我们的上肢力量,提高一下我们的职业体能。”紧接着,我重点强调了游戏的规则和做游戏中安全事项。各组同学紧张地为本组同学加油,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忘我的投入劲着实让我感动,课要结束时,学生们依旧热情高涨……
3 篮球教学案例的评析
3.1 打开思维枷锁,让学生像鸟一样自由地飞翔
体育课慢跑热身的形式是任何一所学校体育教学的常规部分,再平凡不过了,但是总有学生找出各种理由不想跑步,为跑步找托词,或者是不认真跑,学生真的不喜欢跑步吗?这个问题是体育老师困惑和迷茫的,纯粹的跑,是很枯燥,谁都会厌倦。其实我们可以打开思维的枷锁,去寻求新的动力。因此我在本案例中创新发明了“索契冬奥五环跑”。在保持跑步基本方式的同时,在跑的形式上加以了变化。这样的形式不仅仅是多了一点创意,更让学生有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简单的慢跑被注入了生命,它变成了一个工具,一个能使大家聚集在一起,形成战斗团队的工具,充满活力的工具;它变成了一个载体,一个传递班级友情、传承奥运文化的载体。此时的学生不会介意跑得累不累,只会做得更好,跑得更努力。
3.2 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启发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是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基础。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可以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内容。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新颖灵活、富有创意的师生互动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积极创设学生自觉参与的活动氛围。在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潜力,尤其要培养学生探究体育学习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设计并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在本案例中,老师首先很好地设计了练习队列队形,通过队形的变化:一对一、三角形、在四角形传接球的时候又根据教学现场情况及时将“足球传围抢”的游戏概念加入到篮球的教学中来,使课堂练习更加丰富,刺激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队形变化的同时,老师通过观察传球线路的问题,又很好地引导学生在传球线路上进行变化,启发他们去思维,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了学生的发展。
3.3 玩中乐,乐中学,学中思,发展学生职业体能
本案例的设计,一改传统的“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才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学生很快地进入了角色,教师再根据教学进程,不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提示,使学生们既能玩得开心、学到技术,又能得到启发,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本案例的设计体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教师始终处在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分享快乐。最后传接球比赛游戏设计很好地把课堂的气氛推向。游戏最后引入了“职业体能训练”的概念。通过一组上肢力量素质练习,不仅强化了机制专业学生职业体能素质练习,更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出“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宗旨。这种有针对性的素质锻炼,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健身的益处,因此学生的积极性极高,呐喊声不断。“团结协作、强身健体、拼搏争先”的精神也在一声声渐高的呐喊中慢慢地得到了升华。
篮球是现行初中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而在教学生动作技能中,往往一个小小的动作应学生掌握不了,而困惑着老师们。运球和投篮中的压腕动作往往要经过教师长时间的指导和纠正,才能使一些学生掌握。在一次教学中,我无意的找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捷径。
案例描述
那年我校刚刚搬新校舍,新的教学楼、实验楼、体艺楼、塑胶跑道、人工草皮的运动场和塑胶篮球场,还有围在运动场外的4米高的结实的铁网围栏。有次我在为初二(6)班同学上篮球投篮中的投擦板篮课时,刚刚和其他老师撞课都上篮球投篮,我只拿到了一块篮球场地。为了让学生加深投擦板篮动作印象,我就先安排学生学习正面打篮板,并分给男女同学各一个篮板,让学生轮流练习打板。没过会儿,我就发现学生练习效果打不到我的要求,因为人多而篮板少。而且旁边没有高墙可以让学生代替篮板,只有4米高的铁网围栏。非常着急,突然发现有个学生正没事做拿球向旁边的铁网围栏扔着玩。我灵机一动,能不能把篮球打到有点软软的铁网围栏上再弹回来接住球。我就走过去,也没批评学生在玩,顺手拿起他的球用力打到铁网围栏上,球轻轻的弹了回来,我接住后又用力一试,球又回来了。我发现这与打在篮板上有一定的区别,手腕压腕要用大力,就可以完成打篮板动作。我马上组织学生在铁网围栏前一字排开,把铁网围栏代替篮板练习动作。同时我提醒学生两者的区别,并加大手腕压腕动作,而且要接住弹回来的球。“啪、啪……...”没多长时间同学们都适应了,而且手臂力量缴差的学生,为了接住自己的球都加大压腕动作。在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对打铁网围栏的新鲜感。
反思与分析
在不经意间即解决了场地紧张的问题,又给学生加大了练习手腕动作,起到了双重效果。
1.由于铁网围栏是较软的铁丝网与篮板或墙壁的硬面的弹性相差很大,平时教师不会把它当为代替的练习物。在场地紧张时,能完全解决打篮板这个问题。
2.由于柔软的铁丝网在加大手腕用力后也能代替篮板使用。而且能提高学生练习时手腕压腕动作的用力,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密度。
3.我仔细研究了柔软的铁丝网,铁网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只不过面积大了看起来好象柔软的,但只接触小面积它就能感到它的坚硬。而弹性刚好能缓冲一部分的力,但还是能回弹还有一部分力。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 ;高中篮球教学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256-01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高中篮球教学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完全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培养,致使班上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分层教学模式刚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做到因材施教,给篮球教学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
一、分层教学实施在高中篮球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符合篮球运动的客观发展规律
分层教学模式强调因人而异,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这一特点完全符合篮球运动的客观发展规律,能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众所周知,学生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只制定一个学习目标,很有可能出现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长此以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率。分层教学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模式,其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选择项目进行教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不同的学习条件,以避免出现学生吃不饱、吃不了的情况。
二、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在高中篮球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一)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为有效将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在高中篮球教学中,教师的首要教学任务就是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将学生按照技术水平进行分层,以确保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发展。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经过分层定位之后,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进行二次调整,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热情。
(二)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基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设计教学内容,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一般来说,学生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知识水平以及兴趣爱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如:优等生、中等生以及学习能力有待加强的学生,然后,再根据划分的层次,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对于篮球素质较高的学生,教师应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强化训练,适当加大教学内容的难度;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该锻炼学生篮球基础动作,使其更好掌握技术动作,同时还应该将难点进行分散处理,形成一定的梯度,按照循循渐进的原则。
(三)教学环节设计的层次性
教案作为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以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要知道,教案设计的教学起点与预设的情况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这是由于,课堂教学具有动态性,会受外界因素及内在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教案,不能固守陈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评价的层次性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采用考试的方法来评价学生,把成绩作为判断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不仅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还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评价学生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如:分组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与学生互评等等。分组评价即把篮球素质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然后,从小组内同学的作业完成度、课堂表现情况以及平时测验等方面进行评价,这样既可以调动起学生间的竞争,还可以真实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结语
将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在高中篮球教学中,既是学生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且要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选择合适有效的评价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更好地掌握篮球的基本动作,进而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法;学法;教学目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6-0031-05
新世纪《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改之前,我们对体育课教学方法的认识较为固定,即传统教科书中的讲解法、直观法、语言法、示范法、分解与完整法、预防纠错法、游戏与竞赛法、循环练习法、重复练习法等,自新课改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以来,体育课教案中的“教学活动”开始出现“一分为二”现象:“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体育课教学方法同样开始“一分为二”:教学方法=“教法”+“学法”,并出现了教师活动(教法)、学生活动(学法)不同的编写栏目,从而导致了很多具体内容的错误与偏差:有的老师只写了教法、不写学法;有的老师写的教法与学法是不对称的;还有的老师不知道怎么写教法与学法,乱写一通;等等。
