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不少山要攀登,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要为半路风景而停留,要一直努力,风雨兼程。因为,我们征途是星辰大海,而不只是某一处平芜。所以,不要停下远行的脚步,要不断出发,一直向着远方山峦前进”可知,材料重点在于我们要想征服星辰大海,就要一直努力。所以作文可从“奋斗”“拼搏”的角度进行立意选材。
第二,立意。拼搏,是一种努力,是一种收获,更是一种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拼搏,总是能让人有所收获。我们可以学到坚持和忍耐,可以学到团结合作,可以培养勇往直前的决心,可以得到奖杯或者表扬或者是一个肯定的眼神。因为拼搏富有意义,所以我们才愿意去拼搏。拼搏之于你来说,意义何在呢?在写作的时候,我们不妨夹叙夹议,可以叙述拼搏的起因与过程,将自己的故事细细讲来,也可以适当地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发表议论,表达自己对于拼搏的意义的认识。如此一来,作文情理兼备,就更显得丰富多彩、摇曳多姿。
第三,选材。可以写为了梦想而拼搏,可以写为了分数而拼搏,可以写为了美好的明天而拼搏,可以写为了更好的自己而拼搏……在写作的时候,可以交代自己拼搏的理由和初心,可以深情讲述拼搏之情之所发生的故事。若是写议论文,也可以引用一些古今中外名人拼搏的例子,例如:双腿残疾的史铁生,曾经的他因为自己遭遇的困难而一度颓废,在众人的惋惜声中,他奋发而起,靠着自己拼搏的精神,耐住了心灵的寂寞,在文坛上开垦出了一片沃土,耕耘着自己的人生;身受宫刑的司马迁,忍辱负重,靠着自己拼搏的精神,从而耐住了牢狱的寂寞,挥笔写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因此,他的生命因为拼搏得到了升华;独领风骚于球坛的珍妮特·李,从小经历了数不清的磨难,面对着种种磨难,她靠着自己拼搏的精神,选择傲视苦难。终于,她成为了台球场上最抢眼的女人。她的生命因为拼搏得到了装扮等等。
初中两年,你也一定有过很多次的尝试,请打开回忆的闸门,回忆自己“尝试”的经历及由此带来的感悟,写一篇与“尝试”有关的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也可以发表议论;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或套作。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试题。
第一,审题。“尝试”意思是试行、试验、试探等。尝试更侧重在“尝”和“试”的过程,也许只是一个瞬间,更多时候是一个相对长些的时间。但是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体验,我们也是可以学到一些为自己所用的东西。“尝试”,不仅指人生中的第一次,还指我们主动地进行而不是被动地做某件事,更重要的是我们所尝试的事情必须是有意义的,能通过自我的尝试让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
第二,立意。尝试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尝试是一种创新求变的表现,人们大都有一种安于现状的心理,因此这种表现需要一定的勇气和智慧。尝试要量力而行,并不是尝试得越多越好,尝试也是有尺度的,不是什么都可以尝试,不切实际的尝试那只能是冒险,所以尝试要量力而行。我们可在尝试中总结经验,不断进步。可以围绕以上几个方面来立意。
第三,选材。生活需要尝试,试一试,就会呈现许多可能,许多面貌。我们应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向课本质疑,尝试着与同学合作探讨,还应尝试着理解别人、关心别人。当别人都在尝试着写自己做饭、洗衣、骑车这类落入俗套的材料时,你不妨来个尝试着宽容待人,尝试着参加竞赛等这类材料,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请以“泪点”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中不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字数在550字以上。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结合引导语“太多的话语、片段、场景、情节,一次次戳中我们的泪点,让我们情不自禁”可知,此处的“泪点”是因所见所感而流下的泪水,如开心的泪水,伤心的泪水,激动的泪水等等。本文可写成记叙文,应选择让自己刻骨铭心,令自己有所感悟的“流泪”。为何流泪?从流泪中感悟到了什么?是文章的重点。
第二,立意。分别之泪:挚友辞行,难舍难分,在分别的时刻因挚友关怀的话而泪眼婆娑;感动之泪:农民终于盼到了久旱后的甘霖,生活又有了希望,被农民的淳朴和善良所感动而泪目等等。
第三,选材。可以借鉴古典诗词,例如:李清照《武陵春》里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苏轼《江城子》里的“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里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还可以写事件,例如:被父母无端责骂痛哭流泪;运动健儿拼搏多年终于获得了奥运会金牌,高兴落泪;还可以创新,写树叶上的露珠,屋檐下正在融化的冰凌,地球环境遭到破坏下酸雨,树皮被划破后流出的汁液,被猎杀的动物的眼泪等等。
同学们,关于“未来”,你有过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突出中心,内容具体充实;(2)说真话,抒真情;(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此题可看作是一篇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结合材料可知,“一起向未来”何止是一种体育精神。“一起”是要突出集体的力量;“向未来”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传递了信心和希望。“一起向未来”,口号中的“一起”内涵丰富。它既有相隔两地的风雨同舟,也是历史与现实遥望的庾续传承。面对台湾,中国政府的一道“统一后台湾财政用于民生”的发声,是朴素的“一起”;在回航的途中,孟晚舟女士一片“月是故乡明,心安是归途”的长信,是温情的“一起”;而在布满硝烟的战场中,志愿军战士们在异国拼死杀敌,是英勇的“一起”;被祖国接回的战士遗骸,是壮烈的“一起”。“一起”是鼓励,是扶持,它有时只是人们干活时一句普通的号令,却也成了人类文明滚滚向前的源动力。“一起向未来”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倡导追求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表达了世界需要携手走向美好未来的共同想望。我们的写作思路可以借助这个材料展开。可以记叙、抒情,可以理性思索;可以写个人,还可以写一个民族、国家;可以记叙一段经历,可以发表一番议论。
第二,立意。
①记叙一段个人和他人的生活旅程,或者是一段心路历程,这个“他人”可以是个人,如同学、家人;可以是集体,如母校、家庭;可以是更大范围的家乡、民族……写出具体的走向成功、奔赴美好的过程,借此抒发感受。
②写成议论文,比如拟题目“一起向未来”,挖掘“一起向未来”的意义,可以从个人、民族,国家的角度选材思考,如何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还可以写对“一起向未来”的理性思考。
第三,构思。比如拟题目“一起向未来”,写成记叙文,可从三个方面考虑:是什么原因让你们“一起向未来”;如何“一起向未来”,是关键;如何“向未来”,是题眼,是主旨,是升华,是虚写。这个题目关键就是学会如何“向未来”,如何下定决心,勇敢面对,跌倒了再爬起来,昂首向前走,这是主题升华之所在;
写成议论文,可以用几个分论点串联全文:一起向未来,需要精诚合作的精神;一起向未来,需要执着的信念;一起向未来,需要满怀的激情;一起向未来,需要理性的思索;一起向未来,需要义不容辞的担当等。
第四,题目参考:一起向未来;你我共携手,同心向未来;为了美好的未来奋斗;未来在向我们招手;奋斗才有美好的未来;携手走向美好的明天;等等。
请以“自信”为话题,写一篇班会讲话稿,或一篇日记,或一封信。
要求:(1)自拟题目;(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的写作。
第一,审题。材料的关键词和主旨是“自信”,因此写作时只要以“自信”为主题都是符合写作要求的。我们可以在话题前面加上合适的修饰语,具化话题,还可以在话题后面补充词语,缩小话题。
第二,立意。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价值、力量和进取的勇气,百折不挠地走向胜利。自信,是通向成功的一条道路,自信让人们获得前进的动力,自信是理想的翅膀,自信能克服道路上的一切阻碍。总之,在写作的时候应从积极正能量的角度来体现自信的意义即可。
