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在校学生,我觉得我想的这几个办法对你应该是很有作用的。 首先,我是坚决抵制使用减肥产品的,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为了减肥去买减肥药,喝减肥茶,最后效果并不明显,而且会对这些减肥产品产生依赖性,更有甚者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尤其是肠胃部分。第二,我不提倡因为减肥,去饿肚子,节食,这样就算有可能会瘦下来,那也是不健康的,就算减肥,也要以保持身体健康为基础。 减肥这件事,说简单了,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先来说管住嘴这件事,如果你是易胖体质,就要管住自己少吃一些能量高的食物,比如巧克力,奶油之类的食物。就算减肥,也一定要按时吃早饭,不吃早饭的话,极容易患胆结石,尤其是女生,如果要减肥的话,晚上可以不吃饭,取而代之的是,多吃水果,睡觉之前不要吃东西。 再来说迈开腿,在校生的话,必然没有健身房的那么多器件,那么最方便的运动就是跑步,可以是清早起来晨跑,也可以是傍晚时分夜跑,最好不要在中午跑步,尤其是夏天,还有就是教你一个小技巧,吃完饭之后不要直接坐下,或躺下,我的一个舍友,身材保持的特别好,她吃完饭后就站两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之后才会坐下,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这两个小时散散步。还有就是除了跑步,你还可以做仰卧起坐,俯卧撑,也可以从网上搜索一些瑜伽动作来对症下药。 希望你减肥成功!
大学时期正值我们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时期。你的态度、品行、心智甚至体重体型都会在此阶段发生变化。然而,身体变化并不一定意味着你就会应验“新生增重5磅”的说法。相反,你的身体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发展成一位年轻人。如果能在这段成长期抽出时间天天锻炼,并搭配合理饮食,你便会拥有令人羡慕的好身材。如何才能在大学时期选择一种健康、简单的生活方式呢?下面就是我的建议。
1.远离电脑
我们不能把时间都浪费在上网上。尽管你很想在脸书上跟进你心仪的对象最近参加球赛照片,但这对你来说却没多大价值。要在大学期间收获好体型,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离开电脑,到户外或去健身房。说不定你会在锻炼的时候遇到另一个校园心仪对象呢!
2.健康饮食
对的,在大学城里到处都有快餐店和夜宵。为了确保自己不会为可怕的“新生增重5磅”而烦恼,一定要注意你的食物类型和分量。除了锻炼,保持体形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健康饮食。扔掉薯条、改吃沙拉的感觉其实也很不错哦!
3.找到减肥动力
要在大学期间保持体形,减肥动力是关键。考试、联谊、聚会等等都是你减肥的障碍。没有动力,很容易就能找到不去健身的借口。假设你会成为“饥饿游戏”里的第一个死者,你就有动力去做有氧运动了吧?总之要找一个减肥动机,并每天提醒自己。
4.乐观向上
减肥过程中,积极乐观的态度也很重要。如果你只是不停抱怨自己多胖,说自己永远也瘦不下来,没办法去健身房,那你只是深深地伤害了自己。你应该为参加健身锻炼而感到自豪,这是你应得的!
5.尝试新事物
你是否已经厌倦在跑步机上运动呢?找个朋友一起去学校娱乐中心上上课吧。有很多健身房都教授各种课程,比如动感单车、搏击操、尊巴、举重、舞蹈、踏板操、瑜伽和普拉提等等。这些课程都能使你的健身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消耗的热量至少和以前在跑步机上消耗的相同。另外,你会从中获得更多乐趣!
国外的是为了强健体魄,体会运动的快乐,好体格能被人羡慕,国内的除了这些外,还有是为了体育考试合格以及减肥。
现在很多人都崇尚以瘦为美,发现体重秤上的数字变大后就会感到焦虑,就会开始减肥。而且在大学里我们会看到很多体型容貌都很优越的同学,难免会有比较的心理,也会开始减肥。但是减肥方法千千万,究竟怎样才能有效减肥呢?今天就结合我自身的减肥来聊聊吧!
1.合理饮食
很多人减肥包括我自己都会有一个误区,就是节食。但是这个其实是不对的,有可能不仅不会达到减肥的效果还会伤害自己的身体。所以要合理饮食,比如一定要吃早饭,可以选择吃鸡蛋、玉米、一些粗粮等。中饭在食堂注意荤素搭配,我觉得就可以。晚饭可以稍微少吃一点。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暴饮暴食,遇到喜欢的食物,也不会一下子吃太多。减肥吃的对可能比不吃效果会更好哦!
2.不要懒惰,动起来
有一句话叫“管住嘴,迈开腿”。我们可能虽然饮食方面得到了改善,但是想一想每天吃完饭就会躺着,平时是能不动就不动,这样减肥成功的几率能有多少?所以一定要动起来,而且在大学里想要运动也是很方便的。比如可以和室友相约去操场跑步,可以打羽毛球或者是跳绳。我之前还看到有人就是在宿舍楼下跳减肥操,这些运动都会是很有效果的。还有就是减肥的人不止你一个,应该会有那种减肥的氛围,会带动自己。
3.要有减肥的目标和动力
自我感觉减肥真的是一个持久战,如果自己没有一个明确的减肥目标和动力支撑的话,真的很容易就放弃了。我曾经有两个月都在减肥,可能就是减肥方法不对,加上减肥动力不足,到后期的时候我就处于摆烂放弃的状态。甚至一度安慰自己胖一点也没关系,就此放弃减肥的念头。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很强烈的减肥的想法,比如现在快要到夏天了,我的减肥动力就是一定要在夏天穿上好看的小裙子。
4.心态要稳
有些人减肥看起来是不是很轻松很容易,然后自己兴冲冲地去学习。结果呢,努力了许久,一斤没掉,可能还胖了几斤。这种情况真的非常地打击人,很有可能就不再坚持了。我从2月份开始减肥,半个月体重都没变,我都想放弃了。然后后面就开始掉秤,信心又回来了。等减了五斤后,将近有一个月都不掉秤,后面度过这段时间又开始缓慢掉秤了。这在减肥过程中很见见,所以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既不要和别人比,也不要过分纠结体重,按自己的节奏来就好。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觉得首先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早睡早起,不要熬夜。作息不规律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速率,还会导致新陈代谢紊乱。这样的话,人体内的热量就不会及时消耗,会形成脂肪,我们就会变胖。还有就是减肥期间可以多喝水,会促进新陈代谢,对减肥是有帮助的。最后一个就是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尽量细嚼慢咽,这样的话我们会有饱腹感,就不会吃的太多,自然有益于减肥。
结语
虽然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崇尚减肥,想要让自己更瘦一点。但还是建议大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的减肥方法,科学减肥。同时也要正确看待体重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需要追逐一致的美。身体健康就是美!
对于我们来说,平时的适当的运动,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还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情,拥有健康的体魄还可交很多朋友。。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运动与健康成果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摘要:
营养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本文阐述了生活中与健康营养相关的例子,如何健康减肥,如何有用抗朽迈,一些催进健康品的不错熟悉,健康要从细节做起。主要从健康运动,均衡饮食,心理健康等方面阐述如何健康减肥,抗朽迈,保持健康等。
关键字:
营养健康 减肥 抗朽迈 运动 均衡饮食 心理健康
正文:
在我们的身旁,营养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的平生总要吃喝吧,那如何吃患上健康喝患上合理,都是营养学食品与健康的范畴。俗话说患上好:身体是革命的资本。一个人没有了健康,别的工具更没法谈了。而健康又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前面所说的身体上的,别的一方面就是心理上的健康。健康固然重要,但人要想愉快的活在这个世界上,也要适当的纵容一下自己。
现在,许多人生水平提高了,对生活的质量也有所要求了。注重了生活上的一些细节。以前只要能吃饱就大好了,而现在不仅要吃饱并且要吃好,还会买点催进健康品补补。经常在告白上呈现一些,像加钙加锌的催进健康品,啥子减肥药,抗朽迈药。它作用真的那么好吗?符共同经营养学的吗?现在我们来切磋一下健康营养与减肥.朽迈等关系:
肥胖是现代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最近身旁的一些同窗正在追求减肥的 方法 ,有的在想试试减肥药,有的去做做针灸,有的节食,试图拥有苗条的身材。但是上完营养学的食品营养与健康选修课,我想这些方法都不是太有用,治标不治本!其实要想减肥,纯真通过节食,削减营养摄入来举行瘦身减肥是不健康的也是不科学的,减肥不能以捐躯健康为代价。营养专家经多年的调研,提出了一个健康的新观点:减肥瘦身应从均衡营养做起。当体内的营养均衡,过剩的营养被消耗,排除出体外,不足的营养素每日患上到数量适宜补充,肥胖天然消掉且保持身体健康。要达到营养均衡,同样平常饮食各方面需多加注意,天天各类食物进餐要多样化、均衡、数量适宜。
健康的减肥是应当限制膳食的总能量,而不仅是限制脂肪的摄入,减肥期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含糖量低和数量适宜脂肪。正常环境下,碳水合合物比例为55—6O%,脂肪为2O~25%,蛋白质约莫为15~闲”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成为了一种奢侈。而天天在严重的8小时工作之后能让自己享受几分钟的平静韶光绝对有帮助于女人把自己塑造成年青的尤物食品与健康。所以,天天不管有多忙,都不要忘了抽出一段时间独处,由于每一个人都需要完全的时间与自己会话。衰总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只能让它减缓下来。希望全国爱美的女士能达到心里美丽的胡想!
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对营养的不不错的理解。像告白商为了能挣钱,夸大了一些催进健康品的作用。并且中国的消费者麻木的追求,让一些本来挺好的产物,运用不当,反倒导致一些欠好的反应。催进健康食品是指构成许多人通常所吃的膳食以外的一些非传统食品或其身分。消费者希望通过食用这些催进健康食品来增强健康水平,改善有机体心理功能,乃至预防疾病。一些告白商却夸大,让消费者麻木认为催进健康品能治病,再加上中国人的那种攀比和多多益善的习气。使患上一些好的方面也被扼杀,甚至变患上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像一些补钙的催进健康品, 儿童 吃患上不当健康食品有哪一些,导致了钙化的环境也是有的。所以不能一味地追求,要掌握适度,才气真正地达到催进健康的作用。也符共同经营养学的要求。其实这些催进健康养生品终极的目的,是要达到健康这个境界。那如何才气健康呢?
健康从细节开始,营养学上非常注更生活上的细节。把健康的希望依靠于医生开药、个人服药的作法是不可取的。由于影响一个人健康长寿的因素很多,除遗传基因外,主要另有后天的生活体式格局、举动和健康观念等。按照我们的生活习气及一些长寿者的 经验 ,主要是运动、饮食及均衡而宽大旷达的心理素质。 体育运动 勾当要经常、适度:现代人生节律加速、市场竞争力加重、工作效率要求高,大多数人认为没有参加熬炼身体的时间;一些年父老认为,要催进健康靠病院、有疾病找医生,只要离病院近些,有医生护驾,运动不运动都同样,因此不主动参加熬炼酸碱食品与健康。我国唐代闻名医学家孙思邈在 总结 养生健身之道时指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养生之道,常欲小劳”,强调了要健康长寿必需举行数量适宜的运动。运动时间是非、运动量巨细,应按照差别的季节、气候及个人体状况而定,既无不过,又无不及。如潜泳、爬山、散步、跳舞、练太级剑、书写艺术、绘画、走亲访友、相互扳谈、干些家庭事务等,都有助于舒筋活血、强体健身,不仅能调治个人的情绪,使表情舒服,还能让人精神抖擞,提高工作效率。有关研究也证了然这一点儿,当人运动时,前脑右半部会逐渐活跃,并取患上支配地位,孕育发生愉快感觉,调治人体内部的免疫机制,提高有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心态均衡、乐观向上:医学心理学认为,许多人心田的设法、对事物的观念、理解能力,决定着个人的情绪感触感染状态,其催进健康作用是药物不能相比的。但有时又很难做到心态均衡,如离健康食品网退休、复员、改行、职务调解、工作变更、奖金待遇、同事的理解撑持与否、支属离去等,都会使情绪孕育发生起伏变化,或是焦虑、忧愁、严重、郁结在心没有发泄的,或是愤恨、悲哀、疾苦等。情绪的急速变化,会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促使肝脏中的糖元素大量释放进入血液,提高血糖液体浓度。胰岛素分泌量也有转变,肌肉不能协调,对脏器起不到掩护作用。因此,不管遇到啥子样的环境,都要面对现实,保持脑筋冷静,具体阐发所遇到的各类困难,并要暗示自己能够解决,多看见胜利的希望,以提高勇气和信心,并用积极的办法打败它。同时,要学会与人交流,听听他人的定见,学会理解、尊敬、关心他人,包孕自己的家人。如果问题还患上不到解决,也不要埋怨或严重,而应再换个思维的角度、方法,从头熟悉、不错看待自己,不错看待他人乃至社会形态,做到知足常乐、自患上其乐、乐善好施;既健康 食品恣意品味人生的美好,又经心呈献社会形态;既有事业进取心,又有生活平常心;既要精心做好本职工作,又要有富厚多彩的 文化 生活。
膳食布局要合理多样: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气是以谷物为主,喜食杂粮。现在的健康观念认为,在制作膳食的历程中应做到荤素、粗细配搭。粗细合用,保障营养,杂粮中的大米和面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纤维素。多食用含维他命多的蔬菜、瓜果类,如莱菔、芹菜、菘菜、豆芽、春笋、橘柑、杏仁、核桃等,多食用含有大量蛋白质、多种维他命及钙、铁等元素的食物。由于其中的维他命C、抗氧化维他命及微量元素,能软化人体血管,断根有害的基,起到掩护心肌的作用。适当吃些鱼、牛羊肉、牛奶、豆成品,此乃蛋白质的来源。猪肉的比例要适当些。少吃盐腌、油炸及熏制的食物,限制盐、动物油、肥肉、动物内脏的摄入。健康的人体需要多种营养食品营养与健康素,纯一种食物难于全数餍足,只有多样化,才气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维他命、纤维素,以维持人体酶的系统性,增加免疫,预防疾病的发生。
现今社会,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给人们带来了许 多健康问题。一些人长时间在电脑上工作、娱乐和“网络漫游”又带来了有损于健康的“电” 脑网络综合征”;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饮食结构,人们在享受丰富美食的同时,由于营养物质的过量摄取,能量消耗的不足,造成了肥胖、心血管疾病等现代“文 明”病的蔓延,且发病年龄日趋提前。由此可见,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已经成为刻不容 缓的事。
健康、长寿、智慧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从几千年前的上古起,人们就一直在苦苦探求防御疾病、延长寿命的奥秘。古希腊 名言 :“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明确提出了跑步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在进入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的时代,人们更加认识到生命的可贵,而重视追求生活的质量,健康的地位和价值也随之在提高。
体育运动能提高智力水平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体育运动在有意和无意之中活化了右脑,强化右脑的形象思维功能,加开发右脑的智力。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与右脑的 智力开发 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教学是右脑智力开发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它能够开发参与者的聪明才智。
确立良好的自我观念,自我概念是指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心理特点和情感的综合评价,它是通过很多的自我感觉和评价组成的,包括“自我定位”、“身体技能”、“身体自然条件”、“我的 爱好 取向”等。众所周知,体育锻炼会使人身体强健、精力充沛,所以坚持体育锻炼对于改善学生的身体表象和提高心理素质非常关键。因为身体表象和心理素质对评价学生的自我概念联系非常大,无论高矮胖瘦或男或女,其个体对自身不满意会影响个体的自尊心,使心情低落,进而产生不安的心理状态和忧郁症的发病率。有科研工作者研究发现,肌肉力量水平和个体的心理情绪的稳定性以及自信心成正相关,同时发现通过持续的科学的体育锻炼来加强力量训练,会使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加强从而使个体自我概念显著提高。
世界卫生组认定健康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现代科学研究揭示在所有运动项目中,以有氧耐力项目最利于人们的健康。国外有资料表明,运动状态下的人体吸入的氧气可比安静状态时多8倍,也就是说有氧代谢运动(耐力性运动)可使人体获得最佳摄氧量。各国学者共同推荐的健身性有氧代谢运动为:快步、慢跑、 游泳 、骑自行车、跳 健身操 (舞)。这些运动能有效地增强呼吸系统摄取氧、心血管系统荷载及输送氧的能力,以及组织有氧代谢利用氧的能力,因此有氧运动对人体有生理生化、心理等多面的良好影响。
有氧运动的代谢主要依靠有氧代谢,即在有氧情况,糖、脂肪、蛋白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代谢过程释放能量合成ATP,构成骨骼肌肉有氧代谢供能系统。糠、脂肪和蛋白质称作细胞燃料。其中糖是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人体能量来源的70%之多,以糖元的形式存在。有氧运动时首先消耗肌糖元,当肌糖元不足时由血糖补充,肝糖元又不断补充血糖。长时间锻炼能改善运动时血流分配,使肝血流量增大,流经肝脏的糖异生基质量增多,被代谢用的机率也相应升高。
大学时期的体育与健康生活方式关系到学生未来的体育生活化、终身化,也关系到终生健身行为方式的养成。本文分析了体育干预对大学生的身体和身心的影响,旨在为引导和促进大学生形成一种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健康生活方式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一、体育锻炼与身体健康
体育锻炼是通过科学的身体活动形式给予人体各器官、系统一种良性刺激,促使身体的 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等方面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反应和变化,从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实践证明,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而且还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体质的强弱受多种因素影响,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
现任国际运动医学联合会主席霍尔曼教授指出:每天坚持中饭步10min 心脏可以年轻20 岁。科学的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系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 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作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不断增多。用脑过度会使脑细胞转入抵制状态。如不做调整,则会导致 记忆力 减退甚至神经官能症而严重影响健康。科学研究证明,体育锻炼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改善大脑的供氧状况可消除大脑疲劳、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体育锻炼还能使大脑皮质及时、准确地调动植物性神经系统;尽早地进入工作 状态,使大脑反应快,自动化程度高,功能加强。
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体育锻炼不仅对人的身体发生影响, 而且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 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够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 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可以陶冶性情、保持健康的心态, 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 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 体主义精神。
研究表明,有氧锻炼或不强烈的身体锻炼有助于降低轻度和中度精神抑郁者的抑郁水平。如果能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比单纯进行体育锻炼能更有效地降低抑郁。体育锻炼可以锻炼意志,而有坚强的意志 品质才能坚持锻炼,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体育锻炼是一种欢快的活动,它使人身体健康,心情舒畅,有利于塑造一个愉快、开朗、健康的心灵,促进个性气质的健康发展。
科学减肥指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减肥。
早上吃的营养点,中午吃的丰富点,晚上少吃或只吃水果和蔬菜。每周坚持运动5、6次,每次最少40分钟,例如:慢跑、健身操、跳绳、快走、瑜珈。一定要注意制定科学减肥计划,包括:药物调理计划、饮食计划、锻炼计划和时间计划等。
科学家研究发现,同样吃某些食物,有的女性越吃越胖,另外的却体重适中,原因自然很多,但与食物搭配是否科学合理不无关系。
运动减肥
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是最有效、最健康的减肥方法。它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可以促进能量的消耗,避免机体能量过剩而转化为脂肪积聚,同时也可以使机体已积聚的脂肪得以分解。
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步行、游泳、爬山、健身操、练瑜伽和打太极拳等。最好一次持续做完,保证每天累计40分钟以上,中间可以停止,且每次运动总消耗热量须达300千卡,通常这种运动量会造成心跳加快 ,或流汗的程度,平时建议可以结合决乌汤这类组方茶可起到较好的辅助减肥效果。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种类也日趋丰富肥胖的人越来越多了,因此肥胖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的健康隐形杀手,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引起一定的恐慌 。减肥也成为现代社会的潮流,减肥的方式多种多样 ,所以如何科学、健康地减肥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关键词] 减肥 科学 健康 均衡一、科学减肥的相关概念什么是科学减肥减肥属于以减少人体过度的脂肪、体重为目的的行为方式。科学减肥就是遵循一个“稳扎稳打,营养不减”的总原则,通过运动和饮食等方式,纠正造成肥胖的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以及少量的运动。为什么要科学减肥减肥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节食减肥、运动减肥、吸脂减肥、药物减肥等几个类型,细分之下的各种方法更是不计其数。但是如果没有以恰当的方式,盲目的减肥有很多危害,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甚至厌食都是因为减肥者不注重营养,盲目节食减肥导致。所以减肥者们十分需要纠正错误的减肥方式,以科学健康的方式进行瘦身。怎样科学减肥科学减肥的方式主要是以运动减肥和饮食减肥两种方式为主,因此就运动和饮食两种减肥方式展开探究。科学减肥要遵循一个“稳扎稳打,营养不减”的总原则,着重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般来说,患有肥胖病症的人都比较喜欢肉类、油类食品,这些食品热量高,容易形成脂肪,并且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所以,为了身体健康,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②作息要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不仅有益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对于减肥也有一定的作用。③适量的运动对于健康减肥是必不可少的。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减肥,还可以增强体质,有益于身体健康。二、运动减肥运动减肥的概念运动减肥是最科学最绿色的减肥方法,减肥是肥胖者通过一定的有氧体育运动,使其消耗身体多余脂肪,促进新陈代谢,达到运动减肥的目的。通常运动量越大,运动时间越长,消耗的糖和脂肪越多,最常见的运动减肥方法有游泳、慢跑、健身操、跳舞等等。运动减肥原理神经与内分泌功能。正常人之所以能保持相对恒定的体重,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合成与分解代谢相对平衡的结果,肥胖者的这种调节机能发生障碍,代谢发生了紊乱,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多余的糖类、脂肪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加强运动,可以改善神经与内分泌系统,恢复它对新陈代谢的正常调节,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脂肪沉积。运动减肥的方案每周进行1到2次中低强度间歇性运动有研究表明,进行一些低强度或者是中强度的间歇运动对于瘦身更有效,因为这样可以给身体带来更多的锻炼和刺激,所以在快走的时候不妨加入一些间歇性的慢跑,这样可以增加到2倍的燃脂率,对于减脂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可以让你在运动后保持身体的高代谢,让体内的脂肪更快被消耗,不过进行间歇性运动的强度不宜太大,一般每周进行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就可以了,将1到2两天调整为间隔的间歇性训练。进行户外运动消耗更多热量进行户外运动要比在室内进行运动消耗更多热量,而且进行户外运动在空气和环境方面也比较好,使人的心情更舒畅,也很容易使人忘记疲劳,在进行运动时也会更轻松更舒服,在户外跑步比在跑步机上会消耗更多的热量,而且也不易反弹哦。坚持游泳游泳也是一项很捧的减肥运动,可以快速减肥并且不反弹,不过坚持起着决定性作用。虽然是练出来的,但是游泳也有非常不错的减肥效果,因为人在水中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热量,只要每次游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消耗体内大量热量,起到减肥效果,而且不易反弹。跳绳有效减肥不反弹平时也可以跳跳绳,跳绳也是具有减肥效果的有氧运动,只需要一小块空地就可以进行了,跳绳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提高呼吸频率和心率了,可以快速有效的减掉体重,只要坚持就不怕会有反弹哦,而且跳绳还可以锻炼协调身体的灵敏性。骑自行车与跑步等其他有氧运动相比,骑自行车减肥更显得清爽一些。要做到骑自行车减肥,得做到以下几点:①一定要早起。早上,人的身体只最为旺盛的时期,起床运动,更够更好的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②选择好地点。平常大家忙于工作、学业,都没来得及细细的欣赏我们周围点点滴滴的人和物。所以,为了增加减肥的趣味性,为了拟补我们的缺憾,地点最好选择再户外。③代替运动。有时候无法挤出专门的减肥时间,你可以1周骑两回自行车,或者是骑自行车去。三、饮食减肥饮食减肥的概念减肥属于以减少人体过度的脂肪、体重为目的的行为方式。饮食减肥是指指通过控制每天食物的摄取量疗法来达到减少身体脂肪堆积的一种方法。饮食减肥的原理最新的营养学强调少食动物食品,合理配餐。以“低热量”为目标,推荐素食,来控制体重。高蛋白质十分有益于人体健康,而低糖份是修正体形的关键。这种饮食法需要控制糖的摄入量。减肥瘦身时,忌食动物内脏、水生贝类、土豆制品、牛肉、酒、牛奶、口香糖、猪肉、糖、淀粉。素食能保持人体适当的体重,使血液保持适当的碱性,以促进新陈代谢,将体内蓄积过多的脂肪和糖分消耗掉,以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饮食减肥的科学搭配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一般人习惯于一日三餐。人体最大消耗是在一天中的上午。由于胃经过一夜消化早已排空,如果不吃早 饭,那么整个上午的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完全要靠前一天晚餐提供,这就远远不能满足营养需要。这样长期下去容易引起急性胃炎、胃扩张、急性胰腺炎、冠心病、心 肌梗塞等。如果吃夜点就会产生超额能量,剩余的能量转为脂肪蓄积起来就容易发胖。所以在睡前三小时以内不要吃任何东西是最理想的瘦身方法,特别注意不要喝 酒、肉类食物。控制主食和限制甜食如原来食量较大,主食可采用递减法,一日三餐减去50克。对含淀粉过多和极甜的食物如甜薯、马铃薯、藕粉、果酱、蜂蜜、糖果、蜜饯、麦乳精、果汁甜食,尽量少吃或不吃。副食品可采用瘦肉、鱼、蛋、黄豆制品和含糖分较少的蔬菜、水果等。多餐少量在瘦身的过程中,最好是遵循多餐少量的原则,将一日三餐的食物总量分配到一日五餐当中。并且一天最后的一餐最好在睡觉前5--6个小时的时候进餐。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瘦身:纤维能阻碍食物的吸收,纤维在胃内吸水膨胀,可形成较大的体积,使人产生饱腹感,有助于减少食量,对 控制体重有一定作用。富含纤维的食物主要有:燕麦片,大麦,玉米,荞麦面,各种豆类以及蔬菜等,此外健康食品所含植物纤维最为丰富,是 从多种植物中提取制成的健康瘦身膳食。人吃含纤维素的食物就能在一定时间内很好的进行消化吸收而后将废物排泄,减少食物热量剩余,阻断脂肪产生使瘦身变得 更健康更自然、。饮食中食纤维多的人,咀嚼的次数也多,因此进餐速度减慢,结果使小肠能够慢慢地吸收营养。由于食物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若大量食用,则便 秘也自然减少。
一.前言我们都很清楚,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肥胖很快就会超过吸烟,成为全世界导致过早死的最大单一因素,而且还会降低人们生活质量,使医疗费用升高。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统计,随着美国人变得越来越胖,已有1/3的成年人患上了肥胖症,还有1/3的成年人超重。《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每年都会导致16万多个“预计外”的死亡人数。逼人的形势,让我们急迫地想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多余的脂肪为何如此难以摆脱?似乎不应该这么困难。减肥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只要摄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能量就行。但是,如果真的这么容易,肥胖就不会成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全球首要健康问题。肥胖是受生物-行为-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一种多因素疾病,病因多为以下几种:(1)脂肪摄入过多,这是促进肥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脂肪摄入和消耗通过两条途径维持平衡,脂肪氧化供能和通过神经负反馈减少饮食中脂肪摄取。若摄入和消耗不能维持平衡则会促进肥胖的形成;(2)低代谢率与肥胖形成属于遗传因素,如印第安人的肥胖;(3)基因突变。与肥胖有关的基因突变和变异,包括消脂素(瘦素)基因突变、消脂素受体基因突变、β3受体基因突变、解偶联蛋白基因变异。消除肥胖的方法有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药物疗法,鉴于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在精神和毅力上的挑战,最易被人们接受和寄予厚望的方法是服用减肥药物。二.常用减肥药减肥原理目前应用的减肥药主要分为食欲抑制药物、抑制肠道消化吸收的药物和增加能量消耗的药物三大类。1.食欲控制药通过影响神经介质的活力,降低食欲和增加饱感,从而减少食物的摄人。这类药物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减肥作用,但其效果有限且个体差异较大。影响5-羟色胺(5-HT)系统药物影响5-羟色胺(5-HT)系统的药物促进5-HT释放,并抑制其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HT的含量,从而兴奋下丘脑饱食中枢,抑制食欲。该类药物有芬氟拉明、右芬氟拉明、氟西汀、舍曲林。具有部分减轻体重的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多,短期服用有恶心、腹泻、嗜睡、口干、头痛头晕、旋转性眼震等,长期应用可引起心脏瓣膜损害、肺动脉高压等心血管病变。因此,1997年FDA决定禁止使用,已从市场撤出[1]。拟交感胺类药物促进中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阻断神经末梢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从而产生中枢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抑制摄食中枢。该类药物有苯丙胺及其衍生物,如苯丙胺、苄甲苯丙胺、安非拉酮、右苯丙胺和苯丁胺等。减轻体重的效果确切,曾作为一类非处方的食欲抑制药得到广泛应用。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有过度兴奋致失眠、头痛头晕、心率和血压升高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部分药物具有成瘾性。因此不能长期治疗使用[2,3]。混合型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混合型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同时抑制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这些神经递质在脑中的浓度,从而抑制食欲。该类药物有吲哚类及其衍生物,如吗吲哚、环咪唑吲哚、西布曲明等。西布曲明同时可增加中枢交感传出神经的兴奋性,进而兴奋β3-肾上腺素受体,增加脂肪组织的葡萄糖利用和产热作用,从而增加能量消耗,降低体重。它成瘾性小,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口干、焦虑、失眠、便秘以及潜在的升血压效应等[4,5]。2.抑制肠道消化吸收的药物高脂饮食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因此,减少脂肪在胃肠道的吸收是控制体重的又一措施。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是强效、专一、长效的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在胃和小肠内起作用,抑制脂肪酶,阻止脂肪分子分解成较小的、可吸收的甘油三酯,从而减少脂肪的吸收,控制体重。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微而短暂的胃肠道副作用,影响脂溶性维生素E和A的吸收,故应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仍有待确定[6-8]。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在小肠中可竞争性地抑制葡萄糖苷酶,减少多糖及双糖分解生成葡萄糖,从而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具有降低餐后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的作用,但可引起肠胀气、腹痛、腹泻等副反应[9]。3.增加能量消耗的药物中枢兴奋药能刺激脂肪氧化、增加能量消耗,且可降低食欲。但往往需要较大的剂量才能达到减肥效果。如麻黄碱、茶碱、咖啡因等。但对这类药物比较敏感的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兴奋、失眠等不良反应,有心绞痛性疾病的患者应慎用。肾上腺素β3受体激动药选择性的β3受体激动药,能增加白色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和棕色脂肪组织的热生成作用,从而降低脂肪的贮积;能增加脂肪动员和能量消耗,而不影响血糖水平。激素类药物甲状腺激素是常见的热量产生药物,在控制饮食基础上加入甲状腺激素,可加速肥胖患者的体重下降。三..国内减肥药市场 中国肥胖人群达7000万,是成年人总数的,其中北京市区15~54岁人群中有93万人发生肥胖,全市减肥产品市场容量9亿元。21世纪的中国减肥品市场,主要可归结为保健食品类、茶类、药品类、外用类、仪器类。90年代后期开发的两个新型减肥药奥利司他、西布曲明以其确切的疗效、较小的副作用给肥胖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在我国,以盐酸西布曲明为原料的减肥药如曲美、澳曲轻等隆重上市,再次掀起减肥药销售高潮,罗氏公司的减肥新药奥利司他于2000年宣布在我国的上市也对整个减肥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国内市场上出现的减肥药物主要分为以西布曲明为原料生产的减肥药、奥利司他、中成药类及左旋肉碱类四大类。 1.以西布曲明为原料生产的减肥药 在美国,两布曲明的商品名为诺美亭,1998年在美国上市,而四川太极集团是中国最早拥有盐酸西布曲明新药证书的制药企业,历时3年开发“曲美”(盐酸西布曲明胶囊),2000年6月,“曲美”成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第一个国药准字号减肥药。此外还有南京长澳制药集团生产的盐酸西布曲明胶囊“澳曲轻”、南京药业生产的可秀、由广西桂林集琦推出的“集琦亭立”和海南三洋德林公司的产品。2.奥利司他 奥利司他的商品名为赛尼可,为罗氏公司所有,1999年在美国上市。于2000年l1月初拿剑入市中国的通行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进口产品许可证,并申请7年半的行政保护,2001年2月进入中国市场。3.中成药类 中成药类减肥药继续畅市。近儿年来以天然植物原料为主要成分的新型植物性减肥制剂(绿色减肥药) 在国际市场上异军突起,销售额逐年上升,形成了一股“绿色风暴”。目前市场上准字号的减肥中成药主要有NRG清赘减肥胶囊、歌迪安减肥系列、瘦身减肥精油、韩国瘦身软黄金、绿瘦及欧麦诗闪电定点瘦减肥胶囊等。中医认为肥胖发生原因与“湿、痰、虚”有关,故肥人多湿、多痰、多气虚,因此减肥中成药多从理气、排毒、发散和抑制代谢出发,除减肥外,有些还具有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4.左旋肉碱类自从一个叫“西木博士”的人在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中推出一种叫做“左旋肉碱”的东西后,这个生僻的名词,一时间风靡了大江南北。在商场里,左旋肉碱类的商品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各类添加左旋肉碱的减肥药物多达几十种。报纸杂志上,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宣传和广告。在网上搜索“左旋肉碱减肥”,获得约几百万条结果。左旋肉碱最突出的生理功能是把机体内的长链脂肪酸运入到线粒体内进行氧化变为人体所需的能量。通俗地说,左旋肉碱在脂肪的氧化过程中充当了搬运工的角色。四.减肥药之坎坷路减肥药在受到众多消费者追捧的同时,也伴随不少的争议,所以大多数减肥药的命运可谓一路坎坷,有的甚至遭到巨额索赔。额诉讼赔款。发现于上世纪30年代的Dinitrophenol(DNP),因为该药能消耗热量产热而使身体快速减重,后因为致盲和引起死亡被FDA禁止。Fen-Phen,即fenfluramine和苯丁胺phentermine的复方药,90年代中期上市,曾经红极一时,但2年后,因为被发现引起致死性损伤心脏瓣膜严重副作用,药物被撤离市场,引发官司无数。赛诺菲-安万特开发的Acomplia,本来是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的双重作用的新药。于2007年在欧洲先获得减肥药的批准,但同样适应证遭到FDA的拒绝。理由是该药有增加用药者自杀倾向。2007年,大麻素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未能通过美国FDA的上市批准,之后也因为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抑郁、焦虑及增加服用者自杀倾向,而不得不撤出欧洲市场。受此影响,几项已经进入Ⅲ期临床的同类药的研发不得不提前终止。另一种减肥药,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西布曲明,也遭受了类似的命运。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物委员会(CHMP)依据一项西布曲明安全性评价的结果,建议在欧盟范围内暂停上市许可。此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名为“西布曲明心血管终点试验(SCOUT)”,始于2002年,历时约6年,共涉及1万名55岁及以上、超重或肥胖、有心血管疾病史或2型糖尿病史、或还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受试者。初步结果显示,与安慰剂对比,西布曲明增加严重、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脑卒中或心脏病发作等,至此国内市场上以西布曲明为主要原料的“曲美”等减肥药品已被迫下架。中成药类由于部分药理不够明确,很难在作用机理上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对于进一步开发药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另外,中成药类一本需要长时间坚持服用,停用后身体机能又会恢复到用药以前的状态,对长期用药的依赖性较强。对于现在在市面上极为流行的左旋肉碱类减肥药,更是争论不断,生产企业极力宣传其脂肪搬运工的重要作用,而部分营养学、医学专家批判其偷梁换柱,严重夸大左旋肉碱的减肥作用。事实上,从左旋肉碱的功能被发现至今,对于它到底能否减肥的实验并不少,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可靠的实验证据来证实它的有效性。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对左旋肉碱的研究做过一份综述报告,报告中称,“尽管左旋肉碱被用作减肥产品而投入市场,但是,没有科学证据显示它有减肥的作用。另外,左旋肉碱宣传点之一是“对人体绝对安全”,应当指出,标榜一种东西“绝对安全”,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不严谨的。世界上没有一种食物是绝对无毒的,糖、盐这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吃多了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作为左旋肉碱这种被宣传为一种营养素的物质,如果超量服用,对人体造成损害的潜在危险还是很大的。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王泽斌说:“美国国家研究所膳食补充剂办公室针对左旋肉碱做了全面的总结,这份综述提到了关于左旋肉碱的各种功能的研究,但是没有提到减肥。”可见,针对左旋肉碱的减肥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开发减肥药为何这么难?肥胖症是复杂的慢性疾病,与生理、遗传、饮食、代谢等因素密切相关。不管以何种机理作用的减肥药,在取得5%~10%减肥效果的同时,伴随相应的风险和副作用。肥胖患者本来就是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疾患的高危人群。肥胖患者在接受长期药物治疗时,必然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损害。除非以后发现特殊的生物标记,进行靶向治疗,否则难免有发生减肥药伤害患者的事件。要开发出高安全性的减肥药,的确不容易。不然大药厂是不会等闲视之,错失商机,而对于本不属于肥胖的人群,因爱美等需求而越减肥药之雷池,大为不值。另外减肥药市场的巨大利润推生了一批敢于“冒风险”的生产企业在没有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生产出售减肥类药品,这使本已监管不力的减肥药市场的混乱程度有增无减。五.正视肥胖,从自身的行为和习惯做起-倡导行为疗法报道中的发现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有时候还会相互矛盾,科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针对肥胖问题的研究亦属于此类科学问题。当把所有的研究综合起来,肥胖问题显然不是吃哪种类型的食品或是服用某种减肥药可以解决的。肥胖的发生涉及很多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生物学因素-储存脂肪,饱腹感阈值更高甚至味蕾更敏感的遗传倾向;经济因素-全球垃圾食品的泛滥等等。就目前而言,相比通过节食、运动、服用减肥药来适度减肥保持体形上,最有效的途径或许是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这也就是源于心理学上的行为疗法。支持行为减肥疗法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前,由哈弗大学心理学家B·F·斯金纳发展建立的行为分析科学。其观念的基础-目前,科学家不可能真正弄清楚人类的大脑运作机制,但是科学家可以客观的多次观察和测量人体行为,以及行为发生时所处的环境,然后根据观测结果确定环境与行为间的关系。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对肥胖和饮食的行为研究就认识到,一些基本条件可能会提高减肥和体形保持的成功率:严格测量和记录热量摄入量、运动量和体重;逐渐而缓和的做出一些改变,而不要做出剧烈改变;注意饮食均衡,有节制的摄入脂肪和糖分,不能忽视主食;制定的目标要明确,量力而行;要培养终生性的饮食习惯,而不要短期节食;要参加能给予节食者鼓励的团体活动。 这些基本条件被建于1963的美国慧俪轻体公司所推广,并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2005年,《内科学年鉴》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8钟流行的减肥方案,结果发现行为减肥疗法使减肥者在两年的研究期限内体重减轻程度保持在3%。 一些相关联的研究也表明,饮食类型并不重要,坚持时间的长短才是减肥是否有效的决定性因素。行为干涉为何能生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的生活心理学与市场营销研究员劳蕾特·杜贝表示,在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中,高明的营销手段无处不在,时刻都在刺激我们的感官欲望,用充满诱惑的“信息炮弹”攻击我们薄弱的意志壁垒。而我们身边,家人、朋友和同事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都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本质上讲,行为干预是致力于重塑环境,把我们从纷杂的信息,感官欲望和随波逐流的沼泽中拔出来,朝着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迈进。杜贝说,当我们的从足够多的渠道获得了正确信息,我们就能抵抗美食的诱惑,保持良好的体形。美国公共卫生局办公室和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都已公开支持行为疗法,把它作为对抗肥胖的重要武器。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发起的“Let'sMove”行动,几乎完全依靠行为疗法,试图缓解青少年肥胖问题。目前,全球肥胖率有史以来最高,一项大规模的减肥计划将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课题,在一步步解密脂肪背后的秘密时,饮食和运动习惯的适当调整似乎是众多备选方案中最为实际的,当然更加期待科学界能对肥胖问题给出全面的、完整的、可操作的新解答。
我们都很清楚,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人的健康问题多了,各种各样的美食,不但孩子爱吃,大人们也是越吃越过瘾,根本不在乎健康,快医院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我们不能光顾美食,吃美食的同时,对自己的健康要想好。要做到健康减肥,每天保证充足的营养,鸡鱼肉蛋都要吃点,多吃蔬菜水果,多吃清淡的菜肴,要营养,要健康减肥,还要注意锻炼身体,健康才能健康地减肥。
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理生物化学分析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理生物化学分析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
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本文分析了肥胖产生的原因,通过生化指标剖析了有氧运动的作用机理,着重探讨了有氧运动减肥的科学性,为肥胖者达到理想的体重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生物学分析;有氧运动;减肥;
引言:
肥胖不仅影响人们的形体美,造成心理负担,而且常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血脂异常等疾病,对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肥胖被认为是由遗传、营养、活动不足等因素引起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20岁以上的肥胖病人已超过2000万,体重超重者多达亿人。因此通过有氧运动,降低体脂含量、改变体成分,将体重维持在健康状态是十分必要的。
