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服务工作情况总结
课后服务主要为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科普活动,以及娱乐游戏、拓展训练、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观看适宜儿童的影片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后服务工作情况总结(精选11篇),欢迎阅读参考!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做好小学生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放学后延时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系列文件精神,特别是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我们把开展好放学后延时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全面开展了课后服务工作。现将阶段性工作总结如下:
一、出台相关文件
我市先后出台了《海林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意见》(海教体联发〔2021〕1号)、《关于全面落实“双减”工作 进一步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的通知》(海教体综〔2021〕175号)两文件,分别召开了启动会和阶段推进会,确保了课后服务工作全面落实。
二、主要工作做法
小学阶段做法:
确保一、二年级以课外阅读、实践活动、文体活动为主,不得借课后服务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一二年级我们主要开展的课后服务有:
1.体能训练:跳圈、跳绳、跑操、室内韵律操;
2.学科活动:思维训练、阅读天地;
3.音乐:口风琴;
4.美术:简笔画;
5.舞蹈:民族舞;
6.社团:女足、男足、短道速滑、管乐队、大合唱、舞蹈、小交警、绘画、跳绳;
7.书法:软笔书法、硬笔书法;8.科学实践活动;
9.阅读:国学经典、寓言故事;
10.家务劳动。
确保三年级以上以作业辅导(1小时)、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团队活动、综合实践文体活动为主。考虑到不同年龄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不同,三年级在开展一二名年级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在音乐服务中增加了葫芦丝,在美术服务中增加了衍纸画和剪纸。四五六年级在开展三年级全部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在美术服务中增加了素描。同时,三四五年级都开展了一小时的作业辅导服务。
中学阶段做法:
我市初中以作业辅导、答疑解惑、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综合实践、团队活动为主。高中以学法指导、课外阅读、社团活动和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缺补差为主。非寄宿制学校不得以课后服务为名增设晚自习。七年级开展的课后服务有:
1.趣味数学:开展数学沙龙、趣味数学题;
2.阅读:名著阅读、诗歌、散文、文言文;
3.演讲活动;
4.作业辅导:辅导难题、解决大部分作业。
八年级在开展七年级全部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了物理实验。九年级在开展八年级全部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了化学实验。
三、存在的问题
1.个别教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统一进行辅导。
极个别教师未能充分领悟学校开展课后服务的总体要求和服务宗旨,不能很好把握学生在课后服务期间的根本任务,怕影响学生学习,就统一进行辅导,未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家长辅导学生学业负担。
2.不能很好地处理课后服务与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的关系。
学生学习力参差不齐,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需要老师花更多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开展课后服务,老师们课余时间减少了,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大面积学生,对于少部分学习困难学生就有点力不从心,没能有效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开展个别辅导。
3.放学期间校门口交通拥堵。
每天学生课后服务放学时天色已黑,接送学生的家长过多,造成校门口交通拥挤,师生安全难以保障,影响行人正常通行。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课后服务的组织和领导,强化顶层设计;要认真调查研究,及时完善课后服务方案,落实保障措施,健全工作制度;要建立学校主责、社会参与、家长支持的工作机制,建立前期规划、中期检查、年度考核的监管机制,确保课后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进行。
(二)做好宣传引导。发挥家委会、家长学校的作用,对家长进行培训和引导,鼓励家长主动承担子女的课后家庭服务工作,使家校共育发挥更好的作用。要运用新闻媒体等手段向社会广泛宣传课后服务的目的、意义、方法、措施和成效,使课后服务取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要不断总结经验,发现典型,积极予以推广,推动课后服务工作不断走上新台阶。
(三)加强教师管理。提高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好课后服务。要认真分析、合理界定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工作时间和工作量,计入教师课时总量,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可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予以适当补助。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课堂教学和课后服务行为。要以责任书、承诺书等形式,对课后服务进行责任明确和界定,严禁变相补课。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四)加强资源配置。在校内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根据家长和学生意愿,向社会聘用科技类、艺体类专业人士参加课后服务。农村学校,要本着安全就近的原则,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学生解决好服务资源。尤其要积极鼓励和动员家长委员会、社区、关工委、志愿者团体、公益组织等方面的力量,联合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五)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不断完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各学校要对教师开展课后服务、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过程进行监管,要对每种课后服务的人数、内容、时间、形式等进行档案资料留存,做到过程清楚,有案可查。
(六)保障课后服务安全。把师生安全放在首位,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做好安全预案,强化学生活动场所、应急救护、消防设施安全检查。要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门卫登记等制度。严格审核参与课后服务人员的政治、品德、健康等情况。要建立校园伤害风险和损害赔偿的多方承担共担机制,完善校方责任险制度,鼓励学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为课后服务提供安全保障。
根据国家、省、市“双减”文件,《淮南市教育体育局 淮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淮南市财政厅局 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和淮南市民生办《关于落实部署办好20项民生实事的工作通知》有关要求,淮南市教体局以“双减”为契机,着眼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和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工作优质特色发展。
一、基本情况
应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232所,其中寿县64所、凤台县24所、大通区15所、田家庵区42所、谢家集区22所、八公山区16所、潘集区25所、毛集实验区6所、经开区4所、高新区14所,现已全部按照“四个全覆盖”要求开展课后服务,全市共有学生359572人、教师23194人,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总数329435人、占比91.62%,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总数21362人、占比92.11%。鼓励各县区各学校提供多样化课后服务,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探索出台《关于实施淮南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弹性上下班制的指导意见》并逐步推行。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设计,规范课后服务模式
针对各县区存在校际差异的客观事实,市教体局在顶层设计上做足文章,充分发挥义务教育阶段县区主管作用和学校主体作用。坚持“四个一”原则。即一县(区)一政策、一校一方案、一生一课表、一课一体系。要求各县区制定与本地区实际相符合的实施方案,确保课后服务工作能取得实效;要求各中小学校在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时要结合本校师资、场地等实际、与学校特色发展相挂钩;从学科能力拓展、兴趣爱好培养、多元智能发展等方面出发,设立多种课后服务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把课后服务内容融合进学校课程方案,结合校本课程建立完整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对两小时的课后服务时间,倡导“三时段”安排。在课后服务开始时安排二十五分钟的活动,放松身心、调节情绪,缓解学生一天的学习压力。利用四十分钟时间,由教师陪伴完成学生当天的作业,并及时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最后一小时由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全面深入把国家“双减”政策贯彻到位不走样、内涵理解不跑偏,为学生发展兴趣特长打下坚实基础。
(二)五育融合,拓展课后服务课程
在课后服务中实施“五育融合”,积极引导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挖掘开发德育实践、科技创新、体育竞技、文化艺术、劳动实践等五大类主题课后服务课程,全学科融合课程内容、全学段打通课程设计、全面贯通“五育”。
开展“红领巾讲党史”“党史故事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将学科课程与党史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从小知党史、明党史,做红色文化的宣讲员,在主题活动中“育德”。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科技小制作、电脑编程、航模表演等科创活动,举办科技嘉年华等活动,在科创活动中“增智”。大力开展足球、啦啦操、传统武术等体育活动,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神,在体育活动中“健体”。积极将寿县香草包、推子戏、淮南子成语故事等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植入课后服务课程,让校园处处散发书香雅韵,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在文艺活动中“育美”。抓住我市建设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契机,鼓励各地各校利用课后服务加强劳动教育。开展有生活技能竞赛,开辟耕读园劳动基地,组织孩子们走进耕读园倾听、观察、描绘,在劳动实践中出力流汗、锻炼技能、培育情感,养成“亲劳”习惯。