第三,选材。例如在文中可以引用诗词或名人名言作为素材,如“海到尽头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若手中有刀,何惧人生途中之荆棘”等等;还可以引用具体的人和事作为素材,如自己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在父母和老师的教导之下,再次充满自信,满血复活,努力奋斗;或者举古今中外的名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时依旧充满自信,坚持不懈,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从小的方面可以讲述个人的自信,从大的方面可以讲述国家自信,如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等等。
第四,文体选择。
讲话稿和演讲稿的写法相似:第一行正中写讲话稿的题目;第二行顶格写称呼;第三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正文结束后,单独一段写“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话题“自信”就是相信自己。讲话稿可写成记叙文的形式,比如,可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几个真实的故事,告诉大家自己是如何增加自信的,自信对自己有哪些意义,最后以一段鼓励大家的话结束;也可以写成议论文,选取古今中外关于拥有自信从而走向成功,盲目自信导致失败的事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告诉大家,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基石。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是班会讲话稿,感情要真挚充沛,要具有感染力。
日记的写作格式:先在第一行中间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当天的天气情况。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转行要顶格。正文一般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有时也可以用议论文的形式来写。不管用什么形式来写,都要正确反映当天遇到的有意义的事情,反映这一天自己的思想感情。以“自信”为话题写成日记的格式,我们可以采用记叙文的形式,记录自信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可以叙述自己在“自信”的帮助下成功攻关的经历,彰显自己之于我们成长的意义和作用;也可以反面记录自己缺乏自信的经历,并进一步反思缺乏自信带来的后果。
书信的写作格式:第一行正中写“给XX的信”三个字;第二行顶格写称呼,称呼后用冒号;第三行空两格起写正文;正文写好后,要按收信人和自己的关系,写上一些表示敬意或祝愿的问候语作为信的结尾;最后再换一行,在右下角署上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在署名的下边写上写信的日期。以“自信”为话题写一封信,题目中并没有指定这封信要写给谁,因此收信的对象可以是自己、朋友、同学等;可以给没有自信的自己写一封信,勉励自己要增强自信,勇敢做自己;可以给遭遇挫折失去信心的朋友、同学写一封信,宽慰他:胜败乃兵家常事,应重拾自信,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只要相信自己,没有什么挫折是战胜不了的。文体上,可写记叙文,以自己为例子,记叙自己以自信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事例;也可写成议论文,选取古今中外靠自信取得成功的人物事例,揭示自信的内涵、意义,以此勉励朋友、同学。
请以“苦忧与喜乐”为话题写作,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题目自拟。(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含有考生真实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本题要求以“苦忧与喜乐”为话题创作。联系材料“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出一种胸怀和担当”可知,范仲淹的“忧乐观”,体现的是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根据“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提醒学生们,苦与乐全在主观的心,从刻苦中得到快乐,快乐的分量会增加”可知,梁启超意在告诫学生刻苦求学,做到“乐业”。材料启发我们在文章创作的过程中应该体现自己认为的“苦”是什么,自己的“乐”是什么,明确苦忧与喜乐是相互联结,相互矛盾,又相互转化的,以此凸显自己的思考或是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话题作文还需注意题目的拟写。
第二,立意。综上,可围绕“成长的苦与乐,追梦路上的苦与乐,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迎接成功”等方向立意。文章既要体现苦忧的原因,又要体现喜乐的原因,结尾点明所有的“苦忧”都是“喜乐”的伏笔,体现中学生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苦忧与喜乐”,要注意突出苦与乐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来深化中心。
第三,选材。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令人关注、鼓舞、奋发、思索、感悟、兴奋,甚至沮丧、失望、无助的故事。闭上你的双眼,让思绪从最遥远的记忆开始搜索,新生入学的军训,学习生活、体育课上的跑步、跳远,运动会前的训练……一幕一幕,是不是都在大脑中闪现出来了么?本篇习作可写成记叙文,也可结合苦忧与喜乐的关系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发挥想象,进行反映苦与乐的辩证关系文学创作。若写成记叙文,开篇可直接叙事,如:爬到到半山腰的我就身心俱疲,在父母的鼓励下我才登上山顶,在领略了山顶的风光后,我认为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有苦才有甜;我制定学习计划,勤奋学习,体会学习的“苦”,在取得优异成绩时,我认为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等;若写成议论文,可提出观点“只有经历过苦忧,才能尽享喜乐”,然后引用名人名言或名人事例加以论证;若进行文学创作,可围绕“苦与乐”的主题,发挥想象,创作小说或童话。
请以“扬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准确,思想健康;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这是一则话题作文。
审题与立意。话题中心词“扬帆”意思是升帆开船。很显然,升帆的目的是给船以足够的动力,让它能够实现自己的航行目标。结合题干可以看出,国家和民族的航行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我们个人来说,是实现自己的理想;对考场上的每位同学来说,是实现自己升学的梦想。对初三学生来说,写国家民族方面的远大复兴目标,显然是大了些、广了些,不如就写自己,写自己扬帆逐梦的真实经历。那面风帆里,或许有铭刻在心的快乐、勇敢、自信,或许有感恩之情、友爱之情……
选材与构思。体裁不限,可以写记叙文或散文,表现自己在扬帆过程中的努力、改变等感受感悟,也可以写议论文。写记叙文时,可进行深入挖掘:“扬帆”暗示着之前可能处于徘徊、停滞、放弃的状态,因此可以采用对比、衬托的写作手法突出主动扬帆的过程。注意合理安排素材,做到详略得当,可采用倒叙手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写作过程中需着力阐述思想改变、行动改变的过程,由事及理,叙议结合。写议论文,可以阐述扬帆过程中需要的各种要素,合并而成“坚定的信念、持续的行动、搏击风浪的智与勇等可以成就个人或民族远大的理想追求”的中心观点。注意理论与事实相结合,有理有力地阐发自己的观点,让人信服。
请以“阅读”为话题作文。
要求:(1)文题自拟,立意自定:(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4)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奖励5分。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根据材料中的提示“阅读是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活动,也是陶冶情操、提升修养的过程,更是历练自我,实现成长的路径”可知,这里的“阅读”是其本义,即“读书”。所以要求写“我”与读书的故事,与“读书”相关的经历。话题作文还需注意题目的拟写,要契合要写的主题。
第二,立意。由“读书”我们可以立意为“阅读陪伴我成长、前行”“读书给我温暖”等。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经历世事的变化,也可能经历人生的起伏不定,但“读书”却可以恒久陪伴着我们,让我们精神富足,内心收获充实和温暖。还可以选择生命中印象深刻的阅读经历来写作,关键是要表达出“阅读(读书)”让我得到了什么收获亦或者是情感体验。