1.有氧运动与减肥健身的关系
有氧运动,亦称有氧代谢运动,指以糖和脂肪的有氧代谢方式供能的运动,运动过程中,机体的摄氧量与需氧量基本持平。运动时HR在120-150次/m,大强度的有氧运动HR也会超过150次/m,而且会有无氧代谢参与部分供能。有氧运动的特点是运动强度低、持续时间长、大肌肉群参与、有一定节奏,方便易行,易于坚持。中国运动医学年会(1991)建议,每周至少运动3~5次,持续时间30~60min,这对减肥健身效果才较明显。研究表明,人在运动过程中随着锻炼时间延长,脂肪供能比例增大,如在40min、90min、180min持续运动时,脂肪酸供能比分别为27%、37%、50%,在有氧锻炼时,有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如运动的时间、强度、项群等,应因人而异地制订训练计划。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有氧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与能量供给、能量摄入、耗氧量、运动损伤等因素皆有相关,运动强度的大小常以HR、耗氧量及METS(安静时能量或耗氧量的倍数)来表示。由于每个人的年龄、体能和健康等状况不同,每个人的有氧锻炼量亦不相同。
持续时间
运动持续时间与运动强度呈负相关。增加强度则运动时间会减短,反之,负荷减轻时运动时间则可以持续更久;持续时间可用距离或能量消耗来代表。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每天以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60min,每次活动耗能保持300千卡左右。有许多运动科学资料都会将运动的METS表示出来,有METS即可算出能量消耗值。一般而言,跑步或走路1600m约可消耗100千卡,但能量消耗会受体重和速度的影响。如从事速度稳定的运动(快走或慢跑)且知道体重,即可利用“每小时所跑或走的公里数为METS”的简便原则来计算能量消耗。如一位体重60kg的人在15min内快走2000m,那么1h可走8km,所以运动强度为8METS(即运动时消耗的能量约为安静时的8倍),依公式1METS=1千卡/kg体重×h,则60kg以此强度运动1h会消耗480千卡(8千卡/×60kg=480千卡/h),每分钟消耗8千卡。
体能较差者开始运动时,每次消耗100~200千卡为宜;待体能逐渐改善后,每次能量消耗可增加至200~300千卡;中等体能者每次消耗200~400千卡为宜;体能较佳者大约400千卡以上。反之,若以有氧锻炼为标准,只要知道运动时平均速度(如快走)和体重,便可计算出要运动多少时间才可消耗上述建议的能量。如一位60kg普通体能者,慢跑时平均速度180m/min,若每次消耗300千卡,需运动多长时间?180m/min相当于,即运动时的能量消耗约即为千卡/,由于他体重60kg,所以他1h消耗×60=648千卡,每分钟消耗千卡,若消耗300千卡,则需运动300÷;,这对减肥提高体能是大有好处的。开始运动时若无法一口气持续运动15min或更长时间,可以分段实施,在一天内完成。
2.运动减肥的生理生化分析
体重指数(BMI)与身体活动之间呈逆向的关系,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能量消耗而减少体内脂肪的积蓄。
运动减肥的作用
运动可以改善脂肪代谢紊乱加快脂肪代谢,限制脂肪积累。运动还可抑制过度进食引起的脂肪细胞数量升高,并减少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加;运动可以提高安静时代谢率(RMR),RMR所消耗的能量占总能量消耗量的60%~70%;运动可以改变肥胖者与能量代谢调节相关的激素水平,如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等。
身体成分及减肥的机理分析
体重分瘦体重与脂肪体重两部分。瘦体重包括肌肉、皮肤、骨骼、器官、体液及其它非脂肪组织。减肥应尽可能地减去多余的脂肪而保留瘦体重。影响体重的基本要素是热能摄入量与消耗量。当成人热能摄入量等于消耗量时,则体重基本保持不变,即热能平衡。当热能摄入量大于消耗量时则体重增加,即热能正平衡。而热能摄入量小于消耗量时,则体重减轻,即热能负平衡。因此,减肥的最就是要减去体内多余的脂肪,通过变动热能平衡来实现,即调节代谢功能,增加脂肪消耗。
有氧运动对脂肪体积的影响
当人进行长时间的耐力运动时,体内糖提供的热量远不能满足需要,通过增加氧气的供给,体内的脂肪经过氧化分解,产生热能供人体使用。耐力运动中以有氧运动对人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最为明显,可以直接影响脂肪组织中脂肪细胞的体积。因为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增加能量的消耗减少体内脂肪的积蓄,抑制脂肪细胞的积累,减少脂肪细胞的体积,并且降低了摄食效率,减少脂肪的沉积。
有氧运动对胰岛素作用的影响
降脂和增加能耗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代谢来实现。有氧运动可改善肥胖者胰岛素受体结合力和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氧运动使血浆胰岛素水平下降,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使脂肪水解过程的限速酶活性增加,加速脂肪的水解,促进脂肪的分解。因此,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控制脂肪的合成和增加脂肪的供能,从而减少脂肪的合成,促进脂肪的消耗。大量研究表明,在进行长距离中等强度的运动时,血浆游离脂肪酸是重要的化学能源,尤其在运动强度低于50%~60%最大摄氧量水平的时候。实验证明,运动时人体骨骼肌氧化脂肪酸40%来自骨骼肌细胞内脂肪水解,60%来自脂肪组织和血浆甘油三酯水解后释放的游离脂肪酸。另外,有氧运动在减体脂的同时,还可以改善机体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就能量消耗而言,运动减肥对所有的人都是有效的,尤其是通过有氧运动造成体内能量的负平衡,有氧运动是最为有效、副作用最小、最有利于健康的减肥方法。
有氧运动与抑制脂肪积累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
运动能增加热能消耗这一点毋庸置疑,正常情况下,轻微的体力活动也能增肌10%~20%的能量消耗,机体运动时,交感神经系统变的异常兴奋来满足运动的需要,此时血浆中的抗胰岛素如儿茶酚胺、胰高血糖素、生长素、糖皮质激素等浓度也会相应升高,抑制胰岛素的'分泌,随着运动时间和强度的增加,血浆胰岛素浓度呈下降趋势,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皮质素的增加,胰岛素分泌减少,促使脂肪水解过程中的限速酶、甘油三酯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及柠檬酸合成酶活性增加,而这些酶均与脂肪的摄取、动用、活化有关。活性酶的升高会加速酶的水解,运动能促进脂肪分解,降低血瘦素水平,且与脂肪含量的减少呈正相关。
3.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理学分析
在人们进行健身运动时,人体系统内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的产生是由于身体运动刺激了体内基础代谢水平的提高而引起的体内各功能系统进行重新运作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其中循环系统的变化尤为突出,因为它为其它功能系统的运作提供物质保障。从这一点上讲,健身首先应健其心。有氧运动就是强健人的心肺功能的一种健身运动。
4.结论与建议
有氧运动的强度控制在最大吸氧量的70%以下,运动时间每次不少于40min。
运动频率可每周3次。若重度肥胖或有肥胖并发症者,可隔日运动,注意适当补充水分及无机盐。运动中汗液的大量排泄,会引起部分水分及无机盐的流失,运动后应及时对水分及无机盐给予适当的补充。运动减肥一定要持之以恒,在进行有氧运动前应做准备活动,运动结束还要进行适当的放松。另外在进行有氧运动的初期,最好能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进行。在坚持有氧运动减肥的同时,配合适当的饮食控制(尤其控制高脂饮食),尤为重要的是要与动物脂肪保持足够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早日达到理想体重。
有氧运动最佳心率范围是(220年龄)x60%—(220–年龄)x85%.
运动中呼吸宜慢而深,尽量注意吐气,不要大嘴呼吸,应用鼻吸气,用嘴呼气。运动后不要立即停下来或原地不动,应慢走一段,帮助静脉血回流,直到心跳和呼吸稳定再停下来。
参考文献:
[1]丁东升、朱瑛,男排运动员操作思维能力的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1).
[2]周明华、张文普、王勇等,心理调节法在排球教学中的应用.体育函授通讯,1997.
[3]谢燕群,运动员选材学.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4]张建.对男排甲级运动员气质类型的研究.沈阳体育院学报,1998,(3).
[5]李秀丽.有氧运动健身的生物学分析[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4).
[6]徐晓阳.有氧运动的健身价值研究进展[J].广州:体育学刊,2004(5).
[7]齐家玉.应用运动生理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8]于素梅.肥胖与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物学分析(综述)[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3).
[9]王步标.人体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5).
[10]黄叔怀.体育保健学.高校体育专业试用教材.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
[1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运动生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
[12]方进隆.有氧适能的改善方法.国民体育季刊,1993(2).
科学减肥一般采用科学饮食计划:
早上吃的营养点,中午吃的丰富点,晚上少吃或只吃水果和蔬菜。每周坚持运动5、6次,每次最少40分钟,例如:慢跑、健身操、跳绳、快走、瑜珈。一定要注意制定科学减肥计划,包括:药物调理计划、饮食计划、锻炼计划和时间计划等。
运动减肥
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是最有效、最健康的减肥方法。它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可以促进能量的消耗,避免机体能量过剩而转化为脂肪积聚,同时也可以使机体已积聚的脂肪得以分解。
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步行、游泳、骑自行车、原地跑、打球、爬山、健身操、练瑜伽和打太极拳等。每次运动最好一次持续做完,保证每天累计40分钟以上,中间可以停止,且每次运动总消耗热量须达300千卡,通常这种运动量会造成心跳加快 ,或流汗的程度,平时建议可以结合决乌汤这类组方茶可起到较好的辅助减肥效果。
科学减肥指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减肥。
早上吃的营养点,中午吃的丰富点,晚上少吃或只吃水果和蔬菜。每周坚持运动5、6次,每次最少40分钟,例如:慢跑、健身操、跳绳、快走、瑜珈。一定要注意制定科学减肥计划,包括:药物调理计划、饮食计划、锻炼计划和时间计划等。
科学家研究发现,同样吃某些食物,有的女性越吃越胖,另外的却体重适中,原因自然很多,但与食物搭配是否科学合理不无关系。
运动减肥
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是最有效、最健康的减肥方法。它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可以促进能量的消耗,避免机体能量过剩而转化为脂肪积聚,同时也可以使机体已积聚的脂肪得以分解。
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步行、游泳、爬山、健身操、练瑜伽和打太极拳等。最好一次持续做完,保证每天累计40分钟以上,中间可以停止,且每次运动总消耗热量须达300千卡,通常这种运动量会造成心跳加快 ,或流汗的程度,平时建议可以结合决乌汤这类组方茶可起到较好的辅助减肥效果。
运动医学毕业论文可以写很多题目的。开始也不懂,还是学长给的雅文网,有高手帮忙轻松多了,写的《偏瘫上肢复合运动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制》跨理论模型在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柔性外骨骼人机智能系统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推拿与运动康复结合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观察研究踝部骨折术后运动康复的临床研究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影响的研究可穿戴式三自由度踝足运动康复外骨骼系统研究与开发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血浆BNP及醛固酮影响的研究运动康复安全评定在成人肱骨远端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1影响的研究运动康复对于肘关节骨折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基于产品语意学的背伸运动康复产品设计研究肢体运动康复机的控制方法的研究和实现桌面式上肢康复机器人控制研究运动康复训练对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研究外骨骼上肢机器人运动康复虚拟现实训练与评价研究基于视频运动捕捉的肢体康复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在无创正压通气下进行运动康复锻炼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度患者干预效果的趋势研究运动康复安全评定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教育和康复整合干预对脑瘫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等张运动与第长运动对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及脂蛋白代谢的影响足下垂患者康复保健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康复运动处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脑卒中后早期运动训练促进脑功能修复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体育因其在教育、健康、文化、经济以及对外交往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体育类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设计(论文)题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对策研究
课题的根据:
1)说明本课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随着1999年第一次大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市场需求的暴露,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当前,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时代,高校毕业生是我国急需的宝贵人才资源,每年有数万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涌向社会寻求工作。据反映,受传统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的影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体育人才的需求变化反应迟钝,应变性差,培养出来的学生也缺乏品牌竞争的优势,从而在社会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要想立足于竞争、并获得竞争优势,体育教育学生就必须要增强竞争实力,尤其是要培育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构建以学校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形成学校人才培养成本低,高质量的竞争优势。
本课题综合应用系统论、中心地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市场经济学等加强和深化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理论的研究,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更好就业提供理论指导。
2.本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
许多高校在很早以前就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并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其本校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我校(湖南城市学院)作为一个新升本的院校,在这方面显得相对滞后,除了教学中软硬件投入和师资力量的不足外,还没有真正重视和采取具体的措施来培养和提高我校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因此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不容乐观,我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无论在知识理论储备和实践能力方面都略显不足,继续升造(如考研)人数相对较少,学生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本文主要就是从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面临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下如何能立于不败之地的角度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综述和分析了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背景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以及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对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与对策进行了探讨,同时从就业方面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自身方面提出了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种途径。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当代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对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合理、全面、系统的分析,明确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就业和发展的各项构成要素,能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的努力方向,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校体育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1.国外研究状况
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ence) 也称之为核心能力或核心特长,这一理论来源于企业管理,代表人物是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1989年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的《与竞争者合作-然后胜利》这一论文,提出了核心竞争力是造就和增强公司的长期决定因素。1990 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又发表了《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对核心竞争力做了如下定义: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各种生产技能和整合各种技术的学识。1991 年,杰伊.巴尼(jay barney )对核心竞争力的特征进行了概括,指出核心竞争力具有珍贵性、异质性、不能模仿、难以替代等特征,从而确定了核心竞争力的四项标准:有价值、稀有性、难模仿、无替代。
国外直接以“高校核心竞争力”为题进行研究的成果为数不多。不过,一些研究高等教育的文献中渗透着核心竞争力的思想,主要有4个角度:资源观、文化观、专业的动态能力、可持续发展。然而对于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至今并没有一致的定论。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ASTD,1990)将就业所需要的能力特征分为5个类别、16项技能,这五个类别分别是: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效果、影响能力。瑞士联邦工业大学高等教育中心主任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小组曾就大学毕业生获得职业成功的问题做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得到并归纳出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的5个要素,它们是: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人际关系技巧;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有效的工作方法;敏锐的、广阔的视野。由此看出,国外对高校就业核心竞争力有一定的研究,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2.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前人关于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种观点,“能力整合论”。主要代表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赖德胜、武向荣,他们从核心竞争力规范定义出发,在《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以及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的整合或通过其某一要素的效用突现而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孟丽菊则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及概念塑型》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独有的、长期形成并融入大学内质中支撑大学竞争优势,使大学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系统。她强调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独有性和积累性。
“能力整合论”考虑到了大学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把核心竞争力归结为综合能力,其中几种能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支柱,由竞争结果反映竞争力的强弱。
第二种观点,“构成要素论”。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一般都从我国办学的实际出发提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模型。王继华、文胜利在《论大学核心竞争力》中认为,“高校核心竞争力”要扬弃其原有涵义,用以指那些“促进大学走向成功,在大学竞争中起关键作用的要素”。我国大学核心竞争力要从我国大学办学历程和现实国情出发来界定,应重视以下核心要素:教师、管理和大学校长。李景渤认为,形成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有五个:人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技术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发挥整体优势、完善的信息系统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保障、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动力。同样,罗红在《核心竞争力培养与竞争教育平台》认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由三个要素构成:技术(教育能力、管理能力与科研能力)是关键,文化是基础,制度是保证。胡建华则在《试析研究型大学的本质一学问的生产能力》提出,大学的社会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研究型大学发挥社会职能的基础是人才生产能力和学问生产能力。人才生产能力主要表现为生产的人才的规格、数量和质量等;学问的生产能力则指在科学的理论、法则、概念、物质的发明与发现方面的数量和质量。而学问生产能力是研究型大学的本质特征。株洲工学院书记兼院长张晓琪在《面向市场办学是新形势下大学校长的首要任务》一文中认为,普通本科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学质量”,(其发展的灵魂是创新、形成自己的包装学科群和专业群)。应智国在《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办学特色》提出,专业群(专业体系和实训体系)设是职业技术学院的核心竞争力。专业群是指一个或若干个相近相关专业及其专业方向共同组成的专业群体。通过专业群建设可以形成自己的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马士斌从分析高校竞争力的结构出发论述其核心要素。他认为高校竞争力要素共有七个层次:办学资金;知名度和美誉度;科研成果和毕业生;办学方向和办学能力;人的因素;内部管理体制与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高校主要负责人的素质等。在既定的外部管理体制条件下,人的因素是高校竞争力的核心。人的数量、素质、结构、配置、积极性、合作与竞争等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而核心竞争力中的核心力量是教师。
“要素论”从大学的局部出发,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关键要素作为核心竞争力发展的契机,以便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种观点,“资源论”。夏仕武在《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形成特征》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优势资源”,.是主体对大学资源有效运作而产生的,其表现为“深植于竞争主体的各种资源之中,以自身独有的核心能力为支撑点,在履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中运作自身资源所形成的整体能力”。金勇则在《大学竞争力机理分析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认为,高等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利用现有的资源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并重与统一。经济效益是指多种渠道争取尽可能多的办学经费、投向合理的学科专业、努力降低培养成本、提高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同时高校更应注重社会效益,高校的社会效益包括学校贡献给社会的人才、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许涛和龚波在《解读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出,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与占有资源的多寡和配置有关,并且这种资源具有高度的稀缺性。主要包括市场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和精神资源。
“资源论”把大学之间的竞争的本质归结为争夺稀有资源的能力,谁占有了稀有资源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第四种观点,“知识基础论”。以林莉,刘云芳为代表的“知识观”,在《.知识管理与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认为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是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它“以高等学校基础设施为依托、以高等学校精神为共同愿景”,在“办学理念、组织管理、学术梯队、校园文化以及外部资源等竞争力诸要素协同作用”下形成,“是高等学校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组合,它具有使高等学校达到国内甚至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同时提出知识管理是提高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具体说来,通过创新价值观和管理观念、优化校园知识共享体系、改进激励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激活知识价值等有效措施,加强对信息的有效控制和对知识的有效管理,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地提升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徐学兰从大学的知识特性入手认为,知识既是高校独特的资源,更是高校竞争优势的根源。不仅因为其内部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难以被对手模仿,还在于当前的知识存量所形成的知识结构决定了每一所高校有不同的发现未来的机会、不同的创新能力,也正是这现有的知识决定了高校内各种资源发挥效能的程度不同。总之,只有知识才是高校竞争优势的源泉,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本质特征之所在,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知识基础论”认为学习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知识。
设计 (论文)题目:对XX区中小学体育场馆使用与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综述本课题研究动态、选题目的及意义
目前国内外主要研究体育场馆的设计、开放及利用现状、经营管理对策研究、利用率与开放率、发展存在的问题、向公众开放若干问题等方面,都取得较好的成果。如北京体育大学 郑俊秋,李玫红著《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活动定价研究》, 主要研究了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的意义与影响因素;重庆邮电大学 李健 姚辉洲著《体育场馆的利用率与开放率》,主要研究了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的统计与评价等都写了与题目相关的作品。
万州区作为重庆市第二大城市,地处西部。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与管理现状如何值得研究,于是本课题就以这个为选题,旨在通过对重庆市万州区中小学体育场地现状使用率和管理进行调研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在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对策建议。
体育场馆资源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其开发利用已成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关键因素。体育场馆是否向社会开放并用于群众活动的开展,是评价体育场馆是否发挥其主要作用的最重要的标志。我国现阶段存在场馆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现象,在短缺问题不可能迅速解决的情况下,避免浪费、提高利用就显得更为重要。体育场馆资源是体育产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而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作为体育产业的基础力量、体育场馆资源的生力军,能否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的深化改革,在教育资源共享方面进行实践,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内容:
1、学校体育场馆有效利用与科学管理的重要意义。
2、对万州区中小学体育场馆的使用情况、管理情况调查,摸清有关现状。
3、在摸清有关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对策建议。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如何提高场地使用率。
一.前言我们都很清楚,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肥胖很快就会超过吸烟,成为全世界导致过早死的最大单一因素,而且还会降低人们生活质量,使医疗费用升高。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统计,随着美国人变得越来越胖,已有1/3的成年人患上了肥胖症,还有1/3的成年人超重。《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每年都会导致16万多个“预计外”的死亡人数。逼人的形势,让我们急迫地想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多余的脂肪为何如此难以摆脱?似乎不应该这么困难。减肥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只要摄入的能量小于消耗的能量就行。但是,如果真的这么容易,肥胖就不会成为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全球首要健康问题。肥胖是受生物-行为-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一种多因素疾病,病因多为以下几种:(1)脂肪摄入过多,这是促进肥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脂肪摄入和消耗通过两条途径维持平衡,脂肪氧化供能和通过神经负反馈减少饮食中脂肪摄取。若摄入和消耗不能维持平衡则会促进肥胖的形成;(2)低代谢率与肥胖形成属于遗传因素,如印第安人的肥胖;(3)基因突变。与肥胖有关的基因突变和变异,包括消脂素(瘦素)基因突变、消脂素受体基因突变、β3受体基因突变、解偶联蛋白基因变异。消除肥胖的方法有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药物疗法,鉴于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在精神和毅力上的挑战,最易被人们接受和寄予厚望的方法是服用减肥药物。二.常用减肥药减肥原理目前应用的减肥药主要分为食欲抑制药物、抑制肠道消化吸收的药物和增加能量消耗的药物三大类。1.食欲控制药通过影响神经介质的活力,降低食欲和增加饱感,从而减少食物的摄人。这类药物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减肥作用,但其效果有限且个体差异较大。影响5-羟色胺(5-HT)系统药物影响5-羟色胺(5-HT)系统的药物促进5-HT释放,并抑制其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HT的含量,从而兴奋下丘脑饱食中枢,抑制食欲。该类药物有芬氟拉明、右芬氟拉明、氟西汀、舍曲林。具有部分减轻体重的作用,但不良反应较多,短期服用有恶心、腹泻、嗜睡、口干、头痛头晕、旋转性眼震等,长期应用可引起心脏瓣膜损害、肺动脉高压等心血管病变。因此,1997年FDA决定禁止使用,已从市场撤出[1]。拟交感胺类药物促进中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阻断神经末梢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含量,从而产生中枢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抑制摄食中枢。该类药物有苯丙胺及其衍生物,如苯丙胺、苄甲苯丙胺、安非拉酮、右苯丙胺和苯丁胺等。减轻体重的效果确切,曾作为一类非处方的食欲抑制药得到广泛应用。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有过度兴奋致失眠、头痛头晕、心率和血压升高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部分药物具有成瘾性。因此不能长期治疗使用[2,3]。混合型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混合型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同时抑制5-HT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这些神经递质在脑中的浓度,从而抑制食欲。该类药物有吲哚类及其衍生物,如吗吲哚、环咪唑吲哚、西布曲明等。西布曲明同时可增加中枢交感传出神经的兴奋性,进而兴奋β3-肾上腺素受体,增加脂肪组织的葡萄糖利用和产热作用,从而增加能量消耗,降低体重。它成瘾性小,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口干、焦虑、失眠、便秘以及潜在的升血压效应等[4,5]。2.抑制肠道消化吸收的药物高脂饮食是造成肥胖的重要原因,因此,减少脂肪在胃肠道的吸收是控制体重的又一措施。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是强效、专一、长效的胃肠道脂肪酶抑制剂,在胃和小肠内起作用,抑制脂肪酶,阻止脂肪分子分解成较小的、可吸收的甘油三酯,从而减少脂肪的吸收,控制体重。不良反应主要有轻微而短暂的胃肠道副作用,影响脂溶性维生素E和A的吸收,故应适当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其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仍有待确定[6-8]。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在小肠中可竞争性地抑制葡萄糖苷酶,减少多糖及双糖分解生成葡萄糖,从而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具有降低餐后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的作用,但可引起肠胀气、腹痛、腹泻等副反应[9]。3.增加能量消耗的药物中枢兴奋药能刺激脂肪氧化、增加能量消耗,且可降低食欲。但往往需要较大的剂量才能达到减肥效果。如麻黄碱、茶碱、咖啡因等。但对这类药物比较敏感的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兴奋、失眠等不良反应,有心绞痛性疾病的患者应慎用。肾上腺素β3受体激动药选择性的β3受体激动药,能增加白色脂肪组织的脂解作用和棕色脂肪组织的热生成作用,从而降低脂肪的贮积;能增加脂肪动员和能量消耗,而不影响血糖水平。激素类药物甲状腺激素是常见的热量产生药物,在控制饮食基础上加入甲状腺激素,可加速肥胖患者的体重下降。三..国内减肥药市场 中国肥胖人群达7000万,是成年人总数的,其中北京市区15~54岁人群中有93万人发生肥胖,全市减肥产品市场容量9亿元。21世纪的中国减肥品市场,主要可归结为保健食品类、茶类、药品类、外用类、仪器类。90年代后期开发的两个新型减肥药奥利司他、西布曲明以其确切的疗效、较小的副作用给肥胖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在我国,以盐酸西布曲明为原料的减肥药如曲美、澳曲轻等隆重上市,再次掀起减肥药销售高潮,罗氏公司的减肥新药奥利司他于2000年宣布在我国的上市也对整个减肥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国内市场上出现的减肥药物主要分为以西布曲明为原料生产的减肥药、奥利司他、中成药类及左旋肉碱类四大类。 1.以西布曲明为原料生产的减肥药 在美国,两布曲明的商品名为诺美亭,1998年在美国上市,而四川太极集团是中国最早拥有盐酸西布曲明新药证书的制药企业,历时3年开发“曲美”(盐酸西布曲明胶囊),2000年6月,“曲美”成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第一个国药准字号减肥药。此外还有南京长澳制药集团生产的盐酸西布曲明胶囊“澳曲轻”、南京药业生产的可秀、由广西桂林集琦推出的“集琦亭立”和海南三洋德林公司的产品。2.奥利司他 奥利司他的商品名为赛尼可,为罗氏公司所有,1999年在美国上市。于2000年l1月初拿剑入市中国的通行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进口产品许可证,并申请7年半的行政保护,2001年2月进入中国市场。3.中成药类 中成药类减肥药继续畅市。近儿年来以天然植物原料为主要成分的新型植物性减肥制剂(绿色减肥药) 在国际市场上异军突起,销售额逐年上升,形成了一股“绿色风暴”。目前市场上准字号的减肥中成药主要有NRG清赘减肥胶囊、歌迪安减肥系列、瘦身减肥精油、韩国瘦身软黄金、绿瘦及欧麦诗闪电定点瘦减肥胶囊等。中医认为肥胖发生原因与“湿、痰、虚”有关,故肥人多湿、多痰、多气虚,因此减肥中成药多从理气、排毒、发散和抑制代谢出发,除减肥外,有些还具有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4.左旋肉碱类自从一个叫“西木博士”的人在湖南卫视的《百科全说》中推出一种叫做“左旋肉碱”的东西后,这个生僻的名词,一时间风靡了大江南北。在商场里,左旋肉碱类的商品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各类添加左旋肉碱的减肥药物多达几十种。报纸杂志上,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宣传和广告。在网上搜索“左旋肉碱减肥”,获得约几百万条结果。左旋肉碱最突出的生理功能是把机体内的长链脂肪酸运入到线粒体内进行氧化变为人体所需的能量。通俗地说,左旋肉碱在脂肪的氧化过程中充当了搬运工的角色。四.减肥药之坎坷路减肥药在受到众多消费者追捧的同时,也伴随不少的争议,所以大多数减肥药的命运可谓一路坎坷,有的甚至遭到巨额索赔。额诉讼赔款。发现于上世纪30年代的Dinitrophenol(DNP),因为该药能消耗热量产热而使身体快速减重,后因为致盲和引起死亡被FDA禁止。Fen-Phen,即fenfluramine和苯丁胺phentermine的复方药,90年代中期上市,曾经红极一时,但2年后,因为被发现引起致死性损伤心脏瓣膜严重副作用,药物被撤离市场,引发官司无数。赛诺菲-安万特开发的Acomplia,本来是用于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的双重作用的新药。于2007年在欧洲先获得减肥药的批准,但同样适应证遭到FDA的拒绝。理由是该药有增加用药者自杀倾向。2007年,大麻素受体拮抗剂利莫那班未能通过美国FDA的上市批准,之后也因为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抑郁、焦虑及增加服用者自杀倾向,而不得不撤出欧洲市场。受此影响,几项已经进入Ⅲ期临床的同类药的研发不得不提前终止。另一种减肥药,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西布曲明,也遭受了类似的命运。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物委员会(CHMP)依据一项西布曲明安全性评价的结果,建议在欧盟范围内暂停上市许可。此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名为“西布曲明心血管终点试验(SCOUT)”,始于2002年,历时约6年,共涉及1万名55岁及以上、超重或肥胖、有心血管疾病史或2型糖尿病史、或还存在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受试者。初步结果显示,与安慰剂对比,西布曲明增加严重、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如脑卒中或心脏病发作等,至此国内市场上以西布曲明为主要原料的“曲美”等减肥药品已被迫下架。中成药类由于部分药理不够明确,很难在作用机理上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对于进一步开发药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碍。另外,中成药类一本需要长时间坚持服用,停用后身体机能又会恢复到用药以前的状态,对长期用药的依赖性较强。对于现在在市面上极为流行的左旋肉碱类减肥药,更是争论不断,生产企业极力宣传其脂肪搬运工的重要作用,而部分营养学、医学专家批判其偷梁换柱,严重夸大左旋肉碱的减肥作用。事实上,从左旋肉碱的功能被发现至今,对于它到底能否减肥的实验并不少,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可靠的实验证据来证实它的有效性。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对左旋肉碱的研究做过一份综述报告,报告中称,“尽管左旋肉碱被用作减肥产品而投入市场,但是,没有科学证据显示它有减肥的作用。另外,左旋肉碱宣传点之一是“对人体绝对安全”,应当指出,标榜一种东西“绝对安全”,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不严谨的。世界上没有一种食物是绝对无毒的,糖、盐这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吃多了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而作为左旋肉碱这种被宣传为一种营养素的物质,如果超量服用,对人体造成损害的潜在危险还是很大的。美国普度大学食品工程博士、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王泽斌说:“美国国家研究所膳食补充剂办公室针对左旋肉碱做了全面的总结,这份综述提到了关于左旋肉碱的各种功能的研究,但是没有提到减肥。”可见,针对左旋肉碱的减肥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开发减肥药为何这么难?肥胖症是复杂的慢性疾病,与生理、遗传、饮食、代谢等因素密切相关。不管以何种机理作用的减肥药,在取得5%~10%减肥效果的同时,伴随相应的风险和副作用。肥胖患者本来就是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严重疾患的高危人群。肥胖患者在接受长期药物治疗时,必然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损害。除非以后发现特殊的生物标记,进行靶向治疗,否则难免有发生减肥药伤害患者的事件。要开发出高安全性的减肥药,的确不容易。不然大药厂是不会等闲视之,错失商机,而对于本不属于肥胖的人群,因爱美等需求而越减肥药之雷池,大为不值。另外减肥药市场的巨大利润推生了一批敢于“冒风险”的生产企业在没有任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生产出售减肥类药品,这使本已监管不力的减肥药市场的混乱程度有增无减。五.正视肥胖,从自身的行为和习惯做起-倡导行为疗法报道中的发现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有时候还会相互矛盾,科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针对肥胖问题的研究亦属于此类科学问题。当把所有的研究综合起来,肥胖问题显然不是吃哪种类型的食品或是服用某种减肥药可以解决的。肥胖的发生涉及很多因素,环境因素-饮食习惯、运动习惯;生物学因素-储存脂肪,饱腹感阈值更高甚至味蕾更敏感的遗传倾向;经济因素-全球垃圾食品的泛滥等等。就目前而言,相比通过节食、运动、服用减肥药来适度减肥保持体形上,最有效的途径或许是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这也就是源于心理学上的行为疗法。支持行为减肥疗法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半个多世纪前,由哈弗大学心理学家B·F·斯金纳发展建立的行为分析科学。其观念的基础-目前,科学家不可能真正弄清楚人类的大脑运作机制,但是科学家可以客观的多次观察和测量人体行为,以及行为发生时所处的环境,然后根据观测结果确定环境与行为间的关系。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对肥胖和饮食的行为研究就认识到,一些基本条件可能会提高减肥和体形保持的成功率:严格测量和记录热量摄入量、运动量和体重;逐渐而缓和的做出一些改变,而不要做出剧烈改变;注意饮食均衡,有节制的摄入脂肪和糖分,不能忽视主食;制定的目标要明确,量力而行;要培养终生性的饮食习惯,而不要短期节食;要参加能给予节食者鼓励的团体活动。 这些基本条件被建于1963的美国慧俪轻体公司所推广,并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2005年,《内科学年鉴》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8钟流行的减肥方案,结果发现行为减肥疗法使减肥者在两年的研究期限内体重减轻程度保持在3%。 一些相关联的研究也表明,饮食类型并不重要,坚持时间的长短才是减肥是否有效的决定性因素。