(三)健全机制,完善课后服务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工作激励机制。对接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出台《关于明确中小学课后服务性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制定课后服务参与教师和相关人员补助办法和补助标准,完善课后服务运转长效机制。二是探索教师弹性上下班制。通过探索建立课后服务教师AB岗制度、试行“新迟到早退”制度、尝试课后服务时间“储蓄制”等创新举措,减轻因课后服务给教师增加的负担。二是强化督导检查。市教体局将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各县区教育工作考核和督政范围,各县区将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的督导范围,作为学校参加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指标。加大检查巡查和“四不两直”督查力度,建立专门问题台账,对不按要求开展课后服务或违规开展课后服务等行为重点督办,严肃处理。
三、存在不足
一是课后服务内容不够丰富。农村地区中小学问题更为突出,部分老师甚至兼任多门课程。因此大部分学校目前课后服务内容主要以基本托管和体育锻炼为主,缺乏更多类型课后服务。部分学校受限于师资、场地等,只能提供基本的托管看护服务。
二是保障制度有待完善。各县区在学校课后服务的投入、师资、设施等保障条件方面存在差异,对于课后服务中学校的经费补贴和教师的工作报酬也没有形成确切的保障细则。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积极整合资源,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积极挖潜,合理配置师资等资源,与(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社区活动中心等具备资质、规范的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联合提供服务。精心安排课后服务内容。
二是加强特色课程管理。引导学校优化顶层设计,打造有特色、成系统的特色课程群,建立健全特色课程管理办法,推行特色课程申请、开发、审核、考评、退出等机制,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课程质量。
三是激活课后服务激励机制。推动各县区综合考虑物价水平等各种因素,不断完善课后服务参与教师和校外相关人员补助办法,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合理支付校外相关人员劳务报酬。落实课后服务参与教师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相关政策。
一、课后服务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义务教育学校56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单办初中9所,单办小学33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完中1所,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2308人。全区56所中小学已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5个工作日全覆盖、愿留尽留全覆盖、特殊延时申请全覆盖”等四个全覆盖,参与学生54895人,占在校学生88.10%,参与教师3479人,占总教师数86.91%。通过问卷调查,89%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时间比“双减”前明显减少,90%以上家长对学校“双减”课后服务表示满意,80%的家长反映教育焦虑有所缓解。学校线上平台对家长无记名调查问卷,97.9%的家长反映对学校减负提质工作表示满意。截止到2022年5月底,全区各类校外培训机构85家,压减至77家,学科类培训转非学科类培训机构34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8家。
二、主要措施
(一)组织健全,成立“双减”办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意见》出台以来,田家庵区教体局高度重视,科学统筹、精准施策、严格督导,让教育更好的回归校园。成立“双减”工作办公室,由区领导牵头,多部门保障,形成闭环工作体系。深入分析当前我区教育教学情况基础,抽调专业人员,专人专岗,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探索方法。
(二)加强宣传,强化责任
聚焦“双减”政策加强教育宣传,形成家校共识。指导各中小学校通过校园网站、宣传展板、家长微信群等,广泛宣传“双减”政策,发放“安徽省教育厅致家长、学校、及教师的三封信”,召开新学期“双减”工作推进会。召开了“双减”专题培训会,并要求各校长、“双减”负责人回校后进行二次培训。“双减办”联合宣传部、淮南电视台做了“双减”落地见效的新闻报导,进一步强化广大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对“双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与此同时,强化学校“双减”负责人责任意识,“双减”负责人一方面通过“双减”QQ群上报各种数据、信息,一方面为家长解疑答惑,保障“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三)形成合力,真抓实干
田区教体局联合区委宣传部、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行政执法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及各培训机构负责人,召开“双减”工作推进会暨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会议。撰写课后服务调研报告,与48家校外培训机构签订《承诺书》,教体局“双减办”、基教科,成教科、督导办联合督查,并三次召集中小学校校长、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就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提高作业管理水平、优化作业设计质量、创新作业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实现了校内校外双循环,交流互动见成效的良好开端。
(四)精准施策,初见成效
自成立“双减”办公室以来,我们聚焦中央《意见》“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这个主要工作目标,坚持校内外统筹施策。通过提高作业管理水平、课后服务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举措,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好回归校园;通过严格审批、联合督查、强化治理等举措,促使学科类校外培训按照要求逐渐规范、关闭,有效减轻了学生课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目前发放致家长、学校及家庭的“三封信”50000余份,学校启动会57次,全区培训会议3次。
(五)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1、要求各校制定作业管理办法,严格控制作业总量。
各个学校制定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公示制度,分年级、教科研组加强作业统筹管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作业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小学一二年级不允许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作业未完成的有的学校实施“熔断机制”第二天再问老师,确实保证学生睡眠。
2、优化作业设计质量,创新作业内容。
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各校基本采用分层递进布置作业,如:分难度适中的必做题、选做题、学霸题等,有分层作业、创新作业、拓展作业,让学生“吃饱”“吃好”,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需求。
3、作业的批改和讲评
(1)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教师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 及时、逐词、逐句、逐题批改作业,批改要用统一的批改符号,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 2 ) 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督促学生订正,并做好复批工作。同时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
( 3 ) 加强作业讲评的针对性。提倡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 ,教师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面批矫正或予以个别辅导。作业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加强拓展和延伸,突出作业中难点的处理,疑点的解惑,关键点的拓展。引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
(六)实行“一校一案”、“两个覆盖”、“三个延伸”、 “5+2”模式
田区教体局全面实施“托管+拓展”课后服务模式,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一是坚持一校一案,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二是实现两个全覆盖,全面推行“托管+拓展”,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全面推行“5+2”模式,实现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三是推动三个延伸,支持学校根据学生特殊需求延长课后服务时间,学校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支持初中学校课后服务向晚自习延伸,支持托管服务向寒暑假及双休日延伸。各校在试运行的过程中根据家长的需求和反映的问题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修改方案。
三、问题与困难
(一)落实“双减”政策有痛点。实施“双减”,责任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开展“5+2”的课后延时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减负”、老师“增负”问题。
(二)资金发放监管有难点。各校落实“双减”需要解决好“谁出钱?出多少钱?发给谁?发多少?庞大的资金监管、全市标准是否统一”等问题。
(三)学生学足学好有堵点。在课后延时服务过程中,由于不能够准确把握课后服务的内容、质量、效能的“度”,有可能演变成为变相补课,提前抢跑,产生新的社会焦虑。
(四)培训机构生存管理有漏点。目前各个培训机构都在进行“营改非”或“学科类”转“非学科类”,各培训机构面临生存难的问题,造成一些机构卷款跑路现象。少数校外培训转地下、一对一、众筹私教等,带来管理难的问题。
四、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宣传引导,家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二)全面规范课后服务行为,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三)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优化作业设计方案.
