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成都有幼儿园1848所,3~5岁幼儿入园率达到98.5%。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有878所,在校生108.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9%。成都于2013年9月通过国家督导评估,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全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城市。成都全市有普通高中126所,在校生21.5万人;中职学校90所,在校生23.9万人。成都全民教育的重点,已从“学有所教”转向“学有良教”,目的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国际化,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公民。
信息化无疑是铸就卓越教育品质的先进工具。成都正根据“宽带中国”战略,进一步修订完善教育信息化规划及其政策措施,检测与评估政策实施和目标达成效果,提高师生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能力,创新学习方式,开放教育资源,推进移动学习。这为实现全民教育目标,共享有质量的教育,发展终身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环境条件。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
2009年,成都市建成了教育城域专网,校、县、市三级光纤联通,已接入880所公办中小学。2011年,公办中小学校园网覆盖率达到100%,所有教室、功能室、办公室都能够接入互联网,农村学校能够更快捷更大范围地接受优质师资培训乃至直接教学。2012年,全市多媒体到班率1.26:1,师机比1.36:1,生机比10:1;近300所学校具备校园有线、无线双网覆盖,能够进行移动办公、移动学习。2012年底,成都市教育系统互联网接入总带宽达到每秒5569兆位,每校平均互联网接入带宽每秒6.4兆位(见表1)(终端配置如表2所示)。
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有良好基础,发展任务重点在于资源建设和有效应用。
二、信息化促进教学方式变革
(一)信息化手段让教和学更高效
目前,成都市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整体普及率为77.4%。绝大多数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字资源备课,制作课件,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流,使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查找资料、完成自主学习,进行教学效果评估。
1.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贡献
调查显示,教师们认为信息技术对教学的贡献很大,按照得分高低,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的贡献如下:对教学准备的贡献程度最大,得分为86.52;其次是对提高课堂效率的贡献,得分为83.7;再次是对教师本人专业发展的贡献,得分为82.43;最后是对教研活动的贡献,得分为81.7。
2.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的贡献
调查显示,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对课程学习的贡献较大,认为贡献很大的占37%,认为贡献比较大的占34%,二者共占71%。学生认为,使用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更容易集中精力;教师更方便呈现课程内容;学生更快捷地理解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进度更快。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多媒体的使用使课程难度加大,且容易分散注意力。
(二)数字化教学让学习更便捷
“一对一”数字化教学让学习更加个性化。目前,成都市已经有20余所城乡中小学正在积极开展“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实践。例如,高新区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的学生通过电子书包和在线学习平台,提前下载学习卡进行预习,利用多种终端完成教师布置的个性化在线作业;通过“读书”频道,拓展阅读范围;通过“研究型学习”板块,组成学习共同体,完成一定的研究任务;通过“成绩分析”栏目记录每次考试变化,并形成线状或柱状分析图。
数字化实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数字实验室在中小学校的应用拓展了实验范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精神,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比如,都江堰市李冰中学开展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水果电池电压测定、探究声音共鸣等十多个数字化理科探究实验,创新了教学手段,实现了对传统仪器的补充和替代,使实验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三)云端教学平台让课堂更智慧
研究表明,云计算和移动学习这两种既有联系又各具特色的技术将进入主流应用。学习分析和开放内容将引发基础教育领域的浓厚的兴趣。当下,成都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采用云端工具辅助教学,越来越多的学生持有并使用平板电脑等便携电子设备,借助云端服务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012年10月,成都市建立了西南地区首个“智慧教室”,随后,7个试点中小学校纷纷落地并开展教学实践。学生在“智慧教室”里能实现课堂多媒体互动、e化评量与诊断分析,以及无缝导入云教学平台,契合了教育科技和未来学校发展的趋势。各中小学还通过多种方式创新教学方式,借助“魔灯”(moodle)和博客平台开展特色网络环境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应用,而且方便学生开展网上学习讨论,教师可以实时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课堂检测结果,并及时反馈给学生,有利于开展分层教学和指导。
(四)远程教学让优质资源更均衡
名校如何引领并带动薄弱学校发展?如何让城市一般学校、农村学校、山区学校、民族地区学校共享城市名校的教育资源?成都市充分运用教育信息技术,6个中心城区与9个远郊区(市)县均已完成远程互动教室建设。2002年6月,全国第一所基础教育网络学校――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成立。网校已开通高中直播式教学、初中录播式教学、小学植入式教学,初步形成了贯穿小学到高中的远程教学模式。依托卫星通讯技术,通过全日制远程直播等方式,将成都七中、成都实验小学等名校的课堂教学实况全面、完整、实时、系统地向省内外薄弱学校传送,实现薄弱学校的学生与名校学生全程异地同堂上课,共享成都名校课堂教学。
通过网络结对,促进城乡学校互动发展。2010年初,成都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出中心城区130所学校与远郊169所学校进行深度结对,形成合作互动的发展团队,通过市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在结对学校建设授课教室和听课教室。通过成都教育专网和远程互动技术,初步开展了课堂互动教学、远程教研、培训、评课议课等活动。
三、成都教育信息化愿景
(一)建设教育云平台,提供优质多元的信息服务
一是构建成都教育云基础平台,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提升学校信息化基本配置,优化教育信息网络环境,实现教育单位、学校专网全接入,构建学校每秒1000兆位的网络服务能力。
二是构建成都教育云资源平台,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优质、多元、丰富的数字资源库和共建共享的公共资源服务体系,打造随时、随地、随需互动交流、无限沟通的数字化无边界学校。
三是构建成都教育云管理平台,实现“网络学习人人通”。完善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推动数据整合和教育业务覆盖,形成全面、集成、即时、动态的教育管理和学业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促进教育管理的科学高效和网络学习的广泛运用。
(二)建设数字优教课堂,满足学生个性化移动学习
组织成都市名优教师设计制作数字优教课堂,提供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服务。数字优教课堂涵盖小学、初中,向成都市的全体学生和教师免费提供。着力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同时辅助教师解决问题。
优教课堂全部为10分钟左右的切片资源,采用流媒体技术,通过专业级播放平台,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家庭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等终端,在有线网络、3G/4G移动网络、ITV、IPTV等多网络环境下,实现对资源的在线点播,更好地为学生的个性化移动学习提供资源保障。
(三)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塑造新型工作学习模式
建设专业化程度高的技术支撑队伍。实施成都市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行政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提升培训工作,实现校园网网管人员全员持证上岗。到2015年,完成对500名技术装备管理干部、2000名技术装备专业技术人员的骨干培训。
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制订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着力强化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习与培养创造力、变革工作与学习模式、提高信息时代公民责任感。2014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参培率要达到100%,考试合格率不低于85%。2015年,50%的中小学教师完成中级培训。
(四)主动拥抱新技术,积极探索教学方式改革
今年,省、市人民政府对我县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是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是对县、乡各级政府近年来发展教育事业的一次大检阅。根据省政府的统一安排,我县教育工作将于6月10日左右接受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检查。这次督导评估检查要求之高、检查之严,不亚于去年省政府“两基”“普实”复查验收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能不能顺利过关,就看各乡镇、各部门在座的各位领导思想上重视够不够,工作措施落实不落实,工作成效明显不明显。为认真做好迎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评估验收,下面,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市级教育督导复评情况通报
5月11日至13日,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对我县教育工作进行了督导复评。复评组对照《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和《〈云南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评估要点及评分要求》等文件内容,采取“听、看、察、访、议”等方式,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坚持鉴定性评估与发展性评估相结合,力求客观、如实地评估元江县教育工作。复评组首先听取了元江县关于全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分别召开了人大、政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乡镇和学校负责人座谈会,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质询,深入到澧江、东峨、青龙、因远4个乡镇政府及当地的中小学共14所学校实地检查,认真细致查阅了相关档案资料,抽查清点在校学生情况,进一步验证、核实县政府的自评报告。通过两天多的调查核实,复评组认为:元江县委、县政府重视教育督导评估工作,作为宣传、动员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大事来抓,县、乡(镇)政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措施到位、责任履行到位,全县上下形成了迎接督导检查的浓厚氛围,自评工作严肃认真,扎实细致,有关档案资料较为规范,掀起了继“普九”之后的又一轮关心、支持教育的热潮;自评报告内容基本符合全县教育工作的实际;检查组所到学校管理有序、师生精神状态好,教育质量逐年上升,校园环境做到了绿化、美化、人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有声有色,发挥了环境育人和管理育人的功能。评估组给我县教育工作督导复评分为91.5分,基本达到“教育工作先进县”的分值要求,但由于评估过程中发现有涉及“教育工作先进县”一票否决的要素(主要是d级危房严重超标),评估组经过认真合议后,同意将元江县作为“教育工作合格县”等级呈报给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评估认定。
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在充分肯定我县教育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也中肯地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一是危房偏高。全县中小学现有45584平方米危房,占校舍总面积的16.21%,远远超出评选“教育工作先进县”标准中关于d级危房比例不得高于3%的要求。
二是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我县中小学宿舍较为拥挤,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大多数是简易房,学校没有洗澡房,厕所十分简陋。实验仪器老化,自然破损、报废、消耗较大,原来配备的实验仪器与新课改教学需要不相适应,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音体美、卫生、劳技器材配置严重不足,生均图书不达标,小学计算机配置生机比也不达标。
三是我县初中控辍保学形势不容乐观。近几年,县、乡政府加大了初中控辍保学的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仍然有突破省定标准底线的危险。辍学率20*年为2.59%,从数字上看虽然不超标,但是初中生辍学是动态的,稍有疏忽,辍学率就会反弹和超标。个别初中学校的辍学率已大大超过3%的指标要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基本解决了因贫辍学的问题,但对于因厌学而辍学还缺乏有效措施。
四是进一步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元江县教师队伍在区域分布、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尚不够合理,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是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
1、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切实加强学校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特别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完善寄宿制学校的配套建设,重点支持寄宿制农村初中改善学生宿舍、食堂、厕所和文体设施的条件,加强住宿生的安全管理、卫生管理,高度关注寄宿生的身心健康。
2、评估档案资料要力求规范。加强对乡镇职能部门的业务指导,更多地体现政府行为(个别乡镇的汇报材料是教育部门的工作总结)。县级与乡(镇)的统计数据要一致对应,同时要注意数据核实,如实反映情况(因远镇初中入学率92.37%,低于95%属于“不合格”指标,原因是因远二中未将户籍内在外借读学生算入)。关于档案资料和表册的一些细节问题,必须抓紧修改完善。
3、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工作,为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云南省教育督导规定》,加强县教育督导机构的建设,成立元江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落实编制、配备专职督导人员,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4、根据*年国务院《教育费附加征收暂行规定》第八条“地方征收的教育费附加,按照专项资金管理,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提出分配方案,商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后,用于改善中小学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不得用于职工福利和发放奖金”要求,将“教育费附加”全额及时划拨县教育局“义务教育资金专户”进行专项管理、统筹使用。
5、抓好勤工俭学工作,促进基础教育和谐发展。要坚持开展以校园“五小工程”为主要形式的勤工俭学活动,把办好一个食堂,种好一片菜地,养好几头肥猪,救助一批困难学生作为工作重点来抓。要从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等方面对学校的勤工俭学给予扶持。要把勤工俭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改善学生生活质量。
六是实地检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一是汇报材料上的问题。几乎所有乡镇都把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写成了教育工作总结,有的乡镇简单地把20*年省政府“两基”、“普实”复查验收汇报材料修后就进行汇报。没有站在政府的角度叙述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各乡镇对本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认识上还存在偏差,错误地认为教育督导评估只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事情,恰恰相反,本次教育督导评估主要是督政,而不是督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查当地党委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具体讲就是当地党委政府依法组织适龄儿童进行义务教育、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学校建设给予用地保障(勤工俭学实践基地)、力所能及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表彰优秀教师等等情况。二是资料装档方面的问题。个别乡镇在资料装档上比较随意,笼统地把各种资料混装在一起,不但不便于查阅,而且显得混乱。根据市政府复评组的要求,乡镇党委政府的教育工作资料应分开装订,并帖上标签。具体包括四个方面:乡镇党委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各种文件,乡镇各种教育工作汇报材料、控辍保学先进材料,强化教育管理方面的材料,“两基”表册。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迎接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确保顺利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对我县教育工作的检查验收,是我县今年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对此,大家务必保持清醒头脑,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20*年5月,我县“两基”“普实”工作顺利通过省政府复查验收,去年主要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检查验收,而这次督导评估是对“普九”复查的进一步拓展、深化和加强,涉及部门多、范围广、要求高,是对县乡两级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全面的、综合性的检查验收。所以大家务必采取过硬措施,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照标准,查漏补缺。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这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照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各项要求和指标,仍然还有很大差距。从5月13日市政府教育工作督导复评组对我县教育工作督导复评反馈意见看,我县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影响了教育督导评估的检查验收,又制约着我县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尽快加以研究解决。冷静分析目前的现状,迎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任务十分艰巨、时间十分紧迫。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和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迅速将迎检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第三,我们要认识到做好迎接省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是提高我县教育发展水平的良好契机。这次省检的很多内容包含了中小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条件(如d级危房排除等)的指标。这无疑是各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契机,也是推动教育上水平的大好机遇。各乡镇、各部门、各中小学校要通过这次省检,认真对照标准,寻找差距,尽最大努力把欠账补上,把迟早要干的事提前干好,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提高全县中小学校办学水平。
三、明确职责,狠抓落实,扎实做好各项迎检准备工作
应该说,5月11日~13日市政府对元江县教育工作的督导复评只是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的一次预演,说直接一点,市政府对我县的教育督导评估并不算严格,所提出的问题也很宏观,但实际上我县在前次市政府教育督导复评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一些部门的领导在专家质询环节上,对涉及本部门的情况了解不全、掌握不清,这种情况在省政府督导评估时要避免发生。下面,我针对市政府教育督导复评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具体讲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县级职能部门工作
1、落实教育督导机构
一是县教育局要尽快提出《关于成立元江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请示》报县机编委;二是县机构编制委员会要尽快研究,尽快批复。(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和县机编委负责落实)
2、落实教育费附加的拨付
按上级有关文件要求足额拨付教育费附加,并办理拨付相关手续。(此项工作由县财政局和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3、材料档案:一是县政府教育工作汇报材料以《云南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基本情况登记表》为依据,进一步核实相关数据;增加社会力量办学、教师小区建设和捐资助学情况的内容;利用图片、统计图,把县政府汇报材料做成电子文稿。二是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申报材料经修改定稿后,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的要求,做好材料申报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表册档案,核对县、乡两级教育相关数据,做到表表相通,册册相符。(此项工作由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4、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要出席汇报会、座谈会和反馈会,并能回答专家质询本部门的相关问题和涉及的数据,说得清本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县政府办:做好部门之间协调工作;相关文件的印制和下发;认真做好迎检工作方案,包括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日程、会场、食宿、车辆的安排和标语的布置等等。
(2)县发改委:熟悉和掌握“十一五”元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相关教育工作和教育设施建设项目立项及教育收费情况。
(3)教育局:一是指导全县各乡镇、中小学做好复查迎检准备工作,帮助全县各中小学建立健全备查的“两基”、“普实”表册和学校管理工作档案,充分展示我县在强化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办学质量等方面的成果。二是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涉及“一票否决”的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达到省定标准。三是配合县政府办做好各种迎检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4)广电局:一是制作教育工作的电视专题片;二是及时报道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在我县的检查工作情况,做到当天活动当天报道,并全程跟宗报道。
(5)人事局:熟悉和掌握全县教职工配备情况、农村富余劳动人员转移培训和社会效益的情况、禁止使用童工专项整治情况。
(6)财政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按规定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拨付情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执行情况;“三免一补”经费拨付情况;及时拨附相关教育经费。负责向省督导评估团解释和说明教育经费的相关问题。
(7)农业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农村成人中等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科教统筹取得的成果情况。
(8)公安局、工商局、文化局、卫生局、建设局:熟悉和掌握近三年本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的情况。同时要安排人员,在这段时间经常开展整治学校周边环境、食品安全、文化环境等活动,认真治理学校门口摆摊设点、无证占道经营的现象。在城区中小学上学、放学时段,公安要帮助学校维持校门通秩序。
(9)其他职能部门,也要按元政办发〔2009〕12号《元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元江县乡镇人民政府及县级有关部门教育工作职责的通知》的规定,负责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说明本部门所履行的教育工作职责情况;对一些未按要求达到的硬性指标要写出专题报告说明情况。
(10)其他要求。凡参加汇报会的部门领导,会后要认真通读全县的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凡是涉及本部门的相关情况和数据,务必做到汇报会当场解释得清、道得明;同时,各部门在专家质询时要能密切配合,相互补充汇报、说明情况。
(二)乡镇工作
1、对尚未入学或流失的适龄少儿,要认真梳理,摸清底子,建立翔实可靠的流失生名册;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制,进一步明确乡、村、社和学校、教师的职责,依法采取“动员劝学”、“强制执行”等多种办法,使辍学生重返校园完成义务教育,保证义务教育阶段“普及程度”的各项指标达到省定标准。
2、乡镇长汇报材料:要从乡镇政府的高度,认真总结近三年本乡镇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促进教育协调发展、学校布局调整、“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控辍保学”工作、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材料应包括乡镇基本情况、主要措施与成效(重点部分)、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的打算。要对现有的汇报材料进行认真修改,材料中涉及到的教育统计数据,要以20*年度学校统计年报和“两基年审情况登记表”为准。修改好后报县教育局进行审阅定稿。
3、档案: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要组织发动中小学、各站所,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办法,认真挖掘和整理相关教育工作的材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育工作档案。具体按会上发放的《乡镇档案资料》要求建立。乡镇档案要摆放在汇报会所在地,不能放在学校。
4、要做好2个彩色封面材料:一是乡镇长汇报材料;二是迎检方案等材料合订本(文件顺序为自评领导小组、迎检方案、*年履职自评报告、07年履职自评报告和06年履职自评报告)
(三)学校(幼儿园)工作
(1)要进一步整理完善近三年“两基”、“普实”表册和学校管理工作档案,特别要认真核实各种材料中使用的数据是否与教育统计数据相符。加强与公安等职能部门的联系,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搞好学校卫生保洁工作,以斩新的校园面貌和良好的师生精神状态迎接省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
(2)要做好3个彩色封面材料:一是迎检方案等材料合订本(材料装订顺序为自评领导小组、自评实施方案、近三年学校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二是学校(幼儿园)特色材料(3至5个材料);三是学校(幼儿园)简介(检查组进入校门时分发)。
(3)检查期间,学校所有教职工要佩戴工作牌。
(四)迎接工作
1、县、乡镇主要领导,一是相关人员(乡镇包括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中小学校长,并由乡镇长汇报)要参与迎接;二是按通知要求参加汇报会和反馈会;三是全程陪同检查。
2、县、乡镇、学校、住宿宾馆均要在醒目的地方悬挂“热烈欢迎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莅临我县(乡镇、学校)指导教育工作”字样的标语。(此项工作由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负责落实,具体由县教育局负责通知乡镇和学校)。
3、乡镇召开汇报会时,涉及的乡镇站所长和学校校长要参加会议,并接受督导评估组的询问。
(五)相关工作要求
1、县、乡镇、学校所有表册、材料的修改完善及归档工作,要在5月31日前完成。
1.数字校园的定义
数字校园是以高度发达的计算机网络为核心技术,以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共享为手段,强调合作、分享、传承的精神,是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和研究的教育环境。这种新型的开放式教育环境提供了适应学习者个性化成长和发展需求的学习平台,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多种媒体组合的学习资源,能够创新地运用和创造资源。数字校园环境在日益发达的互联网技术的服务下,强调受教育者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促进教育的进一步开放。
2.数字校园的重要作用
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科学规范的管理对校园内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和全面的数字化,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以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为主体,以教学、科研、管理活动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校园数字化实现资源高度共享、信息高速流动,建设数字化教学、科研与管理环境。传统校园的基础上,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资源到活动全部数字化,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和网上服务。学校在开展教育、科研和管理及对外通讯工作全过程中,运用宽带、交互性和专业性的局域网络实现数字化教学及学校办学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3.数字校园的组成
数字校园的建设包括校园基础信息化环境的建设和校园应用系统的建设。校园基础化信息环境包括校园网络化环境、基本的信息化终端建设、数字教室的建设。校园应用系统应包括基础应用系统和功能应用系统。
二、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建设的背景和理念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和浙江省都曾实施过“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项目,浙江省曾前后共开展了三批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实施工作,杭州市共有11所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76所浙江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通过实验工作,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得到长足发展,使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学生学习等方面的应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向兄弟学校和社会起到了较好的辐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物联网、泛在网络、微视频教学、数字地球、数字城市、开放教育、终身教育、移动学习、在线学习、学习力等新概念、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新的冲击和影响。面对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我们该如何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把教育信息化工作推向新的阶段,这是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
根据《杭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杭州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中小学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为加快推进我市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构建更有效的教育技术支撑基础,我们实施“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基本的理念为:通过实施《杭州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来普遍提高我市基础教育的信息化整体水平,以“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式来实施“数字校园示范工程”,让新技术、新理念在一部分有条件的学校率先实验研究,促进实验示范的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方面形成自己的亮点和特色,实现创新发展。
三、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建设总目标
1.指导思想
按照《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杭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杭州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以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教育资源和平台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支撑,以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快杭州市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信息化水平,为我市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2.建设总目标
经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形成数字校园示范建设体系,建成80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力争建成25所省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通过示范学校引领、带动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加强数字校园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设备设施的作用,提高设备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和学生校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我市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促进教育现代化。
四、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实施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是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更有效的教育技术支撑基础的重大探索与创新。为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坚持以下原则和要求:
1.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在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指导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我市教育信息化实际情况,制定出中小学适用的《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指导意见》。依据《杭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杭州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统筹规划,合理创建,分类指导。学校应根据各自办学类型、办学定位和办学实际,根据省市两级有关数字校园创建指导意见,制定学校的数字校园建设总体计划和方案,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水平。
2.突出应用,强化特色
坚持以应用为核心,以育人为本,以推进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为重点,积极探索信息化教育新模式,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数字校园建设应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结合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统一设计和建设,严格遵循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注重对学校核心和特色工作的支撑与引领,服务于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服务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3.优化整合,适度超前
数字校园建设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建设,适度超前。依托学校现有的信息化环境,努力实现对学校现有各类资源的优化整合,分层推进,分步实施,建构一个以学校应用为中心的数字空间,实现校园内部、校园与区域、校园与社会之间的信息、数据和资源授权的共享与交流,充分发挥数字校园建设的投资效益。
五、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步骤
成立“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工作小组”和专家组,组织力量制定《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指导意见》,筹备第一批30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工作。
2012年:根据省级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创建的进度,启动第一批30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工作。筹备第二批50所市级数字示范学校建设工作。
2013年:做好第一批30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的中期督查,继续执行市级第一批示范学校的建设。启动第二批50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工作。
2014年:完成第一批市级示范学校建设并进行验收,做好第二批50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的中期督查,继续执行市级第二批示范学校的建设。
2015年:完成第二批市级示范学校建设并进行验收。做好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创建的总结工作。
六、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建设的遴选程序
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遴选采取学校申报、学校主管部门审核推荐、杭州市评审立项、学校实施、经市验收合格后授予“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称号的方式进行。
1.申报
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建设由学校根据本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基础及当地教育发展和教育信息化规划申报。申报学校根据学校类别,依据《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指导意见》进行建设和自评,自评达到合格方可申报,填写《杭州市数字校示范校园建设申报表》和示范建设方案,并附自评报告,报学校主管部门审核。
2.推荐
学校主管部门根据学校申报材料,组织专家对学校教育信息化现状和建设方案进行检查、评估。根据分配的市级示范名额,推荐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
3.评审
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评审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各区、县(市)和直属学校申报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经审核初选、专家实地考察、评审委员会评审后,由市教育局公布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
4.验收
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建设期满后,由市教育局组织专家组根据学校示范建设方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授予“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称号。