把体育教学方法分割为“教法与学法”并非体育课程特有的现象,它是新世纪教育学科改革的产物,对于这个新生事物,我们采用拒绝与否定的态度是不明智的,接纳与深化研究才是正确的选择,但前提是:我们需要结合体育学科特点,明确体育教学方法的意义、作用与价值;体育教法的种类、体育学法的种类;体育教法与学法预设的规范性;等等,这就构成了本文的研究问题。
一、再次认识体育课教学方法的意义
体育教学方法意义何在?这个问题似乎问的有些多余,因为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着形形的方法,但笔者认为,如果我们不多问个为什么,那么有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往往会迷惑我们行进的方向,体育教学方法也是如此。从词义角度来理解,“方法”指的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我们从上述概念中不难发现,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是“教学目的或教学目标”,换而言之,体育教学方法因体育教学目标预设而立,因体育教学目标达成而亡。结合本年度体育教学质量的讨论选题,笔者把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质量的关系构图为图1所示。
如上所述,体育课教学方法存在的意义在于:体育课教学方法为体育课教学目标服务,进而为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做出贡献;预设的体育课目标是配置体育课教学方法的前期;体育课目标的达成是体育课教学方法的终结;体育课教学方法选择需与体育课教学目标相一致。
二、体育教学方法划分与种类回顾
规范体育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学理论研究所需,也是体育教学实践的急需,但其难度很大,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中有关教学方法的提法众说纷纭、没有定论,因此,教育学有关教学方法研究成果的借鉴与参考价值有限;二是前期有关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较为匮乏,划分体系不够科学与完善;三是,体育学科不同于教育其他学科,是一门以操作性为主要特征的特殊学科,对于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认识相对不足。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国外有关的教学方法。
巴班斯基根据人的活动特点,把教学方法划分为三大类:“组织和自我组织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激发学习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检查和自我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
拉斯卡依据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即刺激――反应联结理论,把教学方法归为四类:呈现的方法、实践的方法、发现的方法、强化的方法。
威斯顿和格兰顿根据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把教学方法分为四大类:(1)教师中心的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提问、论证等方法;(2)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同伴教学、小组设计等方法;(3)个体化的方法。如程序教学、单元教学、独立设计、计算机教学等;(4)实践的方法。包括现场和I临床教学、实验室学习、角色扮演、模拟和游戏、练习等方法。
其次,我们回顾国内对教学方法的表述。
李秉德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教学方法分为五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黄甫全教授提出了层次构成分类模式,把教学方法分为三个层次:(1)原理性教学方法。解决教学规律、教学思想、新教学理论观念与学校教学实践直接的联系问题,是教学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方法化的结果。如启发式、发现式、设计教学法、注入式方法等。(2)技术性教学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学方法的指导,向下可以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构成操作性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例如: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等。(3)操作性教学方法。指学校不同学科教学中具有特殊性的具体方法。如语文课的分散识字法、外语课的听说法、美术课的写生法、音乐课的视唱法、劳动技术课的工序法等。
再次,我们回顾各类教材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划分种类(表1)。
综上所述,国内外教育理论对教学方法的划分由于其依据不同而呈现了各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学校体育学》教材对体育教学方法的划分因其依据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种类:有的按体育教学目标进行划分: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方法、发展体能的方法、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的方法;有的按教法与学法进行划分:教师指导的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有的把学法特指为学生练习法;等等。总之,以上划分依据很不统一、种类差别较大,对于一线体育教师在体育课教学设计过程中选择教学方法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并形成了现有大量体育课教案中教学方法非常混乱的现象。
三、体育课教学方法重新划分
以矛盾论视角分析,“教法”和“学法”是构成教学方法这一矛盾的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首先,“教法”和“学法”具有不同的主体,“教法”的主体是教师、“学法”的主体是学生,两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其次,两者之间相互关联,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如教师在做动作示范时,学生则在现场观看教师示范的动作);再次,在不同的阶段,两者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教学初期,教师“教法”是主要方面;教学后期,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学会所学内容,即体育课教学目标达成,“教法”随之告终)。
总之,从师生关系角度来看,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教法”改革的重要性与新颖性,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学法研究,加强学法指导。而学法的主要核心在于是主动地学还是接受式地学、是个人自主地学还是团体合作地学,这就涉及了传统教学方法改革与新课程学习方式变革等方面的问题。
基于《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与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变革,根据前期对体育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方法相关性的认识,结合学生学法核心内容,针对体育课教案中“教学方法”描述较为混乱的现象,我们把体育课教学方法一分为二:“体育课教法”+“体育课学法”:体育课教法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实施的方法、体育课学法主要是以学生学习方式为主实施的方法,具体内容如图2所示。
图2所示,从“教法”角度而言,主要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有关运动技术理论知识的教法。虽然运动理论知识并非体育课教学的本质内容,但在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同样存在有关运动技术概念、原理、方法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因此,我们把运动理论知识的教法总结为:讲解法、启发法、提问法、对比法、讨论法等。
第二,运动技术是体育课教学的本体,其教法为:动作示范法、实物演示法(图片、展板、模型等)、媒体辅助法、动作分解法、动作完整法、口令指挥法、保护帮助法、动作纠错法、反馈评价法、重复训练法、游戏竞赛法、情景设置法等。
第三,把课改之前体育课“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修改为“发展学生心理与社会适应”方法,结合十提出的“教书育人”基本精神,本文把“发展学生心理与社会适应”的方法调整为“育人”方法,具体为:榜样法、鼓励法、奖惩法等。
第四,把传统体育课的“体能”教法简化为:负重训练法、重复训练法、持续训练法、循环训练法等,并把之前的“练习”改为“训练”,因为“练习”主要是从学生角度而言,“训练”则可从教师角度而言。
另外,从“学法”角度而言,其划分的依据是:一是学法与教法基本相对应,如教师实施了动作示范法,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观察法等;二是学法主要以学生“主动或被动”“个人或合作”的方式为核心。因此,“学法”具体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1)运动技能的习得是学生个人的事,只看不练是不能达成掌握运动技能目标的,所以,涉及学生个人的学法有:如观察法、聆听法、探究法、反省法、模仿练习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动作纠正法、负重练习法、重复练习法、持续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等;(2)由于班级授课制仍是我国长期以来体育课教学主要的教学形式,因此,学生的集体学法可采用全班集中学法、分组合作学法的形式,分组合作学法又有:两人一组、三人一组、五人一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等。
四、体育课教案案例分析与教学方法规范性建议
篮球:体前变相换手运球教案
1.指导思想(略)
2.教材分析(略)
3.学情分析(略)
4.教学步骤(略)
5.具体教案(表2)
(一)以上教案主要的亮点
(1)给学生分发学习卡片,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2)球性练习内容较为丰富,包含了众多的练习形式:两手弹拨球,球绕环:绕头、绕腰、绕膝、绕腿,双手拨地滚球,持球左右转体探肩,胯下绕“8”字,抛接球:击掌或转体;(3)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形式循序渐进:由原地三个练习转向绕“障碍”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练习。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1.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步骤等方面的问题
因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与本文选题关联度不大,因此,我们将在另文中具体阐述,本文只对具体教案中与教学方法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
2.体育课教学目标方面的问题
(1)体育课教学目标陈述格式不够到位。该目标表述方式主要采用的是教育学家布鲁姆的目标分类体系:认知目标、技能目标与情感目标。其主要的缺点在于:首先,技能目标中的“技能”并非特指运动技能,与体育学科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其次,缺失体育课中有关“身体”方面的目标。
(2)体育课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首先,认知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能较好掌握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含糊不清,不够具体,不具有课后评价的操作性。其次,一方面技能目标之一“使学生在练习中运用技术完成练习,一半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大部分能连续运用此技术在游戏、比赛中有所体现”不够具体,没有说明具体的运动技术核心内容,缺乏评价的操作性;另一方面,该课是新授课,也是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一半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能实现吗?显然不能!若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只学了一节新课就基本掌握了“篮球变向换手运球技术”,那么这个老师真是神了。技能目标之二“发展学生灵敏性和快速移动能力”并非是运动技能目标;再次,情感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信心,与同伴合作友好相处团结协作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泛泛而谈,缺乏具体的课中实施路径与操作的可行性。
(3)领域目标与教学目标相互混淆。“领域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上位目标,在具体的教案中再次表述领域目标有些画蛇添足的感觉,没有必要。其次“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是领域目标吗?是什么领域的目标?
3.教学单元学时不明确
该教案虽说明了是新授课,但没有说明总学时(在教材分析部分也没有说明),这就容易导致该课教学目标盲目化,因为同样是新授课,总学时为3的新授课与总学时为6的新授课,其教学进度是不同的,教学目标定位也是不一样的。
4.动作讲解要领缺失
该课的主体教学内容是“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但在整个教案中却没有该动作的技术要领,这就造成了体育教师“讲什么”的模糊性,设想一下,体育教师连主体教学内容的技术要领都不熟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精讲多练”呢?