第三,选材。写作的材料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写自己阅读书籍的感悟,写书籍阅读要注意结合书中的人物或情感,还有书籍带给我的情感体验来写作;二是写“我”与阅读的接触经历,写“我”从阅读中所得到的收获和启发。这份感悟是文章的写作重点,写出阅读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它给“我”鼓励,给“我”温暖,给“我”启示,给“我”感动等。描写语言要细腻,重点写出人物内心情感的丰富变化过程,能够让读者印象深刻。
请以“回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2)字数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达到此项要求,评分时可奖励3分)。(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考查话题作文的写作。
一、审题立意。“回响”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反响、回声响应。也指声音回荡。提示语中对“回响”一词进行拓展延伸,有了多重含义。“掌声是汗水的回响”,将回响与过往学习生活相联系,小到为解开一道难题冥思苦想、挑灯夜战;大到为学好一门学科上下求索、多方求助;参加某次竞赛,勤学苦练,寻找科学方法,终于登上领奖台;投身某个实验,苦苦探索最佳路径,在山重水复之时终于柳暗花明,取得阶段性成功,这揭示了付出与收获的关系。“智慧是思考的回响”是更高层次的“回响”。阅读文学名著时,对写作技巧的感悟;观看精彩电影时,对人物情感的把握;思考个体成长时,对人生命运的关照,这些都与生活做人、学习密不可分,我们也因而有了更多的情感体验、成长感悟心灵启迪。“文明是历史的回响”贯通古今,上升到人类文明、历史的高度抒情议论。
二、选材。考生可以遥想两千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呼应;可以歌咏历代仁人志士的爱国心声和今天中华复兴的一脉相承;可以讴歌几代航天英雄从古代的“飞天梦”到建国后“两弹一星”的横空出世再到新时期“神舟”“嫦娥”“天宫”遨游太空的星际回响……这要求考生有更独特的视野,以小见大,巧选角度。作文时考生可以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切入选材立意,注意思想要积极向上,传递出正能量。
三、文体。如写记叙类文章,可从正面选材,选取“努力付出,终有回报”等经历写作,合理安排结构,注意详略得当,要突出“回响”的效果。如写议论类文章,可在开头直接亮明观点,灵活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结合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或名言,多角度充分论证,行文时注意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请以“初生牛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⑤全文不少于600字,最多写满格。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要求以“初生牛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初生牛犊,指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勇敢大胆、敢做敢为的青年人。结合“生命的华彩流溢”“写满对世界的惊奇”“对着远方咂嘴”“任性的蹄子追风撒欢”“不惧虎豹”可知,年轻,并非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时光,而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并非粉颊红唇和矫健的体魄,而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朝气,它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清新。
第二,选材构思。写“初生牛犊”甘愿放弃舒适的生活,出外闯荡;写“初生牛犊”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和气质;写“初生牛犊”对人生境遇中的欢乐怀着孩子般无穷无尽的渴望;写“初生牛犊”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空中接收美好、希望、激励、勇气和力量的信息;写“初生牛犊”拥有一份恬淡平和的心情,一颗自由的心,一份简单细致的人生态度;写“初生牛犊”增强自信心,做情绪的主人,通过意志努力来消除不愉快情绪,并保持乐观心情;写“初生牛犊”学会容忍,培养坚忍的毅力;写“初生牛犊”用积极进取精神取代消极思想意识,把事情看透,心胸开阔……这些都可以作为文章的选材。可写成记叙文,记叙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表达真情实感;可写议论文,或引证,或例证,证明“人应保有年轻的心态”的论点。
请围绕“我和文学”这一话题,自拟题目,以文见人,以文记事,以文动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拟好标题并填写在指定的位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2)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审题立意:材料运用设问和排比的修辞,阐述了文学的深刻内涵。材料中的“如老王般负重前行,如长妈妈般关爱后辈”“如同来自秋天对母亲的怀念,如同对昆明雨般的思念”“如同壶口瀑布般壮美,如同小石潭般秀丽”皆来自课内,接近了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话题为“我和文学”,联系“以文见人,以文记事,以文动情,写一篇记叙文”可知,本次作文要求学生围绕着“我和文学”之间的关系,写人记事,以事引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选材构思:可以写人,可以记事。如果写人,可把写作对象设定为那个把自己引领上文学之路的人。如,自己在老师的鼓励下,努力创作,最终作品得以发表,赢得了“小作家”的称号。可以记事,记叙自己从初次接触文学,到了解文字,喜欢文学,最终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过程,表达自己在这一过程中的艰难与执着,以及获得成功,即作品发表之后的喜悦之情。需写出真情实感,以流畅的叙事、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感情来打动读者。
要求:(1)拟好标题并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2)行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生命中不光有风和日丽,也有苦雨凄风。面对风雨,我们要坚信;黑暗过后是黎明,寒冬过后是阳春。——题记
第一缕阳光射进屋里,我迅速睁开了朦胧的眼睛,以最快的速度梳洗后,抓起书包向外飞奔去。清晨的路边显得有些宁静,只有依稀可数的几辆车和过路人。今天是月考后发成绩单的日子,也是学生最痛苦的日子,“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一切只能听天由命了。
我看着成绩单上刺眼的分数,笑容此刻在脸上凝固了,昔日的欢笑像是躲到了乌云的身后,老师的声音犹如晴天霹雳在我头顶轰炸。上天为什么总是这么不公?回想起我独自坐在书桌前,被一道数学题难得死去活来;回想起妈妈陪我坐到深夜,送我上床睡觉的情景;回想起老师日渐斑白的两鬓和那充满期望的眼神,此刻委屈、愤懑化作不争气的泪水流了下来。若有一场大雨该有好啊!让它冲去心灵的创伤,让它带来成功的欢笑。思想在飘荡,灵魂也仿佛要出窍,我气愤地将那张成绩单揉成了一团,扔进了垃圾桶。
望着窗前的树被风吹来吹去,吹谢了花朵,吹落了树叶。当风用力地扭着树的身子时,树发生了形变;然而风一撒手,树又恢复了原状,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树孤独地立在风里,接受狂风的考验。
我终于想通了,哪个人的一生会是一帆风顺的呢?小草有了风雨的洗礼,变得更加坚韧;竹子有了碎石的磨练,变得更加顽强。人们都是在逆境中成长,但只要你拼搏过,奋斗,过便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自已。
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虽然我只是个平凡的学生,不曾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但我坚信:只要站立,风雨过后一定有彩虹。
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1)审题立意。这是一篇话题作文。以“站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首先根据材料提示明确“站立”的内涵,从表层来看,“站立”表示不趴着、不弯腰、不低头、不下跪;从引申的角度来看,“站立”表示不卑微,不屈服,不认输,不放弃。再深入思考,“站立”表示不自轻自贱,不俯首帖耳,不卑躬屈膝,不人云亦云……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可从中任选一种理解来立意展开,如一个人不匍匐在这个世界上,他才能看得更多,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晰、更透彻,才能在纷纭错综的世界里,以站立的姿态给自己博得高远的人生境界。也可根据两则材料来选取利益的角度,根据艾青《礁石》“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礁石的形象,虽历经挫折和磨难,仍然乐观和坚强,可立意为顽强的站立或乐观的站立;根据沈尹默《月夜》“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我”并没有依靠别人,可立意为独立站立等。写成记叙文。