七、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工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实施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是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数字校园示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影响和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与走向。为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科学创新的发展思路予以推进,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1.加强领导,确保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顺利实施
市教育局成立杭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加强对省、市两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指导和落实情况的督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杭州市教育技术中心,负责省、市两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的日常管理工作。
各教育主管部门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和专家组,研究落实本地区的数字校园示范创建方案,切实把数字校园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统筹领导,制定扶持政策,落实工作责任,扎实有效推进。教育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和学校校长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建立目标工作责任制,切实担当起教育信息化和“数字校园”建设任务。
2.加大投入,切实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
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将数字校园建设、运行维护和创建工作经费纳入教育事业年度预算,并设立数字校园建设专项资金。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数字校园建设,确保建设项目按期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
3.加强管理,努力提高数字校园示范建设效益
各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数字校园”的管理和应用工作,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人员培训、经验交流和考核评估等形式促进数字校园的应用,重大活动要求做好相关活动记录、工作台账、宣传报道等工作。
(1)建立工作年报制度。省、市两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要严格按照建设方案要求,落实项目,每年6月底前要将上一年度示范建设进展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报教育主管部门。
(2)建立督查制度。各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督查制度,督促学校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市教育主管部门将组织专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于按计划实施,建设成效显著的省、市两级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学校,给予通报表扬;对于未按计划完成示范建设,或者成效不显著的,责令其整改,延期一年后仍未能完成整改、通过验收的,将予以通报批评,取消其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资格。
(3)建立验收制度。省、市两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期满,市相关部门组织验收。验收时,将根据省、市两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建设指导意见和学校申报的实施方案,重点检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落实情况,在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中所发挥的效益,以及经费使用等情况。市级示范学校验收合格后,授予“杭州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称号。
(4)建立帮带制度。每所省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必须有2所以上牵手(结对)学校,每所市级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必须有1所以上牵手(结对)学校,推广经验,帮助牵手(结对)学校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示范、辐射效应。
为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验收,镇中心校于2020年11月19、20日抽调力量组成督查组对县前十名和后十名的镇中、青中、树中、江中、干中等五所中学及江潭完小、煤矿完小、昆仑完小、大塘完小四所完小的校容校貌、均衡发展资料、功能室、校园文化建设、后勤设施等方面进行了第二轮督查,现将督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各单位领导工作方案重新进行了调整,按照督导评估四类21点分工责任到人,加强了力量。材料扎实,数字逻辑关系严密,文字、数据、图片各种材料具备,能按照教育局的封面和装订要求对封面进行了更换,新增了10、11月各项资料,重新进行了装订。 材料整理更加精细。干中、镇中、江中、树中的校园文化建设、班级文化投入大,全部换新。学校核查表、学校达标情况表、问题清单交表及时,数据准确、数据逻辑关系吻合、问题整改到位。
二、教育均衡发展资料扎实,装订美观
1、各校在原基础上进行了更加详细科学的分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四项21点逐项落实好。迎检材料规范齐全,各校都在第一次督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实和理顺。开学后教育局举办的和参加上级各种培训证书复印件、学校的各种活动资料都能装进了材料。资料、佐证材料、图片齐全、数据逻辑关系严密、装订顺序与县指标顺序一致。其中镇中、江潭完小资料最为突出。
2、各校资料员加强了训练,能对各项数据熟记于心,检查时对答如流。镇中尹华恩、江小卿萍最好。
三、功能室及实验室、图书室、仪器室、体育室建设
各单位都能按照“一表清”的要求,完成了功能室布置,标牌、功能室资料(器材登记表、使用安排表、使用记录、报损记录等)、制度、职责上墙、器材摆放整齐,柜卡、物卡准确,拿取器材快速准确,学生实验报告摆放有序、消防设施齐备等。大塘完小图书和仪器重新进行了整理。
1、场地设施规范:镇中、大塘完小、树林中学、昆仑完小、江潭完小。
2、资料齐全。室牌,各项计划、总结,使用记录,实物台账等上墙、归档。其中镇中最到位。
3、各室使用率高。如镇中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经常使用,有特色。
4、各单位管理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心强,迎检时,每个功能室都有具体管理人员及时到位。
5、大塘完小有专门的美术室,使用经常(痕迹明显),资料整理好,布置美观,管理员迎检素质高,学生作品栏张贴美观、档次高。
6、树林中学、江潭中学劳技室有制作工具。
三、校园文化建设
各校都认真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秉着“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棵花草都能传情,让每一幅图画都能会意”的环境育人理念,先后投入资金,美化了校园环境。室内外的墙上挂上新的了校训、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名人名言等。通过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培养了学生思想道德情操,学生养成教育得到很大的提高。第一次检查后,干木中学、镇中、树中又投入资金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镇中学本期还制作了2处校园文化墙和19个宣传窗,整个校园文化生活的品位得到提升,不仅优化了校园环境,还增添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准备时间长,花费精力大,但个别学校还存在许多软肋:
1、大部分学校的教师交流比没达到省级要求10%的标准,个别学校交流比为零,缺教师交流花名册。5%培训经费,佐证材料不够。
2、个别学校在中心校第一次督查后,没有行动,这次检查时,材料仍只做到九月份。
3、个别学校经费花的少,材料做得太简单,图片和佐证材料不够。校园文化建设还是原来的老样子,有两所小学材料封面不符要求。
4、个别学校的课表与部颁标准有差距。
5、个别学校领导、资料员对学校资料与数据不认真去记,这次迎检时不能一口清。
6、学生养成教育有待加强。
7、个别学校伙食费公示,与实际有差距,留样柜为单锁或没锁, 依然有部分菜堆放在地上。食堂卫生不够。
8、部分学校功能室资料不完整、混装,缺计划、总结,活动记录停留在9月中旬。室内卫生没扫,室外卫生有蜘蛛网没打扫。危险化学药品未上锁,仪器柜缺柜卡,实验室未通水等。室内设施简陋,体育室器材少,科技室无工具,无学生作品,实验报告不够或没整理装订。多媒体教室投影仪已坏,无法使用,美术室洞膏模型上满是灰尘,模型残缺破败。功能室与教师宿舍有冲突。
行百里,半九十。办法总比困难多。要不断努力,去实现我们的目标。雨露润花蕾,温馨满校园。我们洞江教育人在迎接国家教育均衡发展检查工作中,将以这次检查为契机,用我们智慧和勤劳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塑造积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人文精神,丰富人生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引领学校不断走向卓越、走向辉煌!
一、“工程”实施情况
去年以年,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远程教育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县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局密切配合,共同协作,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我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工作任务。全县建成三种模式项目学校*个,其中:模式一学校*个、模式二学校*个、模式三学校*个。工程实施过程中,我县坚持“配备为基础、管理为关键、培训为重点、应用为核心”的原则,紧紧围绕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这一个中心环节,不断提高教育质量,降低教育成本,并且在建、管、学、用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强领导,协调推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全面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县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战略意义,把它作为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成立了分管县长任组长,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局负责人为成员的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对工程项目实施进行统一部署,制定实施方案.由教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计财科、装备中心、网络中心、教研室等职能科室为成员的工程业务指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电教站,具体指导与协调实施工作,监督检查实施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各“项目学校”也相应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机构,拟定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专人负责工程项目的管理、实施、安装、调试、验收、应用和维护等工作。
(二)加大投入,稳步推进。我县在省“农远工程”带动下,全面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省、市“农远工程”资金启动下,我县加大资金配套力度。教育局、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县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规范标准》,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拨出79万元配套资金参加全省统一招标,各乡镇和学校设立了“农远”工程专项建设资金。按照省“农远工程”标准完成*所“模式三”学校的建设,*处“模式二”学校的建设,*处教学点“模式一”建设。农村中学多媒体教室*口,所有项目学校均布置信息接收点和播放点。
(三)健全制度,规范运行。一是制定“农远工程”设备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先后下发了《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管理办法》、《远程项目学校工作职责》、《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制度》、《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工作职责》、《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接收管理人员职责》、《现代远程教室管理制度》、《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下载和软件使用管理制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服务管理制度》等10种规章制度。做到了“制度上墙,责任到人”,使管理工作做到了有章可循、职责分明。二是完善“农远工程”技术支持服务体系。组织人员定期到学校进行设备巡检,能做到农远硬件设备维修“随报随修、大故障在一周内处理”,初步形成了统一的服务机制。三是设立专项建设资金。县教育局、财政局联合下发了文件,中小学电教费专款专用,主要用于电教设施的维护与更新,重点用于“农远工程”建设,确保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可持续发展。四是教育局拟定出台《*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年度考核评估细则》,对各校从“项目管理、活动组织、实施效果、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年度工作考核,将考核结果直接记入校长年度目标考核,保证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四)管理到位、规范验收。(一)是为保证工程施工工作组织管理有序,我县要求施工队在工程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工程施工管理手册》中的各项规定,对施工设备、施工程序、施工进度、施工结果逐校进行真实有效的记录,保证远程教育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做到了施工各环节科学规范,确保了工程质量。(二)是我县各学校项目领导小组高度重视项目评估工作,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认真全面的自查评估。各学校从项目组织机构、配套资金、人员培训、设备建设、资源接收和应用管理、课题研究等方面全面回顾,总结了项目执行中取得的经验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计划措施,在向县农远办提交书面汇报材料的同时,并提供了与项目有关的档案资料。
在各学校自查评估的基础上,县农远办按照验收标准,由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带队组织人员分别于20*年*月中下旬进行抽查,*月*日进行全面普查,对项目学校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各学校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验收。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各学校能认真贯彻执行相关文件精神,保证远程教育设备按时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同时,对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对存在问题的项目学校下发整改通知书,并进行复查,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学校的工作进展,充分发挥了远程教育的作用。
(五)加强培训,强化应用。教师培训是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的关键。为扎实做好农村教师培训工作,我县全面开展了一系列农村教师培训工作。一是要求所有农村学校建立“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使用机制。县教育局配套出台了“农远工程”教师计算机能力“四会”达标考核,要求农村学校所有专任教师通过校本培训,达到“会使用操作系统”、“会上网查找资料”、“会office操作”、“会用课件上课”。每次培训都要由人事局、教育局联合组织考试,颁发结业证书,考试结果与教师职评、评先、年度奖金挂钩。二是抓好骨干培训。今年县教育网络中心安排了五期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培训,并于20*年*月专门组织“农远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半个月培训,培训会对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和常见故障的排除、光盘资源的管理、应用和光盘存储技术举办了专题讲座,学员分组到乡镇中小学微机室进行实际操作维护,巩固了培训效果。三是把“农远工程”纳入校本培训之中。依托骨干教师开展教师全员信息技能操作培训,积极探索和建立了校本培训新模式,其内容涉及观摩全国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培训光盘,设备使用技术培训、课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模式等,通过系列培训,有效地提高教师远程教育应用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推进了远程教育工程的深入实施。
(六)因地制宜,提高效率。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我们坚持“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提高应用水平。县农远办指导督促各项目学校建立三种模式应用保障制度,区别不同学校、不同模式分学科提出课时安排要求,区别不同学校、不同模式分学科提出课时安排要求。在各项目学校试点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初步提出了“一机两用”应用模式,即“上课学生用,课余教师用”。县“农远”办正在制定三年规划,培养新的典型,总结经验加以推广。
二、检查反馈情况
在各学校和乡镇自查的基础上,县农远办按照验收标准,由县教育局党组成员带队组织技术人员分别于20*年*月中下旬进行抽查.*月*日,县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局联合对所有项目学校工程进行全面普查.20*年*月*日,市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委联合抽验了*小学,检查组专家们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各学校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验收。在充分肯定了我县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文件精神,保证远程教育设备按时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等方面的做法。同时,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馈,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薄弱环节:一是由于县财力薄弱,经费投入仍然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教育经费的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二是在设备安装过程中,没有对项目学校所应配备的电视橱柜、机器防尘布提出具体统一标准,造成一部分项目学校在卫生防尘方面不到位;三是对所应要求下载的教学资源没有达到标准数量,多数下载资源没有及时刻录光盘,下载资源与本地学科教学进程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同步,部份光盘资源示范课教学目标难以全面落实。四是部分教师(特别是部分老教师)认识不到位,认为使用这么先进的教学设备是青年教师的事,学习使用农远设备的积极性不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省、市的部署,教育局、财政局、发改局统一行动,密切配合,坚持以应用为核心,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快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农村教育教学中的普及与应用,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效益,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开展。
1.立足县情,按照“适度超前,科学规划,稳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推进。争取3-5年,实现农村中小学普通教室多媒体化。
2.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指导作用,认真组织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课题实验研究,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努力实现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呈现方式的变革,实现“轻负担而高质量”的办学目标。
【关键词】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10―0069―04
引言
随着WAP技术、蓝牙技术及GPRS系统的成功开发,移动电话和移动计算技术迅速普及全球,为移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想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准备。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计算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使得教育中出现了一种崭新的学习形式――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移动学习已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已于2001年12月发出了关于“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1]。到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已经开展“移动教育工程”试点项目[2],国家教育部“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试点项目已经立项,这些都表明,我国教育技术界已经认识到移动学习和移动教育研究的重要意义。国内关于移动教育研究的代表性项目主要有两项:(1)北京大学的移动教育实验项目。该研究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基于GSM网络和移动设备的移动教育平台。二是基于CPRS的移动教育平台。三是基于本体的教育资源制作、和浏览平台。四是教育语义网络平台。(2)南京大学多媒体移动教学CALUMET项目。CALUMET项目的全称是“多媒体移动教学网络系统”。该系统预期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教育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校园网中实现随时随地的教学[3]。
一 移动学习概述
1 移动学习的涵义与特点
鉴于对移动学习认识与理解取向的不同,对于移动学习的定义表述也是众说纷纭,综合多种移动学习的定义表述,可将移动学习定义为:移动学习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Pocket PC等)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4]。
移动学习具有学习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特点,是移动计算技术与数字化学习技术嫁接的产物,代表着学习的未来。移动学习将诸如个性化,多媒体,情境智能,触觉交互,移动设备等新技术融入到教育与培训领域,它又区别于一般给予优先网络与固定桌面计算机的网络学习和数字化学习的基本特点,如学习便捷性,教学个性化,交互丰富性,情境相关性等特点。移动学习的出现本质上是教育与技术相互作用的结果,经历了一个教育需求与技术发展交互驱动的过程,它的出现不仅会带来人们观念的改变,还会促进整个人类学习环境的彻底改变。
2 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技术与方式,是宽带移动多媒体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一定学习的实践必须有新型的学习理论作指导,这也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与移动学习有密切关系的学习理论有:非正式学习(Informal Learning)、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活动学习(Action Learning)、经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等学习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这些新型的学习理论为移动学习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移动学习又为这些学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手段与方法。
3 移动学习的技术支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学习系统将给使用者提供更方便的服务,移动学习的不断发展离不开与之相关的技术支持,移动学习实现的技术基础是移动计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即移动互联网技术, 如WAP、“蓝牙”技术、GPRS、UMTS 技术等。
4 移动学习的实现方式
目前可实施的移动学习方式主要有:基于短信息的移动学习和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
(1) 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5]
学习者通过手机等学习终端,将短信息发送到位于互联网的教学服务器,教学服务器分析用户的短信息后转化为数据请求,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再发送到学习者手机,利用无线移动网络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来完成一定的教学活动。学习者通过短消息接收到的信息更具个性化,同时更方便快捷。短消息服务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用于教学是完全可行的。它不仅可以用于学习者日常的学习交流,而且可以被用于课业信息、日程安排和重要通知等信息的。短消息服务所具有的随时随地性,使它在某些学习情境下具有比E-mail和Web更为优秀的表现。
(2) 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
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是学习者利用移动学习终端,经过电信的网关接入互联网,通过WAP协议访问教学服务器,进行浏览、查询,实时交互,类似于普通的互联网用户,由此可以看出,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方式不但可以传输文本,还可以传输图像信息。随着移动通信协议的不断改进,通信的速度将大大提高,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新热点。移动学习不同于以往的网络学习,因此移动学习的实践必须有新型的教学设计模式作指导。
二 基于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构建
1 教学设计相关概念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式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6]。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7]。教学设计模式就是教学设计理论的简化形式,是组织化和结构化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移动学习下的教学设计是在终身教育以及继续教育的理念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对各种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以促进个体的终身发展。
2 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构建
教学设计涉及到一个组织化的教学过程,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者、教学策略、教学媒体以及将这些基本要素整合为一个模型。目前现有的教学设计模式不下百种之余,这里仅介绍两种教学设计模式:ADDIE模式和ASSURE模式。
ADDIE教学设计模式包括教学的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和评价(Evaluation)五个环节。[8]
由Heinich 等人(1989)开发的ASSURE教学设计模式则包括分析学习者特征(Analyze learners)、陈述目标(State objectives)、选择媒体和材料(Select media and material)、运用媒体和材料(Utilize media and material)、要求学习者参与(Require learner participation)以及评价、修改(Evaluate and revise)六个环节[9]。
以上介绍的两个教学设计模式已在教育技术学领域中已沿用了很多年,而当今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教学设计者和教师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线性教学设计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当今的e-Learning学习环境,尤其是移动学习环境。因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知识常以超文本的组织方式加以呈现的,知识难以被分成小块进行学习。当人们开始对建构主义产生兴趣的时候,便产生了许多对教学设计模式概念上的重新建构。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发现学习、合作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等思想理念非常适合e-Learning环境中非良构知识的学习。具有非线性特征的超文本有助于学习者从多种观点的角度接近概念并构建知识表征,真正改善对复杂概念的掌握,以达到随机通达。
本文根据ADDIE和ASSURE两种教学设计模式,并借鉴台湾基础教育中移动学习课程开发模式,提出了一个适合移动学习的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由学习者分析和教学情境分析、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移动技术与教学环境的整合、移动学习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实施和移动学习结果的评价这六个环节构成,图3展示了该模式各组成部分及之间的关系。下面便对这六大环节中所包含的内容加以介绍:
(1) 学习者分析与教学情境分析
分析学习者应用无线设备的能力;
分析是否需要整合移动计算技术帮助学习者的学习;
分析外部环境,如天气、安全状况等;
(2) 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组织化的学习内容;
阐明学习目标;
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即可在移动设备中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也可在真实情境中;
开发数字多媒体学习资源;
安排课程时间表和在学习活动中的体力分配;
(3) 移动技术与教学环境的整合
考虑移动设备的特征和实用性,如重量、屏幕的大小和分辨率、计算能力、输入方式、访问方式等;
构建移动环境,包括移动设备间的通信方式,Internet的接入方式;
(4) 移动学习教学策略的设计
移动学习环境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很容易产生迷失现象,低龄学习者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任务上。图3 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因此一般采用合作/协作学习、发现学习和自我调节学习这样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学习者提供指导。
(5) 教学活动的实施
按照加涅的九事件教学安排移动学习活动并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熟悉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利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为学习者建立先行知识;
培训学习者使用无线设备的技术技能,尤其是对设备基本功能的操作;
观察学习者使用移动设备时的小组协作学习活动,教师在适当的时机通过移动设备或面对面地给予干预和指导;
(6) 移动学习结果的评价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学设计模式更加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体验,而传统的标准化测验并不能完全够检测出学习者的能力,因此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就不能够完全按照传统的标准化测验,而替代性评价则避免了典型的多项选择测验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新的评价系统中所蕴涵的核心思想是:要求学生自己展示自己的学习,或者展示自己能够利用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一些实际工作,其目的就是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展示学生自己的水平。对于在移动学习中可采用的评价方式有如下几种:
档案袋评价
替代性评价的一种常见形式是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即搜集和评估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作品样本。教师可以收集学生的作品、研究设计以及其他一些反映高级心理技能的作品,并以此作为评估学生进步程度的依据。
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在现实生活中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实际表现进行考察的测验。汽车驾驶员和飞行员的驾照考试、医学上的临床测验等,都是表现性评价。
(7) 对图3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的分析
教学设计模式图包含六个要素而不是步骤,表明设计的非线性和设计的弹性。
学习者处于中心位置,而且又与其他要素相互关联,说明在教学设计的任何过程中,学习者都是中心。周围的其他要素是相互独立但又关联的,没有用箭头表明逻辑顺序,是因为在具体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以任何要素作出发点。
移动学习环境处在最,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强调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开展的教学始终以真实环境或情景性信息化环境为基础。环境的虚线表明这个教学环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性的。
环境中的调整要素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随时调整的某些要素,体现该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的灵活性和生命性。
三 移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初步应用
在终身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应该树立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事事学习的观念,将移动学习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中。我校作为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之一,在我们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将图3移动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初步进行了应用。
1 学习者分析与教学情境分析。中小学教师是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成人,一般都有手机;国家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并已开始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培训,培训后的中小学教师要能通过国家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这样的形势使得中小学教师从主、客观两个方面都有了学习的动力和压力;中小学任课教师一边要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一边又要为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进行学习和实践,他们用于学习的整块时间不多,需要利用他们的零碎时间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移动学习的及时性和灵活性,既节省时间,又不会影响老师们的教学和生活,还能使教师在工作学习中的疑问及时得到解决,减少了教师的额外压力,满足了教师自身学习和学校工作的需要。因此我们把移动学习引入到培训中,作为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后的后续支持性学习的一种方式。当然移动学习不能取代常规的集体培训和远程网络学习,只是它们的重要补充,只有应用适当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2 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移动学习不像传统的课堂教学,它是一种很灵活的学习方式。这种灵活性体现为灵活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内容。所以教学设计者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设计非常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可以在移动设备中以多媒体方式呈现的学习内容,满足学习者多方面、多角度地学习每个知识点。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活动中,我们通过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大量的调查,确定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相关知识中教师容易出现问题的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类分析,确定知识表现形式,进行适合移动学习的资源开发,形成相关的数据库,初步实现学员能随时随地进行登录学习,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
3 移动技术与教学环境的整合。移动学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为了获取知识,必需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有效手段,通过与他人的协商、交流与合作来实现。我们在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移动学习设计时,注意通过各种渠道,创设良好的交互性,引导学习者积极参与。移动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注重信息的交流,因而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与人际交互的教学环境成为移动学习的基本要求。我们采用“基于短消息的移动学习”的形式来构建移动环境――人、手机、移动计算机,创设教学情境――各种问题情境和媒体情境的呈现,激发学习者兴趣;并利用手机这种移动终端的便捷性,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样、生动活泼、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情境,让学习者通过查询、检索、探究来解决遇到的问题。
4 移动学习教学策略的设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师团队的老师可通过电子公告牌系统(BBS)或在线聊天(CHAT)引导学员参与问题的讨论,启发性地提出一些具有发散性思维的问题,并给出解答或让学员自己找资料、自己解决问题,以提高学员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电子邮件系统(E- MAIL)实现移动教学的交互式答疑,教师可随时掌握学员的进展情况,必要时还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与辅导。建立协作学习小组,小组内学员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可以培养学员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情感和态度。
5 教学活动的实施。在培训支持活动中,我们用到了移动资源浏览,移动即时训练,移动学习讨论,移动信息查询,移动提问――回答等功能。移动学习既关注了人文精神和协作精神,又提供了教师与培训者以及教师之间学习、工作的交流平台。
6 教学评价。我们通过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来检验学员们利用手机等进行移动学习的效果,学员自己也可以随时通过相关检测了解自己哪些知识掌握得还不好,弄清存在的问题,及时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咨询解决;学员还可以将自己的作品通过手机传输到数据库中自己的学习档案中,相关老师将定期通过学员平时参与的学习记录和成果对其进行总体评价。
通过初步应用实践,我们发现,移动学习可以弥补集中培训的诸多不足,是一种有效的培训辅助手段。
四 结束语
移动学习的前景是光明的,要使移动学习成为学习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真正在教育信息化中发挥其重要作用,教育技术工作者要对整个移动教育系统,包括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对象、教学策略等一系列要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以促进移动学习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关于“移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立项的通知[Z]高教司函[2001]256号.
