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并行的我国的四大教育之一,其教学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职业学校担负着培养我国高级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除要有扎实的职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学校体育能有效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而学校体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体育教学来完成的。而在当前的新教学环境下,我们的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以期我们体育工作者思考和改进。
二、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观念陈旧
在职业学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学的课程设计仍沿袭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即还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偏重于教师教法、教学活动组织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教师程式化、机械化地教,学生呆板地跟着教师学。至于学习什么项目、动作,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地学习。这种传统的职业学校体育教育的弊端是,会助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惰性,进而形成被动地、消极接受体育知识的心理定势,使学生失去了研究性学习的思维模式与创造力。
2.体育教学缺乏规范性
职业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缺乏规范性、实效性、针对性、职业性。在职业学校的体育师资及开课情况方面:有的学校由专职体育教师按课表上课;有的学校则由班主任或其他专业课教师兼职,上课的方式多由学生自由活动,课程设置既无教学目标,也无教学内容;有的学校未开设体育课。
有的学校体育教师有教学计划、教案,课程进行也较规范;有的学校大部分教师无教学计划及教案,上课内容随意性较强;而有的学校竟然未建立起体育教学应该设置的体育课教学常规。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在当前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单调、时间少,体育教师专业相对集中在大球类及田径项目,体育场地及器材偏少和简陋,仍沿袭每周集中两节体育课的安排方式,使得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过程受到严重挤压,学生学习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掌握不牢,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无法实现。
3.部分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不高
部分体育教师业务水平及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的开展体育教学和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由于体育教学事故的频发,教师担心学生受伤害而承担责任,相应的减少了学生的运动时间和参与运动的机会与频度。
4.学生体育基础知识薄弱
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和体育技能项目掌握得少且水平低。学生对体育运动常识,如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体育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置、营养与健康等基础知识了解甚少。同时,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认知能力不高。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有厌学、逃学等情形发生。
学生学习意识不强。职业学校学生的现状及知识层次表现为初中或小学文化程度,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甚至在初中时课堂出勤率较低,当然也包括体育课。绝大数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不紧密,这种情况会导致体育教学缺少实效性。
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对策
1.改革体育教学内容
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在校期间提高学习体育知识或技能的兴趣,掌握一项或多项体育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从而增强学生体质,为将来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职业学校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适当安排些体育文化及体适能等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了解和认识后,形成良好的健身意识,自觉和快乐的锻炼身体,从而愉悦身心,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在体育运动项目的安排上,应选择一些学生喜爱的形体健身类运动、球类运动、传统体育运动、体育游戏等。基本的体操类运动,如垫上运动和攀登爬越等项目也要有所安排。这些技能的掌握,对学生在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如遇到突发或紧急情况,可以成为紧急避险或急救的重要方法。
体育授课内容与学生的职业或专业结合起来。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专业安排适合的体育教学内容,利用体育课强化学生专业特点,突出职业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坚实基础。可以按专业分为坐姿类(伏案类)岗位、站姿类岗位、户外作业类岗位和其他类岗位。例如,坐姿类岗位的职业主要以脑力劳动为主。由于长时间保持坐姿,头、颈、肩呈现“低、弯、俯”状态,容易造成腿脚不灵,颈椎病、腰痛病和坐骨神经痛等职业病,这就平时加强颈、肩、腰、腿等部位肌肉的练习。
2.改革教学方法
当前社会上需要具有适应社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及实践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如何为教学服务,如何转变以往的教学方法,由重教向重学方向转变。
(1)做好体育教学前的准备
六年级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基本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知识及方法,巩固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经持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
〈三〉初步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四〉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学生反馈信息
通过上个学期学生的聊天谈心,基本上了解了大部分学生对那些运动项目爱好和个别学生有自己的特长。经过暑假我国奥运健儿在雅典的出色表现促进了学生对(竞赛类)项目的喜爱。以下就是学生希望这学期能学到和掌握的运动技能。
学生情况分析以及措施:
体育课教学应从增强体质出发,加强课堂的“三基”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各种优良品质,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不备课,无教案不准上课。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几为完成任务而采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教师不准旷课、丢课或因故不能上课,必须经学校领导同意,并做好妥善安排。
4、采用各种表扬方法可以反复交叉,广泛应用,尽量使学生多受表扬和鼓励鼓励要真挚,果断、明快、表情亲切,要体现出教师的耐心,爱心,现任心。在表扬时,教师还应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使学生能正确对成绩和进步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严肃、自然、注意精神文明的建设,并在课前三分钟前换好服装。在上课现场等候上课。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且定期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纳,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一、政治思想方面,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勤奋学习,为人师表,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不少有识之士共识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乐于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程红兵指出, “有真诚的爱心,才有流动的血脉,才有有生命的教育”,这些理念对我深有体验。上学期,做中短跑训练测试,大多数学生成绩都是优秀,一小部分是良好,但也有个别孩子体弱,考了一次、补考两次,成绩都不理想,如果给他们一个较差的成绩.可能会给他们的心灵留下阴影,不仅影响对体育的兴趣,也打击了这些同学的自信心,于是就和他们谈心,要他们天天坚持锻炼,并让他们在规定时问补测,结果成绩有了较快提高。看着学生的笑脸,我告诉他们,测试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把爱种在你们的心中,让你们把爱化为学习的动力。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是老师最大的心愿啊。
二、运动技术方面, 熟悉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做到“多能一专 ”,既能从事教学,又能指导校运动队活动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我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掌握合作技能的重要性,训练学习“接受他人见解”的技能,在体育教学中,给学生创造运用体育技能的情境,鼓励别人参与,同时给学生提供在体育学习中进行社交的机会,培养其社交技能,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这些都是在体育教学中改变学生合作行为的关键。
另外,课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合理的组织。我坚持根据大纲、教材的特点和学习内容,灵活地运用分组,让学生有广泛的合作、接触、交流机会,多进行变换角色的分组合作,使体育课既讲求效果,又追求实效。
三、表达能力
体育教师不但要口齿清楚,善于用生动语言讲授课程内容,还要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校实际,科学的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写好教案和其他教学文件,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