行为干涉为何能生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管理学院的生活心理学与市场营销研究员劳蕾特·杜贝表示,在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中,高明的营销手段无处不在,时刻都在刺激我们的感官欲望,用充满诱惑的“信息炮弹”攻击我们薄弱的意志壁垒。而我们身边,家人、朋友和同事的饮食和运动习惯都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本质上讲,行为干预是致力于重塑环境,把我们从纷杂的信息,感官欲望和随波逐流的沼泽中拔出来,朝着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迈进。杜贝说,当我们的从足够多的渠道获得了正确信息,我们就能抵抗美食的诱惑,保持良好的体形。美国公共卫生局办公室和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都已公开支持行为疗法,把它作为对抗肥胖的重要武器。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发起的“Let'sMove”行动,几乎完全依靠行为疗法,试图缓解青少年肥胖问题。目前,全球肥胖率有史以来最高,一项大规模的减肥计划将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课题,在一步步解密脂肪背后的秘密时,饮食和运动习惯的适当调整似乎是众多备选方案中最为实际的,当然更加期待科学界能对肥胖问题给出全面的、完整的、可操作的新解答。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种类也日趋丰富肥胖的人越来越多了,因此肥胖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的健康隐形杀手,甚至在一些发达国家引起一定的恐慌 。减肥也成为现代社会的潮流,减肥的方式多种多样 ,所以如何科学、健康地减肥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关键词] 减肥 科学 健康 均衡一、科学减肥的相关概念什么是科学减肥减肥属于以减少人体过度的脂肪、体重为目的的行为方式。科学减肥就是遵循一个“稳扎稳打,营养不减”的总原则,通过运动和饮食等方式,纠正造成肥胖的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作息时间以及少量的运动。为什么要科学减肥减肥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节食减肥、运动减肥、吸脂减肥、药物减肥等几个类型,细分之下的各种方法更是不计其数。但是如果没有以恰当的方式,盲目的减肥有很多危害,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甚至厌食都是因为减肥者不注重营养,盲目节食减肥导致。所以减肥者们十分需要纠正错误的减肥方式,以科学健康的方式进行瘦身。怎样科学减肥科学减肥的方式主要是以运动减肥和饮食减肥两种方式为主,因此就运动和饮食两种减肥方式展开探究。科学减肥要遵循一个“稳扎稳打,营养不减”的总原则,着重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般来说,患有肥胖病症的人都比较喜欢肉类、油类食品,这些食品热量高,容易形成脂肪,并且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所以,为了身体健康,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②作息要有规律性。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不仅有益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对于减肥也有一定的作用。③适量的运动对于健康减肥是必不可少的。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减肥,还可以增强体质,有益于身体健康。二、运动减肥运动减肥的概念运动减肥是最科学最绿色的减肥方法,减肥是肥胖者通过一定的有氧体育运动,使其消耗身体多余脂肪,促进新陈代谢,达到运动减肥的目的。通常运动量越大,运动时间越长,消耗的糖和脂肪越多,最常见的运动减肥方法有游泳、慢跑、健身操、跳舞等等。运动减肥原理神经与内分泌功能。正常人之所以能保持相对恒定的体重,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合成与分解代谢相对平衡的结果,肥胖者的这种调节机能发生障碍,代谢发生了紊乱,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多余的糖类、脂肪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加强运动,可以改善神经与内分泌系统,恢复它对新陈代谢的正常调节,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脂肪沉积。运动减肥的方案每周进行1到2次中低强度间歇性运动有研究表明,进行一些低强度或者是中强度的间歇运动对于瘦身更有效,因为这样可以给身体带来更多的锻炼和刺激,所以在快走的时候不妨加入一些间歇性的慢跑,这样可以增加到2倍的燃脂率,对于减脂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可以让你在运动后保持身体的高代谢,让体内的脂肪更快被消耗,不过进行间歇性运动的强度不宜太大,一般每周进行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就可以了,将1到2两天调整为间隔的间歇性训练。进行户外运动消耗更多热量进行户外运动要比在室内进行运动消耗更多热量,而且进行户外运动在空气和环境方面也比较好,使人的心情更舒畅,也很容易使人忘记疲劳,在进行运动时也会更轻松更舒服,在户外跑步比在跑步机上会消耗更多的热量,而且也不易反弹哦。坚持游泳游泳也是一项很捧的减肥运动,可以快速减肥并且不反弹,不过坚持起着决定性作用。虽然是练出来的,但是游泳也有非常不错的减肥效果,因为人在水中运动需要消耗更多热量,只要每次游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消耗体内大量热量,起到减肥效果,而且不易反弹。跳绳有效减肥不反弹平时也可以跳跳绳,跳绳也是具有减肥效果的有氧运动,只需要一小块空地就可以进行了,跳绳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提高呼吸频率和心率了,可以快速有效的减掉体重,只要坚持就不怕会有反弹哦,而且跳绳还可以锻炼协调身体的灵敏性。骑自行车与跑步等其他有氧运动相比,骑自行车减肥更显得清爽一些。要做到骑自行车减肥,得做到以下几点:①一定要早起。早上,人的身体只最为旺盛的时期,起床运动,更够更好的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②选择好地点。平常大家忙于工作、学业,都没来得及细细的欣赏我们周围点点滴滴的人和物。所以,为了增加减肥的趣味性,为了拟补我们的缺憾,地点最好选择再户外。③代替运动。有时候无法挤出专门的减肥时间,你可以1周骑两回自行车,或者是骑自行车去。三、饮食减肥饮食减肥的概念减肥属于以减少人体过度的脂肪、体重为目的的行为方式。饮食减肥是指指通过控制每天食物的摄取量疗法来达到减少身体脂肪堆积的一种方法。饮食减肥的原理最新的营养学强调少食动物食品,合理配餐。以“低热量”为目标,推荐素食,来控制体重。高蛋白质十分有益于人体健康,而低糖份是修正体形的关键。这种饮食法需要控制糖的摄入量。减肥瘦身时,忌食动物内脏、水生贝类、土豆制品、牛肉、酒、牛奶、口香糖、猪肉、糖、淀粉。素食能保持人体适当的体重,使血液保持适当的碱性,以促进新陈代谢,将体内蓄积过多的脂肪和糖分消耗掉,以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饮食减肥的科学搭配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一般人习惯于一日三餐。人体最大消耗是在一天中的上午。由于胃经过一夜消化早已排空,如果不吃早 饭,那么整个上午的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完全要靠前一天晚餐提供,这就远远不能满足营养需要。这样长期下去容易引起急性胃炎、胃扩张、急性胰腺炎、冠心病、心 肌梗塞等。如果吃夜点就会产生超额能量,剩余的能量转为脂肪蓄积起来就容易发胖。所以在睡前三小时以内不要吃任何东西是最理想的瘦身方法,特别注意不要喝 酒、肉类食物。控制主食和限制甜食如原来食量较大,主食可采用递减法,一日三餐减去50克。对含淀粉过多和极甜的食物如甜薯、马铃薯、藕粉、果酱、蜂蜜、糖果、蜜饯、麦乳精、果汁甜食,尽量少吃或不吃。副食品可采用瘦肉、鱼、蛋、黄豆制品和含糖分较少的蔬菜、水果等。多餐少量在瘦身的过程中,最好是遵循多餐少量的原则,将一日三餐的食物总量分配到一日五餐当中。并且一天最后的一餐最好在睡觉前5--6个小时的时候进餐。膳食纤维膳食纤维瘦身:纤维能阻碍食物的吸收,纤维在胃内吸水膨胀,可形成较大的体积,使人产生饱腹感,有助于减少食量,对 控制体重有一定作用。富含纤维的食物主要有:燕麦片,大麦,玉米,荞麦面,各种豆类以及蔬菜等,此外健康食品所含植物纤维最为丰富,是 从多种植物中提取制成的健康瘦身膳食。人吃含纤维素的食物就能在一定时间内很好的进行消化吸收而后将废物排泄,减少食物热量剩余,阻断脂肪产生使瘦身变得 更健康更自然、。饮食中食纤维多的人,咀嚼的次数也多,因此进餐速度减慢,结果使小肠能够慢慢地吸收营养。由于食物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若大量食用,则便 秘也自然减少。
科学减肥指的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减肥。
早上吃的营养点,中午吃的丰富点,晚上少吃或只吃水果和蔬菜。每周坚持运动5、6次,每次最少40分钟,例如:慢跑、健身操、跳绳、快走、瑜珈。一定要注意制定科学减肥计划,包括:药物调理计划、饮食计划、锻炼计划和时间计划等。
科学家研究发现,同样吃某些食物,有的女性越吃越胖,另外的却体重适中,原因自然很多,但与食物搭配是否科学合理不无关系。
运动减肥
运动尤其是有氧运动是最有效、最健康的减肥方法。它是一项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耐力性运动,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可以促进能量的消耗,避免机体能量过剩而转化为脂肪积聚,同时也可以使机体已积聚的脂肪得以分解。
有氧运动包括慢跑、步行、游泳、爬山、健身操、练瑜伽和打太极拳等。最好一次持续做完,保证每天累计40分钟以上,中间可以停止,且每次运动总消耗热量须达300千卡,通常这种运动量会造成心跳加快 ,或流汗的程度,平时建议可以结合决乌汤这类组方茶可起到较好的辅助减肥效果。
论文字体字号规范(附范文22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文字体字号规范,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中文部分
标题:黑体二号;
副标题:楷体,四号;
作者名:楷体,四号;
作者工作单位、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楷体,小四;
[作者简介] [内容摘要] [关 键 词]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宋体,小五,加粗;
上述三项内容:楷体-GB2312,小五;
正文内容:宋体,小五;
次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
脚注内容:宋体,六号;
[参考文献]: 宋体,五号,加粗;
参考文献内容:宋体,小五。
(二)英文部分
标题:宋体,小四,加粗;
副标题:宋体,五号;
作者名:宋体,五号;
作者工作单位、所在省、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宋体,小五;
“Biography”、“Abstract”、“Key words”:宋体,五号,加粗;
上述三项的具体内容:宋体,五号。
(三)其他部分
“评审专家”、“责任编辑”:宋体,五号,加粗。
全文行间距为15磅,次级标题段前距、段后距均为0.5行。
返回目录>>>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
题目
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命题方式
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英文题名方法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作者
署名规范
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团体作者的执笔人,也可标注于篇首页脚位置。有时,作者姓名亦可标注于正文末尾。
示例:王军 ××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 100875; 张红 ××教育学院物理系,北京 100011
(注释:后面的数字是该学院的邮编号码)
目录
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规范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
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
论文正文
要点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要求
以毕业论文为例,现说明论文正文版面格式:
①正文部分与“关键词”行间空两行;
②汉语正文文字采用小四号宋体;正文英语正文文字采用Times New Roman12号,标题汉语采用四号黑体,标题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14号,每段首起空两格,1.25倍行距;
③段落间层次要分明,题号使用要规范。理工类专业毕业设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序号与层次要求;
④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无违反政治上的原则问题与言论,要采用计算机打印文稿,统一采用A4纸张;
⑤图表要求:所有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用徒手图,必须按国家规定的工作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图,图表中的文字汉语用小五号宋体;英语采用Times New Roman10. 5号;图表编号要连续,如图1、图2等,表1、表2等;图的编号放在图的下方,表的编号放在表的上方,表的左右两边不能有边;
⑥字数要求:一般不少于1500(按老师要求);
⑦学年论文引用的观点、数据等要注明出处,一律采用尾注。
格式要求
[1]文稿用word文件(页面A4),统一用宋体排版。
页面设置
纸型:A4标准纸 方向:纵向
页边距:左3cm 右2.5cm;上,下边距为默认值:上2.8cm 下2.5cm
页眉1.5cm,页脚1.5cm
格式
正文行距:(多倍行距)1.25倍
字号
中英文题目: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位于中文标题下方),二号Time New Roman字体, 加粗居中。
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五号字
图表要求
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弧线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符合制图标准.插图和表格均需有编号和标题,图标题为五号字,表标题为小四号.
致谢
作为一名研究者,应该尊重为形成学术论文所进行的研究所提供帮助的单位、个人表达,肯定他们在形成学术论文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应该对以下方面致谢:
横向课题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研究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或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或提供帮助的人员;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但致谢不等同于参考文献和注释。
意义
一项科研成果或技术创新,往往不是独自一人可以完成的,还需要各方面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在许多论文的末尾都列有"致谢"。主要对论文完成期间得到的帮助表示感谢,这是学术界谦逊和有礼貌的一种表现。
参考文献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⑴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⑵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参考文献的作用是:
⑴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⑵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
⑶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
⑷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⑸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
要求
1、在文后的参考文献表中,各条参考文献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注意一定要按在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
2、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中文参考文献请改为中英文对照。
3、文后期刊类、会议论文集中的参考文献表中的英文期刊名称、会议论文集名请写全称。
4、各类参考文献请严格按照“二、各类参考文献写法”中的标点符号写。
返回目录>>>
摘要:
小学教育中,数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学科,但是由于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很多小学生在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中会比较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小学数学学困生这一问题也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当前阶段对于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已经成为学校和教师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针对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此提出转化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随着近些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阶段的教育中也明确的提出: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小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不出现偏科的现象。目前小学阶段的教育中,语文和数学还是最主要的两门学科,相对于数学课程来说,小学语文因为有较强的故事性,所以更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很多小学生会认为学习数学很枯燥,除了背加减乘除法的口诀就是背一些数学公式,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给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增加了诸多困难。实际教学中,学困生的问题或多或少存在于每个班级,然而学困生的形成大多数都不是因为学生智力的问题。如何转化学困生,是当前我们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1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1学生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小学生难以学好数学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态度,大多数学困生会因为觉得数学学科枯燥乏味,因而在学习数学时会比较随意,往往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此外,还有的学生因为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也比较落后,从而导致自信心的缺乏,认为自己不够聪明,学什么都学不好,面对数学更是产生了畏惧心理[1]。这些都是造成学困生不能学好数学的主要因素,同时也让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大感头疼。
1.2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改进:说到数学教师,很多学生的第一印象都会觉得数学教师大多数都很刻板严肃,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距离感。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很少有感情投入,关注的重点往往只在对知识的讲解上。还有少数教师只喜欢数学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甚至还有厌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从而造成这些学生产生一定程度的厌学心理。再加之本来就比较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心理上更加抵触数学,最终导致学生更加难以学好数学。
1.3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学习习惯需要学生通过长期的实践来逐步建立和养成。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习惯的好坏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着巨大影响。大多数时候,学生的学习品质都是由他们的学习习惯所决定的。学生如果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他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如: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以及学习意志不强等问题,而在这些问题的影响下,学生更难以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此一来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大多数学困生的不良学习习惯都表现为:课堂上注意力不能集中、不愿意主动思考问题、无法独立完成数学作业、没有良好的读题和审题习惯以及完成解题后没有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是科学和严谨,同时数学还是一门具有抽象性的学科,这也是学困生不能学好数学的主要原因。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就需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使其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趣得到提高。由于小学生年龄还小,通常都比较好动,容易对身边的新鲜事物感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2]。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课后作业,让他们回家之后利用废纸张自己动手制作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盒子各一个,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裁剪和粘贴制作纸盒,制作过程中可以参照自己的铅笔盒和家中的收纳盒等。最后要还要在课堂上表扬做得好的学生,以及耐心的指正做得不太好的学生。这样一来,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授课内容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达到了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增加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2改进教学方式:教师要积极改进当前的教学方式,教学流程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同时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组织和开展例如: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以及动手操作等多种新式的教学模式。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知识更加直观,从而让学困生也能够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从中体验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且接受所学的内容,以此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多为学生介绍有关数学的发展史和小故事,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此外,教学时还需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数学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由于数学学困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深入浅出的进行教学,适当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标准,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数学基础上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2.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有效的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有良好的表现时,要及时的给予表扬,并且尽量的为其创造条件使其能够重复出现,从而使学生形成习惯。对于那些不良的表现,教师也要及时的给予否定,使其出现的机会减少。教师要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以此增强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进而达到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其制定学习目标,并且经常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的进行修改。尤其是在目标制定的初始阶段,不能给学困生制定过高的学习目标,要让他们从中能够体会到完成目标时的成就感。教师要及时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帮助其养成给自己制定学习目标的好习惯。
3结语
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数学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细致有效的开展这项工作,既要帮助他们改变对数学学科的思想认识,同时还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才能让他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刘艳芝.探究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7.(01):120-121.
[2]赵广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心理分析[J].林区教学,2017.(01):83-84.
摘要:
阐述教学实践与信息化的教育环境的关系,在这样的前提下,信息化已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以及学生们学习的过程中,有了直观的体现。教学策略应该转变,使学生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学习要求。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数学教学,函数教学,教学策略
引言
在初中阶段的学科中,数学是其中的基础学科之一,而函数教学的内容,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又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内容。并且,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学中,函数是每一名学生都一定要熟练掌握,学生对函数有较熟练的掌握,才能够为学生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开来,初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对函数的教学,予以充分的重视,并将函数教学,与当前信息化的大环境,进行更加充分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初中函数教学的整体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1、信息环境下的初中函数教学中的问题
(1)信息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言,一个好的环境,足够造成直接的影响。而在现阶段,绝大多数初中的数学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函数教学的内容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信息化的环境,以及可以进行信息化教学的资源,对教师教学的整体效果,以及教学任务的进一步开展,造成了较为直接的影响。现如今,大部分的初中学校,学习数学的地点,基本都是在教室中,学生很少在多媒体教室进行课堂学习[1]。并且,即使是在多媒体教室,可以供教师们使用的教学资源也是少之又少。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的函数知识,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讲授之后才得知的,在课后,也只是单纯的通过教材与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
(2)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现阶段,大部分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在讲解数学函数知识的时候,始终沿用以往的传统教学法。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除了能够进行枯燥的讲解,就是通过黑板来让学生理解,类似于此的教育手法,很无法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的,不仅如此,还会让学生对于数学函数的学习,产生严重的倦怠,以及抵触的心理。由于函数知识其自身的内容,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如果依旧坚持传统教学法的话,势必会降低函数知识教学的效果,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案,也不能达到教师自己预期的效果[2]。
(3)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属于我国九年义务教学的阶段中,数学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的。其中一些学校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为学生们配置一些与之相应的教学设备,这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开展,会产生更大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即使学生所处的学校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其中大部分的老教师,也会因为自己对信息化教学的掌握较低,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更愿意采用传统教学的方式,影响信息化教学的开展。
2、信息化环境下的函数教学设计
(1)设置教学情境。如今,随着我国各个领域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各行各业中逐渐崛起,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所以,面对这种现状,教师一定要对自己原有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适当的转变,采用一些与现阶段学生们学习需求较为相符,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与策略。以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为根本依据,设置教育教学的情境,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帮助,使其可以对函数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对二次函数图像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时,可以在课前先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再给每组一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在这之后,让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几何画板的利用,画出与之相应的函数图像。并让学生们对自己所画图像的性质,进行一定的观察与总结,在这之后,相邻的小组在进行交换讨论,通过这种教育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对学生们自己动手的能力进行锻炼,还可以帮助学生们,使其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对函数知识进行理解,在提升函数学习的兴趣的同时,也可以为教师们减轻大量画图的负担。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选择应该怎样沿X轴与Y轴移动函数,促使学生对于二次函数基本的性质有一个更好地了解。在如今信息化的大环境之下,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转变,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们自主进行学习与思考,初中数学教师,在更多的时间里,是作为一名引导者,或是合作者的角色,为学生们讲解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可以对函数知识进行更好地掌握,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对于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与此同时,还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合理应用多媒体课件。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更多使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至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在教授函数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内容传授给学生,只能依靠嘴说的授课形式,极易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所云[3]。此外,函数知识教学的内容,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抽象性,而传统的教育教学的方式,只会在不知不觉中消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信息化大环境的影响之下,对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较为有效的利用,以上的大部分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二次函数相关内容的讲解的时候,可以将一些需要进行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成课件,并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幻灯片等形式,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首先就要是在幻灯片上,向学生们展示二次函数的定义,并为学生们进行讲解。接着对多媒体课件进行再次利用,进行二次函数图像特征的进一步演示。由于二次函数图像的表现为“升起”,在这个时候,通过对多媒体设备的合理运用,就可以让学生们看到,并感受到更加直观的现象。其次,在教师事先准备的多媒体课件上,向学生们展示二次函数的性质。在这其中,数字、字母以及其他的特殊内容,都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的字体,来进行展示。这样能够有效突出教育教学的重点,以及教学的难点,这样的教学方式是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提供给学生[4-7]。
(3)实现信息化函数教学与传统函数教学的互补。在初中数学函数教学中,必须加以强调的是,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是将来数学学科教学的整体发展方向,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教师们应该完全抛弃掉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的优势与弊端,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可以采用将信息化的函数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上,这无疑是增加了对教师教育教学的硬性要求,因为,教师们不仅要对信息化下的辅助教学工具进行了解,还要一直保持一种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们制定出更加合适的学习方法,以此来最大限度减少学生在学习时的盲目性,给予学生更加充足的进行自我思考,以及自我探索的时间与空间,积极的鼓励学生,并对学生们提出的一些疑问,在第一时间进行详细的解答,从而帮助学生们,使他们可以对函数的知识进行更好地了解。
3、结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逐渐普及,并且,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虽然,在前进的道路当中,依旧有非常多的制约因素,但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融入信息技术,已经是一件大势所趋的事情了。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函数的教学过程当中,一定要以当前的信息环境为基本的平台,将教育教学的内容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来让数学函数教学的整体效果,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商兆杰.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32):166.
[2]贾靖林.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5):85-86.
[3]姬映斗.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53.
[4]金英.信息化环境下数学函数教学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06):38.
[5]郭信.浅谈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5(02):43.
[6]张丽华.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4):40.
[7]钟飞跃.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学函数教学[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2014(01):37.
摘要:
小学数学由于教学对象的思维水平仍处于直观形象水平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的状态,记忆力更偏向于机械记忆,对知识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多将有趣的教学形式加于课堂中,更有利于教学对象的理解和教学课程的进行。本文将针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开多种教学形式的好处进行论述。
关键词:
小学教学;多样化;新颖化
一、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在我国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传统方式来教学,即按照书本内容循规蹈矩的讲解,从定义到例题再到课后习题,遵循着不变的流程,并没有什么新意。依据教学要求和教学过程来讲,小学数学的课程学习主要的侧重点还是在于记忆以及知识的应用,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数学思维的活动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分析、比较、概括、抽象等思维方法以及推理、判断等形式实现对抽象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思维水平还处于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的小学生,思维发展有限,在学习过程中思维不流畅或者中断现象很容易发生,自觉性和目的性比较弱,很容易倦怠,再加上小学生活泼又好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加难以集中注意力,数学学科本有的强抽象性和强逻辑性,让学生学习起来常常很容易感觉到枯燥和乏味,这就很难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接受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如在数学概念有些抽象的情况下或遇到难以记忆的数学公式时,大多数学生理解、记忆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接受,若此时教师还是按照传统、枯燥的教学形式来教学,学生就很难集中精力也更加难以接受新知识,因此以往只是简单、反复的讲解,让学生采取重复背诵记忆的方式,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压根无法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会让他们觉得学习乏味枯燥,最终失去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就会很差,这样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不利于教师后期教学工作的开展。
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难以集中,他们无法长时间集中精力和注意力于课堂学习上,唯有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使教学有效率。要想解决如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这个问题就要对症下药,要从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入手,在课堂教学中直观形象且色彩比较鲜明的具体事物和教材比较容易提高他们的高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将这些学生感兴趣的`元素加进教学中,就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可把故事、游戏、动画、图片、声音、游戏、视频等作为教学工具引入到数学教学中去,借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二、新颖的教学形式
无论是在标准的要求下,还是为了更加有效率的开展教学工作,寻找有效的、多样的、新颖的,能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形式是师生们的共同期望。
首先是利用数字故事进行教学。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将授课内容,如定理、公式、数学名词、数学小故事、数学家简介,设计成有趣的故事情节,用图形图像表示出来,再基于此进行教学。小学生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为20至25分钟,容易分心,但是对于自己有兴趣的学习内容,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容易集中,学习积极性就会高,这样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学效果就会相应的更好,学生的记忆时间也会更长,也可通过对故事的回想来回想复习教学知识。有趣的教学方式创设出的教学情境,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较为集中于课堂上,激励起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且小学生对直观性内容比对于语言性、逻辑性的内容接受起来更容易。这样的课堂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白、简单易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复习旧知识,促进了知识迁移。数学故事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具有趣味,弥补了数学抽象、枯燥的不宜教学处。
其次是利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教育游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下适当的、有教学针对性的游戏。教育游戏,一般都是具有互动性、挑战性、趣味新、奇幻性的特点适应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征,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虽然学生的出发点是想要玩游戏,但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又通过游戏中的知识设定巧妙的学习到了知识,在自己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必定更加记忆深刻,且游戏特有的竞争性又起到了良性循环的作用,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促进了每一个参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的养成。一些游戏还可以分组进行,学生自愿组成一个小组,和其他小组进行比赛,小组中成员共同探讨问题,就是一个自学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小组与小组的比赛过程中,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克服游戏中困难,最终完成挑战。教育游戏中包含的合作与竞争的多维学习关系,这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整节课中都处于较高的状态。
最后,游戏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动手形的,也可以是基于网络的。如今处于计算机信息化时代,即使是小学生对于电脑的熟悉程度也不亚于任何一个成人,而且由于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一般的游戏都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但电脑游戏对于他们来说,仍然非常具有吸引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合理的运用好电脑这个工具。而且电脑游戏的选择范围也非常的广,减小了教学过程中寻找教学游戏自愿的困难。
三、教学形式多样化与新颖化的必要性
就现在我国的教学现状来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还是以课堂为主要部分,将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活泼、有趣、有吸引力是每位教师的教学目标,借助数字故事的直观性汇合数学游戏的娱乐性就可以很好的改观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形式,将多种多样新颖的教学形式所结合于课堂上,能够积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快乐学习,也可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婉如,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庭用硏究[D],宁夏大学.
[2]王婷,基于教育游戏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硏究—Z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为例[D],宁夏大学.