查询《篮球》相关教材发现,教科书对该动作技术的描述也是不够准确的,如《篮球》教材之一的表述是:“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以由右向左做体前变向换手为例:变向时,右手拍按球的右后上方,把球从自己的右侧拍按到左侧前方,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上体左转,用肩保护球,然后换手运球,加速前进。
该表述存在的问题是:(1)左右方向没有明确交代是以进攻队员还是以防守队员为参照的。(2)按拍球的右侧上方与右脚向左前方跨出的动作不是“同时”关系,而是先后关系。
查询另一本《篮球》教材发现,其表述为: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运球队员从对手右侧突破时,先向对手左侧运球,当对手向左侧移动时,运球队员突然用右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使球经自己体前右侧反弹至左侧前方,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用右肩挡住对手,接着迅速换左手按拍球的后上方,从对手的右侧运球超越对手。”
该表述存在的问题是:(1)左右方向一般以进攻队员为参照体,而该表述是以“对手右侧”中的对手为参照体的。(2)文中的左右指向有矛盾:最先的“右侧”是指“对手”右侧,之后的“右脚”又指“运球队员”。(3)按拍球的右侧上方与右脚向左前方跨出的动作不是“同时”关系,而是先后关系。
观察图3“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经本文修改后的技术要领为:“以进攻队员由右向左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为例――进攻队员先向右侧运球,当防守队员向右侧移动时,进攻队员突然移动身体重心至左侧,同时用右手按拍球的右侧上方,从体前右侧反弹至左侧前方,随后,右脚迅速向左前方跨出,并用右肩挡住对手,然后换手运球,加速前进。”
若有口诀则使讲解更为简练:“左侧变向佯攻右、重心迅速向左移、右手拍球反弹前、右脚跨左并探肩、摆脱防守换手行。”
5.“运球抢球游戏”安排不合理
该教案在课的基本部分后期安排了一个“运球抢球游戏”,要求学生在练习中体现所学的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笔者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设想一下,八年级的学生第一次课就能实践运用“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吗?显然不能,既然如此,安排此类竞赛游戏的作用是什么?是激发学生的体育课兴趣还是巩固所学内容?如此安排不仅会牺牲前期所学内容的成果,而且更有可能会对所学内容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改进建议
1.理顺体育课时计划(教案)的结构
综合以往体育课时计划设计的形式与内容,笔者把体育课时计划(教案)总结为7个部分的内容:(1)设计理念;(2)教材分析;(3)学情分析;(4)教学目标;(5)教学重难点;(6)教学步骤;(7)具体流程(表格式)。
2.表格式具体流程的规范性建议
建议把之前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放在教案的第三部分到第六部分表述;把教师活动的具体内容分解为两个部分:教的步骤与教法;学生活动的具体内容分解为两个部分:学的步骤与学法。
3.具体流程中的“教法与学法”表述建议(表3)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1.调研对象:陶山学区各小学(共7所学校+3所分校)
2.调研方法:听取学校的汇报、师生座谈、听评课、查资料(计划、教案等)
二、调研结果及问题分析
1.体育教师情况:全学区共有专职体育教师21人,兼职体育教师37人。
2.体育课时安排情况:全学区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体育课(3+1)节,三四五六年级每周开设体育课(2+1)节(大部分学校只有2节)。
3.体育硬件设施情况:各校均有体育器材室,但器材配备参差不齐,大多数学校器材陈旧,几乎没有一所学校有标准的田径场地(只有桐浦小学有一个200米的煤渣跑道)。
4.体育课堂(教学计划、教案、教学常规)情况:专职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教案、教学常规基本都能较好地落实,还涌现出一批较优秀的年轻教师,比如:陶山镇小的黄高杰老师、桐浦小学的陈晓秋老师、丰和小学的单秀娜老师、沙岙小学的孙笑蕊老师以及荆谷小学的林华武老师等。兼职的体育教师相对薄弱,教案的编写不是很规范,课后反思基本没有,而且有部分老师只有教学计划没有教案,还有个别老师没上交。
5.兴趣小组或运动队开设情况:陶山学区每年开展一次田径运动会,所以每个学校基本都有开展田径队训练工作;篮球队训练有参加瑞安市比赛任务的学校有组织训练(也没有常年训练,基本都是赛前一个月才开始的);乒乓球队训练情况基本类同篮球。兴趣小组活动基本没开展。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
1.体育教师工作量大(专职体育教师配备不足),部分教师业务能力偏低(主要体现在兼职的体育教师方面),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工作积极性不高。从检查的结果发现,部分教师的课时计划开设不足,备课与实际上课有出入,而且有个别教师出现应付的迹象。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体育课程改革的工作。应该积极地推进校本教研,以课例为载体,改变个人为主的备课行为,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注重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倡导教师在备课中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教学内容的开放,除教科书外,还应有音像资料、图书资料、网上信息以及来自社会、生活的知识;二是教学形式的开放,灵活多样,讲究实效;三是师生关系的开放,多创设一些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境,以利于学生锻炼思维、开发智力、发展个性。
2.大多数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小,体育器材跟不上新课程教材的需要,课程改革资源缺乏。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要加强对硬件设施的投入,体育教师发挥想象力,自制器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因地制宜地开展好各种活动。
关键词: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模块教学的存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而教师是主导地位,关键是“导”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其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或两、三个专项才能,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课堂教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一、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选修模块,是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选择的,相对来讲,高中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与水平都相应比较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认真地备课,编写教案,但教案是相对的,不能因为要完成教案的内容、任务,而忽视了学生的运动参与积极性等情绪变化。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合理化建议并给予采纳、执行,对学生来讲是一种尊重与肯定,对教师来讲,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应给予理解与认可。对于营造课堂气氛来讲,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一节田径必修课中的游戏部分,虽然教师认真地按教案布置学生游戏的内容,但几位学生就走过来诚恳地讲:“老师,我们想那样玩游戏。你看行吗?”要求是合理的,在安全许可的条件下,教师可以爽快地答应并及时地表扬他们,营造出一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尽情地享受体育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乐趣。
二、给点掌声、给点赞许、给点鼓励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由于采用了模块教学,学生的整体水平提高了,但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对于后进生来讲,给点赞许、给点掌声、给点鼓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上力量素质课时,要求学生双臂支撑过双杠,对手臂力量好点的学生来讲是一件很轻松的事,而对女生来讲,由于力量相对比较差,又加上害怕、恐惧等心理因素而影响她们练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充分鼓励她们,指导她们体会动作的要领,当她们在克服困难而走向成功后,都有一种挑战自我成功后的喜悦,更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赞许、掌声、鼓励,是学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最有力武器。
三、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
在模块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每节课中的能力展示部分,教师要认真地发现学生能力的提高与进步,因为学生要得到教师的赞许与肯定,同学的称赞与羡慕,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有利于学生增强课外自我锻炼的自觉性,也有利于学生课外的自我探索,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四、平衡分组,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在模块教学中,由于学生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高中课堂教学比赛分组中,最好是平衡分组。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充分发挥集体的聪明才智,合理地安排战术与对策,有利于学生间的互帮互学,互相鼓励,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也有利于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和组织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例如:在篮球教学模块行进间运球比赛中,由于每组的实力相当,关键看学生的集体配合与组织能力。各小组长与组员共同商量,合理安排本组的实力和人员对策,课堂教学气氛就比较浓烈,达到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效果。
五、教会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提高放松练习的能力
在高中体育与健康的课堂教学中,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基础,能做一些简单的准备活动和放松练习,教师在带学生做准备活动和放松练习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和放松练习,努力培养学生在课外锻炼时自觉做准备活动和放松练习的习惯,防止运动损伤的发生,促使学生遵循体育运动规律,真正达到教学目的。
六、重视高中学生理论知识的习得
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有能力自我学习探索一些体育理论知识,可以更好地促进爱好与兴趣的发展,也可以提高体育运动水平。例如: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寻材料,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并发言,再由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完成一节理论课的教学。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效果奇佳。
七、放下架子,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中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中去,体会教学改革所带来的乐趣,不要允许“篮球上篮时会被学生盖帽而不好意思”、“跑、跳能力输给学生而不好意思”等尴尬心理存在。可以这样讲,如果教师不能教出一些“青出于蓝胜于蓝”的学生,就是自己教学的失败。
八、重视安全教育和运动保健知识的教育
一、充分准备,科学规划
我班在上学期就开始进行实习动员,让学生熟悉自己手上的教材,撰写教案,请教材教法老师担任评委,进行班级微型课竞赛,同时安排部分学生到都匀一中听语文教师的课,使学生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并充分感受到实习前的紧张感。在本学期开学时,就由周健自主任负责,组建了XX级本科(1)班实习队,拟订实习计划,把实习篇目分到每个学生手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以及实习学校班级的分布情况(高一年级11个班),注意高下结合、特长搭配,使学生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将学生分为11个组进行试讲。指导教师责任到人,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学生编写教案,钻研教材教法,听学生试讲并提出修改意见。由于准备充分、安排合理,督促有力,前期试讲效果好,学生积极性高。为实习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备课
前往实习学校前,所有实习生都在实习队指导教师下研究教材,编写教案并反复修改,写出了教为完整详细的教案,同时在试讲中不断改进。在正式上课之前,安排了半周的听课任务,实习生听原任课教师的课。利用这段时间,实习生虚心向实习学校指导教师请教,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结合班级实际继续对教案进行修改和完善,使备课精益求精,做到胸有成竹。
2、课堂教学
本次实习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以实习班级为单位把任务落实到各组,由实习学校任课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实习生的备课、上课的把关检查,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所有实习生必须经过指导教师批阅并签字同意其教案后方可上课。在课堂教学实习过程中,实习生努力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认真备课,独立写出了质量较好的教案,并在预讲和试讲中得到逐步提高。
在实习上课时,绝大多数实习生都能较好地遵循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把握教学大纲,熟悉掌握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注意启发性和学生动态,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流畅,所有学生都能按照要求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板书清楚规整,讲授比较准确生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欢迎。有近半数实习生上得较好,特别是左慧、杨静、陈娟、石冰燕、罗方亚、陈军、张贵南、莫如能等同学的课堂教学更是取得了明显的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实习学校的好评。
3、作业批改
为使学生的所学得到巩固,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我们要求课后布置一定作业,实习生以组为单位集体进行批改,尽量做到全批全改,增强了教学效果。
4、课外辅导
充分发挥实习生的积极性,凡早读和晚自习是语文科目的,实习生轮流值班进行辅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深受学生的欢迎。
5、听课
广泛开展听课,规定同组成员必须全程互相听课,同课头的尽量听,同时有选择地听其它组的课,听课后进行评议。原则上每个实习生必须听课40节以上,并做好规范的听课记录。
6、班主任工作实习
根据实习计划,本次实教学实习外,还要实习班主任工作。每实习小组设组长一名,由组长排定班主任的次序表,原则上每人负责五天。实习班主任的实习生首先在原班主任的指导下全面掌握班级情况,熟悉学生和班干组成情况,了解学生的特点,以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为目标,努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实习生负责检查、监督早自习、晚自习和课间操的情况,维持课堂纪律,检查卫生值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还积极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如篮球、排球赛等。在实习中,实习学生能以极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实习工作,以身作则,关心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受到实习学校师生的称赞和好评。
三、及时总结,共同提高
为利于工作的安排和开展,同时也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探讨的机会和环境,实习队每周六晚8点—10点都要对本周的实习工作进行总结,由领队周健自主任主持,指导教师和实习生谈实习体会,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同评议,及时改进。在会上,指导教师对今后的工作进行安排、布置,保证实习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还共同协商解决一些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如生活问题等,给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在实习师生繁重的实习工作之余,力图增添一些轻松的氛围,劳逸结合。实习队利用周末和学生以班为单位举行联欢会、为实习学校的“文艺周”组织排练舞蹈等节目及组织实习队与实习学校的篮球友谊赛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实习队师生的业余生活,也增进了师生、同学之间的感情,使大家都感到这次实习既充实又有意义。