[2] 关于开展“移动教育”工程的通知[Z].教技协[2002]1号.
[3] 隋清江,张艳萍,张进宝.移动教育:国内外实践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4,8,66-67.
[4]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 2004,3,12-13.
[5] 李玉斌,刘家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31-32.
[6] 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1.
[7] 李秉德主编.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56.
关键词:英国;3D打印技术;学科教学;创新设计;体验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4-0108-07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4.016
引言
3D打印技术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生成的或通过实体扫描设备扫描实物所获得的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积层造型法”逐层打印材料层创建物体,主要用于原型设计以及组件或产品地制造。3D打印技术实现了“设计即生产”的创想,具有快速生成的特点,不但能够实现从零件设计到整体设计的跨越,而且所“打印”的产品,较之传统方法所生产的产品具有更强的稳固性、更精密的结构,支持更有创意的设计与生成,因此近年来在机械制造、生物医药、建筑设计、艺术创造等多个领域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
虽然3D打印技术在上述多个领域的应用受到关注,但目前针对3D打印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深入应用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英国教育部及相关组织机构于2012-2013年实施了为期一年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学科教学创新中的应用,该项目不仅取得了实质性教学应用成果,而且推动了3D打印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为更多学校引进3D打印技术,变革教与学的模式起到示范与引领作用。本文结合英国3D打印技术教学应用案例,深入分析3D打印技术在英国中小学教学中应用的目标指向、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探究3D打印技术在教学应用推广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为学校教育引入3D打印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3D打印技术在英国中小学教学中应用的目标指向
1.指向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基于对3D打印技术本身特性的把握,发现该技术可以作为动力激发工具和支持创新设计的技术工具应用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一方面,3D打印技术本身的功能特性以及对学习活动的支持作用决定了其作为技术支持工具对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有积极影响。首先,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其新颖性更加容易引起学生参与基于该技术的学习活动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动机。其次,3D打印技术的独特功能一一快速打印模型或实物,支持并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打印活动。学生可以利用3D打印机将自己的创新设计或想法以可视化方式呈现给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由此获得的成就感,不仅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而且会激励他们主动参与创新设计。第三,3D打印技术支持的学习活动有助于体现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主体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进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基于3D打印技术的学习任务,需要学生主动分析打印任务、参与计划与决策、参与创新设计原型,这种主体意识和被需要的感觉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价值,促使学生更加的主动地参与到打印活动。
另一方面,为保证学生主动参与并有效进行学习活动,英国教育研究者认为在3D打印技术快速打印实物功能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创新设计环节,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启于格物致知,创新思维启于透彻地分析打印任务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进行创新设计、打印出创新性个性化作品的基础和源泉。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创新设计、全面细致地分析打印任务,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打印出个性化的作品。
2.指向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英国3D打印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项目是在“人类可以通过制造和分享过程产生学习”理念指导下开展的学科教学创新探索项目。该理念的核心是“制造”和“分享”,强调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体验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是获得知识并实现学以致用的有效方式。所以,教师借助3D打印技术可以为学生创建“体验式学习中心”,这同时也是一个知识运用空间,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到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并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获得直接的学习体验,提高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在3D打印技术支持下的体验式学习中心从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都有所突破。
“体验式学习中心”的学习内容可以是一个专题的探究学习,也可以是单一知识或问题的学习与探究,还可以仅是一个创意的实现,甚至是这三者的交叉融合。在专题探究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及其设计纲要,并期望学生能对该设计做出自己的选择,主动的进行学习和探究。学生在专注于研究主题的同时,会自然地将3D打印机作为学习或探究内容的一部分。针对后两种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利用3D打印机将一个想法变成现实,将一个知识或问题以可视的打印作品呈现,有助于个性化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例如,沃特福德男子文法学校(Watford Grammar School for Boys)的学生打印出各种代数方程的3D图形。
“体验式学习中心”的学习方式可以是协作学习,也可以是自主学习,前者是实现“共享”理念的有效方式,而后者在实践中已经证实了3D打印技术对学生个性化学习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在2012-2013年英国3D打印技术走进校园项目研究中发现:基于3D打印技术的自主学习能改善学习效果并伴随产生其他更广泛的利益。例如在物理和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非常希望能成功的使用打印机来促进学生思考、推理和理解学科教学知识,并且开展学生为主导的实验。这种自主学习方式更大程度的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付学生,让学生在3D打印技术支持下进行自主学习,将知识学以致用。这种突破性的新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而且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D打印技术通过创造与设计这两种技术使用方式为学生获得并应用知识提供可靠、便捷的技术支持,实践了“设计是重点,生产不是问题”的新思想,在提升学生分析、设计、评估、实践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分析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以及系统思维发展、提高现实中建造高质量的工程提供保障并切实地实现了利用技术辅助工程设计等方面有重要实际意义。而且就如温莎男子学校(The Windsor Boys’School)的DT负责人认为,熟悉3D打印设计流程(计划、设计、制造和评估)的学生能够利用3D打印机来缩短“制造”阶段的时间,使打印机在“打印”产品时更快。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到产品的“设计”上,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此外,目标指向中提到的“体验式学习中心”,更多地发生在“设计与技术”学科教学过程中。
三、影响3D打印技术在英国中小学教学中应用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2012-2013年英国开展的3D打印技术进入学科教学项目的分析,总结出成功背后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
1.教师对3D打印技术的教学应用持积极的态度
正如许多参与项目的老师说,他们只花几个月的时间就能足够熟练地使用打印机和相关软件,并且能在教学中成功而自信地使用。在实践教学中表明,自信的教师在使用3D打印技术时要比那些相对孤立且不能坚持解决委托或获得持续支持的教师更得心应手,因为他们有着对主题探究的热情和敢于实验与创新的胆量。正所谓“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当教师憧憬并相信3D打印技术具有促进教与学的潜能,便会致力于技术与教学的有效整合,探究创新教学方法,最终获得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技术应用策略。
2.教师与教学支持人员的通力协作
英国3D打印技术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应用项目,是由教育部、物理学会、全国数学教师理事会(NCETM)、3D打印机厂商、学校等合作进行的。其合作的目的有三个:一是确保教学中所选择的软件是适合跨学校、跨科目的;二是提高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包括各学校的教9币资源、技术资源;三是促进交流与共享技术应用经验。技术与教学整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人力。例如参与项目的Highworth女子文法学校有成功的案例,该校的DT老师和物理技术人员密切合作,共同设计一组可以通过金箔模拟阿尔法粒子的散射的设备。所以,教师与教学支持人员,包括专业技术人员、3D打印机厂商、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的通力协作是推动探索技术促进学科教学的持续动力。
3.必要的软硬件环境建设
(1)软件
项目组织者和支持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使用设计软件的专门培训,而且尽可能选择容易上手且免费的设计软件,比如很多学校选择使用的免费Sketchup(草图大师)。基于该类设计软件的数字设计模型是3D打印机打印产品的源文件。该文件在打印输出时,通常是一个.stl文件,然后送入第二层软件并生成打印机指令(G code),该指令唯一指向于一个特定的打印机。.s3g文件格式的G代码通过SD卡输入打印机。打印项目中Makerware和复制因子G计划通常被用于生成G代码。数字设计模型可以从如Thingiverse等免费网站下载,这有助于入门打印机操作的学习。
(2)3D打印机
从英国3D打印技术应用到学科教学的项目经验分享中可以看出,3D打印机的选择关系着能否有效使用打印机并将其优势功能发挥到最大化。需要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要考虑3D打印机的使用者和使用目的。若是教师使用3D打印机打印教学模具,优先考虑打印机的速度和质量:若是学生利用该技术制作模型,则还需要考虑其易用性、耗材和成本。第二,要考虑打印机本身的一些因素,比如打印速度、打印机文件传输接口、与学校操作系统和网络的兼容性以及质量和售后支持等。第三,要重视打印机所置放位置和环境,防止拖拉或移动,避免要打印出来的物体出现干燥和翘曲等问题。所以,学校或者教师在选择和使用3D打印机时需要全面且慎重考虑。
4.对应用过程提供系统的支持
(1)来自学校管理层的支持
参与项目的大多数学校里的领导教师都是具备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的设计与技术专家,他们通过“低干涉”管理让学科教师更专注于技术使用方法和教学目标实现途径,这不仅为学校师生提供财政支持以及他们创新使用3D打印机的视角,而且在鼓励和支持教师使用新的、不熟悉的技术,组织并建立强大的人才团队以及给学生传授他们的技术知识等方面也起着积极作用。
(2)对应用3D打印技术的教师团队进行专门的培训
学校管理者与相关技术专家在学校引入3D打印技术后需要对校内拟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3D打印技术的教师进行专门的、系统的培训。培训初始期间,3D打印技术的使用轻松实现教师、技术工作人员和学生的一些大胆创新性想法,进而激发他们对技术持续探索的热情。而且,跨部门在使用相关软件时证明专门的培训和持续的支持对技术使用与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没有经验的教师必须花一段时间来提高使用打印机和应用设计软件的能力。
培训课程一般包含为教师提供3D打印机项目基础内容和实践机会,组织讨论会分享使用3D打印机的经验想法等活动。此外,教师需要花费正常教学以外的时间和精力来巩固编程技术和CAD专业技术,以保证熟练使用3D打印机并充分发挥3D打印机的功能。
四、结束语
尽管近几年中等职校花费了大量经费购置了一些硬件设备和部分教学资源,但是由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背景所限、专业门类众多及教学资源开发人员奇缺,加上可移植性教学资源较少等原因,在常态教学过程中数字化教学还是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主要是中职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严重匮乏及建设滞后所致。
(一)缺乏整体统一规划
目前,大部分中职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仍停留在硬件投资上,对软件建设还不够重视,存在着有路有车而无货的现象。对于教学资源库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购置教学软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造成了有些专业教学软件重复投资,而有些专业教学资源又严重老化的现象。自制资源缺乏管理,校内教师自主开发的教学课件、软件、教案等教学资源,往往是学科教师根据课程实际需要而开发制作的,缺乏规范性、完整性,资源内容重复、形式单一。有些中职校在着手进行教学资源库建设时,缺乏交流沟通环节,使许多相同的内容在不同的资源库中重复,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又造成了资源内容的冗余。[1]
(二)缺乏优质教学素材
目前,中职校教学资源形式比较单一,仅仅能满足传统信息化教学,交互性差。大部分素材仍局限于一些文字材料、图片、积件、单机版课件以及试题,即使有动画也只是二维动画,缺乏三维动画,缺乏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料以及中职校迫切需要的网络课件、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高质量的实用教学资源。
(三)缺乏专业特色资源
中职校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仍处于边缘化状态,没有一家教育机构、软件开发商能提供一套针对中职校的教学资源库(不包括单独开发的专业学习软件),远不及中小学教学资源丰富,中小学教学资源有专门软件开发商、教学仪器生产商和出版机构。中职校购买的大多数资源库都是由商业化的非职教经历人员开发的,既粗糙又不能直接运用。有些专业教师从网上下载的资源也需要进行二次加工,主要是中职校专业门类太多所致。(四)缺乏校际与校企合作由于中职校普遍实施数字化教学的要求较晚,没有专门管理与研究机构,因此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都在按照已有的经验、想法各自为战,使有限的优质教学资源未能得到交流共享和有效利用,更没有在中职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另外,很少有学校在软件开发时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在教学资源库结构、资源内容组织形式、资源文件类型和技术处理方式等方面都没有一个统一标准,这不仅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也影响了教学资源库之间信息的交换和共享。[2]
二、中职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有效途径
由于中职校专业课程门类多、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和教学软件开发人员紧缺,应当从建立教学资源建设队伍、完善数字化教学设施入手,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框架体系,加速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进程,从而加快中职校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队伍
根据中职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首先应当建立由学校领导、课程专家、软件企业专家、学科骨干教师、学校软件开发人员组成的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指导与审核学校各专业、学科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其次以专业或学科为单位建立以学科(专业)骨干教师、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资源开发团队,同时聘请相关专业软件公司技术人员担任顾问,进行项目论证与评估;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学校学科(专业)教研室为单位,组建教师和管理人员全员参与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运用与评价团队,通过具体教学过程的实施,提出相应整改意见和新的需求,供教学资源库开发团队进行调整或二次开发参考。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当根据具体校情,除学校组织教师自主开发外,还可以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方式进行,利用教学设施供应商和出版社的教学素材资源进行开发。对于目前有些学校暂不具备条件开发的教学软件如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应当采用先购买、后合作开发的方式进行,并在合作开发的过程中提升学校教师开发与运用软件的能力。
(二)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设施
中职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设施除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高配置计算机和一体化编辑机外,还需要有一系列图像、动画、音视频和编辑软件,需要百兆乃至千兆接入、百兆到桌面到校园网系统,需要海容量的储存系统和各类服务器群,甚至需要云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为了使教学资源得到较好的运用,不能停留在一个学校有几台液晶投影仪,而需要装备多媒体网络教室。在目前全面实施数字化教学环境下,学校除了为所有教学人员配备笔记本电脑,所有教学场所装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系统外,还得配备标清或高清智能录播室,利用多方位标清或高清摄像头、自动拾音仪器用于全自动采集师生教学过程,并自动合成教学资源,而对于技能教学场所可以采用移动式定位型自动采集系统进行,从而提高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效率。
(三)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框架
中职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必须遵循在数字化教学环境下的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角色观的改变原则。因此,在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时,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重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具体体现在:支持教学过程的多样性,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讲授式教学、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与学习模式;支持教学过程的交互性,实现师生间畅通无阻地交流与协作;体现网络化的特点,具备大容量、大规模、开放式、共享性、共建性、实时性等特性;体现资源丰富的特点,形式多样;充分体现多媒体的特点,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交互界面设计友好,建立超文本链接,管理及使用便捷,能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为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化教学提供服务。[3]
三、中职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运用效能
中职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可提升教师收集、整理、加工和开发教学资源能力,可以实现多种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总之,教学资源库是动态变化和开放的,可以延伸学生学习时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
(一)提升了教师信息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各个教学环节有机融合起来,更新了教学理念,掌握了数字化教学理论,从而使教师具有高效获取信息与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开发能力,具备数字化备课和课程整合的能力。
(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中职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成后,教师在网上备好课后,可将课件存储在与中心交换机直接相连的资源体系服务器上,或上传到个人教学网站的相应位置,上课时,利用教室内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调用已备好的文件进行上课。这种课件图、文、声并茂,可有效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趣与热情。
(三)构建了新型教学模式
数字化教学模式是依托数字化教学环境,综合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数字化教学工具,师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信息的展示、收集、利用、探索、发现、创作、重组等方式进行的各类教学活动的模式。这种模式让自主交互式学习模式、网络资源利用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和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教学。
(四)提供了开放学习资源
关键词:数字化;信息化;校园网;校校通;网上教研;视频会议
昌邑市共有8处镇、街道,695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17处,在校生73319人,教职工5385人。近几年来,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的开展,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的建设思路,采取得力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数字化学校建设工作的紧迫感
在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许多领域中正在引发各种深层变革,从而加速了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步伐,也引起了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建设数字化教育,促进教育的科学、均衡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1.发展数字化教育具有现实迫切性
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实现现代化,教育走向未来、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从教育环境、教育模式到教育理念、教育目标,都在这场冲击中发生着变革。建设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2.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中,构建数字化学校成为实现学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随着认识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硬件加软件的校园信息化模式远远不能发挥校园的优势,更不能实现教育信息化所要求的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对全新教育模式的构建。要想发挥基础设施的作用,促进信息化设施的有效利用,实现学校的统一协调发展,就必须建设数字化学校。即:配齐计算机,建成校园网仅仅是为数字化学校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构建数字化学校成为实现学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3.数字化学校建设是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很快,特别是在信息设施建设、信息化配套项目、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当前严峻的现实是:信息化设施建设的高投入,并没有带来教育效益的高产出。数字化学校建设正是从改善信息化建设投资结构、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适用的教育资源、建立效益评估长效机制以及建设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等方面入手,是适合我市解决教育信息化应用问题的最佳方案。为此,我们进一步增强了做好数字化学校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切实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二、采取措施,加大力度,扎实做好数字化学校建设工作
数字化学校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做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一是要从长远着想,制定一个长远而系统的整体规划。二是要把数字化学校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分步、分层次逐步实施,逐渐完善。三是要全体师生积极参入,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设施建设,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奠定基础
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我市从4个方面,加强了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一是计算机的配备。通过政府投入、社会各界赞助和厂校共建等方式,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投资4000多万元,配备计算机11000多台,基本实现了专任教师人手1机,学生近10人1机。二是“校校通工程”。从2002年开始,全市共投资近1000万元建设了市教育信息中心和46处校园网,并借助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采取“村校”联建的形式为所有农村中小学建设了现代远程教育系统,2005年我市就高质量地完成了“校校通”工程。三是多媒体投影教室建设。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投资近1000万元,先后建起了300多个多媒体投影教室。四是加强软件建设。借助电教教材收费政策,先后投资500多万元,为教育局信息中心、学校校园网配备了办公平台、信息平台、教育教学资源库及资源管理平台、数字图书馆等软件,建起了全市视频会议系统。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为数字化学校建设搭建起了较好的软、硬件平台。
2.强化队伍建设,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提供保障
数字化学校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积极参与、通力合作。为此,我们通过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强化队伍建设。一是建立领导机制。教育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数字化学校工作的领导、组织、管理与协调。二是建立工作机制。市里成立技术保障和建设应用两个项目组,建立了以相关业务科室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小组责任制。技术保障组由电教站技术人员和各学校网管员组成,负责网络的安全、维护、更新及软件平台的开发、应用和培训等,为其他科室和学校的数字化建设与应用提供服务。建设应用组由教研室、普教科、政工科、职教科和装备站等业务科室组成。教研室负责教研网站的管理及各学科网上教研工作;普教科主要负责网上学籍管理、中考招生录取及昌邑德育网管理;职教科开展了网上教师学历进修、业务技能培训;装备站开展了信息技术学科网上教研。三是建立培训机制。为抓好全方位的培训工作,我市依托教研室成立了教学研究培训中心;依托装备站成立了信息技术培训中心;依托进修学校成立了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中心。各培训中心在每学期的开始,通过教育网本学期培训菜单,教师可以自主选择培训内容,通过面授或网络课堂进行学习,每学期完成60课时的学习内容。在搞好本市培训的同时,我们还组织大量骨干教师参加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技能培训,参加网管员培训100多人次,计算机制作培训200多人次,机器人教育培训100多人次,信息学奥赛120多人次,教材培训1100多人次。另外,每学年我市都要组织一次全市教职工教育信息化技能大比武,比武分教育行政干部、学科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管员4个组别,内容涉及数字化管理与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件制作、网站建设、常用软件的使用等内容。通过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提供了保障。