从大学毕业到来到毛坝之中业技术学校,从事体育教学已有六年的经历,在这六年的教学过程中,编写了不下四百篇教案,各种各样的格式的都有,在这些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有自己独立完成,也有教研组讨论完成。
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加成熟,从一个只知道在书本上死搬硬套理论的新教师,走向一个能灵活运用各种技法、处理好新课标要求与学校实际的冲突,让我在学校工作中能独当一面。在几年的教案编写过程中,本人对于教案的编写总结出以下几点看法,让大家共享。
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是体育教学,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体育课更具吸引力?怎样才能把体育课上的好些呢?我认为首先应当在备课上下功夫,努力研究教材和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教材、学生、场地、教学环境、备课环境。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理解和熟悉教学大纲,掌握有关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统称为“三基”),在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基础及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和思想品德设计好因地制宜、新颖和利于授课的环境,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备教材:熟悉和精通教学大纲,按要求合理的组织教材
教师在新的教学任务面前,首先是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进度以及课时数分布情况,通读全部教材,做到心中有数。依据学生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好一学期的初步教学任务,在依据任务挖掘出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性,对教材的专门性、辅练习及分组练习要仔细推敲,分析教材的内容。在依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订出课的目的、任务、教学要求、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练习手段、教法指示、可能出现的错误和纠正方法等。
教师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理解越深越透,重点就抓地越准,难点就更容易突破,学生就容易听懂、领会、练习和掌握同时,体育教师应经常温习和查阅有关的体育学科知识,掌握和研究各项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练习方法及主要培养目标,随时注意积累资料,多阅读体育书刊、报纸和观看有关电视广播,多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交流,积累教学先进经验和最优教学训练方法,随时收集加以保存,以备备课时可以查阅。
2.备学生:依据教材要求,认真分析学生学情,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方面的关系
在旧的教学观念下,教师主要存在着“教材、技术教法、教师、场地”为中心,忘记了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主体既然是学生,那么教学的中心指导思想就应该围绕学生来制定。
应根据学生的整体体育能力、体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等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课的内容,加强学生科学思维、锻炼方法的训练及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自学,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锻自导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总结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备课时还必须考虑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精选最优教学方法和节奏,善于从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的科学性、实用性、挖掘趣味性、竞争性,注重以生动的手段说明体育“三基”与强身健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究,合理安排。另外,教学备课的目的不是单纯教会学生“三基”的基础知识,它更重要的是通过“三基”的传授,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学会科学的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断地更新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的自我锻炼意识并充分融入到生活中去。
3.备场地:依据教材和学情对场地要求,从实际出发,协调备好教学场地要求
教学场地,是体育教学实施的舞台,完善的场地配置,是体育教学的基础,但由于身处农村中学,场地设施的并不很完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么,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学生综合能力和学校教学安排,合理的利用学校现有场地,认真组织和安排好教学场地。当然,我们在准备场地时还应注意是否与其它体育教师教学发生冲突。
4.备教学环境:根据教材的内在的联系和特性,处理和设计好适当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自发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就其内涵来说,包括诸如校际和班际交往、人际关系、学习气氛、课余生活、教学管理等社会性环境气氛。
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凝集成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气,也是潜在的教学和教育因素。有人把这种教学和教育因素称为“潜在课程”。教学环境与体育教学效果是紧密相关,相互制约的,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取得最优教学效果的前提。
因此,在备课时,绝不可轻视教学环境的影响,设计的内容和方案要有助于加深和扩大其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所以在考虑课的设计时,要充分选择和利用教学环境,并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才能使备好的课发挥其整体功能。
5.选择备课环境:集思广益,集体备课
在备课时要提倡海纳百川、集思广益的方法,抓住每一次的集体备课,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处理自己或他人不能处理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允许在教学内容、方法、场地、器材等方面各持己见,鼓励创新,不断探索。暂时不能统一的意见,通过专门的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写出教案。集体备课,观摩课是备好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应积极参与。另外,教师应随时进行体能训练,保持和提高技能方面的能力,这样以便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
总之,备课也是一门艺术,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你这节是否能按质按量得完成教学任务,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该备好课,做好课前准备,把自己所学的以及前人积累的经验成果,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关于体育教师实习心得体会
金秋x月赛上的江南格外美丽。今年我迎来了最后的大学秋天,同时也迎来了我的实习生活。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的实习时间已经快结束了,这一个多月中,我经历了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真正站在这么多学生面前上课,第一次给他们传授自己的知识,第一次处理学生的问题……那么多的第一次让我也学会很多东西。这段充满酸、甜、苦、辣的实习生活,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次刻苦铭心的经历,也将成为我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一笔巨大财富。从开始上第一节课到现在,我深深体会到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不易。下面是我这些天的实习心得。
在实习之前,我时常会在脑海中演绎了许多种上课的场景,怎样上好每一节课,怎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怎么同学之间搞好关系……太多的想法都是和搞好自己的实习。
第一天我没有上课而是有我的实习指导老师─张琪老师让我们在学生面前自我介绍,但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自己都特别紧张,站在学生面前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大的毛病就是自己在学生面前都站立都不正确,这些都是张老师和我说的也使我在上第一节课之前就得到了经验,也为以后的上课打下了基础。
第两天给学生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还是比较紧张的。此之前我也带过学生,只不过那都是我的同学,但现在面对的是陌生的面孔。
一节课下来,先不说学生,自己都快累坏了。我实习的学生是高职大一的学生,上课还是比较听话的,但有些特别调皮的就要处罚他们。高职学生和初高中生是不一样的,也和本科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想上好一节课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状况。我们在学习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太极拳的教学,太极拳虽然我在学校也有学过,但当时学的时候也不怎么精,也给自己的教学带来了困难,所以现在都要重新自己学习。第一节课就在我的紧紧张张、忙忙碌碌中度过了。张老师看了我的第一节课说:还行,学生不是很乱。只要课上能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节课就没什么问题了。
接下来的几节课就轻松多了,但有些学生还是管不住。记得有一次,我在给学生教太极拳时,有一个男孩在打扰其他人练习,我罚他跳蛙跳,跳完之后他说:“老师,腿疼的!全班人哈哈大笑……
现在,每节课后我都会进行自我分析,自己教得好的和做的欠缺的都总结出来,在下节课中就能注意自己的错误不能再犯,教得好的再运用起来,例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高,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动作或训练时,有必要降低难度和要求。课下还会积极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及时在教案中写好课后总结。