五、团结一心,共创佳绩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活动空间,其价值核心与价值取向与校园文化所依托的价值体系相通,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在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人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园体育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如今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不仅仅是由大学生主导,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由教师主导,例如目前很多高校每年都会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总而言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宗旨就是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增强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技能,以此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二、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篮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篮球运动对大学生体育观念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而篮球运动能够有助于增强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活跃身心,对锻炼人的综合能力起到积极影响。同时篮球运动对于场地以及参与者技能的要求不是很高,很容易就能组织一场篮球活动,所以说篮球运动不仅仅能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还能够促使其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二)篮球运动对大学生体育风尚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篮球运动是一项具有团队性、竞争性、娱乐性以及健身性等特点的体育运动项目,同时篮球运动也是一项灵活性比较大的体育项目,大学生可以根据场地情况自愿参与篮球运动,这就使得很多大学生对篮球运动具有很高的兴趣。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种非强制性、娱乐性较高的运动项目更加能够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进而能够养成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所以说,通过篮球运动,大学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比较普遍和稳定的大学校园体育风尚。
(三)篮球运动对大学生体育知识的影响
高校体育教育就是教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知识,树立良好的体育观念,而篮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学生。大学生通过篮球运动能够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例如运动损伤的急救等体育知识,这对大学生以后的体育运动中能够更好的保护自己,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
(四)篮球运动对大学生体育目标的影响
大学体育教育要督促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树立自己的体育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坚持运动。大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主要就是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以及能力选择与自己相适合的篮球运动。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在篮球运动过程中都感受到了快乐与喜悦,这就说明篮球运动不仅仅能够有助于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体育目标,同时还能够在体育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娱乐身心、增强体质。
(五)篮球运动对大学生体育精神的影响
校园体育精神主要就是指体育竞争精神、体育协作精神、意志精神、遵守规则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等体育精神,这些体育精神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而现代篮球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该项运动项目起源时的游戏性,它以丰富多彩的内涵能够有效开发大学生的智慧、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渐渐成为了大学生体育运动中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例如篮球运动是一项讲究团队协作的运动项目,大学生通过篮球运动能够有效体会到协作的内涵,进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篮球运动具有很多规则,如果篮球运动中违法规则,那么篮球运动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因此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会不知觉的养成一种遵守规则的习惯,这对大学生以后的生活有着很大的积极的影响。所以说,篮球运动对于校园体育精神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各大高校应该要进一步重视篮球教育。
三、结束语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所谓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即为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而形成的一系列精神财富,其中主要包括体育观念、体育精神与体育知识等[1]。目前产生体育文化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必须具备产生体育文化的环境;第二,必须要有创造体育文化的主体;第三,要有形成体育文化的活动与过程。在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体育文化,并且这三条件很难被改变,要持续较长的时间。这种体育文化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等都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高校的校园体育文化有多种表现形式,在校内表现为体育课程上的体育活动、课下的群体活动以及体育运动会等,在校外则表现为一些大型的体育比赛、社交体育活动以及郊游等等。
二、篮球运动的作用
篮球运动是高校常见的体育活动之一,其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以及学生自信心、意志力和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一)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由于篮球运动需要运动员有快速的反应能力,身体动作要敏捷连贯,奔跑速度要快。通过大量的篮球活动可以有效培养运动员的动作敏捷性、身体的灵活性、奔跑速度以及弹跳力等运动素质,因此经常参加篮球运动的运动员,往往会具有较强的体能、比较发达的肌肉,而且其身体的各个部位能够获得良好的锻炼与发展。此外,由于篮球运动是一项具有较高强度的对抗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能够快速地进行身体代谢,从而可以有效增强运动者的消化道、心脏、呼吸道及其他脏器功能,有效协调运动者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而且可以有效提升运动者神经中枢的灵活性。因此,开展篮球运动可有效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由于篮球运动不仅是运动者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的对抗,而且是运动者聪明才智与意志力的对抗,篮球比赛的水平高低不仅与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技术水平的高低有关,而且还取决于篮球运动员的聪明才智、创造能力以及勇气谋略等[2]。作为一项集体作战的项目,篮球运动中包括防御、转换以及进攻等多个环节与项目。在篮球运动中,需要运动员能够勇敢、智慧、果断地对赛况作出准确的判断,能够稳重冷静地应对任何情况,因此篮球运动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
篮球运动需要各成员的积极配合、互相合作,所有的队员都要将整个球队看作一个集体,要顾全大局,团结一心,只有这样才可能取得比赛的最后胜利。因此,篮球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与能力。而且通过学生之间的共同学习与交流,通过对成败的共同体验,可以有效拉近学生间的距离,增进学生间的友谊,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篮球运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
三、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一)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影响
1.篮球运动对高校篮球体育设施建设的影响。目前,篮球运动是高校校园运动的主流体育项目之一,为了能够有效促进篮球体育运动的开展,各大高校都在积极配备篮球体育设施,这有效促进了高校篮球体育设施建设。
2.篮球运动对高校体育消费的影响。随着学生对篮球运动兴趣的不断提高,其就会更加迫切地想要获得更多的篮球运动相关知识,而且还会更加积极地购买更多的篮球体育用品,例如球鞋以及篮球等,这有效带动了高校的体育消费。而在购买之前学生还会更加积极地去了解各种体育用品的功能,了解体育用品对篮球运动的作用,而在此过程中也有效拓展了学生的体育知识面,增长了学生的见识。
3.篮球运动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篮球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体育素养都会影响到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3]。因此,为了保证高校篮球运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必须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聘请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技术水平的篮球体育教师,提高高校篮球教师队伍力量,而且要加强对现有篮球教师的培训,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篮球师资队伍水平。
(二)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影响
1.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影响。在篮球运动过程中,参赛者必须要根据赛况及时地调整战略战术,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状况,从而更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在此过程中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思考能力。
2.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与拼搏精神的影响。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学生在走上社会后也必须要面临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承受很多的压力。而良好的篮球运动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这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3.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的影响。由于篮球运动是一项需要多人配合的集体运动。为了能够赢得比赛的胜利,所有的队员都必须要积极配合,互相合作,而此过程也有效培养了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彼此间的默契。
4.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公平竞争意识与品质的影响。在篮球比赛中需要充分遵循公平竞争的原则,良好的篮球运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精神与公平竞争品质。公平竞争不仅是指要敢于竞争,不怕困难,不畏强者,而且提倡公平公正的行为规范,要保证竞争的公平性与公正性[4]。在高校中开展篮球运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公平竞争的精神,使其能够更加勇敢,更加具有雄心壮志,同时也可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其在任何的比赛或是活动中都能够充分遵循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
(三)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行为文化的影响
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中与学生生活关联最为密切的一种文化。其中主要包括体育运动会、体育竞赛及体育制度等多个方面的文化。其中所谓的体育制度文化即为在篮球运动中所制定的比赛规则,而这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中都包含了很多的教育内容,例如参赛者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运动道德品质,要保证篮球比赛的公平性与公正性等等,这不仅可以有效规范篮球比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而良好的篮球运动可以有效促进校园体育制度的建立与健全,从而规范高校的体育课堂规则,完善体育训练方法与教学方式。而且良好的篮球运动可以有助于校园体育传统的传承。作为一种体育行为方式,校园体育传统是在校园中逐渐形成并且长期流行的一种校园体育文化。良好的篮球传统可以促进篮球运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可以推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篮球运动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一、课题的目的意义:
篮球运动起源于学校,并且在学校中迅速普及,尤其是在滨州学院发展更为迅速。大学校园篮球运动氛围浓厚,有很多大学生都受当今篮球运动形势的影响,喜欢参加篮球运动,为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也一步步的步入正规。而篮球运动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与锻炼价值,可以起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
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不和谐的场面。而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高校非体育专业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二、文献综述(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问题,找到研究课题的切入点,附主要参考文献,约2000字):
刘博在对我国高校开展篮球运动的研究与探讨中谈到高校的大学生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高校体育事关重大,而篮球运动因其易普及和趣味性强的自身特点,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是校园中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自 1998年开展以来,以独特的魅力迅速把学生、家长和学校融为一体,在大中小学校园内乃至整个社会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越来越多的人走到篮球场,加入到这一运动中来。篮球运动的进一步普及和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习、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胡本东在山东省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指出篮球选项课师资队伍建设是决定篮球选项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制约着高校篮球教学深化改革的步伐。系统研究篮球选项课教师的现状,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旨在建立一支既有高深的篮球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质量的篮球教师队伍。
张凌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谈到,在篮球选项课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理论课的授课时数,使学生掌握篮球选项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篮球规则、裁判法;在篮球选项课理论课中增加健身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篮球选项课的健身价值,对学生进行“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教育。
王荣森在高校普通系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与对策在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上要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兴趣,对那些场地设施要求不太高、学生又喜欢的运动项目要大力开展,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课外活动的组织内容丰富,适应面要广。