(2)选材构思。应根据对“站立”的理解,从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活得有尊严等方面,确定一个角度立意,然后,根据确定的立意,记叙自己或他人的一件事;如我遭遇了某同学的校园霸凌,虽被打得浑身酸疼,但我维护了自己的尊严,没有想那些坏蛋屈服,最终在老师的帮助下,那几个坏同学得到了应有的处分。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表现“站立”的地方是重点,需要详细刻画。要用心理描写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站立”对自己成长的影响或作用。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书信类作文范文10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青春与成长类作文(写作指导+范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抗疫类作文范文3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距离”作文范文7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劳动类作文范文2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原来,我也很_____”作文范文8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情感类作文范文3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醒来”作文范文8篇
作文 | 10篇高分考场范文+精细点评,中考必备!
作文 | 用这10个万能标题,承包了所有作文题目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选择类作文范文6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成长类作文范文5篇
作文 | 中考满分作文欣赏:用时间去沉淀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亲情类作文范文5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一起向未来”“回家”“最美的身影”“九年级的滋味”写作范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坚持、坚守"写作范文5篇
作文 | 2022中考备考作文社会生活类范文4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我家的中国文"写作范文5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我就是那个少年"写作范文11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校园生活类范文3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不一样的 "写范文4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和过去的我说再见”写作指导与范文3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精彩瞬间》写作指导与范文3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春风十里不如你"写作指导与范文5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托物言志作文范文3篇
作文 | 2022中考模拟作文:“抗疫”主题(范文9篇)
作文 | 2022中考模拟作文:《有你在, 灯亮着》范文4篇
作文 | 中考优秀作文:“值得_____ ”话题作文【附范文6篇】(附有点评)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这样多美丽范文6篇( 附解题思路+点评)
作文 | 2022年中考模拟作文:一分温暖,一份理解(6篇)
作文 | 2022中考模拟作文:神舟十三返回地球(范文3篇)
作文 | 2022各省中考考前押题作文汇编
作文 | 2022中考作文押题:《有一种力量,让我泪流满面》(优秀范文4篇)
作文 | 2022中考模拟作文:“重拾____”(范文4篇)
作文 | 2022中考模拟作文:不期而遇的温暖(范文7篇)
作文 | 2022中考模拟作文:青春岁月我与_____相约(范文6篇)
作文 | 2022年中考作文模拟试题:告别(优秀范文6篇)
作文 | 2022中考作文押题:朝着阳光奔跑(范文精选)
作文 | 2022中考作文模拟题:《深藏在心底的_____》优秀范文4篇,备战中考!
作文 | 中考阅卷老师最喜欢的10种作文开头!
作文 | 2021年全国中考自命题作文满分赏析
作文 | 2021中考材料作文满分赏析
作文 | 2021年全国中考命题作文满分赏析
作文 | 2021年中考半命题作文满分赏析
作文 | 2022中考作文备考赏析:7篇满分作文助你冲击中考
作文 | “一起向未来”等最新各省市名校中考模拟作文写作精选
作文 | 最新全国各省市中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指导与优秀范文选编
练习 |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句子排序过关训练及答案解析
练习 | 2022年中考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名著阅读):《傅雷家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0题)
练习 | 2022年中考复习之挑战压轴题(名著阅读):《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10题)
练习 | 九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诗歌鉴赏训练题(含答案)
练习 |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习题精练(含答案)
练习 | 备战2022初中语文积累专题:论述类文本阅读专练(含答案)
练习 |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习题精练
练习 | 2022年中考备考练习之基础知识综合运用(含答案)
练习 |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练习 | 2022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古诗文默写练习及答案
练习 |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说明文阅读习题精练
练习 | 2022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对联专项训练(含答案)
练习 |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模拟训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 |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成语(词语)的使用过关训练及答案
练习 |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过关训练题及答案
方法 | 中考冲刺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汇总!考试不愁
试题 | 2021天津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试题 | 2021年北京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试题 | 2021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作文范文
试题 | 2021年上海市语文中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名著 | 九年下册语文《简·爱》内容概括+人物分析+练习
名著 | 九年级下册名著《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内容导读+练习
名著 | 《红岩》名著导读+知识点总结+练习题
名著 | 钱钟书《围城》导读+知识梳理+练习,快收藏!