[3]刘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张茁(1970-),女,汉族,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吉强镇中心校袁河小学数学教师。
摘要:数学的公众形象从发展现代教育与科学的角度看是堪忧的。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对于现代化社会而言,数学素质应该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础素质。本文通过在各个层面上论述数学在人类文化中的应用,对它的本质和应用作了精要的分析,试图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关键词:数学教育;数学素质;数学文化
今天,数学科学的迅猛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牢固地确立了它作为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的地位,数学正突破传统的应用范围向几乎所有的人类知识领域渗透,并越来越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物质生产与日常生活做出贡献。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它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活。在古代埃及、尼罗河定期泛滥,重新丈量土地的需要发展了几何学;在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生产及天文观测的需要,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数学并不是一棵傲然孤立的大树,数学与社会文化始终是密切相关的,它是在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影响下生长起来的,同时它也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对人类文化的不同领域产生深远影响。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已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下面让我从更多的实例、更多的方面来谈谈数学文化价值。
一、数学为人类提供精密思维的模式
数学是基础学科,是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即关于数与形的学问,而数与形可以说无所不在,这就是为什么数学正空前广泛地向几乎一切人类知识和活动领域渗透。除了数学知识的直接广泛的应用,数学对于人类社会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功能,就是培养发展人的思维能力特别是精密思维能力。
一个人不管将来从事何种职业,思维能力都可说是无形的财富,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又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在长期的磨练之中。数学,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是训练思维的体操。那么什么是数学思维或精密思维呢?数学思维包括很多方面。数学思维最基本的两大方面是“证”和“算”。“证”就是逻辑推理与演绎证明;“算”就是算法构造与计算,两者对人类精密思维的发展都不可缺。对“算”大家可能比较容易感受。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问题常常会说需要“算一算”,数学家则更是追求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式或者说一般算法。从简单的三角形面积算法到描述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复杂方程解算,定量化的方法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而对“证”从几条不言自明的公理出发,通过逻辑的链条,推导出成百上千条定理。这种演绎论证的思维模式是古希腊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首先开创树立的。《几何原本》依据柏拉图哲学、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欧几里得的精心构思,所表现出的已不仅是一种认识数学命题的真理特征,更为重要的是它借助数学表现了一种认识世界、表述世界的独特文化意义,并由此给人们提供一种思维的逻辑方式:从几个简单的原理出发,可以逻辑演绎出整个理论体系,进而表现这个理论所揭示的真理。一种数学方法能最终演化成为一种认识世界的逻辑思维方式,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所能达到的最高的文化意义。其影响所及远远超出了数学乃至科学的领域,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数学是其它科学的工具和语言
德国大数学家,号称“数学王子”的高斯有句名言“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学也是科学的女仆”。前一句突出数学是精密思维的典范,后一句则强调数学为其它科学服务,是其它科学的工具。非常形象和恰当地反映了数学的价值和作用。在传统分类中语言学属人文科学。但由于它的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近年来它越来越向自然科学靠拢。因为它是一个内部规则严整的系统,所以应用数学便是自然的了。用数学方法研究语言现象,给语言以定量化与形式化的描述称为数理语言学。它既研究自然语言,也研究人工语言。例如计算机语言。数理语言学包含三个主要分支:统计语言学;代数语言学;算法语言学。统计语言学用统计方法处理语言资料,衡量各种语言的相关程度,比较作者的文体风格,确定不同时期的语言发展特征。代数语言学是借助数学和逻辑方法提出精确的数学模型,并把语言改造为现代科学的演绎系统,以便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算法语言学是借助图论的方法研究语言的各种层次,挖掘语言的潜在本质解决语言学中的难题。
三、数学是推动生产发展,影响人类物质生活方式的杠杆
数学从它萌芽之日起,就表现出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紧密联系。
(一)数学与金融
华尔街的两次数学革命是指1952年马科维茨的证券组合选择理论和1973年布莱克――肖尔斯的期权定价理论。
马科维茨所解决的是如何给出最优的证券组合问题。即:对于每种证券,他用根据历史数据所计算的证券的隔天价格差的平均值来衡量证券的风险。而一组证券的收益率和风险也同样可根据历史数据来估计。把证券间的搭配比例(可正可负,表示有的`是买入,有的是卖出)作为变量,就可提出一个在怎样的搭配比例下,对于固定的收益率使其风险最小的问题。马科维茨由此提出一个所谓有效证券组合前沿的概念。尽管马科维茨的研究在今天已被认为是金融经济学理论前驱工作,而获得1990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在当年他刚提出他的理论时,计算机才问世不久,从而使他的理论成为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实际计算。今天的计算技术自然早已使马科维茨的思想得到完全的实现。
布莱克和肖尔斯讨论的则是如何为期权定价,期权是一种衍生证券,期权既然也是一种可交易的证券,它就也有自己的价格。于是就要问它的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布莱克和肖尔斯在假设股票价格的相对变动为不可预测的所谓布朗运动的条件下,竟然导出了一个与实际非常吻和的期权定价公式。金融经济学界经过几年的讨论,终于承认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在数学中由于他们在公式推导中用到了随机分析、偏微分方程等现代数学工具,这促使许多数学家投身到衍生证券的研究中来,并且逐渐形成一个新学科――金融数学。
在金融经济学中,他们实际上提出了一种比马科维茨更进一步的思想。马科维茨只是认为不同的证券经过适当的组合可以减少风险,而布莱克和肖尔斯则认为,如果随时间不断改变这种组合,那么在一定条件下,几种证券的组合可以用来模拟另一种证券。就像股票与期权的适当组合能相当于债券一样,股票与债券的适当组合自然也可模拟期权。这种根据各种不同需要,把风险打散、重组,并形成各种金融产品的技术就是所谓金融工程。在今天的金融市场中,它已经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数学与生命科学
DNA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具有一种特别的立体结构――双螺旋结构,双螺旋结构在细胞核中呈扭曲、绞拧、打结和圈套等形状,这正好是数学中纽结理论研究的对象。
x射线计算机层析摄影仪――即cT扫描仪,它的问世是二十世纪医学中的奇迹,其原理是基于不同的x射线衰减系数。如果能够确定人体的衰减系数的分布,就能重建其断层或三维图像。但通过x射线透视时,只能测量到人体的直线上的x射线衰减系数的平均值。当直线变化时,此平均值也随之变化,能否通过此平均值以求出整个衰减系数的分布?人们利用数学中的拉东变换解决了此问题,拉东变换已成为cT理论的核心。首创CT理论的AMConnark(美)及第一台CT制作者cNHounsfidd(英)因而获得了1979年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由此可见。在此项技术中数学起了关键作用。
如今,一场由数学和计算科学驱动的革命正在生物学的领域发生。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正在重新定义以下领域:数学生态学、流行病学、遗传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和生理学等等,尤为重要的是数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研究项目上。
古希腊著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给后人留下这样一个观点:“万物皆数也”。如果它的观点是正确的作为大自然的杰作――生命,一定也是按照数学方式设计而成的。因此,数学不仅能够提升生命科学研究,使生命科学成为抽象的和定量的科学,而且是揭示生命奥秘的必由之路。
(三)数学与军事
一直到二十世纪,科学发展促使武器进步。数学才真的与战事有紧密的关系,例如数学的研究工作可能与空气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弹道学、雷达与声纳、原子弹、密码与情报、空照地图、气象学、计算器等等有关,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武器或战术。
案例1:巴顿的战舰与浪高
军事边缘参数是军事信息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以概率论、统计学和模拟试验为基础,通过对地形、气候、波浪、水文等自然情况和作战双方兵力兵器的测试计算,在一般人都认为无法克服、甚至容易处于劣势的险恶环境中,发现实际上可以通过计算运筹,利用各种自然条件的基本战术参数的最高极限或最低极限,如通过计算山地的坡度、河水的深度、雨雪风暴等来驾驭战争险象,提供战争胜利的一种科学依据。
1942年10月,巴顿将军率领4万多美军,乘100艘战舰,直奔距美国4000公里的摩洛哥,计划在11月8日凌晨登陆。11月4日,海面上突然刮起西北大风,惊涛骇浪使舰艇倾斜达42~。直到11月6日天气仍无好转。华盛顿总部担心舰队会因大风而全军覆没,电令巴顿的舰队改在地中海沿海的任何其他港口登陆。巴顿回电:不管天气如何,我将按原计划行动。11月7日午夜,海面突然风平浪静,巴顿军团按计划登陆成功。事后人们说这是侥幸取胜。这位“血胆将军”拿将士的生命作赌注。
其实,巴顿将军在出发前就和气象学家详细研究了摩洛哥海域风浪变化的规律和相关参数,知道11月4日至7日该海域虽然有大风,但根据该海域往常最大浪高波长和舰艇的比例关系,恰恰达不到翻船的程度,不会对整个舰队造成危险。相反,11月8日却是一个有利于登陆的好天气。巴顿正是利用科学预测和可靠边缘参数,抓住“可怕的机会”,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
案例2:海湾战争――数学战
1990年伊拉克点燃了科威特的数百口油井,浓烟遮天蔽日,美国及其盟军在“沙漠风暴”以前,曾严肃地考虑点燃所有油井的后果。据美国《超级计算评论》杂志披露,五角大楼要求太平洋――塞拉研究公司研究此问题。该公司利用Navier―Stokes方程和有热损失能量方程作为计算模型,在进行一系列模拟计算后得出结论:大火的烟雾可能招致一场重大的污染事件,它将波及到波斯湾、伊朗南部、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但不会失去控制,不会造成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不会对地球的生态和经济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样才促成美国下定决心。同时在这次战争中,美国将大批人员和物质调运到位,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这是由于他们运用了运筹学和优化技术。所以人们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化学战(火药),第二次是物理战(原子弹),海湾战争是数学战。
案例3:不可思议的美伊战争
美伊战争给人没带来太多的震撼!从2003年3月20日正式爆发,到4月11日美军攻占巴格达。进攻者以区区十万余人的军队,在二十几天的时间里,几乎没经过像样的战斗就完全征服了一个世界中等军事强国。不少人觉得美伊战争不像一场战争,而更像一场游戏。
而事实上并不奇怪,美军打的是一场由数学支撑的信息化的战争。汤姆逊说:信息不仅仅是一件武器,它还是一种能够改变战争文化和定势的新技术。它能改变一切。它所带来的变化比我们看到的任何一种变化都来得强烈,比坦克、潜艇甚至原子弹都要厉害。在今天的战场上,谁拥有绝对的信息掌控权,谁就能获得胜利,美军在美伊战争中通过数据链把天空地海、本土统帅部、前方司令部和战场上每一个士兵连为一体,反应灵敏,随心所欲。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战果,赢得胜利。所以说未来的战争实际上是高科技战争――数学战。
数学与人类文明的联系与应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计算机诞生后,数学与其它文化的联系更加深入和广泛,毫不夸张地说,信息时代就是数学时代。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数学,学好数学,更会应用数学。才能使我们跟上这个时代,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方延明,数学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美]莫里兹,数学的本性[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3]欧阳绛,数学与方法溯源[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邹庭荣,数学文化欣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摘要:
数学是一门内容丰富且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情况,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对影响高中数学学习的因素及对策进行浅析。
关键词:
高中数学学习 因素 对策。
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已成为衡量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大多数同学在数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许多初中成绩突出的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很多困难,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1、影响高中数学学习的因素影响数学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浅谈如下:
1.1 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与初中数学知识相比,在深度、广度,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都不一样。高中学习对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更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数学学习的这些特点导致学生成绩的分化,如不采取补救措施,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1.2 学生自主性学习没有落实
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性学习,但是教师担心学生的自觉性不够强或学习效率不高,还是会使用传统的方法教学。
导致许多同学在学习上无法独立自主,习惯性跟随老师的节奏,放弃学习主动权。表现在没有课前计划,坐等上课,没有课前预习,不熟悉上课内容,课堂上慌忙记笔记,而没有理解课堂内容。
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产生畏难情绪,缺乏数学学习的主动性。高中阶段,考试频繁,课业繁重,基本上没有体育运动或娱乐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及时的放松和调整。在较难的章节学习中遇到困难,如果得不到老师、家人及朋友的正确疏导,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学情绪。
1.3 不重视基础
一些同学,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忽视认真演算书写的重要性。但对难题很感兴趣,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经常演算出错。学习数学同掌握其他技能一样,应该由易到难,从最简单、最基础的知识一步一步学起,循序渐进地增加知识总量,提高知识难度。只有把基础打好,才能有更广阔的拓展知识的空间。了解清楚基本的概念,是学好数学的第一步,因为它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数学是一门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概念、法则、公式、定理,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学好数学。
1.4 学习方法没有与时俱进
学习方法已经形成定式,即使了解自主性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开展。学生很少关注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的来源,理解概念的内涵,分析重难点,总结思想和方法。课后学生不会巩固、总结、寻找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的概念一知半解,只能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对于学习方法,有的同学奉行“拿来主义”,对于别的同学的方法照搬照抄,没有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2、提高高中数学成绩的策略
2.1 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考试的成绩、数学素养、学习态度和整体能力,在参考学生意愿的前提下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每个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都有所不同,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并灵活应用,按照学生需求进行备课。
首先,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问题的设计要分层次进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学会并掌握知识。其次,作业的布置也要体现分层。按照中等层次学生的水平布置作业,这样低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也能够完成这些作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其它层次的作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分层递进式教学不仅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学生整体数学水平的提升。
2.2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后,还应适时地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标要求,高中数学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模式。教师要通过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小组为单位,采取小组交流讨论的方式针对探究性问题进行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激发,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一种高效的学习途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质疑能力。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加强学生的思维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反复推敲、演算、论证的过程,必然能够实现有效教学。
2.3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深入探究问题、系统总结等方面。制定学习计划时要注意可行性,既有长期打算,又有短期安排。要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学生应及时与教师或同学探讨不理解的问题,取长补短。课堂学习提高效率,课后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并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此外,要养成纠错的习惯,提高自我评判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提高知识水平,而且养成了积极进取,不屈不挠的心理品质。
引导学生反思,提高学习效率。高中数学的知识点之间联系较为紧密,要引导学生不断复习学过的内容,提炼反思的结果,使数学的学习更加科学且高效。这样,数学知识在学生的头脑里才更加有条理,应用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另外,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还要反复运用学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加强对数学的感悟。归纳、总结、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提升灵活运用的能力,让教学实现举一反三的效果。
2.4 运用多种方法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离不开兴趣的培养,要提高学习兴趣,首先要对数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学生从心理上重视。数学是工具学科,是学好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其次,要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抽象性、应用性和灵活性较强的高中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效地教学。多媒体应用到课堂,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而且可以将枯燥、静止的数学内容生动化、趣味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接收信息,增加信息量,提高教学的效率。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推导定理或概念的过程,解题过程等,不仅能够避免教师板书的时间过长,为学生赢得更多的学习时间,而且还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老师要与学生进行思维、语言、兴趣、思想以及情感的交流,找到适合学生特点、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让学生对上课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轻松学习。还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陈景润、华罗庚等数学家的事迹,让榜样的力量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
3、总结
综上所述,影响高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很多,解决方法也多种多样。本文从高中学生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自主性学习没有落实、不重视基础、学习方法没有与时俱进四方面分析了影响数学学习的因素;提出了进行分层教学、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运用多种方法辅助教学四种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成绩的策略。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求知,希望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 潘荣.浅谈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9).
[2] 郭宗雨.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2(5).
[3] 邹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4] 杨 海宁.高中数学常用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11(71).
[5] 傅祝秀.探究性教学需要教师创设情境[J].教育,2010(33).
[6] 马启银.改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尝试-自主探究两圆方程差的几何意义[J].中学数学杂志,2010(1).
[7] 王光明,刁颖.高效数学学习的心理特征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9(5).
[8] 汪国华.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能力的重新诠释[J].数学通报,2004(7).
[9] 朱超华.新课程视角下教师课程能力的缺失与重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4(6).
[10] 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摘要:
新课程理念下,生活化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数学教学内容与数学能力的培养都是为了使学生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能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相联系,通过生活化教学方法的不断探讨与创新,使小学数学教学更贴近于生活实质,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主体意识,最终实现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师;教学
数学学习对小学生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成绩上,通过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认真解读可以得出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提高学生成绩,还应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数学更贴近于小学生日常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笔者结合长期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以及小学生数学教学实际,对当前数学生活化教学进行了探讨。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提出
1、针对小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提出生活化教学。小学生每天都会进行数学学习,每天都在运用数学,但却对数学学习无法提起兴趣,在实际生活中无法科学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这是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一味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讲解,数学知识被局限于课堂之中,知识与生活不能有效融合,最终难以学习致用。久而久之,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缺乏兴趣,探讨的热情下降,学生创新能力未被挖掘出来,对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都产生局限性。
2、针对当前小学生数学教材状况提出生活化教学。当前,教育学界已深刻意识到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清楚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编写应紧扣生活实际。但是在当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上,还是以陈旧的教学题材为主,内容缺乏与生活的相关性,与时代的发展速度以及小学生的学习需求不符,小学数学课本需要得到充实与改造,以符合时代的需求。
3、针对当前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出生活化教学。传统教学方法在当前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占据主体地位。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成为教学主体,对知识的讲解注重逻辑推理,对知识背景、知识的延伸没有足够重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进行板书,根据教材进行讲课的教学方式为常见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方法极少得到运用,学生知识的获取多来源于教师的授课以及课本中的知识点。沉重的课业压力下,学生面临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课后要做大量习题与测试的现状,很难对数学课程产生兴趣。
4、针对当前在小学生国际数学比赛中的现状提出生活化教学。我国的中小学生在各大国际数学比赛中一直占据优势地位,受到教育界的一致好评,也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但是摆在这些成绩面前的一大窘况是,我国中小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上,相对于日本、美国等国家来说明显偏低,我们的学生对知识缺少实际运用的意识与能力。在这种现状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重点关注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学生实际运用能力为导向,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现象进行数学生活化教学,从生活中提炼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从数学中学到实际生活能力。
二、探讨如何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1、创造良好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针对小学生这一群体的年龄特征与个性特点,培养出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进行学习。小学生年龄偏小,思想意识上还处于萌芽阶段,数学初始学习阶段对课程的兴趣培养对后续学习阶段的学习效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针对小学生爱听故事、爱玩游戏的年龄特征,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生动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吸引小学生的关注,带动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抽取20名学生,排成两列,提问同学们平均一列为多少人?然后组织同学排成四列,提问每列平均又是多少人?还可以通过分水果、分玩具等方法进行平均数的学习。通过这些简单的活动设定,以及学生的讨论与思考,教学效率会因此而得到提高,学生也会对数学教学充满兴趣。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小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上注意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使学生在兴趣驱使下热爱数学课程,最终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生活化情境,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学生所学知识与自身熟悉的生活环境相似程度越高,学生对知识就更容易接纳与掌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出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教学情境,以促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易于接收数学知识,并使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持。例如:在认识“几分之几”这一教学重点时,要使小学生掌握几分之几这一抽象的数学知识,可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小明去小花家玩,小花的妈妈拿出蛋糕招待小明。妈妈将蛋糕分成四块,小花吃了一块,小明吃了二块,妈妈吃了一块,那用分数如何表示呢?”学生在这一熟悉的情境下,进行积极地思考,得出小花吃了四分之一、小明吃了四分之二的答案。接着教师可以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这一情境的创设使小学生产生亲切熟悉的感觉,感受到分数的学习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对分数的含义有更完整的认识。乐于解开疑惑,主动思考,也将原本沉闷的课堂教学,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通过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设置,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语言与例题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中,枯燥的数学计算与名词可能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尽量根据小学生的特征,以生活化的教学语言进行课堂教学。以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表达对数学名词进行描述,使小学生与数学课程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相关性。例如:在进行大于号与小于号教学时,可将大于号和小于号编成一段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学生可以通过对顺口溜的理解,简单地区分出大于号与小于号的含义。又比如将数字的大小比较说成“为数字排队”等,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教学语言下能够对数字大小排序进行更直观地理解。其次,还可在数学的加减法教学时,通过设置一些生活化的例题,教会学生数学运算。例如:“老师给小朋友们分糖果,已经给15位同学分发了糖果,还有8位同学没有领到糖果,那么请问这个班级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妈妈给哥哥和弟弟分别买了10支铅笔,每只铅笔0.5元,那么妈妈买铅笔总共花了多少钱?”这种生活化的训练例题在锻炼学生运算能力的同时,也通过将例题生活化,把枯燥乏味的数学运算变得生动,学生在熟悉的语言与生活行为中对数学更易于接受与理解,最终实现学习致用。
4、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意识。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认识身边的事物,以及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数学教学中,一些知识是抽象的,晦涩的,难以理解的,数学教师要做的是将学生难以理解与掌握的抽象知识,变得生动与鲜活,成为学生能领悟、能体会的知识。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课堂,在生活中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在生活中无时不刻地存在着数学现象,教师要指引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思考。例如在新学期数学课堂一开始,给学生布置以下课题: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接触到的数学知识,以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细小事情。有同学记录:“今天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鱼,卖鱼的婆婆说要27元,妈妈和她讲价后只付了25元,便宜了2元,27-25=2。”又如:“今天哥哥的学校和其他学校进行篮球比赛,我默默地帮哥哥计算得分,进球时看到计分板上的变化,计算刚才的进球应该得2分还是3分。”通过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琐事中,并自行记录,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合理安排时间,思考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将数学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意识,将使数学教学事半功倍。
5、课后练习、课外活动生活化。数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生活化的课后练习布置以及课外活动可以对课堂教学起到巩固效果。课后练习与课外活动应以趣味性的教学活动为主,带领学生以数学的观点对生活的环境进行独立了解,发挥个人的想象力,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在对“平面图形”这一章节进行教学时,可布置学生在课后寻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物品,每种形状各带一至两样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沟通,加深其对平面图形的了解。在进行元、角、分的学习时,布置学生在放学后帮助家长去购买一件物品,记录物品的价格,购买时给营业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同时针对这一数学知识的学习,还可以进行相关课外活动。例如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指定一组学生当营业员,其他学生为顾客,将学习用品贴上纸标签,写上价格,指导学生进行购物活动。一组活动完成后将两组成员角色对调,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与监督。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课后练习与课外活动,学生将对所学知识点有更牢固的掌握,教师不仅仅在课堂上做到生活化教学,在课后也使学生得到了教学实践,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这一关键阶段,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要以培养小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为教学目标,通过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将生活化教学长期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从数学中体验生活,最终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秀明.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
[2]徐荣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0).
[3]王剑.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
[4]桂木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1)
摘要:
起初,集合论主要是对分析数学中的“数集”或几何学中的“点集”进行研究。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集合论的概念已经深入到现代各个方面,成为表达各种严谨科学概念必不可少的数学语言。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集合的元素已由传统的“数集”和“点集”拓展成包含文字、符号、图形、图表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构成了各种数据类型的集合。
关键词:
集合论、计算机、应用
1、集合论的历史。
集合论是一门研究数学基础的学科。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基础,是数学不可或缺的基本描述工具。可以这样讲,现代数学与离散数学的“大厦”是建立在集合论的基础之上的。21世纪数学中最为深刻的活动,就是关于数学基础的探讨。这不仅涉及到数学的本性,也涉及到演绎数学的正确性。数学中若干悖论的发现,引发了数学史上的第三次危机,而这种悖论在集合论中尤为突出。
集合论是德国著名数学家康托尔(G.Cantor)于19世纪末创立的。
十七世纪数学中出现了一门新的分支:微积分。在之后的一二百年中这一崭新学科获得了飞速发展并结出了丰硕成果。其推进速度之快使人来不及检查和巩固它的理论基础。十九世纪初,许多迫切问题得到解决后,出现了一场重建数学基础的运动。正是在这场运动中,康托尔开始探讨了前人从未碰过的实数点集,这是集合论研究的开端。
经历二十余年后,集合论最终获得了世界公认。到二十世纪初集合论已得到数学家们的赞同。数学家们乐观地认为从算术公理系统出发,只要借助集合论的概念,便可以建造起整个数学的大厦。在1900年第二次国际数学大会上,著名数学家庞加莱就曾兴高采烈地宣布“数学已被算术化了。我们可以说,现在数学已经达到了绝对的.严格。”然而这种自得的情绪并没能保持多久。
这一仅涉及集合与属于两个最基本概念的悖论如此简单明了以致根本留不下为集合论漏洞辩解的余地。号称“天衣无缝”、“绝对严密”的数学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从此整个数学的基础被动摇了,由此引发了数学史上的第三次数学危机。
危机产生后,众多数学家投入到解决危机的工作中去。1908年,德国数学家策梅罗(E.Zermelo)提出公理化集合论,试图把集合论公理化的方法来消除悖论。他认为悖论的出现是由于康托尔沒有把集合的概念加以限制,康托尔对集合的定义是含混的.策梅罗希望简洁的公理能使集合的定义及其具有的性質更为显然。策梅罗的公理化集合论后来演变成ZF或ZFS公理系统。从此原本直观的集合概念被建立在严格的公理基础之上,从而避免了悖论的出现。这就是集合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公理化集合论。与此相对应,在1908年以前由康托尔创立的集合论被称为朴素集合论。
2、集合论在计算科学中的应用。
集合论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集合论包括集合、关系和函数3部分。
1)集合集合不仅可以表示数,而且可以像数一样进行运算,还
可以用于非数值信息的表示和处理,如数据的增加、删除、排序以及数据间关系的描述,有些很难用传统的数值计算来处理的问题,却可以用集合来处理。因此,集合论在程序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与知识库、形式语言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关系关系也广泛地应用于计算机科学技术中,例如计算机程序的输入和输出关系、数据库的数据特性关系和计算机语言的字符关系等,是数据结构、情报检索、数据库、算法分析、计算机理论等计算机领域中的良好数据工具。另外,关系中划分等价类的思想也可用于求网络的最小生成树等图的算法中。
3)函数函数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关系,计算机中把输入、输出间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函数。类似地,在开关理论、自动机原理和可计算性理论等领域中,函数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其中双射函数是密码学中的重要工具。
起初,集合论主要是对分析数学中的“数集”或几何学中的“点集”进行研究。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集合论的概念已经深入到现代各个方面,成为表达各种严谨科学概念必不可少的数学语言。
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集合的元素已由传统的“数集”和“点集”拓展成包含文字、符号、图形、图表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构成了各种数据类型的集合。集合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及其运算,更可以用来表示和处理非数值信息。数据的增加、删除、修改、排序以及数据间关系的描述等这些很难用传统的数值计算操作,可以很方便地用集合运算来处理。从而集合论在编译原理、开关理论、信息检索、形式语言、数据库和知识库、CAD、CAM、CAI及AI等各个领域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而且还得到了发展,如扎德(Zadeh)的模糊集理论和保拉克(Pawlak)的粗糙集理论等等。集合论的方法已经成为计算科学工作者不可缺少的数学基础知识。
参考文献:
〔1〕屈婉玲,耿素云,等.离散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KennethH.Rosen.离散数学及其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陈敏,李泽军.离散数学在计算机学科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
〔4〕龚静,王青川.数理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浅析[J].青海科技,2004.
返回目录>>>
摘要:基本精神、指导思想与立法宗旨即为法的理念,在此之中,主体是人,客体为法,法的具体价值表现形式为客体对主体进行正确引导。法的理念是对法的价值导向进行确定的基础,其渗透并贯彻于法的全部价值当中。经济法中的两项基本范畴为理念与价值,此两项基本范
关键词:经济法,理念,价值,范畴,探讨
基本精神、指导思想与立法宗旨即为法的理念,在此之中,主体是人,客体为法,法的具体价值表现形式为客体对主体进行正确引导。法的理念是对法的价值导向进行确定的基础,其渗透并贯彻于法的全部价值当中。经济法中的两项基本范畴为理念与价值,此两项基本范畴在经济法的不间断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经济法系统理论化的基础。提炼与成熟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可使经济法理论更具科学性与系统性。
1、经济法的理念范畴
经济法的指导思想、基本精神与立法宗旨就是经济法的理念,其作为经济法的文化内涵对其起到长久有效的作用。因经济法理念在经济法研究过程中的重要性,经济法学者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各种表达形式对此问题进行间接或直接的回答。“自由理念”、“公平理念”、“安全理念”以及“发展理念”是近些年来经济法学者对经济法理念进行探索之后取得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以消费者为本”、“平衡协调”与“社会责任”是经济法理念当中的三项最基本要素,此三者的融合贯通促进了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做到了与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
(一)经济法的基本内涵
经济法的概念在本质方面来说即:经济法是一项独立部门法律体系,社会作为经济法的本位,其稀缺经济资源与有限经济利益通过国家、社会与市场进行合理分配,从而使社会经济环境达到平衡与和谐的状态,保障社会整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法观念的内涵即为:一个国家应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增进其整个社会财富总量,此项任务是目前社会中所有成员的一致要求。通过长久以来的实践探索不难看出,社会财富总量的良性增长无法因社会发展固有的内生性动力而得到维持,只有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融入国家支持才能令社会经济在外生性动力的推动之下产生良性发展。
(二)经济法理念的核心
应将“以人为本”与“以消费者为本”作为经济法理念的核心与经济法的内在价值。在现今法治社会当中,“以人为本”是一种非常基础的理念,其作为我国各个领域改革的基本目标与重要理念,在所有相关法律部门中均有所体现。“以消费者为本”是“以人为本”理念在经济法领域当中的具体表现。
(三)经济法理念的标志性要素
不同法律部门之间个性方面的差异导致其所追求的平衡理念也不尽相同,在经济法当中,平衡协调是一种本质属性,其是经济法理念得以构成的基本要素与标志性要素。若想做到“以消费者为本”则必须使人与经济社会达到协调发展,而各项发展目标、发展手段及发展实际和发展顺序之间的合理配合即为协调发展的具体内容。若想要使社会保持全面进步与综合发展就必须保证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关系。平衡协调经济关系是经济法的一项特有功能,在此种关系下,经营者需承担起对消费者的义务与责任,应首要考虑消费者、社会与国家的利益,对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予以遵从,将友好、和谐、诚信的经济关系建立起来。
2、经济法的价值范畴
只有人们正确认识法的价值才能将法的调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当前,大部分人们浅显的认为政策即为法的体现,大都过于重视经济政策的作用而忽视了经济法的作用与功能,导致此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此类人群未明确掌握与认识经济法的具体价值[3].所以,掌握经济法的本质与概念并维护、处理好其与相邻法律部门之间关系的重点在于对经济法的价值展开研究与分析。深入研究经济法的价值也能帮助人们更好的`处理经济法与经济政策之间的关系,使人们自觉运用经济法并将其中功能与作用充分发挥出去。
(一)经济法的基本价值
在经济法中,其主体与客体分别为人和法,其中客体可对主体行为予以正确引导。经济法基本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为经济法可在人们相应目标实现过程当中对其予以充分协助,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并帮助其创造出更大的利益。在经济法价值当中应将“和谐社会”理念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其身处于和谐社会当中才能充分发挥出对人们积极推动的作用,此项作用作为经济法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直接反应了经济法的本质与社会目的。应在具体实践经济法时将协调、中介与对公平分配等相关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经济法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间的关系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任何部门法律都不能只对一种单一利益进行保障,也无法实现对任何形态与类型的利益均有所保障。每个部门法律制度都有对其自身利益价值进行衡量的尺度与标准,其会对利益体系当中的某一项具体利益采取具有一定偏向性的重点保护[4].经济法就是在偏向重点保护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个人利益的兼顾。从公平方面来说,首先,在具体实施经济法的过程中需从根本上做到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公正,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后则应在经济主体内涵当中予以大家等同的发展机会;再次即需积极调整其对于经济的具体分配形式,使分配结果充分实现体现出本质上的公正与平等;最后即应使最终结果保持公正平等。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社会整体利益观不仅与经济法学科自身的长久发展有关,还与如法律秩序的构建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息息相关。
(三)经济法的社会经济秩序价值
经济法对经济秩序所产生的维护与推动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秩序是社会经济得以高效稳定发展的基础环境,其作为一种现代化社会状态,保证了社会各界的顺利发展与有效壮大。经济法价值范畴内容当中的经济秩序具有很强的工具性,是经济法价值得以体现的重要形式。关注社会是经济法的核心与存在基础,若经济法无法起到构建健康稳定社会环境与发展氛围的作用,则其维护社会秩序的相应功能也无法展现[5].若经济法不能对经济维持者与社会生产经营者的行为进行良好的规范与约束,其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自身价值机会被极大削弱,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局面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倒置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混乱,使国家无法有效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秩序。
3、结语
对经济法理念范畴与价值范畴进行研究并明确其中意义可在进一步探寻经济法本质的同时提炼其基本原则。经济法本质、理念与价值总和起来即为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其在经济法成立实施的全过程均有所体现。经济法的理念与价值在其实施过程当中具有相当的观念指导作用,是经济法理论研究当中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文启福.经济法的理念与价值范畴解读[J].现代经济信息,2015,20(9):406.
[2]闵锐.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研究[J].法制博览,2016,16(20):262.
[3]张平.经济法的理念和社会价值范畴讨论[J].法制博览,2013,23(11):256.
[4]祝惠忠.浅谈经济法的理念及其价值范畴[J].法制与社会,2014,31(36):92-93.
[5]马艺菲.基于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研究[J].法制博览,2016,14(7):258.
摘要:对于诉讼和解制度的讨论旷日持久了,然而,我们看到,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对该问题莫衷一是。立法上对该制度规定的笼统性,一定程度上造成纠纷未能真正案结事了,同时,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自不待言。因而,在今天仍有必要对诉讼和解的效力问题进行讨论。广义上的诉讼和解包括诉讼中和解以及诉讼外和解,本文主要讨论的以及下文中出现的“诉讼和解”均指诉讼中和解。我认为,诉讼和解除具有已经基本被认可的约束力、确定力、强制执行力外,还应当具有既判力。
关键词:诉讼和解;效力;救济;既判力
一、引言
诉讼和解制度对于分担早已捉襟见肘的司法资源来说,意义重大。但是,由于我国在立法层面对诉讼和解制度未能做出详实地、操作性强的法律规定,导致该制度的未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二、诉讼和解的性质
想要明确诉讼和解协议的效力不得不从诉讼和解行为的性质的入手。理论界对于诉讼和解的性质主要存在四种观点:
1、私法行为说。
2、诉讼行为说。诉讼和解乃是当事人就其诉讼标的相互让步达成一致,并向法院陈述的诉讼行为。
3、一行为两性质说。该说认为,诉讼和解只是一个诉讼行为,然而却兼具实体法上法律行为的性质和诉讼法上诉讼行为的性质。缺乏诉讼法或实体法上任一要见,则诉讼和解归属无效。两行为并存说。
4、两行为并存说。即诉讼和解是私法行为与诉讼行为的并存,其中一行为在效力上有瑕疵时,另一行为也将受到影响。我认为,诉讼和解实质是诉讼双方当事人对于原告提交到法院的双方存在的纠纷达成解决的合意,从而消灭了继续诉讼的意义的行为。和解达成后,既发生了实体法上,权利处分的法律行为,又发生诉讼上的效力,因而,我赞同一行为两性质说。
当事人基于处分权主义,对实体法上权利的处分乃为诉讼和解,而法院为了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程序主体地位以及维护私法秩序的稳定,对和解协议予以审查并认为不具有无效或可撤销事由后,赋予其诉讼法上的效力,从而终结诉讼程序。和解协议是当事人对于自身合法利益自愿做出的处分,当事人自由自己的考量,因而,和解协议的内容并不必然与事实或法律规定的内容一致。和解协议的正当性即源于此,即双方当事人综合各种考量之后,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与对方就纠纷的解决达成合意,是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自主做出的决定。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每个人都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得任意反悔。
三、诉讼和解的'程序及效力
3.1为了区别诉讼和解与诉讼外和解,法院对诉讼中达成的和解予以一定程度上的审查,但该审查应当主要偏重于形式审查。我认为,为了配合诉讼和解的效力,主要是对诉讼标的的确定力,诉讼和解协议还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对该诉讼标的的解决已自愿达成合意解决,并不得再对该诉讼标的另行起诉。审查过程中,法官还应主动行使释明权,询问双方当事人,是否是明确诉讼和解的效力,即若无诉讼和解被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等情形,当事人不得再对本案纠纷提起诉讼。实践中,诉讼和解达成后,当事人通常通过撤诉的方式终结诉讼。
3.2此后对本诉讼标的不得另行起诉的依据源自哪里呢?来自私法契约还是诉讼上的代替判决?我认为,国家在民事诉讼法中规定当事人在诉讼中有选择和解以解决纠纷的权利,自应由民事诉讼法承认和保障诉讼和解协议的效力,否则,诉讼和解与诉讼外和解将一般无二,无法实现作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一种应有的功能。和解协议经法院审查后认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和解协议生效,并产生与确定判决相同的确定力、执行力、约束力。当事人应该根据自愿制定的和解协议的内容履行自己的义务,行使自己的权利。当义务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自己的义务时,另一方有权向做出裁定的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申请。诚实信用原则是和解协议确定力、执行力以及约束力核心,即当事人接受和解协议确定的义务乃是出于对自己行为的应有之举。诚实信用原则被誉为民法中的“帝王条款”,足可见该原则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法律生活当中的统治性地位,人人均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得任意反悔,扰乱各种民事关系中的预测性。
3.3而单单有内核是不够的,道德上的约束并不足以约束所有人适当的履行自己的义务,因而,还必须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为了充分发挥诉讼和解彻底解决纷争,消灭诉讼标的,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维护社会秩序等功能,赋予诉讼和解以既判力,应是题中应有之意。尽管理论上,对于诉讼和解是否有既判力,众说纷纭,但是应当看到,实践中,基于处理实际问题之需要,法院往往采取一种务实的态度,原则上并不追求释义学上的逻辑一贯性。因而,从结果意义上说,我支持诉讼和解具有既判力的观点。以维护诉讼和解的既判力来实现诉讼和法律安定性的做法,在现代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四、诉讼和解的救济及建议
4.1和解协议达成后,并不意味着权利人的权利已经实现或者必然得到实现,还有待于义务人的适当履行。义务人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完全履行甚至不履行和解协议所确定的义务时,当事人已经不能根据法院生效判决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书没有根绝生效判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可能,权利人的权利应如何救济,在实务中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4.2如华达公司诉东部公司买卖房屋合同纠纷一案,深圳中院房产庭于1995年8月24日作出[1995]深中法房初字第066号民事判决书,判决东部公司在判决生效后15天以内返还华达公司1629万元本金及利息。判决送达后,双方于1995年9月11日自愿达成一份履行第066号判决的《还款协议书》,协议约定,东部公司分期偿还华达公司购房款本息18467067元(利息计至1995年8月25日)。采用分期还款方式,至1996年12月31日前还清。
4.3此后,东部公司在判决生效后6个月内偿还了部分欠款,剩余部分未按还款协议书的约定付款。华达公司遂向深圳中院申请强制执行,但由于双方都是法人,法律规定,申请执行期限为6个月,最高院认为,债权人超过法定期限申请执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仍立案执行无法律依据。
深圳华达化工有限公司的债权成为自然债,可自行向债务人索取,也可以深圳东部实业有限公司不履行还款协议为由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尽管上述和解协议不是诉讼中达成的,但从上述最高院的批复可以看出最高院对诉讼和解问题的处理原则,即达成诉讼和解后,原诉讼标的消灭,若诉讼和解存在瑕疵,应当就和解协议另行起诉或申请再审,而不存在上诉的问题。因为和解协议是合意的结果,不存在“不服”法院裁判的情况。可以预见,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入,社会对纠纷解决的需要会越来越多,因此,建立完善的诉讼和解制度,从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尽快恢复正常的私法秩序的角度来说,是势在必行的。
4.4明确的诉讼和解的性质和效力是诉讼和解制度完善的前提。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诉讼和解制度,我提出以下个人浅见:
1、诉讼和解应当在诉讼系属后,法官面前做出,并经法官审查,确定有无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益的内容,当事人是否是真实意思表示;
2、法官对和解协议进行审查并行使释明权,告知当事人诉讼和解的效力,让当事人在充分了解后果的情况对自己的权利做出处分;
3、诉讼和解协议应记入庭审笔录或者加盖法院公章,从形式上赋予和解协议的正式性;
4、在民诉法典中确立,达成诉讼和解的,不得对本案诉讼标的再行起诉。诉讼和解具有强制执行力,执行期限与给付判决申请执行期限相同。诉讼和解有错误或者瑕疵的,只能针对和解协议启动再审程序,请求法院撤销或者变更。
5、申请撤销和解协议的,应在法定的期间内进行,逾期的丧失申请的权利。
参考文献:
[1]陈计男.民事诉讼法论(下),三民书局,2009年10月5版,页113.
[2]姜世明.民事诉讼法(下),新学林出版,2013年5月1版,页220.
[3]王玮佑.《既判力的客观范围》——诉讼标的概念作为判准的意义与局限,载民事诉讼法之研讨(廿一).
[4]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办公室关于如何处理因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致使逾期申请执行问题的复函.
[5]张晋红.《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完善》,法律科学,1999年第5期.