(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六)加强家庭教育,家校形成合力。
(七)全面从严审批和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让教育回归校园。
目前,田区教体局正在加快研究制定“双减”工作的相关措施和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科学评价,把握好减负担和增效之间的平衡、校内作业与校外培训的平衡,以抓教育教学质量是根本,让“双减”真正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净化教育生态环境。
3月22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秀芳带领教科文卫工委组成人员,对全县教育“双减”及课后延时服务政策落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主要采取面对面的形式与县教育局有关负责同志、部分学校负责人、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座谈交流、信息征集深入了解了全县教育“双减”及课后延时服务政策落地工作开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将“双减”作为一项政治工作和重大民生工程,列入县政府重要议事议程。2021年9月1日起,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各校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等综合素质拓展活动,据统计全县中小学共组建社团800多个。同时各校建设了以学校教师为主、校外专业人士或志愿者参与的课后服务师资队伍。部分学校在具体实践中创新工作举措,如根据学生的不同学力分层设计作业、为每一份作业标注完成时间、整合社会及家长优质资源开发选修课程、搭建活动展示平台反推课后服务质量等。我县教育“双减”及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一定程度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据统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课后服务的参与率达86%以上,初中达93%,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课后服务参与率均在98%以上。
二、存在问题
(一)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双减”及课后延迟服务政策减的是压力,增的是空间,发展的是“全面健康”的素养,通过对教师的抽样调查,80%以上的教师反映人手不够,精力和能力有限,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课程及社团活动缺少专业人员辅导等问题。通过座谈交流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师资力量有待加强,教师的数量、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以及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等方面与现阶段教育需求相比仍存在差距,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源分散、教学点多,教师编制相对不足;
2.师资补充机制有待完善,相对于新入学及“民转公”学生数量的逐年激增,教师岗位增加的名额则显得相形见绌,补充的渠道相对单一,师生比例距离标准越来越远;
3.师资培训仍需加强,教师继续深造、岗位培训、研修提高的机会较少,不能满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管理较为滞后。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双减”政策的落实见效,想要做到“双减”不减责任、不减质量、不减成长,就必须通过加强教学管理水平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实现,但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在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方面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和执行力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有:
1.对“双减”相关政策的理解不深刻、认识不到位,更多是应国家政策要求而开展;
2.缺少围绕“双减”相关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积极有效行动方案及对学校内外的人、财、物统筹协调整合利用的能力;
3.部分学校实践创新的亮点做法未能进行总结提炼及宣传推广,校与校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联系不够紧密,未能形成多元互动、优势互补的局面。
(三)激励机制有待完善。教育关键在于用人,打造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离不开激励机制的建立、完善和落实。抽样调查中有90%以上的教师反映当下我县的课后延迟服务补助存在发放标准与周边城市相比太低、城乡标准差距较大、费用兑现不及时等问题。经调研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原因:
1.课后延迟服务补助标准由市教育局统一制定,我县教师每节课不高于25元的标准与周边部分城市每节不低于60元的标准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县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向市教育主管部门协调反馈无果;
2.农村寄宿制学校相对城区中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标准低三分之一,但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学段学科多、社团多、开展的活动多,参与指导的教师多,教师平均每节课服务费最多才15元,距离目前每节不高于25元的标准有较大差距;
3.课后服务补助的发放时间基本由各中心校自行决定,课后服务资金存在兑现不及时、不足额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对此缺少切实有效的监管。
(四)场地问题亟待解决。在座谈交流中,大部分学校反映校园面积狭小、现有教室数量和学生活动场地不足等问题。通过现场调研,了解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我县中小学校区多数规划建设较早,尤其是位于县城中心的学校,所处位置寸土寸金,修建时便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导致“先天不足”;
2.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除了学区内学生外,还要容纳大量的“民转公”学生和打工子弟,致使学生数量逐年激增,校园显得更加拥挤;
3.不断丰富的学校社团活动,需要有更多符合安全标准和管理规范的场地来开展;
4.存在场地问题的学校在新建、扩建校区方面缺少政府相关政策及资金支持;在建校区也存在后续资金兑现不及时,工期无法按时完成的情况。
三、几点建议
(一)探索新思路,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充分利用事业单位招考、特岗计划等途径加大中小学教师招聘力度,确保在编制内足额配齐教师,解决教师资源供给不足难题;二是努力为教师能力提升创造空间,不断优化教师培训体系,通过线上教研活动、学习培训、线下名师送教、组织竞赛、名师工作室等方式,为教师发展赋能,助力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是积极引进社会力量,紧密联系书法协会、舞蹈协会等社会团体,邀请专业人员来校教学辅导,提高教育教学的专业性;四是探索实行“双培养”制度,鼓励师范类学生将课后服务作为实习机会,增加教师储备,减轻教师压力。
(二)坚持新理念,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主动加强对“双减”相关政策的学习,及时向家长做好“双减”政策解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家长理解、支持、配合政策的实施,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推进;二是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科学合理制定相关工作实施方案,以“双减”促“多增”,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深化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持续加强课程和作业设计,对部分学校实践探索出来的亮点举措,县教育主管部门要注意进行总结提升,推广学习。
(三)担当新作为,持续完善激励机制措施。一是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相关部门应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课后延迟服务补助标准;二是对已实施的激励政策,要抓好落实,做到按时足额兑现,让好政策真正起到好效果,消除教师在这方面的顾虑和担忧,稳定教师队伍,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三是加强课后服务专项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推动“双减”政策更好落地见效。
(四)谋划新发展,稳步解决学校场地问题。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科学预测教育资源的配置需求、学龄人口数量和结构分布变化,对教育经费投入、教师编制供给、优质教师均衡分配、学校均衡布局等资源科学合理规划,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各学校要科学合理对内部空间进行“挖潜”,如通过改造楼顶空间、调整教室桌椅实现普通教室与活动室之间的灵活切换等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三是对学校规模确实太小,需要扩大校园面积的,结合城市建设、老城区改造等项目,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及时进行新建、扩建。
为更好地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困难以及家庭作业难以完成的难题,办有温度的教育,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学校学生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内容如下:
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
按照市教育局"双减"工作推进,以服务好家长、学生为宗旨,把开展好课后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切实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等方面资源,培养学生兴趣,促进个性发展,丰富校园生活,发展素质教育,增强教育服务能力,着力破解学校放学后、家长下班前我校学生无人看管的社会性难题,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1、为家庭分忧。
满足社会客观需求,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一思想,建立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职责,以保证规范、有序、高效地实施课后服务工作。
2、让家长放心。
满足家长合理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不断提升学校公信力。
3、对学生负责。
以“学生课后服务”为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长。
4、坚持学生自愿原则。
学校首先向家长发放《告家长书》,学生家长在《告家长书》回执上签字后,由学校保存入档。
5、坚持公益服务原则。
学生课后服务应充分遵循公益性、服务性原则,不以营利为目的,以坚持服务群众为宗旨,根据上级部门核定标准适当收取部分成本费用。
6、坚持安全至上原则。
学校强化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保”工作,做到“集中有专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学校与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共同承担责任,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执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课后服务5天,每天服务2小时。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家长根据下面的错峰放学时间,做好学生的接送工作。