名著 | 中考必考名著《骆驼祥子》知识点汇总+考点解析+读后感4篇
名著 | 中考必读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识梳理+练习题及答案+读后感
名著 | 中考必读名著《童年》知识梳理+练习题及答案+读后感
名著 | 中考必读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知识梳理、习题检测,附读后感三篇!
名著 | 《西游记》1-100回内容梗概,初中生必备!
知识丨《朝花夕拾》名著导读+知识点+习题大集合,期中考试一定会考到!
名著 | 反抗封建的英雄传奇:《水浒传》知识梳与联系
名著丨《红星照耀中国》练习题汇总,中考前练起来!
名著丨《昆虫记》导读与练习
名著 | 《艾青诗选》知识点汇总+练习
名著 | 七下语文《海底两万里》知识点梳理+练习
积累 |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梳理(字词、成语、文学常识……)
积累 | 初中语文九下必背24篇古诗文+译文(简版),寒假必背!
积累 | 当你彷徨时,不妨看一看鲁迅的9帖“良方”
试题 | 2022年广西贺州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及答案
中考满分作文:青春,一段仓促的旅程
【原题再现】
四、写作(60 分)(2022届深圳六校第二次联考)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材料一:在刚刚落幕的东京奥运会上,我们致敬“勇夺首金”的杨倩,为她备赛阶段不断稳定心态、专注于提高自身而动容;我们亦致敬“无冕之王”的苏炳添,为他持续改进技术、执着于超越自我而喝彩;而此届奥运会中金牌榜的比拼更是激烈:中国代表队一度以34金领跑奥运金牌榜首,“中国第一”的求胜强音奏起;比赛收官之日,当美国队在金牌榜首以39:38反超中国时,“功亏一篑”的失落声阵阵。
材料二:《曾国藩家书》云:“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对于以上材料,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材料第一层:
在刚刚落幕的东京奥运会上,我们致敬“勇夺首金”的杨倩,为她备赛阶段不断稳定心态、专注于提高自身而动容;我们亦致敬“无冕之王”的苏炳添,为他持续改进技术、执着于超越自我而喝彩;而此届奥运会中金牌榜的比拼更是激烈:中国代表队一度以34金领跑奥运金牌榜首,“中国第一”的求胜强音奏起;比赛收官之日,当美国队在金牌榜首以39:38反超中国时,“功亏一篑”的失落声阵阵。
此层材料呈现的是当下社会热点内容:“勇夺首金”的杨倩、“无冕之王”的苏炳添,我们致敬他们自修处求强,在自胜处求强。在奥运会金牌榜的比拼中,“中国第一”的求胜强音奏起与“功亏一篑”的失落声阵阵则体现了国人“胜人处求强”之心。
材料第二层:
《曾国藩家书》云:“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此是曾国藩在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语,曾国荃受其母亲影响,生性刚直倔强,处处想胜人一等,曾国藩则告诫自己的弟弟曾国荃不要争强好胜。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强大有两种:一是将仁义与谦虚集于一身的强大;一个人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形成圣贤标准的道德品行,这样就能求得真正的明强,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自修处求强”。二是斗智斗力的强大,这种强大就是逞强或逞能;他认为逞强斗狠,说到底就是要获得对他人的超越感和优越感,从而谋求他人对自我的肯定,服从或尊敬.然而这种优越感的获得往往以压抑他人、伤害他人为代价,这就是曾国藩所说的“胜人处求强”。
“结合材料”:一定要联系材料进行思考,不能脱离材料,最好全面结合材料。结合材料只谈“自修处求强”或只谈“在胜人处求强”,建议不要上二类(48—53)。结合材料谈“自修处求强”同时又谈及“胜人处求强”(合理性或不可),但流于表面、思辩性不强的,建议不能上一类(54—60);既结合现实材料又评析曾国藩语录,紧密围绕“自修求强”、“胜人处求强”两个核心词展开,能理解到“以压抑他人、伤害他人为代价”的胜人处求强不可;或能指出在“符合正确价值观”(涉及国家荣誉、民族大义、个人尊严等)前提下,我们要以自修之正确求强之道实现的“胜人处求强”,有深度具有强烈思辩性才可以上一类(54-60)。
“感悟和思考”:可联系材料关注当下,呈现社会现实,反思现象。可联系材料评析曾国藩儒家重要思想,深析传统文化。可思辨性思考,可提出建议。
【参考立意】
1.自修处求强 自胜者谓强/做更好的自己/和自己过招/为自修而求索
2.贤于自修 强非胜人
3.求强之道/以自修胜人/胜人有方自修求强
……
只要能围绕“自修求强”、“胜人处求强”两个核心词展开的都属于符合题意。
【名师解析】
本题属于双材料作文,需要考生综合两则材料进行立意。
第一部分呈现的是东京奥运会热点内容:“勇夺首金”的杨倩、“无冕之王”的苏炳添,我们 “为他持续改进技术、执着于超越自我而喝彩”,这呼应了材料二的“自修处求强”;与此同时,在奥运会金牌榜的比拼中,“中国第一”的求胜强音与“功亏一篑”的失落声则体现了国人“胜人处求强”之心。
第二部分是《曾国藩家书》中一段话。曾国藩认为一个人的强大有两种:一是个人通过“自修”获得的强大。一个人要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日积月累,逐步养成圣贤标准的道德品行,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强大;第二种是通过“胜人”获得的强大,“胜人处求强”说到底就是要获得对他人的超越感和优越感,从而谋求他人对自我的肯定,服从或尊敬。获得他人的肯定本来也属常情,但如果这种优越感的获得要以压抑他人、伤害他人为代价,那么终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如何获得真正的、长久的强大,“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给予青少年成长的启发。