陆红在《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及管理》中提到,体育场地和设施紧张曾是高校普遍面临的窘况,再加上高校急剧扩招,场馆面积却增长缓慢,设施更新缓慢,而学生们对场馆设施的要求却在不断地提高。在前不久刚刚公布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在我国现有的 850080 个体育场地中,教育系统有 558044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65.6%。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 28741 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3.4%,这个比例在庞大的全国大学生数量面前显得太小。
金胜真在武汉市篮球消费现状与对策研究中指出篮球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篮球运动方面的需要而消耗物质资料和劳务的,具有社会性质的经济行为。一定量的经济支出,不仅是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前提条件,也是篮球消费市场得以发展、壮大的社会和经济基础。
综上所述:
本文对我国篮球科研领域却极少有针对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深入研究,缺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科学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因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的发展现状,比如学生自身、师资、教学状况、课外篮球活动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到制约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发展的症结所在,为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提供可能。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师资队伍、教学状况、场地设施、课余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措施,为今后滨州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学课余篮球 开展现状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03-02
篮球运动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群体性健身活动,因其群众参与性强,场地小,技术及对抗性强,娱乐性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1]。吉州地区是吉安市的中心部位,大部分中学在此聚集。分析该地区中学课余篮球运动开展情况对于吉安市乃至其他省市中学的篮球运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吉安市吉州区部分中学,包括吉安一中、吉安二中、吉安八中、白鹭洲中学、吉安三中的不同年级、性别的中学生及体育教师,分管体育的领导。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图书馆查阅大量有关课余篮球运动及本课题相关领域的资料,为本文写作提供理论支撑。
1.2.2 专家访谈法
在本文开题和调查问卷设计过程中,本人访问了吉州区中学体育教师及德育处主任(分管体育),吉安一中、吉安二中、吉安八中、白鹭洲中学、吉安三中等中学部分体育教师,在访问过程中,对有关负责学生体育工作的领导、专家、体育教师进行面谈,了解学校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作为撰写此文的依据。
1.2.3 问卷调查法
本文共设计了两类调查问卷表:一类针对中学生,一类针对体育教师。问卷就中学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参与目的、每周练习次数及每次运动时间、练习方式、练习形式等方面进行调查,共发问卷240份,回收率100%,其中发给学生问卷220份,教师20份。
1.2.4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采用数据运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生参加课余篮球运动的目的
通过表1调查发现,中学生参加课业篮球运动主要的目的是:健身、增进健康,占36.8%;还有人际交往、娱乐、丰富课余文体生活、缓解学习压力各占较大的比例,说明他们已经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的意义所在。
2.2 吉州区中学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
2.2.1 吉州区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每周活动次数及每次活动时间
通过表2及分析可知:(1)吉州区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每周活动3次及3次以上最多,占48.9%,有每周活动2次的占29.2%,每次活动时间最多的是61min~90min,占44.5%,可以看出吉州区中学课余篮球运动开展活动情况总体一般。
2.2.2 参加课余篮球运动的方式
通过表3的调查显示:吉州区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主要的方式是四对四和三对三,分别是41.8%和30%,而五对五的全场方式仅占19%,这说明了在吉州区中学当中,半场的3~4个人为一组的课余篮球运动最为常见,分析原因主要是:(1)人数较少容易组织。(2)场地在课余运动时间相对不足。(3)符合现在大部分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调查还发现五对五的全场课余运动方式只占19%,这大多为校内篮球联赛和友谊赛,平时开展全场五对五的篮球活动并不多,主要受裁判、人数、场地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2.2.3 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开展形式
通过调查表4可知:吉州区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的主要形式是课余篮球训练队和校内篮球联赛,每个学校都有开展,而篮球活动周(三分远投比赛)和篮球夏令营也有部份学校举办,总之吉州区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形式比较丰富。但也看出校内三人赛没有开展,其分析原因是:(1)受裁判和经费的不足的影响。(2)主要一方面原因是:厦门市每年都会举行各种企业杯和全国分赛区的三人篮球比赛,学校都允许自由组队参加。而对于篮球俱乐部各学校有关领导表示将在条件成熟下组建。
(1)组建中学课余篮球训练队的标准和目的。
通过表6及表5可看出:学校组织课余篮球训练队主要标准是有篮球天赋[3]、特长的学生,占85%,而组建篮球训练队的目的是丰富广大中学生的课余文体生活和推动课余篮球运动发展,两方面占70%。可以看出,现在吉州区中学生组建课余篮球运动训练的标准和目的不相一致。通过表5的调查显示,吉州区中学篮球俱乐部[2]目前还没有创办,是一片空白。因此,可通过在吉州区组建中学篮球俱乐部以满足广大师生篮球爱好者的需要,促进中学课余篮球运动的开展。
2.3 影响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
2.3.1 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通过调查反映,影响学校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当中,学校领导对课余篮球运动的开展重视程度(场地、经费投入[4])将起到最关键的因素。在吉州区的中学学校领导对篮球运动的开展较重视程度一般,表现在,学校每年都会投入相当部分的场地器材、比赛训练经费。
2.3.2 学习时间紧、压力大
通过表7显示,学习时间紧[4]、压力大[2]也是影响学校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一个因素,占11.8%,在调查问卷当中,这个因素大多是毕业班学生的反映,故呼吁有此现象的学校要适当给予毕业班学生一些下午的课余运动时间,真正做到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
2.3.3 校园课余篮球运动气氛
通过表8可知:中学生进行课余篮球运动的主要场所是本校篮球场[1]占60.5%,所以营建一个良好的校园篮球风俗将对更普及课余篮球运动起到关键的作用。校园篮球场地、器材等设施的完善将有利于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表7显示,校园课余篮球运动气氛不足,占10.9%,它也会影响中学课余篮球运动的发展,我们的领导不仅要重视,同时也要对于开展课余篮球运动进行宣传,特别是对女生的引导和支持。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吉州区中学生参加课余篮球运动的目的主要是:健身、增进健康,人际交往和丰富课余文体生活。
(2)吉州区中学生的课余篮球运动的主要方式是四对四和三对三的半场方式,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喜欢半场的方式,认为半场的更具有街头篮球式的观赏性,全场五对五的正规篮球比赛开展比例不是很高,主要受场地和篮球裁判缺乏的影响。
(3)吉州区中学生的课余篮球运动训练的标准和目的不相一致的问题的解决——良好的组织模式,校园篮球俱乐部的创办。
(4)影响吉州区中学生的课余篮球运动的主要因素是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它对于场地、经费、器材、裁判等的改善最为关键。
3.2 建议
建议吉州区中学,尝试构建校园俱乐部,让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形式更广泛,完善管理制度,主要是继续开展校内篮球联赛和篮球课余训练队,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有利于课余篮球运动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家长的教育观念要以“健康第一”的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健.长沙市雨花区中学篮球开展的调查与分析[N].上海体育学院优秀论文毕业论文汇编,2005.
[2] 木子.路桥区青少年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台州市路桥区第二中,2004.
Abstract:The saying "Life dues to exercises" reflects the importance of sports, this article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aires and interviews and so 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asketball for entertainment of current situ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Xiaolan town, Zhongshan city,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basketball for entertainment develops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its participation and projects are relatively wide:it has broad view of strong competition. So we have strong reason to say tha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basketball for entertainment are bright in Xiaolan town, Zhongshan city.
关键词:新疆伊春 娱乐篮球 发展现状
一、前言
篮球运动被人们称为巨人的运动,高对抗、高防守、让很多热爱篮球的人们望而却步。2003年央视五台和别克361集团联合打造的别克361度娱乐篮球播出后,顿时一股篮球之风席卷了大江南北,各地的篮球运动如雨后春笋般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伊春及周边的社区群众与社区管理人员与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查询、期刊搜索等方式查阅了有关娱乐篮球、街头篮球的文献资料6余篇,在对其进行有效检索的基础上,对所获材料进行综述分析和归纳。
2.2.2访谈法
访问所调查的对象为伊春的社区管理人员和几所学校的老师等。伊春县社区人员介绍说在伊春县每年都举办很多类似娱乐篮球的项目,肯德基三对三篮球赛、摩托罗拉三对三篮球赛、以及社区篮球活动。
2.2.3问卷调查法
对上述几个中学的学生以及社区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为100%。共对300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对社区群众、老师,以及社区管理人员回收问卷100份,对学生回收问卷200份,其中125人为男生75人为女生,经过专家效度检验,从结果看能反映调查结果具有有效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伊春娱乐篮球开展概况
娱乐篮球在中国的发展很多的时候是借鉴美国街头篮球的发展和运行模式。比如三对三街头篮球赛、一对一斗牛、花式篮球表演、篮球宝贝、跨杆扣篮等很多模式,但是它又有别于美国的街头篮球,有自己本土的特点。伊春娱乐篮球兴起于2002年,当时很多人已经开始接触街头篮球和街头文化。
3.2伊春人群对娱乐篮球的了解情况调查
在伊春关于娱乐篮球这个活动,了解的人群不是很普及,但是还是有人群知道,他们可能对娱乐这两个词还不是很明确,他们只懂得一些传统的篮球方式,比如社区篮球赛、职工篮球赛等等。其实娱乐篮球里面就包括了这些篮球方式,所以这些新兴的名词他们不是很了解,,但是因为媒体的普及所以说娱乐篮球在伊春还是有了解的人群的。
3.3伊春人群对娱乐篮球性质的认识情况调查
伊春人群对娱乐篮球性质的认识还是非常明确,他们认为娱乐篮球就是要有娱乐性,在篮球中体验快乐,愉悦身心,还带有锻炼身体的目的,其次才是比赛的胜负以及比赛的观赏性,对抗性,他们对于娱乐篮球的性质比较明确。
3.4伊春人群对娱乐篮球的参与情况调查
伊春娱乐篮球活动,大家还是比较喜欢与参与到娱乐篮球活动当中来的,经常参加的和偶尔参加的人群占到了很大的比重,即使不参加的人群对于观看别人的比赛也有很大的兴趣。这就说明了为什么我走访了伊春县社区只要一有社区的篮球比赛以及趣味的篮球活动就有很多的人踊跃的参与到这个项目的报名以及准备过程中,自己组建平民篮球队,自己训练以及组织与各兄弟单位的友谊赛。
3.5伊春娱乐篮球的主要活动项目的调查
伊春娱乐篮球的主要活动项目还是多种多样的,对抗激烈全场篮球赛,还有对于个人能力要求比较高的的半场三对三篮球赛。以及极具观赏性的扣篮大赛和三分球大赛都是主要的活动项目,以及最近在国内比较流行的花式篮球的表演和漂亮的篮球宝贝的演出,都让我们对于娱乐篮球的喜爱更加深了。
四、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从以上分析得出虽然娱乐篮球在伊春发展的比较晚,但是人群的普及还是比较广的,从别克361娱乐篮球节目播出以后,在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各个社区的篮球活动迅速开展,参与的人群以及项目都很广,它的观赏性和竞技性很强,人们对于娱乐篮球的参与和喜爱是显而易见的。
4.2建议
娱乐篮球以其独特的文化,使参与者找到了自信心,愉悦了身心,释放了压力,张扬了个性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我建议把娱乐篮球,放入我们的初中以及高中的体育课外活动当中来,进一步实施我国推行的体育课快乐教育的理念,使本地区的学生喜欢上娱乐篮球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但是在娱乐篮球发挥育人功能的同时,我们要抛弃不好的东西,比如粗口,文身,以及不文明的东西。
参考文献:
[1] 毛伟民.论"三人制"篮球比赛的健身与娱乐价值[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
(集宁师范学院 体育系,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
摘 要: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体育运动正好可以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因此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的篮球事业也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阶段,我国篮球运动文化的定义虽然还未形成,但是其文化属性已经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在以往篮球文化的研究过程中,研究的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研究局限于理论研究,缺乏实证研究.本文通过对我们篮球文化的研究现状的阐述,利用各学科知识,来促进篮球文化实证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 :我国篮球文化;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14-02
随着篮球运动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加强篮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升,促使我国对篮球运动的关注力度不断加大.2005~2006赛季推出的“中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促使我国篮球文化建设被正式提上日程,成为篮球运动职业化改革的转折点.同年,中国篮球协会联合《体育文化导刊》杂志社和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共同举办首届“篮球文化论坛”收录70多篇专业论文,促进了篮球文化多角度、多方位的全面发展,为我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
1 我国篮球文化的理论研究现状
为了促进篮球运动和篮球文化的全面发展,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认识篮球运动、研究篮球运动,从而拓宽篮球运动研究的思路和领域,已经成为体育界的共识.在目前的篮球文化理论研究过程中,研究主要集中在篮球运动的文化属性上,对于篮球文化的概念和文化结构仍然很少.如部分学者认为“篮球竞技运动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学价值的文化形态”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加强篮球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的研究,促进篮球运动和篮球文化的全方位发展.