3.狠抓设施应用,增强数字化学校建设的实效性
以数字化学校建设为抓手,本着“边建边用,以用促建”的原则,在抓好信息化常规应用的同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主题资源网站建设与应用。采取“面向一线教师,立足教学实际,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建设思路,成立了由装备站、教研室和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资源建设工作小组。装备站负责主题网站建设软件、网站系统的培训、资源建设任务的分工、收集及合格资源的编目、入库和。教研室负责主题资源内容的审查和评比。骨干教师负责组织本学科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制作主题资源。运用阶段性评价和重点点评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完善主题资源网站建设与应用。先后多次召开点评会和研讨会,解决了栏目设置不科学、资源内容不全面、网站整体质量不高的问题,使主题资源网站建设工作达到了较高水平。在完成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狠抓了主题资源网站应用工作。大部分教师利用主题资源网站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中青年骨干教师利用主题资源网站进行了常态课堂教学,许多学生借助主题资源网站进行了网上自主学习,发挥了主题资源网站在教育教学中作用。
(2)扎实做好网上教研工作。我市在2005年就依托教育信息网建设了教研网站―“昌邑教研在线”。开通了校园网的学校也建立了校本教研网站和学科教研专栏。各学科教研员都建有本学科教研专栏,通过专栏宣传学科课程标准,报道学科教研活动,展示共享教学方法、教学论文、案例、课件、优质课等教研成果。所有教研员和部分教师建立了博客网站,开设网上专题研究,实现了教研员与一线教师之间的随时随地沟通,使上级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能够及时贯彻到基层,同时教研员也能得到来自一线教师的教学信息反馈,发掘教育教学中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推广或纠正,弥补了传统教研模式的不足,提高了教研工作的时效性,促进了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3)开通视频会议,实施网上办公。我市在所有市直学校和乡镇驻地小学开通了视频会议系统,利用该系统召开面向全市的各种会议,有计划地组织了示范观摩课、研讨培训等活动。实行网上办公。教育局所有公文、各科室的通知和有关报送的材料都通过网络进行传送,方便了基层,节约了经费,提高了办事效能。
(4)抓好教育技术软件的管理与应用。在征订方面,分学段、分学科成立了由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育技术软件征订专家组,每次征订之前,先由专家组成员组织本校本学科教师,通过目录和公司网站了解软件性能,根据教学实际,提出实用的软件推荐意见,由教育局汇总后形成我市的推荐意见。然后由学校根据推荐意见和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本校实际,自主征订。对于大型软件,采取“先试用,后征订”的办法。在管理方面,实行县、乡、校三级管理体制,各学校都建立电子音像室,做到专人管理,专橱存放,制度健全,账目清楚,账、卡、物相符。对教育技术软件的管理使用实行过程性评价,促进了软件的日常管理与使用。
(5)积极开展机器人教育活动。我市专门设立了机器人教学教研组,由机器人教育教研员和部分学科骨干教师组成,负责组织、指导机器人实验室的建设和教学工作的开展。先后共投资120多万元,建成7处机器人教育实验室,6处机器人教育示范校,20多所学校共配备机器人100多台。开展了全方位培训,并按要求开设了机器人教育课程,机器人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有96个代表队分别在国家、省、市获奖。
4.实施课题带动,推动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十五”期间,我市在22处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开展了校园网建设、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资源建设等方面的课题实验。“十一五”以来,又确立了以数字化管理平台、数字化教学平台、机器人教育、校园一卡通等内容的“十一五”课题实验项目,共立项国家、省、市级课题44个。在实验中学、第一实验小开展了“建立学生成长数字档案”的实验研究,便于家长通过网络实时查询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在校学习情况,方便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在第一中学、文山中学开展了“校园一卡通”实验研究,教师和学生可以用“校园卡”在学校内用餐、借书、考勤和身份识别,方便了学校管理。在外国语学校、奎聚小学开展了“家校通”实验,为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信息渠道,教师随时为家长各种信息和建议。90%的学科教师都确立了自己的实验课题,如:“信息技术与阅读兴趣的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多媒体与问题情景设计”等,使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个个搞实验的良好实验氛围。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了数字化学校建设与应用的做法,形成了较为科学、有效、可操作的数字化学校建设模式和方法。
5.建立评价体系,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增添活力
建立长效的评价机制是促进信息化设施管理与应用的关键,为此,我市在2004年制定了《昌邑市现代教育技术考核评价办法》,从“校园网的管理与使用”“资源建设与使用”“网络化办公”“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电教软件的管理与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建设”“计算机、多媒体的配备”“竞赛及成果”等几个方面都制定了详细的目标要求和评价标准。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计入各单位每年一度的综合督导成绩。从2006年开始,为推动创建数字化学校建设,又制定了《昌邑市数字化学校建设与应用评价标准》。从环境建设(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建设(图书、教学设计和课件等)到活动过程(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和办公等)几个环节实行了多元化评价,针对不同类别的内容分别设定了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领导与管理、环境与条件、应用与研究、成果与效益,每一个三级指标均对应一个工作点,都有相应的评估要点及打分办法。如:学校主页、班级主页、教研网页、教师博客和学生个人网页等采取评选的办法;教师信息素养通过技能比赛进行测试,学生信息素养通过信息技术抽考和计算机作品来进行评价。将数字化学校建设和应用工作也纳入了全市一年一度的教育综合督导评估。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促进了信息化设施的管理与应用,激发了学校创建数字化学校的热情,为数字化学校建设增添了活力。
三、取得的成绩及建议
一、联系社会、展现学校风貌的数字窗口――外部网站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知识、启迪智慧的重任,其教育教学内容必须共振于社会发展的脉搏,与科学技术创新的步伐保持同步。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对学校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仅依靠学校的资源是难以实现的,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架设学校的外部网站能促使学校与社会之间信息的高效快捷传递,完成信息对称的使命。通过学校网站的信息可以弘扬学校的办学理念、显现办学的特色、记录发展的历史、展示办学的成果,还可以及时相关公告与通知,实现多方位快速沟通。
1.网站运行维护的方式
(1)网站运行在校外:常见形式有主机托管、虚拟主机或租用空间等。这种建设方法的优点是网站架设与硬件运行维护的工作由专业运营商负责,学校基本不用考虑运维的工作,也就不需要专职的网络管理人员。
有些学校的网站没有自己的独立域名,仅使用他人域名下的二级域名或虚拟目录,甚至是隶属于某个域名下的一个链接,只租用很小的网络硬盘空间,这不仅导致访问速度会受到影响,上传文件也将受到存储空间的制约,对宣传学校与网站管理也会带来不便,更难以拓展信息化应用。其实现阶段申请一个属于自己学校的个性化独立域名无须太多的繁杂手续,费用每年仅需几十元。
(2)网站架设在校内:学校网站架设在校园内的服务器上,运行维护与管理均由学校的相关的网络管理人员负责。这种方式需要网管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更要有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由于防黑客攻击、防木马、防病毒等工作较多,经验不足的网络管理员会有较高的压力和心理负担;但这种模式优点也很多:由于服务器运行在学校内部,校内访问速度快、管理方便、空间巨大且可以轻易扩展,可方便快捷地架设隶属于学校域名的二级域名网站,也利于开展各种信息化应用,更能促进信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2010年适合普通学校架设网站的服务器价格仅万元左右,存储空间可达1TGB,建议学校优先考虑这种建站方案。
2.网站程序设计的方法
(1)使用免费建站模板或由学校教师自己设计制作网站。早期很多学校采用这种方法,有些网站已正常运行多年且效果良好,为学校节约了不少的制作经费,促进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由于受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与精力的制约,近年来这类网站出现了不少起遭到恶意攻击的事件,很多有名的高校网站也惨遭黑手,伤痛之余大家普遍认识到免费、低廉的设计与运维成本很难保障学校的信息安全。
(2)由专业软件公司根据学校需求专案定制设计。这种方法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但由于是专业人员为学校量身定做,不但可形成鲜明的个性特色,且能在结构设计、代码编写、程序优化、数据安全等方面提供较高质量的保障,随着近年来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建站价格在不断地下降,更由于教师工资待遇的大幅上升,使用这种建站方法利大于弊,建议资金稍有宽裕的学校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网站,2010年报价较低的仅在几千元至一万多元范围内。
3.网站内容管理维护的技巧
规模较小的学校信息量相对较少,网站不必设立过多栏目,可以采用各部门共同维护的方法,保持主要栏目信息的及时更新。
规模较大的学校可采取为各行政部门、学科、班级等架设专题网站,并赋予专题管理权限,通过自定义专题外观风格与栏目名称,达到百花齐放、彰显特色的效果,还可促进各栏目信息的质量与更新速度的提升。
群体的智慧远远超越个人的才智,全员参与、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将会使网站丰富多彩,无论学校规模大小,建议设立教师风采栏目,展示每位教师独特的精神风貌,并为每位教职工建立易记的账户,根据需要分别赋予不同的信息权限,在信息页面显示信息者的姓名,并对其信息数量实施统计汇总,适时表彰激励,增强信息者的荣誉感与责任感,促使其从信息的浏览者提升为信息的创造与者。
二、实施科学管理、保障信息对称的平台――内部办公网
爆炸性产生的各种信息,经常让我们不知所措,甄别筛选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就显得极其重要,有用的信息不能少,多余的垃圾信息应过滤掉,减少对时间与空间的无谓侵占。传统的行政办公管理模式存在着文件如山、会议繁杂、占用大量人力物力、难于快速反馈与精准实时评估的弊端;学校服务保障体系缺乏有效监管与激励的举措,推诿懈怠是家常便饭;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教学过程我行我素,教学绩效难于评定;形成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几乎每所学校都制定了貌似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可执行起来阻力重重,多数形同虚设。究其原因,即有重人情、轻制度的传统习惯,也有各人所任工作的过程绩效难以客观显现等因素,致使各项工作的评估因缺少真实有效的数据,言而无力,草草收场。懒惰者在宽容散漫中悠然推责、以混为乐;勤奋的人因缺乏激励举措而逐渐懈怠、黯然神伤;校务公开因手段的制约等多种因素而难以及时、客观和全面,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环境建立不易、维持更难;各项工作饱受效率低下的困扰,教职工的积极性日趋低落。很多学校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工作已初见成效,但由于受到太多的干预制约逐渐步入了发展的平缓期,甚至出现退步滑坡现象。
深刻剖析制约发展瓶颈存在的原因是由于未能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抑制了人的潜能,使大家还沉浸在“大锅饭”时代的遗风中。架设内部办公网(Oh平台,Office Automation),实行办公自动化,就是很有益的举措之一,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的难点,有很多是可以通过在Oh平台中设置相应管理模块来排解,使用OA平台将推进协同办公,促使各项管理科学化、扁平化与透明化,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校务公开,不仅可以保障信息对称,还能发挥多元激励措施,调动诸多因素,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障信息对称
信息时代应建立有效的信息传输通道,充分注重信息的及时公开,并能使公众知晓信息的接受状况,杜绝或减少冗余信息的发生与传播,保障信息对称。
加强各项工作的前期科学规划,实施过程的记录与明示,构建各项工作的动态跟踪管理体系,通
过科学合理的监控干预,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完满达成。可设置公示公告、内部通知、留言专区、每周工作、安全警示、会议纪要等栏目,并提供网络交互功能。管理员根据学校的行政部门事先设立有各种组别的组织架构,为每位教职工建立以个人姓名汉语拼音全拼的实名账号(登录显示为其中文姓名),将教职工加入到相应的组中(如王波老师分属于物理教研组、高二年级部、班主任组),信息时勾选不同的组别,实行定向。教职工用个人账号实名登录后得到不同的访问权限,信息阅读后将留下访问者、访问时间等痕迹,也可发表自己的评论意见,该条信息的所有可访问者便能知晓此信息传递状态,确保了校内各种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反馈。
2.强化统计处理与汇总分析
建立网络上传如人员、设备、考试评测、问卷调查、文件流转等各种基础信息的机制与方法,留存基础原始数据。仅有信息的传输通道还远不够,还必须具备各种信息的分类、处理、汇总、统计与查询功能。设立学籍管理、人事档案管理、文档中心、教学绩效评估、荣誉管理、薪金管理、财产管理、成绩分析系统、评教评学、授课交流、备课教研活动、教师发展档案、学生成长足迹等模块将使授课与点评、成绩与绩效、财务与财产等敏感话题透明化,积淀详实可信的基础数据,为科学分析评判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3.赏识管理、真诚服务
由于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装备水平的提高,学校普遍缺乏专业维护技术人员,少数水平较高的人才长期在经济待遇、存在认可、心理愿景等方面无法得到满足的状况下,转行流失是很正常的现象。部署服务支撑模块,建立电教设备报修、总务校产报修、信息技术服务、校办服务、总务服务、专用教室预约等栏目可使服务与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得到充分体现、个人技术水平凸显、能力得到同事的欣赏。用户何时提出的需求、难度如何、解决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耗时多长、所需费用、用户满意度等信息一目了然,不仅能为考评提供可信的依据,还可收到奖勤罚懒的效果,提升相关人员的自信度与自尊心。
通过建立温馨学校栏目,为教职工提供家政、物品代购、家庭设施维修等服务,排解教职工家庭后顾之忧;设立教职工生日祝福窗口,彰显学校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让他们充分享受职业幸福与工作快乐,会有意料之外的奇效。
4.分享与欣赏
可设立相关栏目,充分交流思想,启迪智慧。
校长推荐栏目将是学校为大家准备的理念大餐,让全体员工勇于承载学校发展的责任,思索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妙方高策。
闲暇随笔栏目中会闪现大家灿烂的思想火花、窥见深邃睿智的理念,赏阅风格各异的美文、聆听到源于肺腑的建言。
美文共赏栏目让大家的眼界更宽,学识更广,教师的知识与素养不应仅局限于本专业,分享教育教学经验能提升教师跨学科的多样才能与魅力,欣赏将让更多的人浸润在成功的愉悦之中。
资源导航可引领师生依据赋予的权限访问到学校各种文件与教育教学资源。全员参与资源上传分享,实现分类检索查询,经过真诚点评使其完善更新,充实积淀海量的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库。
5.全面展示与评估
由于教师工作所特有的准独立性,互相了解很不全面,特别在评优、职评、年度考核等本可调动积极性的环节,由于沟通不畅,执行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在学校内部办公网中可将学校所有工作环节予以体现,并确定经过全体教职工一致认同的奖励分值,为每位教职工建立独立的信息汇聚页,将其教学、研究、管理、创新、服务等实绩工作及时完整体现,并自动汇总奖励分值,必要时还能实施排序,定会极大的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减少或杜绝布置工作需反复强调、催要材料如“收租子”等诟病,显现每位教职工的工作绩效,焕发其潜能,可极大地满足广大教职工的心理需求,还能达到督促鞭策的效果,由于引入全员参评机制,评估工作将有案可稽,各种矛盾定能迎刃而解。
三、显师生个性、促探究学习的交互空间――师生天地
学习者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是仅依赖在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就可达成,更不会在一朝一夕实现,那种灌压填塞与超时补课的手法早就被有识之士嗤之以鼻,还学生快乐的学习环境,回归教育本真是社会各阶层长久以来的奢望。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强化了检查与监督,各级学校也在积极整改之中,规范办学不仅可以减轻师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能消除孩子们对学习的厌倦,让师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提升创新创造能力,在学习与生活中显现鲜活的个性与风采。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段内使学生轻松愉悦的获取与巩固新知,是多年来追捧的话题,其实美国心理学家帕林通过试验早已证明,人的短期记忆只能保持数秒钟,短期记忆经多次反复,就可以转为长期记忆。开辟彰显教师与学生个性的师生网络互动空间可将师生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延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长期记忆并达到巩固。
学校蕴藏着丰富多彩、存在于各种载体中有助于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宝贵资源,有以下特征:
基本类型:语言、文字、表格、数据、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网页、学件、课件、学案、教案、论文、随感等。
拓展形式:策划创意、活动过程、实物展示、分析评价等。如:主题班会、爱心助人、走访看望、参观学习、辩论会、换位体验、社团活动等。
依附载体:书籍、报刊、杂志、黑板报、胶片、广播电视信号、网站、磁带、光盘、磁盘、闪存、人脑等存储设备。
将这些宝贵的资源数字化后集中存储,部署在师生网络互动的空间师生天地中,实现网络可以访问与更新,并能够全面统计汇总,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分析、精细管理、科学决策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是数字校园建设可考虑的重要环节。
在师生天地版块中,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自己独立的网络空间里轻松留下教学随感,上传美图与照片,秀出各自的魅力,分享生活快乐。通过上传每节课的教学要点、教案、课件、素材、作业要求等资源,使用网络摄像头,将教师的讲授视频传至个人教学网站上,借助在线评测等平台形成网络课堂,使教学活动延伸至课堂之外,更可促进教师间教学方法与睿智思想的交流。
在师生天地版块中为每位同学设计与架设个性化的专题网站,使其充分张扬个性,展示自我风采,每位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发起如探究、读书、义卖等各种活动,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网络交互;也可快速进入各任课教师的网络空间与教学网站,学生将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在课堂之外可先期或再度学习,充分享受远程教育所带来的学习乐趣,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也能应答社会为学生减负的呼唤。
由于师生天地版块建在校内,便于集中管理,随着师生的参与,将会逐步积淀全校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与资源,形成学校的海量校本知识库,充实完善学校的校本资源,是学校发展进程中宝贵的财富。
四、网络全覆盖、数字化探究、一卡一指通――智能管理
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网络全覆盖的智能管理。建设有线为主、无线辅助的校园网,使其达到校内高速接入、高带宽连接互联网,实现网络全覆盖。统一接口、共享数据中心、统一口令认证多点登录、网络行为管理等举措为用户提供与其身份角色相对应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启用校园一卡通或校园一指通(指纹识别)等管理系统将学生入学登记、学籍管理、图书借阅、机房使用、培训跟踪、就餐洗浴、购物消费、考勤记录、校园出入身份识别与门禁管理等功能汇集一体,可消除信息传递的盲区、保障各种信息的高效传输,促进管理的高效智能化。
装备数字化的各种探究实验室,让传统的研究学习方法与先进的数字化分析有机结合,有助于师生的教育教学探究进程;建设全自动课堂录播系统,不仅能记录存储和分发教师的教学实况,还能使教师全面客观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过程的魅力。
架设数字图书馆、开通校园网络电视台、部署视频点播服务、构建海量的多媒体资源库,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多样需要。
建设网络监控安防系统,使校园可视、可控、可查,保持校园的平安与稳定,拓展数字校园应用的宽广度与深度。
‘
现实问题 目前,各地方中小学校已经完成了校园骨干网络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也已经基本完成。网络和应用系统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在教育教学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浪费严重,硬件频繁投资更新,但缺少配套的软件,使得硬件资源闲置浪费,虽然软件资源数量不少,但质量不高。资源共享度低,各单位独立进行软硬件建设,都有自己的服务器和软件资源平台,形成一个个信息资源孤岛,原创以及创新性优质资源匮乏。
2)各级应用系统整合难度大。长期以来,教育信息化建设缺乏可供遵循的统一标准,各个应用系统建设时间有早有晚,导致技术标准、设备类型、产品品牌、协议等方面各不相同。从硬件配备到软件平台开发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兼容性的问题,不利于各级应用系统的整合。
3)网络教学创新模式构建难度大。学校资源孤岛的形成致使网络教学环境封闭,优质的教育信息不能互通,远程的优质课程资源不能共享,难以构建创新的教学环境。大部分软件平台处于封闭状态,无法进行二次开发,使得资源优化整合难度大,人机互动条件不足,让创新学习环境难以构建。
4)办公自动化管理期待加快进程。推进办公自动化,改变以往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管理方式,创建方便高效节约型办公模式,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需求分析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需要稳定高速的网络来支撑,而搭建学生、老师、家长和学校四方信息沟通的平台则是优化教育管理的迫切需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上级资源部门加强宏观统筹与调控,长远规划,建设一套完整、科学、统一的标准体系,然后通过信息门户,为全体师生提供一站式教学业务的整合服务,同时建立规范的数据共享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智慧化的校园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能够适应学校未来需求变化及使用中进行持续改进,系统维护更加方便。
2 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的建设实施
智慧校园的建设实施遵从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弹性部署,科学管理,分工合作,共建共享,持续发展,开拓创新的原则。当期业务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实现基础网络和信息化服务的平滑升级与扩展。实行“三通两平台,一点一基地”的”3211”建设计划。“三通工程”,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个平台”即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一点一基地”是确定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区域和学校)和教育信息化师资人员培养培训基地。
设计思路 基于“教育云”服务的智慧校园建设原则是标准、兼容、安全可靠、容易扩展和方便适用,同时做到以人为本、面向服务、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了满足跨部门的业务管理和信息服务,需要将以管理为核心的传统应用系统,转变为以前端服务为核心,同时以信息资源整合为重点,升级和更新校园局域网,统一管理学校各种信息资源,建立可靠的容灾备份体系,建立基于网络的、开放的、内容丰富的教学媒体资源中心,如图1所示。
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1)缺乏全局统筹规划。一些学校和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建设中只考虑眼前利益,解决当时的、局部的需求,而忽略了长远考虑。应用系统开发平台、数据库和运行环境缺乏统一的长远的整体规划。在实施过程中急功近利思想较严重,“业绩工程”“重建设、轻应用”“重管理、轻服务”倾向仍有存在,使硬件方面重复投资。当产生新的需求时,不能在原有系统上扩展开发,而是需要重新开发,导致软件系统重复建设。
2)技术标准不统一。不同学校,不同业务部门组织定制的标准不同,缺乏有效的系统集成和完整的、统一的校园信息化标准体系。信息数据交换困难,不能共享,不能发挥综合效应,在应用上很难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信息处理,形成了信息孤岛。同时,标准的问题导致基础网络在优化及升级方面存在很大的压力。
3)用户权限各自独立。现有的各个应用系统独立管理用户,各系统间用户权限不一致,致使不能单点登录。
4)网络带宽不够。据统计,中小学校出口带宽大多为100兆到校,每天的带宽占有率都接近90%。
5)技术力量薄弱。各学校网络节点、应用系统和服务器数量都有所增长,致使工作量迅速上升,但专职的管理人员没有增加,所以不能满足现有工作任务的需要。
6)信息化应用管理机制不健全。相当一部分学校分管教育信息化的领导不明确,行政职能科室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应用管理制度,即使制度也难以落实,流于空谈和形式。
顶层设计(图2)
1)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规划首先要研究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研究并整理学校各部门的职责和主要业务,产生全域业务模型,划分职能域;其次对每个职能域逐一进行业务分析,产生本职能域的用户模型、功能模型和数据模型;最后分析用户行为与管理模式,产生全域用户与权限模型,如图3所示。
2)技术架构规划。技术架构规划要参照本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技术架构实施规划,包括数据库选型、软件架构、操作系统选型以及其他关键技术选型。总体框架包括信息门户层和统一数据层、基础数据层、业务支撑平台层以及业务平台层。
3)环境保障规划。环境保障规划要依据资源规划和技术方案,提出基础环境即网络、存储备份、服务器架构、机房设计、信息安全等保障规划。
建设的主要内容
1)信息标准建设。学校数据总体的规划和组织要依据教育部颁发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进行设计,从实际要求出发,制定出《教育信息化数据标准》,作为数据编码的依据和标准,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基础规范依据,如图4所示。
2)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一套统一标准的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分批、分块、分期建设,降低建设初期的一次性投入。有利于解决智慧校园建设中出现的设计不规范、应用不充分、扩展难实现等问题。
3)共享数据中心平台建设。共享数据中心平台不仅是统一的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也是各类应用系统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平台。以《学校信息化数据标准》为依据,建立学校的数据中心平台,实现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确定业务系统与数据中心平台接口的标准规范,以保证业务应用系统在与数据中心平台交换数据时不产生分散数据,如图5所示。