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是对“自修处求强”和“胜人处求强”的理解。考生要在行文中阐明“自修”和“胜人”的内涵,明确自己的态度。写作时除了有对东京奥运会新闻的分析外,考生还要联系现实生活进行适当延展,如家长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互联网平台相互屏蔽网址链接的“垄断”行为。
【热点素材】
奥运观赏和参与方式的丰富与变化,也与人们“奥运观”的重塑在同步进行。在很长时间里,我们的奥运观都是被“金牌主义”所主导,它对应的更多是宏大叙事、国家叙事,而非个人的、个性化的。但现在,在丰富而多元的个体参与中,很多观念也在悄然松动。尽管我们很难说,到底是先有观念变化还是先有观看方式的变化,但不容否认的是,变化的确在发生。
比如,在今年的奥运会上,面对中国运动员输掉比赛的遗憾,“运动员首先是人”“比赛就是有输赢”等理性言论和理解态度开始多了起来;甚至,随着苏炳添创造了历史,刘翔的经历也被旧事重提,网友集体发声:“我们欠刘翔一个道歉”。
这背后其实是奥运会从宏大走向个体,从“盛会”走向体育本身的一种回归。不管是新的追奥“三部曲”,还是观众对于运动员个人的理解在提升,它都预示着“人就是目的”这一常识在得到更多的尊重。而这本身也更契合奥运精神的追求。
(摘自澎湃新闻)
【病文分析】
于自修处求强
现在,人们常以分数、排名来衡量一个人的好坏。诚然,这的确有一点道理,但实际上,我们真正在意的,应当是学习过程中对自我品行的修养。
近来,东京奥运会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从杨倩落后于对手,却以沉着冷静一击勇夺首金,到三跳满分的全红婵否认自己靠天赋而是依靠每天四百跳的努力,再到苏炳添持续改良技术一次次超越自己的精神。向我们展示了他们为追求极致与超越自我的不懈努力,他们从未因自己的排名欣喜,而是因为自己的超越自豪。
而排名,不过是对他们不断磨炼自己的奖励。
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赋予我们的是为达到自身修炼而不断奋进求索,而不是为站上巅峰而使尽千方百计。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双减”政策的实施,为了让孩子能摆脱学习上的压力,花更多的时间培养兴趣,拥抱大自然,培养他们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修养,培育健全的人格。越来越多的人终于开始想起来,每一位智者所终生追求的,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功名,而是那些闪烁着的真理,他们不止地培养着自己的修养与认知,企图窥探到更多的真理。
而这些,才是我们需要向智者学习的真正的内容。
“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陶渊明放弃功名,回归田园以求精神宁静,孔子拒绝君主百金的挽留,于乱世之中修养品行,于敏隐姓埋名几十年,潜心钻研,造就两弹一星。他们从未因为追求功名而花费精力,他们毕生所做的,是对自身修养的打磨与练就,对真理的探求与发现。我们身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学习他们的精神,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品行不懈努力,像人们常说,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享受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把握每一次机会去提升自己。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我们应当为了超越自我而不懈奋斗,而不是着眼在击败他人,这是狭隘而不可取的,照耀人类前进道路的,从来不是那些转瞬即逝的排名,而是理性之光。
点评:考场真实得分:41分。
这篇作文乍看标题,会让人产生这位考生写偏题的错觉,虽然在行文过程中也点出了“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但作为一道需要“一分为二”的作文题,在标题处和开头段,“自修”和“胜人”两方面都要明确。篇章结构上,逻辑连贯还稍差一些,比如由中华传统文化过渡到“双减”政策。有一些地方单独成段有突兀之感,比如“而排名,不过是对他们不断磨炼自己的奖励”,再如“而这些,才是我们需要向智者学习的真正的内容”;语言表达上,具体措辞存在绝对化或生硬之感,比如“他们从未因自己的排名欣喜”等表达就过于绝对。
【考场范文】
当勤于自修求强,勿执于胜人求优
东京奥运会落幕,其间精彩纷呈,许多镜头深深定格在人们心中。人们致敬强者,也有人为金牌数达不到第一而遗憾。然而,我们更应当于自修处求强,而不执于胜人一筹、优人一等的虚妄。
于自修处求强,方能成就卓越,以自信、奋进的身姿鼓舞、感染众人。杨倩稳定心态,勇夺首金,令国人兴奋不已,交口赞叹。荣誉的背后是多少次的训练,是多少日的坚持?“无冕之王”苏炳添亦能得到尊重,他改进技术,执着于超越自我,这份坚毅何尝不令人动容?可见,真正打动人心的不在于荣誉有多高,不在于奖牌有多亮。而砥砺奋进的志气、磨砺自我的坚韧、勇于拼搏的魄力,才是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于胜人处求优,往往导致喧嚣,被求胜心切的思绪缠绕,扰乱人心。在中国代表队高居奥运金牌榜首时,“中国第一”的求胜音奏响,在被美国反超后,“功亏一篑”的遗憾之叹,长久不息。作为中国人,希望中国代表队取得优异成绩,是自然的,这本是我们对运动员的美好期望和祝愿。然而,不少人被金牌代表的荣誉蒙蔽了双眼,看不到运动员奋力拼搏的努力,看不到运动员追求提升的冲劲,而只被对奖牌的渴望占据了内心,如此焉能享受这场体育盛事的精妙绝伦,又焉能体会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巨大进步?