离实习结束只剩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了,回忆起刚来到学校的我们是那么的迷糊,那么的胆怯,而现在的我们进步了,成长了。在实习期间自己最大的进步除了对太极拳动作的掌握,再者就是拓展训练,它使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也为我在以后的人生目标上有了指导。而这些都是实习老师给我的人生宝贵经验,特别是张琪老师,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张老师,谢谢他这一个多月来再我细心照顾和指导。但我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会不断的完善自己,争取在实习结束时,交上一份让自己满意的答卷。
再次感谢实习老师在我在生活上的关心,在教学上的指导,人生目标上的指引。祝您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体育教师校本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观念的问题,长期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体育的行为、观念、思想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影响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到体育教师探讨学习的积极性,使体育教师只能从形式上去“包装”。如一些评优课、展示课等都带有明显的演戏的味道.缺少了改革的理论导向和具体指导,使体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新大纲与《课程标准》两者的陆续出台,在符合学校体育教学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受到了教育工作者一致的理解和欢迎,而对新思想、新观念、新要求时,如何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
一、课堂教学方面
1、教学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通过学习,我能将新课标的理念有机地融入到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学内容能做到密切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思考,努力营造平等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体会在困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角色发生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从“师道尊严”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从单纯地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3、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在课堂教学中较多地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
4、体育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变,努力学习,积极钻研,互相探讨业务技术,逐步提高自身素质。
5、要创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氛围,和学生打成一片,变课堂的主宰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6、转变以往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空间。
7、要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8、深入学习《新大纲》和《课程标准》切实体会其精神实质。并把自己的体会大胆适用于实践中,让实践来检验。
二、理论与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应着重围绕《新程标准》进行改革。我们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应该让学生喜欢并且会进行体育锻炼,这才是增进健康的第一步。在内容上应选择能增加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又能终生延用的体育项目,或根据各校的特点和实际开发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如球类、健美操、武术等。
在教学方法上应采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学生能接受具有有效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勇于突破以往教法的框框.如我在做准备活动时,轮流选择一学生带队,并组织全班做好带队同学自编的徒手操,让全班同学一起喊口令,既整齐,又使学生易于集中注意力,为学好下一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激发学生兴趣上可采用“兴趣导练法”“竞赛法”“自主练习法”“启发法”,使学生爱上学习项目。
在教学形式上应采用简化的宽松的、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如在学习广播操时,我在教完两遍后,给5分钟的自由时间,让同学讨论,互相学习,并学会本节,然后再进行统一练习,这种形式让同学记忆较深刻,学会快且不易忘记,在进行游戏戏功竞赛时,充许学生进行大声加油,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课程中的实践创新
1、让学生有白由支配的时间,我在实践课中,每节课留出20分钟左右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各人兴趣的活动.培养其自主锻炼的能力.达到终身锻炼的目的。
2、要给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机会。如在实践中学习广播操,学两遍后让出几分钟时间,充许学生进行讨论、思考问题或提山问题教师再做有针对性的回答,很好地达到学习的目的。
1.钻研教参、教材,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俗话说:“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要预先准备教案,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任课教师要反复研读教材、认知钻研教参,结合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以及学习经验,从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方法入手,设计与学生生活实践相吻合的教学环节,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设置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环节的衔接,从教学内容整体出发,考虑知识的连贯性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另一方面,还要顾虑到学生的情绪态度以及学生可能会产生的行为、动态,即考虑全体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既要激发优等生的学习潜力,又要兼顾劣等生的学习情况,全面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尽量避免出现两极分化过于严重的状况。为了能使自己的教学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教师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在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下可以参考其他名师的成功教学案例,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并借助先进的教学仪器,有利于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学习。
2.重视教学细节,体现人本教学观念在中职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通过各个教学细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发展,体现教学的人本思想。教育教学的主要对象就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接收者,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人,正确的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对于那些主体意识不强的学生来讲,教师的首要教学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明白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我们为什么要参与体育锻炼,并从内心真正意义上接受体育教育,从而主动参与课堂,积极锻炼。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应该致力于为学生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民主、平等地与学生完成交流、互动。
笔者曾就体育教学特有的技能目标描述方法与一些同行进行交流和思考,认为是大纲时代对目标描述习惯的遗留和错位地理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性”的考虑引起的,于是对技能目标的这种表述方式进行商榷:如果80%的学生达到了目标要求的程度,那么剩余20%的学生怎么办呢?是置之不理还是其他处理呢?这在目标里并没有表现出来。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体育教学通常是以单元形式出现的,如果20%的学生在前一次课上就“被允许”了可以不达成目标,那么后来的延续性学习对这类学生如何进行目标定位呢?教师如何实施呢?最后单元如何进行评价呢?如此看来简单的“80%”的定义是否显得太武断了呢?在提出问题的背后笔者认为“80%的学生”这一观点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空中楼阁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理念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2]。对教师而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要对全体学生负责,因为课堂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百分之百。而这“80%”的描述方式恰恰忽略了小部分学生的利益,有悖于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到的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2]的误读
课标理念说到的关注个体差异是表达“深其深,浅其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之意,为实施分层教学提供依据。而技能目标中“80%”的说法是简单的一刀切,学得如何全凭学生个人的方式,与分层教学的初衷相差甚远。
二、问题背后的解决策略
“80%的学生”这样的表述方式其背后的实质恰恰反映出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理解,最终将这种理解融入到教学实施中去。因此,只是修改目标“80%的学生……”的描述问题,那只是一个形式。要解决其根本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我们承认学生具有差异性,但保证学生有差异的发展,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质性所在。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思考,技能目标中自然就不会出现“80%的学生”的描述形式。不以“80%的学生”的形式描述,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那么目标如何设置才合理呢?