摘要:法律意识作为法律现实的民族精神文化,既真实的反映法制现代化状况,又必然反作用于社会法律实践,从而表现并引领着法制现代化建设。本文在论证法律意识在法制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成因,并提出了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制;法治;现代化
法律意识的现代化作为现代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方面,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成员基于现代法制实践而对现行法律制度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合理性的主观心理反映。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应当包括:第一,主宰一切社会生活的形式和手段是法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存在超越宪法和法律的所谓特权;第二,法律意识作为一种非人格力量,是用以特殊的理性原则建构起来的法律程式从关注和关怀人的终极运层面切实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从而全面实现社会正义;第三,每个社会主体所追求的自由、平等,权利和秩序等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因而人们都理应自觉的以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
中国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内在要求,实现这个治国方略的过程就是法制现代化的过程。法制现代化不仅表现为具体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方式的现代化,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则在于公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因此,分析当前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现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社会法律意识的现代化进程,是全面推进我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法律意识现代化在法制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律意识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成员对于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是法律现实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的映现。法律意识与法律制度密切相关,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不仅蕴涵着法的本体,决定着法的价值取向、法的社会功能和运作机制,而且直接决定着公民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任何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完善也离不开建立其上的公众意识,而且,法律意识作为人们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上层建筑,必然反作用于其赖以产生的社会法律现实,因而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必将极大的推进社会法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法律意识现代化是法律制度现代化的精神标准和社会综合评价尺度。
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法律传统,它体现着社会成员对国家法律制度的认识水平、价值取向、行为自觉性以及对该法律制度的支持态度和心理接受能力等法律精神文化。随着人类文明由传统社会范型向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系统模式的演进,法律意识也必将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首先,现代法律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备有助于改变人们关于法的形式合理性观念。完备的法律体系不仅体现在法律条文的严整性和法律规范的完备、和谐与统一,而且表现在法律实施的有序和高效、法律监督的广泛和有力,从而使人们很容易基于法律的工具性特征,对现行法律的表现和存在方式形成正确的认识。其次,现代法权关系的确立培育着人们的法律情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自由行为与理性自(他)律是相辅相成的,现代法权关系的建立把个人权利的主张与社会利益的维护统一了起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使得人们在追求平等的同时更能坦然面对差别,现代法律制度在维护人们权利的同时也使人们履行义务成为自觉行为,过去“轻法”、“畏法”心理也逐渐转变为自觉守法、用法观念。最后,法律制度的现代化必然赢得社会主体对法律的尊敬和崇奉,有利于社会成员法律信念的形成。法律信念是法律意识现代化的最高目标,它是人们对法律价值的高度认同,对社会生活中自由、公平和正义等需要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这种对法律现象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归依感,不仅是衡量一个社会法律制度现代化的精神标准,也是一个社会法律制度现代化的社会综合评价尺度。
2、法律意识的现代化能够增强公民对社会立法的补白功能
在快速发展的新型社会条件下,法律自身所具有的相对稳定性使它经常不能适应社会现实和时代变迁的要求,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些因素常常导致立法工作难以跟上社会生活对法律的需求,出现某些法律调整的社会真空。在这些无法调整或因法律不完备、不健全而不能完全进行调整的社会关系领域,法律意识往往能起到一种拾遗补缺的作用,即社会主体能够根据他们的法律意识来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填补立法空白。例如当代克隆技术、试管婴儿、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给立法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国家机关有时难以在这些领域及时立法。在法律出台滞后和现有法规欠完备的条件下,社会主体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无疑具有重要的调整和补给功能。
3、法律意识现代化有助于法律制度的有效实施
一方面,法律意识在司法(执法)机关及司法(执法)人员将法律规范应用到解决具体问题、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中时,其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对法律精神实质的理解程度,并将直接关系到他们执法用法和法律判断的正确与否,而且在遇到法无明文规定而客观上要求他们做出决断的情况下,他们也可依据自身已有的法律知识和工作实践,结合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合理地做出判断,保证司法和执法活动有效进行。另一方面,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必然提高公民守法的自觉性,以规范的行为保证良法实施。由于社会主体对法律现象基于理性认识万里在心灵深处产生了神圣的体验,因而在自己的行为当中必然形成对法律的全面尊重和崇奉,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人类之所以选择法律并遵守和维护法律,根本因素是利人利已的内在需求,而非外在强制。①
4、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有助于强化法律监督
法律意识现代化不仅表现在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活动中人们对正义、秩序、安全、公平与幸福等终极价值的憧憬与追求,而且表现在对法律现实的热切关注和对法律运行过程是否合乎法律精神的评价。一般而言,人们的法律知识越丰富,对法律的信仰、依赖越强,则参与法律监督的积极性超高,社会法律监督的效果也越明显,其对法制现代化建设的促进作用也会越大。
二、当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状
由于法律意识具有复杂、多样的内涵和外延,加之意识本身的高度内化,要想精确把握一个国家公民群体法律意识的现状及其特征是比较困难的。这里只对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总体特征作一些大致的评估与分析。
(一)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交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制建议和法治理论研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特别是公民法律意识的状况有了很大改观,现代法律意识的特征已开始形成,如主体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责任义务意识、积极守法意识等都有所提高,但是,因中国长期封建意识以及建国后极“左”思潮的影响,公民的法律意识中还存在着与时代精神相冲突的若干传统观念,形成了我国法制建设中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交织的状况,特别是产生了法律制度的现代化与法律意识滞后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许多公民仍习惯于按照传统观念参与社会生活,评判他人与社会,解决纠纷及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给予“权大于法”以相当程度的认可,视法为维护道德之器,渴望“法立而无犯,刑设而不用”;致力于“无讼”来维护社会的安定,特别是封建统治者“言出法随”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并给我国某些公民造成了一种畸形的法律观念,即“领导人的话就是法”。这表明,法律权威的削弱和法治信念的动摇成为法治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②
(二)积极态度与消极心理并存
由于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在我国居统治地位,我国公民对现行法律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在对现行法律的要求上,他们通过现实生活教育和政治教育,逐步明了社会主义法的性质和作用,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在对现行法律的评价上,尽管大多数人的评价是感性的,但他们从社会生活中的法律能否满足自身需求的角度,一般都肯定了现行法律的价值,而且也能够应用现行法律去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与上述积极态度相反,由于非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公民对现行法律又存在不可忽视的消极态度,他们对相当一部分法律规范和法制机关持不信任态度,宁愿信赖政策或某些行政部门,因而往往把自己置于现行法律调整对象的被动地位,不懂得也不愿意去运用法律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法律权利意识弱于法律实用意识
1、宪法意识弱于部门法律意识。由于宪法具有最高权威并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宪法意识在整个法律意识中自然居于核心地位,并成为衡量公民法律意识的尺度。然而在我国许多公民的心目中,宪法的作用却被认为低于其他部门法律的作用,公民对关于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和基本法的了解远低于对施加人身强制法律的了解。
2、民法、经济法意识弱于刑法意识。由于我国民事法律关系过去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状态,刑法作用相对突出,“重刑轻民”的历史传统是我国公民现行法律意识的倾向,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调整和公民权利的全面保障用用没有充分认识。③
3、诉讼法意识弱于实体意识。诉讼法和实体法本来是相辅相成的,但由于我国传统习惯的影响,人们对诉讼有着陈腐偏见,遇到自身权益受到侵犯,往往寄予希望于“法”外调解,不愿在法庭上诉诸法律,即使参与了诉讼,关心的往往是审判结果,忽视审判过程的法律意义。
(四)法律意识层次有待提高
我国公民中的绝大多数人,对社会法律现实的认识往往是通过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亲身感受得到的,因而难免带有片面性,对法律的认识能力也难免带有感情色彩。此外,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法律事务均由非法律专业的人操作,一些法律教育和司法实践往往偏离甚至背离法律,加上公民文盲、半文盲的存在,则必然使我国公民中的绝大数人的法律意识处于片面的不系统的法律心里层次,处于法律意识发展的初始状态,因而难以认识到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
三、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那么,如何才能使人们从传统的厌诉、畏法等消极观念中走出来,养成一种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法律意识,从而树立起法治社会所需要的法律信仰呢?
首先,在于法律认知的过程。应该说,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法制建议方面是比较进步的。但是,一方面,近20年来中国经历了一个“大立法时代”,在法制建设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出台了一批批与国际接轨、立法技术高超的法律;而另一方面,一般法律主体,尤其一般公民受到传统观念和意识的影响,对于法律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发展趋势等往往了解不足,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现代化法律意识极差、小生产势力很强、平均文化水平偏低的国家,大众对立法者所掌握的时代文化态势往往了解得更少。因而对于立法者和大众法律意识上的差异应当设法去消解,否则,符合时代文化需求的立法只能因主体没有时代文化观念的保障而流于形式。因此,为使公众的法律认知最终达到法律认同的效果,我们应从两个方面来缩小立法者法律认识与大众法律认识的差距。
一是,立法者法律意识及立法行为规则大众化,例如进行社会习惯调查,将一事实上的习惯吸纳为法律。已有的这方面的成功范例为典当制度。典为中国所特有,在学者梁治平看来,它是习惯法上最复杂难解和最有趣的制度之一。④这种一方面接近于卖,一方面仍然保留有某种担保性质的民意习惯,既无从进行法律移植,亦无法从别国借鉴,但最终仍是将这一民间重要习惯吸纳入法律之中。同样的,我们也可以仿效20世纪初期的做法,进行较大规模的民事习惯调查,将乡土规则与国家的强制性法律相结合,其目的则不言而喻,在于给公众对于其行为后果的稳定心理预期,从而促进其对于法律的认同。同时还要注重主体利益,强调民法精神等。
另一方面,则在于大众自身对于法律内容认识的深化,主要通过普及法律教育、法律咨询、法律自学等途径。在此,法律教育非常关键。它要求将时代法律意识全面的、准确的传达给每个法律主体,从而减少甚至消除和时代法律意识相悖的传统习惯、道德意识。十多年来我国已开展的向全民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但目前的普法律教育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今后在法律教育上,应发掘多方渠道,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普法与丰富多彩的法律生活相结合,同时加强对普法的科学化管理,使之取得预期效果。
其次,是公民的法律感受。导致人们感知法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通过他人对一个案件的讲述,通过对一起审判的旁听,通过对法律的系统学习,通过直接运用法律等等。这些渠道使人们得以接近法律,但并不足以使人们亲近法律,即消除与法律的疏离感。要在深层次上让公民树立较为牢固的法律意识,我们需要在法律的设定、法律的适用、法律的执行中让人们进行价值体验,通过价值认同达到法律认同的效果。
其一,在法律设定上应关注主体的权利要求。基于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法律规范在价值上是有双重属性即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秩序并重,但考虑到中国历来在法律发展史上强调义务本位并在人们心中树立了牢固印象,我们今天在倡导法治的过程中,突出强调的应是一种民法精神。民法中所体现的公平、自愿、等价有偿等原则在法律设定中的体现,有助于公民的权利意识的不同,从而有助于一种现代法律意识的兴起。
其二,在于法律的适用即司法的过程,法律适用的过程里我们需倡导的一个主要法律价值即在于法律中立。法律中立强调法律对法的指令的服从及对全社会意志进行的协调,它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为标准。法律中立是法律至上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主体的意志自由和司法的程序公正,⑤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偏不倚,使公众在纠纷发生时倾向于向法律寻求公平的裁决。
其三,在于执法的过程。执法是法律运用的一个重要环节,要是执法的过程得到认同,获得信赖,关键在于法律信用。现实中公众对法的疏离来自对法律的不信任,而公众感觉法律频频失信又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因而执法过程中应当讲求“言必信,行必果”,同时注重法律的合理性及行为的合法性。事实上,法律信用不仅仅体现在执法的过程,在立法环节、在公民自身的用法、守法的环节都应当强调法律信用,树立良好的法律信用是使公民最终建立起法律信仰的重要前提。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法律如何被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⑥从盗版光碟、非法印刷物的屡禁不止到法院执行时遇到的公然抗法,现实让我们看到让公众信仰法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在这个信仰危机的时代里使人们对法律建立信仰?在我看来,首先要求法律自身地位的独立。以往我们的刑法是“刀把子”,法律是国家统治的工具,法律成为某种权利的附属物,这种缺乏自身独立性的法律自然无从让人们信仰。而今天的法治过程里,我们正是经强调以法律保障的权利来制约国家权力,并须通过对法律的严格执行,让人们看到,法律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自由、权利和幸福的最基本也是最有力的保障。同时要看到,要让中国民众摆脱传统的道德、礼俗、消极避讼的观念束缚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在法治进程中,我们的法律应给公众留下一定的张力空间,即使公众保留他们的怀疑精神。
我们不能靠掩盖思想中的怀疑因素来建立一种虚伪的信仰。信仰的过程更像是一种习惯的养成,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一种事物拉了过来,通过对其合理性、终极性的价值体验,寻找自己的需求所在,发掘一定的美感,并下决心皈依。但即便是如此,一旦信仰的事物在突然间违背了自己的利益,也就同样存在着反叛的可能性。因而要让法律最终被信仰,必须使之留有余地。今天的许多法律社会学家们所倡导的法律多元以及对于法律规避的合理性的思索都是从这一点出的状态,一旦经验告诉他,法律是可信的,这种怀疑精神便大大的有助于我们所希望的法律信仰的最终确定。总之,加强法制、推进社会法治化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搞好法律意识的培养,使公民养成良好的守法习惯是相当艰苦的,需要我们作不懈的努力。现在公民的物质生活比较充实了,但需要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需要一种良好的法治氛围来保证其环境的形成。法律意识的培养应适应新的形势,针对新的课题,采取新的措施,努力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注 释
①胡旭晟.《守法论纲,比较法研究》[J]1994(4):12
②马长山.法治进程中公民意识的功能及其实现[J].社会科学研究,1999(3):50-50
③孙育伟.对法律意识内容结构的再认识[J].学习与探索1996,(6):35-38
④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106
⑤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213
⑥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1991:28
参考文献
[1]正宵燕、肖明.《中国传统法律意识的现代化》[J].山西大学学报[J].2001.(2).31—32。
[2]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谢晖.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5]陶东明 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6]费孝通 费孝通全集(第五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7]张亚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8]张中秋.中国法律文化比较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9]许章润.中国人的人生态度与法律生活[J].中外法学.1998(6)
[10]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面临着人财物等办学资源的局限性、培养目标定位的模糊性和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等现实问题。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要达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办学定位,以形成独有的办学特色,不断优化课程设置、规范教学内容和丰富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和教学设施保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以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育为核心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可持续发展;路径
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无论是办学软硬件资源、生源素质,还是办学经验积累等,都存在着“先天不足”。要想寻求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事求是地找准自身办学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开发、利用现有的办学资源,形成切合实际、独具特色、以培育法科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这样才能摆脱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需求“两张皮”的现象,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一、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现实困境
1.办学资金的匮乏
法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办学规划和措施,还需要有足够的办学资金做支撑。然而办学实践中,多数新建本科院校举办法学教育不仅没有与办学规划相匹配的办学资金做支持,而且对法学教师福利待遇的改善也困难重重。无奈之下,为求“发展”,一些学校想尽一切办法创收,且创收的形式和途径与专业发展毫无关联,完全是出于经济目的,这样就势必会分散教师的精力,最终影响育人的效果和质量。
2.教学基本条件及教学保障建设滞后
图书资料和网络教学学习资源不足、专业阅览室建设缺失或者功能欠缺、教学经费投入不够、其他教学基本条件和教学保障建设滞后等,是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此外,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滞后且单一化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例如:尽管大多新建本科院校也都设有模拟法庭,但无论从场景、服装、道具的逼真程度上,还是从其本身的实践教学功能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模拟”效果不佳,而且其他形式的法学实践教学设施建设也普遍缺失。
3.师资队伍的“质”“量”均欠佳
一方面,教师的职称、学历不高,业务素质和能力欠缺,即“质”不佳;另一方面,每个教师往往要上两到三门甚至更多的专业课,一些非法学专业的教师也被拉来上法学专业课,即“量”不足。师资队伍结构严重断层,专业底子较好、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年龄偏大且人数少,而青年教师虽然数量较多,但理论功底和教学经验都尚显稚嫩。此外,由于新建本科院校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较少,教师的专业视阈比较局限,不利于法学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4.培养目标定位的模糊性和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
在培养目标定位上,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往往不切实际,盲目求高求大且没有一个具体的规格标准,以致办学导向不清晰,制约了专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其中既有新建本科院校之间相互攀比的因素,也有为本校法学专业师生鼓劲的意味。比如,提出“早日建成国内或省内一流法学院校的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培养法学高级专门人才”等此类口号,这种脱离自身实际空喊口号、乱定目标的结果只能是“目标归目标,口号归口号”。
此外,与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相对应,新建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应用实践类课程开设明显不足,类似于模拟诉讼、法律诊所、律师实务、司法鉴定等课程,即便开设了,课时也很少,不受重视;二是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失调,选修课开设较少,仅起到点缀的作用,而且部分院校要求学生某个学期选修课的学分与开设全部选修课的总学分相同,选修课实际上成了必修课,这不仅使选修课失去了意义,而且也不利于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三是课程设置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即课程设置方案受到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只考虑个别教师一些不合理的主观想法,而放弃了课程设置方案本身科学性的要求,导致该开设的课没有开设、不该开设的课却一直在开设。
二、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措施探寻
1.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和优势找准办学定位,形成独有的办学特色
办学定位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新建本科院校只有结合自身的办学实际和优势合理确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凝练,才能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当然,法学教育中对于培养法律人的一般性、普适性的要求,诸如法律人应具备的法律价值观、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职业道德等都应为新建本科院校开展法学教育所重视。此外,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还应将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育作为本科法学教育的重点,并善于借鉴国内外法学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经常性地加强与同业同行之间的交流,这样才能尽快完善自身办学条件,形成办学特色,进而实现法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优化课程设置,规范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模式
新建本科院校应更多地增加法律实务类课程以及与培育法律人应具备的技能素养相关的课程和课时。对于一些偏理论的、在法学课程体系中不十分重要的专业课程以及以往因人而设的、不必要的、与培育法律职业技能和素养关联不大的课程,应当不开设或者即使开设也相应地缩减其课时。法律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应主要涵盖案例分析和讨论、法律文书写作、法律实务操作、模拟法庭等,并尽可能多开设与其相对应的技能型法律课程。此外,还应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科来开设一些相应的课程。
法学本科教育不是培养理论性人才的,因此应侧重于基本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也应注重与法律职业需求的结合。具体来说,就是应根据国家司法考试所确定的法学各科知识体系来规范和确定具体教学内容,并以司法考试的考核目标作为教学目标来推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需求相衔接。基于此,还应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 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应结合自身实际,采取“2+2”和“通识+模块”的法学教育模式,并将“理论学习”“案例分析”“课内的实践演练”“课外的实训锻炼”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即大一、大二不分专业方向,以16门法学主干课程为主,辅之与法学专业相关的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对学生进行法学专业基础教育,到大三、大四再根据学生的兴趣志向分专业方向,再以这些专业方向为基础来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训演练的机会和时间。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重视模拟法庭教学,并积极创造条件引进西方国家法学教育中推行的“法律诊所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缩小学校理论教育与职业技能之间的距离。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灵活运用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3.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强化教学设施建设
充足的'教学经费和健全的教学设施是法学教学工作卓有成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法学教育可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不断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组织针对自身实际的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项目,力求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形成一批优质的教改成果,以加快教学改革和建设的步伐。为配合教学改革的需要,还应不断强化教学设施建设,诸如专业资料室、阅览室以及网络教学学习资源的建设,尤其是法学实验室的建设,这对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和技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除模拟法庭实验室需进一步完善其配置和功能外,还应逐步创造条件探索建立具备其他功能的法学实验室,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演练的机会,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4.加强法学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1)充实和优化教师队伍,着力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在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的同时还要严把进人质量关,分期分批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和外出进修学习,并且在“双师型”教师中选拔培养一批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素养深厚、学术思想活跃、勇于开拓创新的骨干教师,将他们作为教学和专业建设的核心力量,让他们肩负起本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任务。
(2)鼓励和支持教师深入法律实务部门实践,促使其熟悉法律实务工作
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脱产参加法律实务的培训或直接赴法律实务部门实习,还可以鼓励教师到律师事务所兼职或到法院、检察院进行业务调研,使他们了解并探索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这些做法既能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又能使他们把在办案中取得的经验、职业技能更好地传授给学生,进而促使他们向既是教师,又是律师、法律职业者的“双师型”人才方向发展。
(3)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业务骨干和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
将兼具理论研究能力和法律实务能力的法官、检察官、律师请进来,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形成较为固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通过专题讲座或短期集中授课的形式丰富和充实法学教育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缓解现有教师法律实务能力薄弱的问题,还可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应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教学要求的人员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5.注重法律职业技能培育,构建法学实践教学体系
(1)加大课内实践教学的比重
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课,即采取课堂案例讨论、观摩审判、模拟法庭、调查参观、演讲、影视教学和实验等多元化的实践课形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插进行,使学生边学边练,教、学、练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进一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2)注重课外实践教学及实训演练的强化
组织播放法治栏目的视频,聘请实务部门专家举办法律实务方面的讲座,组织开展各类法律实务技能与知识的比赛、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法制宣传日等特殊日子以及暑假深入农村、社区、校园进行法制宣讲和咨询活动,强化课外实践教学效果。此外,还要加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为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司法实践提供平台。校外实训演练以安排学生到基层法律部门或者企业、社区等法律服务部门进行专业实训实习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法律实务操作演练,增强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网络法律信息平台建设
利用校园网建立法律信息中心,提供国内优秀法学论坛、法学研究网以及法律实务部门网址的链接,为学生及时了解法学、法律的热点和动态以及获取相应的信息提供便捷的渠道。还可以在校园网设立网络学习答疑模块,使之成为师生交流的窗口,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之,新建本科院校要科学谋划、精心组织,不断优化、整合现有的办学资源,在突显和体现自身办学特色上多下功夫,并以法科学生的就业为抓手,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在力争全面达到法学专业本科教学评估各项指标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新建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发展,从而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也为培养高端法学、法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龙.论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J].中国法学,1997,(6).
[2]李龙.我国法学教育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2,(13).
摘要: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法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问题,项目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视野等优势。本文通过《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实例介绍,分析了这一教学模式在法学本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力图实现教学改革的创新,探寻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项目式教育;本科;应用
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是法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法学教育的效果。我在《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课程教授过程中深感教改之关键在于摈除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学生个体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弊端,寻求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发展。项目式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改革模式,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应用以及推广。
一、项目式教育概述
1、项目式教育概念及应用说明
所谓项目式教育,本文特指在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以科研项目为基础,由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教师有条件的吸纳本科生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或以项目为教学补充或以项目为教学延展,在课程教授与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启发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研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在高校一直从事《劳动法学和社会保障法学》的教授与研究工作,该门课程在我校属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必修课,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作为法学本科生而言,了解和掌握本学科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帮助其构筑完整的法学理论体系,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加之本学科实用性非常强,因此日益受到学生的欢迎与关注。随着对劳动法学研究的升温,也给本课程的教授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传统教学模式存在许多突出问题,难以全面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第一,忽视学生自己需求及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第二,教学模式单一,难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第三,师生之间交流途径有限,缺乏互动。2010年4月,我申报本学科的校级课题获准立项[1]。以此为契机,我将部分本科学生吸收进项目组,意通过项目式教育寻求教学模式改革之尝试,实现培养创新人才之目标。
2、项目式教育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教育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有利于提升学生自我认同感,激发自主学习兴趣。项目式教育是吸收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学生与教师共同研究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其本身就是一次受到肯定的过程;能够进入项目组的学生,往往是对项目存有兴趣的学生,学其所好,研其所想,可以有效地将研究兴趣与研究内容结合在一起,不论最终是否能取得重大科研成果,仅就这一教育过程而言,学生所获将远远大于传统教学模式。
第二,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培养良好法学思维和研究思路。以法学专业为例,法学教育在本科阶段受课时、教学模式等限制常常沦为普法教育。本科生大多只关心本专业的基本制度,对许多专业问题的认识只停留在皮毛阶段,视野不够开阔,更谈不上法学思维的养成。开展项目式教育实际上使学生有了一次更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及作深入研究的机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其视野得到了拓展,思维局限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突破;同时,开展项目式教育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在教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得资料搜集整理、论文写作等技巧,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习正确的法学研究思路,培养法学思维能力。
第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一般而言,高校课堂教学主要是向学生介绍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侧重的是基础教育。而社会对法学本科生的要求绝不止于此,因此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开展模拟法庭、实地调研、法律诊所等各种实践教学方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期望达到培养全面创新人才的目标。我认为,项目式教育就是一种直接实用并且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实践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项目式教育尊重学生的主观需求,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远远超过基础理论的传授,其时刻关注学生法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毕业后即就业的学生而言,项目式教育为其提供了从事劳动法律工作技能的训练机会;对毕业后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学生而言,项目式教育巩固和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其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项目式教育可以成为连接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桥梁。
第四,有利于增进师生交流,构筑和谐师生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互相配合的一个人才培养过程。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欠缺师生良性互动机制的问题,高校代课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基本局限于课堂上,课外的交流互动比较少。虽然网络发达,但有很多局限,网络互动往往只能成为课后解答专业问题的工具。通过项目式教育,实际上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一定期限内建立了一种定时交流沟通的机制,增加了课外的师生相处时间。而且面对面可以让教师更直观的感知学生需要、更深入具体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可以说项目式教育本身就是对“教学相长”最好的诠释。
3、项目式教育的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项目式教育,我试图实现以下教学目标: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提升学生在语言表达、法律思维等多方面的素质;第二,提供更多途径使学生在深刻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扩展师生交流方式,搭建构筑和谐师生关系的平台;第四,研究和检验法学本科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式,实现教学改革的创新,探寻培养创新人才的路径。
二、项目式教育应用实例
1、学情分析
本次项目式教学改革的实施对象是我所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二年级本科学生以及经济法专业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向研究生,以本科生为主。从本科生的知识水平来看,除哲学等公共课外已修完法学概论、民法总论等专业基础课,具备一定的法学理论基础。同时正在学习合同法、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对我教授劳动法知识的理解。从实践能力上来看,学生都具备对网络等媒体的运用技能,而专业课的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基本上没有参与过任何法学实践活动。从情感起点上来看,学生大多认为现有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因而对教学模式改革持有欢迎和积极的态度,乐于接受教师设计的项目式教育。
2、实施策略与过程
我应用的项目式教育主要通过三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组织准备阶段,主要的流程是项目介绍——学生报名——确定成员。为了进行项目式教学改革,我首先在所教授的部分本科学生中举办了专场项目介绍会。一是向学生介绍我获准立项的课题基本情况,包括课题内容、立项依据、研究方案等等,让学生了解项目情况及判断是否对该领域有研究兴趣;二是向学生介绍项目式教育的基本构想,主动向学生发出邀请并告知学生报名方式等等,让学生了解何为项目式教育以及我预备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会后在我规定的报名时间内,陆续有十余位学生提出了报名要求,最后我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十名学生(包括一名研究生)参与项目组。为了规范日后的教研工作,我还与部分学生签订了“助研岗位聘用协议”,该协议主要包括:学生成员的基本信息、进入项目组的.职责等等。
第二阶段:项目教研阶段,这一环节实际就是围绕课题开展具体项目研究工作,是项目式教育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首先,我与学生确定了“定期研讨+不定期沟通”相结合的联系方式,即每月至少与学生见面一次,就项目进展及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平时学生有任何关于项目开展的问题可以随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其次,我将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充分尊重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此范围内自选题目。最后,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我专门向学生介绍了项目研究的思路及方法、资料的收集整理技巧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等。在此阶段,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仅在项目研讨时积极发言,而且平时也非常认真的收集资料,备写论文,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例如:项目组中一名学生有出国留学的打算,因此在自选课题时,该生就选择了“工资集体协商的国际比较”这一子课题,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外语专长拓展项目研究视野,用项目研究锻炼和检验自己的外语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第三阶段:项目考核总结阶段,这一环节贯穿项目式教育始终。关于项目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完成教师布置任务情况来判断学生参与项目式教育的效果。例如,学生是否按时提交了研究书面计划、是否按时参加研讨活动等等。关于项目总结,一方面是师生之间对研究课题本身不断进行自修、反思、再讨论等,另一方面指师生之间对项目式教育的进展进行不断修正与总结。
三、项目式教育在本科生教学过程中的推广及反思
一直以来,项目式教育多应用于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在本科生中应用较少。随着社会对法学本科人才素质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现代法学教育的目标也由单一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即融传授法律知识、培养运用法律能力和提高法律职业素质于一体[2]。因而在高校本科生教育过程中引入项目式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其进行推广的现实土壤也已形成。首先,项目式教育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实现了教研一体化,即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补充,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融合提高。其次,现代社会对高校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更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寻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不仅要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科研能力。项目式教育很好的把二者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提高、教学与科研共同进行的“双赢”局面。
当然,项目式教育也有许多值得再思考的地方:第一,对项目式教育外延的理解不应过于局限。我此次教学改革有立项课题作为支撑,所以将其称之为“项目式教育”似乎比较贴切,但如果对“项目式教育”的理解仅局限于教师有课题才能应用就太狭隘了。即使教师没有课题,也可以就所教授学科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作为专题而开展项目教育。毕竟,项目式教育的精髓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个提高能力的平台,有无项目支撑并不是必然要求。第二,项目组学生成员的吸纳要科学合理。我认为,首先项目组成员的人数应该和研究内容相匹配并作好分工和研究计划。另外,确定参与学生时有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以本次教改为例,我所选择的学生均具备基本法学理论基础,已修过或正在学习《劳动法学与社会保障法学》,这样才能将基础教学与能力提升结合起来。如果参与项目组的学生不具备理解项目研究内容的基本知识,将会直接影响教改和能力提高的效果。第三,项目式教育的考评体系有待完善。在我的教改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学生访谈、问卷调查和学生科研成果的提交等方式来检测项目式教育的开展情况和效果的。但项目式教育考评体系还有更多的研究空间,比如如何将项目式教学效果与高校对学生或教师的日常考评结合起来等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实践与研究。总之,缺乏教研的教学是无生命力的教学,项目式教育是既注重教学又注重教研,值得在法学本科教育中采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澳]MichaelProsser,KeithTrigwell著, 潘红,陈锵明译. 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
[2]BruceJoyce,MarshaWell,EmilyCalboun著, 荆建华,宋富钢,花清亮译、教学模式(第七版)[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
[3]陈红梅.对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学方法的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9.
摘要:法律信仰作为法治国家的精神基础在依法治国的当今无疑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法律信仰和良法概念的界定、什么样的法律才能被信仰的阐述,阐释了良法在法律信仰形成中的作用。
关键词:法律信仰;良法;作用
一、前言
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已经有十二年之久,为了实现依法治国的理想图景,我国已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基本有法可依。虽然有法,但法律在实践当中权大于法、人大于法、以言代法、以权废法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归根到底是法律不被信仰,如果法律不被信仰,与一纸具文无异,就似伯尔曼所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1]。”法律作为信仰的唯一对象在培养法律信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究竟要信仰什么样的法律?良法作为一种有别于恶法的良善之法应作为法律信仰的当然对象。本文正是以良法在法律信仰形成中的重要性为理论基础,通过以下逻辑来分析良法的这种重要性:法律信仰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精神基础,这种精神基础又是如何形成的?法律作为法律信仰的唯一对象对法律信仰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那什么样的法律才会被信仰呢?价值合理、规范合理、体制合理、程序合理的良善之法应成为法律信仰的对象[2]。
二、法律信仰与良法概念界定
(一)法律信仰
法律信仰一词在《辞海》中并没有针对性的解释,只有对信仰的解释为:“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3]。”谢晖教授认为“法律信仰是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是主体以坚定的法律信念为前提并在其支配下把法律规则作为其行为准则;另一方面是主体在严格的法律规则支配下的活动[4]。”由此,我认为法律信仰是指社会主体对法律的信服和尊重,并将这种信服和尊重的心理状态转化为行为准则的过程。法律信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静止不动的,是包括心理状态和行为过程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法律信仰不仅存在于理论上,而且践行于法治实践中。
(二)良法
良法是与恶法相对应的法哲学范畴,是一个广泛且不断发展的概念,它包括法的实质良善性和形式良善性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要对良法下个确切的概念不容易,可从良法的标准来探讨良法的概念。李龙教授主编的.《良法论》一书认为良法的基本标准是:价值合理性、规范合理性、体制合理性、程序合理性[5]。我认为,良法应从应然角度考虑,良法应是实质良善和形式良善的有机统一,由此,法律应当是怎样的,而非法律实然或已然是怎样的。价值合理性应是良法的灵魂,规范合理性、体制合理性、程序合理性都是为了实现良法的价值合理性服务的。因此,良法应是符合自然、社会、人类发展规律的,能够满足主体享有最一般人权、公平正义的,并能为大多数独立社会主体所信奉和行使的准则。
三、法律是法律信仰的唯一对象
法律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其信服和尊重的准则当且仅当是法律,而不能是诸如权力、教义、风俗习惯之类的对象,如果法律信仰除法律之外还有其他对象,那就不是法律信仰,也培养不出法律信仰。法律的三品性“自由――人权性、效用――利益性、保障――救济性”是法律成为法律信仰对象的内在因素[6]。此外,规范的至上性是法律成为法律信仰对象的前提条件[7]。正是因为法律保障人权、救济权利、实现利益的特性及其至上性,确定了法律是法律信仰的唯一对象。
四、什么样的法律才会被信仰
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有法可依,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法律体系才能为依法治国提供法律基础,而法律被信仰是依法治国的精神基础,只有法律真正为社会主体所尊崇和行使才能实现法治,但是并不是只要是法律就一定会被信仰,还要看这种法律是否具有价值合理、规范合理、体制合理、程序合理等特性,是否能够保障人权、救济权利、实现利益,是否能够体现法律的应然性(公平正义性),即法律应是良善之法,是为良法。
五、良法对法律信仰形成的作用
根据谢晖教授将法律信仰分为法律信念和在法律信念支配下的活动两方面来看[8],良法对法律信仰形成的作用可通过以下两方面来实现:
1.良法对法律信念形成的作用。法律信念是一个有关个体主观心理的概念,内在包涵着个体对法律的信服和尊崇,并把这种信服和尊崇内化为一种恒定的意念,而这种信服和尊崇的前提是法律可以实现主体的某种利益。良法因其效用-利益性、保障-救济性、自由-人权性,使其具备被信仰的价值基础;
2.良法对法律实践的作用。法律实践的前提是有法可依,而这个法的良善性决定了法律实践的有效性,法律的有效实行是法律实践的应有之义。法律的善恶决定了人们对其信仰的最基本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基础,只有善法――以人权保障为宗旨的法律,才能获得社会主体的普遍认同并加以普遍遵守,法律的良好实施才能促使人们去信服和尊崇法律,法律信仰才能形成。
六、结语
法律信仰在依法治国的当今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要真正让法律成为普通民众的信仰,首先法律应是良善之法,且应有效实施,法条具文的泛滥,除了带来种种社会成本,还会阻碍法律人职业自律,而法律人职业素质的降低,无疑会鼓励人们在法制外另辟渠道,解决纠纷维护权益,即求助于私力救助。因此,法律不仅在制定过程中要不断向良法靠近,而且制定出来的良法要得到有效的实施,这样才能为民众提供法律榜样,使民众信服法律,将法律内化为信念,从而信仰法律。
参考文献
[1][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8.
[2]李龙.良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71-72.
[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565.
[4]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5.
[5]李龙.良法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71-72.
[6]钟明霞,范进学.试论法律信仰的若干问题.中国法学.1998(2).
[7]谢菲.小议形成法律信仰的前提条件和经济基础.律师世界.2002(7).
[8]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15.