自修与胜人,是两种不同的追求,其背后是两种不同的心态。“自修”关注自我。具体而言,是追求自身能力的提升,是在超越自我中享受突破的乐趣,这有助于我们建立自尊与自信,并不断走向自强。“胜人”紧盯他人,也就是以胜过他人为目标,与别人比较,以寻求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和虚荣心,这将致使我们迷失,而在虚妄的迷雾中漂流。
自修成就高度,开阔胸怀;胜人引致狭隘,消弭乐趣。曾经我国为足够强大,努力在世界上处处证明自己。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背负重担出征,而当今中国自信,不执于胜人一筹,女排此次失利,得到众人关切与安慰。曾经刘翔因失金而被辱为“国耻”,当今苏炳添摘金夺银依然引人致敬。可见,国人正变得更宽容,胸怀更宽广,同时,我们也更鼓励运动员们自修自强,而非苛责他们必保第一。如此,体育之趣,众人可享之,乐之。
《曾国藩家书》云:“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我们正要勤于自修处求强,迎接自我成长,而勿执于胜人求优以致狭隘怨叹。自修求强,吾辈自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福建省四地市(厦门、南平、龙岩、宁德)2022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1916年9月1日,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他提出“新青年”的标准有: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自力创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
以上论述对新时代的青年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借陈独秀《新青年》一文,指出了新青年的标准问题:在生理上应强壮,在心理上应自立自强,力图有所贡献。这一标准是陈独秀对当时的新青年的衡量标准。因此,本题给与我们的写作任务,就是让我们思考这些当初的标准在今日是否仍然适用,若适用,我们应当怎样践行好这些标准。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应当围绕何谓“新青年”这一材料的核心问题,以发展的眼光观照两个时代之差别,提炼“新”的内涵并有条理的展开论述。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适当阐述“生理健康”这一标准后,还是应当重在从心理内修的层面,阐释分析新青年当“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并观照现实,将个人的发展与家国担当的大我情怀关联思考,体现新时代青年所应担负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立意:
1.“生理强健”已有实现之丰厚土壤,“心理健康”仍任重道远。
2.旧时的青年标准仍适合当代青年。
3.青年标准不仅要内修于心,更要外放于行。
身心俱壮,兼顾家国,方为新青年
文/宁德第一中学高三 余泓毅
早在百年之前,陈独秀就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定义新青年标准的铿锵之言。跨越百年,这些声音仍在21世纪的中国上空回响。循此引领,吾辈青年当强壮自体与心灵,内顾个性发展,外顾国家兴衰,于新时代担任好新青年之角色。
曾经有这样一种论调:中国已经走向新时代了,旧时的青年标准不再适合当代青年,而当代青年只需遵循现代思维方式而活。此言谬矣!时光已飞逝百年,但青年的朝气,青年的韧性,青年的勇气何曾改变?时代可以变化,但青年的特性不会变化,那么青年的标准就有了跨越时代的意义。难道智能机器取代繁重的劳动,新青年就无需体格强健以摆脱病痛?难道国家权力不断下放,新青年就可以以权谋私损人肥己?难道新时代个性张扬,新青年就“圈地自萌”,不再关注共同体之命运?难道人权保障不断进步,新青年就能够精致利己,难管洪水滔天?……既然这诸多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我们即可由此总结:无论何时,新青年都不会变质,新青年的标准也不会变质。
在此回荡百年的标准之下,作为“青年”这一宏大团体的一份子,我们正应踔厉奋发,将青年之身份加以“新”的光荣头衔。排挤对手的内卷达不到这个终点,消极放弃的躺平也难企及此等高度。因为新青年的强健,不专靠学识,不取决于口号。培养强健体魄的,只有适时而持久的锻炼;凝铸光明之心理的,只有对贪欲的摒弃;发展完善之个性的,只有多元的经历;贡献辽阔之国家的,只有心中的深情;自力创造幸福,只靠不依不附的日常品性培养;不使个人凌驾国家利益之上的,只为小我与大我关系认识。在这样的旅程中我们会遇到困难,会有放弃,会有一丝的不坚定闪过。可一人达到那终点,便成就了一个城市可靠的人;一群人达到那终点,便成就了一个强盛屹立的国。唯有更多青年完成向新青年的转变,中国的当下才能顺利过渡,中国的将来才熠熠生辉。
【名师点评】
本文最大的特色是通过驳论,得出“无论新旧历史时期新青年的标准永远不变质”的观点。这在绝大多数的立论赞美声中独树一帜。把自我的成长与生命价值的实现放在具体的时代语境下去思考,体现了作者较开阔的视野和胸怀。从智能机器取代繁重劳动、国家权力、人权保障、个性张扬这几个方面驳论得出新青年要强健体格,贡献社会、关注共同体命运等主张。接着以此标准,指出如何成为新时代新青年。通过极有气势的排比,呼应以上标准。从成就一个新青年到一群新青年,从而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伟大目标。
当然,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内容不够充实,概括性事例较多。如果能列举当下青年具体奋斗事迹以为代表,则新青年的奋发精神面貌就能更加鲜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2年高考长沙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作文题】
材料一为响应国家双减政策,新东方进行业务转型调整。11月初,董事长俞敏洪表示,将退租1500个教学点,为农村孩子捐献近八万套新课桌椅;不久后又宣布,新东方将成立大型农业平台,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产品销售,振兴乡村经济。
材料二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疫情防控物资紧缺,汽车民企比亚迪公司响应号召,迅速转产,进入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生产领域,公司创始人王传福集结3000多位工程师,亲自带队盯生产线,不到两周,比亚迪生产的防疫物资开始大批量进入防疫一线。
材料三1931年,钱伟长以物理5分、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爆发九一八事变,钱伟长认识到中国科技水平落后,不能研发高科技武器,毅然决定转系进入物理系;后来留学回国,在火箭等领域为国家做出了伟大贡献。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提示
三段材料是同向的,审题时应寻找其共性。不难发现,三则材料都指向一个“转”字。
材料一是“转型”,背景是“响应国家双减政策”;
材料二是“转产”,背景是“新冠疫情肆虐”“响应号召”;
材料三是“转系”,背景是“爆发九一八事变“”中国科技水平落后”。
这三个“转”,都是个人(企业)主动做出的变化、选择,都有国家需要、时代召唤的宏大背景,都体现了个人(企业)利益、命运与国家利益、命运紧密相连的关系。也就是说,此题的核心是:为国家(时代、社会)需要做出转变(改变、转型、选择)。
相关联的作文角度有:家国情怀、兼济天下、责任担当、历史使命、回报社会、青年有为、顺应时代发展、响应国家号召、舍小我成大我、提升自我境界……但行文时,要结合材料内容来写。
二、高分标题(均来自48分以上作文):
转变背后,是澄澈的爱国心
以个人之变,为国家赋能
为国转型,与有荣焉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顺势而为,为国而变
为国所需,明智转型
强国有我,愿执长缨
风雨同舟,共济家国
与时俱进,为国所需
国有需,我必应
审时度势,华丽转身
家国常在,转变自我
在时代指引下,调整人生之舵
聆听时代的召唤
心有热血听涛声
舍利取义,心系家国
一己之变开新局
国之所需,心之所向
因势而变,与时偕行
踩准节奏,与时共舞
以我之转型,圆国之愿景
顺应时局,敢于转型
接受时代的挑选
人生的拐点遇见家国
为时代转型,不改中国心
转变,只为万家灯火
转型,此身长报国
为国之需,变又何妨?