2.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指向,有助于目标的合理设置
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教学的实际情景中预期产生的结果或者学习活动预期达到的标准[3]。技能教学目标中的技能指向的是运用运动技术的能力,是构建在技术动作之上的运用性能力。与其对应的教学内容则指向的是蕴含在技术动作内的运动技术,它才是体育教学具体学习的信息。运动技术是指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属于操作性知识。同时,运动技术是以技术动作为载体教授给学生的。作为技术动作,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因此每个学生都该掌握。由于每个学生的体能、原有的运动能力、体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于是习得同样的运动技术后,其表现出来的技术动作也有差异。学习技术动作后由于个人的能力差异也可能存在技能的高低,因此技能目标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设置。
3.技能目标的分层是对学习能力的分层,而非知识的分层
例如:排球中的原地双手垫球技术:a.在徒手练习时,做出手臂伸直、手腕下压、肘关节夹紧的动作要领;b.垫球时,努力做到动作不变形,能力强的可连续垫球。其中a与b的前半部分是针对全体学生,b的后半部分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都是学习原地双手垫球技术这一内容,根据能力的不同设置了不同目标。
4.目标的实现是以教学内容为依托,通过教学实际实现
目标的设置是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方向,为教学实施提供指导,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所以目标的分层最终将体现在教学实际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分层上。同样以之前提到的排球原地双手垫球技术为例:对于运动能力水平较弱的学生,在徒手技术动作的模仿练习、动作要领的体验上将花费相对较多的时间;对于学有余力、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模仿学练之后,除了要求掌握基本技术动作外,对垫球的个数还会有所要求,这就体现了根据学生差异,目标分层引起的分层教学。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0.
研究内容
现任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调查,教学能力分为课堂教学能力、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能力、体育科研能力、卫生保健知识科普能力。其中课堂教学能力还包括:1、教材搭配2、教法运用3、组织调动,情绪调动。4、课堂调控。通过对228所小学的调查问卷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五年制体育大专班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2001年,向黑龙江省的228所小学校发出660张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347份。
2.2实地访问法
利用九九体育专业教育见习的机会,用问卷和谈话的方式调查了34所小学。
2.3研究讨论法
与参加调查的同学讨论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未来学校需要体育教师具有哪些能力,要求每个同学都发言。
3、结果与分析
3.1 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在完成每堂课时,所表现出的多种能力,包括编写教学文件、组织教学、运用教法、知识更新、教学效果等部分。调查反映,各院校毕业的体育教师大多数基本素质较好,有一技之长,但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完整;能上课但不会写教案;能够示范但说不出其要领;能够认真工作但不善于总结,致使小学体育课枯燥乏味不适合学生的特点,不能很好的完成《体育与健康课大纲》的要求,宝贵的经验得不到及时总结。出现有热情没水平、理论知识薄弱、实践水平一般的格局。
具体情况见下表:
从表中不难看出,体育教师在编写教学文件和知识更新两方面较差(33%的教师没有教案,30%的教师自工作以来没有参加过各种业务学习)。致使很多学校得体育课内容陈旧,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有甚者“一堂课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这说明体育教师理论水平和文化修养还需要加强。
3.2 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能力
课余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缺少的。在调查的262所学校中有64所农村小学没有在课程表中安排课外体育活动,有140多所学校课程表中虽有体活课,但不能经常性的组织活动,60多所学校能够较认真的组织课余体育活动,其中只有11所学校有完整的课余活动组织机构和活动计划。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第一是学校领导对升学率抓的很紧,对体育的作用价值认识不足;第二是部分体育教师不能正确认识课余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工作热情低,没有奉献精神,拜金思想严重;第三是学校场地小,器材少,经费短缺,专业师资力量不足。
上述情况中,城市的中小学课余活动好于农村,同时体育器材和经费情况城市也好于农村。
3.3 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小学体育教师工作能力中最薄弱环节。科研基础水平差,科研成果少,甚至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成果。现有的科研成果质量也很低,70%多的成果只是一般性工作经验总结,在省级各种学术会上获奖论文只占24%,只有6%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3.3.1 最近几年体育院校才开设体育科研课,起步较晚。
3.3.2 有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资料、杂志、书籍较少,收集信息、更新知识较难。
3.3.3 体育教师本身认识不足,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缺少科研意识,不能虚心学习他人之长。
3.3.4 小学科研设备少、条件差。
3.3.5 缺少学术交流,各种先进经验和科研成果得不到推广。
综上得出,体育教师在思想品德方面是良好的,为体育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不完整,理论水平低,教学组织方法单一,科研能力差,教学中体育课与健康课比例失调,重技轻能,基础知识被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所代替,脱离不了传统体育观念,适应不了现代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结论
4.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4.2 尤其是主管学校体育工作的职能部门,4.3 务必从教学战略发展的高度去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4.4 真正把“健康第一”作为工作的指4.5 导思想,4.6 把体育教师的岗位培训、教学文件的编写、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工作重点,4.7 力争使中小学体育教学到本世纪末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提出的目标4.8 。
4.2 加强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理论教学,开设科研课和课余训练辅导课,把编写各种体育教学文件作为毕业考试内容,严格把关,注意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4.3 认真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体育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的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考试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立专门考试体育的领导机构实施,并及时检查督促。这样可以促进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认真对待体育课和课余活动,让体育教师有压力,让社会重视,促使教师认真研究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教委新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燕山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身体为革命的本钱”为宗旨和探索新型教学手段,深入教改为目的,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和掌握基本的运动技巧。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早进行体育锻炼之前应先做准备活动,锻炼之后要做整理运动的意义和作用,指导学生今后参加体育锻炼时要自觉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从而提高锻炼的质量,避免伤害事故的产生。