摘要:伴随着财税法在经济法中的凸现,财税法学逐渐为学者和政府所关注,而坚持权利义务这一基本线索并辅之相关知识的学习才是财税法人才培养的关键。由于传统法学教育弊端所致,引入案例教学可以有效改进财税法教学,并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提供给学生必要的实践机会以保证财税法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财税法;权利义务;实证分析
一、财税法学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财政税收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计划经济体制下诸如行政命令等等直接干预经济的行政性手段逐渐为政府所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运用财税、金融等间接性手段对国家宏观经济加以调控。因此,不仅仅得到政府官方的重视,我国的国民也对其倾注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而这一热情一方面是来源于财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是源于财税与国民生活紧密程度的增强,加之人们逐渐对于税收本质认识的加深,更是给了财税法的发展以强大的动力。
在国外,税法对于国民的影响是我们所不可想象的,正如西方的那句谚语所讲:人的一生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死亡和税收。因此,各个国家对于税法的教学和研究也是颇为重视,不论从开设该课程的学校数量还是开设的学时,以及所讲的内容方面等等,都是我们所不及的。诸如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大学法学院的税法的设置位居国家众多项目之首;俄亥俄州大学要求申请法律硕士课程(Master of Laws Programs)的申请者,必须是已经修读了联邦个人所得税等课程。欧洲的很多国家都将税法作为一门强制性的课程来设置,只是在本科生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侧重会有所不同。与之相比,我们财税法课程的开设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包括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税务类院校)都是极为有限的,税法课的学时绝大多数是36学时,个别的是54学时,且讲授的内容很多的涉及到财经类等经济方面的内容,对于财税法学的研究和法学所特有的权利义务并为被其所重视。
自由、民主和法治已经理直气壮地成为当今政治生活的主题和时代的主旋律。它不仅成为社会民众的最强音,而且也成为当权者致力实现的根本愿望;它不仅以显赫的文字载入国家的根本大法,而且以崇高的精神追求占据着人们的心灵。它将不再是中国人的梦,也不再是西方人的专利品和中国人的奢侈品,而是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共同理想,以及正将这一理想付诸实施的行动。[1] 随着“依法治国”思想的树立以及该思想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逐渐在各个领域中不同程度的贯彻,相应的财税法治也被提上日程。因此,财税法治建设成为我国财税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上层建筑决定于经济基础,但是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法律法规是法治建设的最基本要件,是硬性的指标,无法可依只会导致法治建设成为空中楼阁,无法从何而谈法治!我们不得不承认,法律法规的制定是人们尊中规律的基础之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因此,立法者的素质势必影响到整个法治的进程。这种影响是最基础的,没有权威的、有预见性、前瞻性的法律文本,法治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不现实的。
伴随着经济法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学部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财税法在整个经济法中的地位逐渐凸现,并成为一门显学为法学家和法学研究所关注。财税法人才的培养是财税法治进程中的必备环节。而作为我们这些法学的学生而言,在本科阶段仅仅对财税法有一个比较粗浅的、单一的学习,对于今后的研究仅仅是一个薄弱的基础,因此,在研究生阶段极有必要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加以拓展,才能保证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并可能有所建树,否则都是纸上谈兵。
二、财税法学教学应以法学特有的“权利义务”角度为根本研究路径
现今全国开设税法或者财税法的课程的高等院校虽然在数量上有一比较大的提高,但是设置的课时却是极为有限的,绝大多数是36学时,个别的学校是54学时,如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长春税务学院等等。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现今对于财税法或者是税法的讲授很多的时候是以财政、税务、税收以及会计知识为主的,对于法学知识的讲授却是非常有限,从财税法或者税法基础理论的探讨更是如数家珍,对于权利义务线索的'把握和灌输确实不足的。财税法和财政税收等经济学等之后虽然会有交叉,但是我们不能否认这两门学科还是有本质的不同,这正是法学学生和财政、税收学学生所存在的差异,权利义务是我们学习应该遵循的最基本路径。而从我自身学习的过程来看,我们在本科阶段对于财税法知识的了解和接受不仅有限,而且偏离了法学特有的研究路径的把握,所以在理论根基上并不是扎实的;同时,对于一些财政、税收、会计方面知识的缺乏又使得我们在实务中不能运用自如,出现了一种极为尴尬的局面。因此,我以为,我们财税法课程应该遵循“权利义务”基本路径进行研究,运用法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深入探究;其次,财税法学相对于法学的其他部门法应用方面更为频繁、综合性更强,因此,研究财税法的学生势必要辅之以一定的财务会计和税收学知识,这也是专业型人才培养。
“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其他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它相抵触,财税法治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公共财政、税收法定主义是我们所极力倡导的,随着对财政和税收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对于财政、税收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公共财政这一服务于市场的财政,是将财政活动限定于服务市场的范围内,避免财政供给的不足或是过量,防止财政资金的浪费,财政活动的适度适时是我们财政活动的目标的;而税收作为一种侵犯国民财产的手段,更是将其定位于“债”的属性,是国民为享有国家提供的公共物品而支付的对价。纳税不是义务性的进贡,而是获得相应服务的方式,纳税人权利的意识不断浮出水面。一方面是人权在各个领域中的落实和实现,另一方面也是保护财产权的理论支持。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明确提出: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这种种情况无不表明,对于财税的研究从法学角度进行探究,对于权力的监督,权利意识的树立意义颇为重大。因此,作为一名法学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更是要把握这一根本的线索,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税收学等方面研究的显著方面。因此,从法理学和宪法学、行政法学的角度切入,从更为广泛的背景下研究财税内容,势必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这也是研究范式的一种转化。正如,日本学者北野弘久教授所阐述的税法并非是“征税之法”,更是纳税人据以对抗、制衡国家课税权的“权利之法”,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则是另一全新的视角,权力和权利的研究也是我们在以后学习中所应重点关注的线索。
此外,要密切加强对法律关系、法律行为以及基本价值和基本原则等基础性知识在财税法中的具体的研究,尤其是该学科所特有的内容的研究。
同时,在自己的一些实习或者是实务操作中,我发现,我们现有的法学知识对于研究财税法是远远不够的,财税法学这一学科本身的特点表明:必要的经济学、税收学以及会计学知识的积累,是深入研究财税法的理论问题以及实务操作中所不可或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理论认识的研究最终势必要运用于实践中,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确的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是积极促进的,而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的认识从成本收益角度看是无效的,结论正确与否要得到检验唯一的途径就是回到实践中去,特别是像财税法这样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更是如此。
我们不少研究财税法理论的学者或者以税收学位基础简单的附加法学方法对此进行研究,或者是从法学理论对此进行探究却忽视了财税法本身固有的财税经济方面的知识,总是给人以各行的感觉,因此,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要想从专业的角度对此深入研究,势必要辅之财政、税收以及会计方面的知识,真正挖掘学科自身的特点,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诠释该学科。
财税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素质的积累过程,是多领域知识兼备的人才。当然,财税法的讲授必须坚持“权利义务”、“权力权利”等法学特有的研究路径这一根本要求,相关知识的具备是该学科发展的要求,也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所必备的素质,两者兼而有之,但是应该有所侧重。
三、财税法将案例教学与实务实践操作相结合
传统的教育模式,财税法课堂的教学重视基本知识的讲授,更多的是知识的介绍,尤其是在总论部分许多理论的介绍这是必要的,然而,在具体到之后许多具体内容的讲授,仍然不能脱离这样的模式,使得学生只有一种抽象、宏观的概念,对于数字、公式的机械的接受,对于以后的实践并无多大的意义,许多学生在学习过财税法课程之后,仍然对一些基本税种的征收是不知所云的,从教学方面是失误的,而就学生个人而言也是没有丝毫获益的,只是机械的或者迫于考试等压力记忆,过后就没有丝毫的印象,这是许多学生学习过后的真实体会。因此,有不少教师讲案例教学的方法引入,通过一个个切实具体的案例对具体税种进行讲授,不仅形象具体,同时真正使学生有一种学有所用的感觉,促使学生萌发了学习的兴趣,主动接受且保持持久的记忆效果。
财税法案例教学法最早起源于美国,以案例作为教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讨论案例的疑难细节,从中形成各自的解决方案,培养了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真正将法学这一应用性学科体现的真真切切。财税法学当然具备这一特点,并且具有更为频繁的实践性。但是,在我们现在财税法学教学中还没有充足的案例,虽然不少的学者为搜集财税法的案例作了很大的努力,并且也是卓有成效的,使得我们案例教学成为可能。然而,我以为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丰富各异的,我们面对的现实并不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更多的时候是出现多种冲突,和法律规定情形相差很大,教师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时候是先讲述一个结论,再为此寻求一个典型的案例,当然这一案例可以很好的印证该结论,但是这并不利于法学的研究,也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意现实中非典型案例的讨论,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我以为,通过引入案例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认识具体化,对实务性的操作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同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于案例所要证明的理论加以检验,这也是对知识再认识的过程,一方面加深对知识的全面深入地掌握,另一方面也是丰富案例、拓展视眼的过程,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极为有意义的。
鉴于法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许多学校都栽在法学专业的课程中开设律师实务、毕业实习等,很多学校的法学院系还聘请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实务部门的人作为兼职教授,讲授他们在司法实践中的经验,这无疑是一种值得采纳的教学方式。财税法教学也同样,可以聘请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等实践部门人员。 我以为,我们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现实的实践机会,真正给学生以接触社会的机会,以保证在毕业之时能更快的融入社会当中。
参考文献
[1]汪太贤、艾明著:《法治的理念与方略》,中国检察出版社(引论).
返回目录>>>
摘要:当前,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旅游可以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就业岗位,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应基于环境保护的理念,采取开发旅游资源、创新旅游营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发展农村旅游,拉动农村经济的提升。
关键词:
乡村旅游;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作用;对策
我国是农业大国,除部分发达地区外,农村人口仍是我国人口构成的主体。但是,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无论是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居民收入增速都明显高于农村。城乡二元化的社会形态,成为我国社会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重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乡村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和淳朴的人文环境,有着比城市更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而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主要承载区。城市和乡村是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乡村旅游可以为城乡之间搭起一座人员和经济交流的桥梁,成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面貌更新的重要动力。
一、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
城乡差别是当前我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消除这一差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目前,发展农村地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例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增加、农村地区经济结构单一等都严重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极强的带动效应,能够有效拉动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1.乡村旅游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腾飞,特别是城市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在这一背景下,农业受先天条件的制约,发展相对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拉大。截至20xx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已经增大到3∶1。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以及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缩小,但是仍远大于国际公认数值。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必然途径。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急需的资金。例如,旅游目的地的农村居民可以通过销售当地的土特产以及自制的工艺品、为游客提供劳务,以及旅游业本身带动住宿、餐饮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等途径获得农业生产之外的经济收入。根据国际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业属于综合性产业,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该行业每增加1元的收入,可以带动区域内其他相关产业4.3元的收入,这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是农业生产所能企及的。对乡村旅游而言,其带动作用更为明显。因为乡村可以基于其不同于城市的社区特点,通过区域合作实现旅游资源和客源信息的共享,通过旅游业的区域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最终促进当地居民收入的整体性提高。
2.乡村旅游可以为农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由于农村地区可耕地资源有限以及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土地已经不能“承载”农村地区过剩的劳动力。农村居民为了生活,不得不外出务工。但是,受制于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部分农村劳动力不能胜任城市提供的工作岗位,收入水平也难以保障。据相关专家估算,到20xx年我国农村地区将出现2.5亿左右的隐性失业人员,如此大量剩余劳动力难以有效分配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乡村地区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就地、有效吸纳剩余劳动力。具体而言,乡村旅游是一项综合性产业,不仅需要为旅游者提供最直接的旅游服务,还需要满足游客旅游过程中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需求,这一需求的满足显然需要构建包括各行各业的完整、复杂的劳务服务系统。据国际旅游组织的测算,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岗位,就会拉动社会上相关行业的五个间接就业岗位。由此可见,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不断拓展农村的经营和服务范围,带动相关行业和产业的迅速发展,就地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3.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化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农村地区。例如,农村由于工业向农村地区转移造成当地的河流土地污染以及可耕地资源的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农业收入有限,难以进行大规模投资,致使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面临诸多困难。凡此种种,均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还有利于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例如,游客外出旅游时,经常购买一些当地的土特产以及有意义的纪念品,这不仅会给当地农民带来一项不错的收益,促进当地农民从单一的务农向农工商结合发展,实现当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因此,乡村旅游是在农村发展起来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应有利于改变我国农村地区第一产业一家独大的局面,丰富农村经济的形式,还能够推动第三产业的自身良性结构的形成以及第一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多元化。
4.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乡村旅游的开展能够为农村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提供必要的保护,促进农村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亮点就是能够提供城市居民与农村和自然的亲密接触,使他们获得远离城市尘嚣的幽静。因此,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是保护好自然与农业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和先决条件发展旅游业。所以,乡村旅游赖以成功的理念就是绿色旅游,保留原始的'生态自然环境和典雅淳朴的农村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对于缓解农村地区的生态恶化,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次,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可以提高农村各种资源的配置效率。旅游业可以实现对各种资源在统筹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运用和系统开发,真正实现低成本、高利用、低排放、高产出,转变农村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最后,在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必须要考虑环保意识,为消费者提供绿色、健康、生态的旅游产品。显然,要达到上述目标,消费者、经营者以及当地居民均需提高环保意识,改变消费方式,保护生态环境,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二、发展乡村旅游拉动农村经济的对策
1.充分开发旅游资源,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我国的乡村旅游存在明显的淡旺季现象,这显然对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不利。因此,应该从旅游产品的开发入手,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形成涵盖一年四季的产品体系,逐步降低季节因素的影响。此外,针对不同的客源情况及其不同的消费需求,乡村旅游开发应该秉承多元化的产品开发思路,创造性地开发出个性化、人性化、绿色化的旅游产品体系,以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社会各阶层人们的旅游消费需求,增加旅游收入。
2.进行旅游营销创新,强化对游客的吸引力与旅行社和周边的知名景点进行深度合作,是一般景区在市场化环境下进行产品营销的基本手段。面对日趋激烈竞争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经营者需要依据自身的定位和特色进行营销理念和手段的创新。例如,对经济实力较强的乡村可以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影视营销,拍摄纪录片、宣传片和电视广告,不断拓展自己的影响力。对于有民族特色文化的乡村,则可以做大做强节庆文化,以扩大影响力和吸引力,提升自身的知名度。此外,可以利用绿色营销,让游客可以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在保证获取经济利益且能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可以让人和自然共存共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3.加强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业人才不足是制约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性因素。鉴于此,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到乡村发展,也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到本地讲座,介绍先进的乡村旅游规划和管理经验,加强培养当地导游。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才管理队伍,培训接待礼仪、农业技术知识以及游客服务等知识,鼓励农业与旅游职业院校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若农业机构或旅游机构条件允许,可以开展自己的培训课程,定期给员工培训旅游知识。把乡村旅游导游员、休闲农业讲解员以及农家乐接待员等相关职业划分为国家技能职业,并拨出部分资金以示奖励。为乡村旅游经营者与管理者灌输新型服务意识,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发展自身特色,树立品牌效应,以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
4.强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首先,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进行升级,定期给农民培训经营管理和服务规范化的相关内容。实施农家乐和休闲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规范,不断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将周边环境、接待服务设施、服务质量标准等统一。其次,将旅游项目在管理部门进行登记与审批,做到依法经营。为游客提供标准化餐饮与住宿等周边服务。再次,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建立信息网络系统,公布乡村旅游的相关信息。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统计调查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最后,要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秩序,选用适当的方式打击不正当的经营行为,如乡村旅游诈骗等,保护投资者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唯有如此,才能从本质上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吸引八方来客,充分发挥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
5.构建利益反馈机制,解决投资不足问题乡村旅游作为一项产业,其发展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支撑。同时,乡村旅游的特殊性又使这种经济活动牵涉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的利益,其中当地农民无疑是三方中的弱势一方。因此,乡村旅游开发要通过土地置换、利益回馈等手段保证当地农民的利益不受侵犯。另一方面,增加旅游开发中的资金投入,各地乡村要大力拓展融资渠道,在积极争取政府补贴和银行信贷的基础上,积极吸纳社会力量进入旅游开发,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
6.强化参与,谋求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开发往往会出现开发者与当地居民利益之间的某些矛盾,强化当地居民的参与度,是解决上述矛盾的重要手段。因此,要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力度,从个体参与逐步过渡到组织参与和全体参与,唯有如此,才能使旅游开发惠及全体居民,方可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居民必须要参与旅游开发活动的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解放思想,树立发展理念和服务意识,促进当地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三、结语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经济仍然以第一产业为主,农民收入依然偏低,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乃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20xx年,我国首次提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旅游宣传口号,并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我国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城市居民也喜欢农村的生态环境和新鲜空气以及民俗活动和田园生活,发展旅游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农村地区的政府、社会和居民要通力合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生态旅游资源,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伶俐.贵州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复合发展模式探索〔J〕.贵州农业科学,20xx,(6):216-220.
〔2〕蔡灵洁.乡村旅游与农村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耦合机理及联动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xx,(3):51-52,125.
〔3〕龙肖毅,张咏梅.乡村旅游产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交互耦合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5):104-107.
〔4〕邸占利.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探讨-以天津市宝坻区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xx,(34):18-19.
〔5〕赵承华.乡村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理研究〔J〕.农业经济,20xx,(7):26-28.
摘要: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命脉,现代经济体系运行是否稳健、有序、有效,对国家经济安全极为重要。本文以经济风险概况为出发点,对我国经济行业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且立足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对现代经济经济风险问题防范措施进行了探究,以期稳定经济经济,实现经济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现代经济经济;风险问题;解决对策;概况
作为一个双重转型国家,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领域改革也取得了良好了成就。但经济经济不稳定因素的长期存在也加大了其风险性。特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相比其他国家的损失,我国在该场经济危机中损失不多,但这并表示我国经济体系较为稳定,事实证明,必须对我国经济体系建设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一、现代经济风险的概况
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如未来收益、资产等具有波动性。经济风险是指于企业、机构而言,任何有可能致使其出现财务损失的风险,是企业、机构未来收益不确定性与波动性,其与经济市场波动性具有直接关联性。经济结构风险造成的损失往往在其自身影响以上。在具体经济交易活动中经济机构产生的风险,将严重威胁经济机构的生存现状。同时,如经济机构经营管理不到位也将产生极大的威胁,如产生系统风险,无法正常运行经济体系,甚至出现整个社会经济市场无序现象或产生极为严重的政治危机。根据具体标准可将经济风险进行多种类型的划分,如下:
(一)根据经济风险出现的根源划分,包含两类(静态、动态)经济风险。静态经济风险是指因自然因素或不可抗力出现的风险,其与相应定律基本符合,预测具有准确性。动态经济风险是指因改变宏观经济环境出现的风险,伴随时间推移动态经济风险产生的概率与影响作用也会随之改变,其预测难度较大。
(二)根据经济风险涵盖的范围划分,其包含两类(微观、宏观)经济风险。微观经济风险是指由于客观环境改变、决策误差或其它因素导致经济活动参与主体资产、信誉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宏观经济风险是指全部微观经济风险归总。
(三)根据经济机构类别划分,如银行、证券、保险等风险。
二、现代经济经济存在的风险问题
(一)经济发展格局不协调与风险向银行集中。我国经济资产结构存在合理性较差的现象,具有较高间接融资比重,储蓄率与广义货币M2持续上升,进而大量风险集中于银行业。我国广义储蓄率较高及持续上升,如34.3%为1985年我国储蓄率,38%为1990年储蓄率;40.2%为2001年储蓄率,44.6%为2003年储蓄率。近年来,以我国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末,社会融资规模达17.29万亿元,是年度历史最高水平;广义货币(M2)余额11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3.6%,比上年末低0.2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适度增长的态势。在银行业发展中,其主要依靠大量储蓄存款吸收,与中长期贷款发放进行储蓄增长压力释放。通过大量数据显示,我国银行贷款中所占比例较高为企业融资,一般为80%以上,但股票与债券融资比例则较低。企业融资对银行贷款过分依赖,将导致整个社会融资风险向银行体系过度集中。以长期发展而言,货币供给过度将对物价、资产价格稳定性产生极大的冲击,这对经济体系稳健运行不利,也将对货币政策调控空间产生挤压作用。目前,我国经济体系以银行主导型为主,在整个经济资源中银行业所占比例超过90%,证券业发展滞后现象较为严重,保险业具有过小规模。在经济资源配置与经济风险分散中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该类经济发展格局,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无法满足,进而对经济体系稳定、效率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银行资本充足率较低及呆账准备金不足2003年以后,我国经济机构不良贷款额、贷款比率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但对此类指标的过度性强调,只会导致经济机构利用信贷投放扩大对不良贷款进行稀释或对有利贷款进行回收,实际上不良贷款存在的经济风险仍无法消除。目前,银行机构仍具有极大的呆账准备金缺口及具有较低的资本充足率。近年来,在国有4家独资商业银行内,高于国际标准8%的资本充足率银行仅有中国建设银行。而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平均值仅为6.15%。由此可见,伴随贷款增长速度的提升,大部分银行业经济机构并没有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贷款损失准备金的提取,仍具有较大缺口,及较低的贷款损失承担能力。当银行资产扩张与资本金补充不符时,一定程度上必将造成其经营脆弱性。
三、现代经济经济风险问题解决对策
(一)继续深化经济改革对经济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提高,且对间接调控方式不断完善,进而实现市场运作机制建立与健全,调整信贷结构与产业结构。
第一,货币政策决策民主化的实现,增加透明度,对货币政策决策水平全面提升。对经济宏观调控科学性、有效性地提升,对货币政策工具创新能力地提升,都能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提供依据,且能够在经济宏观调控中将货币、资本与保险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中央银行将继续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该货币政策不仅能够对经济平稳发展起到支持作用,还能避免通货膨胀及进行经济风险的有效预防。在日常流动性管理与引导市场利率中将公开市场操作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应达到运用存款准备金、差别存款准备金及公开市场操作之间组合的合理性,以此对数量调控能力进行全面提升。对中央银行运用价格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传导机制加以完善,在资源配置方面将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对货币信贷合理稳定增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第二,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对利率杠杆进行灵活应用,以此调整总量平衡度。利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利率起到引导作用,且按照市场利率经济机构对其资产、负债价格利率调控体系进行准确确定。通过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进行国际收支市场机制与管理体制建立,为贸易与投资活动提供便利。
第三,加强与改进银行窗口指导,要求必须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原则贯彻落实,对支农经济服务加以改进,对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增加经济保障,调整信贷、产业结构,且对经济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全面提升。
(二)建立科学、高效防范风险与经济稳定机制
1、强化经济法制建设与实行依法行政。完善经济法制体系,对银行业、证券业等经济行业法律边界进行界定,对各个经济机构的进行准确市场定位,对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特性进行合理划分,及时补充、改进其相关法规,实现经济机构依法行政。
2、风险评估与预警体系建立与完善。经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必须具有系统性、合理性,确保经济评估报告的准确性、科学性,同时对整体经济运行状态与潜在风险及时把握,进行经济风险识别、评价与预警体系的合理化建设,且按照风险程度向市场及时提醒,做好事前防范工作,以此对经济风险的扩展范围进行有效控制。
3、经济危机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在实现经济一体化与经济稳定性不足的现状下,必须进行经济危机应急处理机制的快速建立,以此对突发性事件产生加以有效控制。通过经济危机应急组织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对经济应急处理措施进行统一制定与实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经济经济发展事业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为降低经济经济风险问题,推动整个经济行业的进步。必须重视风险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改革力度。这就要求各个经济行业充分了解自身发展情况的前提下,确立正确的经济风险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经济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童锦治,吕雯.我国银行业实际税负水平对其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税务与经济.2010(02)
[2]王力伟.宏观审慎监管研究的最新进展:从理论基础到政策工具[J].国际经济研究.2010(11)
[3]张云燕,王芳,罗剑朝.农户正规信贷违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陕西省渭南市农村信用社贷款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例[J].经济经纬.2013(02)
[4]刘祚祥,黄权国.信息生产能力、农业保险与农村经济市场的信贷配给基于修正的S-W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05)
摘 要: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经济学》教学效率,以便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经济生活中,结合教学实践,倡导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经济学;生活视角;曲目教学法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理论学科,是中职学校学生入学以后的开门课。我任教以来一直担任《经济学基础》的教学工作,感觉这门课程理论性强,经济范畴比较抽象,实践性也很强,经济关系复杂;再加上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上中职学校之前一直在中考的指挥棒下学习应试课程,很少接触社会上的经济现象,所以,很多学生对《经济学》这门课既缺乏了解又缺乏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改变过去僵硬死板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用富有意义的鲜活的生活案例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生动的情景,以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一、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经济理论,在感同身受中理解经济理论,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
我们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好奇心强,认识事物比较感性,他们受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如果我们只是用单纯的专业知识灌输抽象的.理论,那只能使他们望师兴叹,老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局面。所以,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而不能只是一味地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有把抽象的理论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变成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知识,才能有效地调动其积极性。比如,在教学第一堂课时,我就和学生就为什么学习这门课专门进行了探讨,课堂上并没有向学生讲大道理,而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提了出来。比如,我国现阶段搞经济建设,缺少资金,为什么中国人民银行不多发行些货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一些人付出的劳动量和获得的报酬不成正比?如何看待明星的高收入?我国政府为什么对三农问题如此关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如何?为什么现在呈现出技工热?等等。提出问题后,考查学生对经济现象的了解,同时告诉学生这些问题都将在《经济学》课程中得到解答,这会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学》这门课的实用性很强,学习经济学不仅能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周围的世界,而且还将能帮助自己更精明地参与经济,从而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经济学》的自觉性。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曲目教学法,把课堂让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采取表演小品、短剧、辩论、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励学生参与,让学生得到新体验。例如,在讲到“如何树立积极合理的消费观”时,可以通过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把班里的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大组,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辩题,如中学生是否经常跟风消费?艰苦朴素的精神过时了吗?这样的辩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参与辩论的积极性很高。又如,在讲解“货币的产生”这部分内容时,请学生排练话剧,分角色扮演商贩和买者,在实际买卖过程中体会货币产生之前的种种不便,理解货币的产生和使用就水到渠成了。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直接参与者,通过演绎教材内容,既生动活泼,又能提高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及辩论、演说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提升教学效果是一个不断摸索总结的过程。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和运用现代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好基础,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本文系河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曲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JY13082.
参考文献:
[1]仲桂敏.中学《经济生活》教学策略探讨.才智,2009(30).
[2]杨玉兰.在生活中学习《经济生活》.科技创新导报,2013(24).
[3]张宇红.情感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科技导刊,2013(11).
[4]陆敬源.多措并举提高效率:谈谈高中政治课教学艺术的运用.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03).
返回目录>>>
摘要: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编写为例,分析当前国内各大出版社出版的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并指出医学生培养过程中职业精神养成的重要性,提出将职业精神培养渗透在基础医学课程教材中的初步设想,使我们编写的教材与时俱进,更好地承载医学知识和传承良好职业精神。
关键词:基础医学教材;医师职业精神;教材编写
教材是重要的知识载体,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材种类繁多,以《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为例,目前全国各大出版社出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材很多。主要有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现在已进行了8次修订,在修订过程中,不但对知识进行了更新,而且在形式上也有很多创新[1]。比如第五版开始增加了人文方面的插图,并以插入框形式将著名实验、科研进展、临床问题等专业内容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有机结合,旨在引起学生阅读兴趣、启发思考、拓展知识面,赋予教材人文内涵。提示培养医生不仅要传授医学知识,还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案例版)》教材,将基础知识与临床案例相结合,体现了培养医学生早接触临床理念[2]。继此,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各章节以案例导入,正文中适当加入一些临床应用板块,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基础与临床衔接[3]。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电子书包)》,迎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网络及上网设备在医学生中的普及为基础,使医学生全天候学习和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一定指导作用[4]。另外,也有教材改变了传统将组织学与胚胎学内容截然分开的编写模式,尝试将两门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以人体发育为主线,将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发生、发展、结构与相关功能密切结合,使其真正成为一门课程[5]。还有教材针对高职、专科等层次教学,相应地将人体解剖学和组织学与胚胎学两门课程整合,使内容更加紧凑,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避免了两门课程内容的重复,进而减少授课学时,减轻学生负担,给学生留有更多自学时间[6]。这些教材编写模式,也为目前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开展的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取的经验[7]。
总而言之,虽然目前组织学与胚胎学等基础医学学科教材编写形式多样,但还是注重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承载,对职业精神层面的渗透不足。
1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现状
通过基础与临床知识的学习,培养医学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医疗技术的科学精神,教师在授课及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医学生向善、求美、利他、关注服务对象情感体验的人文精神,将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相统一,即是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目前,对于医师职业精神培养,主要是通过实践教育让医学生初步认识医师职业精神。一般新生入学后,学校会组织医学生参观学校的相关场馆,进行医学生誓言宣读等活动,这些活动全体学生都要参与,但是活动时间很短,并不能在医学生心中产生深远影响。此外,随着医学生医学知识的`积累,个别医学生可以参与社区导医和导诊等诊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从感性和经验层面体验医疗工作的目的、价值及意义,但是这种方式不能使所有学生都有收获,尤其是那些不太愿意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这使得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缺位。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以自己的经历结合理论知识为学生讲解一些职业道德和医师职业精神内容,但这也只是个别教师的行为,或者说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不能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常态化。
2职业精神养成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我国医师职业精神制度建设是从1988年卫生部颁布《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开始的。2005年,中国医师协会签署《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再到2011年颁布的《中国医师宣言》对医师职业精神进行了相关规定[8]。在这些规定中承诺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终身学习,并强调守护健康、促进和谐,是中国医师担负的神圣使命,该神圣使命依赖于医学生的培养。虽然职业精神培养需要在社会的熔炉中锻造,但也需要在基础知识学习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教师的言传身教。医学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学科分支最多,知识更新最快,并且医师工作环境复杂。这些特点决定了医师要技术精湛,医德高尚,在与疾病作斗争过程中,不仅要对新事物、新知识有浓厚兴趣和强烈求知欲,还要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医学家吴瑭曾说“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另有“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均指出作为医生不仅要追求医技精湛,还要追求医德高尚[9]。医生只有不断追求卓越的品质,才能胜任医生角色[10]。
3将职业精神教育渗透在教材中的意义
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随着对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不断深入,医学生对职业认知日渐清晰,但是繁重的学业以及间接了解到的医师职业压力,使部分学生出现专业倦怠,甚至产生弃医的想法。因此需要及时让医学生认清医师职业,培养医学生关怀、尊重、理解、责任、博爱、奉献的优秀品质[11],而这些品质的养成仅靠参观、宣誓或一两次的社会实践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有必要将职业精神培养内容以某种形式编入各学科教材中,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能了解相关知识,得到不间断的熏陶。医学生刚入学时,对医师这个职业并不了解,对医疗行业认识片面,要么是积极的,要么是负面的,而学校这个大环境相对比较单纯,很容易做到修正医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此,将职业精神培养提前到基础知识学习阶段,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在这个阶段学生可塑性强,接收积极的、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同时,把基础医学相关知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既能体现基础医学知识的重要性,也能提高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促使其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加深刻。
4将职业精神教育渗透到基础医学教材中的可行性及形式
4.1教材的多样化使重编教材成为可能
当前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医学生培养已成为共识。编写或修订教材是将现代教育理念融入教材之中,因此将职业精神教育内容编入教材也是可以实现的。
4.2现代化技术发展为教材编写提供保障
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开发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网络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展现与本课程知识点相关的医师职业精神知识及经典案例。以学科知识点为依托,向职业精神扩展,充分展现基础医学知识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医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的兴趣,加深对基础学科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4.3在教材中适当应用文本框形式
文本框内容可以包括本学科发展史上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或著名科学家的事迹,描述他们的敬业精神、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引导医学生把内在成才需求和实现社会价值相结合,自觉追求卓越,深化对医师职业的认知,培养职业精神。也可以以本专业知识为切入点,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让医学生体会到学好基础医学知识是为以后处理临床问题提供有力保证,进而使医师职业精神得到升华。例如,在组织学消化管章节阑尾部分,可以选择这样一个案例:在因妇科疾病进行手术过程中发现阑尾有轻度炎症,是否需要将阑尾切除呢?可以将这个案例从本学科知识层面、临床思维维度、职业道德角度等多方面进行评述,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当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是不确定的,也可以是明确的。再如,在胚胎学部分,学习先天畸形(唇裂、无脑儿等)相关章节时,可选择一些典型案例,从科学、人文、社会等角度分析如何处理不同先天畸形病例,使医学生明白作为一名医师不仅是救死扶伤,还要从患者、家庭、社会等方面考虑。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医师不仅要有科学精神,还要有人文精神,并能使两者统一。总之,本文通过对基础医学学科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材编写提出一个初步设想,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给各大出版社及教材编写者一些启示,使编写的教材能与时俱进,更好地承载医学知识和传承良好职业精神。
参考文献:
[1]成令忠,李继承.组织学与胚胎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白咸勇,谌宏鸣.组织学与胚胎学(案例版)[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苏衍萍.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4]曾园山.组织学与胚胎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
[5]成令忠,王一飞,钟翠平.组织胚胎学-人体发育和功能组织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6]于恩华,唐军民.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M].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
[7]张宏颖,李华,郝立宏,等.以器官—系统为导向的基础医学循环系统整合课程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75-76.
[8]王德.医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医学人文,2016,2(4):2.
[9]曲凡,王丽宇.论儒家五常思想与医生职业精神之契合[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2):39-40.
[10]向茜,李勤,张晋,等.浅谈医生的职业精神[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6):1101-1102,1105.
[11]储全根,尤吾兵.卓越医生培养背景下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缺失的表征[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2):3495-3497.
摘要:现阶段相关医疗机构对医学检验技术人员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而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的内容还不够明确,对学生实践考核不够成系统化。因此,应逐渐改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技能训练
医学检验技术是注重实践性的临床学科[1],医学高等院校要以实践教学为导向,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学生接触临床之前的重要学习途径,在国内各检验院校实践教学的方式都不相同[2-3]。在以前的实践技能教学过程中,多依赖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进一步影响了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4]。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实践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要。
1实践教学主体内容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教学机构应构建以实践教学模式为主体、理论基础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并重的专业培养模式。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对检验技术专业的就业方向加以评估,并对今后的岗位工作情况和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以了解,从而构建该专业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基本检验技能。
2实践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2.1实践教学形式与临床脱节
当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主要都还是在校内,但当前教学单位的实践教学环境与临床岗位的条件差距很大,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后,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
2.2考核制度不完善
当前国内的一些医学检验院校中,主要是基础理论课教学,其次是实践课教学,且实践课占总成绩的比例偏低,因此在校期间学生也不重视对实验课的学习及考核。
2.3校内教学方式过于老套
当前国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中,主要都是教师对学生讲解实验的操作过程和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将实验过程步骤逐一列出,学生再以实验流程进行操作,实验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所有实验课程结束后,统一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理论考核。这种老套的教学方式无任何实际意义,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非常低,实验报告实用性不强,学生的整体素质未得到提高。
2.4教学内容枯燥
我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目前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内容较为枯燥,缺少创新性,远不能满足学生毕业后进入临床检验工作岗位的需求,致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2.5对临床实践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产生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学习的思想态度,对临床实践不够积极主动,最终导致其临床实践能力不强,理论与实际脱节。
2.6临床实践中学生操作较少
当前在我国大部分临床实验室配备了大量现代化先进的检验医疗设备,日常检验工作已经实现了操作自动化、技术现代化和方法标准化,导致学生的动手机会不多。
2.7技能训练不严格主要存在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手段、定位、教师能力水平以及考核制度等方面,导致临床检验技能训练未达到标准。
3完善实践教学方案
当前我国对实践课程考核的要求是以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程度来评定,这种方式是不合理的,不能完全体现一名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逐渐完善这种实践考核制度,改进实验考核方式,将实践考核的成绩纳入当年教学的总成绩中,重视学生平时的实践考核,将所有学生的实践积极性、考勤、操作情况等都融入综合成绩中,这样的实践考核方法可明显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5]。另外,构建一支专业教学团队,进行岗位实践,熟悉和了解本专业岗位工作流程、要求和标准以及行业发展趋势,对原有课程安排、教材体系、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及手段加以改进。同时,大学医学检验教师应该具备“双师资格”,把当前最前沿的临床实用操作技能带到实验室来,使理论知识巧妙地与实践相结合,并在以后的教学中邀请医学检验专业的专家,或者是医院检验部门的专业人士来学校举办实践操作方面的讲座,或者是组织本专业青年骨干教师进行与实践教学相关的教学培训,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4结语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一门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实践教学中应加强临床检验操作技能培训、完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同时,除了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外,该专业的教师应当针对人才就业市场发展的需求,在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丽华.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1(11):1021-1023.
[2]魏巍,赵春艳,黄晓华,等.医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实用医药,2011(2):245-246.
[3]李艳.浅析我国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交流与合作[J].大家健康,2012(7):150-153.
[4]翟浩利,路园园,王俊平,等.临床基础检验学综合实验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9):96-97.
[5]王元松,刘成玉.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6):51-52.