4)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建设。建立电子身份认证系统,实现用户的统一管理与权限控制。身份认证系统通过遵从指定的认证技术规范,将各应用系统中分散的用户信息和权限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为用户提供分级权限管理和统一的身份确认。帮助实现智慧校园用户身份的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简化用户访问个应用系统的过程。提高智慧校园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5)教育云服务建设。建立以教师为中心的系列应用系统,实现一站式的教学工作信息化(表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够远程异地学习,实现学生学习的网络信息化系统(表2);建立管理服务公共服务平台。
管理服务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系统平台,校园平台,办公平台和门户网站。系统平台负责初始化平台信息,是管理智慧校园的组织机构。校园平台包括新生入学、在校生管理、学生毕业、学生考核、教职工档案、教务管理、成绩管理、库存管理、图书管理、课题管理等,可对不同的模块进行统计分析。办公管理能有效简化办公流程,包括公文发送、会议管理、办公资产管理、办公用户管理、办公费用管理、车辆管理等。门户网站是为方便了解最新校园信息的智慧校园门户。
3 方案优势
数据共享,有效整合 通过数据整合中间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学校信息有效整合,快速地进行信息整合后,能够及时的通过信息门户,让用户感受到智慧校园的建设成果。
1)共享数据中心数据维护遵循了“一数一源”,“谁产生,谁维护”的原则。
2)各业务系统独立运行,互不影响,某一业务系统故障不会造成对其它系统的影响。
3)通过统一的中间件平台实现数据交换集成,不需要复杂的逐一编写接口,实现简单、容易管理和维护。
4)技术上削弱对各业务系统厂家的技术支持依赖性,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各业务部门对新建业务系统厂家的选择权利。业务主管部门有权利选择其相应业务领域最擅长的厂家或自行设计开发,避免因“技术”而产生排他性或垄断。
标准接口,任意接入 通过标准的开发平台和工具,让所有教育教学人员参与到智慧校园建设中来。不断丰富和扩展智慧校园平台的应用,贴近用户需求,满足学校信息化的持续发展。
共享数据中心平台,提供开放接口,支持网页服务等通用标准接口,提高平台的可扩展性;通过后台配置,将应用系统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对接。使得第三方业务系统的接入不完全依赖于网络环境,为已经没有开发商技术支持的应用系统接入提供解决方案。
资源共享,均衡发展 “教育云”不但能为学校建立覆盖面广泛、层次较深的、资源类型较多的开放教育资源体系,有效化解教育资源信息孤岛难点,还实现了资源整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利用率,使得优质教育资源能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实现共享。学生在家里就可以进入名师课堂,有效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及时交流,家校共育 通过智慧校园,家长、老师可以交流教育方法、教学经验,及时发现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实现家校共育。
4 预期效果
智慧校园能为各级教育部门管理者随时提供统计信息和管理平台,为教师提供教学信息共享平台,为学生提供下载服务,如图6所示。
管理层效果 基于“教育云”服务的智慧校园打破了目前数字化校园的信息孤岛,为管理者提供了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的信息一体化、流程化和智能化服务,可以直接获取教师、学生、班级、年级以及全校的个人或综合管理监测信息。
关键词:中职英语;词汇教学;体会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扩大词汇量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前提,离开了词汇,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活动无法进行。而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基础之一,在整个语言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当今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对英语基础较差的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词汇是英语学习中令他们感到最头疼的问题。
中职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差,底子薄,语音基础不扎实。不少学生甚至不懂音标和发音规则,对英语词汇的记忆只停留在哑巴英语阶段,只是反复不停地写,而不会读,不懂得根据语音和词汇的构成规律去记忆单词,更不用说在语境中记忆单词了。识记词汇时往往以词汇表为主,集中记忆,在记的过程中习惯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学起来不但感到困难重重、枯燥乏味,并且“费力不讨好”,记得慢而忘得快并且不懂得如何运用,学习效果不佳。许多学生由于单词发音不准或懂不读,词汇贫乏,上课时既听不懂也看不懂,在课堂上基本无法与教师互动交流或参与课堂活动,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影响了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那么,如何加强词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单词的兴趣,有效扩大其词汇量,从而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呢?下面就本人在词汇教学中的做法谈谈几点体会。
一、强化语音教学,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
英语属于拼音文字,所有单词均通过音标来发音。英语单词的读音与拼写之间存在一定的规律,掌握发音规则,不仅可以正确拼读单词,还可以快速牢固地记住单词。中职学校学生的音标基础普遍较差,许多学生甚至还用汉语为英语单词注音,导致单词的读音不准确,在拼写过程中容易出错;记忆单词时基本靠死记硬背,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背诵单词,但遗忘得也快。因此,必须让学生掌握发音规则,了解字母与音标之间的联系,这也是词汇教学的第一步。它使学生能够自行拼读单词,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所以,本人在教授新单词时,也会告诉学生相关的读音规则,注意对每个单词进行音节划分,让学生了解各字母在音节中的读音,从而增强其记忆效果。同时,示范正确读音,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二、直观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词汇学习是一项比较单调枯燥的任务。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耐力和定力都相对薄弱,如果只是让他们纯粹看着词汇表背诵单词,不仅记忆速度慢,而且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但如果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肢体语言、多媒体辅助等方式教授单词,既形象、生动,做到音、形、义相结合,又可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单词的兴趣,加强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授有关食物的词汇时,我利用多媒体呈现出各种食物图片,先让学生说出图片中食物的名称,然后再呈现相应的英语词汇和音标,进行教读。这种方式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单词的印象,提高记忆效率,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利用构词法,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英语各词汇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和很强的系统性。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了解主要构词法,帮助学生掌握词汇的基本构词规律,分析单词的前缀和后缀并了解它们的意思,对结构较长的单词进行合理的语块划分,从而快速掌握词汇,提高记忆效率,扩大词汇量。例如,在讲授“decode (译码、解码)”这个词时,先引导学生找出词根“code (代码、编码)”,明确其词义,再指出 de 是前缀,具有“取消、相反”的含义。通过分析,学生很快明白这个单词的构成和含义并且印象深刻,做到理解加记忆。接着再列举由该前缀构成的其他一些词汇,适当扩充学生的词汇量。再比如学习“meaning”这个词时,可以通过构词法,引申出“meaningful”“meaningfully”“meaningless”。这样不仅能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还可以学到词汇知识。而对于较长的词汇,可以让学生将其分成几个部分进行记忆。比如,multiprotocol,如果一个一个字母来记的话,学生很难记住,但如果将其分解为multi-和protocol两个语块来记就容易多了。这样一来,学生对于结构较长的单词也不会感到那么恐惧了。
四、通过语境教学单词,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语境制约着语言单位的选择、意义的表达与理解。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运用,如果仅仅是脱离真实语境进行词汇教学,学生很难把所学词汇真正使用到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中,无法做到学以致用。因此,词汇教学不应脱离句和文,而是应设法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根据语境判断词义,在语境中理解词义并识记词汇,达到记忆和运用的目的。例如,在教授“bank (银行)”这个词时,可以将其放在句子中,让学生猜测其含义:People can put their money in the bank.在讲授新单词时,不仅给出例句,还应鼓励学生利用新学的单词造句,使其掌握该词在句子中的应用。而在教授交际用语时,可以创设购物、问路、邀请等情景,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多说多听,多掌握相关的词汇知识。
五、加强复习检测,巩固词汇
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的记忆遗忘曲线向我们证实了一个道理,学习要勤于复习,而且记忆和理解效果越好,遗忘的也越慢。因此,教师应该及时复习和检测词汇,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词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复习检测的方法各式各样。可以采用提问重点词汇、词组的方式抽查学生,或是通过听写来巩固记忆,也可以通过做练习来检测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掌握情况。例如,每节课开始时,我都会利用一些时间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重点词汇。具体做法是我说出词的汉语意思,让学生以抢答的方式说出英语单词或词组;或者我说出英语单词或词组,让学生说出其汉语意思。或者采取小组比赛和奖励的方式,让学生到黑板上听写重点词汇和词组。由于加入了游戏、竞争激励等因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活跃。上述方法既可巩固学生对所学词汇的记忆,也可以让我了解他们对词汇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词汇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词汇学习不应是简单记忆和学习词汇表,而需要学习者发挥主动性、通过一定的技巧去学习和掌握词汇,有效运用词汇全面提高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教师应认真研究词汇教与学的规律,积极探索各种词汇教学策略。同时应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结合实际情况,精心设计编排教学活动,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独立习得词汇的能力,为其他的英语教学和学习活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少霞.浅谈中职学校英语词汇教学[J].南方论刊,2011(05).
[2]郭建华.浅谈中专学生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现代交际,2009(11).
[3]王文斌.英语词汇语义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一、教师范读,感染学生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这样,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特别像《再见了,亲人》和《金色的鱼钩》这类感彩很浓厚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只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从而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二、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作为一项阅读基本功,必须依据教材、根据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也要讲究方法,注意有的放矢地组织训练。在课文分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读,让学生自己去咀嚼、品尝。同时,还要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情感去朗读课文,训练语感。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篇的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像《草原》、《白杨》这类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情地朗读。如:教学《草原》中“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表示我满心的愉快”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正确的停顿;二是要读出重音。“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通过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将会感受到草原的天由于没有遮拦,显得格外开阔,也叫人特别愉快。有了这种体会,就自然而然地进入了这种意境,也就会无拘无束地读出作者那种对草原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重点段落,着重朗读
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有些词语用得非常准确,有些句子含义很深刻,对表现中心思想作用较大。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例如:当读到《难忘的一课》中的“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和“我紧紧地握住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这些语句时,教师就要先指导学生理解句子中重要的词语,然后反复的朗读,要求把重点词语读重音,读出感情来,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这个礼堂原来画的都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中国自己的伟人,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使作者的眼睛湿润了,也确实只有“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才能表达作者当时的全部感情。
四、熟读成诵,激发兴趣
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章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少年闰土》作者鲁迅用简练、朴实的文笔,刻画了一个勤劳朴素、健康活泼、聪明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朗读这种阅读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多次与文本接触,让闰土的可爱形象逐步地再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关键词】:激发兴趣 精讲 多练
下面就自己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做法,谈点滴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学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
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他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
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能力,从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能轻松接受,这必须要下一番工夫。它除了要求教师自身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还要在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并且还应了解掌握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例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作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初中化学知识主要分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四大部分。就拿元素及其化合物来说,知识内容庞杂,涉及到三十多种元素,七十多种化合物和众多的化学方程式,如若把这些知识孤立地讲,往往会事倍功半。但只要抓住他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举动以及接受效果,针对学生感到有困难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知识联系的转折点以及易混淆的地方,结合思考题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例如在总复习时,我们把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进行综合归纳对比,让学生亲自动手,把常见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和气体收集,集中于气体的制备之中。通过此实验使学生对上述三种气体的性质、用途、制取装置、原理、收集检验等知识进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为此教师还应具有对教材探索、创造和对知识进行筛癣归纳、补充的能力。
一、寓德育教育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努力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质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为充分发挥小学数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我在教学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因素,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进行有机的渗透,做到以教为载体,以德促智。如在教学“元、角、分”时,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在教学“时、分、秒”时进行守时惜时教育;利用“九九口诀”和七巧板的发明、“珠算”的历史、祖冲之精确计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的历史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意识。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而且还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加强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为了充分发挥数学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我在教学中改变了原来教学中存在的“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的做法,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突出一个“精”字,做到备课要精细,课堂教学要精讲,作业布置要精选,作业批改要精心。在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如,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记住计算公式,而且还要让学生知道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推导方法;不仅让学生会做除法算式得出得数,还要让学生说出试商的办法;学习应用题不仅让学生学会列式解答,还要教给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等。在教学中,我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总之,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才能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
三、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实施素质教育
数学是实现的反映,很多数学问题的提出本身就源于现实。如《几何》第一册前的引言提出四个问题,很有趣,也很现实,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面的解答,又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揭发数学源于现实的本质。数学来源于生活,产生于生产实践,是生活中奇的浓缩,是实践中妙的结晶。数学与生活,谁也离不开谁。1、2、3、4、5、6、7,一个星期接着一个星期,周而复始。而一个月的周历表中,任意三横三列排成正方形的9个数的和,总是等于中的哪个数的9倍。这些都揭发数学源于现实的本质,从而了解数学不是抽象的学科,而是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应用的。数学本身是一门严密的科学,逻辑的科学,在其中可挖掘不少辩证法的实例。如在讲正、负数的时候,可以渗透矛盾的思想;在讲函数时,可以渗透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这样一种哲学思想;在讲方程时,可以渗透平衡的思想等。
四、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我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开展数学课外小组活动,不仅使学生的各自特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班有几个学生爱动脑筋,特别爱提一些有深度、古怪的问题,对此,我组织他们成立了数学课外兴趣小组,让他们在课外兴趣小组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动脑筋,增长知识,这样既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的素质。再比如,根据我班有几个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实际,我组织他们成立了一个数学实验小组,在这个小组中,让他们对课上的问题进行继续研究。如在学了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后,启发学生想一想,除了按教材中将圆拼成一个长方形进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以外,还能不能拼成其他已学过的图形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呢?在我的启发下,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把圆分别转化成了已学过的三角形、梯形等不同图形,从而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通过数学教学中的美学因素进行素质教育
数学和其它学科、艺术一样,都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起着陶冶情操、完善思维品质的作用。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之美,三角形稳定平衡之美,让学生举例生活对应的实物。使他们感受数学之美。走进数学的奇妙世界,在生活、生产中寻找数学的妙用,有利于培养智力和能力。让这种趣味伴随学生数学学习、钻研、探索的全过程。如果能够大胆探“妙”,哪怕是“异想天开”,对于开发数学思维、培养想象能力来说,必然是收效显著。
六、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原则
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具体指导,使全体学生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要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吃透教材,熟知重点难点,在备课时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材,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因材施教。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关心和爱护后进生。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后进生以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他们以更多的指导、要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课下,应通过多辅导、多谈心等方法,帮助他们消除学习中的心理障碍,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习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勇气,这样才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阅读课 词汇教学 方法探究
1. 当前中职阅读课中词汇教学的问题
首先,由于近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大部分学生存在着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高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对词汇学习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英语交际能力差。学生缺乏词汇学习的动机,部分学生学生不重视英语的学习,英语学习态度还不够端正。另外,在传统教学中,一般只是简单领读,然后课后检查、默写,课堂气氛枯燥,教学效果不好。
2. 中职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设计实例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把词汇教学渗透于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读前感知,读中理解和读后运用。教师可以利用读前活动呈现部分词汇,扫除阅读障碍;利用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语篇中感受词汇,分析理解其意义;利用读后活动给学生创造在口笔头上运用所学词汇的机会。下面笔者以江苏凤凰版英语第一册阅读材料Sports Day in My School(简称Sports Day)为例,介绍自己在本节阅读课教学中处理词汇的方法。
2.1阅读前――语境导入,呈现词汇
在学生阅读课前之前的热身和读前活动中,笔者通过PPT呈现相关图片,复习体育运动项目词汇:swimming,cycling,diving, skating,sailing等,同时通过图片还可以引出目标词汇如:excitement,decorate,cheer, take part in, three-legged race, egg-and-spoon race, sack race and potato race等,并进行解释与领读, 这样直观学习阅读中的新词既印象深刻又便于理解和记忆,并为阅读扫除生词障碍。
2.2阅读中――聚焦目标词汇,感知新词
在进行细节理解时,可采用多种方式将目标词汇设计成答案。在学生阅读文章后,教师可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一个表格,在课文中找出一些重要的短语搭配,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这样既检测了学生对细节的理解又凸显了对目标词汇的识记。如下表所示:
2.3阅读后――设计多样练习,巩固运用目标词汇
在学生阅读文章后,鼓励学生利用关键词汇复述学校运动会。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形象的内容图式,从而为学生回忆内容,复述课文提供帮助。以Sports Day教学为例,笔者利用PPT呈现表格,在表格中关键词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形式、内容及表达的策略上,最大程度地发挥语言运用能力。在授完Sports Day之后,可以给学生设计一道写作题:假设你的学校刚开完运动会,请根据提示,用英语给你的笔友Tom写一封回信,介绍学校运动会情况。教师给学生提供运动会视频,图片及目标词汇:popular, excitement, decorated, take part in, cheer等,通过课文的理解和学习,学生存储了大量的词、句,并能适时地运用到写作实践中,通过写作巩固了目标词汇,实现了语言的最终输出和运
3. 结束语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词汇是阅读理解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阅读课词汇教学需要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明确词汇教学目标,坚持以阅读材料为载体,以语境为依托,使词汇学习和运用渗透于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多样的练习,大胆实践合适的词汇教学方法,促使阅读与词汇处理有机结合,两者相得益彰。
[1] 肖佳怡. 中职英语阅读课词汇教学的有效策略初探[J]. 教师, 2012(28).