1.1 篮球文化概念
在体育界,篮球文化的概念属于相对较新的概念,正在经历着激烈的争论.目前,对于篮球文化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广义上讲,篮球文化概念隶属于体育文化的范畴,是通过篮球运动的表现形式来体现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观的社会意识以及围绕篮球运动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务的总和.狭义上讲篮球文化概念,人的感受性、价值观、篮球运动的思想、观念和意识通过篮球活动得以体现,促使参与者获得全面的身、心发展;第二种观点认为:篮球文化概念是指参与和观赏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通过一定的制度进行凝结所形成的与篮球相关的知识、技能、风俗和制度的总称;第三种观点认为:篮球文化概念是社会大文化的一个细小的分支,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群,通过对篮球运动的具体特征和相关特性进行不断总结形成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总称.以上三种观点均从不同的角度对篮球文化概念进行了总结和陈述,为篮球文化概念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每种文化概念又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全面的涵盖篮球文化概念全部内容.大力倡导多元的篮球文化概念,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概念,是目前篮球文化概念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2].
1.2 篮球文化的结构和内涵
任何一个文化的概念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外延,这是文化概念的本质属性多决定的.通过对篮球文化概念进行内涵和外延的分析解读可以发现,篮球文化现象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在传统的思维概念中,文化通常被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观念文化.篮球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被按照传统思维的划分方法将篮球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按照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进行了划分.因为体育界学者对篮球文化概念的分歧,在篮球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结构的划分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的划分方法:第一种观点的学者从篮球运动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务以及文化价值入手,来分析和阶段篮球文化的结构和内涵;第二种观点的学者将篮球文化分解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来对篮球文化内涵和结构进行不同的分析和解读;第三种观点的学者将篮球文化的内涵和结构必须分解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注重对篮球运动的理解,也就是人们的篮球观念,第二层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采取的于篮球有关的活动和行为,第三层次与篮球相关的如拉拉队、口号、标语等辅助表现形式.篮球文化的内涵和结构与篮球运动息息相关,在篮球运动是一项不断在改进了完善的体育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相关的游戏规则会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进行逐步的修订和完善,因此,篮球运动的特征决定了篮球文化的结构内涵也会随着篮球游戏规则的改变而改变[3].
1.3 我国篮球文化的发展建设
2005年,随着篮球职业化改革的起步,篮球运动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全力打造篮球文化,为中国篮球铸魂”的篮球文化建设也被提上日程.体体育界的相关学者也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来形成篮球文化的氛围,促进篮球文化的发展.篮球文化与篮球运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确保篮球文化的形成并不断发展完善,才能促进篮球运动不断得到广泛的关注,促进篮球事业,乃至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目前正处于和谐发展的大环境之中,倡导以“和谐”为核心价值观的篮球文化得到体育界大多数学者的广泛认可.以和谐的观念来发展篮球文化,处理篮球事业中各利益主体的关系,是人为普遍可以接受的处理方式.为了大力弘扬我国的篮球文化观念,创建中国自主的CBA品牌,利用CBA品牌来发展篮球文化,传播我国篮球文化概念,是促进我国篮球运动和篮球文化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我国篮球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我国篮球战略意义的形成和发展.
2 关于我国篮球文化的研究
对于我国篮球文化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CUBA篮球文化和CBA篮球文化.CUBA篮球运动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打破现有高校与外界之间的阻隔,丰富大学校园文化,促进高校体育文化设施的发展,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目前CUBA还只是处于前期发展阶段,需要不断的进行理论研究,促进CUBA篮球文化的不断深化和发展.CBA篮球运动在经历了数年的改革之后逐渐成熟和完善,成为我国备受关注的体育赛事.CBA篮球运动的发展同时带动了CBA篮球文化的形成和完善.CBA品牌的组建,结合了我国相关的地域文化特征,通过对CBA篮球运动赛事的传播,有效的增强了广大民众的荣誉感和社会凝聚力.CBA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持续和谐发展的思维理念,让CBA文化具有了融合性、变动性、有效性和特色性的特征.通过CUBA文化和CBA文化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篮球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和谐持续发展是篮球文化的核心,这对于我国篮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3 国外篮球文化的研究和对比
NBA职业篮球赛是当今世界职业篮球发展的巅峰,所以关于NBA职业篮球的研究相对也比较多,这有力的促进了NBA文化的发展,让NBA文化形成广泛的共识.NBA职业篮球运动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因为其文化内涵也与其有着莫大的关联.NBA文化可以说是美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美国的经济水平和政治面貌,反映了美国人价值观世界观的变化,尤其在青少年身上体现较为明显.世界文化的开放性令NBA文化已经走出美洲走向世界,推动者世界篮球文化的发展.NBA文化涵盖了从经济到文化的各个方面,对于美国意识的价值观形成了直观的具体体现.对于中美篮球文化的发展和研究过程,CBA文化和NBA文化体现不同的篮球文化个性和篮球技术特点.学习和掌握NBA文化发展的精髓,对于我国篮球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篮球文化未来展望
我国篮球事业发展水平在世界排名较落后,无论是在联赛水平上,还是在观念上都还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文化理论体系.我国民众始终存在一个信仰缺失的弊病,表现在篮球文化上就是无法放眼世界,固步自封,视野狭窄.只有从观念上彻底颠覆传统,借鉴国外篮球文化的先进理论,与世界保持步伐一致,形成一个正确的健康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为篮球文化与世界接轨提供可靠的思想保障.
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弘扬民族精神.我国的篮球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现状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对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但也需要走出国门,学习NBA文化中的主场文化,注重释放个性,以人文本.