摘要: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德品质形成和培养将扭转改变目前国内医疗行业所存在的很多不正之风,尤其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医疗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国内正在进行的社会医疗改革,必须应该从医学专业学生抓起,加强医德教育,从源头上树立起医生优良的医德品质,其意义是非常巨大的。
关键词:医德教育;医疗改革;医学专业;医疗工作;卫生事业
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德教育就是学校在其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各种途径、形式和各种手段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医疗职业道德,培养他们从业以后作为一名合格医生所必须具有的为患者救死扶伤的道德行为准则和精神价值。确定医德教育的范畴有助于加强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德教育,医德教育主要是如下内容的强化教育:
(1)生命观教育即生命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
(2)锲而不舍、操作严谨的敬业精神教育;
(3)义利观教育即重义轻利的教育;
(4)良好的礼仪教育。
一、医疗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迫切要求加强医德教育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就当前的社会现实而言,医院从盈利性事业向公益性事业转变。医院与患者之间也转变为消费者与服务的关系。患者在医患关系中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及大大加强。社会对医生的义务和职责有了明确的认定。患者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所关注焦点已不仅是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现今,在医德和医患关系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以利益;(二)患者的权利意识的增强和医生服务态度的缺失;(三)在医德建设上保障实施措施不力,原则、规范制定的较多;(四)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因医德问题而产生。如何赢得患者对医生的尊重与信赖,并在好新形势下处理的医患关系,己成为随着进一步深入的新医改方案下摆在医疗工作者们面前的一个现实性问题。而新医改方案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优化医疗服务环境,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让群众支付比较低廉的价格的同时,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医疗事业的公益性,因此,在不断提高医疗工作者技术水平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医疗业务工作者以患者为中心、维护和代表患者根本利益的服务宗旨教育和思想教育。
医德教育的'滞后是导致出现医患矛盾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德治医”不仅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塑造“白衣天使”形象,密切医患关系的需要。目前国内的医德教育主要是针对在校医学专业学生的伦理课的教学,《医学伦理学》课堂教育以理论讲授为主,出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学生背了许多的规范、原则却不知如何坚持和应用在临床实践中。部分医院片面追求医疗技术的提高和经济效益,购置和更新大型诊疗仪器设备,却相应的对临床医生缺乏医德教育,忽视了医德是医院经济效益增加和医疗质量提高的基础保障。
二、加强医学专业医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改进医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增强在医德教育在医学专业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只有从根本上让医学专业学生树立起将来自己作为医生的职业崇高精神,才可能让良好的医德通过教育手段形成。医德教育对学生而言,要发挥医学专业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主动性,则是通过各种路径和各种渠道,通过专门的学习养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教师而言,也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精彩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无意识当中形成优秀的品质的医德习惯。医学专业学生要成为医德出众的医生,培养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加强医德教育。医德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教育而不是自发的,医德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与私欲坚持做斗争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感化的过程。
医学专业学生的脑海中一旦形成医德的观念,就会持久地决定医学专业学生在从业后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选择,就能够持久而稳定地指导医学专业学生成为医生以后的从业行为。医德教育不是要求学生不做只说,也不是对学生喊口号喊空话。医德教育是激发和培养医学专业学生对医生崇高行业的向往,但仅限于此是不够的,对于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医德就是要不仅仅知道,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实践当中身体力行并坚持,抵制从业医疗卫生工作以后社会上的的各种不正之风。不理解医德基本的理论、概念和原则,就无从探索和思考现实的伦理困境。医德首先是一种知识,一般来讲,传统的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做到知识的传授,然而,医德同时还是一种信念,不仅仅是一种知识。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医德教育,才能让学生将医德作为信念来接受。事实上,医德教育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向医学专业学生证明并力图使医学专业学生接受这样一个命题:医学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医德价值,医德价值必须在医学专业学生头脑中建立这样一个理念。
三、结论
医疗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使老百姓能够享受质高价廉的卫生保障,能够住得起院,能够看得起病,将全体人民群众纳入到社会福利范畴内。这既需要广大卫生医疗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积极配合,也需要制度的合理变革。广大卫生医疗工作者的参与和配合,从根本上说就需要自从学生就开始培养卫生医疗工作者的医德作为深厚的精神动力。医德教育是是贯穿于医学专业学生整个教育阶段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是医学专业学生教育工作中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医学院校作为培养祖国医学卫生人才的摇篮。应强化教育、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健全制度,积极探索医风医德教育的新举措、新思路,使医德教育规范化、经常化、系统化,使医风医德教育在医疗和卫生人才培养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宋文柯.浅谈新形势下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J].中国卫生经济,1998,(10).
[2]马红军,张扬.市场缺陷理论与卫生管理中的社会成本[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4).
[3]黄久冰.从医德滑坡谈医德教育[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4).
[4]陈丽,兰迎春.医生必须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2).
[5]姜双丹.诚信教育与医德医风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06,(5).
摘要:人文教育是儿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导致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文教育的手段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形式,应拓宽人文教育途径,通过带教教师的榜样作用,把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以提高儿科医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儿科学;专业学位;人文教育
随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工作的开展,所有新招收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同时也是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是直接面对患者的临床一线人员。而儿科医生不仅要面对不能正确表达病情的患儿,同时还要面对患儿家属,因此在儿科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生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1],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让每一名儿科医生清楚地意识到人文素质是一名医生所必备的素质。
1人文教育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通常是指在人的生存过程中以追求真、善、美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以对人的整体、全面、长远和根本利益为终极关怀的价值追求。人文精神本质上以人为中心,将人的尊严、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作为主旨的观念和信念。人文精神在医学领域的重要表征就是医学人文精神,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注与尊重。医学人文精神根植于医学实践,其核心就是关爱生命,以患者为中心,在诊疗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弘扬高尚医德。
2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2.1加强人文教育是解决医患纠纷的重要途径
现代高新医疗技术的应用,在给患者带来巨大福音的同时,也导致一些医生崇尚“技术万能论”,只见“病”不见“人”,把“病”与“人”割裂开来,缺少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有效沟通,导致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甚至发生了一些性质恶劣的“杀医事件”。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有关。医学人文精神淡化,忽视“人”的体验,忽视“人”的存在,必然导致医患矛盾。医患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医护与患者的关系,其次才是人与疾病的关系,这又包括两部分:一是医护与疾病的关系,二是患者与疾病的关系。因此,要解决好医患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处理好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即首先要解决好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儿科医生与患儿家属的关系。我国著名的外科大家裘法祖说“医学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但必须要有人的温度”。加强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文教育,提高儿科医生的人文素质,是减少医患矛盾的重要途径。
2.2加强人文教育是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医学模式已经向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患者对医院的期望更趋于理性,其更关注就医环境、就医体验和生活质量。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仅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人文精神。尤其是儿科医师面对的儿童是一个不断生长变化的个体,在儿童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儿童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发育特点,还必须注重儿童的心理发育特点,才能更好地减轻患儿的痛苦。
2.3加强人文教育是提高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需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素质以及身心素质。交流沟通技能是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体现,不仅要懂得如何与患儿沟通,还要掌握与患儿家属沟通的技巧。医乃仁术,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对患儿有仁爱之心,树立以患儿为中心的理念,善于把握患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了解患儿的`家庭背景、社会背景,抓住问题的本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适当的时间、地点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建立互助互信、友善和谐的医患关系,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儿童医疗服务的骨干力量,其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儿童医疗服务的质量。研究表明,医患沟通不良是导致医疗投诉和医患纠纷多发的重要原因,所以加强人文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儿科医生的必然要求。
2.4加强人文教育改善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现状
我国高考制度的设置导致报考临床医学的本科生以理科学习为主,人文基础相对薄弱、人文知识储备不够。考上大学后由于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对人文科学课程的学习时间很少,加之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部分学生趋于功利化,只重视医学知识,而轻视人文知识。因此,很多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人文课程教育,导致人文知识储备不足、人文精神缺乏;缺乏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自身综合素养不高;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不足;缺乏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
3如何在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中融入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手段不应局限于课堂讲授形式,应拓宽人文教育途径[2],通过带教教师的榜样作用,把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的每一个环节中。
3.1首先提高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研究生人文价值观的形成[3-4],所以我们积极鼓励临床教师参加人文培训班,努力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包括语言学、文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相关内容。身教大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先做到。在临床医疗实践过程中,临床教师除了讲解疾病的诊断治疗知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外,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2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医学人文知识
指导并带领学生阅读古籍文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思想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可以从中汲取其精髓,并将其运用到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中去。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医乃仁术”,“仁”是儒家理论的核心,其基本内涵为尊重人、宽容人、同情人、关心人、帮助人、爱护人,珍视人的生命。儒家学说认为,君子要以义为重,人的道义价值应高于物质利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履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天职的前提下获得正当的经济收入,实现义与利的完美结合。古人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加大对医学先贤的宣传教育,弘扬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历史人物的高尚医德。
3.3在病史采集中注重培养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语言及非语言沟通技巧
病史采集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儿科临床实践的基本技能。儿科患者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往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痛苦。病史采集大多来源于患儿家属,而患儿家属则因对孩子的过度关爱及对医学知识的一知半解而过度担心、焦虑不安,导致其对患儿病情夸大或隐瞒而表述不准确。因此,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儿科医生获得患儿真实病情的重要渠道,也是患儿及其家属信任医生、配合诊断治疗的基础。在临床带教中教育学生采集病史时,做到着装合体、举止大方、态度和蔼,同时还要善解人意,尊重患儿及其家属,并要求对所有患儿一视同仁。
3.4在体格检查中融入“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理念
体格检查的异常发现是疾病诊断的重要线索和依据,是医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和情感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但随着大量高精尖仪器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致使体格检查被年轻医师日益忽视。儿科医师面对的患儿易哭闹,不配合体格检查,家长亦不愿意让年轻医生检查患儿,导致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有畏难心理,不愿意给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因此,带教教师不仅要让研究生认识体格检查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还要在体格检查中融入人文关怀。在进行检查前准备一些儿童喜欢的玩具,与患儿适当游戏,减轻其恐惧心理;检查时动作轻柔、灵活、规范、准确、全面;检查后帮患儿整理好衣服、盖好被子并对患儿家属表示感谢。
3.5在辅助检查选择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
适宜的辅助检查有利于疾病的明确诊断,但如果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顾患者的实际情况,盲目选择检查项目,不仅浪费了医疗资源,也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因此,带教教师在指导研究生选择辅助检查项目时要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检查项目,做到有的放矢,培养研究生的医德观念。
3.6在疾病的诊断中培养学生科学的临床思维
正确的诊断是准确治疗的关键,但由于婴幼儿疾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导致诊断困难。我们强调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及疾病谱,牢记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全面把握现象与本质、主要与次要、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避免片面性和主观性。
3.7在治疗中树立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治疗观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儿童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一旦孩子生病,几位大人为之团团转,并对医生的治疗有极高的预期。儿童病情变化快,临床常用药物中大多无儿童的用法用量,治疗手段单一,预后难以判断,一旦孩子的治疗效果与预期偏离,便会发生纠纷、冲突,使得沟通工作和治疗难以维持。中国传统医学的整体治疗观认为,病与人、身与心是互依互存、融为一体的。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做到既要关注患儿的身体,也要关注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既要重视患儿的痛苦,也要重视患儿家属的感受;既要提高疗效,也要尽可能地减少对机体的损伤;既要考虑现在疾病的影响,也要考虑患儿成年后的生活质量。尽可能做到患儿少受罪、家长少花钱。综上所述,儿科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未来服务儿科临床的主要力量,带教教师必须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在加强对学生临床技能训练的同时,从临床实践的各个环节注重人文关怀精神培养,最终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合格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任保平.以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2):56-60.
[2]雷星,阚金庆,张学瑜,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文教育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2):134-137.
[3]曹栋栋,王青,王志锋,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内涵的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9(5):72-74.
[4]兰萍,邵锦霞,刘颖,等.诊断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探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184-186.
[摘要]目的评价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疝气患儿随机分成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比护理后2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住院时间为(5.25±1.26)d,短于对照组的(10.63±1.6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气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儿疝气;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小儿疝气是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发病率为1%~4%。其发病原因为婴儿出生后的鞘状突未闭锁或闭锁不完全,导致腹腔内压力增高,腔隙生成,最终引发腹腔内容物突出体表[1]。早期疝气患儿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不止,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剧烈的呕吐、发烧、肠梗阻等症状。如不能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2]。临床上大多给予患儿手术治疗并施以护理,本文为研究小儿疝气手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特采用2组不同的护理方法对2组患儿进行护理,并将2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00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患儿30例,女患儿20例;年龄1~11岁,平均年龄(4.63±1.36)岁;双侧发病18例,左侧发病10例,右侧发病22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患儿32例,女患儿18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4.75±1.26)岁;双侧发病20例,左侧发病9例,右侧发病21例。2组患儿性别、年龄以及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所有患儿入院后立即为其安排病房,并做好各项常规检查工作,如血常规、心电图、肝功能、B超等。给予患儿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补充血容量,并做好胃肠减压的术前准备工作等,且嘱咐患儿术前8h禁食。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如观察病情、用药护理等。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调整好病房内的温度(26℃)和湿度(50%),因患儿的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发育未成熟,病房内外的温度差异过大极易对患儿的体温造成不良影响,如感冒、发烧等。且由于患儿对冷刺激耐受性较差,因此,冬季的手术应尽量减少暴露机会及裸露面积。另外,要避免一切外来的光线和噪音影响患儿的休息和睡眠,从而给患儿塑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
1.2.2心理护理患儿由于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治疗限制其日常活动、对疾病不了解、对手术的恐惧等因素易产生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给予此类患儿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了解其住院前的习惯,鼓励家长把患儿喜爱的玩具和物品带到病房,尽量满足其兴趣。并通过安慰、转移注意力等方式以缓解其不良情绪,使之尽快适应住院生活。同时,要有适当的环境刺激,如颜色、声音等,使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呵护,以停止哭闹,便于顺利执行护理措施。
1.2.3术中护理护理人员要明确麻醉和手术进行的步骤和方法,并配合麻醉师对患儿进行麻醉。调整好患儿的体位,取平卧位,并将其臀部垫高。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对患儿腹部充气,速度为先快后慢,严格控制气腹压力平衡(8~12mmhg),以防止患儿的心脏功能受到损害。并在术中严密观察患儿的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1.2.4术后护理大部分患儿术后麻醉作用尚未消失,意识未完全恢复。护理人员应将患儿安全的送回病房,去枕并保持平卧位6h,之后调整为半卧位。做好患儿呼吸系统的管理和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如有异常,要立即报告医生,以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并严密观察患儿的切口有无渗血情况发生,且定时清理切口,保持其干燥。
1.2.5疼痛护理麻醉作用完全消失后,患儿的切口处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且在24h内最为强烈。护理人员应充分理解并安慰患儿,同时要引导患儿对疼痛原因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适当按摩和进行有规律的深呼吸来缓解疼痛感。必要时,在查明原因的情况下,可遵医嘱给予患儿小剂量镇静药物,避免其出现躁动和哭闹不止的现象。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护理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住院时间为(5.25±1.26)d。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后,住院时间为(10.63±1.65)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32,P<0.05)。
3讨论
目前,我国小儿疝气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疝气患儿如不及早进行治疗,疝块不断脱出,疝环口会逐渐老化,最终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为日后的治疗和护理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3-4]。临床上大多给予患儿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前后进行护理。常规护理是护理人员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待医生明确指示后再为患儿实施护理。而综合护理干预是以科学理论为依据,患儿的实际病况为前提,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事先预订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5-7]。护理人员根据护理诊断的.特点、护理研究成果、患儿的各项功能康复的潜力、护理人员和患儿两者本身的能力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最终达到预防并发症,促进、恢复并保持患儿的生理和心理功能的目的[8-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5.25±1.26)d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疝气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宫颖.272例小儿疝气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3(4):59-60.
[2]钟海燕.小儿疝气手术的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4,27(11):149.
[3]冯霞.舒适护理在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3):231-232.
[4]张兴芬.小儿疝气手术前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7):132-133.
[5]宋晖.68例小儿疝气手术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709-710.
[6]张二凤.人性化护理在小儿疝气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16):595.
[7]赵卿,蒋慧.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20):58-59.
[8]兰小米,张倩.术前亲情护理在小儿疝气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2):117-118.
[9]张晶.人文关怀在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2):3043-3044,3101.
【论文字体字号规范】相关文章:
毕业论文字体字号的格式要求11-28
毕业论文字体字号格式要求01-01
期刊论文格式及字体字号要求07-18
2015年论文格式及字体字号的要求03-16
毕业论文字体字号格式要求摘编11-27
毕业论文各级标题字体字号详细要求(附范文21篇)06-13
自考本科论文格式及字体大小要求规范12-11
本科毕业论文字体格式规范12-19
论文写作格式与字体11-30
论文工作计划15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文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博士论文工作计划及开题报告有关说明 博士研究生应在文献阅读、调研、选题的基础上写出论文工作计划并做开题报告。
论文工作计划及开题报告考核以报告会的形式在所属学科、专业范围内公开进行,由导师主持并邀请有关专家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小组成员一般应由本学科的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组成,人数不少于五人。
考核报告会的时间、地点须提前三天向研究生院报告,并张贴海报公布,欢迎师生参加。
论文工作计划及开题报告最迟应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初完成.论文工作计划及开题报告书面材料应在考核通
过后的`一个月内交研究生院审核存档.根据考核意见需要修改的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正式稿应经导师、考核小组成员签字,并、经学院负责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研究生院审核存档。
论文工作计划及开题报告如考核没有通过,则应重新修订,并再需进行考核。
河海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及开题报告 姓名学号学科 、专业 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培养单位(学院 年月日1论文工作计划及开题报告参照下列内容阐述:
课题来源 本课题的特点,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及目前研究动态 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基本理论 本论文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关键技术及预期创新点 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 进度计划及其它需说明的问题 内容:
(不够可另附页) 论文论文计划及开题报告考核会议记录 考核时间:
年月日时~时地点:
参加人数:
约人考核小组成员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备注 3 考核结果(参照下列几方面阐述):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所选课题是否具有先进性、创造性,作为博士学位论文是否合适(是否过浅、 过易,或过难)。
三、对基本理论掌握的水平,及对当前研究水平的了解程度。
四、拟建立的数学模型、拟采用的分析方法、科研调查、实验方案、计划进度及所需经费等是否切实可行。
五、结论(通过或不通过),以及修改意见。
考核意见:
(不够可另附页) 导师签名:
考核小组成员签名:
记录人:年月日学院院长审核意见:
院长签名:年月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意见: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或副主席)签名:年月日研究生院审核意见:
研究生院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一、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本科教学质量评价的规范和要求组织本届毕业论文工作,进一步规范论文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突出毕业论文合作教育的特色,体现基地导师参加论文指导的`文本标志。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科学研究能力出发,认真组织论文的设计、研究、管理和答辩工作,力争省级优秀论文评选在10届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论文工作指导委员会
主任:王文凯
副主任:李俊凯
委员:张文英周燚刘安勋
秘书:陈柏寒
三、工作安排:
1、参加毕业论文的专业和学生:农学专业58人,植保专业95人,资环专业23人,共计176人。
2、专业论文指导委员会
农学专业:田小海邢丹英刘章勇李志新张文英秦亚平
邹华文王谧李定国
植保专业:王文凯姚安庆李传仁李俊凯桂连友王香萍
张长青周燚孙正祥
资环专业:刘安勋朱建强金卫斌田应兵秦巧燕尚正春
艾天成周建利蒋舜尧
3时间安排:第1~4周毕业实习;第5~16周毕业论文20xx年6月01~日论文评阅
20xx年6月11~日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要求:学生必须在参加开题答辩的基础上取得论文答辩资格。参加答辩的学生一律准备8分钟的Powerpoint课件。答辩前提交3000字的论文综述、3000字的英文翻译、实习工作记录及1份经指导教师审阅和评阅教师评阅并同意参加答辩的正式的论文原件和4份论文复印件。
长江大学农学院
20xx年12月23日
1、20xx年1月28号提交论文提纲,指导老师审阅后提出修改意见。
2、第八学期第1周召开会议,进行毕业论文一次辅导,向指导教师汇报论文后的`撰写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向老师请教。
3、第2周提交开题报告。
4、第5周进行毕业论文中期检查,并提交毕业论文初稿
5、第7周学生提交毕业论文二稿,指导老师审阅后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二次辅导。
6、第8周毕业论文定稿,送指导老师评阅。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90余名幼儿,其中有48名男小朋友,42名女小朋友,班主任工作计划及论文。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对于刚刚入学的五、六岁的幼儿,又如此庞大的班容量。我和李老师的压力很大。虽然有些幼儿已上过幼儿园,有了一些在生活卫生习惯上、生活自理能力上,有了一些基础。但是我们还需在诚实、友爱、活泼,学会关心集体,帮助他人,讲文明,讲礼貌的班风上多下功夫。刚开学几天,我就发现我班的韩储泽、刘梦琛等几个小朋友在这方面较差,在养成好习惯方面必须多下功夫。
二、各科的教学目标
1、语言方面:知道有不同类型的语言文字,了解文字的多样性。初步感知文字与图画的关系。乐意仿编相关的故事情节。初步了解汉字构成的一般规律。了解幼儿园名称、地址、电话号码及邮编。观察图片,有条理地讲述,尝试大胆创编故事结尾。感知秋天的色彩,进行诗歌仿编活动。根据提供的讲述思路,讲述和仿编故事。学习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感知诗歌主题与环境以及事物间的关系,迁移生活经验,学习仿编诗歌。能大胆连贯地讲述自己喜欢的图书。
2、科学方面:了解买食品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初步的安全意识,知道垃圾的危害,了解环保工人的辛苦,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认识几种常见的寄生虫,知道其病因及危害,了解简单的预防方法。知道蚊虫的危害,获得一些防止蚊虫叮咬的保护方法。通过练习和交流,掌握正确的穿衣服方法,感受同伴间相互关心和爱护的情感。认识集中常见的药,知道按医生的要求服药,不乱吃药。知道自己长大了,应该学会自己独自一人睡觉。知道小猫小狗会伤人,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了解皮肤的功能,知道怎样保护皮肤。
3、社会方面:知道9月10日是教师节,有尊敬和热爱老师的情感。愿意大胆地交朋友,体验朋友多的乐趣。了解处理不同困难的方法。培养不怕困难和危险的勇敢精神。学会有礼貌地称呼周围的人。知道十月一日是我国的国庆节,知道我们的祖国真大。学会制作线路图,基本能别辩空间方位。寻找秋天,捕捉秋天的昆虫。学习用多种方法保护小树,有爱树的意识。知道服装的由来,了解服装从面料到成衣的过程,懂得爱惜服装的道理。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心中最美好的愿望,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对动物有喜爱之情。了解过年的习俗,知道年画和春联是迎新春的吉祥物。喜欢自己的身体,了解皮肤的功能,了解有关蛀牙和换牙的基本常识,知道要爱护牙齿。了解警示牌和指示牌的含义,知道逛公园的注意事项。了解煤气的作用和危险。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记,知道含义。知道垃圾的危害,了解环保工人的辛苦,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认识几种常见的药,知道按医生的要求服药,不乱吃药。了解呼吸道的构造,知道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性。知道迷路了,怎样寻求帮助。
4、艺术方面:会看图示变化队列及站立方向。变化手与手指的组合,用相应的歌词边唱边用手指表演。唱准歌曲旋律,为歌曲创作动作。能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发展合拍动作与灵敏的反应能力。创编动作时,随音乐按乐句表达自己的感受。探索将儿歌和歌曲旋律进行匹配的学习方法,主动学唱歌曲。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并随音乐变化变换动作。探索用动作表现图谱中的内容。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民族特点,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体验与同伴一起合作表演的快乐。学习交替步,能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应用绘画、剪贴等形式制作教师贺卡。学会合理构图,学会用绘画的形式仿编故事画面。能在贺卡上画上自己的名字。学会用简单的线条表现人物面部的主要特征。学会大胆想象,装饰新房子周围。学习用泥塑造出彩色的花朵现象。运用排水画的方法表现五颜六色的菊花形象。学习用简单的线条、鲜艳的色彩装饰美丽的树木。探索学习用连续的花样和对称的方法装饰和制作小拖鞋,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会用绘画的方式仿编诗歌,表现诗歌的意境美。学习用剪纸拼贴的手法表现螃蟹的主要特征。能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主要特征,并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绘画习惯。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装饰贺年卡。通过贺词表达自己对长辈、亲人以及好朋友的美好祝愿。欣赏各种各样的剪纸窗花,喜欢剪纸活动。
5、数学方面学习1和许多,弄懂1和许多的关系。初步理解10以内的序数。知道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初步认识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能准确有序的排列1至10的点卡。学习10以内数顺数和倒数的排列规律,并迁移到生活中。学习相邻数,知道相邻两数的关系,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0以内的实物。通过测量比较面积的大小,班主任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计划及论文》。学习2—5组成。感知正方体、长方体,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通过制作活动加深对立方体的认识。认识星期,知道一个星期排列的顺序。通过探索活动,学会看一组图形,记录它们共有的两个特征。初步认识+、-、=,学会看三幅图列算式,进行2—5的加减运算。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和区分物体的高矮,并按高矮和厚薄排序。初步了解食物被消化的过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通过观察了解叶子和花草的特征。用观察和比较的方法认识干果和水果
6、健康方面:会看图示变化队列及站立方向。练习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跑。探索在奔跑过程中不同的躲闪方法,能快速反应向圈外的两个方向跑回自己的位置。通过游戏法、逐步累加法,练习走、跑协调性。练习从50厘米高度的绳子下爬过。练习肩上挥臂投掷沙袋,努力探索投准的方法。学习听算式计算结果,向指定方向跑。学习用羽毛球拍当器械做操。体验自己编操的创作乐趣。开展接力赛游戏活动,掌握正确的交接方法。练习在两块纸板上协调地交替行走,发展动作的平衡性和灵敏性。练习钻的动作和侧滚,逐步增加活动的内容。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提高快速反应的灵活性。喜欢自己的身体,发现自己的优点。学会快乐,通过讨论、记录等方式,找寻自己快乐的方法。不论在教学上,还是在德育上,以致于各种能力的培养上,我们都应下大力度,争取为将来的一年级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小学生。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月计划)九月份:
1、努力让新入学幼儿很快适应学校生活。
2、加强常规管理,习惯培养,做好开学工作。
3、加强幼儿的语言培养。
4、结合教师节开展“做张贺卡,送老师”活动,对幼儿进行爱教师活动。
5、结合主题进行环境创设,鼓励幼儿主动参与班级环境创设。
6、发放家园联系册,对部分新生进行家访。
十月份:
1、结合国庆节、中秋节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与幼儿共同布置节日环境。
2、结合主题进行环境创设。
3、组织幼儿进行社区活动,观察秋天的树木。
4、根据季节变化丰富自然角,让幼儿感受秋天的气息。
5、组织幼儿收集“我们的家园”的图片,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教育。
6、带领幼儿在种植区里种植蚕豆、青菜等植物,做好观察记录。
十一月份:
1、根据主题组织幼儿收集各种职业的服装图片,培养幼儿对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2、结合秋收秋种活动,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爱大自然的教育。
3、加强冬季体育活动的锻炼,发动幼儿每人带一根绳子来园。
4、加强保暖工作,教育幼儿怎样注意预防呼吸道疾病。
十二月份
1、根据季节变化增设环境。
2、了解各种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3、加强冬季锻炼,增强体质;开展各种活动。
4、结合节日幼儿参与班级环境创设,体验参与的乐趣。
一月份:
1、幼儿期末测评。
2、整理归放物品。
3、假期安全教育。浅谈学前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学前幼儿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期,作为学前教师,必须抓紧这个时期努力发展幼儿的语言,使他们在入小学前具备足够的语言能力,受益终生。如何把握住这一关键时期,使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迅速发展呢?根据自己的实践,有如下几点浅薄意见。
(一)、词汇入手,重视虚词教学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幼儿掌握词的多少,理解的深浅程度,直接影响语言的表达质量,词汇越丰富,语言就越充实生动。所以,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首先必须从丰富词汇入手。因为五、六岁的孩子随着身体的成长,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知识经验逐渐丰富,思维能力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抽象逻辑思维也开始萌芽。
但由于他们掌握较多的是实词(名、动、形、代),没有学会多少虚词(连、介、副等),加上理解能力有限,连贯性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故常出现孩子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思想。就出现了他们想说说不清,说起话来断断续续,半句话多,停顿多。更困难的是不易说清事物间的关系,只能说一些片段,对因果关系难理解,有些句子还常常出现语法错误。大班孩子所掌握的词汇往往落后于思维的发展。
针对这一普遍性的问题,我认为在继续丰富幼儿实词的同时更应重视并加强虚词教学。据有关调查学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数据显示,能正确使用的虚词的大部分仅限于“在、也、有、还、现在、刚才、开始”等,范围如此狭小,影响了孩子发展连贯完整的语言,难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言语的建筑材料——词汇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好比砖和瓦,那么虚词即是石灰水泥和成的黏合剂,我们不能只注重砖和瓦的堆砌,而忽视石灰水泥的粘合作用,否则,砖瓦只能是支离破碎,零零乱乱,砌不出坚实壮丽的高楼大厦。虚词本身虽无实际意义,但虚词的运用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虚词可使语言完整连贯,句子结构更严密,表达的意思更明白,更确切。
但虚词含义抽象,幼儿不易理解,教师应多动脑筋,尤其语言课中,多想办法教给幼儿一些常用的虚词,逐渐扩大使用虚词的范围,以便扫除幼儿口语发展中的障碍。至于虚词本身没有具体含义,教学中主要靠教师的反复强调、示范。除课堂教学外,还可利用日常生活和游戏时间进行。
如一个小朋友在游戏时打了别人,教师批评他后可问全体幼儿“刚才老师为什么要批评他”?要求幼儿回答“因为他打了小朋友,这是很不对的,所以老师要批评他”。教师还可以接着说:“如果他以后改正了,再不打小朋友了,老师就不批评他了”。教师可反复强调“因为”、“所以”等虚词。只要教师做有心人,在课堂中,在日常生活、游戏中高度重视虚词的教学,那么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会迅速提高的。
(二)从课堂教学入手,应采取多种形式根据幼儿好奇心强,抑制力差,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往往不平衡等生理、心理特点,课堂教学形式不能呆板单调,必须经常变换,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积极思考,以达到完成教学任务之目的。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并得到效应的几种方法:
(1)用“词的扩散”训练幼儿说话能力。教学中,以一个词为扩散点,做组词造句的训练。实践证明,教师经常用一些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字来组词造句既可增加幼儿的知识,又起到了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如出示“电”字卡片,请小朋友给“电”字找朋友,并比赛“看谁找的朋友多”。这下课堂可活跃了,孩子们积极动脑迅速举起小手,眼巴巴地盼着老师叫他回答。由“电灯”、“电话”、“电视机”“电脑”到“我家买了一台彩电”、“爸爸带我看了电影”……这种口头造句是口语练习最简单的形式,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步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
(2)视态训练说话法。让孩子们观察老师或同伴的表情、动作(即采取哑剧形式)开展语言训练,以“观”促“思”,以“思”促“讲”训练幼儿把话讲完整,讲得体。在丰富和巩固词汇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说话完整、连贯,使他们能沿着一定的线索进行讲述,把事情说清楚,把看到的事物进行恰当的描述。如上音乐课中教师编几个动作加上表情,让幼儿观察一至两遍后用连续的几句话讲出来。
一次,我在课堂中戴上耳机,作一边听音乐一边在本子上写,听了又写,写了又听的动作,请小朋友讲述。有的说“老师戴了耳机听音乐,还写字。”有的说“老师听音乐,听一会儿,写一会儿。”我告诉他们,虽然讲得对,但讲得不够好,并再让他们仔细观察老师的动作,经诱导提示后,他们能完整地讲出:“老师戴着耳机听音乐,一边听,一边写,听一会儿写一会儿,写一会儿听一会儿,非常认真。”还有一次,我请两个幼儿表演了“互相帮助”的哑剧。
大意是:赵瑞手拿皮球边走边拍,碰上寻找东西的小红(手帕丢了),赵瑞主动帮她找到手帕后,自己又跌倒在地,小红返身扶起赵瑞,并帮助他拍掉身上的灰尘。全班幼儿个个看得认真,有的感到好奇,有的发出笑声,兴致极浓。实践证明,视态训练法最受孩子喜爱,因为各种动作、表情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他们的思想,孩子们都能认真观察,积极思维,能较持久地处于兴奋状态。因而用口语复述情景的兴趣和能力大大提高。
(三)从日常生活入手,加强语言规范化训练提高幼儿的语言水平单靠上课是不能奏效的,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必须从日常生活游戏入手,时时注意发现和捕捉幼儿口语中的毛病,及时加以纠正。据观察了解,我班幼儿平日交谈中语言不够规范,土语甚多,听起来很不顺耳。如昨天说成“夜个(yege)”,把大便说成“拉臭”,把黑夜说成“黑家(heijia)”,把白菜说成“北菜(beicai)”等等。为奠定幼儿入小学后学习书面语言的良好基础,为使他们口语表达明白、准确,每个幼儿教师必须对他们的语病、土话进行纠正和规范。
(四)从教师自身入手,提高语言素质俗话说:名师才能出高徒。在某种程度上,幼儿语言水平的高低,能反映出教师语言素质的好、差。幼儿的模仿性强,教师的一言一行均为幼儿所注意。有时,一句随意的笑话也能刻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并不时流露出来。如一次甲老师笑着说乙老师胖得象头大肥猪。一幼儿听了回家便告诉妈妈,说某老师象一头大肥猪.既误导了幼儿,又影响了老师的形象,能在幼儿和家长中间造成很坏的影响。因此,每个学前教师不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均需加强语言修养,在孩子的心灵中留下美好的印象。做一名学前教师,不论教什么科目的,都必须有一定的语言文学修养,懂得一些语法结构及修辞逻辑知识。一句话,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语言形式来表达,取得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达效果。教师要善于运用词汇,做孩子的语言表率!总之,学前阶段,是孩子发展语言、锻炼各种能力的最佳时期,我们老师必须给他们做出好的表率。我们可以说是他们的路标,是他们的引导者,他们走的路对与否,曲于直跟我们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很抱歉,因为您在网易相册发布了违规信息,账号被屏蔽。被屏蔽期间他人无法访问您的相册。去帮助中心,了解如何重新恢复服务。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因此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特对我系20xx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作以下安排:
一、选题时间: 20--年5月27日~6月15日
1.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布置毕业生论文选题工作。由各教研室分别召开教师会议,集体商讨、建设论文题库。
2.汇总论文选题,由毕业班班主任协同教务秘书组织学生选题。
3.根据学生选题情况,各教研室分配指导老师,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
二、开题时间(及任务书完成时间):20--年6月16日~20--年7月2日。
集中辅导后,每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3-4次,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写作思路,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并在学生任务书上给出指导意见(即完成开题工作)。
三、初稿完成时间:20--年3月底
第一阶段:收集材料、拟定写作提纲
第二阶段:审查并确定写作纲要
尤其对学生的写作提纲要反复修改,力求在学生离校前确定写作提纲,以利于学生在学校图书馆进行材料收集,利于学生在实习期间进行研究和开展论文写作。
第三阶段:完成初稿
对学生的论文初稿,指导教师须认真审阅,确保学生无严重抄袭现象。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要求学生反复修改。对不符合规范和要求的学生论文必须重写。
四、修改初稿及定稿:截止到20--年5月底。
五、论文及指导相关表格20--年6月18日班主任收齐交至教研室。
五、答辩时间初定:20--年6月20~25日
六、成绩评定依照成绩评定标准和程序进行。
说明:交稿日期必须按照规定时间执行,请指导老师务必要求学生按期完成。