关键词:教学质量 教师 企业实践 成果
据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结合我校实际,暑假期间,我科全体教师组成实习小组,深入企业进行了座谈会、生产工艺认识、问卷调查等实践项目。为学校的教学改革,课程的结构调整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将该公司实践的情况、体会总结如下。
一.企业实践目的:1.向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2.了解企业所需人才情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评价模式等;3.了解毕业生现状,学生就业稳定性问题;4.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项目合作;共同参与培训、交流学习等。
二.企业实践方法:访谈法、岗位实习法、问卷调查法。
三.企业实践具体内容
1.实践公司简介。重庆三峡油漆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交所挂牌上市,现已发展为中国最大,品种最齐全的综合性涂料生产基地之一。涂料专业技术人员160余人。公司主导产品为三峡牌油漆,具有年产6万吨油漆的生产能力,常年生产1500个花色品种,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
2.企业实践座谈。企业副总经理张明贤、副总经理毕胜、物资部王部长、安全部赵部长、生产动力部宣部长、人事部李部长、防腐车间任主任等近二十人与我校领导、专业教师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副总经理张明贤介绍企业目前毕业生状况及人才需求:(1)企业毕业生状况。近几年企业较少从我校招聘毕业生,目前在企业工作的学生还是1984年从我校定向委培的80名化工类油漆专业的学生。这80名学生已经在该公司许多重要部门担任领导务,本次调研到会座谈的企业人员中绝大部分是这批学生。这批毕业学生具有在学校三年学习期间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全面扎实,有深度和广度,具备了较强的专业技能水平;到企业上班后积极肯干,踏实,虚心学习,定位准确,有目标,有追求,具有很强的吃苦耐劳品质,有上进心、责任心,敢于担当,具备了良好的职业素养。(2)企业目前用工人员现状:①新进员工对工作状况定位不准,不愿从事基础工作,眼高手低,没有上进心,无自身职业规划,在企业中没有多少发展空间;②职业素养欠缺,致使人员流动性大;③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动手能力较差;④吃苦耐劳精神不够,在企业岗位操作感觉枯燥乏味,沉不下心来,也有学生不适应倒班工作。⑤中职学校培养学生年龄偏小,进入企业实习期间安全问题、商业机密等问题得不到有效保障。(3)人事部李部长介绍企业目前人才需求来源:①该公司高端研发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主要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②一线操作工主要面向退伍军人、中职学校学生、社会招聘等。但招聘人员素质、专业知识等方面参差不齐,上手不快。
张总还介绍该公司将扩建武汉、新疆等生产基地,融资近七个亿投入生产,急需大批车间技术管理人员、工段长、一线操作工人等。
3.企业对学校教学建议:(1)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加强专业基础知识板块内容介绍,对今后工作的后续发展很有用;(2)除专业知识外,还应加强安全知识、环保知识的教育;(3)文化基础知识不需太高,多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教育。
教学初期加入人生观认识、职业道德培训方面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吃苦精神、主人翁精神,在学生离校时加强就业前教育,以去除他们的浮躁、对职业认识的误区。
企业甚至还提出:人生规划、职业意识、心态为第一位,知识技能为第二位。
4.企业生产车间实践。座谈会完成后,副总经理张明贤一行带领我们对聚氨酯桥梁面漆、各种水性环保内外墙涂料等生产现场进行参观,了解生产概况。在这之后实践的一个星期,我们一行主要就聚氨酯桥梁面漆、各种水性环保内外墙涂料的生产进行岗位实习,我们着重学习了解其先进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先进的工艺方法、先进的工装、先进的设备的特点以及先进的组织管理方式方法等。更加准确了解工厂的运作模式。
5.发放问卷调查表。实践期间,我们还将事先设计好的企业问卷调查表发放到企业,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计算机应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普通话水平、吃苦耐劳品质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三.企业实践体会和建议:1.我们以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应努力探寻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路子;2.我们的思想急待解放和改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教师经常下企业实践,聘请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实习,选派教师到国内外培训、参加职业资格培训等途径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双师”素质;3.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淡化理论,重视实践,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行动导向和任务驱动,多采用项目式和案例式等教学;4.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大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企业安全、企业组织架构、企业文化、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比重;5.在实习这个关系学生知识消化、实践和社会能力提高、校企合作和就业的重要环节上还有待大力完善,从而真正发挥该部分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6.应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前教育,以便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激励机制;英语;问题
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将激励机制与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结合起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效地发挥激励机制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备课环节渗透激励机制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将激励机制融入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去,有效地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首先,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制订稍高于该程度的目标,让目标成为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苹果”,将学生的能力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次,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规律,让学生在不断的挑战、进步、再挑战的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中学生处于成长过程中的过渡期,此时,学生对外界处于更深层次的认识与接受阶段,因此,这一层次目标的制订应该深入挖掘教材的价值引领意义。
二、课堂教学环节运用激励机制
1.质疑激励
质疑激励,就是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堂环节设计多种思考题,并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接受、消化、质疑、解决的过程,同时,创造机会,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并加以引导,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品质。
2.竞争激励
适当的竞争氛围,能使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应适时地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中来,把握好课堂节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单词记忆比赛等,不仅使学生在乐趣中学到知识,更能在竞争中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合作激励
竞争与合作并存,学生之间存在的不仅仅是竞争,还有合作。合作是智慧火花的碰撞,能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在甄别中“为我所用”。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渴望肯定的评价与渴望成功的心理入手,激励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竞争氛围。
三、与学生交流使用激励机制
情感教育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帮助,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以幽默的课堂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对教师、对课程产生好感,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激励机制注意的问题
1.避免泛泛而谈,以一概全
这方面主要涉及对学生的口头的或书面的鼓励,不能只泛泛而谈,套用一成不变的话语。比如,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只有“很好”“很棒”等口头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具体的表现,给予具体的评价,比如“你这道题做得非常好,能看出来课下努力了”等,能让学生既得到肯定的评价,又能知道教师的评价说的是自己,而不是对所有人都这么说。
2.避免激励不当,起反作用
在激励学生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状况等方面的情况,避免因为激励不当,起到激励的反作用。比如,对于考前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不应过分强调结果的重要性。而对心理素质过硬的学生,以目标激励为主。因此,教师在实行激励的过程中,应对学生有全面的了解,避免适得其反。
1、结合专业,突出重点
护理专业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护理专业知识与操作技术的一门科学,因此,教师要强调解剖学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还应强调与临床护理应用密切相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体现人体解剖学的特点,全面了解人体的结构,掌握主要器官的形态特征、功能及其相互作用,还要增加与护理操作、病情观察、抢救知识、护理诊断和生活护理等相关的应用解剖学内容。例如,在运动系统中,要重点讲解易发生骨折的骨骼、常用于肌注的肌肉、易脱位的关节;在内脏系统中,重点掌握与临床上常见疾病护理相关的知识,如插胃管、导尿管等各种护理操作的注意事项;脉管系统中,重点掌握与注射和急救有关的血管,如四肢的浅静脉注射、动脉注射等。
2、文、图、物相结合,重视理论教学
人体解剖学所涉及的专业名词多、形态描述多,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仅僵化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抑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合理、高效地上好解剖学理论课,是培养学生学习解剖学兴趣的关键。具体应做到文、图、物三结合。所谓文是指教材的理论叙述,图是教材插图、解剖学图谱以及教师画图,物即解剖学标本和模型等。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教师上课时能够先对着解剖学挂图讲解一便,然后再在黑板上边讲边画一便,最后在对着模型在讲一便,同学们可以很快掌握这些内容。例如,在讲颅底内面观时,里面有很多的孔、管、裂。如果让学生按照传统的学习方法,学生很难记住。但如果能够按照文、图、物结合学习法,同学们能够很轻松的掌握。
3、注重体表标志和活体触摸,加强记忆
护理人员掌握常用的体表标志及深部结构在体表的投影,对以后掌握规范的护理操作具有重要意义。如学习臀大肌时就结合临床护理,讲解与肌肉注射有关的体表标志;学习关节时,讲解关节的运动和脱位的临床表现;讲解脉管学时,让学生找准并触摸心尖搏动点的位置、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搏动点及急救时压迫止血点的位置等。另外,通过触摸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2]。例如就骨学教学而言,教师讲课时可让学生在自己身上触摸。如胸骨角和心尖搏动点的位置.以后上到临床课.定心、肝界等就容易了。又如测量血压时,首先要触摸到肱动脉的搏动.学生似乎都触摸得,但量血压,能快速将听诊器放准确的不多.特别是急诊病人测不准血压的现象时常发生。但是只要先触摸到肘窝的肱二头肌腱,在其内侧就很容易触摸到肱动脉的搏动。
4、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实验教学时,让学生去观察挂图、模型及标本的同时,教师可以巡回指导,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给予简单的提示,这样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标本模型考试是检验实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督促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该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解剖知识方面,更要重视人体解剖学的实验教学。要认真地对待标本模型考试,并将分数计入期末总评中。
5、注重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范畴,比较直观、形象,因此在以往理论教学中多采用挂图、模型进行讲解,而多媒体教学法拥有以往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借助声、光、影像、动画、文字等方式,将知识点展现在学生面前,且可应用计算机将平面图转化为二维或三维立体图像[3],具有直观性强,立体感强的特点,起到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的作用,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以上是笔者多年来在讲授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的点滴体会。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提高,教学模式和方法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把过去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对象的教学思想,改之为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4]。因此,在高职护理解剖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为培养高层次护理专业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邱卫红。高职护理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J]。解剖学杂志,2006,?29?(4)?524—526.
[2]吕伯实。浅谈腹部局部解剖学教学法的改进[J]。解剖学杂志,1998,21(2),?185—186.
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知识的学习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部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历史知识。他们憧憬未来,关注现实,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具有极大的广阔性。这又给当前的历史知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品德与社会》学科老师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长期以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挥下,《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成为二等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很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还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其中历史知识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课程的内容是讲述人类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
1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教学《》知识点时,让学生对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
2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3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
3通过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来进行教学反思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老师。经常阅读中外教育专著和优秀的教学案例,从中吸取营养并经常与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对比,不断反思,使自己不断提高。
1.跳竹竿
3人一组,两人双手各握1根橡皮筋代替竹竿,双膝跪地,“持竿者”发出统一的口令,随着口令的节奏,不断使手中的“竹竿”一开一合,“跳竹竿”者随着竹竿的开合,灵巧、优美地跳跃其间。
2.跳绳夺帕
二个组的甲乙丙先将手帕的一角掖在衣领后面,然后依次相对跳进长绳里,边跳边找机会夺取对方的手帕,先夺到者得分,积分多的组为胜。
平局加赛,直至决出胜负。
3.抛水球
将气球灌水,胀至香瓜般大,然后打结封口,这样的水球预备若干。
等分成甲乙两横队,相对而站,队间、行距均为三米。
开始时,甲队排头把水球抛向乙队排头,对方小心接住后抛回给甲队排二,余此类推,直至水球破裂,再换新水球继续,最后邀请失误多的队员表演小节目。
4.输电
参加者20人以上,围成圆圈而坐,互相靠紧并在身后手拉手。选一人当猜者居中。圈内选三至四人作为电站,间距要求差不多。
游戏开始,任选一电站负责发电,按顺(逆)时针方向用握手紧压的方式输电,下一人收到讯号,也用同样方式传输,每当传至下一电站时,此人要发出“波!”的响声,同时再往下传。
猜者要根据自己的细心观察,及时判断电流的到某一电站的时间、位置,如果用手一指正巧“波”声响,则与该电站互换角色,三次失误要表演一个小节目。
为了增加悬疑和欢乐,电流可以在任何人手中停留片刻,电站有权使电实然倒流传送。
5.盲人塑像
三个同性别的儿童为一组,分别蒙目当盲塑像师、模特儿和雕塑材料。开始时,由模特儿摆出一个造型,盲塑像师用手触摸了解模样,然后将“雕塑材料”塑造成相同的造型。
完成后,拿掉蒙目套,看谁组塑得快又好。
之后,互换角色再玩,最后讨论各自的感受。
6.蝙蝠和蚊虫
利用空间较大的室内场地,大家先目测走步,熟悉环境。大家都当蚊虫闭上眼睛,双手前摸,慢慢行走,与别人相遇时就说:“我是蚊虫!”互击一下掌,再继续闭目行走。
游戏者中,只有一人事先被主持人暗中确定为蝙蝠,每当他与蚊虫相遇击掌,这个蚊虫就算被吃掉,并且马上重新投胎变成了蝙蝠。这样,越进行到后来,可能蝙蝠变得越多了。但是,当二个蝙蝠相遇时,那都得同时变为蚊虫。主持人宣布游戏结束后,大家可畅谈生态平衡的体会。
7.跳梅花房
将参加者分为人数相等的两组,每人准备沙包一个。分别在第一圆和第六圆外面站好:先规定几种跳法。
开始时,先由各组第一人按第一种方法,分别从1、2、3、4、5或5、4、3、2、1的顺序跳。
成功后,可得10分,若失败,退下来。然后各组第二人按第二种方法跳,以此类推,得分多的一组为冠军。
8.拔腰力
两人两脚平站而对立,上体稍向前倾,手向对方的肩背部伸去,反抱对方的腰部。发令后,双脚利用压与提的巧劲。只要将对方上拔成双脚离地为胜。
可采用三局两胜制,人数多可采用淘汰制进行比赛。
9.站如松
在地面上画两条相距50厘米的平行线,两人各站线的一边。站定后,双脚不能移动,伸出双掌相抵。发令后,双方利用向前推送和向后缩让的巧劲,使对方脚掌移离原位即可得分。
10.四方形拔河
组织4支各为8人的队伍,从4个不同方向同时用力拉扯中间呈正方形的绳子,以各队最后1名队员最早将插在一定距离处的小旗拔到手为胜。
如果相持超过1分钟,则以各队最后一名队员距离小旗最近为胜者。
11.递书
大家围坐成一圈,主持人拿一本书,先向大家介绍:“这是一本奇妙的书,有时它明明是合着,但却要说开着才正确。”使现场充满悬念。
接着,他一边说:“我把书本合起来交给你”或“我把书本打开交给你”,一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传给下一人。
每个人将书传给下一人的时候,都要说明书本是合着还是打开。
一圈后,由主持人评判各人的对错。对的不得声张,保守秘密,做错或仍未觉察其中奥妙的,可再传着玩。
最后,主持人才公布答案:原来,判断书本的合开并不是依据书本,而是看传递者的双脚是交叉或打开,书本只是遮眼法罢了。
12.过关斩将
在场地的东南西北各端各划二个相距2米的方块代表“关”,再用对称型的线条交叉连接起来代表路,每条路长30米。将全班等分成8队排纵队站于各自的关后。
发令后,各队排头从亲口沿路线跑出,同一路线两人相遇即可用脚或手猜拳,决出胜负,胜者继续前进,负者退出游戏并迅速通知排二马上出发再去较量……直至有一方连斩数将冲进对方的关,就算胜了一局,接着交换对手再玩,最后积分多的队为胜。
13.站圈
每队人数不限,自由组合或临时再扩充,发一个藤圈放在空地上,为安全起见,可在藤圈的四周布置若干垫子。
先告知学生:这个游戏要求大家群策群力,想方设法在圈内尽可能多站人,容纳的人越多,并且坚持的时间久为优胜,一旦有人脚出圈外即为失误。可先进行讨论研究,尝试性的练习,等到有一定把握后,即可多队同时进行。
这个体育游戏,颇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想出各种巧妙的主意,同时在进行的过程中也能培养他们相互信任、体谅、关心帮助他人的合作精神。教师开始不必多言和急于求成,让学生经过几轮的活动,自己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活动的创造性。
14.骑马篮球赛
每队10人,其中6人架成两匹马,2人当骑手,骑在马上,剩余2人当传球手,设裁判员1人。
在篮球场上打篮球,参照篮球规则比赛,所不同的是传球手只能传接球和运球,不得投篮,投篮的任务只能由骑手来完成。骑手可持球骑马跑至篮下投篮,但是马匹散架投进无效。在规定的8分钟内,进篮得分多的队为胜。
15.连续砸篮板球接力
每队人数相等,8至10人为宜,在篮球场罚球区前排成一路纵队。游戏开始,排头运球向前几步,跳起砸篮板球,之后立即退下返回,排至队尾。与此同时,排二朝前跑出跳起,将球在空中接住,趁落地之前再砸篮板……接着换排三、排四、排五做,要求球连续砸篮板,不落地,一直紧张地循环进行下去,直至失误。
各队依次做或在几个篮架上做,成功次数多的队名次列前。
16.手足球
在地上画一个长8米、宽4米的场子,两端各用两只书包当球门。甲乙两队各为三人。发令后从中线开始,用手滚拨一只橡胶实心球,滚进对方门内就可得一分。
规则是不准球离地,脚不能触球,出界由对方发球,每场3分钟,得分多的队为胜。
17.点心机器
各队成二列横队面相对,手臂向前平伸,手心向上,与对面人拉牢组成一条输送带。每人报出一种点心的名称。
发令后,排头在两名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仰卧在输送带上,大家边高叫点心的名称,边用力把他朝前抛送,直至另一端时,由最后两人协助回到地上,站在带尾。接着由排二做,直止每人都当过一次点心为止。
18.人造金字塔
每队10人,先选4位体型较大的负责塔底,姿势是:跪在地上弯身,双手按着地面,尽量保持背部平直,4人平排互相靠拢。再由3位以同一姿势小心爬上4人背部,膝盖与小腿分别平放在两人的背上肩膀和多肌肉的部位。接着由2位爬上第三层,最后体型较轻的爬上最高层,叠成一个金字塔。之后,大家一齐倒下,堆成一团,快乐无比!
19.漫游太空
每队12人,面向圆心围成一圈坐下,双脚合拢伸向圆心。先推选一人站在圈中间,闭上眼睛,全身放松,幻想自己正处于太空失重状态中,以双脚为支点向任何方向倒下,正当他倒下时,周围的人应把失重的他推向另一方向,使他不倒在地上,能在圈中自由摆动,感到舒服并产生漫游太空的感觉。
每人轮流尝试一次,熟练后,圆圈可加大,增强乐趣。
20.风吹杨柳
一个小组围成一个小圈,面向圆心互相靠拢,双脚前后开立,双手放于胸前,掌心向前。一人站进圈中,双手插搭胸前,闭上眼睛,全身放松,幻想自己是风中杨柳,随风摇拽。周围的人可轻推他的上身,使他获得柳树摆动的感受。直至每人都尝试为止。
21.猜拳踩脚
两人相对而站,用手猜拳,石头剪子布,胜者立即可用脚去踩一下对方,而对方也可及时敏捷地躲闪,接着再猜再踩,在规定的时间里,踩到对方次数多者为胜。
22.猜硬币
大家围坐成一圈,选一人居中当猜者,游戏开始,大家齐唱:硬币硬币,你真奇怪,传来传去,无影无踪,真奇怪,确奇怪,有个朋友站在场中央!