课后服务错峰放学时间
低年级:5:00
中年级:5:20
高年级:5:30
本学期,课后延时服务从2周开始。如遇重大节假日或学校重大活动以临时调整为准。
(一)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学校行政、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二)工作准备。
1、认真做好宣传。开学前通过班级微信群、钉钉及学校公众号等做好课后服务相关宣传。9月1日学生报到日,学校发放课后服务的《告家长书》,并附学生课后服务报名表,保证宣传到位,人人知晓。
2、组织自愿报名。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家长依照学校相关规定自愿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审核后统筹安排,统一组织。(不参与的家庭也请书面注明原因,报学校批准并留档保存)
3、具体工作安排。9月1日收取书面申请,9月2到3日,完成各年级课后服务组织、报名工作,完成课后服务老师安排、课程设计、组织等相关内容;9月4日(开学第2周周1)开始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原则上以一学期为相对固定期。
(三)组织实施。
1、学生主要以完成当日书面作业和社团活动、特长培养为主。
2、下午放学后,班主任老师负责清点需要留校的学生,清点好人数交接给课后服务负责教师。(如有请假者,班主任要及时通知到课后服务教师。)
3、课后服务教师每天要做好各班需要看护学生的签到工作,和班主任做好交接工作,保证不遗漏一个学生,确保学生的安全。
4、课后服务结束后,各班课后服务教师和家长志愿者负责组织各班学生安全离校,可采用弹性离校方式,错时分批放学,与城管、交通管理部门做好对接,落实交通秩序,做好流动摊贩管理。并教育好学生注意交通安全。
5、带班领导每天要做好各班课后服务时间的巡视工作,课后服务结束后带班领导配合课后服务教师做好各班学生集体放学,负责清校。
一、开展情况:
我校在校学生人数2563人,共有2000人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学生参与课后服务情况如下: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分成两部分,大部分学生周一至周五为看护时间,全校参与人数1075人左右,占参与课后延时服务86.9%;部分同学参加社团,每天分别开展不同的社团,共有17个社团,包含音体美、科学、信息、心理。
二、主要举措
1.学校组成由杜校长领导的小组,从任课,教室安排、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盘的考虑,让课后延时服务有序的进行。
2.同个班级超过30个人的优先安排任课教师进行看班,一来方便管理,二来符合家长的意愿,班级报名人数没有满30人的,则安排同一年段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进行延时服务。
3.结合学校各社团的兴趣的时间安排,灵活机动进行类似走班制的课后延时服务,有兴趣小组活动的去参加兴趣小组,,当天兴趣小组没有活动的回到班级参加课后延时服务。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一是课程较为单一:看护教师均为本校班主任教师,具有各项特长的专任教师非常少,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大部分以看护为主,除了技能课的专职教师外,大部分主任学科开展兴趣小组的意愿不大。
二是家长更愿意参加的是有班级看护的课后延时服务。
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参加看护的课后延时服务,有时间可以完成作业,反而对于兴趣小组的,即使是免费的,家长也不愿意报名。
为了解决学生放学早、家长下班晚、时间不衔接、出现教育时段空白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贯彻落实《蚌埠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本学期,某某学校继续开展了课后服务,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服务对象及时间
在筹备开展课后服务初期,学校和家委会积极联系,召开了校级家委会,班级家长会,积极动员宣传,向家长说明开展课后服务的目的、原则、时间、内容、收费及学生安全管理,得到了全体家长的认可。目前学校课后服务包含了全校学生。另外,学校开展延时课的时间根据时令不同适时调整,但都不晚于18:00。
二、服务志愿者及内容
学校自从筹备开展课后服务以来,得到了教师的广泛支持,积极踊跃报名,作为一名志愿者加入到课后服务队伍中去。学校一二年级主要以团队活动、手工操作、作业辅导、课外阅读为主。三年级以上主要以作业辅导、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团体活动等实践综合类活动,各年级都不存在老师上新课的现象。
三、收费标准
我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每天课后服务都不超过两节课,并且按照每课时2元的标准进行收费。另外,对于收费情况也进行了公示。
四、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前学校课后服务开展还算顺利,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后服务结束后,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家长不能及时接孩子,为此学校除了加强打门口领导值班和家长护学岗,还积极与经常接迟的家长沟通,同时,学校也安排了在离大门最近的教室,对于没有家长接的学生集中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
另外,学校也在进一步的加强和规范课后服务的开展,真正的开展,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解决大部分家长“三点半”“四点半”无人接孩子的难题。
为贯彻落实教育局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现将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校领导首先认真学习、领会了课后工作相关会服务议精神和实施意见的内涵和要求。在校管理层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学校及时召开全校教职工会议,进行广泛动员,让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
2、组建领导小组,修订活动方案
学校根据要求组建了校长为组长、其他中层干部为组员的课后延时工作领导小组。校长全面负责,教导处负责总方案和学期分步实施计划的制定及活动主持、总结等工作,其他各部门按职责开展具体工作。
3、部门责任分工
充分利用各功能室、图书室、体育器材等资源,安排相关在职教师和符合相关条件的人员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成立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全面监督课后服务管理、活动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
4、服务时间
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原则上为学校工作日下午放学后,每天两个小时,冬季到17:45,夏季到18:15。
二、规范开展“课后延时”服务
1、坚持自愿原则。学校按照“学生自愿、家长委托、学校统筹、相对集中”的原则,由学生及家长向学校申请“课后“服务,同时学校要建立“课后”学生资格审核制度,并与学生及家长签订协议书。
2、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需要,以“培养身心健康的人,培养敢于担当有责任感的人,培养博学多才的人”为目标充分安排好课后期间学生参与的内容,在课后时间安排体育锻炼、作业辅导、特长培养等有益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
3、加强日常管理。“课后”服务以学生自学和课外兴趣活动为主,坚持“三个不”,即不上课、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课后”期间学校安排中层以上干部及班主任加强管理,做到集中有人监管,活动有安全措施,进出有统一组织,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
三、经费及保障措施
1、课后延时所需经费均在学校公用经费中支出。
2、保障措施
学校高度重视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民生服务事项,纳入学校工作常规,加强领导,精心策划,认真实施。学校立即建立健全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相关制度,确保延时看管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四、取得效果
学生在课后延时时间自主安排活动内容,积极性比较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五、课后延时工作建议
科学合理确定课后服务内容是今后努力的工作方向。课后服务内容一般是安排学生做作业、自主阅读、体育、艺术活动,以及娱乐游戏、开展社团及兴趣小组活动。要坚持把安全管理放在做好课后服务的首位,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切实消除在交通、场地、消防、食品卫生、安全保卫等方面的隐患,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为了切实解决下午放学后家长不能准时接孩子问题,我们学校全面展开课后延时服务。从上学期到本学期在不断优化调整服务方案,不断提高课后延时服务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作业当堂做,家长再无忧。
我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分为两节课,第一节课为作业辅导时间。学生们在校就能完成家庭作业,而且疑难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就能解决,回到家无业一身轻,可以更好地放松休息。
二、游戏变课程,延时也快乐。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我校活动场地小,学生分布在学校周围的情况,不断优化调整服务方案,不断提高课后延时服务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校本课程“快乐游戏课程”为课后服务抓手,根据不同学段儿童的心理特点,精选益智游戏内容,在室内开展数学游戏课程,比如汉诺塔、九连环、华容道等,在室外开展传统老游戏课程,比如滚铁环、跳花绳、特色翻花绳、拍方宝等。“快乐游戏课程”以游戏促学习,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有限的空间,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锻炼。
除了游戏课程,我校还有丰富多彩的特色社团课程。美术社团、舞蹈社团、合唱队、书法班、快板社团等等,孩子们的特长有了充分展现的舞台。
三、政策暖人心,家校乐融融。
我校延时服务以生为本,从孩子角度出发,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孩子们在校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孩子们说:“以前在家写作业总是管不住自己。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总被爸爸妈妈骂。现在在学校就完成作业了,不会的题老师也会讲解解决,回家可以轻轻松松玩了。”
家长们无疑是课后延时服务的最大受益者,他们不必为早接孩子、辅导孩子功课而发愁犯难,学校就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家长们感激地说:“多亏了学校,把课后延时服务做得这么好,我们可以安心工作,不用担心孩子的接送问题了。”
老师们虽然相对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更顺利地展开今后的教学工作。课后延时服务就像一剂家校温情的催化剂,使家校关系更加融洽。
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我校将继续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模式,以教育温度解决家长后顾之忧,让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民生工程。
开展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帮助学生告别厌学、不自信、不注重团队协作等方面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乐学、好学的系统工程。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本着“课后服务人人悦 师生协作共成长”的原则制定了详实的工作方案。切实地解决了中职生课后时间无所事事的实际问题,得到了家长、学生一致好评。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为配合教育改革督查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实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真办职教、办真职教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学生课后服务领导小组