为做好我系20xx届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 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 现根据学校教务处“关于做好20xx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精神, 结合我系实际,就我系20xx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一、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张广杰 侯宜岭
付组长:刘秀梅 李炳彦 彭菊花
成 员:糜艳庆 张庆华 鲁金抗 陆立玉 贾润红 李秀 道靖 杨文革 刘旭光 尚继武
(二)工作小组:
组 长:彭菊花
成 员:张庆华 陆立玉 贾润红 李秀 道靖 杨文革 刘旭光 各毕业班班主任
秘 书:岳惠芸
二、撰写毕业论文要求
按照教务处文件精神, 我系20xx届毕业生可按不高于总人数30%的比例选择毕业论文写作, 其他毕业生可以选择毕业设计。
(一) 毕业论文内容
毕业论文的成果形式是符合国家学术规范的论文一篇(文科学生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5000字;理科学生论文一般不少于3000字),在综合本专业主干课和专业课的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尽量从科研、教学和现实问题中选定,切实加强可行性、实用性研究。
(二)毕业论文的选题
论文选题应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导向。学生结合系里下发的选题和指导教师的意见确定论文题目,题目一经确定,经系学术委员会审核后,不可更改。
(三)学生毕业论文的工作程序
1.选题,填写《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选题确定,上报系里,经系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方可立项,立项后不可更改。表格经指导教师签字后上交系里汇总。
2.开题,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自行打印,指导教师签字后,存于指导教师处,最后上交。学生开始撰写论文。
3.指导教师要进行中期检查指导,指导次数不少于4次。学生及指导教师填写《中期检查指导表》,学生填写各阶段时间安排及任务后,自行打印,留存指导教师处,指导教师按阶段检查,并签署意见。全部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统一上交。
4.论文完成后,参加系里组织的论文答辩,答辩形式是学生介绍论文产生背景(必要性、重要性等)、论文的框架结构及主要观点,回答答辩教师的问题,答辩教师根据问题回答的质量给出答辩成绩。
5.考核
毕业论文经过系学术答辩委员会答辩后,论文与答辩的成绩比例为6:4(百分制),最后成绩折合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作为综合成绩,即毕业论文成绩。
三、撰写毕业设计的要求
(一)毕业设计内容
结合小学新课程进行教学设计,选择苏教版1-6年级上下册的任一课时(节)为毕业设计内容,各班级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不得重复。成果形式为同一节课的试讲稿(教案)、说课稿、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上课用)(附教材的复印件)。最后上交纸制稿(统一格式)和电子稿。
(二)毕业设计要求
1.学生要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多方查找资料,结合教育见实习积累资料,虚心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数学教学设计工作,自觉培养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2.毕业设计期间学生按正常作息时间上课,缺课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不予参加毕业设计考核。无成绩者不得毕业。毕业论文(设计)单独计学分。
3.学生毕业设计的程序是:
(1)选题,填写《毕业设计题目审批表》;选题确定,上报系里,经系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方可立项,立项后不可更改。表格经指导教师签字后上交系里汇总。
(2)开题,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自行打印,指导教师签字后,存于指导教师处,最后上交。
(3)填写《中期检查指导表》,学生填写各阶段时间安排及任务后,自行打印,留存指导教师处,指导教师按阶段检查,并签署意见。全部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统一上交。
(4)撰写说课稿,填写《初等教育系学生说课记录表》,自行打印,完成后上交指导教师。
(5)撰写教案,《初等教育系学生教案记录表》自行打印,完成后上交指导教师。
(6)制作多媒体课件,填写《初等教育系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记录表》,自行打印,完成后上交指导教师。
(7)考核:
1)根据教案撰写情况,根据“初等教育系学生试讲教案评分标准”,由指导教师给出教案撰写成绩(百分制);
2)现场说课并展示多媒体课件(讲课用的),根据“初等教育系学生说课评分标准”和“初等教育系学生制作多媒体课件评分标准”由考核小组给出说课成绩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成绩(百分制),由考核小组填写《毕业设计考核记录表》《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
3.成绩评定:学生毕业设计总成绩由教案成绩、现场说课成绩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成绩三部分组成,比例为4:3:3,每一项均为百分制,最后总成绩折合为优(90分以上)、良(70-89分)、合格(60-69)、不合格(60分以下)。
4.毕业设计答辩的要求是学生现场说课,并展示多媒体课件,课件要求内容完整,含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旧知复习、新知内容、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教学内容总结,下节课准备要求等。
5.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得有抄袭,出现雷同的情况,一经查出,视为不合格。
四、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进程
三年制第五学期第7周至9周(20xx.10.10-20xx.10.28)、五年制第九学期第17周至第18周(20xx.12.19-20xx.12.30)系下发《初等教育系20xx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附参考选题),班主任向学生传达系毕业论文(设计)要求,学生确定选题,由各教研室收齐《题目审批表》上报系学术委员会审核;系审核选题,公布,不合格题目重新填写题目审批表;系指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
各班召开专题会议,安排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举办专题讲座,对论文、设计的要求及毕业论文(设计)表格的填写进行专题辅导。明确指导教师任务,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题同时学生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自行打印,指导教师签字后,存于指导教师处,最后上交。
三年制第五学期第13周(11月21日- 第六学期第12周)、五年制第十学期第2周(20xx年2月27日-5月7日)
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中期检查工作。学生撰写论文、说课稿、试讲稿(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求独立完成。指导教师分四阶段填写《中期检查指导表》。
三年制第六学期、五年制第十学期第14-15周学生毕业论文答辩、现场说课考核,展示多媒体课件。指导教师上交《毕业(论文)设计考核记录表》《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
三年制第六学期、五年制第十学期第15周系汇总学生毕业设计成绩报教务处。系按照毕业生人数不超过5%,评出“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上报学校。
三年制第六学期、五年制第十学期第15周毕业论文(设计)总结,迎接教务处检查。
五、毕业论文时间安排
见附件
六、对指导教师要求
1.指导学生选题,认真审议学生选题理由,对学生选题意见填入《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审批表》,意见要详细、具体。
2.为学生提供参考文献及相关资料目录,审查《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明确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和要求,帮助学生规划撰写毕业设计的时间及任务安排及填写《中期检查指导表》。
3.根据选题对学生应完成的论文、说课稿、教案、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提出明确的要求。
4.指导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指导、检查,要求总指导不得少于4次。要指出毕业论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努力方向,表述要具体,不要雷同。
5.指导教师应认真审核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准确、及时、客观地写出评语,按成绩评定的有关规定评定教案成绩,并在各种考核记载表上签署意见。
6.指导教师的论文指导工作要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既不包办代替,也不放任自流。要严格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要求,应及时掌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和质量,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7.指导教师要准时参加系召开的各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会议,并及时把会议精神及要求传达给学生。
8.指导教师评语要客观、实事求是,分析事实要实际,理论评价要有深度,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要全面,尽可能详尽,不能太简单。
9.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结束,按指导学生人数的5%,上报优秀毕业设计名单并收齐所有文本,一式两份,要求填写的各项目内容齐全,不遗漏,一份装入学生档案,一份作为教学档案保留系里。一同上交系里,指导教师签名处必须手写,不得打印。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
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20xx年xx月xx日
根据《xx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和《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实施办法》的文件精神,以及教务处关于20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精神。我院20xx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如下:
一、20xx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整体安排
20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整体工作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指导教师、学生选题(或选题方向),下达任务书,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做好文献综述和开题工作,并进行初期检查;第二阶段,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实验室申请及其实验室准备,进行资料收集、实验、调研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中期检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以及论文的批阅和修改;第三阶段,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审,答辩和成绩评定;第四阶段,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的评审和推荐,毕业论文(设计)数据上网、相关材料归档,院(系)组织管理工作评价。
1、选题、下达任务书;开题,文献综述
(1)教师出题与选题(20xx年6月15日前完成)
(2)指导教师与学生间沟通并下达任务(20xx年6月30日前)
(3)文献查阅与文献综述(20xx年9月15日前)
2、初期检查: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综述(20xx年10月30日)
3、论文(设计)实验调研阶段(20xx年11月1日—5月10日)
(1)完善研究方案
(2)实验室申请,实验室准备
(3)实验与调研
(4)数据整理与论文初稿
(5)论文的批阅与修改
4、中期检查(20xx年4月25日—4月30日)
(1)论文记载、实验室申请、实验室记载
(2)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论文日志等
(3)实验室状况
5、论文评阅、答辩、成绩评定(20xx年5月30日前完成)
6、优秀论文评选(20xx年6月2日前完成)
7、毕业论文(设计)相关材料归档、电子文档上网(20xx年6月7日前完成)
8、院(系)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评价(20xx年6月中旬完成)
二、做好20xx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意见
1、提高认识,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
毕业论文(设计)是整个本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学士学位评定的重要依据,关系到我校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各位指导老师应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切实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指导工作,作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计划和安排,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有较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此项工作中,积极为学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创造条件,确保毕业论文(设计)的顺利进行。
2、采取得力措施,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
各位老师应重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过程管理。
(1)加强选题的指导:选题要新颖,紧跟科学研究前沿,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选题的大小和范畴适当。老师在设计课题时要特别重视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的经费支撑,厉行节约,鼓励老师将科研课题内容作为学生论文的选题。
(2)加强研究过程的辅导:
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文献检索和文献综述是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过程和前提,也是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是否具有创新性和水平高低的重要证据,更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研究能力的具体体现。指导教师要尽可能教会学生检索文献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确定查找文献的必需关键词,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遴选和使用和阅读。帮助学生了解文献综述的目的意义,规范格式,指导学生写好文献综述(具体要求:阅读文献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得少于2篇,近5年文献不得少于5篇;文献综述不少于20xx字,文献综述必须与论文相关,以后要整合到毕业论文(设计)正文中去。文献的阅读和文献综述在毕业论文(设计)学生工作手册中必须有详细的反映,指导教师一定要敦促学生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实验调研方案的确定。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是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关键。实验方案应是在大量文献和对文献认真分析基础上形成的,但绝不是别人工作的重复。所以,教师必须认真指导学生制定好实验方案,应在研究的试材、方法、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学生进实验室前应该有比较完善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技术路线、步骤,所用的仪器设备和器皿,需要药品和材料的名称和量,实验的地方和时间等),方案必须得到指导教师和实验室负责人的同意才能实施。
实验的指导和实验室的管理。实验过程与实验室管理是学生毕业论文顺利完成的保证。具体要求是:
——学生进实验室前有得到批准的实验室申请表和实验方案。
——指导教师必须下实验室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指导。
——要使用的仪器设备由负责该开放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负责考核认可会使用后方能进行操作,否则要经过培训得到认可,大型和精密贵重仪器必须在指导教师在场指导的情况下使用,违反规定损坏仪器由指导老师负责。
——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必须有详细的记录,并作为答辩资格认定和论文成绩的依据。——进出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药品和消耗品的使用必须有详细的登记。
——厉行节约,保障安全。凡有浪费现象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毕业论文成绩只能是及格及以下。
——实验室使用结束后必须认真清理,办好离室手续,否则不能进入答辩程序。
(3)加强论文写作的辅导:写作能力是本科学生必需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毕业论文(设计)是培养和提高这一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对学生写作的指导要重点抓三个方面,一是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教师应当明确提出禁止抄袭,要求学生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的研究,不做主观结论和不严谨的结论等;二是训练严谨的学术规范,无论内容还是形式,毕业论文都有一整套的规范要求,教师在这方面要给予学生基本的指导和严格要求;三是认真修改论文。
(4)严把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关:毕业论文(设计)必须经院(系)形式审查、论文评阅教师和指导教师审阅。只有院系形式审查合格,评阅教师有明确的准予答辩意见和指导教师较详细的评价和评分(≥70分的论文(设计)才能进入答辩程序。
答辩要求学生用多媒体进行,要求学生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和结论等,并回答答辩委员会提出的相关问题。
答辩工作结束后,答辩小组应举行专门会议,按学生统一的评分标准和评分办法,参照指导教师的评分、评阅教师的评分和答辩成绩,综合评分(4:2:4)。优秀论文要进行院(系)级答辩,并公示,进一步完善后推荐到校级评优;不合格论文进行修改后再安排答辩。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20xx年5月15日
附件:论文选题要求
教授选题为12个题目(毕业设计题目不少于3个)
副教授或博士选题为10个题目(毕业设计题目不少于2个)
讲师或硕士选题为8个题目(毕业设计题目不少于2个)
为增强学生对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了解企业管理实际,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学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撰写,实现理论与实际的初步结合,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实践基础。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今年暑假开展一次深入的工商管理调研活动。现将有关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一、学年论文形式:
撰写一篇有关企业管理实际的调研报告,选题可根据参考选题确定,也可自拟,但必须征得指导老师同意;
二、要求:
目的明确、文体正确,结构合理,层次清楚,注重事实,分析透切,理论应用正确,字数不少于4000字,用A纸打印;
三、组织领导: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利用暑假到企业或其他渠道调研,主要通过E-mail、电话或QQ与老师交流。
四、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评分占70%,答辩评分占30%,综合得分90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低于60分为不及格,需利用以后的假期重新撰写调查报告。
五、参考选题
1、关于XX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调研报告;
2、关于XX地区中小企业负债情况的调研报告;
3、XX地区中小企业薪酬水平的调研报告;
4、XX地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状况调研报告;
5、某项目管理的基本流程及其改进建议
6、项目费用管理的存在的问题调查及其对策
7、项目质量管理的常存在的问题调查及其对策
8、项目经理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及素质调查
9、中小企业知识型员工调查及其激励制度研究
10、中小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1、民营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12、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调查
13、某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效果调查
14、某企业的'薪酬结构调查与分析
15、某企业的招聘体系调查与研究
16、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7、中小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调查与分析
18、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19、企业劳动力的来源渠道调查及其改进对策
20、企业人工成本增长的幅度调查及其原因分析
21、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22、某企业发展历程及其成长经验调查
20xx年商学院共有本科毕业生417人,分别为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五个本科专业;现代科技学院共有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四个专业毕业生841人,农村发展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46人。
以上各专业学生已修完规定的课程,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开学进入毕业论文(实习)阶段。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毕业实习,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直接接触社会,认识和理解我国,特别是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高为我国经济建设贡献才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方法进行检验、实践,以加深对专业基础以及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了解我省企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和实践能力。
二、毕业论文(实习)工作的组织落实
本届毕业实习由主管教学副院长、及各系系主任组成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实习时间自20xx年2月24日至6月16日,计17周,安排如下:
(一)选题的审核及任务书的下达
1、确定具有指导毕业论文资格的教师,申报拟指导论文选题。
2、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选题严格按照《河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审核,保证选题的性质、难度和分量,确保选题达到本专业对毕业论文选题的要求。
3、学院将合格的选题向学生公布,供学生选择,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选,确定学生的选题和指导教师。
以上工作已于20xx年10月16日完成
4、指导教师向学生下达任务书,并督促学生围绕选题查阅文献资料。
5、指导教师将学生的选题填写“河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选题登记汇总表”汇总后发至shangyb@信箱。
6、学院收集整理汇总全院选题情况,以学院为单位填写选题汇总表,进行选题工作总结,写出书面总结盖章存档,同时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备份存档。
7、学校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毕业论文选题情况进行复查。
以上工作20xx年3月14日前完成
(二)开题
1、论文开题报告的撰写
(1)学生接受任务书后查阅相关资料,作毕业论文的学生撰写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的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进度安排。
(2)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核,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指导教师意见作进一步修改。
以上工作20xx年3月28日前完成
2、开题形式
各系组织开题报告会对学生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核。
3、开题报告会的组织及实施
(1)学院以系为单位组织教师组成审核小组,负责对学生的开题报告进行审核。审核小组成员由具有指导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人数为4-5人,组长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不能担任所指导学生开题审核小组组长。
(2)各系提前一周将开题报告会时间、地点及分组情况报学院。
(3)开题报告会要求学生利用10-15分钟左右时间精要汇报论文工作内容和工作思路,回答审核小组成员的提问。
(4)开题报告会学生汇报的情况要有专人记录,并填写开题报告记录表,作为论文资料存档。
(5)审核小组成员在学生汇报结束后讨论,形成小组意见,再以系为单位报学院由学院审核并签署意见。小组和学院均审核通过后,学生按照开题报告的要求开展毕业论文。
4、其他
(1)学院组织专家对各系开题报告情况进行检查。
(2)开题后,论文选题和指导教师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3)论文撰写阶段,指导教师应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
(三)中期检查工作
1、指导教师必须从时间、精力予以充分保证,并根据进程安排进行阶段性检查,填写阶段性检查记录。
2、学院组织专家在中期对毕业论文的进展情况进行集中检查,并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并将书面总结报教务处。
3、教务处组织工作人员对各学院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和中期检查情况进行抽查。
以上工作20xx年4月25日前完成
(四)毕业论文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的评阅及修改
(1)首先由指导教师和相同或相近专业具有指导论文资格的'教师分别评阅并填写评阅书,评阅人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论文的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评语,对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意见,并提出是否可以进行答辩的意见,只有两位评阅人都同意答辩才可获得答辩资格。
(2)学生根据评阅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对论文进行完善。
以上工作20xx年5月30日前完成
2、答辩工作的组织及实施
(1)学院成立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全面监控,答辩委员会主任一般由主管教学的院长担任。
(2)答辩委员会下设各专业答辩小组,设答辩小组组长、秘书各一人,成员一般为4-5人。小组成员应由具有指导教师资格的教师担任,答辩小组组长应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学生的指导教师不能担任该学生答辩小组组长及成员。答辩小组的职责是安排答辩程序,主持答辩过程,评定论文成绩并写出评语。
(3)进入答辩程序的毕业论文,由各专业答辩小组以公开方式进行答辩。答辩前,答辩小组每个成员必须详细审阅本组学生的毕业论文,了解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并拟定答辩时向学生提出的问题,为答辩作好准备。答辩中,学生须报告自己毕业论文的主要内容(10分钟左右),并回答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每个学生答辩时间(含报告时间)不少于20分钟。
(4)答辩过程中,答辩小组秘书应做好记录,以供评定成绩时参考。
3、成绩评定
(1)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其中90-100为优秀,80-89为良好,70-79为中等,60-69为及格,60以下为不及格。为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各专业要严格控制各分数段人数,保证成绩呈现正态分布,其中优秀占15-20%,良好占30-35%,中等占30-35%,及格及以下占15-20%。
(2)答辩小组成员在学生答辩结束后参照《河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质量评价主要内容》、《河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质量评定参考标准》对毕业论文进行成绩评定,并按照《河北农业大学毕业论文答辩评分表》内各项指标分项给定成绩。
(3)答辩小组各成员给定成绩的平均分作为该学生答辩成绩。
(4)小组讨论后形成答辩小组评语,评语要与论文的水平及答辩成绩相符,答辩小组组长在评语右下方签字,对评语及成绩的合理性负责。
4、其他
(1)学生若对答辩小组评定的成绩有异议,可以提出书面申请。学院答辩委员会受理申请后,进行审议并视审议结果可重新组织答辩,给出终评成绩。
(2)教务处组织专家对答辩情况进行抽查。
(五)修改定稿及存档
1、学生根据答辩小组提出的合理性意见或建议对论文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成文。
2、毕业论文资料一律左装订,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指导教师评阅书、答辩记录表、论文正文的顺序依次排列。
3、论文资料放入档案袋内由学院统一保存,档案袋封面按照教务处统一格式填写,保存期限为3年。
4、毕业论文的电子版以学号为文件名,统一由学院刻盘保存。
5、教务处组织工作人员对资料的存档情况进行检查。
商学院
20xx年10月16日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因此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特对我系XX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作以下安排:
一、选题时间:XX年5月27日~6月15日
1.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布置毕业生论文选题工作。由各教研室分别召开教师会议,集体商讨、建设论文题库。
2.汇总论文选题,由毕业班班主任协同教务秘书组织学生选题。
3.根据学生选题情况,各教研室分配指导老师,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
二、开题时间(及任务书完成时间):XX年6月16日~XX年7月2日。
集中辅导后,每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3-4次,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写作思路,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并在学生任务书上给出指导意见(即完成开题工作)。
三、初稿完成时间:20xx年3月底
第一阶段:收集材料、拟定写作提纲
第二阶段:审查并确定写作纲要
尤其对学生的写作提纲要反复修改,力求在学生离校前确定写作提纲,以利于学生在学校图书馆进行材料收集,利于学生在实习期间进行研究和开展论文写作。
第三阶段:完成初稿
对学生的论文初稿,指导教师须认真审阅,确保学生无严重抄袭现象。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要求学生反复修改。对不符合规范和要求的学生论文必须重写。
四、修改初稿及定稿:截止到20xx年5月底。
五、论文及指导相关表格20xx年6月18日班主任收齐交至教研室。
五、答辩时间初定:20xx年6月20~25日
六、成绩评定依照成绩评定标准和程序进行。
说明:交稿日期必须按照规定时间执行,请指导老师务必要求学生按期完成。
外经院
XX年05月18日
第一阶段:20xx年10月~11月开题
这一时段主要进行前期资料收集,确定具体论文题目与文章研究侧重点;要求学生交读书报告和开题报告,上交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第二阶段:20xx年11月~12月拟定提纲
这一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论文(设计)内容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资料,拟定较为详细的论文提纲,并和指导教师进行意见交流。毕业设计的.要到实地进行调查及同类项目的实地参观,确定设计意向。
第三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3月提交初稿
这一阶段,针对论文(设计)内容进一步进行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分析,完成论文初稿,毕业设计要交设计草图,并和指导教师进行意见交流。
第四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完成2稿、3稿的修改
这一阶段,根据指导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对论文初稿进行修改,完成论文的二稿和三稿。毕业设计的要完成图件正稿。
第五阶段:20xx年五月,论文(设计)评阅和答辩
20xx年5月上旬进行论文(设计)的评阅工作,5月中旬根据评阅教师意见进行论文(设计)修改,5月下旬进行论文(设计)的答辩工作。
第六阶段:20xx年五月下旬,后期整理阶段
答辩后要修改好论文,并把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总结、毕业论文(设计)汇总表、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统计一览表整理好。
最后,在20xx年6月10日前,将评选出来的优秀论文(设计)名单和纸质稿电子稿上交教务处。
毕业论文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因此搞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特对我系XX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作以下安排:
一、选题时间:
XX年5月27日~6月15日
1.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布置毕业生论文选题工作。由各教研室分别召开教师会议,集体商讨、建设论文题库。
2.汇总论文选题,由毕业班班主任协同教务秘书组织学生选题。
3.根据学生选题情况,各教研室分配指导老师,学生完成毕业论文题目审批表。
二、开题时间(及任务书完成时间):
XX年6月16日~XX年7月2日。
集中辅导后,每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3-4次,认真听取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写作思路,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并在学生任务书上给出指导意见(即完成开题工作)。
三、初稿完成时间:
20xx年3月底
第一阶段:收集材料、拟定写作提纲
第二阶段:审查并确定写作纲要
尤其对学生的写作提纲要反复修改,力求在学生离校前确定写作提纲,以利于学生在学校图书馆进行材料收
收集,利于学生在实习期间进行研究和开展论文写作。
第三阶段:完成初稿
对学生的论文初稿,指导教师须认真审阅,确保学生无严重抄袭现象。针对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要不厌其烦地给予指导,要求学生反复修改。对不符合规范和要求的学生论文必须重写。
四、修改初稿及定稿:
截止到20xx年5月底。
五、答辩时间初定:
20xx年6月20~25日
六、成绩评定依照成绩评定标准和程序进行。
说明:交稿日期必须按照规定时间执行,请指导老师务必要求学生按期完成。
摘要:认识学校行政管理中工作计划的重要性是搞好学校各项5-作的前提。作者认为在学校行政管理中常需对未来一段时间即将开展的工作,按5W2H法制作工作计划提出设想和安排,提出具体任务、指标、完成时间和步骤方法等,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关键词:行政管理;工作计划;职业规划
个人的发展要讲长远的职业规划,同样,对于一个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师生员工不断增加的学校来说,教学计划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学校行政管理中常需对未来一段时间(如周、月、学期、学年)即将开展的工作提出设想和安排,提出具体任务、指标、完成时间和步骤方法等,这就是工作计划。《礼记·中庸》一书中强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有了计划,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丁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一、如何制订工作计划(5W2H制作工作计划)制订工作计划时首先要明确一点:
计划的内容远比形式来得重要,计划要实实在在,不要华而不实。简单、清楚、可操作性是工作计划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工作计划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自己工作的一次盘点。让自己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何制订一个完备的工作计划呢?我们可以参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的5W2H法(参见表),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团队管理和技术活动中,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否则,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那么这个工作计划就是不完整、不可操作,不可检查的。最后就会走入形式主义,陷入为了写计划而写计划,丧失写计划的目的困境中。
制订工作计划要调查实际情况,根据本部门且结合学校现实情况,做出的计划才会被很好执行。大型计划或工作方案一定要开好协调会,集思广益,方能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各部门每月的工作计划应该拿到例会上进行公开讨论。目的有两个:其一,通过每个人的智慧检查方案的可行性;其二,每个部门的工作难免会涉及其他部门,通过讨论赢得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同级其他部门的协作。修订后的丁作计划应该有学校领导或科长或主任的审核与签字,并负责跟踪执行和检查。
二、认识与理解计划工作的重要性学校计划丁作的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效率性和创新性决定计划工作在教学行政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1.目的性每一个计划及其派生计划旨在促使学校或单位的总目标和一定时期目标的实现。
2.首位性计划工作相对于其他管理职能处于首位,其原因是不仅因为从管理过程的角度来看,计划工作先于其他管理职能,而且因为在某些场合,计划工作是付诸实施的唯一管理职能。例如学校每学年必定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各个专业的翔实周密的教学计划,并随之逐一派生出各学科部教学计划、教研组教学计划及所属学科或课程的每位教师的授课计划。工作的结果可能得出一个决策,即无需进行随后的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及控制作等。计划工作具有首位性的原因,还在于计划工作影响和贯穿于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和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中。计划工作对组织工作的影响是,可能需要在局部或整体上改变一个组的结构,设立新的职能部门或改变原有的职权关系。例如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适度扩张,就有必要从学生科、教务科中将招生、实习就业的职能单列出来而专门成立招生实习就业指导科,并实行一种矩阵式组织形式和职权关系,计划工作对人员配备的影响就会随之需要委任新的部门主管,调整和充实有关部门的人员以及培训员工等。而组织结构和员工构成的变化,必
然会促使领导方式和激励方式发生相应变化。
计划工作和控制工作是分不开的——它们是管理的一对关于土地整理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孪生子。经计划的活动是无法控制的,因为控制就是纠正脱离计划的偏差,以保持动的'既定方向。没有计划指导的控制是毫无意义的,计划是为控制工作提标准的。此外,控制职能的有效行使,往往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拟订新的计划或修改原订计划,而新的计划或修改过的计划又被作为连续进行的控制工作的基础。计划工作与控制工作的这种连续不断的关系,通常被称为计划控制——计划循环。
3.普遍性所有的主管人员,无论校长还是科长(或主任)都要从事计划工作。虽然计划工作的特点和范围随各级主管人员职权的不同而不同,但它却是各级主管人员的一个共同职能。计划能力是各级干部管理水平的体现。人们常说,主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决策,而决策本身就是计划工作的核心。对学校而言,如果将科长或主任的决策权限制过严,那就会束缚他们的手脚,使他们无法自由地处置那些本应由他们处置的问题。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计划工作的职能与职责,养成依赖上级的习惯。这样,他们也就丧失了主管人员的基本特征。
4.效率性计划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
计划工作的任务,不仅是要确保实现目标,而且是从要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以求得合理利用资源和提高效率。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就是既要“做正确的事”,又要“正确地做嗨释事”。许多人许多时候做起事来,没有按照一定的程序制订出时问表,并按照这个时间表来执行,就会导致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其根源是:一些负责同志认为自己手中有决定权,身边有可支配的资源,自己的行为就是计划的执行,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结果“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无故浪费很多时间。显然计划工作的任务同经济学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计划工作的效率,是以实现单位的总目标和一定时期的目标所得到的利益,扣除为制定和执行计划需要的费用和其他预计不到的损失之后的总额来测定的。效率这个概念的一般含义是指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率,但在这个概念中,不仅包括人们通常理解的按资金、课时或成本表示的投入等教育行政管理的运行成本,还包括组织成本个人和群体的动机和程度这一类主观的价格标准。所以,只有能够实现收入大于支出或持平,并且顾及到国家、学校和个人三者利益的计划,才是一个完美的计划,才能真正体现出计划的效率。
5.创造性计划工作总是针对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和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新机会而作出的决定的,因而它是一个创造性的管理过程。计划有点类似于一项工程的设计,它是对管理活动的设计。正如一种新产品的成功在于创新一样,成功的计划也依赖于创新。通过工作计划将被动做事变为自动自发式的做事(个人驱动一系统驱动),有了工作计划,我们不需要再等主管或领导的吩咐,只是在某些需要决策的事情上请示主管或领导就可以了。‘综上所述,计划工作是一个指导性、预测性、科学性和创造性很强的管理活动,但同时又是一项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
三、顺利完成工作计划的保障措施
1.认真执行一旦工作计划确定后,就应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最忌讳长官意志,朝令夕改。
2.检查和监督在工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主管部门负责人要经常跟踪检查执行情况和进度。发现问题时,应就地及时解决并继续推进工作进程。因为中层干部既是管理人员,同时还是一个执行人员。不应该仅仅只是做所谓的方向和原则的管理而不深入问题和现场。由于缺乏对计划的监管,20xx年9月15日上午lO点,德国国家发展银行的每个人几乎在同一时间,都开了点小差,加在一起就创造出了“德国最愚蠢的银行”。事情经过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经济视域中的大众传媒业——论大众传媒业与经济的双向互动关系护,消息转瞬间传遍地球的各个角落。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如此明朗的情况下,德国国家发展银行10点l0分.居然还按原来同雷曼银行签的外汇掉期协议,
通过计算机自动付款系统,向雷曼兄弟公司即将冻结的银行账户转入了3.5亿欧元。毫无疑问,这3.5亿欧元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事情发生后,德国经济评论家哈恩评论说,在这家银行,上到董事长,下到操作员,没有一个人是愚蠢的。实际上,只要当中有一个人认真进行了检查和监督,那么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演绎一场悲剧,短短十分钟就已足够。
3.调整修正工作计划应该是可以调整的。当工作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偏离或违背了我们的目的时,需要对其做出调整,不能为了计划而计划。
4.总结
反馈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完成后应该及时予以总结,明晰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缺陷教训,扬长避短,以此作为指导今后制订类似工作的范例或模板。
综上所述,计划本身就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对大家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所以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搞好工作计划,是建立正常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在学校行政管理中要充分认识工作计划的重要性。
毕业论文写作是我院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英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切实做好20xx届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根据教务处的指导意见和我院实际,特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目的与任务
毕业论文工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课题,综合运用自己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写出阐述解决某一问题的文章。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了解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今后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组织与管理
成立20xx届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生毕业论文工作。
20xx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汪承平
领导组成员:李乃刚、曾必好、高瑞阔、刘军、王旭东、王静、马红梅、张绪军
三、毕业论文工作总体安排
1、20xx年9月30日之前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动员、选题及任务书下达等工作。
2、20xx年12月18日之前,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开题和前期检查工作。
3、20xx年4月初,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中期检查工作。
4、5月20日之前,论文定稿;
5、5月20日—5月30日,论文评阅与答辩
6、6月10日之前,成绩提交与评优、质量分析与总结、资料整理与归档。
四、相关要求
1、毕业论文的内容应属于自己所学的专业范围,与将来的工作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选题应具有针对性,学生论文的选题应尽可能从语言、文学、文化、教育以及应用(如翻译、对外贸易等)问题中选定,其难度与工作量应适合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3、毕业论文应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文必须用英语撰写,词数应在4000-5000以上英语词。论文必须按要求装订。
4、毕业论文即可选择系里提出参考题目,也可由学生自选题目,但必须经指导老师同意、专业教研室审核。论文题目一经选定一般不可更改。
5、毕业论文必须有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严禁剽窃或抄袭,一经发现,成绩按零分处理。
五、论文答辩
1、答辩时间及其具体事宜将另行通知
2、答辩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理由说明:论文的主要论点和主要内容;答辩小组教师根据论文的内容提问问题3-5个,学生回答。
xxxx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xx届本科生将于20xx年6月毕业。按照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应在第八学期进行毕业实习(8学分)、撰写毕业论文并参加毕业论文答辩(8学分)。根据“xxxx学院[20xx]35号文件”和“xxxx学院[20xx]37号文件”及其他有关规定,现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出20xx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
一、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毕业论文撰写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综合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可检验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和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的状况和水平,同时也可以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探索本专业理论与实际问题的能力,亦有利于学生提高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文要有正确和鲜明的观点。论文基本观点要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在学术探讨范围内,可以有自己的观点,要敢于与权威和定论挑战。
2.论文要正确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力争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解决本专业中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3.毕业论文的形式可以是理论探讨性论文、实证分析性论文、专题调查分析报告等。按照学校规定,毕业论文字数不得少于8000字。
4.毕业论文在格式上要符合学院的统一要求。
5.论文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觉、独立、按时完成。
三、论文写作和指导
(一)论文的写作须经过以下环节:
1.查阅资料,确定选题。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明确选题方向,经指导老师认可后,确定论文选题。
2.撰写“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并提交论文写作大纲(三级大纲)交指导老师审阅。
3.写出并提交论文初稿到指导老师。
4.修改论文初稿。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两次以上修改后方能定稿。
5.定稿。在经过指导老师确认后可定稿。定稿本应包括以下部分:
(1)摘要(中、英文,300-350字);
(2)关键词(中、英文,3—5条);
(3)目录;
(4)正文;
(5)注释(不少于10个)
(6)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
(7)致谢(可以没有,答辩用正稿中不用)。
(上述格式详见学院网站“教学管理——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各环节时间要求详见“毕业论文工作流程”)
(二)材料上交
1.毕业论文(答辩用)打印稿3-4份(A4纸单面打印。左侧用订书机装订,不要用文件夹。);
2.毕业论文(定稿)打印稿1份(A4纸单面打印。左侧用订书机装订,不要用文件夹。答辩后存档);
3.开题报告表1份,要求用A4纸双面打印(格式在学院网页上下载)。
4.其他相关材料要装袋一并交指导老师(5月15日前)。毕业论文定稿电子文档用电子邮件发给指导老师。
论文答辩时间:5月下旬。
(三)论文指导
1.经选择和指定,每位老师指导若干名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学生要与指导老师保持经常联系,服从老师的指导。
2.指导老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学生提交的文稿要明确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和完成修改任务的时间要求。论文至少要经过两次以上修改方能定稿。
3.指导老师的基本任务:
(1)指导学生确定论题,避免出现过大、过空、不切实际的选题;
(2)认真审阅写作大纲、初稿、二稿、三稿等,并提出明确具体的修改意见;
(3)认真审查定稿,把握定稿文本内容、结构、格式等方面符合要求;
(4)写出论文评语,给出学生是否可以参加答辩的意见,评定相应分数;
(5)指导学生作好论文答辩准备;
(6)填好学校规定的有关表格,认真验收学生交给的材料;
(7)严格进行进度控制,认真填写《毕业论文指导情况记录表》;
(8)执行xxxx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规定。
四、成绩评定
毕业论文的成绩是综合而成的成绩。由指导老师评定论文成绩(40分)、指导老师评定论文环节成绩(30分)、答辩组评定答辩成绩(30分)三部分组成。
各部分评分依据学校和学院相关规定,具体包含学习态度、文献资料收集与阅读、论文选题、论文结构与规范、论文水平与价值、答辩准备、内容陈述、问题答辩等项目。
【论文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论文工作计划07-27
论文工作计划08-08
学位论文工作计划01-24
毕业论文工作计划11-29
毕业论文的工作计划11-07
毕业论文工作计划11-29
学生毕业论文工作计划04-23
本科论文工作计划5篇07-22
毕业论文工作计划通用11-29
学位论文工作计划5篇08-24