教学任务:
根据儿童身心特点和锻炼身体的价值安排理论教学、课堂常规教学、卫生保健基础知识教学、队列教学、田径教学、体操教学、球类教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基本体操教学、游戏教学、韵律活动和舞蹈以及身体素质练习等各方面的知识教学。
提高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及文化素质,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和习惯,为小学生今后从事体育活动乃至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执教303班、401班、402班、403班、501班、502班共计6个班的体育课,共学生约285名,其中男生150人,女生135人。其中501班与502班为我原任教班级的学生,从2年级教到现在,已经建立起深厚的感情。401、402、403、303班为本年度新接手班。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包括大部分学生家长)不重视体育课。一部分同学被其他老师留在补作业或者作业,希望引起班主任、家长以及学生家长及学校行政的重视,共同担当起学生全面锻炼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的生长发育的任务。
二、教材分析:
1、分类
按内容性质分体育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两大部分。
1) 人体与生长发育的知识
2) 卫生保健和体育卫生体育知识
3) 体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的知识
2、特点
小学体育基础知识教材,是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卫生保健与身体报锻炼相结合的教材体系,其特点:
1) 体育基础知识与体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满足小学生对对体育基础知识的需求
2) 体育基础知识教材,既是体育的内容,又是进行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3) 体育基础知识教材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知识性,是小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素养。
三、单元重点、难点:
队列教学
复习
复习
跑步教学
培养学生400耐速跑和障碍跑的技巧和动作
发展起耐速跑的能力
投掷教学
学习助跑投垒球的动作和技巧和实心球的动作和技巧
挥臂的角度和力度
跳跃教学
学习背跃式跳高的动作和技巧:倒肩、挺髋、举小腿。
摆动腿驱膝向内、向上摆到水平
体操教学
巩固和复习跳短绳的动作技巧、广播操的正确的动作和韵律体操的节奏和韵律感
发展其能力
技巧教学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后滚翻起立
连贯性
支撑跳跃教学
用力蹬地、提臀分腿;
向上跳、空中挺身
屈膝落地、注意缓冲、稳定站立
武术教学
学习武术的简单套路
爆发力
自选教材教学
侧手翻加到力的组合动作的技巧
四、月度工作安排:
9月10月进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训练与准备
11月:根据上级规定,进行全员标准化测试,记录并上报测试数据;
12月:常规体育活动,民族性、传统体育活动
2013年1月:花样跳绳教学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明确教学任务
上好每一节课,备好每一节课,吃透教材,保证教学的思想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使教学有计划进行。在备课中明确教学任务,根据教学任务来安排教学活动。
2、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突出重点
教学内容安排正确合理,保证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准确无误。同时在保证教材系统性基础上,教材安排内容上安排突出重点,顾及教材难点,注意教材间的联系。教材安排分量适当、层次分明,防止空洞抽象、冘长复杂、枯燥无味。
3、提高课的组织水平,准确掌握教学进度
提高课的组织水平,整个课的进程要有计划,课上要井井有条,秩序良好。在教学中善于观察学生反应堆,善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引起学生注意力。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要安排合理。
4、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渗透思想教育
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课堂中渗透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思想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拼搏、勤奋锻炼、认真学习、积极动脑、团结合作、团结同学、助人为乐等一系列的优秀品质。
5、教法得当,注意启发性、形象性和可接受性
教法得当,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在课堂上讲解生动、通俗易懂、条理分明。教学中充分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6、贯彻课堂常规,注意课堂纪律
贯彻课堂常规,严格要求课堂纪律,要求学生课堂纪律,要求学生认真听讲,课堂上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严格教育。
7、深入教改运用现代化媒体教学
课堂教学以外,全身心地犹如体育教学教改,深入探讨各种新型教学手法,参加“活动教学”课题研究,研究协同教学理论与创新教育的新型教学手段,同时进行自我探讨新的教学课题,如“交叉式平行教学法”、环抱教育:等,以及新的教学手法,如“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电脑教学、电脑制作、摄影屏幕教学等)进行体育教学的设想。
在教学中,已经实施电脑备课,用电脑自制体育教案本备课。
六,转化潜能生措施:
潜能生的出现基本上出自我上面所作分析的两种情况。他们的提能水平和在课堂上接受我在教学时的知识比一般同学来说也出现两中情况:一是接受缓慢,影响课的进程;二是接受不过来,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微格教学;中学体育教学法;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5-0673-03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在我国,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目标,国家教育部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人才质量培养工作的核心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为了培养新形势下合格的中学体育教师,改变高师体育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专业基础知识、技术、技能掌握较好而教学能力相对较差的局面,笔者在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中进行了微格教学的改革实验,目的是寻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路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井冈山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114人,其中2001级专科生59人为常规教学对照班,2002级专科生55人为微格教学实验班。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照实验法等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整培养目标 从我国师范院校体育毕业生的社会调查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技术、技能掌握较好,而教学能力相对较为薄弱的现象。究其原因,无不与现行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模式(即重视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而疏视对师范生进行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培养)有关系。为培养适应基础课程改革新形势需求下的合格中学体育教师,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调整培养目标势在必行。中教法作为基础课程应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教学能力作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2.2 更新教育理念 中教法教学的对象是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法手段,可以说是培养未来中学教师的基础课。在课中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品德,还要解决各项基本教学技能,如教态、语言技能、组织技能等模拟教学,解决学生五课(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能力,让学生从中教法课迈出走向教师最坚实的第一步。它要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创造新法”。在教学中通过组织教法,学生练习,引导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技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寓知识能力、创造精神于一体,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才。