与此同时,将左手向旁提高,手心向上,右手从右边人的手心做取硬币迷惑性的动作,放到左手上,其实只有一枚硬币,可以是真的传,也可以假传。
连唱三遍后,大家一齐双手握拳伸出,由中间人猜,猜对可与拿硬币者互换位置,三次猜不着要表演一个小节目。
23.五人制足球
场地利用篮球场。球门宽1.3米,高1米,只设球门区,不设罚球区。在球门柱外侧2米处,各向场内画一条3米长且垂直于端线的直线,然后把两端连接起来,与端线平行即为球门区。四角上各以50厘米为半径画弧,即为角球区。罚球点距端线正中7米,场宽均线5厘米,从线外沿算起。其它规则基本相同。
24.“篮球与乒乓球”
方法:游戏者围成圈。游戏开始,教师指定任何一人从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开始游戏,第一人说:“篮球!”同时两手做成乒乓球的样子。第二人应接着说:“乒乓球!”同时两手做成篮球的样子。如此交替进行。如果某人发生错误,必须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然后从发生错误的人开始,继续游戏。
规则:
①必须讲话与手势同时进行。
②前后两人之间不能停顿时间过长,否则为失败。
教学建议:也可以采用说高低、胖瘦等,并做出相反意思的动作来进行游戏。
25.队列练习
方法:游戏者围成圈。游戏开始,教师指定任何一人从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开始游戏,第一人说:“立正!”同时做稍息的样子。第二人应接着说:“稍息!”同时做成立正的样子。。第三人应接着说:“向左转!”同时做向右转。第四人接着说:“向右转”同时做向左转。如此交替进行。如果某人发生错误,必须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然后从发生错误的人开始,继续游戏。
规则:
①讲话与动作必须同时进行。
26.指部位
方法:游戏者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尖。游戏开始,游戏者必须连续不间断地给自己下达七个口令,如“眼睛-耳朵-头发-嘴巴-眉毛-牙齿-喉咙”等,在下达每个口令的同时,食指必须指向错误的部位。七个口令中只要有一个口令言行一致。则为失败,失败者必须为大家表演一个节目。
规则:动作必须到位清楚,否则为失败。
以下3种方法可任选一种:一对一比赛,3次2胜
a.2人面向,两脚左右开立,足尖与对方足尖相触,两臂在胸前弯曲,掌心向前与对方手掌互贴.教师吹哨后,2人一掌用力互推,迫使对方脚步移动为胜。
b.2人面向相距两臂左右开立,教师发令后,2人推对方手掌,以使对方失去平衡为胜,在互推中可采用假动作。
c.2人面向,相距一步,各将左脚提起并用左手握住自己的左脚踝关节,以右脚站立.教师发令后,2人互用右手推对方,迫使对方左脚着地为胜。
方法a:学生沿圆圈慢跑,在跑动中,教师发出“几人一组”的口令后,几人迅速将手瓣在一起,多余的学生为失败。
规则:
1.跑动中保持间隔距离。
2.允许打乱队列主动组合。
要求:反应迅速,跑动积极。
方法b:全体同学按逆时针行走,1~4报数后,每人记牢自己的数字。当教师喊“2”时,所有的2数同学立即向前跑去,追赶前面一个2数的同伴,跑一圈后仍回原位。
规则:1.追跑时一律在圈外1~2米范围内进行,不得在圆内或穿梭跑,不得跑向远方。2.手触到前者的任何部位算捉到,但不得对同伴猛击。
要求:不是追赶的同学,仍保持一定距离,不干扰别人追赶。
方法c:全班站成圆圈,按1~2报数,并逆时针慢跑。当教师喊“1”时,则所有“1”数停步原地站立,“2”数同学绕“1”数向前做“S”蛇形跑。教师喊“2”时,则“2”数同学止步站立,“1”数同学绕“2”数向前做“S”蛇形跑。
规则:
1.叫某数后,该同学不得向前跑动。
2.不可变速,不许超越前者。
3.止步站立者,不得故意阻挡跑者。
要求:注意听信号,起动和止步都需要快,保持间隔。
方法d:每人用一根跳绳在地上围成一绳圈,绳圈随意分布在规定范围内,但圈之间最少相距1米,教师无绳,不摆圈。开始在教师带领下,在圈间的通道上做各种行进间准备活动,当教师突然发出口令后,教师与学生立即各抢占一圈,未占到圈者为失败。
规则:
1.行进间准备活动时,不许从圈内通过。
2.先进圈者算占领。
3.抢占时不允许做推、挤等侵人犯规动作。
要求:做操时始终要注意领操人动作。
方法e:教师立于圆心。学生按逆时针行进。当教师双手上举时,学生做足尖步走;教师手下举时,学生做矮子步走;教师右手侧举时,学生面向圆心,向右做侧并步跳。教师左手侧举时,学生面向圆心,向左做并步跳。
规则:做动作中始终注视教师,不得效仿他人。
要求:反应要快,变换动作迅速无误。
附注:第二次做时,教师动作不变,同学动作颠倒一下,即,教师手上举,学生走矮子步;教师手下举,学生走足尖步;教师右手侧举,学生面向圆心,向左并步跳;教师左手侧举,学生反之。
27.解脱接力
一、游戏准备:选篮球场一块,准备两根70厘米长的绳子,每根绳两端各扎一个圈结,分别放置在中线两侧地上。
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各派一人站在同一端线两侧,余下的学生各成一路纵队站在另一端线后方。比赛口令发出后,两排头跑到中线处,两大拇指套入绳端圆圈内握好,左(右)腿从左(右)臂外侧插入绳后,接着右(左)手将绳从头上绕至背后并抽出右(左)腿。绳子放回原位后跑到对面端线,与同伴手拉手(异侧手勾握)左腿或右腿跨越过手,接着右(左)腿抽出,并接替原来人的任务。原来人跑回起点,与第二人击掌后,至队尾休息。第二人接到击掌信号后,做同样动作。如此依次进行,先做完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
1、无比赛口令或击掌信号,判无效。
2、按规定顺序,动作规范。
四、教法建议:
1.游戏时,男女生要分开。
2.适合初中生选用。
28.筑铁路
一、游戏准备:在场地上划一条起跑线,线前5米处并排4面小旗(视队数而定)间距2一3米。在小旗前25米处各放一个实心球,体操捧若干。
二、游戏方法:把游戏者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队,每人手拿一根体操棒,站在起跑线后,裁判发令后,各队第一人持体操棒跑到小旗前,将体操棒放在地上当“枕木”或“铁轨”,然后迅速向前跑,绕过实心球跑回本队,拍第二人的手后站到队尾;第二人跑过小旗将体操棒同前人一样参加架路,跑回拍第三人的手。如此依次进行,最后以铁路筑成得又快、又整齐、又好的队为胜。
三、游戏规则:
1.筑好的“铁路”像铁路,乱放和不像铁路者算失误。
2.后一人需与前一人击掌后才能跑。
四、教法建议:
1.铁路筑法不作具体规定,让游戏者自行施计和施工。
2.铁路筑成后,也可让游戏者成纵队,左手搭肩,右手握前者的右肘,从起跑线起跑,排头跑到红旗处拿起红旗举起前进。其余队员右手模仿车轮转动,通过铁路线绕过实心球跑回起点。先回到起点,队伍整齐者为胜。
29.播种
(一)游戏目的:
发展学生的速度和敏捷性,培养其快速和协调的能力。
(二)准备工作:
1.在排球或篮球的场地上,在两半场内中心处和四角处,画直径为1米的圆圈5个。
2.小沙包8个,每4个一组分别放在两个中圈内。
(三)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个队,各成纵队面对场内,分别站在两条端线中心点的线外。
游戏开始,听到教师发令后,排头跑至中间圆圈拿起一个沙包,用垫步加跨步的跑法把沙包放入1号圈内;
然后回到中心圈再拿一个沙包,照前方法将沙包放入2号圈内,以此类推把4个沙包放完后要跑进中心圈再返回本队,拍第2人手后站至队尾。第2人依前顺序依次将沙包一个一个收回中心圈后,跑回本队,全队依次将沙包分开和收回,最后先完成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沙包必须放入圈内,不准抛掷,如未能放入,必须放好后,才准继续向下进行。
2.每次拿、放沙包时,必须有一只脚踩到圈内。
3.换人时,必须击掌后,第2人才准起动。
(五)教法建议:
1.沙包和圈数可适当增减。
2.采用什么步法,可根据情况进行变化。
30.触球追人
(一)游戏目的:
训练学生快速起动和急停,发展其速度和灵巧。
(二)准备工作:
1.在场地上画一个中心点,以此点为中心,再画一个距角顶为3米的等边三角形。
2.实心球一个,放在三角形的中心点上。3.手榴弹或其它立柱3个,分放在三角形的角顶处。
(三)游戏的进行: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丙3个队,各成纵队面向中心点,站在角顶立柱或手榴弹后两米处。
游戏开始,各队排头站在顶角处,做好起跑准备。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按规定路线进行跑动和触摸球;并甲追乙、乙追丙、丙追甲,在绕一周跑回原处前追到(以手拍背)时,即为本队得1分,随后站到本队队尾;第2名学生按同样方法进行,直至全队做完,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四)游戏规则:
1.追拍时,必须按规定绕过立柱和触摸球的路线进行跑动。
2.触摸球时,不得使球滚动,若球被移动必须放回原处后才准继续跑。
(五)教法建议:
此游戏的三角形可改为四边形、五角形等,按角数分队,以增加游戏的人数。
31.穿梭跑
目的:培养灵活性和判断能力。准备:场地一块。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两队前后相距两米均成一路纵队站立。游戏开始,乙队根据教师的动作,不断迅速地变换方向和做定位操。甲队队员从乙队每人中间做曲线穿梭跑,当甲队队员全部通过后,甲乙两队同时交换任务。
规则:乙队队员必须根据教师的动作,做统一操,不得有意打击甲队队员。甲队队员通过时,不得碰触乙队队员,碰一次者负1分。但如遇到难以通过时可稍停片刻,待机而动,负分少的队员为胜。
目的:发展速度、灵敏和力量。准备:15-20米正方形场地一块。方法:选出学生的1/3做追逐者,其余做被追逐者,在场地内,划1.5米为直径的圆圈为禁区。开始后,追逐者将抓到的被追逐者送到禁区。没被抓到的被追逐者可以设法避开追逐者去营救禁区里的人,以手拍着即可。
规则:追逐者用手拍到即为抓到。禁区内的人不得自行离开。
32.圆形曲线跑
目的:提高奔跑能力。
准备:学生手拉手成圆圈。
方法:学生用一、二报数的办法分成甲乙两组轮流做“障碍物”和曲线跑。按规定的圈数和要求做各种练习,以时间最少跑回原位的组为胜。两组交替做练习,可根据情况不断变换方法增减难度。
规则:
1.“障碍物”应站在圆圈上。
2.曲线跑者应按要求做各种练习。
33.听信号
目的:发展灵敏性。
准备:排球场或空地。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个队。比赛开始,教师发出一声哨音后即计时,甲队队员追拍乙队队员。教师发出两声哨音时,乙队队员反过来拍甲队队员。当听到教师发出第三声哨音时,则全体学生原地站好。游戏进行到一定时间时,以队员拍到的对方次数多的为胜。计算集体得分时,则将每队个人的得分相加,以积分多的队为胜。
规则:必须在听到教师哨音后,才可做规定动作。逃跑者必须在规定的区域内奔跑,越出者以被拍及论处。
34.喊号追人
目的:发展速度及反应能力。
准备:在空地上,划一直径为10米的圆圈。方法:学生站在成圆圈,从排头开始1-4向后报数,要求每人记住自己的号数。游戏开始,每人按规定方向沿圆圈慢跑,在跑步中听到教师喊“某”号时,该号数的人立即离队从队外沿圆圈向前疾跑去追赶前边的同号人。在跑回原位之前以手触及前面同号者得1分,如追不上,跑至自己原位时归队,重新开始。
规则:追逐者必须从圈外跑。没听到号者不得阻挡。
35.圆圈接力
目的:发展速度。
准备:在场地上划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圈。
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人数相等,每组第一人站在一起跑线后,做好起跑姿势。听到教师发出口令后,迅速起跑,沿着逆时针方向绕圈外跑一圈。当对方队员跑过本方起跑线后本方第2人走到圈外站到起跑后面,准备起跑。跑者用手触及接力者的手时,接力者迅速起跑,依次进行,最后1个人先到达本队起跑线者为胜。
规则:跑时踏上或踏入圈内判为犯规。没有拍到手而抢跑者,令其重新起跑。因过早站在起跑线上,而影响对方跑者为犯规。
36.蛇战
目的:发展灵敏素质。
准备:根据学生的人数,平均分成几个组,使每组在5-10人之间。方法:每组站成一排,后面的人抱住前面人的腰组成一个整体。游戏开始的命令下达后,各组之间相互混战,如有一组排头抓到另一组蛇尾时,被抓到的一组立刻淘汰出局。最后,没有被抓到尾巴的一组,即是优胜者。
规则:被抓尾巴时,则淘汰出局。蛇腰脱节时,排头抓到另一组排尾无效。
37.攻关
游戏目的:发展灵敏、速度素质。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对时间、空间的判断能力。
游戏方法:画两条相距25米的平行线,中间每隔5米画一条长3米的平行线,每条短线的一端画一个直径2米的圆。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6队;第一轮比赛第一队先守“关”,守“关”队每两行持一条长绳分别站在四条短线两端适当的位置上,组成四道有防守的“关”,其余人担当裁判工作;第二、三、四等队站在场地一端横线后。游戏开始,各“关”开始按同方向正摇绳,同时数数,数到5!的时候,第二队开始攻关,攻关者可通过各种方法通过摇动的长绳(如跳过、从绳下跑过),以不被绳触及,安全冲过四道“关”者为“破关”而得1分;攻“关”时若触及长绳就算被捉住,应退出游戏,并站在该“关”旁边的小圆圈内;第二队做完后,站在另一端线后;然后第三、四队依次攻“关”,以得分多的队名次列前,以上为一轮比赛,还可以进行循环赛,计算各队得分,以得分多或捉住攻“关”者多的队为胜。
游戏规则:摇绳者必须按规定的方向、幅度和适当节奏摇绳,不得忽快忽慢,或改变摇绳速度;摇绳者数到“5!”时,攻“关”队必须及时攻“关”,不得拖延时间。攻关队员不得绕“关”过去。
38.踩影子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及学生快速反应的能力。
游戏方法:学生每两人自由组合成一组,在规定的范围区域开展游戏活动,一人奔跑躲闪,另一人去踩奔跑同学头部的影子,踩中后交换。
游戏规则:
1、必须在规定活动区域中开展活动。
2、踩影子时,只能踩奔跑同学头部的影子。
3、踩影子的同学不允许用手去拉奔跑的同学。
39.拉网捕鱼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快速奔跑素质和协调配合及躲闪能力,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培养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
场地器材:篮球场大小的平坦场地。
游戏方法:把(男生或女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双方猜拳确定渔民和鱼的角色。渔民必须3人或3人以上结网捕鱼,不准抓鱼,鱼在规定的场地内自由跑动,鱼筐设在场内一角,捕到的鱼在鱼筐内不能跑走。
游戏规则:
1、鱼游到场地外算被渔民捕到,由渔民捉到鱼筐内。
2、单个或两个渔民抓鱼时,鱼可以拒捕,告诉裁判不计数。
3、比赛采取3局2胜制。
游戏罚则:失败的对为获胜对唱两首对方点的校园歌曲。游戏建议:扩大场地和未捕到的鱼可以救被捉到的鱼(双方拍一下手即可)来增加运动量
40.圆圈追逐
游戏目的: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奔跑能力,培养积极进取精神。
游戏准备:1.游戏器材:手绢6个。2.场地:在平整场地上画一个圆,直径的大小按参加人数而定。
游戏方法:游戏者在圆圈上站立(面向圆心),左右相距一臂,教师在圆心处站立。6个手绢等距离分发给游戏者。游戏时,游戏者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传递手绢,当听到哨声后持手绢的游戏者迅速起动按逆时针方向追逐前面的游戏者,如在一圈之内追上,被追者为失败,如一圈之内未能追上,则所有持手绢跑的游戏者返回原位继续传球进行游戏。
游戏规则:
(1)传递手绢时要手递手的传递,不得抛传。
(2)追拍时不得远离圆圈。
(3)追拍者不得用力推、拉、打对方。
(4)游戏者必须持手绢追拍,否则追拍到无效。
一、游戏准备:场地上划一半径6米的大圆圈,离大圆圈5米处划6个半径50厘米的小圆圈互相间隔相等。离大圆圈8米划6个半径50厘米小圆圈,互相间隔相等。
二、游戏方法:游戏者14人,一、二报数,每个人编一个号(1号或2号),在大圆内面向圆心牵手。游戏开始,教师鸣笛一声,逆时针方向走,鸣笛两声顺时针方向走,适当时候教师先说一个省名,接着说一个省会名或先说省会名后说省名。先说者为1号,后说者为2号,之后鸣笛3声,省名者立即跑去占外圈小圆,省会者立即跑去占里圈的小圆。未占小圆者给大家表演一个小节目,游戏重新开始。
三、游戏规则:鸣笛三声才得占圈,占圈时不得推拉同伴。
四、教法建议:教师先讲解游戏方法、规则,经过练习后正式进行比赛。
41.挑西瓜
规则:选一个小朋友当选瓜人,其他人蹲在地上当西瓜。游戏开始,选瓜人都可以跑到任何一个人的身边,轻轻的拍头问:“西瓜熟了没有?”被派人如果不想当追者,就可以回答说:“没有熟!”被拍人如果愿意当追者,就可以说:“西瓜熟了!”马上可以站起来去追选瓜人。一旦被抓到,选瓜人就要表演一个节目。选瓜人跑累了,可以蹲下当西瓜,此时追者就变成了选瓜人,游戏在这个时候就可以重新开始了。
42.玩7上8下
顺序是这样的: 1 2 4 3 5 6 到7的时候不要说话用手指下上、到8的时候再指下、9 10 J Q K 没有A 直接小王、小王完了是月亮。月亮完了有手比个园就行了、但是千万别说出园这个字、说完园以后就可以随便说了、比如说莪说的园、说完下一个人可以直接用手指上、然后后面哪个人指下、接下来再9、10……以此类推了、记得3 和4是颠倒的、 不过是学生 你可以把J Q K 小王该一下、比如 9 10 11 12 13后面直接月亮、或者该成苹果之类的词、这个顺序是每人说一个数字、第一人说1 第二人说2以此类推、出错的人你可以惩罚阿、让他对体育课提出建议等等、要是提出的建议大家不满意、大家就可以问那出错的人一个问题、问题不限、必须回答之类的了、就这么多了、能帮到你。
43.猜领头人
1.游戏方法:点一猜领头人的学生到室外,教师指这一学生为领头人,在轻音乐或学生的唱歌声中全班学生在领头人不断变化动作中,由猜领头人的学生开始猜领头人,可猜三次,如猜中,领头人则表演一个节目或唱一支歌,三次未猜中则由猜领头人的学生来表演。
2.游戏要求:领头人可做刷牙、洗耳恭听、洗手、吹喇叭、拉二胡等动作,不断变换,全班学生立即跟着变,全班学生要遵守游戏规则,不得暗示或指点告诉猜领头人的学生,领头人也可以由教师自己来做。
44.传秘密口令
1.游戏方法: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也可按学生自然小组进行,由教师悄声告诉各小组第一位学生一个口令,如“集合”、“立正”、“稍息”、“踏步”等,教师说开始,各组第一位学生悄声告诉同组的第二位学生,依次后传,最后一位学生将收到的口令在黑板上写出来,最后由教师判定哪一组最快,口令最准确。
2.游戏要求:各小组悄声传口令时,不能让其他小组的学生听到,如果听到了则该小组的秘密泄漏,判该小组失败,最快收到口令且最准的小组为胜。
45.画足球场地
1.游戏方法: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教师发令后各小组第一人跑向黑板画足球场的第一条线,将笔交给同组的第二位学生,第二位学生也画一条线,如此类推,依次进行,看哪一组的足球场最先画好。
2.游戏要求:可在黑板上用粉笔,也可用圆珠笔或铅笔在纸上画,每人只能画一根线如“口”必须画四笔,教师评判最快且画得最好的小组为胜。
46.抗洪抢险
1.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每人将书包双手拿在胸前一路纵队站好,教师发令后各小组排头学生将书包放在教师指定的“江堤险处”,然后跑回本组手击本组第二位学生的书包后站到最后,第二位学生将书包放在前面学生书包的上面,后面依次进行,将书包摆成一叠。
2.游戏要求:书包要叠好不能倒,教师要求学生摆书包时要像抗洪抢险哪样严肃认真,要确保大堤安全,最快、摆得最好小组获胜。
47.贴鼻子
一张硬纸板,上面画一个没有鼻子的大象,再用一块硬纸板,画一个象鼻子。在距大象2米远的地方画一白线,作为起点线。游戏开始,游戏者手拿象鼻子,站在白线外,然后用毛巾蒙住眼睛。蒙好后,向大象走去,走到自认为可以摸到大象的地方站好,然后把手中的象鼻子向大象头上贴去,只能贴一次。把鼻子准确地贴在鼻子的位置上可得奖票1张。
48.蒙眼示标
在相距5米远的两地各画一条线,游戏者分别站在两条线上相对而立,左手各拿一钹。游戏开始,用毛巾或大脑壳将游戏者的眼睛蒙上。然后发令前进。在相遇时,由发令人发令击钹。游戏者同时用左手的钹向对方的钹击去,击中了,各得奖票1张。
49.拉人角力
动作价值:发展提高引体向上的专项臂力。
动作方法:两人相对站立,各出脚相抵,各出手相拉。然后互相用力拉引,看谁能把对方拉向自己这一边来。将对方拉过来者为胜。
注意事项:对拉时,双方的一脚要始终相抵,不能移动位置,手握紧不能松,以免摔倒跌伤。练习完一臂以后,再练另一臂,两个臂都要练。
50.拉起比劲
动作方法:两人面对坐下,两脚相抵,两双手拉紧。然后两人同时用力向后拉,将对方拉起者为胜。
注意事项:听统一口令后,双方同时用力拉。互拉时任何一方不得松手,松手者为失败。练习最好在松软的土地上或草地上进行。
51.拉绳比赛
动作方法:两人面对站立,脚前各划一条线,相距50至60厘米,两人同时握紧一根结实的短绳。然后两人同时用力后拉,将对方拉过线者为胜。
注意事项:听统一口令后,双方才能用力拉。互拉时不许松手,以防摔倒对方,松手者为失败。
52.仰卧起坐比快
动作价值:发展仰卧起坐的力量速度耐力。
动作方法:身体仰卧,两手手指交叉置于脑后抱头,两腿屈膝,大小腿成直角,由同伴按住双脚。动作时,收腹屈背,上体前倾坐起,两肘内收触及双膝,然后再成仰卧预备姿势。比赛时,按脚的同学计数,一人发令并计时间。可作30秒至1分钟,在此时间内看谁做的多,多者为胜。
注意事项:可在床上或垫子上进行,比赛时动作要准确,不准确的动作不计次数。听发令开始比赛,听统一口令结束。
53.雪地游戏——闯关
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时常下雪,许多学校都因气候变化,影响了室外体育课的正常进行。在一般性游戏的基础上,创编“雪地闯关”游戏,锻炼效果好,趣味性强,深受学生欢迎。
一、游戏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竞争识和群体意识,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与奔跑能力。
二、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通过抽签决定进攻队和防守队。如果甲队为防守队,则甲队在将本队队员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分别站在长方形场地的两侧。乙队学生站在起跑线后准备“闯关”。当教师发出进攻开始的信号后,乙队队员迅速向终点冲击;甲队队员则用自制的雪球(或沙包)向乙队队员投击,被击中的乙队队员就算闯关失败而被淘汰出局,未被击中的队员冲过终点线者,算闯关成功,统计闯关成功人数。然后交换攻防角色。最后看哪个队过关的人数多。
三、游戏场地:关隘宽15米,长25米。
四、游戏规则:
1、进攻队员闯关时,前后队员应保持2——3米的距离;
2、进攻队员被击中后,必须自觉地从两侧退出比赛场地,不得掩护同队队员闯关;
3、防守队员应在限制线外投掷雪球。
4、防守队员只能击打进攻队员胸部以下的部位。五、教法提示:此游戏还可改为计时比赛,在规定的时间内,进攻队员被击中后可以从场外跑回本队排尾继续参加游戏,闯关成功的队员得分后(1人过关1次计1分),亦可从场外跑回本队排尾继续参加游戏。规定时间到后统计最后得分,然后交换攻防角色。
54.攻城
游戏目的: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勇于拼搏的精神。
游戏方法:把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每队的进攻队员与防守队员人数自行安排,当听到教师发出“开始”信号后,双方进攻队员想尽办法按照本方进攻路线到达对方行进营集结,然后向对方大本营发起攻击。先触及对方司令部的一方获胜。双方的防守队员在比赛开始后可用推拉的办法将对方的队员推出或拉出其行进通道,使其出局(以该队员脚所踏的位置裁定,只要其踏入行营即为安全)。当对方进攻队员攻入本方大本营时,防守队员可用推,抱的方法将其驱逐,同时进入对方大本营的进攻队员也可将其防守队员向外驱逐,目的是触及对方司令部。裁判员由教师和见习学生担任。
游戏规则:
1.双方队员必须在听到信号后才能行动。.