顾问: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中层各科室负责人及处室成员、各年级组长及各教研组长、学生社团负责人、各班主任、各宿舍楼层生活老师、图书馆管理员。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由肖国林副校长具体负责安排各项课后服务工作,集中学校师资力量,调配各方资源,课后服务下设工作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蒋作圣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学生课后服务的原则
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或家长自愿选择。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事先充分征求学生或家长意见,主动向学生及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学生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
四、学生课后服务的范围(形式)、覆盖学生数
基于中职生特点,课后服务工作覆盖学生旨在全员参与。学生课后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每天下午放学后的第二课堂-校园活动、每天校园之声广播站辅导校稿播音、青年志愿者执勤“卫生文明监督岗”、每天晚自习前四十分钟读书活动、各种兴趣小组辅导及活动开展、体育教研组组织师生活动、图书馆阅览、学生社团例会辅导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
五、学生课后服务活动时间安排、分工安排
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且系寄宿制学校,主旨时间安排如下:
1、在校每天下午17:15-18:50,开展相应课后服务工作,各处室(班级)或社团负责人负责纪律、秩序等;
2、在校每天晚自习前四十分钟读书活动,各班主任负责考勤、纪律、秩序等。
3、在校每天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辅导校园之声广播站播音,广播站负责人校稿指导播音。
4、在校每天组织青年志愿者执勤“卫生文明监督岗”,团委负责人指导开展。
5、把高三学生的培优工作(治跛腿)纳入课后服务的范畴,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安排每天晚自习下课后四十分钟作为辅导时间。
六、工作要求
课后服务是教育部统一部署的民生工程,各处室、班级、社团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凡是参与此项课后服务的老师必须提高思想意识,切实做到真正为广大学生成长为出发点,真正做到育人教书,所有参加老师要按学校的安排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加这项工作。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所有课后服务一律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必须是完全自愿参加。
参与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教职工,学校将适当给予补助。
七、考核办法
学校将参与课后服务的辅导教师工作表现纳入教师考核范围,并对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计算一定的工作量,每月将对课后服务的出勤情况等常规管理的情况给予公示,对在这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老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对不认真参与的老师将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
经过探索与实践,我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初见成效。老师们、同学们在活动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携手合作,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同时深知课后服务工作欲想精益求精,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后服务工作,我们一直在路上。
本学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我和数学老师负责辅导孩子写作业。在辅导孩子写语文作业的时候,我会根据孩子们不同层次的需求来进行指导,尤其是对平时基础较弱的、作业完成速度较慢的孩子加大辅导力度。对孩子们的辅导,并不限于孩子知识性的辅导,也会关注孩子的思想辅导,观察孩子写作业的状态,主动找孩子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产生兴趣。当然在指导孩子写作业的同时传授做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孩子的能力。
课后服务工作开展以后,取得了一下效果:
1.每次课后服务开始和结束时,我们会给孩子们点名考勤,排队出校门。如有特殊情况的孩子,家长需要在咱们班课后服务群请假和管理。这样确保了孩子们在学校安全有序地进行作业书写。
2.语文和数学两科老师轮流安排时间指导孩子们在教室里写作业,学习的干扰因素就减少了许多,孩子们不会想着去玩、分心,孩子们在1个小时里完成作业的速度和效率都有所提高。
3.在指导孩子的作业书写过程中,孩子们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问、随时解决,老师也会有意识地教学生答题的方法,所以孩子再面对相同或是相似的题型时也会举一反三。并且让孩子们尽可能地把书面作业当场完成,老师可以当场批改,相对缓解家长在家的指导负担。
4.指导写作业的过程中会给那些平时基础较弱、完成作业较慢的孩子关注。督促孩子认真读题、学会分析题目后再下笔,发现孩子哪些知识点还未掌握的就赶紧让孩子翻回课本,再次和孩子讲解。
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坚持安全管理,课前和课后的考勤并及时在群里和家长反映孩子的情况。
2.在指导写作业的过程中,有时还是会留下一些小问题,比如说,有个别孩子相对班里大部分孩子动作还是比较慢,不能做到当堂作业当堂掌握和完成,还需要回家完成。面对这些孩子要及时和家长联系,确保孩子在家能按时完成作业。
3.针对我们班孩子的特点,今后在课后服务时要注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不敢提问的孩子进行主动的指导和帮助,在明确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孩子独立完成各项作业。当然在课后服务也要继续抓好常规管理,使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以便更好的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当然希望咱们班实行的校内课后服务能一直帮助咱们的孩子解决作业困惑,缓解家长下班时间晚、在家指导孩子学习难等压力,让孩子们有所成长。
【课后服务工作情况总结】相关文章:
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情况总结(精选11篇)06-15
关于课后服务总结(精选9篇)04-24
课后服务学期总结(精选12篇)07-13
校内课后服务总结(精选10篇)04-24
老师课后服务的总结(精选14篇)04-25
关于课后服务的总结(精选5篇)04-24
课后服务活动总结(精选9篇)04-24
小学双减课后服务总结01-17
双减课后服务活动总结01-12
课后服务工作总结06-06
【#报告# #课后服务情况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课后服务情况总结报告,欢迎阅读!1.课后服务情况总结报告 篇一
为了解决学生放学早、家长下班晚、时间不衔接、出现教育时段空白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贯彻落实《蚌埠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本学期,某某学校继续开展了课后服务,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服务对象及时间
在筹备开展课后服务初期,学校和家委会积极联系,召开了校级家委会,班级家长会,积极动员宣传,向家长说明开展课后服务的目的、原则、时间、内容、收费及学生安全管理,得到了全体家长的认可。目前学校课后服务包含了全校学生。另外,学校开展延时课的时间根据时令不同适时调整,但都不晚于18:00。
二、服务志愿者及内容
学校自从筹备开展课后服务以来,得到了教师的广泛支持,积极踊跃报名,作为一名志愿者加入到课后服务队伍中去。学校一二年级主要以团队活动、手工操作、作业辅导、课外阅读为主。三年级以上主要以作业辅导、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团体活动等实践综合类活动,各年级都不存在老师上新课的现象。
三、收费标准
我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每天课后服务都不超过两节课,并且按照每课时2元的标准进行收费。另外,对于收费情况也进行了公示。
四、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前学校课后服务开展还算顺利,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后服务结束后,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家长不能及时接孩子,为此学校除了加强打门口领导值班和家长护学岗,还积极与经常接迟的家长沟通,同时,学校也安排了在离大门近的教室,对于没有家长接的学生集中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
另外,学校也在进一步的加强和规范课后服务的开展,真正的开展,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解决大部分家长“三点半”“四点半”无人接孩子的难题。
2.课后服务情况总结报告 篇二
为响应国家“双减”政策,促进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减轻家长和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我校通过家校共育,促使课后服务工作平稳运行。为积累经验,不断提高,现将本学期课后服务工作做如下展示:
一、分阶段组织实施
学校“5+2”课后服务逐步落地实施。课后服务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时间段,各科任教师进入班级,以班级为单位展开作业辅导;第二时间段,各社团老师,以不同社团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二、规范管理
为保障课后服务质量和学生安全,学校成立了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组织保障、安全保障、后勤保障以及突发事件应急等机制。我校坚决做到规范管理,制度细化,明确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收费标准、安全事项等,并主动向社会公示;做到安全管理制度完善,责任明确,加强师生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的应急救护、消防设施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
三、积极宣传,确保服务到位
确保教育宣传到位,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减轻家长和学生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校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等方面同时发力,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使学生回归校园、回归课堂。
四、成果展示
1、组织得力,完善制度。为保证课后服务效果,我校根据上级相关文精神,通过多次调研讨论、召开会议、广泛宣传、多方询问等方式,吸收家长意见和建议,明确了工作思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课后服务人员工作职责、课后服务管理制度、课后服务安全应急预案、课后服务考核细则等一系列措施制度,通过发放《课后服务致家长一封信》《课后服务协议书》等方式,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等内容,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家校签订协议、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