笔者在中教法课程中一直尝试教学改革,融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理念于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在世界各国教育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效果又如何,是高、低,还是无效?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在中教法教学中,笔者这样实施了有效教学理念的:
2.2.1 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由于受传统“兵操式”体育课影响,体育课中命令式口吻的调队与组织,给体育课中的师生关系造成“一上一下”距离隔膜。学生的学习与参与,因为“师道尊严”而显得拘谨而被动。而在教学中,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当他们被鼓舞与信任时,他们会学得更好。中教法教学中要让学生模拟教学,由学生角色转换为教师,本身就有一个适应过程,由以前的会听、会配合,进入目前的教学。而此时教师强有力的亲和力和悉心引导,对学生适应教师角色甚至今后从容走向教师工作岗位,都是关键的一步。只有在教师悉心营造的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不会对他们在教学中暂时所犯的错误有包袱。教师不断地肯定他们的优点,哪怕微不足道,都要适当适时地表扬。“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句话不无道理,只有他们走上台来首先拥有了自信,他们就离“教师”这一称号更近了一步,他们才会更有信心地学好各种教学技能。
2.2.2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在中教法教学中,始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端正“教”与“学”的位置,若离开了学生的“学”,就无所谓“教”。由此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把教学定位于培养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
2.2.3 有效教学既关注教学的效益,同时又是一种策略 中教法教学中,教学的效益并不是简单的“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而所谓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即在实施教学过程时,需要学生课前写好教案,课中实施授课,课后及时自评、互评、点评,课后小结。学生始终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只是主导,在一旁指正,改进不足及传授必要的相关理论知识。
’
2.3 改革教学内容 以往的中教法课程为纯理论课,教学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在室内传授,许多内容与《学校体育学》、《体育理论》等理论学科相重复,造成“炒剩饭”局面。为此,中教法的教学内容,由以往教师一人唱主角,改为学生大家唱主角,即72个学时中,纯理论与学生能力实践比例为1:5。纯理论由教师授课,其内容为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学体育教学内容、原则、方法,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艺术、课时计划(教案)、说课等,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学教学基本理论,其余均为室外学生教法实践。具体上课内容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
2.4 改革教学手段 在学生教法实践中,改革教学手段,采用微格教学法。实践证明,学生各方面的教学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2.4.1 微格教学概述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产生于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一种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来培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方法。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广为运用,它根据培根的自然科学哲学的思想,将宏观层次上复杂的教学活动进行分解,并对各种变量进行有效的控制,集
中训练某项特殊的教学行为,在训练中它按照技能形成的规律,采用系统的方法和现代视听技术,使教学技能的训练达到可操作的水平。
微格教学中的主要学习者是教师角色的扮演者,而不是模拟的听课学生,其目的是为训练教学技能,在教学中根据专业特点把教学技能分为教态、教学语言技能、讲解技能、示范技能、组织技能等。微格教学法具体流程如图1:
2.4.2 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具体做法(表1中的1、2为第一阶段,3、4为第二阶段,1、2、3、4、5、6为第三阶段) 首先是全班集中授课,授课内容为基础理论学习与研究,确定与阐明教学目标及训1练目标,再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析学生特征,展开微格教学技能训练。
第一阶段:根据学生人数大致每人5 min进行微格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重点抓学生教态、着装、仪表,并加强语言技能训练,其中包括讲普通话、发音正确、语言清晰、速度和节奏恰当、表达生动、形象简练等,及口令、口哨的运用。进行微格教学时,先由学生扮演教师授课,其余学生配合。结束后,授课那位学生自评上课情况,接着学生互评,要求每人尽量讲不同的缺点,最后由教师点评。以教态变化技能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如表1。
min,重点抓学生导入技能、变化技能、组织能力等,如导人是否能自然引入课题,是否有启发性,确实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等,变化技能如自然运用身体语言,如动作、手势等引起学生注意,语言、语调、语速、目光的变化给所有的学生期望和关注等。
第三阶段,大致每位同学进行微格教学时间为45min,旨在完整模拟一堂中学体育课教学。重点抓学生的讲课技能,组织技能,全面运用及巩固各种教学技能,(如教学语言技能、变化技能、提问技能、导人技能、结束技能、示范技能等)让学生在充当教师的角色中发现问题,体验过程,最终解决问题,为最快适应教师角色奠定基础。
2.5 改进评价制度 综观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无不倡导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项目多种,评价方式多样的发展评价体系。为使学生综合素质真正得到提高,避免高分低能现象,有效保证教学改革成果得到切实保证。中教法成绩评定改变过去“一张试卷定终生”的做法,建立档案式评价,其评价内容包括:1)平时出勤率;2)作业上交次数及质量;3)课中参与积极程度;4)开学时综合素质评述;5)学期末综合素质评述(一学期进步幅度);6)写说课稿的质量及查阅资料的能力;7)同伴的观察和评价;8)理论考试的成绩。
通过井冈山师范学院体育系2001级(专)常规教学班与2002级(专)微格教学实验班两个班的教学效果对比,证明运用微格教学法进行中教法课程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学生普遍反映通过一学期的微格教学法实践,无论从教态、语言表达、组织教学、调动队伍,还是写教案、写说课稿等方面的技能,都得到极大的锻炼与提高,突出表现在学生通过在微格教学课中不断演绎教师角色,能十分迅速地适应教育实习,在就业面试时也从容不迫。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教学技能综合评估数据如表3。
3 结论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教学技能有显著差异(P《0.01),事实证明在中学体育教学法课程教学中引入微格教学来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淳,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孙立仁.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50-01
摘 要 为了全面改革现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建设和开发常教常新、富有活力的体育课堂教学。
关键词 初中体育; 转变观念
《新课程标准》是对不同学段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相比在内容、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改革之前的体育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因过于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动成绩的提高,认为体育工作就是,竞技比赛和达标。