5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只有利用体育界相关学者关于篮球文化的观点,大力弘扬篮球文化的内涵,普及持续和谐发展的篮球理念,借鉴和学习NBA文化的优点,树立CBA品牌效应,才能促进篮球运动的健康发展.我国的篮球文化应当具有自己的特色,结合我国的国情,以其鲜明的个性促进整个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佟斌,陈志刚.中国篮球文化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31(5):63-65,83.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学校培训活动精神,本着“搭建平台、友好合作、互相学习、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宗旨,根据学员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通过学习交流方式,使浙江永康石柱初中赴我校交流的老师,在较短时间内感受学校优秀体育文化的建设及我校体育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取得的经验,使其具有较强的体育教育教学能力,特制订本计划。
二、带教受训老师一名:
应红心 男 体育 副校长
三、带教时间:XX年年10月10日——10月25
四、带教内容:
1、现代教育理论的了解、上海新教材新教法和学法、上海新教材实施情况的介绍和取得的经验及建议;
2、中学体育课听课、上课、评课能力的提高;
3、教科研论文或案例的探讨或撰写;
4、课余活动及运动队建设的探讨;
5、学校优秀体育文化建设及体育教研组管理探讨等。
五、带教任务和目标:
1、帮助赴我校交流教师确立现代教育意识和素质教育理念,努力帮助理解上海市体育与健身《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实施情况介绍和取得的经验及建议;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及增强学生体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合作交流使应老师能感受到学校优秀体育文化的建设及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与激情,通过听课、上课、评课等使自己的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并在学校层面进行录像课展示。
六、浙江永康石柱初中体育教师开课时间:
第8周 星期一下午第1节课 老校区操场
七、具体听课安排:
姓名日期 节次 班级 内容地点
王佩芳 10/12周五 第2节 九(2、8)女蹲踞式起跑老校区操场南侧
李 伟 10/12周五 第3节 九(6、12)男蹲踞式起跑、耐力跑老校区操场南侧
于 敏 10/12周五 第4节 六(4、7)女各种方式的跳老校区操场北侧
陆 翔 10/15周一 第5节 六(4、7)男羽毛球发球羽毛球馆
邬腾项 10/16周二 第4节 八(1、3)男软式排球老校区操场
迟立秋 10/16周二 第6节 七(1、8)男篮球运球新校区篮球场
金卫青 10/17周三 第2节 七(6、14)女篮球老校区篮球场
倪晓军 10/17周三 第5节 七(10、15)女投掷老校区操场
关键词:高校;篮球教学;创新
篮球运动在我国高校开展十分普及,它不仅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还是学生在校课余体育锻炼最受欢迎的项目。长期以来,普通高校篮球教学还没有完全从早期苏联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评价标准也已无法适应当前需要。本文试图就长春市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为今后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一、篮球教学目标分析
篮球课教学目标是指篮球课教学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它既是篮球教学的出发点,又是篮球教学的最后归属。它决定了篮球课教学的方向球课教学质量的根本依据,具有明确的导向内容和方法,制约着篮球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是评价篮激励作用。现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将体育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个目标领域的要求,也为篮球课教学目标的确立提供了依据。本研究调查的10所高校中,篮球课教学目标都有增强学生体质,掌握篮球基本知识、技战术和技能,初步了解和掌握篮球比赛的组织和规则与形成锻炼习惯,为终身锻炼打基础,而只有40%的学校有常见篮球运动创伤预防和治疗目标。10所高校篮球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可度与高校现行大纲目标要求比较分析显示出,无论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可还是大纲规定目标,高校篮球课教学的目标,在遵循白身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正逐步与新《纲要》规定的五大领域目标达成一致。
二、教学内容分析
高校篮球课程的教学内容既是实现篮球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又是教师和学生开展篮球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篮球课教学内容非常丰富,真正适合作为高校篮球教学内容的,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篮球是高校常规体育教学课程,讲究各种动作的连贯,强调准确性比如投篮,强调关观性,有非常高的欣赏价值。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免落入过于追求篮球技术、技能的学习的俗套,一味地要求技术动作的完美,忽视了篮球自身具有的健身功能和竞技性、群体性等特征,而篮球运动的体育价值没有得以体现,也就无法达到教学效果,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三、 教学方法分析
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师只管讲理论,讲解动作要领、示范动作,学生只管接受、模仿、练习,最后教师再纠正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周而复始。这种教学方法使得讲授与模仿、部分与整体、动态与静态相脱,无连贯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的积极性,也导致教学效率没有得到提高甚至是降低。由于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以定性的形式将篮球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限制了学生的卞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评价分析
高校篮球教学的成绩考核是篮球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结果作为显示高校篮球教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信息来源,为教师更好的控制教学过程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它是客观反映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知识、技能情况及身体综合发展水平的标志,成绩评定的合理与否,将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在高校篮球教学过程中,考核评价机制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整齐划一的标准和要求上,科学性、合理性不够强。教师对对学生的评价依据单一,没有多元化,仍然以学生的技能和运动成绩为标准,偏重比赛表现,忽视学生的课堂表现。
五、创新策略
(一)加强物质基础建设
长春市普通高校都有一定数量的篮球场地,从篮球场地的质量和数量来看,能满足教学需要,但室内篮球场馆很少,长春冬季气温下降之后严重缺乏篮球活动场地。应加强对现有场馆的管理和保护,提高室内场馆的使用效率,设法开辟新的室内篮球场馆,促进冬季篮球活动的开展。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关键要从思想上转变,抓住篮球教学的目标,使评价目标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并力求评价指标的科学性、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要从单一的评价视角向多维评价视角转变,强化全面教育、检验、反馈、激励的功能,既要评定教学结果、又要评定教学过程;既要评定教师的教、又要评定学生的学;既要考评学生的技能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情感、参与度、以及学生学习的进步幅度等。
(三)完善教学内容
突出篮球强身、健心、娱乐与篮球实践的有机结合,重视篮球运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的教育内容,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以及锻炼时的卫生保健、体质评价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既学习了篮球技术,又掌握了制订锻炼计划、合理选择锻炼内容、合理调整运动负荷以及评价自身技能状态、锻炼效果的方法。提升学生对篮球情感和篮球价值的理解,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自我评价、自我欣赏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价值、特点,以及科学原理、方法和原则,使之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刘 强
(赤峰学院 体育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本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校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是浓厚的,但男、女生对篮球兴趣比例相差较大,女生对篮球运动兴趣现状令人担忧,而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主要是锻炼身体和热爱篮球.通过本研究可以对如何提高本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兴趣提出建议.
关键词 :非体育专业;篮球;兴趣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206-03
1 引言
体育兴趣是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初始动机,也是使人们对体育活动倾注更多时间和精力的保证.如果一个人对体育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热心投入,并在其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篮球运动作为一项趣味性和观赏性较强的体育运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但是有学生不喜欢上篮球课,每到上篮球课的时间,总会找出种种借口向老师请假不上课或根本不到课堂上课.而如果学生对篮球课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克服主观困难,把参与篮球运动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加篮球运动.针对此现象,本人特选此题进行研究,了解本校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兴趣现状及对本校篮球运动的影响,并对如何培养和提高本校大学生篮球兴趣提出建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赤峰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设计了调查问卷.对研究对象的篮球运动兴趣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90份,有效回收率98%.在有效问卷中,男生255名,女生235名.
2.2.2 文献资料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为了全面客观的了解本课题的有关内容,通过知网查阅了大量有关篮球、篮球兴趣方面的文献资料.
2.2.3 访谈法
对有经验的老师及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访谈.了解真实情况,为论文的论证提供保障.
2.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常规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处理均用Excel2003统计分析软件由计算机完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参与运动项目的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各种球类运动中,男生喜欢篮球运动的占大多数,其次是羽毛球.而女生参与篮球运动占到了17.8%的比重.由此可以看出,篮球运动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而男生喜欢篮球运动的程度要明显高于女生.
3.2 篮球兴趣的现状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在被调查的255名男生中,有25.5%的男生非常喜欢篮球,有49.8%的男生较喜欢篮球,有18.8%的男生一般喜欢篮球,只有5.9%的男生不喜欢篮球.而在被调查的235名女生中,有31%的女生不喜欢篮球,仅有7.7%的女生非常喜欢篮球.由此可以看出,男生占喜欢篮球运动的大多数,而女生不像男生那样对篮球运动感兴趣.兴趣是主动、积极参加篮球运动的动力,如果没有兴趣或对篮球运动持一般态度,就会参与其他运动或者不运动.
3.3 参与篮球运动的频率
由表3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频率不高,有35.5%的学生选择不参加篮球运动.而选择参加篮球运动的学生里,大多数男生每周参与篮球运动的次数在2~3次,也有一部分男生选择每周4次以上的篮球运动,表现出参与篮球运动的热情.而女生对篮球运动热情不高,有54.5%的女生从不参加篮球运动.由此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喜欢篮球运动,但是却从来不参与篮球运动.
3.4 参与篮球运动的运动动机
体育动机是引起和维持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它决定着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倾向性、活动强度和坚持性,并对体育活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由表4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运动动机影响因素有很多,55.7%是为了锻炼身体,54.7%是因为热爱篮球,37.1%是为了娱乐消遣,36.3%是其他情况,25.5%是为了消磨时间,16.3%是为了提高技术,还有13.5%是为了缓解压力参与到篮球运动中的.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是锻炼身体和对篮球的热爱,在很大程度上,兴趣是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动机.
3.5 参与篮球运动的影响因素
由表5可以看出,非体育专业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还受很多的因素的影响,男生和女生的情况也不同.在调查的男生中,学校场地器材不充足和缺乏参与的机会是影响他们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因素.在调查的女生当中,篮球课内容难和身体素质差占65.6%的比重,由此可以看出,篮球课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是必要的.
3.6 篮球课教学方法对篮球兴趣的影响
由表6可以看出,篮球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对学生篮球兴趣的影响很大.常规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们的学习情况,由于大部分学生篮球基础差,且大学时期的学生心理和生理处在波动和变动之中,所以应该采用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们对篮球课的期望和要求.
3.7 篮球比赛对篮球兴趣的影响
篮球比赛可以增加学生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也是学生们展示自我的方式,同时还有助于增强集体荣誉感.由表7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篮球比赛,只有24%的学生对篮球比赛不感兴趣.而男生对篮球比赛的兴趣明显高于女生.由此可以看出,组织篮球比赛对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有很大的意义,这是开展篮球运动的保障.
3.8 篮球文化对参加篮球运动兴趣的影响
由图1可以看出,77%的学生都受到篮球文化氛围的影响,只有23%的学生认为不受影响或者无所谓.由此可以知道,校园篮球文化氛围对赤峰学院非体育系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篮球文化环境.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4.1 本校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是浓厚的,但男、女生对篮球兴趣比例相差较大,篮球在男生中有广泛的兴趣基础,而女生对篮球运动兴趣的现状令人担忧.
4.4.2 本校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频率基本合理,且男生参加篮球运动的频率明显高于女生.
4.4.3 本校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主要是锻炼身体和对篮球的热爱,为了提高技术和缓解压力而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较少.
4.4.4 本校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学校场地器材不充足和缺乏参与的机会是制约男生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篮球课内容难和自身生理因素是制约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4.4.5 本校非体育专业的大多数学生都认为篮球课教学过程对篮球兴趣的影响很大,而篮球课的教学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篮球运动热情.
4.2 建议
4.2.1 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篮球运动,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和终身参与篮球体育运动的观念,更加要注重培养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意识,提高学生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
4.2.2 增加学校篮球运动兴趣的硬件投入.一方面加大篮球场地的投入和建设,以及更加合理的利用篮球场地;另一方面增加篮球数量,更新陈旧掉皮的篮球.为更好的开展篮球运动提供物质条件和保障.