2、通过周密部署、各方协同、细化制度等措施让安静优雅的学习环境、认真负责的`作业辅导、妙趣横生的社团活动、成为课后服务的常态,学生开心、家长舒心、社会放心让课后服务更有温度。
3、全面统筹,落实“双减”。为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该校积极响应国家“双减”要求,把课后服务与“双减”工作、“五项管理”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学科组、年级组作业要求,合理调控作业结构,努力做到作业有效、总量控制的目标要求。课后服务期间,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全批全改、及时反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调整改进课堂教学工作,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另外,安排各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课业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4、“双减”旨在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让学生“回归”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的同时,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同样重要。为了有效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该校实行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会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并每天进行作业公示。每天老师留的作业会分为多个层次,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有选择地做作业。
5、学校课后服务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时间段,各班统一进行学科作业辅导和答疑;第二时间段,学校开设了舞蹈,武术操,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绘画,手工折纸,五子棋,魔方,电脑绘画,口才,阅读,观影等社团活动,学生根据各自爱好自主选择参加。
经过一学期来全体教师全力以赴的支持与努力,我校课后服务有条不紊、规范有序如火如荼地平稳开展,不仅为学生展示特长搭建了个性的舞台,更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特长成长、学校特色发展。下一步,我校也必将长抓常做,规范课堂,努力把课后服务这一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广大群众充分享受教育发展成果,为办人民家门口满意的学校而不断砥砺前行,让孩子与家长真正从内心深处得到满足、感到满意。
3.课后服务情况总结报告 篇三
根据国家、省、市“双减”文件,《淮南市教育体育局淮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淮南市财政厅局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和淮南市民生办《关于落实部署办好20项民生实事的工作通知》有关要求,淮南市教体局以“双减”为契机,着眼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和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积极推进课后服务工作优质特色发展。
一、基本情况
应开展课后服务的义务教育学校232所,其中寿县64所、凤台县24所、大通区15所、田家庵区42所、谢家集区22所、八公山区16所、潘集区25所、毛集实验区6所、经开区4所、高新区14所,现已全部按照“四个全覆盖”要求开展课后服务,全市共有学生359572人、教师23194人,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总数329435人、占比91.62%,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总数21362人、占比92.11%。鼓励各县区各学校提供多样化课后服务,努力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探索出台《关于实施淮南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弹性上下班制的指导意见》并逐步推行。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设计,规范课后服务模式
针对各县区存在校际差异的客观事实,市教体局在顶层设计上做足文章,充分发挥义务教育阶段县区主管作用和学校主体作用。坚持“四个一”原则。即一县(区)一政策、一校一方案、一生一课表、一课一体系。要求各县区制定与本地区实际相符合的实施方案,确保课后服务工作能取得实效;要求各中小学校在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时要结合本校师资、场地等实际、与学校特色发展相挂钩;从学科能力拓展、兴趣爱好培养、多元智能发展等方面出发,设立多种课后服务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把课后服务内容融合进学校课程方案,结合校本课程建立完整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系。对两小时的课后服务时间,倡导“三时段”安排。在课后服务开始时安排二十五分钟的活动,放松身心、调节情绪,缓解学生一天的学习压力。利用四十分钟时间,由教师陪伴完成学生当天的作业,并及时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帮助。后一小时由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全面深入把国家“双减”政策贯彻到位不走样、内涵理解不跑偏,为学生发展兴趣特长打下坚实基础。
(二)五育融合,拓展课后服务课程
在课后服务中实施“五育融合”,积极引导中小学校结合实际挖掘开发德育实践、科技创新、体育竞技、文化艺术、劳动实践等五大类主题课后服务课程,全学科融合课程内容、全学段打通课程设计、全面贯通“五育”。
开展“红领巾讲党史”“党史故事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将学科课程与党史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从小知党史、明党史,做红色文化的宣讲员,在主题活动中“育德”。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科技小制作、电脑编程、航模表演等科创活动,举办科技嘉年华等活动,在科创活动中“增智”。大力开展足球、啦啦操、传统武术等体育活动,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精神,在体育活动中“健体”。积极将寿县香草包、推子戏、淮南子成语故事等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特色文化植入课后服务课程,让校园处处散发书香雅韵,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在文艺活动中“育美”。抓住我市建设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契机,鼓励各地各校利用课后服务加强劳动教育。开展有生活技能竞赛,开辟耕读园劳动基地,组织孩子们走进耕读园倾听、观察、描绘,在劳动实践中出力流汗、锻炼技能、培育情感,养成“亲劳”习惯。
(三)健全机制,完善课后服务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课后服务工作激励机制。对接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出台《关于明确中小学课后服务性收费有关事项的通知》,制定课后服务参与教师和相关人员补助办法和补助标准,完善课后服务运转长效机制。二是探索教师弹性上下班制。通过探索建立课后服务教师AB岗制度、试行“新迟到早退”制度、尝试课后服务时间“储蓄制”等创新举措,减轻因课后服务给教师增加的负担。二是强化督导检查。市教体局将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各县区教育工作考核和督政范围,各县区将课后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学校的督导范围,作为学校参加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指标。加大检查巡查和“四不两直”督查力度,建立专门问题台账,对不按要求开展课后服务或违规开展课后服务等行为重点督办,严肃处理。
三、存在不足
一是课后服务内容不够丰富。农村地区中小学问题更为突出,部分老师甚至兼任多门课程。因此大部分学校目前课后服务内容主要以基本托管和体育锻炼为主,缺乏更多类型课后服务。部分学校受限于师资、场地等,只能提供基本的托管看护服务。
二是保障制度有待完善。各县区在学校课后服务的投入、师资、设施等保障条件方面存在差异,对于课后服务中学校的经费补贴和教师的工作报酬也没有形成确切的保障细则。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积极整合资源,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积极挖潜,合理配置师资等资源,与(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社区活动中心等具备资质、规范的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联合提供服务。精心安排课后服务内容。
二是加强特色课程管理。引导学校优化顶层设计,打造有特色、成系统的特色课程群,建立健全特色课程管理办法,推行特色课程申请、开发、审核、考评、退出等机制,不断提高课后服务课程质量。
三是激活课后服务激励机制。推动各县区综合考虑物价水平等各种因素,不断完善课后服务参与教师和校外相关人员补助办法,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合理支付校外相关人员劳务报酬。落实课后服务参与教师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相关政策。
4.课后服务情况总结报告 篇四
一、课后服务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义务教育学校56所,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单办初中9所,单办小学33所,十二年一贯制1所,完中1所,义务教育在校学生62308人。全区56所中小学已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5个工作日全覆盖、愿留尽留全覆盖、特殊延时申请全覆盖”等四个全覆盖,参与学生54895人,占在校学生88.10%,参与教师3479人,占总教师数86.91%。通过问卷调查,89%的家长表示孩子完成书面作业时间比“双减”前明显减少,90%以上家长对学校“双减”课后服务表示满意,80%的家长反映教育焦虑有所缓解。学校线上平台对家长无记名调查问卷,97.9%的家长反映对学校减负提质工作表示满意。截止到2022年5月底,全区各类校外培训机构85家,压减至77家,学科类培训转非学科类培训机构34家,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未经审批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8家。
二、主要措施
(一)组织健全,成立“双减”办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意见》出台以来,田家庵区教体局高度重视,科学统筹、精准施策、严格督导,让教育更好的回归校园。成立“双减”工作办公室,由区领导牵头,多部门保障,形成闭环工作体系。深入分析当前我区教育教学情况基础,抽调专业人员,专人专岗,负责组织、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探索方法。
(二)加强宣传,强化责任
聚焦“双减”政策加强教育宣传,形成家校共识。指导各中小学校通过校园网站、宣传展板、家长微信群等,广泛宣传“双减”政策,发放“安徽省教育厅致家长、学校、及教师的三封信”,召开新学期“双减”工作推进会。召开了“双减”专题培训会,并要求各校长、“双减”负责人回校后进行二次培训。“双减办”联合宣传部、淮南电视台做了“双减”落地见效的新闻报导,进一步强化广大教职工、学生、及家长对“双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与此同时,强化学校“双减”负责人责任意识,“双减”负责人一方面通过“双减”QQ群上报各种数据、信息,一方面为家长解疑答惑,保障“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三)形成合力,真抓实干