在教学上按专项训练的要求进行教学,重视少数尖子生的培养而忽略了大多数学生的体育学习,这种过多和过高的技术要求,令活泼好动的中学生因缺乏趣味性而失去激情,而严密的组织和统一的要求更使学生望而生畏;面对学生生理、心理、认识水平和个性差异重视不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不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违背了体育教育的目的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为了全面改革现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给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育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建设和开发常教常新、富有活力的体育课堂教学。
1 认识观的转变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理论被许多体育教师忽视或马虎对待。因为检查体育教学工作的好坏,一般只是以达标率的高低来衡量,体育教师的能力强弱是以中考以及带队成绩为标准,而这一切似乎都与理论牵扯不上。这样就造成了体育教师只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运动技能的提高,甚至出现了考什么就练什么的教学现家,致于体育理论则抛之不顾,即使下雨天就在教室里玩游戏,进行素质练习,或者干脆就上学生上自习。殊不知,抛开理论,只讲实践,将在很大程度的限制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实际是通过理论的传授可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因而促进学生对动作技术的理解、掌握,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进教学的效果,有利于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完成。同时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有效地增强学生自我锻炼,自我组织,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要搞好理论的教学,首先转变错误的观念,认识到理论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合理进行体育理论的传授。
2 教师观的转变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但不能为教书而教书。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首先要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最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这种习惯包括按时作息、善于利用时间的习惯,主动学习的习惯,喜爱钻研问题、寻根究底的习惯,以及良好的饮食、起居、健身、生活习惯等等。良好的习惯是使人成功的无穷力量。
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在当今这个“变化的旋风愈转愈快”的时代,“学会学习”比“学到什么”重要得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习得的价值远远大于知识的习得。通过教育获得的知识总是有限的,而掌握了方法,知识的获取将是无限的。
教师为了最终不需要教,要敢于和善于给学生必要的、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学生的思维就像一张白纸,当你在这张白纸上画上过多的东西时,这张白纸的空白处就变小了,想像力和创造力就被挤掉了。只有有了充分的空闲时间,才能产生辽阔无边的奇思妙想,只有在独立思考时,才能让创新意识有萌芽的机会。
3 教材观的转变
从课程教材的发展史来看,教材观可概括为:知识教材观和智慧教材观,新课程实施中产生唯教材是从现象的原因,是教师的教材观未能实现由知识教材观向智慧教材观的转变。知识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教学的蓝本.规范、控制着教师的教学;教材的关键部分是知识点和练习,且教材是教学的惟一资源。知识教材观导致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失衡、基础知识与学科整体相矛盾、学术性与实践性相冲突,以及课业负担过重等现象。智慧教材观视教材为发展学生能力的素材,教材的价值不在于“控制”教学,而是为教学提供基础性文本,教材的结构具有开放性和创生性?智慧教材观是对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学习智慧的张扬:教学方法的变革必须树立智慧教材观。
4 课堂教学观的转变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是一种由学校教育走向社会实践的过程,是培养体育教师和专业体育人才的综合实践环节。它能使学生把学校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等综合运用于体育实践中,对所学的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育实习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能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更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合格的专业人才的需要。
一、研究对象
重师大等高校近六届约50名毕业生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文献、归纳总结等方法
三、存在问题
(1)实习生前期准备不足,到实习岗位后,面对学生紧张,目前重庆师范大学到我校实习时采取集中实习的,每年至少来六名应届毕业生,其余几所学校都是分散的来我校实习。我采用问卷调查:
实习前期实习生心中应该有准备,实习生要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转换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中来。
(2)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解不够,部分大学生实习课中强调了教师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突出兴趣的培养,而忽视了体育实践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忽视学校体育在心理、社会等其他方面的多种功能,为“教技术而教技术”,轻视锻炼的规律和教学原则,缺乏对知识点的讲授。
(3)初期实习课中心态紧张和焦虑
实习生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到实习效果。如:若有疲劳、易怒、语速控制不好等现象。
(4)教学基本技能缺乏,课堂降低了实效性。表现在:
第一,忽视学生年龄特性和学科特点,过多讲解,学生练习得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也影响课的练习密度。如2009年有个陈X实习生,一节游戏课,讲解时间居然达到半节课多,游戏虽进行,但练习密度小。
第二,对示范位置,距离,示范时机等把握不准。不同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第三,写教案对新课程把握不好,尤其对几个目标领域不知道写什么,在语言上不简练。
(5)个别指导老师一开始就放手让实习生来上课,太快进入角色达不到目的,容易养成一些坏的习惯。
四、实习建议
(1)体育教育专业实习前期应该学习教育方针,特别要理解“德智体”中的“体”的重要性和教育范畴。体育生应该在物质上、精神上做好充分的实习准备工作。要点燃实习生的对体育教育的痴情和热爱,这是必须的,是保证体育教师队伍稳定的条件。
(2)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要从思想上更新体育意识:由职业型“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由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3)刚入行的体育实习生易怒,易激动。但可以先尝试做到:多渠道了解学生,对学情要仰头充分的把握,现在的孩子好动,兴趣广泛,教师应该根据年龄特征选取合适的教材和年龄符合的游戏等。对教材也要有充分的分析;实习教师自己也要学会调节心态。积极忘记过去的、眼前的不愉快,随时修正自己的认知观念,要求实习生写心里日记,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
(4)体育教育专业在实习阶段虽然刚步入教坛,但一开始就要从提高教学实效性来培养。
首先实习生应该加强体育教学实践的了解与认识,熟悉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与其教学常规,如:讲解与示范,队列动作与口令,队伍调动等知识与技能。
其次多观摩课程,学习别人的长处,观摩后写教学案例。再次就要多阅读其他优秀体育教案,明白每一点。依靠《学校体育学》、《体育与健康课标标准》等书籍,领会其思想精髓。
(5)指导教师应该帮助实习生客观地分析自我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包括专业、性格、语言、情感的表达能力、教学能力、对反馈信息的敏感度等。指导教师应具备中学体育教学的知识链,熟悉基层体育教学基本规律、学生特点和教学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一点思考