2.在行营区双方都是安全的。
3.裁判员必须及时宣布出局队员的名字,并提示其马上撤出。
4.游戏过程中队员只可用推,拉,抱的方法,不得击打对方。
5.每方的进攻的防守队员可以互换。
55.群龙戏珠
方法:几人分为一组,2至3组在水中抢充气塑料球或水球,持球人传球给自己组的同伴,其他组的人防守并抢球,比一比哪组持球时间长。
目的:进一步掌握水中平衡及水中平卧起身技术。
56.水下拾宝
方法:距学生5米处,齐腰深的水中,扔若干彩色的小橡皮。口令下达后,学生们以最快的速度去捡,每次只准捡一块,捡到后要回到原出发点交给教师在去捡,看谁捡的多,本游戏可分快慢两组。用橡皮10块。
目的:加强水中平衡能力及水中观察能力。
57.水下猜拳
方法:两人一组,蹲坐于水下进行,水要没头,三局两胜才可出水。
目的:巩固憋气及闭气技术。
58.水中抓鱼
方法:水中进行。一人当鱼翁,众人当鱼,口令下达后,鱼翁开始抓鱼,必须抓住鱼的腰部才算,而后角色互换,游戏继续。
注意:年龄小的学生,不许抓脚,以免被踢伤。
目的:进一步熟悉水性,加强与水的亲和力。
59.大鱼网
游戏说明:
1.开始时由一位同学进行抓人,抓到一位时,两人手拉手成“网”继续抓。
2.每抓到一人“网”增加一人,直到抓完所有的人,为游戏完成。
60.“踩踩”猫
一、游戏方法:
准备时,两人(也可多人)面对面两脚前后开立站,重心再两脚之间;游戏开始时,两人以剪刀石头布方式或猜拳等方式决胜负,胜得同学以较快的速度用前脚去踩对手的脚,相反,负的同学则快速躲闪但每次双方只能动一只脚或动一步;可以依次一局,也可以连续进行。
二、注意事项:
1.分组时应注意考虑不同个体的反应差异,照顾较慢者;
2.游戏开始前应将清楚游戏意义,防止恶意踩踏。
61.雄鸡斗架(彝族)
在地上画个直径为2米的圆圈,两名游戏者蹲着进圈,互相用手对推,谁使对方的手、臂部着地就算胜了。规则是不能站、跑或坐着,也不能躲出圈或踩线,否则判为失误。
62.大象拔河(藏族)
把一根结实的长绳两头打结,由两人各自将绳套在胸部,从档下拉过,背对背各朝一方,双手扶地。主持人在中间的地上画三条线,线地间距为80厘米,把悬吊绳上的红布条对准中线。发令后,模仿大象动作,相互爬拉,先把红布条拉过自己一方的横线为胜。
63.穿袋摔饺(哈萨克族)
选择草地、松软的沙地或在垫子上作为游戏场地。游戏者把双腿套在麻袋(或蛇皮袋)中,袋口用绳子系于腰间。发令后,双方只能靠上肢用力把对方摔倒,既要保持平衡,又要摔到对方,姿态各异、妙趣横生。
64.母鸡生蛋(仫佬族)
游戏参加者人数以5、6人为宜。1人当母鸡,进入圆圈的中间,双手撑地,双脚成弓步,守护在地上的3只小沙袋(代表鸡蛋),其他人当取鸡蛋者。发令后,取蛋者想方设法把“鸡蛋”取出来,但不能被“母鸡”的两条腿触及,否则暂停活动。在规定的时间里取蛋多者为胜,如果取不完“鸡蛋”则判“母鸡”胜利。
65.跳花盆(白族)
通过猜拳确定两人当“花盆”,相对而坐,游戏开始,依次用单腿、双腿单手、双腿双手搭出不同高度的障碍,让大家依次助跑跳过去,谁要是碰着“花盆”就算失误,互换角色,接着重新再跳。
66.三人狩猎(满族)
每队3人,各自背上1个筐子,预备时排成横队相对而站,相距10米,把裁判员发给的1只小沙袋在背后任意传递给谁。发令后,双方冲上前,运用声东击西、夹击、快速传递等战术,先把小沙袋投进对方队的任何一只背筐中即可得一分。接着各自返回原处,发令后再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积分多的队为优胜。在进行中,如果小沙袋未进筐而落地,可以争抢再投,次数不限。
67.赛龙舟(满族)
每组5人,排成一路纵队,队尾背向而站当舵手,5人两侧手同握一根3米长的竹竿组成一艘龙舟,发令后,齐心协力从起点出发,以中途不散架先跑到终点者为优胜。
68.穿藤圈(黎族)
把游戏者等分成甲、乙两方,甲方手持藤圈在一条直道上来回抛滚,乙方站在直道两侧8米外的线后用细竹竿和带有绳索的小沙袋投掷,若能穿过藤圈(不碰到圈),即可得分。双方机会均等,互换角色做,最后以积分多的一方为优胜。
69.扭棍子(羌族)
取一根长约1米的结实木棍,两名游戏者各持棍的一端,发令后互相用双手朝相反方向使劲扭动,身体不准碰触木棍,先将木棍扭转一周者为胜。
70.拔腰(哈尼族)
两人互相侧身反抱对方腰部,双脚不许移动,发令后尽力将对方抱起,以将对方的双脚抱离地面为胜。可采取三局两胜制,人多时可采取淘汰制进行。
71.打尺寸(畲族)
参加者2至5人,在空地上画一个直径为1.5米的圆圈,先猜拳决定游戏的先后。游戏开始,一人持一根1尺长的棍子站在圈内,用棍子击打一个大约12厘米长的竹条,其他人即可在前面奔接,接到竹条者和持棍者互换角色,未接到的可把竹条捡起来向圈内投去,持棍者可用手接也可用棍再将其击出。若竹条投进圈而未被接住或击出,投中者就和持棍者互换角色,持棍竿若接住或击出竹条,就可得到10尺或击出竹条距离的实际尺寸,在约定的时间内,获得尺寸多者为优胜。
72.象步虎掌(仫佬族)
在地面上画两条相距50厘米的平行线,两人各站线的一边,站定后双脚不能移动,然后伸出双掌相抵。发令后,双方用巧力向前推出或向后缩让,使对方脚掌移离原位即可得分。
73.跳流星
1、规则及方法:学生围成一直径为6米的圆,一名学生站在中央,手持用绳系的呼啦圈,手臂压低,做顺时针转动(也可变方向),速度可快可慢,呼啦圈在经过游戏者脚下时要跳起,游戏者不能被呼啦圈碰到,如碰到被视为失败,换圈中人继续进行。
2、注意事项:精神集中,反应快,弹跳要有弹性,跳得高,空中滞留时间尽量长。
3、目的:增强弹跳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74.开火车
1、规则及方法:四人一组,站成一路纵队,用呼啦圈将学生连成一排,逆时针跑,追前面一组学生,追上一列“火车”的5分,在1分钟内追到“火车”多的队为胜。圆的大小,可根据场地和学生人数决定。
2、注意事项:不能只靠圈拉住身体,学生应双手搭肩,并注意安全。
3、目的:培养快速奔跑能力及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75.过河
1、规则及方法:将学生分成四小组,每小组间距10米,面对面站好,每组排头学生持两个呼啦圈,教师发令后,将一圈抛出,然后跳进呼啦圈内,将另一呼啦圈放到前面,再跳进第二个呼啦圈内,转身将第一个呼啦圈拿起再抛向前方,如此反复,直至跳至对面学生处,其他学生依此法进行。
2、注意事项:抛呼啦圈时不能抛太远,应在自己弹跳的能力之内,双脚始终不能离开圈外,否则返回重新进行。
3、目的:发展下肢弹跳及手脚相互配合能力,培养勇于拼搏,力争上游的精神。
76.抓害虫
1、规则及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分别面对面站在相距4米的两直线后,每人两个呼啦圈,另一组从通道中的双手后背在身后,跳过通道,线两侧的学生,两侧学生用呼啦圈套田中的“害虫”,每套到一个得一分,被套到的“害虫”即出田,最后比一比哪组的累计分多。
2、注意事项:“害虫”跳的时候双脚并跳,不能用手挡呼啦圈。
3、目的:发展下肢弹跳力及机敏的反应能力。
77.“8”字滚圈
1、规则及方法:每人两个呼啦圈,用一个圈推另一个圈进行行进间滚圈,绕场地变换方向滚圈,转弯时身体重心转移。
2、注意事项:练习中让学生摸索两圈接触的位置,方向改变时的双手用力力度。
78.踢毽子接力
将课桌稍向后面移动,在讲台与课桌间挪出一块位置,按座位行次每两行组成一个队,每队一个毽子。游戏开始,各队第1名学生到前面踢毽子,踢至失误为止,记下次数,回到自己坐位,接着第2人出来踢,直至全队踢完为止。累计次数多的队为胜。
79.飞镖比准
将中间两行前面的几个座位搬走,空出一块位置投飞镖,在离黑板2.5到3米处放一课桌作为投掷时的限制线,在黑板上挂一块飞镖靶。学生按座位纵行分队,游戏从各队第1人次在桌后瞄准投掷飞镖,按投中的区域在黑板上记下各队的得分,然后各队第二人再做,直至全队投完为止。累积分多的队为胜。
80.拦击导弹
选出4人各拿一个乒乓球拍,站在黑板前,作为“防空部队”,其他人拿15到20个乒乓球当作“地对地导弹”。游戏开始,拿乒乓球的学生用乒乓球掷击黑板,而拿球拍的学生则用球拍进行拦击,如拦击住了,则是“导弹被击毁了”,如让乒乓球漏过去击中黑板,则是“导弹击中了目标”。游戏一轮之后,再换4个热防守。击下“导弹多者为胜
81.接后语
学生座在座位上,由第1行第1个学生随便说一个词汇,例如“今天”,接着第2个学生以第一个学生所说的词汇的后一个字打头,又组成一个词汇,例如,“天气”,依照此法一直往下传,“气候”、“候补”、“补救”等,一直到某个学生组不成词汇为止,罚该学生表演一个节目后,又由该学生重新起头再做。
82.添鼻子
学生坐在座位上,按座位纵行分队。游戏前,在黑板上画几个没有鼻子的人头像。将课室的讲台搬开,将课桌稍向后移,各队派一人站在离黑板上的人头像前约3M处,拿一支粉笔,蒙上眼睛,教师发令后,各自走向自己面向的人头像,用粉笔将鼻子添上,然后教师进行评比,比哪个队添得准确,并进行评分。接着各队第2人再做,最后得分多的队为胜。
83.画足球场地
游戏方法: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教师发令后各小组第一人跑向黑板画足球场的第一条线,然后将笔交给同组的第二个学生,第二位学生也画一条线,如此类推依次进行,看哪一组的足球场最先画好。
84.抗洪抢险
将人数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每人将书包双手拿在胸前一路纵队站好,教师发令后,各小组排头学生将书包放在教师指定的“江堤险处”然后跑回本组,手击本组第二位学生的书包后站到最后,后面依次而行,将书包摆成一叠。
85.乒乓球
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7-8人为宜),游戏开始,由本组的任一同学说:“乒”,相邻的下一位学生说“乓”,再相邻的下一位学生说“球”,说“球”的学生,在说“球”的同时,要用手指准确地指向本组的任何学生,被指的学生要快速说“乒”。当然,说“球”的学生也可以用手指向本人,但也要快速说“乒”。以下循环反复。
86.碰球
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7-8人为宜),本组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体育项目上的任何一种“球”,作为自己的代名,如排球、篮球、铅球等等,但不能选择重复,然后由本组的某一位学生开始说,用自己的球去碰其他学生的球(所碰的球必须是本组有的球),例如,是篮球的学生开始说“篮球碰排球”,依次循环反复。
87.大小西瓜
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7-8人为宜),由本班的任一学生开始说,“大西瓜或小西瓜”,如说“大西瓜”,双手必须比作小西瓜的样子。如说“小西瓜”双手必须比作庞大西瓜的样子,接下来相邻的下一位学生要和上一位说的相反。例如,前一位学生说的是“大西瓜”,后一位学生必须说“小西瓜”,依次循环反复。
88.两分钟穿梭传球比赛
A、B两组在两条线后面对面排成一路纵队。A组站在队首之人听见裁判员的口令,就马上把球抛给站在对面的B组的队首,并且从右手跑到这B组的队尾站好。B组队首接球后,把球再抛回A组第二名选手,然后自己从右手跑到A组的队尾站好。如此反复,球抛来抛去。每传一次则计数一次。在抛接过程中,球若跑到别的地方,则接球之人要将球捡回并站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后才可继续比赛。队员须在线后传球,且球出手后,才可跑向对面。若成绩相同,则相关队举行附加赛,直至决出名次。计时与名次:两分钟内传球次数多者胜出。
89.搬运竞赛
队员成单列纵队,立于起跑线后。第一位选手听到发令枪响后,跑到大圆并从中取球向前跑,在第一个小圆中放下实心球,第二小圆中放下排球,第三个小圆中放下篮球,然后跑向终点并绕过拆返点向起点跑回,到起点且与第二名队员击掌后退出场地。第二名选手击掌后向前跑去,他先跑到终点并绕过拆返点向回跑,途中依次取回篮球、排球、实心球放到大圆中后跑到起点并与第三名队员击掌。第三名选手仿第一名选手。第四名选手仿第二名选手。以此类推。
90.胜进败退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成纵队分别站在两条起点线后,彼此相对站好。游戏开始,教师发令后,两队排头做蛙跳跳向对面起点线,当两人相遇时,停下来猜拳,胜者继续向前跳,败者退出游戏回到本队队尾。与此同时,败者队的第2人立即起跳,与胜者相遇时,停下来猜拳,依前进行,最后以先达对方起点线的队为胜。猜拳的负者须立即归队,不准阻挡对方前进。必须在猜拳后负方队员向回跑时,负方的下一个人才能起动跳出。
91.时代列车
每队8人,至少3位女选手。出发时的姿式:每位队员将自己的左脚伸向后面队员下垂的左手,后面的队员将左手抓住前面队员的左脚脖子,右手搭在前面队员的右肩。排首选手手拿红旗高高举起;排尾选手将脚向后弯曲。形成一列火车。排首选手站在起点线后,听到发令声后,带队向前跳动。若中途火车“脱节、断裂”,则必须退到起点重新接好后才能继续比赛。时间与名次:以队尾一人过终点线计时。用时少者胜出。
92.鹊桥相会
起点男4人,终点女4人器械:桥、不同颜色的花。在桥的正中间划出60公分的交换区。第一对男女各手持一支花同时起跑--上桥--换位(顺便交换手中花)--到对面后将手中花交给下一位队员。如此反复,当最后一组在鹊桥相会后交换花,男队员不再向对面跑,而是和女队员一起跑回起点。计时。上桥后或换位时不得落地,若落地,则要重新上桥、换位。必须在规定的换位区内换位且换花,否则无效。所有队员必须全部完成比赛,才可计成绩。计时与名次:当最后一组的男女选手共同跑回起点后计时。
93.蹲跳接力
每队8人,4男4女。年龄不限。1男1女两人为一组。出发时的姿式:运动员应面向跑道向前,背靠背挽住手臂蹲在起点线后。听到发令后,第一组由起点向终点线蹲跳。两人都跳过终点线后,再跳回到起点线击第二组的手掌,然后第二组进行,依次类推。比赛途中,两人挽臂不可分开,如分开,则必须挽好后才能继续比赛。计时与名次:以最后一组返回起点计时。
94.两人三足行
1男1女两人为一组,且男左女右,两人将挨着的腿用绳子捆住(选手自己捆),男选手左手拿接力棒,面向终点,站在起跑线后。听到发令后,第一组的两人向折返点跑去,绕过折返点后,返回第一组返回起跑线,且两位男选手交接棒后,第二组两人开始跑,重复,直至第四组人返回起跑线。跑步途中,两人捆腿的绳子不得松开。若松开,则必须退回起点重新比赛。计时与名次:以最后一组返回起点计时。
95.闯三关
平地上绳与绳之间间隔3米。学生每二人一组成二路纵队站立,选出三对摇绳者,保持一定间隔,按同一节奏摇绳。教师发出"开始"的信号后,二人拉手跑过三根摇动的长绳,顺利通过三关者为优胜,碰绳者应与摇绳者互换。
96.双人对坐拉力赛
两人一组坐在垫上,两腿分开,两脚掌相对,两手体前相牵坐好,游戏开始两游戏者一人后倒体,一人前屈体,然后交替重复,直至一个人拉不起为止。以双人完成拉起次数多少排列名次。
97.包、剪、锤
2人为一组,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成二列横队,左右间隔1米,两组相距2米对面站好。教师有节奏地喊“1、2、3”。当喊“1、2”时,都用力向上跳,喊“3”时起跳落地成下列三种姿势:两脚并拢落地,代表锤子;两脚前后分开落地,代表剪子;两脚左右分开落地,代表包袱。根据两脚落地的姿势判别胜负,锤子胜剪子,剪子胜包袱,包袱胜锤子,胜得多者为胜。
98.传球记名
参加者围成一个圆圈,每人相距一臂间距。游戏从排头开始,按顺时针方向边传球给排二,边大声喊出自己的名字,接着排二也要如法炮制,这样一直继续下去,直到球又重新回到排头手中。接着,要求抛球的人必须喊出另一个人的名字,然后才能把球扔给他。之后,增加一球,让两个球同时被扔来扔去,相互喊出名字。最后还可把球增加至三个,游戏更热闹。结束后,邀请一个志愿者,在小队内走一圈,报出每个人的名字。
99.爬横梯
二个小队肩并肩,面对面,每对队员双手扶好一根体操棒,高度可控制在胸腹部之间,组成一个与地面平行的“横梯”。然后,从排尾两人开始,依次从横梯的这一头爬到另一头下来。完成后迅速架好,再由下面二人做,直至每个都尝试体验过为止。要求确保队友经过的时候安全,不能失手!
100.抱团走三步
请队员们紧密地围成一个圆圈,并把自己的胳膊搭在相邻同伴的肩膀上。主持人先领着大家跳一些基本的舞步,如左右侧踮步一二三等,然后告诉大家:我们将要面临一个艰巨的任务,闭目前进三步。等大家明白后,发令走第一步,给大家一些鼓励和表扬。接着就连续发令走第二第三步,这时肯定圆圈断开,很多队员摔倒在地,尽管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但是这个游戏能让队员们自然地接触身体和配合,消除害羞和忸怩,使小队充满活力,融洽气氛,为下面的活动奠定良好基础。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独家! 英浦618省钱全攻略, 速收!
如何搞定暑期招生?让校长老师疯狂打Call的师训
23首父亲节中英文歌曲,你get了几首?
服务指南 | 去上学幼少儿英语教师修炼营1924期(青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