田区教体局联合区委宣传部、区人社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城 管行政执法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及各培训机构负责人,召开“双减”工作推进会暨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会议。撰写课后服务调研报告,与48家校外培训机构签订《书》,教体局“双减办”、基教科,成教科、督导办联合督查,并三次召集中小学校校长、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就课后服务实施方案、提高作业管理水平、优化作业设计质量、创新作业内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实现了校内校外双循环,交流互动见成效的良好开端。
(四)精准施策,初见成效
自成立“双减”办公室以来,我们聚焦中央《意见》“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这个主要工作目标,坚持校内外统筹施策。通过提高作业管理水平、课后服务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举措,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好回归校园;通过严格审批、联合督查、强化治理等举措,促使学科类校外培训按照要求逐渐规范、关闭,有效减轻了学生课外培训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目前发放致家长、学校及家庭的“三封信”50000余份,学校启动会57次,全区培训会议3次。
(五)提高作业管理水平,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1、要求各校制定作业管理办法,严格控制作业总量。
各个学校制定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公示制度,分年级、教科研组加强作业统筹管理,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作业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小学一二年级不允许布置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作业未完成的有的学校实施“熔断机制”第二天再问老师,确实保证学生睡眠。
2、优化作业设计质量,创新作业内容。
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各校基本采用分层递进布置作业,如:分难度适中的必做题、选做题、学霸题等,有分层作业、创新作业、拓展作业,让学生“吃饱”“吃好”,满足不同层次孩子的需求。
3、作业的批改和讲评。
(1)重视作业批改的及时性。教师合理使用各种批改形式,及时、逐词、逐句、逐题批改作业,批改要用统一的批改符号,使用激励性、启发性、指导性批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2)对布置的作业做到全批全改,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督促学生订正,并做好复批工作。同时认真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反馈改进教学过程。
(3)加强作业讲评的针对性。提倡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教师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批阅结果,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面批矫正或予以个别辅导。作业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加强拓展和延伸,突出作业中难点的处理,疑点的解惑,关键点的拓展。引导学生根据作业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后续学习。
(六)实行“一校一案”、“两个覆盖”、“三个延伸”、“5+2”模式
田区教体局全面实施“托管+拓展”课后服务模式,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一是坚持一校一案,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学生自愿选择,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二是实现两个全覆盖,全面推行“托管+拓展”,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全面推行“5+2”模式,实现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三是推动三个延伸,支持学校根据学生特殊需求延长课后服务时间,学校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应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支持初中学校课后服务向晚自习延伸,支持托管服务向寒暑假及双休日延伸。各校在试运行的过程中根据家长的需求和反映的问题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修改方案。
三、问题与困难
(一)落实“双减”政策有痛点。实施“双减”,责任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开展“5+2”的课后延时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减负”、老师“增负”问题。
(二)资金发放监管有难点。各校落实“双减”需要解决好“谁出钱?出多少钱?发给谁?发多少?庞大的资金监管、全市标准是否统一”等问题。
(三)学生学足学好有堵点。在课后延时服务过程中,由于不能够准确把握课后服务的内容、质量、效能的“度”,有可能演变成为变相补课,提前抢跑,产生新的社会焦虑。
(四)培训机构生存管理有漏点。目前各个培训机构都在进行“营改非”或“学科类”转“非学科类”,各培训机构面临生存难的问题,造成一些机构卷款跑路现象。少数校外培训转地下、一对一、众筹私教等,带来管理难的问题。
四、下一步打算
(一)加强宣传引导,家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二)全面规范课后服务行为,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三)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优化作业设计方案。
(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六)加强家庭教育,家校形成合力。
(七)全面从严审批和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让教育回归校园。
目前,田区教体局正在加快研究制定“双减”工作的相关措施和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科学评价,把握好减负担和增效之间的平衡、校内作业与校外培训的平衡,以抓教育教学质量是根本,让“双减”真正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净化教育生态环境。
5.课后服务情况总结报告 篇五
一、开展情况
我校在校学生人数2563人,共有2000人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学生参与课后服务情况如下: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分成两部分,大部分学生周一至周五为看护时间,全校参与人数1075人左右,占参与课后延时服务86.9%;部分同学参加社团,每天分别开展不同的社团,共有17个社团,包含音体美、科学、信息、心理。
二、主要举措
1.学校组成由杜校长领导的小组,从任课,教室安排、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盘的考虑,让课后延时服务有序的进行。
2.同个班级超过30个人的优先安排任课教师进行看班,一来方便管理,二来符合家长的意愿,班级报名人数没有满30人的,则安排同一年段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进行延时服务。
3.结合学校各社团的兴趣的时间安排,灵活机动进行类似走班制的课后延时服务,有兴趣小组活动的去参加兴趣小组,当天兴趣小组没有活动的回到班级参加课后延时服务。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一是课程较为单一:看护教师均为本校班主任教师,具有各项特长的专任教师非常少,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大部分以看护为主,除了技能课的专职教师外,大部分主任学科开展兴趣小组的意愿不大。
二是家长更愿意参加的是有班级看护的课后延时服务。
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参加看护的课后延时服务,有时间可以完成作业,反而对于兴趣小组的,即使是免费的,家长也不愿意报名。
6.课后服务情况总结报告 篇六
为了解决学生放学早、家长下班晚、时间不衔接、出现教育时段空白的问题,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贯彻落实《蚌埠市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本学期,某某学校继续开展了课后服务,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服务对象及时间
在筹备开展课后服务初期,学校和家委会积极联系,召开了校级家委会,班级家长会,积极动员宣传,向家长说明开展课后服务的目的、原则、时间、内容、收费及学生安全管理,得到了全体家长的认可。目前学校课后服务包含了全校学生。另外,学校开展延时课的时间根据时令不同适时调整,但都不晚于18:00。
二、服务志愿者及内容
学校自从筹备开展课后服务以来,得到了教师的广泛支持,积极踊跃报名,作为一名志愿者加入到课后服务队伍中去。学校一二年级主要以团队活动、手工操作、作业辅导、课外阅读为主。三年级以上主要以作业辅导、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团体活动等实践综合类活动,各年级都不存在老师上新课的现象。
三、收费标准
我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每天课后服务都不超过两节课,并且按照每课时2元的标准进行收费。另外,对于收费情况也进行了公示。
四、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目前学校课后服务开展还算顺利,不过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后服务结束后,还是有一少部分学生家长不能及时接孩子,为此学校除了加强打门口领导值班和家长护学岗,还积极与经常接迟的家长沟通,同时,学校也安排了在离大门近的教室,对于没有家长接的学生集中管理,确保学生的安全。
另外,学校也在进一步的加强和规范课后服务的开展,真正的开展,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解决大部分家长“三点半”“四点半”无人接孩子的难题。
7.课后服务情况总结报告 篇七
按照上级文件精神,为了切实解决下午放学后家长不能准时接孩子问题,我们学校全面展开课后延时服务。从上学期到本学期在不断优化调整服务方案,不断提高课后延时服务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作业当堂做,家长再无忧。
我校的课后延时服务分为两节课,第一节课为作业辅导时间。学生们在校就能完成家庭作业,而且疑难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快就能解决,回到家无业一身轻,可以更好地放松休息。
二、游戏变课程,延时也快乐。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我校活动场地小,学生分布在学校周围的情况,不断优化调整服务方案,不断提高课后延时服务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校本课程“快乐游戏课程”为课后服务抓手,根据不同学段儿童的心理特点,精选益智游戏内容,在室内开展数学游戏课程,比如汉诺塔、九连环、华容道等,在室外开展传统老游戏课程,比如滚铁环、跳花绳、特色翻花绳、拍方宝等。“快乐游戏课程”以游戏促学习,大限度的利用学校有限的空间,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了锻炼。
除了游戏课程,我校还有丰富多彩的特色社团课程。美术社团、舞蹈社团、合唱队、书法班、快板社团等等,孩子们的特长有了充分展现的舞台。
三、政策暖人心,家校乐融融。
我校延时服务以生为本,从孩子角度出发,将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孩子们在校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孩子们说:“以前在家写作业总是管不住自己。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总被爸爸妈妈骂。现在在学校就完成作业了,不会的题老师也会讲解解决,回家可以轻轻松松玩了。”
家长们无疑是课后延时服务的大受益者,他们不必为早接孩子、辅导孩子功课而发愁犯难,学校就为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家长们感激地说:“多亏了学校,把课后延时服务做得这么好,我们可以安心工作,不用担心孩子的接送问题了。”
老师们虽然相对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更顺利地展开今后的教学工作。课后延时服务就像一剂家校温情的催化剂,使家校关系更加融洽。