以“变”应“变”
“变”亦“不变”
因势转身,勇毅突围
随时而变,因事而制
三、如何开篇
①直接概述材料:
当教培帝国黯然落幕,俞敏洪体面退场,心系乡村教育;当新冠病毒无情肆虐,王传福果断转产助力抗疫;当中国科技一穷二白,钱伟长毅然选择了转系。有一种转变,肩负使命,心存家国。
无论是俞敏洪的悲壮转型,还是王传福的迅速转产,或是钱伟长的毅然转系,都彰显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伟大时代的召唤,是每个个体前进的号角。
俞敏洪捐赠八万套桌椅,振兴乡村经济;王传福响应国家号召,进入防疫一线;钱伟长目睹国家贫弱,毅然决定转系……他们的事迹,连同他们的家国情怀,都令人感佩。
提示:简要概述材料,而非照抄材料,能大大降低偏题风险。
②提出文章观点
家国情怀,无疑是感召无数人的时代热词。而响应国家号召,适应时代发展的俞敏洪、王传福和钱伟长,都以小我的转型,为家国情怀做出了极好的诠释。
有家有室,是中国人最质朴的愿景。而很多有情怀的人,为国为民,维护“大家”,则成为这一愿景成为现实的重要保障。俞敏洪、王传福和钱伟长,这三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有着满满的情怀。
我们所处的时代,成功人士很多,但真正让人敬仰钦佩的,还是那些有责任意识,有使命担当的人。而有一种责任,就是把国家需求放在首位,并愿意为之真心付出。
提示: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并迅速引述作文材料。
③引用相关名言
鲁迅曾说过: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很多人都希望时代为他而生,很少想过他为时代而变。而教培界大亨俞敏洪、新能源汽车巨头王传福、大物理学家钱伟长,以自己的一己之变,向我们展示了更高远的成功境界。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双减来袭,俞敏洪决定转型;新冠肆虐,王传福选择转产;国难当头,钱伟长毅然转系。他们的身姿确实“从容”,他们堪称时代风云里屹立的“劲松”。
戴望舒有一句经典的诗:“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家国同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道理并不高深。而俞敏洪、王传福、钱伟长都用切身行动,走上了与国同行的大道。
曹植有一句流传后世的诗: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国有召,我必应;国有需,我必行。而助力乡村经济的俞敏洪,转战抗疫一线的王传福,选择转系报国的钱伟长,都真正的把“国忧”放在重要的位置,然后作出了自己的转型和改变。
提示:选取名句应和作文材料相切合,如果关联不大,要果断舍弃。
四、作文示例
应时顺势,“转”出乾坤
曾经有位伟人这样界定“责任”: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涵义。这话放在俞敏洪、王传福、钱伟长身上,都再恰当不过了。
自己苦心缔造的教培王国黯然落幕,俞敏洪何尝不痛彻心扉?但他决定捐赠八万套桌椅,转型做直播带货,助力乡村经济,他的退场真的很体面;从熟悉的新能源领域,进入全新的抗疫生产线,王传福未必真的喜欢,公司转产也并非势在必行,但疫情万分火急,这样做是为抗疫出力,也彰显企业担当;钱伟长擅长的是中文、历史,他应该扬长避短,可他挑战自己的绝对短板,转系学起了物理,这需要多大的勇气?他这样做,只为锻造出大国重器。
应时顺势,担起责来,做出改变。这些不可谓不华丽的“转身”,“转”出了风度,“转”出了境界,“转”出了乾坤。用那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我敬你是条汉子!
在俞敏洪们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厚重的履历,耀眼的光环。我们还看到一份侠肝义胆,就像金庸小说中,郭靖乔峰胡斐们身上,那一股挺身而出、当仁不让的大侠风范。我们还看到一腔家国情怀,这是千百年来滋养仁人志士们的精神养料,也被视为当代有志青年的标配品质。而将俞敏洪们推上行业金字塔尖的,不惟才识和胆略,也不止机遇与财力,还有一种超越常人的精神力量吧!
而环顾我们的四周,成功学大行其道,鸡汤喝得众人醉,功成名就者甚众,巨富大亨也不少,“一冰一爽一薇”的故事频频惊掉我们的下巴。风云变幻的时代,很多人也在“转”,在“变”,不过人们是绕着利益的指挥棒而“转”,随着一己之私的风向而“变”。
而真正有共同体意识、责任使命感和仁爱精神,愿意听从时代召唤的人,似乎越来越少,或者不无落寞。甚至于,一心为人的“活雷锋”郭明义,被一些精明的人唤做“郭傻子”。放弃离休安逸生活的杨善洲到荒山种树,被一些不理解的人视为“少根筋”。而当青年学子喊出“强国有我”时,我们可能瞥见某些人嘴角不无恶意的嗤笑。
也正因为此,相形之下,俞敏洪与王传福的“转”也就更显可贵,尤其是钱伟长“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的大我之境,多少年来都感奋人心。好在,大江大河总会眷顾那些奋楫者、弄潮儿,他们顺应大潮,调拨航向,“转身”之后,并不会被人们遗忘,不曾被时代抛弃,迎接他们的,是一个于己于人于国家都更广阔的乾坤。而对这些杰出的“转型者”,我们该给予的,是赞许、嘉奖,或者铭记、纪念,然后,就是学习、效仿。
当年轻的你,也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或人生的拐角处,是否也愿意应时而“转”,顺势而“变”?
积累 | 当你彷徨时,不妨看一看鲁迅的9帖“良方”
素材 | 作文热点素材:冬奥会那些让人破防的感人瞬间及时评集合
言论 | 这是班主任对学生说的四句话,字字珠玑,句句戳心~~
素材 | 央视综艺《你好生活》神仙作文素材金句50句
作文 | 2022初中语文备考:话题作文的拟题审题及感情真挚技法例析
素材| “灼灼其华”北京冬奥会冠军徐梦桃:新闻+时评
试题 |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22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题 | 湖南省永州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素材 | 中国女足夺冠!事件概述+多维解读+写作示例+作文角度+作文标题+时评精选
言论 | “我是怎么考第一的”,一位尖子生的演讲,值得所有家长深思
作文 | 中考满分作文欣赏:我不后悔
素材 | 帮你看过了《长津湖水门桥》,总结好了一份超棒的作文素材,快来看!
段子 | 小学生“倒数第一”试卷火了,巧妙避开所有正确答案,气笑老师
观点 | 寒期不是用来放纵的,是用来反超的!
试题 |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高二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方法 |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10大规律 ,满分其实很简单!
作文 | 引语式材料作文——读书的意义(真题+解析+范文+素材时评)
方法 | 高考二轮复习到底该咋学?
试题 | 福建省福州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美文 | 阿成:年关六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