4.2.3 充分利用学生们的竞争意识,组建篮球队,开展班级间的篮球友谊赛.还可以成立篮球协会,开展各式各样的篮球比赛.通过比赛,增强学生们的竞争意和为班级集体争光的意识.既培养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培养了集体主义荣誉感.
4.2.4 改革篮球教育教学方法,针对男、女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发展针对女生的女子篮球运动,简化篮球规则,多采用趣味、游戏等形式进行篮球教学.
4.2.5 大力开展校园篮球文化活动,加大篮球运动的宣传力度,为赤峰学院的篮球运动开展营造一个浓厚的篮球氛围,促使广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体验篮球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郭伟,陈庆伟.大学生篮球运动兴趣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通报,2009,17(2):81-82.
〔2〕石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篮球运动兴趣的调查和研究[J].才智,2011(11):288-289.
〔3〕孙华瑞.山东省普通高校学生篮球兴趣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30):576.
〔4〕吴建平,余小刚.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篮球兴趣与技术水平[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19(4):67-68.
〔5〕蔡德亮.高校大学生篮球兴趣的调查分析[J].体育科技文化通报,2010(1):89-90.
〔6〕郁俊.高校面向未来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
〔7〕杨钟瑜.中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J].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8〕曲宗湖,杨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易琼.体育教学中实施成功教学浅谈[J].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
〔10〕范立仁,等.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2):7-24.
〔11〕孙志宏.石家庄市普通高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状况调查与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3):54-56.
〔12〕王金枝.华北地区高师普通专业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6):10-12.
〔13〕刘晓.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兴趣状况调查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3):21-22.
〔14〕郑乃春.试论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J].浙江体育科学,2004(3):72-74.
〔15〕胡春红.河南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1):11-20.
〔16〕郁俊.高校面向未来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
〔17〕于健.简析中专学生的篮球兴趣培养[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01).
〔18〕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关键词:云南省,高水平,大学,价值
0.前言
我国1987年开始在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自此开始了在大学开展不同于普通意义上课余体育训练的竞技体育,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高校体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事业突飞猛进,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也蓬勃发展起来,这是促进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历史的必然。随着国内、国外大学竞技体育的广泛开展,大学竞技体育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开展大学竞技体育对大学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成功的大学竞技体育为学校的团结、忠诚、学校的荣誉以及学生的申请、招生和经费的增加都有重要意义。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也相继有了自己的高水平队伍,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出有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受关注度似乎高于为开展高水平运动的高校。高等学校是人才密集之处,体育师资知识层次高,并具有较完善的场地设施和器材,有利于培养有科学文化知识、能攀登世界体育高峰的人才,使高水平代表队尽快实现与世界大学生高水平队伍抗衡的目标。本文从价值观角度出发,略谈云南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大学体育中的重要性。
1. 高水平运动队有助于我省提高竞技运动水平
竞技运动水平可以分成两点来解释:一是竞技成绩,即赢得更多的比赛,创造更多的优异成绩;二则是拥有更多的水平较高的竞技体育人才。而开展大学竞技体育对提高我省竞技运动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参考网。首先,开展大学竞技体育可以直接提高我省的竞技运动水平,主要表现为优秀的大学竞技体育代表团或个人代表省或学校参赛并取得较好成绩,来提高我省的竞技运动水平。
云南大学篮球队在2004年获得第七届cuba大学生篮球赛云南赛区冠军2006年获得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云南省冠军和云南省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冠军。
从云南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项目来看: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游泳、武术、乒乓球等项目.项目繁杂。云南大学篮球高水平运动队不仅在篮球多次独占鳌头,云南大学游泳队也屡次取得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佳绩,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上游泳比赛中,获女子团体第六名;获男女团体第九名;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队.其中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3枚;5个第五名;4个第六名.是典型的运动成绩、道德风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充分证明了大学开展竞技体育对我省竞技运动水平的能动作用。通过开张大学竞技体育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较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并以此为契机带动了中小学开张竞技体育的主动性,为我省体育系统和其他开展竞技体育的行业,企业输送竞技体育人才。
体育的作用体现在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省与省之间乃至国家和人民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凝聚力。论文参考网。1959年容国团为中国取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让中国人甩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70年代的乒乓外交打破了中美之间的坚冰,开创了我国外交的崭新局面;80年代的女排拼搏精神激励着几代中国人为国家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繁荣富强而奋斗;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和2008北京奥运的成功的举办,不同肤色、不同种族来自世界的各地人民为同一个梦想齐聚北京,中国同胞们也齐聚北京为百年奥运而欢聚,这充分体现出了被激发起来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希望更多的高校能重视和支持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和发展。
2.能积极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
竞技体育是一项综合的、范围较广的竞技运动。他应是校园内最大的课外活动的组成部分,是给学生提供教育经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应是休闲计划的一部分。发展大学竞技体育对推动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主要体现在大学竞技体育的影响作用、榜样作用和辐射作用上。在大学校园内许多学生运动员。学生运动员代表着大学竞技体育,传递、散发着大学竞技体育的功能。学生运动员通过与大学内各个不同群体的交往,影响着别人的体育观,改变着别人喜爱体育的程度,引起别人的体育兴趣,带动着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进行体育锻炼,从而推动着学校体育课余活动的开展。学生运动员影响着身边的人从事体育锻炼的关系图如图一所示
图一 大学生运动员与其他体育人员的关系图
正因为学生运动员与周围这么多的人群发生着关系,学生运动员很好地推动了课余体育活动的发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运动员在对周围群体的锻炼积极性、体育知识、兴趣和观看体育比赛方面影响着他们的体育观和行为,正是这种影响推动了学校课余体育活动的开展,也进一步说明开展大学竞技体育能推动学校业余体育活动的开展。
3.高水平运动队能一定程度提高学校声誉
学校文化有显性文化和隐形文化,学校声誉属于隐形文化,而这些隐形文化都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学校的声誉、学习氛围、文化环境等是无形的,这些无形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显性文化的发展,现在通过体育传达着学校声誉有着显著的效果,也是非常经济和实惠的方式。提高大学的知名度对大学的发展和竞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名声好的大学也离不开大学竞技体育的开展,尤其在美国、欧洲的大学特别注重这一点。通过十几年来我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开展,我国多数大学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即发展大学体育可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
昆明理工大学自招收足球特长生以来,体育特招生很好地推动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而且为理工大学争了光,提高了知名度,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价值。
在美国有学者也做了大学竞技体育对提高学校声誉作用的研究,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竞技体育办的非常出色的大学在报纸上和电视节目上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竞技体育一般的学校,在如今媒体如此盛行的当今,代表队出去参赛赢得比赛都会引起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而通过这样的方式是最容易扩大学校声誉和知名的方式。
4.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大学开展竞技体育,对于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体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体育的传授不仅是机能的传授,更多的是对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体育观念的养成,所以,大学竞技体育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大学通过开展竞技体育,举办各级、各类的校内和校际体育比赛,可以给教师、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观赏体育竞赛、参加体育竞赛的机会,增加了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团结协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从而起到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学竞技体育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对校园文化有着促进作用(图二)
图二 大学竞技体育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大学竞技体育相关内容隶属于校园文化促进作用
场馆大学物质环境美化大学校容校貌
代表队 拉拉队社会组织有利于校园文化层次的建设
训练、比赛 课外活动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有利于校园精神层面的建设
从图二可以看出大学竞技体育的开展,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对校园文化有促进作用,其一是开展大学竞技体育必须有相应的体育场馆,而这些大型的体育场馆的兴建不仅满足了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的需要,而且更完善了大学校园物质环境的假设,美化了大学校容校貌。
5.增加复合型体育人才的数量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队员,在学校期间,即参加了学校的文化学习,还接受体育训练,掌握运动技术,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这样的高水平运动队伍建设和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发展,培养了更多有用的、复合型有文化的体育人才。
我国体育人才来源于:一 来自于体育高等院校和各类院校体育系,这类体育人才由于接受的教育性质不同,大多数从业于教育系统;二 来自于体育运动训练系统,接受专业运动训练,竞技技术、运动水平很高,但在文化课上接受的教育较少,主要从业于运动训练系统;三 来自于各大专院校体育代表队,这类人才既有各自不同的专业,又有体育特长,从业余社会各行各业;四 那些虽然没有受过体育教育,但却热衷于体育,通过自学自练掌握一定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人群,大多数分布在各行各业。
从目前社会的需求来看,社会所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特长又有体育特长的第三类体育人才,这类人才即在学校接受高等文化教育,又接受专门的体育训练。论文参考网。毕业后掌握了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当他们毕业后由于各自不同的专业走向了不同的工作岗位,分散于社会各阶层、各部门、各地区。他们的体育知识、体育能力会在工作当中无形地辐射于周边的人群,是各行各业开展体育的骨干指导,对推动基层体育比赛和训练有重要作用;同时这类复合型的体育人才能提升人们对终身体育的认识,这类体育人才对我国体育人口、增加国民体制有重要的意义。
6.结论
从我省目前有高水平运动队伍的高校可以看出,高水平运动队伍的出现,丰富了学校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动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体育工作的开展。成了高校宣传、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重要途径。且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所以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伍对我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海元.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2.
[2]蒋玲,湛育明.略论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价值.体育科技,1998,2.
[3]胡晓峰.云南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运动员管理与发展思路.云南大学学报,2007.
[4] 徐辉军等.拓展高水平运动队在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的作用.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7.
[5]戚晓明.试论高校办高水平运动的发展战略. 山东体育科技,1990,3.
[6]丁玲娣.谈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体制模式改革.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