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我校将继续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模式,以教育温度解决家长后顾之忧,让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民生工程。
8.课后服务情况总结报告 篇八
开展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帮助学生告别厌学、不自信、不注重团队协作等方面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促进学生乐学、好学的系统工程。为切实做好我校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本着“课后服务人人悦师生协作共成长”的原则制定了详实的工作方案。切实地解决了中职生课后时间无所事事的实际问题,得到了家长、学生一致好评。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为配合教育改革督查及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实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真办职教、办真职教宗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学生课后服务领导小组
顾问:
组长:
副组长:
成员:中层各科室负责人及处室成员、各年级组长及各教研组长、学生社团负责人、各班主任、各宿舍楼层生活老师、图书馆管理员。
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由肖国林副校长具体负责安排各项课后服务工作,集中学校师资力量,调配各方资源,课后服务下设工作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蒋作圣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学生课后服务的原则
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由学生或家长自愿选择。开展课后服务工作,要事先充分征求学生或家长意见,主动向学生及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建立学生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
四、学生课后服务的范围(形式)、覆盖学生数
基于中职生特点,课后服务工作覆盖学生旨在全员参与。学生课后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每天下午放学后的第二课堂-校园活动、每天校园之声广播站辅导校稿播音、青年志愿者执勤“卫生文明监督岗”、每天晚自习前四十分钟读书活动、各种兴趣小组辅导及活动开展、体育教研组组织师生活动、图书馆阅览、学生社团例会辅导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
五、学生课后服务活动时间安排、分工安排
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且系寄宿制学校,主旨时间安排如下:
1、在校每天下午17:15-18:50,开展相应课后服务工作,各处室(班级)或社团负责人负责纪律、秩序等;
2、在校每天晚自习前四十分钟读书活动,各班主任负责考勤、纪律、秩序等。
3、在校每天的早中晚三个时间段辅导校园之声广播站播音,广播站负责人校稿指导播音。
4、在校每天组织青年志愿者执勤“卫生文明监督岗”,团委负责人指导开展。
5、把高三学生的培优工作(治跛腿)纳入课后服务的范畴,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安排每天晚自习下课后四十分钟作为辅导时间。
六、工作要求
课后服务是教育部统一部署的民生工程,各处室、班级、社团要结合实际,积极作为,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学生课后服务责任。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凡是参与此项课后服务的老师必须提高思想意识,切实做到真正为广大学生成长为出发点,真正做到育人教书,所有参加老师要按学校的安排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参加这项工作。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所有课后服务一律不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必须是完全自愿参加。
参与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教职工,学校将适当给予补助。
七、考核办法
学校将参与课后服务的辅导教师工作表现纳入教师考核范围,并对参与课后服务的老师计算一定的工作量,每月将对课后服务的出勤情况等常规管理的情况给予公示,对在这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老师学校将给予表彰,对不认真参与的老师将给予通报批评或纪律处分。
经过探索与实践,我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初见成效。老师们、同学们在活动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携手合作,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同时深知课后服务工作欲想精益求精,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后服务工作,我们一直在路上。
9.课后服务情况总结报告 篇九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回应群众关切,帮助家长解决接送学生困难,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按照青岛市政府、青岛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根据教体局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结合我校实际,现就开展免费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针对学生在下午放学后存在无人看护问题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是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学校规定的课程教学之外开展的便民性服务措施,是坚持以生为本育人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改革举措,更是主动回应家庭需求,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二、工作原则
课后延时服务坚持自愿免费原则,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优先保障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亟需服务群体,倡导在外务工父母返乡就业创业,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保障孩子学业教育。
三、实施范围
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学生均可申请参加。
四、实施时间
周一至周五下午X:XX—X:XX,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具体时间。
五、实施场所
主要依托各班级教室为主,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同时充分利用学校运动场、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等场馆和功能教室,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
六、实施人员
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学校党员干部为骨干,同时充分发挥家长、义工、志愿服务者、各类专业特长人才、社会知名人士的作用,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工作。
七、实施内容
1、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免费课业或心理辅导帮扶;
2、开展“书香校园、海量阅读”活动;
3、组织进行体育、艺术、科技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辅导、训练、竞赛、展演活动;
4、开展“第二课堂”社团兴趣小组活动;
5、开展与学生综合素养拓展提升相关的其他课余活动。
八、实施要求
1、加强领导。各年级和相关处室要高度重视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回应家长关切,立足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课后延时新模式,打造课后延时服务品牌。
2、保障安全。建立健全课后延时服务安全管理制度,对参加服务的学生切实负起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对师生安全意识教育,配备数量足够的值班人员和负责教师,明确保卫和工作人员责任,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管理、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
3、加大宣传。积极做好学校开展课后延时服务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争取社会各方协同支持,凝聚教师、家长共识,形成家、校、社合力,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4、加强督查。学校对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将进行督导检查,并将其纳入年级组和个人考核,确保学生“晚走可留校、留校有陪伴、陪伴有温度”。
10.课后服务情况总结报告 篇十
为深入贯彻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的政策要求,切实提高学校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在课后服务方面做了细致的准备和谋划,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策解读
我校接到上级文件后立即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共同学习梳理有关课后服务的文件精神。并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带领教师共同学习、解读文件精神。在集中学习和解读的过程中,使老师们认识到“课后服务”开展的重要性、长效性和紧迫性,为下一步优化工作方案,创新工作方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科学制定方案
为确保课后服务相关政策落地落实见实效,教导处与政教处广泛搜集实验校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地区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几经讨论研究,分别制定了实验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方案》《课后服务管理制度》《课后服务管理办法》等,科学精准的方案制定,为课后服务的有序有效开展,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有效部署开展工作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系列文件要求,我校以服务好家长、学生为宗旨,把开展好放学后课后服务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课后服务分为两段式服务,一段为班主任教师作业辅导,以补差、补缺、辅导、答疑、面批和订正为主;二段为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办学特色设置的特色课程。如:艺术类、文学类、工艺美术类、科技类、体育竞技类等特色课程。
开展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一年八班学生家长说:“感谢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我在乡下工作,没有时间接送孩子,有了课后服务,我就可以安心地工作了!”
四、家校共育
无论是双减还是五项管理政策,都离不开家长们的关注与支持,为取得家长的理解与帮助,我校及时利用“致家长一封信”“问卷调查”“线上家长会”“美篇”等方式与家长做积极的沟通,充分征集家长合理的建议,家校共育,形成合力,使得“手机、睡眠、作业、课外读物、体质健康与课后服务”工作得以正常、有序、有效的落实与开展。
双减与五项管理是惠及民生的好政策,虽然万事开头难,但我校会竭尽全力把工作落实落细,努力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