1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标标准》、《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的理解,定期组织学生到中小学体育课堂进行观摩,让理论联系实际。
体育健康——篮球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020D0学分:1分学时:32学时
授课对象:各学院大一学生(篮球选项班)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选项课
课程性质:实践课
二、课程梗概
篮球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篮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大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公共必修选项课。
明确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培养运动兴趣及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基本掌握篮球运动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及比赛的主要规则和裁判法;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从事未来职业所必需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东城区小学生4100米接力比赛分析 摘要:在接力运动中,4100米总受到教练和运动员们的关注,也是比赛中的一个重点的项目。在比赛中经常重视了技术没有注意到战术的重要性。本文阐述小学生4100米的技术和战术之间相结合,影响比赛的最终结果进行探讨和研究。关键词:技术,战术、综合实力1、 研究目的:4100米属于极强短跑的项目,在田径比赛中往往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个项目。4100米在田径比赛里是一项举足轻重的项目,得分是双倍分,是对团体胜负非常关键的一项重要项目,很多时候接力的比赛会成为胜负关键的分水岭。同时4100米的有很有的可观性,竞争最为激烈,吸引不少观众观看。那么该如何提高4100米接力的水平
2、,让队伍更具竞争力?本文通过资料及比赛进行统计和分析,仅供在4100米接力训练中作为参考。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东城区小学生2.2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3、 结果与分析:有些初学者观看世界级的比赛时,通过结果发现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综合实力强的一队在不掉棒的情况下反而赢不了综合实力差一点的接力队?表面上也很难理解。4100米的跑出来的速度不但是取决于4个队员的100米的实力,4100米接力更讲究的是每个人之间的配合。比赛时受到弯道跑,交接棒,以及场外因素的影响,最后得出来所用的时间便成了4100米所用的时间了。技术和战术上稍微事物就有可能使接力队不能真正发挥自己应有
3、的实力。接力跑是由短跑和传、接棒技术组成集体配合的径赛项目。它既能发展学生快速奔跑能力,又能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田径场上正式比赛的接力跑由四人配合,各跑一段距离完成全程跑。所以在传接棒时,要充分发挥手和眼的作用。从形式来看,传接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上挑式”的方法,一种是“下压式”的方法。另外,在选择各棒队员时,必须根据各个队员的特长和各自的项目特点,各队员起跑技术,弯道跑技术,冲刺跑技术和传接棒技术等,发挥每一队员的特长,把最有特长的队员安排在最合适的棒次上。3.1 4100米的技、战术分析起跑技术同一般短跑,只是运动员在弯道上起跑,手中还持有接力棒;一般情况下,一、三棒运动员持
4、棒为右手,在跑道的内侧奔跑,以减少奔跑距离。二、四棒运动员在跑道外侧奔跑,以左手持棒为佳。最佳的交接点一般设在接力区的15米处,当然,也要根据运动员的奔跑能力作适当的调整,如交棒者速度耐力差,而接棒者好的话,则可以提前完成交接棒任务,反之则反,同时也可让接棒者在接力区预跑,以减少奔跑距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中,即训练中找到两者的最佳配合点。要注意:比赛与训练是存在差异的,比赛具有兴奋的因素,也存在紧张的因子,练习中,开始时以短距练习为主,以后以全程跑为主。一般四棒运动员的组成为:第1棒运动员,起跑好,心理状态稳定,起跑湾道,速度耐力在110米左右;第2棒运动员,跑直道,速
5、度好,速度耐力在130米左右;第3棒运动员,能跑弯道,速度耐力在130米左右;第4运动员,心理状态稳定,速度好,冲刺能力好,速度耐力在120米左右。3.2 4100米接力队实战分析3.2.1接力队员之间必须要有沟通训练中经常出现错误的地方,在比赛中往往到最后也同样会出现错误,尤其在交接棒期间最容易出现错误。在区中小学生4100米的比赛,平时出现的问题到最比赛的时候同时也出现了,导致最终失败而告终。因此,接力队员在私下进行交谈,深入交流各自的想法,使训练、比赛中能以最佳的表现完成。3.2.2心理战术因素心理战术是接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对着小学生,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比大人的好。因为是小学生,
6、在比赛场上的所有的学生一般都是第1次比赛,所以心理承受的压力也很大。老师必须要通过跟学生的交流,学生从种种的压力中施放出来。要不然,到了赛场上,学生往往是手忙脚乱。在比赛前后,各自的队员都会有压力,有来自外界的,也有自身产生的。很多时候在整个比赛很顺利的情况下,反而会失掉接力这个项目,导致整个比赛变得很被动。也有因为势头不太好的,在比赛时候赢掉了接力,最好整个比赛局势变化,从被动变成主动,到最后赢得整个比赛。在这个时候,心理是很重要的,尤其在赛前给队员们做好充分准备,提出大部分的突发事件该如何处理。在必要的时候要去激励队员,让队员们充满斗志。3.2.3训练周期因素在比赛中,为了使运动员能够达到
7、比赛的最佳状态,训练的周期应调整。从现代运动员训练反馈的信息得出,训练的周期对运动员比赛的状态有最终的影响,而且影响是难以估计的,例如在比赛前几天内一般都进行一次大力量的训练,刺激运动员的深沉肌肉,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有良好的表现。在各自训练的过程中,因为有各自的训练周期,运动员会随着周期性出现不同的情况,这个在整个团体里面必须要统一。因为在部分运动员处在周期低谷,还有部分运动员处在周期的最高峰的时候,训练的时候肯定跟比赛相差深远,也许会成为输掉比赛埋下一个不安定的因子。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各个的教练员的周期性训练必须调整运动员的训练周期,尽可能让每个运动员处于同一个训练周期。而4100米是由4
8、个不同的运动员组成,一般都是来自短跑和跳远的运动员。而训练都是各自运动员抽出时间来训练,为了不耽误各自的项目的训练。而4100米一般都是在最后比赛阶段才进行训练,队员一般都是临时组成的,接力队员队员一般至少由6个组成(2个替补)。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训练,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应进行改正,不足进行应改进。3.2.4其他因素影响因比赛时可能受到其他的因素影响使比赛的运动员的表现,如天气等关系。在大赛里,经常是不在原来训练的地方进行比赛,所以运动员有可能适应不了比赛的场地。从运动员那边得到反馈信息,重而对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使运动员能在比赛中得到应得到的比赛成绩。对于运动员来说,有必要让其提前适应
9、场地的必要,同时尽可能处于比赛当天同一个时间上。在比赛前应考虑到外界对运动员的影响而准备必备的道具和药物,例如天气突然转冷。赛前必须准备好所需的物品;天气突然变冷的时候,要必须让学生在热身之中保持好身体温暖。而遇到其他特发事件应另外处理。区中小学运动会里面,不得不提到的是裁判的问题。在国家较低级的比赛里面,裁判的水平往往得不到保证,在大赛上很少出现的问题往往会出现的比较频繁,例如比赛时间不准确、部分裁判专业知识也不到位。因此,教练员必须做好这一方面的准备,不能因为裁判的水平而耽误了比赛,视裁判和赛程做出合理的措施。3.3 综合实力在战术、技术面前,不得不提到的是综合实力。综合实力强的队伍在输了
10、战术和技术也可以拿下好的成绩,综合实力差的队伍在战术、技术比较完美的撮合下成绩也只能去到一定的高度。在挑选运动员时,把重心放在短跑,跳远上。因为接力赛很多时候是由速度来制胜的。没有豪华的阵容,只能最大限度发其挥队伍实力,让其达到一定的高度。3.4 当前各小学4100米的发展趋势因为接力对各学校来说,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得分点,也是一项影响比赛最终结果的项目。从各学校的技术发展来说,以后的接力赛,交接棒的时间会越来越短,争取更快的速度,创造更加好的成绩。因此,在整个趋势的发展下。只有提高技术和极大力度发掘人才,才能保证在接力比赛在田径场上有立足之地。4、 结论与建议4100米不但讲究技术,也很讲究之间的战术。过于讲究队员与队员之间的技术不讲究战术最终会导致比赛的失利,尤其在比赛当中,受到外界的影响越大,对比赛的最终结果的影响就越大。但战术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技术上面才能在比赛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100米讲究得不但是接力队里面的队员与队员之间,也很讲究接力队与接力队之间。也不但讲究队员各自的实力,也很讲究各自之间的配合。尤其外界的影响,有可能最后造成比赛的不良发挥。而为了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